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8
李奕和王肃冲在最前面。一队灰衣甲士开道,冯皇后策马直接奔向银月湖的议事大厅。一路跑过,身后的武器便咣当坠地,宗子军们,陆续开始投降了。
李将军的队伍,马上着手收拾局面,整个山头,已经完全是李将军的精锐之师了。
大局在握。
而此时,议事厅的争论,也到了最高潮。
除了跪着的王琚,几乎所有人都往门口挤。所有人,都在密切关注着外面的厮杀。攸关双方的姓名,没有一个人是不紧张的。
但是,双方的侍卫都僵持着,没有谁能够真正走出大门半步。所有人都知道,今天能出去的,只有胜利者。
乙浑站在门口,抢占着有利的据点,手里握着利刃,不动声色。
渐渐地,陆泰等人,身子已经开始颤抖了。
乙浑却强作镇定,掩饰着自己胆怯的心理,还是十分傲慢:“我们不会输,绝不会输……”
东阳王不屑一顾:“乙浑,你那区区几万人,说不定早已全军覆没了……”
“谁全军覆没还不一定呢……”
“战果到底如何?我们这样等下去,真的不是办法……”
这时,门外忽然传来一阵马嘶。
乙浑面色遽变。
李将军哈哈大笑起来:“战果如何,这还不清楚了?”
源贺惊呼出来:“天啦,这是先帝的战马。”
另外好几人都听出了这个声音。
罗迦生前有三匹最喜欢的战马,其中的赤兔驹等两匹战马,已经被火殉了;但是,他生前赏赐给冯皇后的战马,却成为冯皇后的私产,被保存下来了。
此时,正是先帝战马的声音。仿佛先帝的魂魄某一刻,骑马归来。
东阳王几乎是老泪纵横:“天啦……正是先帝保佑我们北国,先帝来了……”
所有人等,面色都变了。
复活9
门口大开,只听得马嘶停止,一个女人,从马上跳下来。
这是众人第一次看到冯太后骑马——此时,这个昔日娇怯怯的汉人女子,忽然变得那么矫健,左弯弓右射箭,手里还拿着一把明晃晃的匕首。
众人一见这匕首,立即跪下去。
那是先皇的匕首!
是罗迦的匕首。
唯有乙浑,呆在原地,无所适从。
就连胆大包天如他,见冯太后挟了先帝的余威而来,也顿时乱了分寸。
冯太后厉声道:“反贼乙浑,你还不跪下?”
仿佛是罗迦的怒喝:“乙浑,跪下!”
乙浑腿一软,差点跪下。但是,他立即清醒过来,知道这一跪下去,便一切都完了,自己反贼的身份,也就确立了。他马上站住,下意识地握住手里的兵器,冷笑一声:“冯太后,你们原来早已安排了御林军,为的便是要指鹿为马?”。
这时,众人已经看得分明,在冯太后的身后,是一干汉臣和几十名全副武装的侍卫。胜负如何,已经很清楚了。
冯太后大喝一声:“拿下逆贼乙浑!”
乙浑一党面色突变,立即明白了外面战争的结果。乙浑正要反抗,几名侍卫一拥而上,牢牢抓住了他,将他按倒在地。
此时,他倒和王琚一起被压在地上,成了同病相怜。
他还在怒吼:“你凭什么抓我?”
源贺和陆泰,各自后退一步。
冯太后并未下令捉拿他俩,他们更是不安,手里的兵器,也悄悄地垂下去了。
唯有乙浑,嘶声瞪着冯太后:“你不是被关押在笼子里的吗?你怎能逃出来?”
冯太后淡淡一笑,“本宫的确被关在笼子里,但是,牢笼并没有上锁呀。”
她的眼神甚至闪过了一丝调皮,看了看背后的一干汉臣:“他们都和我一样。”
复活10
乙浑大怒:“你们这些颠倒黑白的家伙,竟然联合起来坑我……你们知不知道你们在干什么?你们这是助纣为虐,这个女人,可是我们鲜卑族的大敌!你们联合这个歹毒心肠的女人,毒杀我们鲜卑人,北国的江山,一定会毁在你们手里。”
京兆王怒喝一声:“乙浑,你罪证确凿,还敢胡言乱语?”
