“看的久了便能静下心来,外头的人和事太过纷乱,唯有这书里才是真正的清静。”老五说着不符她年纪的话,又继续埋首看书,不在理睬苏礼。
苏宁氏不知什么时候走到苏礼身边,叹气道:“这孩子从小由我带着,识字读书的早,但瞧她如今这副痴相,却也不知是不是我误了她。”
“二伯母快别这样说,我瞧着五妹妹不过是看书太过入迷,其实心里什么都清楚呢!”苏礼不知道为什么,一直都觉得老五其实才是有大智慧的人,她沉溺于书的呆相不过是遮人耳目罢了。
“若真是这样,那便是她的造化了。”苏宁氏感慨一句,忙又说,“你瞧我,把来意都给忘了,姑太太带着思家的姑娘过来,现在在老太太那边,正寻你呢。”
苏礼忙起身随着苏宁氏又往老太太那边去,只见棚子中间已经不知何时挂起了帷幔,将爷们和女眷分隔开来,在老太太身边下首坐着的,正是好久没见的思小朵。
思小朵一见苏礼,忙招呼道:“四妹妹过来坐,我特意磨着婶子领我过来找你的,反正我若是不来找你,你也都不惦记我。”
“小朵姐姐这话可是错怪我了,若是不惦记你,我干嘛还打发丫头去给你送香囊。”苏礼过去给老太太和姑太太见礼后,才笑着回话道。
苏漩挥挥手道:“我在这儿陪着老太太,你们小孩子家的都自己顽去吧,在这里平白的拘束着。”
思小朵一听这话立马眉开眼笑,行礼告辞后便扯着苏礼朝旁外走去。
“小朵姐姐这是要去哪里啊?”苏礼见她扯着自己朝别处走,忙招呼半夏将自己的帷帽拿来。
“去我家的棚子,那边正好对着终点,等下咱们去看哪条船是第一。”思小朵拉着苏礼一路快步走到自家的棚子跟前,进去便叫,“三哥,给我们端两碗冰镇的酸梅汤来。”
苏礼登时便心下了然,这丫头,还惦记着上回赏园时候拉红线的事儿呢。她三哥倒是听话的很,果真端了两碗酸梅汤进来,放在她二人面前,便直愣愣地站在一旁。
苏礼见这样也不太像话,便拉过半夏低声吩咐了几句。
半夏听罢便快步离开了棚子,不多时便见苏祈一掀纱幔进来道:“我听说有人躲起来喝冰镇的酸梅汤,怎么都不想着叫上我的?”
思小朵忙问:“这位是?”
“小朵姐姐真是贵人多忘事,这是我哥,上回赏园的时候不是见过。”苏礼笑着说。
“额,是吗?”思小朵似乎有些不好意思,慌忙起身准备行礼,却不小心又碰倒了酸梅汤碗,自己朝后躲闪不及,眼看就要摔倒。
苏祈一个箭步上前,左手挡开了碗,右手一伸正好揽在思小朵的腰间,帮她稳住了身形,便立马放手退后作揖道:“在下鲁莽,若是唐突了姑娘,还望见谅。”
“没、没唐突,啊,不是,多谢公子援手。”思小朵的脸红得像外头的太阳,低头搓着衣角语无伦次地说。
苏礼在一旁小口抿着酸梅汤,心道,小丫头,牵红线这种事儿,你可真是不如我。
第五十二章不着调的姑父
苏祈坐定以后,棚子内的气氛登时便活跃不少,连思小朵那闷葫芦似的三哥,也时不时地能说上几句话凑兴。思小朵一开心,便打发下人道:“好不容易过一回节,都自己出去乐呵吧,这边暂时用不着你们伺候,等龙舟赛完再来。”
几个下人瞅瞅自己主子的神色,瞧着都没反对,便都千恩万谢地走了。
不多时便只听见外头锣鼓喧天,好不热闹,苏礼朝外张望着问:“这怕是要开始比了吧?”
