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昌四年,太和终于来到冷宫,她想自己是败在那个女人的手中了。如今她不得不亲身造访,低声下气地向昔日情敌寻求线索。她敏感地感觉到,郭可贞一定知道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她需要这些秘密,因为也许这就是小湛死去的真相。

郭贵妃一如即往地晾晒着一些幼童的白衣,这些衣服从刚刚出生不久,一直到十四五岁都有,但十四五岁以后,就不再有了。

当太和进入冷宫时,郭贵妃正在慢慢地将那些衣服折起来,整整齐齐地收入一只锚金的木柜。太和注意到这些衣服都有些泛黄了。

“你终于来找我了!你始终无法找到杀死先帝的凶手对不对?现在你终于来求我了!”郭贵妃用一种奇异地欣慰语气说着这句话,她第一次感觉到胜利,这么多年来,她一直痛恨的女人,这个高高在上的女人,终于纡尊降贵出现在她的面前。

太和默然不语,她知道郭可贞一开始说话,就会一直说下去,她需要的就是太和承认失败的姿态。

你不觉得,自己才是最可能成为凶手的人吗?郭贵妃淡淡地说,她诡异地微笑着,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太和。

这种表情使太和不寒而栗,她不由自主地后退一步,失声说:“我那么爱小湛,我怎么会是凶手?”

郭贵妃微微冷笑,“你爱先帝,所以你比任何人都更痛恨他对不对?自从你怀孕了以后,先帝就一直冷落你,甚至在你生产之后,先帝命人将你的孩子带走勒死。你还记得当你醒来后,听到这个消息时,痛恨先帝的心情吗?虽然你一句话都没有说,可是我却清清楚楚地看到了你眼中的恨意。你恨先帝对不对?你恨他夺走了你的孩子对不对?”

你那么急着找出杀死先帝的凶手是为什么?因为你想证明不是自己杀了他,其实那一天晚上,你在哪里?你假扮成了夜狐,你为什么要假扮成夜狐?你想杀了先帝。其实凶手就是你!郭贵妃步步紧逼。

一瞬间,太和的脑海中一片空白,凶手是我吗?十八年来,我一直苦苦追寻的凶手是我吗?为什么一点都不记得自己曾经杀死过小湛?难道真得是我?

郭贵妃淡淡地说:“可是你绝对想不到,当年先帝根本就没有命人杀死你的儿子,你绝对想不到那只是我的谎言,带走你儿子的人其实是我。你知不知道你根本就是一个愚蠢的女人,你甚至没有去问过先帝,你只是简单地开始怀恨他。这是我所有计划中最危险的一招,我是用自己的命来赌,可是你真是一个笨蛋,你居然宁愿相信我,也不去相信先帝。”

郭贵妃眼中露出一丝恨意:“那个男人,他居然那么爱你,你知道他为什么会冷落你?因为他知道自己处身在危险之中,为了保护你们母子,他不得不离你越远越好,他以为这样做了,你们就能够平安。可是他想不到,你的儿子却落在我的手中。”

太和呆呆地听着郭贵妃的陈述,她并不是很能明白郭贵妃话里的意思,她的目光忽然落在郭贵妃手中的衣物上,“这些衣服?”

郭贵妃微微一笑:“你总算变聪明了,这些衣服本来是你儿子成美的。”

太和大喜过望,她一把抓住郭贵妃的衣袂,“我儿子成美?他在哪里?”

郭贵妃甩开太和的手,“他已经死了,是当今皇上杀了他。”

太和一怔:“不可能,小炎那么爱小湛,他不会杀了小湛的骨肉。”

郭贵妃怜悯地看着她:“你怎么还是那么幼稚,如果是先帝的骨肉他当然不会杀。可是我却成功地使他认为成美是文宗皇帝的儿子,你想,如果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为什么要立他做太子呢?当年皇上以为文宗皇帝是杀死先帝的凶手,当然不会放过他的儿子。”

郭贵妃将最后一件白衣放入衣柜:“你当然知道我为什么要这样做。你们这对狗男女做出那么不要脸的事情,再加上那个小杂种,我早就恨不能剥了你的皮吃了你的肉了。其实你算是什么东西?你只是一个乱伦的贱人,你却抢走了我一生最爱的男人。”

你为什么还活在世上呢?你一心一意想找到杀死先帝的凶手,如今你知道了!还有你的儿子,他也早就死了,你为什么不去地下找他们呢?找你的奸夫和你的杂种?你为什么还要活下去呢?