东阳王喜形于色:“还是太后英明。乙浑这厮,恶贯满盈,早该死了……”
“呸,你这个老不死的,竟然巴结一个女人……以后,北国完了,肯定完了,这帮子汉人要窜上去了……”
冯太后朗声道:“乙浑毒杀皇上,该当何罪?”
“应该挖了他的心肝,将他沉入湖水里淹死……”
“好,就以此办理!”
乙浑破口大骂:“你这个该死的妖妇,你好生歹毒……”
太后不容他骂下去,一挥手,几名侍卫已经牢牢堵住了乙浑的嘴巴。众人见乙浑伏诛,正松一口气,忽见其中一名侍卫手起刀落,一刀就刺向了乙浑的胸口。
“你们这帮蠢才……毒妇……”
一股鲜血喷出来,乙浑闷哼一声,当即就断了气。
众人都被这血溅当场惊呆了。
竟不料冯太后说杀就杀,现场诛灭了乙浑。
此时,陆泰等人都觉出一股寒意,觉得这个银月湖边,如此冷飕飕,阴森森的,仿佛寒风吹来。自己等人也是帮凶,冯太后,又会如何处置自己等人?
这个女人,征战杀伐,俄顷之间,乙浑这样的权臣,一刀毙命。
连犹豫都没有犹豫一下。
就连久经沙场的源贺,也猛地后退一步,仿佛生怕乙浑的血溅到自己身上。
陆泰瞪着她:“你这个狠毒的女人,原来是你设计……乙浑被你害了……”
“乙浑是死有余辜!”
门外,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
PS:今日到此,一些同学们问手机的事情,手机上章节错乱,那是因为手机阅读全是手机编辑自己更新的,不知道他为什么会错乱;我问问;大家尽量看网上的吧;因为手机更新,作者自己没法做主;而且,我还根本就不会用手机上网。
王者归来1
“乙浑是死有余辜!”
门外,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
众人应声望去,大吃一惊。
站在门口之人,一身皇冠龙袍,高大挺拔,威严端肃。众人记忆里,他醉醺醺的气质,微微发福的身形,忽然都不见了——他站在那里,那么精神,那么威武,腰上悬挂着宝刀,脚上是战靴,仿佛每走一步,都会地动山摇。
此时,他的手按在刀鞘上,手也那么用力,能看到骨节上的青筋,鲜明,充满了一种力量。
那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鲜卑勇士。
在他的血液里奔流的,完全是勇悍。
仿佛祖先的遗传基因,完全复活了。
众人不敢置信,一个个揉着自己的眼睛,仿佛当年金戈铁马的罗迦复活——
但是,那不是罗迦,是弘文帝!
在他的身边,是几名鲜衣怒马的侍卫,旁边,是贾秀、高允等老臣。
“暴毙”的皇帝,竟然好端端地站了起来。
一屋子的人,目光落在那具漆黑的棺材之上。之前,正是“先帝”的棺材,给源贺、陆泰等人造成了压迫性的心理。
此时,棺材旁边,一地的暗红。那是乙浑的胸口出来的血。
仿佛活祭了这具空棺材。
此时,弘文帝竟然活生生地站在原地。
跟他们所认识的弘文帝,截然不同。
“天啦!”
众人步步往后退。
不知是谁低呼:“陛下……是人还是鬼……”
是京兆王的低斥:“你们胡说什么?这世道哪有鬼?”
众人顿时醒悟,但觉弘文帝的目光也变了,再也不是昔日莺歌燕舞的昏庸而平淡,再也不是昔日碌碌无为的茫然黯淡。此刻,他的目光那么森严,竟然莫可逼视——那是真正的九五之尊,是皇权在握,是把握了全局之后的强者风范!
王者风范2
就连东阳王等,也不曾见过他这样的神情!一个个心里都很凛然,如他这般的年岁,能够隐藏这么久,这么深!都不像鲜卑人的性子了。这令他们想起那些老谋深算的汉人。
腹黑如斯!
就如一把隐藏很久的利器,终于出鞘!