思小朵听她这么说便笑着摇摇头:“还早着呢,别看锣鼓现在就开始敲,差不多还得大半个时辰才开始。那龙头都是在屈子祠祭祀过的,装在船头后,皇上会亲自为龙头点睛,并且取酒撒江,能保佑一年风调雨顺,没有邪魔作祟。”她本就是个闲不住的,见时候尚早便又开始讲前几年龙舟赛的趣事。
大家正嘻嘻哈哈的笑闹,只听棚子外一阵纷乱的脚步,一个中年男子揽着妾侍打扮的女人闯进棚子,登时一股酒气迎面扑来。
苏祈立马起身护在妹妹面前,喝道:“哪里来的大胆狂徒,也不看看你冲撞的是谁家的棚子。”
“哪家?你个黄口小儿来问我是哪家?”那男子打着酒嗝斜眼瞅着苏祈,语气中满是不屑地问,“我还要问你是哪家的呢,跑这里来做什么?”
“你莫要在我这里闹,回你自己的棚子去。”思小朵起身跺着脚恼道。
“小丫头片子,反了你啊!连声大伯都不叫,还敢撵我走?”那男人歪歪斜斜地稳不住身子,旁边的侍妾只能苦苦支撑着。
而他这句话一说,苏祈和苏礼才知道,原来这人竟就是他们的大姑父,也就是苏漩的丈夫思大老爷。苏礼躲在二哥身后,上下打量这个醉醺醺的男人,心里实在为苏漩不值,那么娟秀的一个女子,最后却落得与这种人相守终身,也难怪她要回家去哭闹。
思小朵本就不喜欢这个大伯,如今又觉得在朋友面前丢了面子,更加恼火道:“你若是不走,我便去告诉祖父祖母。”
“切,还有别的本事没?别仗着老头子老太太疼你,就不知道自己算那根儿葱,以后还不都是要嫁出去的货。”思大老爷看来果真是喝多了,身旁的妾侍怎么扯他,他都不肯离开,反倒嘴里胡说八道。
“你…”思小朵在家如何受宠,也不过还是个姑娘家,被他说得不知如何还口,登时气得掉下泪来。
思大老爷把自己侄女气哭不但没有收敛,反倒又将注意力放在苏礼兄妹身上,眯着眼睛打量半晌道:“难怪撵我走呢,在自己棚子里跟相好幽会,被我撞见抹不开脸面了是吧?”
这话说得苏祈的脸色更加难看起来,但碍着对方是长辈,先前若是不知倒也罢了,如今心里知道已是无法动手的,只沉着脸说:“大老爷此话万万不可混说,于小可无妨,别平白连累了思姑娘的名声。”
“嘿嘿,你小子不错,对我的胃口,知道怜香惜玉,走,咱哥俩一起喝几杯去。”思大老爷说罢就伸手来拉苏祈,被他错身躲过,但身后的苏礼却没那么好的身手,他这一错身刚好将苏礼闪了出来,被那思大老爷看了个正着。
“啧啧,小子挺会享福啊,勾搭了我家大姑娘不说,身后还藏着个小娘子,来,给爷瞧瞧,这小模样倒是还过得去…”他说罢就要上手来拉苏礼。
苏礼此时身后是桌子、身旁是椅子,来不及多想扑通跪倒在地,先躲开了那伸过来的手,而后叩头道:“侄女苏礼见过姑父,给姑父请安。”
思大老爷有些发懵,手半伸着站在原地想了半晌:“这是哪儿冒出来的侄女?”
