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氏不想占人便宜,对金山说道:“今天我们东西也不多,金山,你有事儿自己去忙去吧,别担心我们,我们还要逛一会儿的,你别把自己的事儿给耽误了。”

好说歹说,才算是把金山给劝回去了,康婶子又是一阵羡慕,胡氏忙说道:“你也不用羡慕我,你们家那位,平时来的学生也多着呢,还羡慕我们干啥?”其实胡氏一点儿也不想占学生家的便宜,本来自家男人就是教书的,这也给了束修了,哪里还能只想着占学生的便宜?这样做法,也太不是个东西了。

康婶子也就那么一说,大家接着继续逛,天气冷了,来县城的次数就少了,一次多买点东西,下次就不用来了。

杜榆他们回去,胡氏把遇到金山的事儿告诉了杜有忠,还没有过一会儿,杜有贤和杜有全也过来了,竟然还送了一车的柴火。

“娘说天气冷了,让我们送过来的,家里也不少。”杜有贤笑道。

杜有忠说道:“回去跟娘说一说,以后别送柴了隔得太远了,你们也辛苦,家里都还好吧。”

杜有贤道:“都挺好的,麦子早就种下去了,还施了一次肥,长得也好,爹和娘也都好,让大哥和大嫂不要担心他们,大哥,你们啥时候回去过年,爹和娘都盼着呢。”

“书院腊八过后就要放假了,我们大概就是那个时候。你们不用过来接我们,我们买点东西自己会回去的。”

说了些家常,又一起把柴火给卸下来,都累出一身汗,杜榆已经把热水给倒到了脸盆里,端给了爹和两个叔叔。

杜有全已经娶亲,也是大人了,只不过还是有些孩子气,和二郎还玩笑了一会儿,胡鑫和大郎就是沐休也会看一会儿书。不过杜有贤和杜有全过来了,他们也都过来陪着。

杜有忠让两个兄弟在这里留一晚上,第二天再赶回去。

立冬过后,这白天的天就越来越短了,晚上来的也快,赶车不安全。

“娘,晚上咱们弄个锅子吃吧,一起围着吃,多好啊。”杜榆对胡氏说道。

今天已经买了砂锅了,杜榆的想法是,到时候把炉子弄到中间去,大家围着一起吃,这个炉子不是他们平时用的炉子,而是专门买了一个很矮的,能装几块炭的炉子,到时候炭烧起来了,把砂锅放在中间,就可以媲美火锅了。

至于锅子里面放些啥,这不,今天也买了骨头和肉了,用骨头熬个汤,作为锅底,多有营养!

杜榆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胡氏,胡氏听了点头,说道:“咱家的公鸡也有两只,今天杀一只。

”公鸡留一只就够了,今天是两个小叔子来,怎么着也得弄点好的。

那么刚好,就炖鸡了,然后在锅子里面加点干菌子,味道真是很不错啊,尤其是越炖越是入味。还可以在里面加些蔬菜。

只是这时候,也就是菠菜和大白菜了,别的真没有,另外,他们还发了一些豆芽,也可以朝锅子里加。

杜榆和二郎还带着三叔和五叔去书院附近逛了一圈,要说以前,他们来送东西,都是急匆匆的,很少在这边过夜,今天有这个机会,还是赶到沐休,没有学子,就可以好好的逛逛。

对了,冬笋,这玩意儿这个时候也应该出来了。这边竹林也多,不去弄点就对不起人了!

要知道冬笋可比春笋和夏笋要贵多了!有时候是后面两样的十倍价格呢。

“冬笋?冬天还有笋子?”杜有贤不相信。

杜榆正准备说些啥,让三叔相信,胡鑫和大郎过来,胡鑫笑着说道:“三叔,是有的,书上还有介绍冬笋的做法,主要是南边那一代,竹子比较多,冬天的时候,从地底下挖出来的,比春笋要粗壮的多。在南边,价格也很贵。”

大郎也点头,“是有这个说法,不过一般都是有钱人家才吃的。”

杜有贤听了,笑道:“好,今天咱们也去挖一挖有钱人家才会吃的冬笋,我看到底是个啥味儿。”