这才是真正的韬光养晦。
之前,竟然没有任何人看出来。
弘文帝一挥手,十几名侍卫抢上来,立即将棺材抬出去。
屋里,瞬间安静下来。
源贺等腿一软,立即跪了下去,不停地叩头:“参见陛下”。
京兆王也跪了下去:“参见陛下。”
东阳王等等,统统都跪了下去。
议事厅里,黑压压的一片,所有的文臣武将,对于新登基的弘文帝,从未表现出如此的敬畏,如此的服从!
弘文帝的目光,再次扫过全场,看着那些匍匐在自己脚下的,曾经不可一世的权臣们。
尤其是王琚,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就连他相伴了二三十年的太子,也不曾见过这样的目光——那么陌生!
陌生得他都不认识了。
他本是被踩在地上的,此时,不停挣扎,老泪纵横:“皇上……您没死?老奴真是太开心了……”
弘文帝的目光扫过他的面孔,谁都看不出他的喜怒哀乐。
王琚怯怯地低下头去。
作为皇帝身边的大内总管,竟然被人收买了下毒,他也深知自己是有死无生了。
唯有陆泰还站着,又惊又喜,大张着嘴巴,看看棺材,又看看弘文帝:“天啦,陛下您……您没有死……”
弘文帝的目光看向陆泰。
仿佛一把利剑射来,陆泰猛地跪了下去:“陛下饶命!陛下饶命!臣等都是受了乙浑这厮蛊惑……”
弘文帝一拂袖子,龙行虎步。
居中,是一把硕大的椅子。
王者归来3
那椅子一直是空着的,就连之前主持大局的京兆王都没坐下去。此时,众人方明白,为何京兆王之前会是那么谦虚的语气了。
所有人都跪在地上,气氛忽然变得那么肃穆。
每个人的心跳都是咚咚咚的,尤其是护驾有功的大臣们,一个个都喜气洋洋。尤其是李奕,他不经意地看着弘文帝,心里无比欣喜,自己昔日果然没有跟错人。
弘文帝,终于走出了他雄主的第一步。
如此漂亮的一个翻身仗。
但是,一些鲜卑老臣们,却暗自交换着眼色,怯怯的,惴惴的。那是一种奇怪的心情——他们昔日曾经以为的一只羊,忽然变成了狼。
但是,他们宰杀羊,却只能匍匐在狼的面前。
草原法则出来的人,最懂得这个道理。
一边是得意洋洋的汉臣,一边是垂头丧气的鲜卑老贵族们。但是,总体是非常欢喜的,毕竟,谁也不愿意看到一场大规模的血腥政变,将北国毁了。
弘文帝居中,却不坐,先看着芳菲。
满屋子的文臣武将,只看到她一个人。
那是一种内心踊跃着的冲动,微妙的激动,几乎要冲破胸口——自己和她的命运,永远是牵连在一起的。
太子府时如此。
生死存亡的现在,更是如此。
甚至,他走过的时候,几乎碰到她的手——那是一种微妙的情绪,他差点碰到,却不经意地,保持着任何人都看不出来的距离,那是一种亲昵的距离,刻意的保护,却毫不掩饰自己跳跃的心事,连自己都不想再次隐瞒了——0
再也不想隐瞒自己了!
但是,那么轻微。轻微得连她都没感觉出来。
她就站在自己的对面,眼神那么明亮,仿佛一小簇属于战士的火焰在她的眼睛里燃烧。
他的眼里,也燃烧着这样一簇胜利的,欣喜的火焰。
王者归来4
某一瞬间,这火焰照亮了他,满面都是笑容,真诚,而恭敬:“太后,你先请。”
芳菲几乎很久都没见过他这样喜悦的笑容了。他的憔悴,他的不以为然,统统地不见了,整个人,意气风发,充满了一种昂扬的气质。
他亲手拉动椅子,几乎是并列的位置,语调和笑容一样真诚:“太后,你请!”
两人的目光再次对上。
就连芳菲,也从未见过他这样的光彩照人——这个男人,终于迎来了他最光辉,最明亮的一天。
所有的阴霾,一扫而光。
昔日太子时的谨小慎微,日全食前后的颓废堕落,登基时的韬光养晦——再也没有一个男人,能把这一切,克制,隐忍,努力,上进成这个样子。
这一切,也有自己的功劳。
她眼睁睁地看着弘文帝,亲自把侍卫抬上来的龙椅,放在居中的凤椅旁边。龙椅,凤椅,金光闪闪的卧榻之侧,他竟然留了别人的位置。
芳菲都有瞬间的错愕,他的声音还是那么清朗,几乎人人都能听见:“太后,请!”
