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啦?”床榻上的天濂警觉的转过脸来,睁着惺忪的眼睛。

“没事。”青琐昂起头,望了望天濂。这才发现自己一半坐在地上,一半靠在床榻边睡着了,天濂的手懒懒地垂着,放在她的身上。

天濂勾起一个灿烂的笑,一手很熟练的抓住了她的手,手指在她的手心里缓缓滑动。

“今日母后一定是气坏了。”他吃吃地笑,“谁让她不愿承认你呢。”

青琐的心情没有天濂的轻松,白日里皇后的话语还杳杳在耳,心里不由得沉了沉,微叹一声。

皇后进入太子宫的时候,青琐正在花园里和白鸽嬉闹着,天濂站在不远处笑嘻嘻的看。

“皇后娘娘驾到!”

天濂并不理会,倒是青琐一惊转头看过去,皇后一身正宫装束,乘在步辇上,在十数花团锦簇的宫人簇拥下,已经到了近前。而喊话的正是走在前面的李总管。

皇后从步辇上下来,看天濂站在树荫下,因是背对着,所以瞧不见他的神情。走到他的身后,半是焦虑,半是不满,轻呼道:“濂儿!”

天濂这才转过头,眼神似笑非笑,细细地打量着皇后。皇后被他的神情有点迷惑,她今日接见外臣,妆饰也分外隆重,发髻上凤尾如意步摇坠子,也随之颤动着,发出轻微的声响。

“母后还是很美的。”天濂的语气像个虔诚的小孩子,专注地看着她。皇后的脸上立刻浮起开心的微笑,伸手抓住儿子的手:“濂儿,我们去那边亭内说话。”

天濂看到李总管怀里的几卷画轴,眼珠转了转,淡然笑道:“那是什么?”

皇后笑意盎然:“你是太子,将来储君位置也是你的。你父皇在你这般年纪的时候,已经有四个偏妃了,当然也是为了充实后宫。上次你已答应母后了,今日让你挑几个,你看看好不好,好的招进来。”

“青琐。”天濂自顾叫着,青琐的影子随着徐翔徐落的白鸽走远了。

皇后的笑容敛了敛,只管拉着天濂往亭处走,暗暗朝李总管使了个眼色,李总管怀揣着画轴,小步跑向亭内。

八角亭里的海棠墩上铺设了锈金锦垫,锦缎毡子铺着圆桌,一直泻到地面。皇后的声音轻柔温和,一派慈母。

两宫女跪地,接过李总管手中的其中一卷,呈在天濂的面前缓缓展开。天濂漫不经心的扫了一眼,然后在画中人的脸上微微凝视片刻。皇后小心谨慎地盯着天濂的眼睛,嘴角微露浅笑。

“这个怎么让孩儿想起童淑妃来呢?”天濂一本正经的说道。皇后一听,急忙令宫女收起来,再换一幅过来。

“这个,”天濂指着第二幅画,“有母后年轻时的好看吗?”皇后不知如何回答,天濂不耐烦道:“倘若没有母后的好看,就不要拿过来。”

皇后无奈又换了一幅,这回天濂又嫌画中人腰太粗了。皇后这才意识到天濂在敷衍她,气恼得捶了他一下:“她是丞相的侄女,说起来还是远近有名的美女呢,母后好不容易才弄来这幅画,由不得你喜不喜欢,你…”

“青琐。”皇后的话似乎没听见,天濂朝着出现在栏杆处的青琐打招呼,“快过来,让你看样东西。”

皇后气结。青琐已经走到亭内,施施然朝皇后福了礼,天濂攥住她的手,将她拉到画卷面前:“这个袖子绣得不错,赶明儿我们也去描一个。”

“濂儿,现在谈的是你选妃的事情,你把她拉来干什么?”皇后怒不可竭,朝着青琐咬牙切齿道:“滚到一边去,这里关你什么事?你这个…”

“怎么不关她的事?”天濂突然冒火,丝毫不顾及礼数,截断了皇后的话,“她是太子妃,当然跟她有关系了。”

看皇后一脸愕然,天濂的嘴角竟然挂了讥诮,那双乌黑的眸子,坚定的流光闪动着,快得让皇后的心骤然沉了下去。

“难道不是吗?母后。”

“好好,你这小冤家,我服了你了。”皇后气得脸色发白,命人将画轴收起来。“想要我承认,那是不可能的!你且把这丫头当宝去吧。”