“你个逆子,这是漩儿的嫡亲侄女!”这边正闹得不亦乐乎,门口传来一个十分威严的声音,循声望去,门口站着一位年老的老妇人,鬓发花白但是精气神儿极佳,底气也十足。而站在她身旁扶着的,却正是刚才还在棚子里的思家老三,却也不知他何时走的,还算好知道去搬救兵,不算无药可救。
思大老爷虽然犯浑,但还不至于连自家老娘都不认得,忙一挥手将怀里的妾侍甩到旁边,自己踉跄几步上前想要作揖,却脚下发软直接跪在思老太太面前道:“孩儿见过母亲大人。”
思老太太理都不理他直接走到苏礼跟前,颤巍巍地伸手要扶,苏礼忙道:“见过思家老太太。”说罢自己起身正好握住她伸过来的手,“今个儿的龙舟赛真是没白来,刚见着姑父,如今又见着老太太了,以前只听小朵姐姐说起,却是一直没找到机会拜见,如今总算是让我得偿所愿,若是老太太不嫌我们闹,便同我们一道看龙船赛吧。”她绝口不提刚才的事儿,却只说是在拜见姑父,等于就是将刚才的乱子一语揭过。
苏祈虽然心里不乐意,但是自己妹子都这么说了,他自然也知道该如何做,上前招呼思家老三道:“思家三哥,咱们也将大老爷扶上来坐着。”
思老太太本还酝酿着该如何哄亲家的这两个孙辈,没料到却被人给了台阶,自己还没回过神来便已经被苏礼扶着在正座坐下,不禁将她扯到身边细看:“嗯,看模样就是个不错的,难怪上回小朵去了你家,回来就挂在嘴边不离口。”她说罢便将腕上的玉镯脱下,硬是给苏礼戴在手上,按着她的手道,“不许跟我推让,给你就拿着,是看你懂事赏的。”
苏礼瞧着思老太太坚持的眼神,知道若是不收下,她该以为自己还为刚才的事儿介怀,便只得俯身谢过。
思老太太又回头看看孙女,虽说是心疼却也不能现在哄,只说:“大过节的板着个脸做什么,过来陪我看龙舟赛,正好我这老眼昏花的瞧不清楚,你们两个讲给我听才好。”
可龙舟还没开始,半夏便急匆匆地进来行礼道:“姑娘,老太太打发人来叫您赶紧回去呢,说是宫里有赏赐下来,让回去领赏谢恩。”
思老太太笑着拍拍苏礼的手道:“去吧,我这儿还有小朵陪着呢,回去问你家老太太好,说我有空去瞧她。”
苏礼行礼出了棚子,便气道:“让你去玩儿还真就玩儿没影了,刚才要找结果外头连个人都没有。”
“奴婢刚才一直在棚子外候着,结果后来刘妈妈来叫奴婢,这才走开了会儿。”半夏不知道自家姑娘为何语气不好,只得陪着小心解释道。
“刘妈妈不在老太太跟前伺候,好端端的跑出来叫你做什么?”苏礼想着刚才思小朵刚才打发人的时候,自己也没表示反对,如今来埋怨半夏也不合适,便又放缓语气问,“可是为了的等下领赏谢恩的事儿?”