宝历三年,在那个唐武宗看见敬宗与太和公主默然相对的夏日午后,太和绝望地注视着敬宗皇帝的离去。

那一天是产后的第三日,虽然御医千叮万嘱需卧床静养,不能轻易走动,太和仍然悄悄地溜出了自己的寝宫。她觉得必须得见上李湛一面,她忽然想起,自己已经有几个月没有单独和李湛会面了。

如同心有默契般,在御花园中,她遇到了独自散步的李湛。虽然只有十八岁,但李湛却苍白憔悴得不似同龄人,只有在独自一人时,他才会露出这样软弱的一面。

太和想,其实她并不真地恨他吧?她想如果他能够解释,只要他说必须得这样做,她就不会恨他。

她期待地注视着李湛,她想他总会说上一句话,哪怕只是一句谎言。然而默然相对的两人,自始至终都没有开口,李湛便那样毫无回转地离开,他的袖袍从路边的花枝上拂过,扫落了几片幼嫩的花瓣。

太和注视着李湛离去,痛苦与绝望的情绪如同尖针一般刺透她的心脏,她感觉到全身的血液在那个炎热的午后一下子变得冰凉,就象是有人正在慢慢地将她的血抽空,再注入冰水。

她完全没有哭泣的欲望,她不是一个喜欢哭泣的女子,她想也许李湛悲哀的生命真地应该结束了。这个想法使她大吃了一惊,她想自己在想什么呢?难道她不是一直希望能看见李湛的笑容吗?但是总觉得他都不会再笑了,那个群臣面前轻浮放荡的帝王,到底谁能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如果结束了他的生命,也许他就不会再感觉到悲哀了!

让她吃惊的想法开始在心底成形,一丝笑容浮上了她全无血色的面颊,那一瞬间,她所显现的美丽是空前绝后的。

其实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全无生机的存活。决定了,就这样吧!让小湛和自己一起死去,那样就不会再感觉到孤单和痛苦了。

后记

会昌五年,我感觉到身体状况的改变,我想,我也到了需要服食丹药的时候了。陵寝已经开始破土动工,就在离大哥的庄陵二哥的章陵不远的地方,这样我们三兄弟在地下互相走访,也不会觉得太辛苦。

那一日,我忽然想起,我已经有许久没有见到太和了,自从她回来后,就明察暗访,做着我曾经做过的事情。

心念一动,我决定去看一看她,这些日子,她日见憔悴,眼中颇现死气,我知道她的生命也不会长久了。我想,把她接回长安也许是一个错误,在那个草原之上,虽然沛颠流离,她却一直努力地存活下去,但回到长安后,使她活下去的信念便一去不复返。

在步入太和寝宫时,一个匆匆离开的女子吸引了我的注意,她在月光下垂首走过,当经过我的身边时,抬起眼斜斜地看了我一眼,我觉得这个女人似曾想识,却忘记了是在哪里见过她。

宫门虚掩,应手而开,寝宫内灯火通明,瑞脑的青烟沉默地飘飞着。太和倚在案前,似乎是睡着了。

我走过去,想叫醒她,却一眼看见插在她心口上的匕首,这匕首准确而慈悲地深陷在她的体内,阻止了鲜血的外溢。这情形与十九年前大哥死的那一刻如出一辄。

奇怪地是,我并不觉得吃惊,虽然延迟了十九年,我知道大哥死的那一夜,太和也跟着就死去了。

太和安静地伏在那里,面如桃花,唇如点朱,在她的脸上,我看见了熟悉的欢悦之色,难道只有死亡才能使人真正感觉到平和快乐吗?