皇后气急败坏地上了步辇,大团宫人簇拥着。李总管怀里仍然揣着那些画轴,急匆匆跟在后面。天濂站着喊,画掉啦。李总管连忙回身去找,结果发现上了天濂的当了,正要转身跟上,怀中的画轴真的掉了,一卷接着一卷,慌得前面的宫人跑过来帮忙收拾,天濂看着哈哈大笑。

天濂嗤的笑出声来,脸上露出愉快的微笑,有些孩子气的弯下身去看青琐,发现她又睡着了,细长的睫毛沉沉垂落,探指过去,温热的鼻息喷在他的指头上,带着一股轻柔的清香之气,浓重且粘腻,缠住他心房内的一抹悸动,温情漫漫荡漾。

“找个时机快点让父皇知道…”他深深的吸口气,带着甜蜜,睡去了。

第三卷 第四章 韶华不为少年留4

京城的秋天看起来要比别处晚来,特别是太子宫里,仍然绿意盎然,没有一丝凋落的迹象,至少在青琐眼里是这样,她就如此快乐而平静地生活着。真切倾听着和风的脚步和自己的心跳,她惊奇艳阳的明媚和湛蓝天空的远邃,内心希望所有的人都来分享她的快乐和幸福。

她决定去静云庵看心印师傅。

和天濂说是去庵里烧香许愿,准备好了物品。真要走了天濂到底放心不下,一定要陪她一起去。青琐笑说自己以前胡走乱撞的也过来了,怎么跟他在一起反而一跃富贵身了。天濂嬉笑道,你是太子妃了,怎可以独自乱走,碰上山贼怎么办?青琐无奈只好答应了。

天濂这回也不骑马,同坐马车出了宫,他们悠然向太白山去了。沿途风景依旧,又好像陌生,青琐似深藏闺闱的小姐,双眸里充满了新奇,一路上问个没完,连天濂被她的快乐深深感染着,一路回忆他们在柳堤扔石子的情景,惹得青琐羞红了脸,天濂愈发的戏噱她…

秋天的静云庵是一年中不算鼎盛的季节,虔诚的香客还是络绎不绝,山门外停放着许多的车马轻轿。因是乔装打扮,他们的出现并未引起别人的注意。青琐让天濂在山门外等候,自己杂在人流中向庵里走去。

庵内香火旺盛,经声不断。青琐烧了香,沿着各香殿找。总算在一僻静处遇见了上次给她木镯的小尼姑。

“小师傅,麻烦你请一下心印师傅如何?”青琐笑盈盈的叫道。

小尼姑变了脸色,疑惑地看她,终于认出她来,瞧周围无人,将她拉到角落处,轻声道:“施主请小声说话,一旦被别人听见,非被抓了不可。”

青琐惊愕:“心印师傅怎么啦?”

“上次官衙来抓人,把庵里的尼姑都召集起来,挨个盘问。幸好心印师傅已有准备,从后山跑了,到现在才知道心印师傅原来是个杀人犯呢。小施主,幸好你问上我,不然你也难逃干系。你还是快走吧,心印师傅不可能再来了。”

青琐心中一阵悲凉,原来佛门清静之地也容不下她藏身,如今会上哪里去呢?她也是心怀深仇大恨之人,茫茫世间可否有她的安身地?

青琐在山门前怅惘良久,直到天濂在叫她。两人携手往马车走去,天濂瞧青琐的神情不爽,浅笑附在她的耳边,问她许了什么愿?青琐严肃地说,佛家圣地许愿只在自己心里,不准乱讲话。天濂耸了耸肩,神情忽然肃穆,攥着她的手进了马车。

马车驶在羊肠小道上,青琐努力张望车外黯淡的风景,终于在最后拐弯里,看到紫桐曾经伫立的台阶,那道留在脑海里的身影,纸鸢似随风飘扬出去,虚妄的风景即刻被湮没了,她叹息了一声。天濂把她轻轻揽在怀里,手指堵了她的嘴唇,游丝似的嘘了一声。

“不许叹气,你以前不是这样的,难道你不快乐吗?”