半夏瞧瞧左右无人,凑近些压低声音道:“就是这件事儿,刘妈妈让奴婢告诉姑娘,她听说今个明着是来给赏赐,实际是太后派宫里的嬷嬷来瞧各家的姑娘们,好给明年年初的选秀做准备呢。”
第五十三章苏禅大大的露脸【加更】
还有一更,小无遁下去继续努力
半夏挑起帘子,苏礼微微偏头回到自家的棚子,然后收拾齐整,才挪步到老太太那边。只见老三和老七早就打扮得体体面面,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一眼瞧过去还真都有大家闺秀的风采,看来都是提前知道消息的。
苏祯今日似乎格外低调,清素的衣服、简单的头饰,看上去清汤挂面却又似乎有点儿清纯佳人的感觉。她坐在屋里靠角落的位子,也不知低头在想着什么。
苏礼不愿意引人注意,给老太太见礼后,也朝苏祯坐的角落走去,二人还未等说话,就听见外头有人先来通报,说嬷嬷马上就来,让众人准备。
大家匆忙起身,不多时一个瞧着不过四十多岁的嬷嬷,身后跟着几个端着托盘的宫女,笑盈盈地就进得棚子里来,径直走到老祖宗面前说:“娘娘有命,今个儿过节,分些时令吃食玩意给老太太、太太还有府中的奶奶姑娘们。”
香案是一早就摆好的,老太太领着一众媳妇孙女跪下叩头谢恩,然后就听那嬷嬷嘴里不住地报条目,其他宫女将托盘一一放在案上,众人再次对着香案叩头谢恩,这才算是谢过恩典。
见礼节行罢,那嬷嬷忙上前亲自搀起老太太:“老太太赶紧地起来,娘娘在宫里总念叨您,说您也不进宫去看她。”
“老身在家也天天惦记着娘娘,早晚诵经只求娘娘身体康健,只是年纪大这身子越来越不中用,出个门太难。”老太太见那嬷嬷一味地客气,便也笑着应和。
其实大家都明知道只是个场面上的话,进宫去拜见娘娘哪里是谁想去就能去的,但被娘娘身边儿的嬷嬷这么一说,全觉得十分有面子,似乎连腰板儿都更加挺直了几分。
这个嬷嬷模样瞧着年轻,却十分会说话,老太太、几位太太全都没有落下地闲话几句,那话又说得极巧,既奉承到位,却又显得亲厚而不阿谀。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把棚子里的气氛弄得十分热络,她这才转向正题:“这几位就是家里的姑娘吧?总听人夸苏家的姑娘们,如今瞧见,真真儿都出落得都跟朵花似的,平日里我也没空出来,今日好不容易赶上过节的恩典,倒是要多跟姑娘们亲近亲近。”
“还不赶紧来给嬷嬷行礼。”老太太见几个孙女都还愣着,忙催促道。
“便按着年岁过来,也好让我认认人儿。”那嬷嬷也插话道。
听到这话,苏禅登时高兴起来,朝总想往前挤的老七微微一笑,步履款款地走在前头,苏礼等人依次跟上,就听老太太介绍说:“老三苏禅、老四苏礼,老五苏裬、老六苏祯还有老七苏祺。”
谁被叫到就俯身行礼:“见过嬷嬷。”那嬷嬷身后的宫女,便挨个都塞个香囊到手里,大家又忙谢赏。
苏禅个子高挑,皮肤白皙人又漂亮,站在姐妹五人之中,总是十分抢眼。这回也不例外,仍然被嬷嬷第一个拉过去道:“这个怕就是老太太挂在心尖子上的三姑娘吧,瞧瞧这容貌气度,难怪老太太爱不过来呢。”
老太太脸色微微僵了一下,随即便笑着说:“哪里有嬷嬷夸的那么好,不过是家里就她活泛,总给我逗个趣解个闷,偏疼了些,倒是也宠出来几分娇脾气。”
“这京城里的名门贵女们,哪个没有几份娇脾气,那真正有的您可是没瞧见呢,老太太不要一味地谦虚,我倒是瞧着三姑娘挺温婉懂礼的。”
“三姑娘可读过什么书?”嬷嬷拉着苏禅的手问。
“回嬷嬷的话,只小时候读过些启蒙认字的本子,长大后跟着祖母读过列女传、女戒之类的,再就是自己偶尔翻几本厨经药理的书解闷。”苏禅今日连说话都是细声细气,若不是知道她素日的模样,怕是连家里人都要被骗过去的。
苏礼半垂着头,无意间瞧见老七正死死攥着拳头,似乎已经快要忍不下去似的。不过苏礼倒是乐得如此,她巴不得有个人来吸引宫里嬷嬷的注意力,让她继续低调再低调地呆着。
就在她低头乱想的时候,嬷嬷已经拉着苏禅问了许多的话,看样子是十分满意,笑眯眯地说:“老太太,您真是生了个好孙女!”