她微微一笑,在太后的位置上坐了。这一年多来,也第一次真正发自内心地欢喜。
群臣都被这个举动震惊了。
可是,弘文帝口口声声的“太后”——明明是儿子之于母亲。
可是,群臣却觉得很不对劲,究竟是哪里不对劲,又说不上来,因为,于情于理,这样的举动,都无法辩驳。
彼时彼地,冯太后一手策划除掉了乙浑,尤其是关键时刻,稳住大局,她又是“太后”的身份,这个凤椅,自然坐得。
但是,大家却觉得那么不自然——儿子,母子!
弘文帝的样子,哪里像是母子?这二人,年岁相当,才貌相当,就如一对珠联璧合的王,后——
可是,谁敢多说什么?
王者归来5
弘文帝朗声道:“众所周知,乙浑把持朝政,一手遮天,诬陷大臣,无恶不作。到了北武当,竟然还敢炮制千叶红剧毒毒杀朕,嫁祸太后,他丧心病狂,为了篡位,制造出嫁祸太后的效果,竟然把自己的亲生女儿都毒死了。幸得太后和通灵道长识破了他的阴谋,朕就将计就计,和太后定下了计策,引蛇出洞。又得各位爱卿相助,才顺利将此逆贼除掉。”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方明白为何李将军当初一定要严守玄武宫,秘不发丧了。
“这一次诛灭乙浑,李将军,东阳王,京兆王三人居功甚伟;李将军加封威武将军,兵部尚书;东阳王官复原职,京兆王加封封地……”
三人喜气洋洋。
“此外,贾秀,李奕,高闾、王肃等人,协助太后,成功收复了乙浑的党羽,避免了事态的扩大,稳定了政局,皆有大功,众人调吏部和兵部任用……”
众人大喜,都跪地谢恩。吏部和兵部,都慢慢进入了北国的核心部门了。
其他人,也都有封赏。
只有源贺和陆泰二人站在一边,神情十分尴尬。
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他俩身上。这二人,跟随乙浑起兵,居心叵测,处处安排伏击。二人自知大限到了,跪在地上,拼命求饶:“陛下请饶命……陛下,臣等无知……”
王琚甚至连求饶都不敢,只瘫软在地:“老奴死罪……”
弘文帝看着他,真是痛心疾首:“王琚,你服侍朕多年,竟然被乙浑收买,真是令朕失望……”
“老奴是鬼迷心窍……老奴自知死罪,不敢求陛下饶恕……”
“拉下去!”
几名侍卫上前,架起王琚就拖了出去。
源贺和陆泰二人更是害怕。
弘文帝的目光转向太后:“太后,这二人率众杀了你的侍卫,你说怎么办?”
王者归来6
芳菲对弘文帝的处理非常满意,尤其是对李奕和王肃等人的提拔使用更是感到欣慰,这样,李奕的均田制,王肃的那些设想,才会真正地开始发挥作用了。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样的功效,不亚于除掉乙浑的作用。
她朗声道:“乙浑作乱,源贺、陆泰等虽然跟随,但是,念其受到乙浑蛊惑,尚未酿成大乱。源贺战功赫赫,是先帝生前的股肱大臣,忠心耿耿,而且回头及时;陆泰也有战功,这是家族内部问题,所以,就要区别对待,我们不宜如南朝的刘宋一般,大肆骨肉相残,令得国家不安。既然乙浑伏诛,其他胁从,就从宽处置,不予追究。”
二人听得竟然可以死里逃生,一起跪下:“多谢陛下,多谢太后宽宏大量。”
皇帝喝道:“你们不用谢朕!”