十九年来一直困扰着我的迷雾在这一夜烟消云散,我想起刚刚那个女人眼中的刻毒恨痛之色。月光如同碎银子一般照射着空气中的流霰,十九年前,当大哥一步步走入死亡陷阱时,那些各怀鬼胎的凶手们暗暗地伺伏在一旁,但他们都来不及动手,一个女人已经果敢而决绝地先他们一步采取了最激烈的行动。

我知道如果这个时候呼唤,便可以阻止那个女人的离开,但我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我相信无论是大哥或是太和一定都不希望我那样做。等待了十九年,他们终于可以又一次重逢,难道这不是一种幸福吗?

凭窗而立,天空中时时流现的光影如同襁褓时那一串紫色的珍珠。平静安祥前所未有地充满着我的心,我确确实实地感觉到他们的快乐,悄悄地步入了世人所不知道的另一个世界。

编辑附注

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关系图谱

唐敬宗李湛,(809年7月22日—826)唐朝第十三位皇帝(824-826年在位),唐穆宗李恒长子,母为恭僖皇后王氏。十六岁即位,在位期间,礼遇朝臣,耽于玩乐。沉迷蹴鞠和打夜狐,不爱理政。任由权宦王守澄勾结宰臣李逢吉,排斥异己,败坏纲纪,引发染工暴动事件。 宝历二年(826年),为宦官刘克明等所弑,年仅十七周岁,谥号“睿武昭愍孝皇帝”,庙号敬宗,葬于庄陵。

唐文宗李昂(809年11月20日―840年2月10日),原名李涵,唐朝第十四位皇帝(除武则天和唐殇帝外,826―840年在位),唐穆宗李恒次子,母为贞献皇后萧氏。 李昂为人恭俭儒雅,博通群书。长庆元年(821年),封为江王。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即位为帝,年仅十八岁。在位初年,励精求治,放出宫女三千余人,释放五坊鹰犬,并省冗员,重用宠臣李训、郑注等人,发动“甘露之变”,企图消灭宦官势力,事败后遭到软禁。开成五年(840年),李昂抑郁而终,享年三十一岁,谥号元圣昭献孝皇帝,庙号文宗,葬于章陵。

唐武宗李炎(814年7月1日―846年4月22日),原名李瀍,唐朝第十五位皇帝(840年—846年在位),唐穆宗李恒第五子,与唐敬宗李湛和唐文宗李昂为异母弟,母为宣懿皇后韦氏。 性情沉毅,雄谋勇断,初封颍王。开成五年(840年),唐文宗病重,宦官将领仇士良和鱼弘志矫诏废黜皇太子李成美,拥立李瀍为皇太弟。唐文宗去世后,李瀍即位为帝,年号会昌。唐武宗信仰道教,服食长生丹药。会昌六年(846年),驾崩于大明宫,享年三十二岁,谥号至道昭肃孝皇帝,庙号武宗,葬于端陵。

安王李溶(813年 - 840年2月12日),封安王,是唐穆宗的第八子,也是幼子,其墓志铭载为第四子。李溶生年不详。

唐宣宗李忱(810年7月27日/28日 -859年9月7日/10日),初名李怡,唐朝第十六位皇帝(846年4月22日-859年9月7日/10日在位),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恒异母弟。 李忱于长庆元年(821年)获封光王。会昌六年(846年),唐武宗李炎死,李忱为宦官马元贽等拥立,登基为帝。 李忱勤于政事,孜孜求治。在位期间,整顿吏治,并限制宗室和宦官,将死于甘露之变中除郑注、李训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他在位时,国家相对安定繁荣,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大中之治”。所以直至唐朝灭亡,百姓仍思咏不已,称李忱为“小太宗”。大中十三年,李忱因服长生药中毒,于大明宫驾崩,享年五十岁,在位十三年。谥号圣武献文孝皇帝,庙号宣宗,葬于贞陵。

太和公主(定安公主)唐宪宗第十女,母不详。始封“太和公主”,归国后晋升为“定安大长公主”。她是第三位、也是唐代最后一位和亲回纥(回鹘)的正牌公主。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唐穆宗封其妹为太和公主,出嫁回鹘可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唐朝石雄迎太和公主回长安,改封为定安大长公主,养老于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