苏禅此时已经掩不住眼底的喜色,一双杏眼闪亮亮地似乎能漾出水来,脸上却还挂着浅笑,含羞低头道:“小女何德何能,不敢当嬷嬷这样的夸奖。”
嬷嬷的面色也十分高兴,又闲话了几句才放过苏禅,转头来看苏礼的时候,眼中似乎就带了几分敷衍:“这是四姑娘吧,瞧着就是个知书达理的模样,都读过什么书啊?”
“回嬷嬷的话,跟姐姐差不多,也是学过认字的读本和列女传、女戒等,平日闲暇喜欢看看前人的诗赋。”苏礼知道自己这么回答肯定挑不出毛病来,但喜欢念诗看赋的女孩儿,应该不会受这个嬷嬷的喜欢。
果然,那嬷嬷露出不置可否的表情,又问:“其他都会些个什么技艺?”
“女红和厨艺都略懂,琴棋书画都只略知皮毛。”苏礼依旧垂首中规中矩地说话。
嬷嬷对她没了兴趣,随便应付两句,便朝下一个瞧去,不料却是个比苏礼看上去还要呆呆的,脸上却又不能表现出来,只得几句话打发了,又朝后头瞧去。
如今她面前只剩苏祯和苏祺,一眼凑过去,就觉得她俩立分高下,苏祯的淡扫蛾眉清素可人的模样,远比苏祺的花枝招展要讨人喜欢的多。
第五十四章心巧手也巧
苏礼刚退到一边,心道这下自己算是功德圆满,估计应该会被第一轮淘汰了吧。
谁知还没站稳就被苏林氏扯到一旁,压低了声音道:“礼儿,你搞什么,刚才在嬷嬷面前那么拘谨不说,平日那么会说话的一个人,今天怎么都不知挑拣应该说的话说。”
“大伯母,侄女…”苏礼心里叫苦,刚觉得松了口气,却又要打起精神应付她,只能垂着头也低声回道,“都怪侄女没见过大场面,一听说是宫里来的嬷嬷,还是娘娘身边儿的,这心里就直打鼓,连自个儿说了什么都不知道。”
“唉,你这孩子…罢了,你也别难过,别太往心里去,这一次没什么打紧,以后还有机会就是。”苏林氏不敢总站在后面跟苏礼咬耳朵,说完这话便悄悄挪动脚步去了别处。
苏礼听了这话登时觉得哭笑不得,自己何曾有什么难过的模样,但随即又觉得担心,什么叫这一次不打紧,以后还有机会,难道这回连个预选赛都算不上,只不过是个赛前慰问?
她这里还没等多想,就见那嬷嬷起身准备告辞,老太太也起身要送,被嬷嬷一把拦着:“可不敢劳动老太太相送,若是让娘娘知道,还不得剥了我的皮。”
老太太忙招手叫身边的碧菡提着红木提盒过来,打开盒盖给嬷嬷看着:“没什么好东西,不过是家里姑娘们的针线,做了些香囊和五毒荷包,正好应着端午节的时令,嬷嬷带去给娘娘看个新鲜,算是姑娘们的孝心了。”
苏礼的眼尖,隔着老远就瞧见最上头的那个荷包是自己绣的,登时觉得老太太这一盒子礼物,绝对是别有用心的。当初她拿到图样子的时候就觉得奇怪,那样子上头除了五毒,还有衬底的花纹,而一圈的花边都是些蝌蚪文似的怪字。当时她还纳闷,不过是个端午节挂个一两日的玩意儿,为什么要自己绣得那样复杂,还特意给了她金线银线,但见几个姐妹各自的样子都不同,便也没有多心,以为老太太不过是找个机会刁难自己,最后加班加点总算是大功告成。因为怕被挑剔,所以这荷包她绣的十分上心,连王嬷嬷都破例夸奖了几句,不过老太太也依旧没什么表示,谁成想竟是拿到这里来派上用场的。
那嬷嬷果然一眼就瞧见了荷包,也忘了自己正准备告辞,伸手拈起来细细端详,而后赞不绝口地说:“这不知是府中哪位姑娘做的,真是巧,心巧手也巧,难为是怎么想得,也难为她这份功夫了。”
“这里头都绣着给娘娘祈福的吉祥话,还有她们各自的名字。”老太太说罢笑着朝苏礼招手道,“礼儿,听见嬷嬷夸你还不赶紧过来道谢。”