说去就去,连杜榆也要跟去看热闹,她也想亲自从地底下挖出冬笋来,那种感觉,不要太好!跟挖到宝一样。

挖冬笋要有经验,可是他们都是第一次挖,杜有贤只能凭借着自己种庄稼的经验,挖了几坑,才挖出了一个,果然是比长出来的笋子要粗的多。

杜有贤是干劲儿十足,连杜有全也都是有些热血沸腾了。

还和大家说道:“这东西要是好吃,咱们回家了,也去山上挖一挖,说不定能到镇上的酒楼里卖钱呢,就是不知道人家收不收。”

杜榆忙说道:“肯定会收的,现在菜少,三叔,五叔,你们可以把价格提高一些再卖。”

“我都怕卖不出去啊,还敢提高价格?”杜有全说道。

胡鑫道:“一般见识广的大厨都知道冬笋,也知道它是个好东西,五叔你不妨找一些有名气的酒楼去卖,那样更好卖一些。”

“还是读书好啊,看你们都这么懂的,不过咱们要挖冬笋,挖个一次两次就成了,我怕挖多了,到时候山上的竹子就遭殃了,大家都一窝蜂的去找。”

杜榆说道:“要是真的好卖,咱们家可以把山头给买下来啊,以后就是我们自家的了,也没有别人跟我们抢,也能卖钱,多好!”

杜榆的提议让杜有贤和杜有全都有些心动,不过想着家里的钱都在自家娘手里,要是让她去买一个没有啥出产的山头,肯定是不会同意的,这事儿难办了。

算了,还是就赚个一次两次就成了。杜有贤和杜有全没有什么魄力,想了想就罢了。

杜榆倒是有心和两个叔叔好好说道说道的,比如,家里的地,既然都免田税了,为啥不能种些值钱的粮食作物呢,那样还更赚钱一些。

老是种的和大家一样,哪里能发财啊。

不过杜榆觉得还是和自家爹商量商量,他说话更有发言权一些。自己说话还是分量不够的。

等晚上的时候,胡氏真的按照大郎书上写的做了冬笋,她可是第一次做这个东西,不过做完了,就说道:“这不是和别的笋子的做法一样吗,我明白了!”

杜榆家的一只大公鸡也完成了它的一辈子的使命,成了桌子上的一盘菜。

大家围着炉子吃饭,感觉真的很不错,冬天吃着暖和的锅子,真是惬意无比。

此后,他们这边经常是吃锅子,胡氏也觉得既简单又好吃,还是热乎的,大家也都喜欢吃。刘娘子他们见了,也试过一次,接着也那样了,冬天谁不想吃些热乎乎的饭菜?

只是有些人觉得这样费炭,有些浪费,所以还是有人不这样的。

好在也没有人闲的没事儿,说杜家是浪费,大家各过各的日子罢了。

从进入腊月,楚夫人就让人给这教书的先生家里送年礼了,难怪很多人都想到锦溪书院过来教书,福利还真不错。杜榆家里得了十斤熏腊肉,十斤咸鱼,十斤各色点心,还有十斤酒。

过了腊八,大家都要朝回赶,杜榆想着,这时间过的真快,一转眼,自家爹中了秀才也一年了,来锦溪书院,发生了一些事儿,但是整体还是不错的。还认识了许多人,自己的两个哥哥也读书读的不错,自家大表哥也得了不少桃花。当然,这些桃花都没有没有盛开。

只是让杜榆觉得郁闷的是,为啥自己的大哥的桃花都没有啊,按说大哥长得也不差,只比大表哥小了一岁,在这个早熟的年代,桃花应该有了吧。

不过随后杜榆又觉得自己是瞎操心,这个时候,婚姻大事儿都是父母操办的,有了桃花又能咋滴?还不是就是当成没有那回事儿。

有时候桃花还是烂桃花呢,没有都比有了强。

“好了,明天把东西整理整理,就可以回去了。”腊八过后,书院就开始放假了,杜榆觉得这个时候,先生和学生都放假放的很早,据说别家的私塾也都是一样,主要是因为有的学子或者先生家都离得很远,这个时候的交通工具,也不快,有的甚至要走个十来天呢,早点放假也是为了让人赶回去团年的。

很人性化的设想啊。想当年,杜榆过年的时候,都还赶不回去团年,有时候甚至是大年初一还在火车上,还不凄惨。

虽然这个时候交通工具落后了一些,但是人家就是觉得过年是最大的,一切为了团年家人团聚为主。

好吧,杜榆觉得自己又扯远了,因为明年还要过来的,所以东西大部分都还留在这里,只是把发的那些东西,加上自家买的,还有一些换洗的衣服带回去了。回去过年,大家都很兴奋那。