青琐的脸上重新漾出沉醉的微笑,依偎在他的怀里,散漫着雪韵幽兰的芬芳,一如初日芙蕖的温柔。不管是在奢丽的太子宫里,或是在小巷处、阑池畔,他们都同样感受着缠绵美好的心情。回忆那些不染纤尘的往事,聚拢着两颗心,把他们牢牢地缚在一起。天濂在缄默中感受着无限幸福,轻轻地哼唱着儿时学会的歌。

她在余韵袅去的一瞬,睁开双眸,深情地凝视着他。末了,问他歌中的意思?他狡黠地笑笑,说是新郎在洞房夜唱给新娘听的,脉脉幽情在心里滋长着,她把头又轻轻地埋在他的怀里。

“也不知道明雨他们怎么样了?”他突然说道,其实他想让她高兴。果然她的眼睛亮了起来:“我们现在就去看他们。”

明雨的宅第布置得相当幽雅,庭户寂静,却是落花满庭,粉蝶穿栏。从里室往窗外看,云淡风清,藕香侵槛。月亮门内一瓜架,半熟的瓜垂垂欲坠,微风迎着南墙桂花的香,阵阵扑入鼻孔。天濂和青琐徜徉其中,几疑坠入世外桃源,流连赞叹。

“客人来了。”檐下花架上的鹦鹉突然叫起来,他们怔了一下,彼此相顾大笑起来。

“小的正想过去给殿下请安呢。”明雨施了礼,喊着芳菲的名字。芳菲从里屋出来,看见他们,惊喜道:“是太子殿下。”说着福了福,眼瞅着青琐浅笑。青琐甜甜的笑,只管拉着芳菲的手,不住的摇晃着。

主人泡了茶,芳菲携了青琐去院子里说话。青琐打量芳菲,瞧她婚后仍旧一身素色,脸色如同朝旭下的芙蓉,比以前更妩媚了,不禁拍手笑道:“小姐愈发滋润了,真羡慕死人。”

芳菲倒落落大方,含笑轻抚青琐的脸,赞许着:“你自己不去照照镜子,看自己变化有多大?”

青琐在小姐面前露出她的调皮相,咯咯笑着。

“看起来太子殿下对你情有独钟,我也就放心了。”芳菲拉着青琐的手,微叹,“只是皇家并未容你,圣命大于天,皇后又是这样,你恐怕要吃点苦了。”

青琐缄默不语。芳菲又说:“还有你的父亲至今下落不明,他又是宫里的,以前会不会犯了事?要是找到了就好了。”又叹口气,“以前是你担心我,现在我又何尝放得下你呢?”

“小姐这是到哪里去?”青琐听出了芳菲的弦外之音,心里难免一急。

“和表哥到南方去。”说这话时芳菲的脸上洋溢着愉悦,一改往日娇弱之气,“表哥正在为朝廷编制《南域录》,这是件大工程,得走遍南域的山山水水,深入民间百姓,我这就陪着他。”

“小姐。”青琐紧握住芳菲的手,心情有点激动。以前那个软弱娇嫩、动辄梨花带雨的小姐不见了,这就是爱的力量吧?她和明雨少爷从此夫唱妇随、比翼双飞,她真的羡慕他们,也从心里为他们高兴。可是,以后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到他们?紫桐姐姐又失踪了,她想着想着,鼻子一酸,竟掉下泪来。

“我会写信给你的。”即将离别,芳菲不免难过,“明日我去跟胖婆道别,你以后好好孝顺她老人家。”说着,珠泪频频下落,俩个人相拥着,抱头哭泣。

天濂和明雨出来,看院子里的两人愈哭愈伤心,一边劝着一个,各自搂着安慰去了。

第三卷 第五章 韶华不为少年留5

傍晚临近,这天的天气不知怎的有点闷湿,有场雨即将到来。暮气顺风扑面而来,混着酒香的味道。父皇所居的碧云阁位于低处,从亭内往下面望,只能隐隐绰绰看见阁外飞檐的一角。眼前宫楼幢幢相接,长廊栏桥蜿蜒,还有重重叠叠的月牙门洞,本是秀美到了极至的景色,在天清的眼里却呈现出令人窒息的错觉。

因为他的执意,这次的饯行酒宴就摆在亭内。说是酒宴,不如说是小小的家聚,父皇携着皇后娘娘、卢容华来了。皇后只稍坐一会,便推说身子突感不爽,表示歉意后由侍女搀着离席而去。

参加的还有天濂和青琐,可是到了现在还没见他们的人影出现。皇帝倒不在意,和卢容华并排说着悄悄话,卢容华不时发出娇憨的轻笑声。

天清独自喝着闷酒,后面宫女手打的扇风,越来越无法遏制他额头上沁出的细汗,他没料到秋天了天气还会如此的闷热。微弱的香风里,卢容华斜眼睨视着他,故意寻衅似的撩弄着颈部下方的蝴蝶坠。那是她自己画出来后照原样雕成的,蝶儿呈现着美妙的舞姿,蹁跹欲飞。卢容华一见天清的眼光循过她的颈脖,便朝着皇帝撒娇着,说一定要给他们还未出生的皇儿画点什么,如果都刻在金玉上,那再好不过了…