瞧着她笑得一脸慈祥,瞧着跟一个听见别人夸自家孙女开心的老太太没什么两样,若不是苏礼早就知道其中的猫腻,几乎都要当她转了性子,开始对自己放在心上了。但她此时也没别的选择,只得在几个姐妹各异的眼神中穿过,走到嬷嬷跟前俯身行礼道:“多谢嬷嬷夸赞,不过是在教导嬷嬷的指点下绣得,苏礼不敢居功。”
那嬷嬷是宫里摸爬滚打出来的,年纪轻轻便能在娘娘身边做嬷嬷,心里头更是九转八回不知多少道弯弯绕,到这会儿哪里还会瞧不出苏老太太的用意,看着苏礼的眼神顿时就多了几分关注,上下略一打量说:“四姑娘是个耐得住看的,这模样猛一瞧不惊艳,但是越看越觉得有味道,看着就让人想亲近。”
苏礼也只能扯动面部皮肤,让自己露出恰到好处的笑容,心里想这个嬷嬷确实是个会说话的,不像有些人,睁眼瞎一样满嘴胡夸,让人听着就那么假,没几尺厚的脸皮还真是承受不起。但是她夸人都并不是一味地拔高,听到人耳中心里的就觉得十分受用,旁人也听着顺耳。
“难得是老太太和姑娘们的心意,我自然也不能随便推辞…”嬷嬷边说边在盒子里挑拣着荷包看,其他荷包都不过是寻常样子,她便没了兴趣,刚打算抽回手来,却不知在盒子里摸到什么东西,微微抬眼朝老太太看去,神色间似有了然,随即将荷包都放回盒子笑着说,“那便越矩替我家娘娘收下了,也幸好都不是什么外人,娘娘看到姑娘们的手艺,肯定也是要高兴的。”
苏礼此时站得最近,她估摸着那嬷嬷摸到的应该不是金银就是首饰,反正是给她的人情,不过是带回去一盒子荷包,再说上几句好话,左右没她的干系,她又何乐而不为。
送走了嬷嬷,屋内的气氛就变得十分微妙,各房的太太、奶奶们各有各的算计,都神色各异地不知在想些什么,而几个姑娘就更是不安分,彼此间眼神横飞,不住地在空中交汇,简直都快要碰撞出火星子似的。
老太太瞧着这一棚子的人就觉得闹心,歪靠在榻上道:“龙舟马上就开始了,都散了各自顽去吧,等会儿我让碧菡把赏赐分到你们各自手里,别都杵在我眼前了,这么多人挤在一处太过气闷。”
众人听言都上前行礼后各自散去,苏祯走到苏礼身边笑着说:“姐姐咱们一处去看龙舟吧。”
“那自然好,咱们去隔壁的棚子,看看还有没有什么果子吃,刚才喝得酸梅汤太消食,结果这还没到午饭,我就觉得胃里头发空。”苏礼知道她肯定有别的目的,不过也不点破,只等着见招拆招便是。
果不其然,刚在隔壁棚子坐定,苏礼挑了块芙蓉糕还没等吃,就听苏祯说:“以前妹妹只知道姐姐心思巧,今个儿瞧见姐姐绣的荷包,才知道姐姐不但心巧而且手巧,日后妹妹还要多跟姐姐学着才是。”
“妹妹就快别臊我了。”苏礼放下手中的点心,笑的一脸无邪地说,“我的手哪里算巧,妹妹是没瞧见,我前些日子看到一个荷包,绣的是一位少年武将,纵马疾驰,掠起漫天落花的荷包,那才真真儿地叫心巧手也巧呢。”
第五十五章苏祯病倒了
说这话的时候,苏礼眼神一直注意着苏祯,心想是不是你,这下总该是诈出来了。
苏祯果然被她的话吓到,但还极力撑着不显露出来,唯有脸上的笑容微微走样,若不细看还真是瞧不出来。
还不等苏礼在心里赞叹这丫头心理素质倒是还不错,却见她伸手去端茶盏,可能想喝口茶平复一下情绪,但心思完全被别的牵扯去,平端起来的茶盏一歪,茶水登时顺着手浸湿了半个袖子。
苏祯脸上一红,讪讪地放下茶盏,也不知该解释什么,干脆不提,只由着雁秋给自己擦拭袖子。又犹豫半晌,最终还是忍不住开口问道:“姐姐说的荷包样子倒是新奇,却不知是在何处瞧见的?”