只是在路上飘起了鹅毛大雪,一会儿这路上的雪就深了,不过马车还能走的动。但是赶车的人却已经穿上了蓑衣。

83 顺手

“前面晕倒了一个人!”马车停住了,是因为路上碰到了一个昏倒在地上的人。

杜有忠从车里跳下来,对马车夫说道:“把他扶上车吧,这个天儿。”

真要是不管,指不定就是会冻死了。

胡鑫和大郎从车里出了去,因为怕车上空间不够,杜有忠让马车朝镇上赶,直接去找大夫去了。

等到了盘水镇,找了个医馆,大夫给灌了一碗药,这人就醒来了。

那人穿戴的也一般,醒来后,知道是杜家的人救了他,感谢不已,杜有忠给阻止了,这种情况下,看见了都会救的。

杜有忠把汤药费给结了,问他有没有去处,那人道:“我是过来找亲戚的,名字叫田冲,因为路上遇到了小偷,钱都被偷了个精光,和仆人也走散了,只能是打听着过来,后来路上就晕倒了,要不是恩人救了我,我肯定就没有了性命,恩人虽然不求回报,但是这对田某来说,却是天大的恩情,请容田冲铭记在心!”

杜有忠也没有问他的亲人是谁,看他说还有仆人,就知道这人看着穿的不怎么样,但是家里肯定也不错的。萍水相逢,帮一把,这是美德。

“若是你家亲戚没有找着,就来此医馆问医馆的大夫,我在盘水镇大家都认识的。”又给了这田冲留下了一两银子,这是怕他找不着亲戚,也好能找个车回去。

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杜有忠也没有求他回报什么的。

杜榆想起了,以前刘捕头那样帮着自己家,肯定也是爹为人处事特别的好,所以才结了善缘了。

当然,大家也保持一致,不会对自家奶奶说这给人银子的事儿,不然自家奶奶肯定要心疼死的。

就这样,因为时间不够了,胡鑫就没有先回家,跟着一起来到了杨柳村。

高氏和赵氏的肚子已经鼓起来了,他们两个的月份差不多,五婶陈氏忙进忙出,听奶奶齐氏自己说,对这位五婶也还是满意的,就是这姑娘喜欢吃肉,平时也拿出自己私房钱给大家买肉吃,虽然不是吃独食,可是齐氏觉得她是有些不节省。

陈氏家里条件不错,娘家在她嫁过来的时候,也给了她一些私房钱,这姑娘估计才嫁过来,不清楚婆婆的脾气,所以就买了好几次肉,最后齐氏让杜有全跟她说了一说,才算是好了。

齐氏看老大家带了这么多东西,连酒都有,就要说浪费了,不过听说是书院里给的,也就没有说啥了。

对杜有忠说道:“明天你侄儿回去的时候,也让他带回去一些。”以前可都是胡家给他们送东西,现在他们有了东西,也该回报回报。

至于别的儿媳妇娘家,她不打算送了,这真要送,那就没有个完,何况,这东西是老大人家赚来的,家里人也都吃的到。

别的儿媳妇要是心里不服气,那就让他们的男人去赚去,到时候送了,她也不会说个啥。

转眼间就进入了腊月二十,这天,杜家一大早就有人来了,是两个骡子车,车上下来一个人,杜榆他们一看,这不是上次回来的时候,救的那个人吗?

叫什么来着?好像是叫田冲,对,就是叫田冲。

这田冲上来就叫杜有忠恩公,然后还带了一车子感谢的礼品,真的是一车子。

杜有忠不要,田冲却道,如果不收,他心里不安,杜有忠想着,那就收吧,不然人家欠着这个恩情,估计很长时间都不会踏实的。

田冲也请他进来了,他们这才知道,原来这田冲是镇上秦员外的外甥,这次是过来看望秦员外的,路上除了事故,所以才会那样。

杜榆觉得这田冲说的看秦员外这个说法,有些不真,其中肯定有什么缘故,不然为啥就这么容易被人偷了?

而且还只带一个仆人,看这田冲的年纪也不算大,不会是和家里人闹别扭了,离家出走吧,要真是这样,这也太幼稚了。

不过遭了这么大的罪,教训肯定是有的了。但是这也不关他们家什么事儿了,收了这些礼物,以后大家也没有啥走动的。

秦员外是在盘水镇很不错,但是杜家也没有什么求他的。

就是救田冲,也是顺手救下来的,他们也没有留田冲在家里吃饭,田冲也是送了东西就回去了。

到了镇上秦员外家里,秦员外把这个外甥好一顿骂,“多大的人了,还离家出走,你知道不知道,你爹娘都急死了,派人送信都送了好几封了,现在天气不好,等过了年,你给我立刻回去!”