天清不是瞧卢容华的蝴蝶坠,他是耐不住张望着卢容华的背后,顺着亭柱,可以清晰地看到通往廊檐的出口,此时一宫人正匆匆跑上来,禀告说太子殿下还在崔老将军那里,太子妃娘娘先行赶到。皇帝笑着责怪了一声天濂,还安慰天清不必放在心上。

天清反倒暗喜,心下释然,脸上也噙了浅薄的微笑。随了宫人的唱和声传来,他的心跳动不定。那从迂廊中渐近的面孔,那缠绕梦境的身影,终于在他渴望的视线里真实地出现了。恍惚间,她已步到亭内,他听到了她那永远平和的声音…

亭外洋洋洒洒的清辉里,因为天气的闷热,几只不知何时出现的飞虫,无声无息地落在草丛间,亭柱边,在虚浮的暮色里缓慢地飞翔。远处的甬道旁,静止的树梢上,叫了一天的鸟儿似是余韵未了,合着轻碾在道路上的宫车,时断时续地冒出几声来。

“你真的要走了?”青琐就坐在他的身边,声音低低的。

那副毫无掩饰的失落感映在天清的眼里,天清的心就莫名的痛了。他咀嚼着她的话,慢慢的有了一丝的甜。当着父皇的面,他有点做作的再三向她揖谢,他知道这短暂的寒暄之后,独把他一人置身在荣辱的旋涡里了。于是他向她解释着,他不愿躺在现有的锦衣玉食中,那样安逸的富贵他宁愿放弃。不管前途充满了荣贵,或是充满了屈辱,豳洲远在千里,已经阻断了退路,他必须勇往直前了。

听到这里,青琐脸上的担心就消失了,她给了他鼓励的微笑。她蓦地回眸眺望模糊的翎德殿,眼睛晶亮透彻:“二殿下肯定会凯旋归来的,到时候我们就在这里迎接你。”

天清感动得真想握住她的手,然后紧拥她入怀。不管别人怎么看待他,都无法走进他的心,惟有她。当他曾经离开她,坠入无边无际的痛苦时,他不知道以后会如何再次面对她。他看不透京城的繁华,更是一脸茫然的走进豳洲,原本此行他是抱着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态度,她轻轻的一句,就如拨开乌云见天日,眼前灿烂一片,她不知道她的只字片言对他起着怎样的意义和影响?

夕阳在西天喷薄出最后一抹余晖的时候,天清先自回去了。辇车的响声像风一样在通往宫门的甬道上飘荡着,他直起身往亭子的方向张望,树荫半掩的亭外依稀有人影绰动,那里肯定有她的影子。由淡渐浓的暮色,迅速如潮水汹涌淹没了亭子,他的心一下揪紧,眼泪顿时掉落下来。

青琐伫立在亭外,眼前的辇车已经消失了,她的心愈加伤感。小姐和明雨少爷走了,紫桐姐姐也逃离了静云庵不知所踪,这回连二殿下也走了,人世间怎么有这么多的聚散离别?好歹她还有胖婆,还有他,她应该珍惜眼前的一切,对吗?

“在想什么?”身后传来皇帝浑厚的声音。她顿时缓过神来,回头朝着皇帝璨然一笑。

“清儿有点傻,是不是?”皇帝笑道,“他的个性越来越像他母亲了,任何心事只会埋在心里。”

青琐喃喃道:“二殿下有点寂寞。”

皇帝轻叹一口气:“是啊。想当初他母亲痛了三天三夜,还没能将他生下来,那时他还没落地,朕就厌他了。”

青琐好奇地问:“我以为民间才有孩子难产,没料到皇宫里也有。”

皇帝笑起来:“你以为皇宫里生孩子那么容易?那些女人太娇贵了,反而难生,哪比得上会吃苦的农妇,一生就是一大堆。”那边倚靠在榻上的卢容华边任宫女往嘴里送果片,边娇嗔着问皇上在说谁啊?皇帝朗声笑着,说爱妃应学点民间,生下的皇子帝姬取个小名什么的,好养。

卢容华笑得花枝乱颤,说皇上真会开玩笑,民间的小名怎能用到宫里。青琐也笑,说她听说过很多小名来着,比如阿猫阿狗,大傻小呆的,虽土了点不过亲切。皇帝心情愉悦,絮说以前皇太后接连生了三个皇子,都不幸夭折了,他是第四子,皇太后连忙照民间给他取了四顺这个小名,这才有了建武皇帝呢。