“是在四哥哪儿瞧见的,瞧见时我还当是哪家的姑娘送他的,正准备好生笑他一笑,谁知道这一问,竟说是在学里不知道跟谁混拿回来的。我当时就说他,书啊本的有听说拿混的,没见过连人家腰间的荷包都拿混,妹妹你说是不是这样?”苏礼当作没看见苏祯的心急和失态,抿着茶水笑嘻嘻地说着。
“是,姐姐的话有理。”苏祯胡乱应着,帕子在手里搅动不止,最后还是忍不住又问,“那荷包现在可还给人家了?”
“还什么还啊,他都说不清是跟谁拿混的,只说也没人寻这荷包,又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便放家里吧。我瞧着样子喜欢,针脚又细致,便干脆让半夏收着,有空看着好生学学。”苏礼正说着,就听外面忽然人声鼎沸,也隐约传来喊号子的声音,“妹妹你听,龙舟赛开始了,咱们也起身过去看看,凑个热闹…咦,妹妹,你这脸色可是不好看,怎么突然变得这么白呢?”
“我、我突然觉得有点儿不舒服…”苏祯这时候心里已经方寸大乱,她听出了苏礼话中暗含的意思,又气又急,便觉得人头晕冒汗,胃里也一阵阵地翻腾。
“别是中暑了吧?妹妹素日里身子就弱,今天外头大太阳的,又人多嘈杂。”苏礼见她那模样不像是装的,脸色越发的难看不说,满头的汗珠擦去一层又冒出一层。
这棚子里只有她们二人并各自的贴身丫头,苏礼只好打发雁秋出去找人,让半夏帮她把几张椅子拼到一起,扶着苏祯过去躺下,跟半夏一边一个地给她扇风。
不多时雁秋领了人回来,手脚麻利地挂起帘幔,这才又引进来一位年过半百的大夫。
诊脉后大夫捋捋胡子道:“不过是一时心慌气急,并暑热外侵所致,不碍事,略施几针,再开一方连服七日便可。”
这大夫家中本就是世代行医,被苏家请来在府中供奉,专供阖府上下看病之用,虽说医术传男不传女,传子不传媳,但府中毕竟女眷甚多,尤其是一些针灸、按摩的法子,他终归还是要避讳,只得浅显地教给了自己夫人,此时便是他在外指点穴道及施针深度,他夫人在帘幔内为苏祯治疗。
苏祯此时心里恨的要死,刚才那大夫说什么‘一时心慌气急,并暑热外侵’,这到时候肯定要传到老太太耳朵里的,万一这大夫去回话的时候,还有旁的人在,那用不到两天便府中上下都知道了,到时候还不给人背后议论自己为何气急。
所以说很多时候病由心生,她心里的气急非但没有消退,反而更甚,施针后的效果自然也不会明显,整个人依旧昏沉沉,不住地出虚汗,到最后都有些恍惚不清。
这可把雁秋吓了个半死,哭得满脸是泪,跪在地上不住地给大夫磕头:“先生,您行行好,快救救我家姑娘,快救救我家姑娘吧!”