二人一起转向冯太后,不停地叩头:“多谢太后,多谢太后宽宏大量。”
“至于宗子军,也是受到了乙浑的煽动,今后,要由皇家加强管理。”
一干宗子军的首领,得到宽恕,也都松了一口气。
就连群臣也不得不佩服,冯太后这一次的处置,外松内紧,把握机会的能力,尤其是当机立断诛杀乙浑的胆识——纵然大家明白这是一个借口,可是,臣强主弱,历来是国家隐患。
众人都看着冯太后——作为这一次政变的核心主导者,她的封赏又是什么?
“这一次除掉乙浑,首功当推太后……”弘文帝的目光再次落在冯太后身上,眼神忽然变得那么灼热。
但是,这丝灼热很快被他遮掩了。
芳菲忽然微微不安,此次政变,她不得不从幕后走到台前,但是,在弘文帝亲政的第一日,觉得如此大张旗鼓地盛赞太后,是很不恰当的。
在她的身后,是一帮子汉臣,李奕,王肃等人,他们可不觉得有什么不恰当,一个个,都觉得非常的荣耀。
王者归来7
就连一向不说奉承话的贾秀也不由得启奏:“太后节烈果敢,这一次又雷厉风行,真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又在我北国历史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臣一定会大书特书,这精彩的一笔,以让后人瞻仰……”
所有大臣,立即跪礼:“太后英明。”仿佛之前觉得她不该坐在弘文帝身边的不安,也完全消失了。
这一次,倒是芳菲不安了,她微微皱眉,才淡淡道:“各位谬赞了,这一切,都是先帝的庇护,是当今皇上的英明。”
弘文帝这才继续道:“太后深明大义,果断建议,深谋远虑,今后,还请太后多多辅佐朕……”
众臣悄然交换了一下眼色。
弘文帝,这是在明目张胆地邀请冯太后共同主政?
但是,此时,又无人敢于公开纳谏,不许妇人干政。
芳菲立即道:“我一介女流之辈,哪里定得了什么大计?这一次,是侥幸得了先帝的保佑;我生性懒散,今后,还是愿意守在先帝陵墓之前……”
众人听她极力推辞,方松一口气。
弘文帝也不再劝。
芳菲也松了一口气。
弘文帝又朗声道:“之前,乙浑把持朝政,国内很多事情都是百废待兴。现在有两件大事情,必须着手解决,一是乙浑党羽众多,牵连甚广,上下腐败,沆瀣一气,给朝廷造成很大的损失,必须立即着手纠正;各位爱卿,你们有什么看法?”
众人面面相觑,其中,好些人利用乙浑重分土地的时候,被乙浑拉拢过,此时,听得弘文帝如此严厉的语气,完全答不上话来。
贾秀立即上前一步。他是吏部尚书,递上一个奏折:“陛下,这是臣早前准备好的新的法案;请陛下过目。”
弘文帝亲手接了,略略一看,放在一边:“贾秀,以后的考核,就交给你了。”
王者归来8
“臣遵旨。”
弘文帝这才继续道:“第二条,也是很关键的一点,现在刘宋战乱频繁,内部厮杀严重,来投奔我们的南朝户籍越来越多。尤其是李将军的几次战争,带回来了好几万户居民,如何安定这些人,提高我们的税收,也是我们必须马上解决的……另外,北国的财政,这两年也损失严重,到处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即日起,停止一切大兴土木,将国家的财政,税收,要最大程度,用于武装我们的军队,达到粮草充足,富国强兵的目的,先帝所没有完成的任务,朕一定要继承祖先的意志,进军中原……”
老臣高允立即站出来:“陛下,关于这一点,老臣也有些准备。”
他拿出的是早已准备好的奏折,是关于一些缓解内部矛盾,安抚南朝投奔户籍的抚恤方法。
众臣再一次面面相觑。
方才明白,昔日吃喝玩乐的弘文帝,私下里,都做了些什么。他绝非一个傀儡,若是傀儡,就不会有这些老臣如此充分的准备了。
就连芳菲,都非常意外。
这两年的时间,弘文帝原来绝对没有荒废。
这才像昔日的太子——纵然是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也在准备着彻底的反击。
所以,林贤妃母子能倒下,乙浑也能倒下。
她忽然想起李奕的那个提议,关于均田制的初稿;高允等人提出的方案虽然也不错,但是,比起均田制来,那是治标不治本;要解决北国的问题,一定要启用均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