说完,皇帝自顾大笑。看青琐睁大着眼睛,脸色突变,以为她被他叙说的故事吓着了,开心的拍拍她的肩:“这事很正常,四顺这名字不错,别大惊小怪的。”

“哎呦”,卢容华突然呻吟起来,想是动了胎气。皇帝转身亲自拉住她的手,有点着急的问她哪里不爽,卢容华起先还偎在皇帝肩头哼哼着,青琐呆立的身影不见了,她的呻吟声才缓缓消退。

青琐已经听不到皇帝在喊着她,她几乎是踉跄而去。身边的宫人追问着太子妃娘娘怎么啦?她仿佛没听见,只是恍恍惚惚地走。游廊曲径通幽,一点火也没有,就像是走在绝望的穷途末路顶端,她的眼前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希望。

“皇上是四顺,四顺是皇上…”这个念头一点点的啃噬着她的心膜,身子跟着一截截的凉下去。脚步再也无法移动,她无力的歪靠在石壁上。

“娘娘!”宫人惊呼。浸凉的全身混混沌沌不似自己,她撑住自己脑子里最后一抹清醒,带着哭腔:“送我回去…”

京城渐静的街巷,已是万家灯火了。马车停在御道口,天清孤寂的身影伫立在车旁。一匹白色的宝马由远而近,能够清晰地看到马上人的面容。天清张嘴欲喊,又生生的咽下了。他知道天濂肯定赶着去皇宫,是去送他?是去接她?他一脸伥意地望着天濂融入黑暗的背影,心底泛起一股又一股的悲凉。

天濂骑马从皇宫回来,皇上在卢容华的寝宫里,天清很早就离宫了,听宫人禀说太子妃娘娘也自各回去了。他惊讶青琐竟没有等他,或者她等不及先回去了。他们一早商量好等今晚向父皇禀明一切,或许卢容华坏了他们的计划,看来他需等下个时机了。

寝宫里竟没有她的身影,由内侍挑灯引着去洞房处寻找。没有声息的院内,天濂也没有看到窗台上水烟红的妩媚。檐下悬挂的一支竹编鸟笼,一只画眉正冲着他啾啼。从琐窗探进去,一株蜡烛绽放着嫣红的光芒,在天濂的双眸里,凝聚成一片妩媚的水烟红。

隔开紫檀屏风,她就埋在角落处,昏蒙的烛光浮沉着,初始看不清她的神色,天濂听到了一声凄凄哀哀的抽泣,攀结了折射的光线袅在他的心弦上。他急忙步到她的面前,弯下身,伸手托住了她的下颚,细细地看。乌暗的光线照在她的脸上,清澈的瞳孔里空洞洞的,仿佛她的神智正飘荡在远处。然而她很快惊醒过来,一手狠狠的甩开了他的,逃避似的将身子缩了缩。

“丫头!怎么啦?”他慌乱地问。她刚去过皇宫,可是碰到了什么事?

“没有…”青琐幽幽说着,微阖双眸,眼泪一滴滴打在他的手上,“我只是害怕不见你…没有你,我怎么办?”

“傻瓜。”他笑了,刚才她真的吓了他一跳。他揽过她的肩,将她拉进自己的怀里,“你应该等我来接你的,我肯定会来的,我们是不会分开的对不对?”

她颤抖着,愈发伤悲,无穷无尽的悲痛铺天盖地。他感觉到了她的颤动,将她抱起来,像拍打着一个哭泣的婴儿,哄着她。

就让你最后一次抱我吧,最后一次将你当我的爱人!从明天开始,没有你的日子,我不知道如何消磨以后的时光?她在心里呐喊着,双手紧紧地攥着他的衣襟,将脸深埋在他的怀里。他还是他啊,她还是那个青楼里出来的那个丫鬟吗?前番是情深意浓,现在是情深深不得,再也不能了!

窗外落花凄迷,如梦如幻,室内瑞脑香消散,如幻如梦。心境如水烟迷离,落寞如空灵的落花,无语问苍天啊!人为何要有这般凄苦哀怨?这种噩梦般的打击为什么会落在自己的身上?