“你莫要吵,待我再诊脉看看。”那大夫见没能立刻见效不说,反倒更加严重,脸色也有几分凝重,重新诊脉后道,“这位姑娘气血淤滞,郁结于心,中暑只是表征,实为心病。”
苏礼站在一旁有些不太自在,她是气苏祯平时装模作样、喜欢耍小心机的性子,却没成想自己这几句话竟能把她气得病成这样,但此时人都已经这样,她自然也不能还因为不和便不管。
“大夫,既然是中暑的表征,是不是应该先对症施治,再寻病源?”苏礼在里头瞧着人真是不怎么好的样子,实在忍不住开口问,“这人已经不知出了多少汗,再不给些水分补充,任谁也吃不消的。”她是不懂什么中医的大道理,只记得以前中暑就是通风、阴凉,喝温糖盐水。不过话一出口她登时就后悔不迭,自己在大夫面前班门弄斧,即便自己说的没错,也肯定是得罪人的。更不要说万一这儿的医术跟自己知道的有什么观念上的冲突,那就更加要被当作胡言乱语了。
不料那大夫脾气倒是不赖,非但没气恼她的插话,反而问:“请问这位姑娘,病人可是浑身湿冷,出汗不止?”
“正是!”苏礼这才想起,那大夫不过是隔着道帘子诊脉,哪里能知道病人的真是症状,中医不还讲究望闻问切嘛,这只有一个切脉,怎么可能对症下药。
大夫又问了几个问题,苏礼一一查验后回答,他这才回身开了药方,吩咐立即抓药煎药,并且在喝药之前,要多喂病人喝温水。
见大夫离开,苏礼一把拉住要去倒水的雁秋道:“你在这里看着你家姑娘,让半夏去倒水。”
她出来嘱咐半夏道:“你去倒些温热的水来,想法子找些糖和盐掺进去,不用多,稍微有些咸甜的味道即可。”她记得中暑最要紧的还有补充电解质,如今只能用糖盐水顶替。
半夏自以为明白地说:“姑娘,你是想整治六姑娘是吗?那奴婢都加盐巴好了!”
“胡闹,你看我是那样的人吗?”苏礼气得哭笑不得,狠狠地拍了她一巴掌,“回头在跟你解释,快去!”
第五十六章原来定要有一人入宫
两小碗糖盐水喂下去以后,苏祯的状况稍微好转,但还是脸色苍白、精神萎靡,似乎时好时坏,雁秋急得都慌了手脚,除了哭什么都指望不上。
此时苏林氏也打发人来看情况,先前雁秋去找她求请大夫的时候,她还以为不过是日头毒中了暑气,也没往心里去。此时听说似乎人不大好,这才忙不迭地去回禀老太太。
老太太正歪着听苏禅讲龙舟赛的赛况,听说这个状况,皱着眉道:“雅琴,你去瞧瞧,那边都是些孩子家,没个能主事儿的,她父母也不在身边儿,你这些天多照看吧。”
苏林氏忙应诺道:“老太太放心,我这是刚听着信儿,准备回了您就过去呢,现在也不知是个什么状况,真叫人担心。”
“不是说叫大夫瞧了吗?怎么说啊?”老太太又问。
“只说是郁结于心,又被暑气冲了,这才发作,要不把大夫叫来回禀?”苏林氏心里奇怪老太太怎么突然对老六这么上心,但表面还是一副发自内心的关切模样。
“那倒不用了,你去问问就行,我是担心大夏天的,再过个什么病气,那咱们家里那么多姑娘丫头的,可不是闹着玩的。”老太太说罢挥手打发道,“行了,你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