反了天了,这小子真是不像话,哪里因为自己父母给他说的亲事不满意,就离家出走的?

你离家出走,就离家出走吧,可是你就带一个下人,这下人还不能护着你,最后两个人走丢了,还弄得身无分文!

后来还差点没有了小命,这次的教训够深刻!以后看他还敢不敢这样乱跑出来了!

“舅舅,外祖母都说了我好几顿了,您就不要说了!我知道错了!”田冲也是才十六七岁的少年郎,第一次离家出走,就差点搞的小命都没有了,他现在想起来,也一阵后怕呢。

不过,“舅舅,杜家的人很是不错!”那时候,他都那样了,也能救了他,还给他留了银子,他们萍水相逢的,根本就不用帮到那种地步,何况当时他并没有说,自己的亲戚是谁,人家是真的不求回报。

秦员外说道:“你说的是,杜秀才是不错。你舅舅我挺欣赏他的。”

当然,在杜秀才不是秀才的时候,秦员外是没有注意这个杜有忠的,谁让人家有本事中了秀才呢?

秦员外虽然被人叫做员外,那也是拿钱买来的,根本不算个正式的名头。

“他们既然不想留下名字,也这次收了你的东西了,以后你就别去打扰他们了,这边的人一般都没有那些弯弯绕,咱们去的多了,反而让人有了困扰。给人生麻烦。”秦员外说道。

“舅舅,我知道了。舅舅,是不是杜家也有麻烦事儿?”要不舅舅怎么说呢?

“谁家没有麻烦事儿?连我这里都不例外,你舅舅我只不过那么一说,好了,安生在这里过年,年后我派人送你回去。家里父母给说的亲事,难道还会害你不成?既然你爹娘把你养这么大,你就该听你爹娘的。别的话就少想!”秦员外觉得自家外甥完全是以前没有吃过苦头,大少爷当惯了,不如意就往外跑,差点酿成大祸吧。

且不说,田冲和秦员外是如何的讲道理的,这边大家都在看田冲送来的东西,真是多啊,妆花的绸缎料子都有好几匹,还有各色点心,熏鱼熏肉,猪腿鸡鸭肉等等,连给女眷的首饰簪子珠花都有,堆满了这正屋的桌子,都还不够。

齐氏说道:“这也太多了!”

杜有忠道:“我们收下来了,他们人情也算是还了,大家都安心。”

杜老爷子点头,这些有钱人家就不喜欢欠着别人的人情,宁愿多拿出东西来还人情。免得以后要更多的人情去还,这样也挺好的。

“把东西都收起来吧。”杜老爷子对齐氏说道。

这些东西折合成银子算下来,也都有几十两银子了,不过对于有钱人来说,那不算什么了。

齐氏对大家说道:“救了秦员外外甥的事儿,你们都别瞎嚷嚷,咱们不过是顺手,算不得什么,别当成是大事儿到处说,要是让我知道你们说出去了,可别怪我这个当娘的不客气了!”

“娘说的是,我们都记住了!”大家都说道。

“妹夫,这快要过年了,你找我有啥事儿?是不是看上我铺子里啥东西了,过来采买?”杜有良在镇上开了一个杂活铺子,他知道这个妹夫是秦家的二管事,要是能在他们这里买东西,那就是稳赚的!

二管事直接坐了下来,问杜有良,“你和你家爹娘的关系还是那样?”

杜有良叹了一口气,说道:“不就是那样吗?死活是不给句好话了,罢了,我也不上赶着去找没趣了,我娘对我媳妇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我也不想她再受委屈,现在我也开了这个铺子呢,只要好好做,也能赚钱,到时候也是有好日子过的。只要妹夫你日后多帮帮我,那我还愁个啥?”手头上有钱,别的又怕个啥?