天濂将她轻放在床上,温柔地吻她。青琐机械地接受着他的吻,眼睛贪婪地落在他摄魂的脸上,悲哀地想,这张脸再也不是她的了!回忆仿佛烟雨飘杳的相爱,人在往事中渐行渐深,一幕幕掠过眼前…即便是昨晚的欢愉,他们的嬉闹,她替他泡了脚,他反过来要给她泡,她不让,他任性地偏唤内侍提水进来…往事,不胜思,不胜思。

不去皇宫多好啊!他还是那个他,她还是那个快乐幸福的人。她多么希望就这样永远的蜷缩在他的怀里,仍旧做着阑池浩淼水烟的梦!不再醒来,不再醒来…

外面下雨了,打在梧桐叶上的雨声,好似敲打在心坎上,麻辣辣的痛,她终于明白什么叫做痛不欲生了!他搂抱着她,呢喃软款地向往着他们的将来,他的手还是那么的温润柔软,他的笑,他的眼,他的唇…有多少让她留恋的地方啊!她的心意凄绝。

就留给他最后一抹微笑吧,直到天明。今晚还是他们的夜,明天再也不是了!泪水,怎么都停不住,是因为她不甘心,可又留不住——生命里最想抓紧的美好。

虽然憎恨离别,可我不得不要离开你啊,我的殿下!但若,离开能让你牵挂我,离开能让你忘记我,我愿意——永远的离开你。

时间过得好快啊,身边的人已经沉沉睡去,带着淡淡的笑意,手仍然放在她的手上。明天要是发现她不见了,他会怎么想的?因为分离,她怎能睡得去,可又想睡去。多么希望等一觉醒来,只是做了个梦而已!可是,现实分明无情的击打着她的全身。偏偏在这似梦非梦,愁恨萦怀的时候,窗外的雨声淅沥不断。离人苦夜长,雨夜更是使得孤寂格外分明,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天将明,雨声歇了。青琐轻轻地挪动着身躯,慢慢地离开了天濂的怀抱。在最后从屏风隐去的一刹那,她默默的望着酣睡中的天濂,眼泪,再次溢出,咬着牙绝然而去。

雨停了,云和雾在这一夜也是淡淡的,看上去蒙蒙若湿将要落泪。当真是愁情难遣梦也悲,不梦也悲。这是他们的一段相恋,花开汹涌如潮似水,如同一场游春戏,眼前繁花错落,难道就意味着他们就这样结束了吗?

第三卷 第六章 无可奈何花落去1

宽阔的碧云轩内室里,内侍抱着拂尘,一丝不苟的拂扬开去,袅绕的龙涎香,合室漫散,迂缓飘荡。

皇帝有点乏了,放下手中的御笔,撩开倦怠的眼眸。轩窗外面没有了屋檐雨,那滴答的雨声,在凉爽的秋风里歇息了。满目五颜六色绽放的菊花,一夜雨后落了花瓣,让皇帝感受着秋天飘零的气息。

一抹湖青从远处的迂廊时隐时现,渐渐飘来,他惊异这丫头这么早的过来。昨夜她不辞而别,他还在纳闷着呢。他示意内侍出去,内侍轻轻的落了帘。皇帝阂目想听到天庭里的脚步声,但那紧闭的朱门,把他与来自天庭的声音隔开了,于是他淡然一笑,继续埋头批阅。

青琐推门进入,弥勒佛一脸笑意地正视着她,她闭目苦笑了一下。内侍从里面出来,对她微微施礼。青琐轻声询问皇上在干什么?内侍恭谨地回答说,皇上在批阅折子呢。

“进来吧。”皇帝已经听到了说话声,门帘无声无息地拉开了一角。

皇帝正坐在案几旁,低头对着折子沉思着。青琐沉默地坐在他的对面,眼睛一瞬不眨地看着他落笔。皇帝抬眼笑道,等一会就好。青琐摇头说自己没事。又勉强笑说,说没事儿,也有点事,皇上只管忙。

话不好说,口不好张。青琐心里哀苦的想,哪怕是噎住了,我也得说出来。我要问问他,我必须问问他。

不大工夫,皇帝撂下笔,微笑:“啥事,说吧。”

“皇上就喜欢这种字体啊。”她吞吞吐吐道。

“绕圈子不是?”皇帝反而笑了,“直说吧,你说话不该是云里雾里的。”

“是这样,想向皇上打听一下。”她感觉自己全身都在颤动,吐字还是很清晰地问道,“皇上是否记得十五、六年前有个叫秋菱的宫女?”

“秋菱…”皇帝敛眉凝思,过了片刻,回答道,“这名字有点熟悉,想是在哪里听说过。”

青琐颓丧地低下头去,努力攥紧着拳头,不让自己掉下一滴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