反正杜有良心里清楚,那边是不会和自己和好了,但是也不会给自己使绊子的。

“我说,你知道不知道,你家大哥又做出了一个事儿,我们老爷还夸着呢。”二管事说道。

杜有良心里一咯噔,他没有听说是啥事儿啊,自己那个大哥,就是因为中了秀才,才被秦员外看在眼里的,除了这个,真的没有别的事儿了,这也是杜有良不想继续和那边搞好关系的原因之一。

“是啥事儿?我一直在镇上,都没有回去,还没有听说呢。”杜有良笑着问道。

84 君子爱财

“我看你这样子啊,和那边永远也搞不好关系,”二管事从来没有把这个姐夫看在眼里,要不是以为他现在还是杜秀才的亲弟弟,他才不会来呢。

杜有良听了也不生气,反正他现在住的房子也是这个妹夫找的,不得罪他是他的原则。让他说几句又咋滴了?

“唉,我这人笨,要是妹夫有啥好法子,就告诉我。也让我学个乖。”杜有良虚心求教。

“你说你在我面前说话挺好的,怎么到了你爹娘面前就说不好了呢?”二管事心道,真是可惜了。

杜有良也心道,你要是有个我那样的老娘,你保证也是扎手的慌。

“唉,我这人哪里有妹夫这样聪明,妹夫,你还没有告诉我,我大哥那边有啥事儿了没有?唉,想当年小时候,我大哥和我感情最好了!”

二管事看了杜有良一眼,说道:“你大哥啊,救了我们表少爷,你说这是不是大事儿?我们表少爷还亲自去你家那边感谢了的。这下子我家老爷也是更记住了。还夸了你大哥是个好人呢。”

杜有良听了,不由的觉得老天爷不公平,为啥自己就没有遇着那样的好事儿呢。

不过估计杜有良要是遇到了,也不会那么好心的把人给救起来了,毕竟这路上遇到一个昏倒的人,最起码也要找大夫看病,这要是治不好了,那可咋办,啥啥都要钱,而且田冲当时看着可不像有钱人家的少爷。

“真的有这事儿?”杜有良不敢相信的问道。

“我能说的出来,自然是真的,我说,你还是和你家大哥搞好关系吧,别人没有这层关系,你有,不搞好了,以后后悔死你,我看你家大哥以后肯定更有出息,到时候你还和你大哥这样,你自己想一想吧。别说我没有提醒你!要是我家员外知道你和你家大哥关系很差,我这房子也不能给你住了,你这铺子开的下来开不下来还是个问题。”

杜有良吓着了,“妹夫啊,我老八辈子都后悔死了,我这去赔礼了,恨不得下跪了,也不成,我实在是没辙了。要不,妹夫你给我支个招!”

二管事道:“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你该不会是从来没有给你爹娘养老钱吧。你得放点血!”

杜有良叹道:“我现在就是放血,那边也不稀罕了!我这三瓜两枣的,能有啥用,还不是给我赶回来了?”

二管事心道,你这还是舍不得钱那,没见过这么抠的,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哼,他已经后悔娶了小刘氏了,要不是以前看着杜柳在秦家混得还不错,然后这杜柳也不知道从哪里打听了自己要续弦,就拖了关系,找了管事娘子跟自己说了这门亲,他才不会答应呢。

现在知道这一大家子把杜秀才一家子得罪的够狠,他这弄得也有些尴尬了。

好在自家员外目前还没有和杜秀才成为莫逆之交,不然他肯定会后悔死的!

二管事也不过是过来提醒这个姐夫,免得以后更后悔,反正他该说的也就说了,怎么做也就是他的事儿了,二管事想着,以后他自己也可以和杜秀才搞好关系,反正小刘氏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儿。

在二管事走后,杜有良是坐立难安,真没有想到,自己的哥哥的运气那么好,还救了秦员外的外甥,这又让秦员外欠了他的情。

自己是不是太自信了,觉得自己的女儿救了小少爷,人家就要记着一辈子,以后好报答?

杜有良决定了,以后逢年过节的时候,还是要买上东西去看爹娘的,至少要让人面上觉得是自己还是孝敬爹娘的。

面上的关系好就成,至于内里,他根本就没有那个本事,弄得和以前一样,那么就少花那个心思呢。

等柳儿长大了,再做计较好了。唉,他真是后悔了,为啥要分家分出来呢?要是不分家,他现在还享着大哥的福呢,不像现在这样,自己要靠自己。

而且有个很难搞的娘,完全就是不给自己机会!还有个大哥,也是不好说话。唉,杜有良后悔的要命!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他能咋办?脸皮都豁出去了,还是不成!

再说,他也不想让自己的媳妇再受委屈,今天二管事这个妹夫说的话,杜有良是完全明白他的意思,他现在只有寄希望于大女儿能够再和秦家打赏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