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榆觉得叫一声也没有什么损失,何况金山这家伙,人家确实是自家爹的学生。

“我家里马车多的是,先生,我爹说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当父亲的用一用儿子的马车又咋的了?我都跟我爹说好了,要是先生不用我家的马车,我回去肯定要被我爹说一顿的。”金山道。

杜有忠道:“用是可以,但是这车上的东西先生不能要。”金山家里听说了杜有忠家里有喜事儿,还准备了礼品。

金山还要说些啥,杜有忠严肃的说道:“我是先生,这些东西先生说不能要就不能要!”

“那,好吧,我把东西拿下来,先生,你坐马车吧。”

金山家里的马车都是有马车夫的,专门接送人。

而且人家的马也是好马,比那些平常的马要快多了,直接就节省了一个多时辰就把杜榆他们送回来了。那马车夫不在这里留着,问好了时间,到时候再过来接他们,真是服务周到。

齐氏也问了这马车的事儿,知道是老大的学生让送的,心道,老大去教书,别的不说,这学生对老大挺好的,还能派马车接送呢。

杜有全的婚事已经都准备的差不多了,齐氏也是办过好几次的婚事,熟门熟路的,而且乡亲们这次过来的也很多,都帮着忙呢。

这次办婚事,本来也没有惊动镇上的那些有钱的人家,毕竟是老五娶亲,但是人家不知道从哪里打听的,都送了礼过来,反正他们也不在乎这点礼,把关系维持下去就成,都知道杜有忠在锦溪书院教书,很多人家的亲戚或者子弟都是锦溪书院的,而且锦溪书院的名头也很响亮,县太爷都经常去呢。

所以杜有忠是水涨船高,把关系维持好,那是很重要的,而且以后说不定人家杜有忠还能更进一步呢。

总之,这次过来的人很多,乡亲们看着都啧啧的称赞,又想着陈家村的那个陈氏,真是有福气啊,嫁到了这样的人家。自己家怎么没有个亲戚嫁到杜家呢?齐氏这最小的儿子都娶亲了,没有多余的儿子来做亲了。

而杜大郎他们,人家有个秀才爹,现在在县城里读书,更是不可能在他们这些人中找媳妇了。

不过遗憾归遗憾,大家的热闹劲儿一点儿也不减。

杜榆这次不用做压床的童女了,周围也围了好多村里的小伙伴,像二丫,翠花等等,玉芬还是有些小傲娇,脸上的神色就别别扭扭的,知道她心里不舒坦呢,因为现在杜榆穿的和戴的都比她好了许多。

二丫和翠花都问杜榆,县城好不好玩,有什么稀奇的事儿没有。他们一次都没有去过县城,在他们心里,县城那就是大地方了,是了不得的地方。

杜榆也说了许多有趣的,然后说道:“我上次去逛街,看到了很好看的绢花,你们跟我去屋里,我拿给你们,一人一朵。”

“真的?”二丫和翠花惊喜的很,他们还没有戴过绢花呢,都是头绳,实在是绢花花钱多,他们家哪里有那个闲钱?

“当然是真的,我骗你们干啥?”给小伙伴带东西,对杜榆来说,也是表达友谊的一种方法。

二丫和翠花都喜不自禁,跟着就要去,玉芬还是别别扭扭的要去不去的样子。

二丫忙拉着她说道:“玉芬,走啊。”

玉芬扭头说道:“人家也没有叫我,我去了干啥?”

杜榆听了很无语,这个时候傲娇干啥啊,杜榆忙笑着说道:“谁说我没有叫你了?我给你们都买了,一人一个,你不会是看不上我买的东西吧。”

“谁看不上了?”玉芬听杜榆说都买了,这心里就高兴了,嘴上说道:“那我就去看看呗,没有我的好看,我可不要!”

“二丫,这个玉兰花的是给你的,菊花的是给翠花的,这个芍药的是给玉芬的,你们看看喜欢不喜欢。”

二丫他们拿到了绢花,都喜欢的不行,二丫忙说道:“县城的东西就是不一样,这东西真好看,要花不少钱吧。”

翠花也说道:“跟真花一样,我太喜欢了!”

“那还用说?县城的东西就是比我们这种小地方的东西要好,”玉芬说道:“唉,可惜我不能去县城,太可惜了。”

从去书院了,杜榆也有了零花钱,虽然不算多,可是买绢花的钱还是有的,她平时也不多买别的零食,钱基本上都攒着呢。

小伙伴们都高兴,而这边的婚事更是热闹,杜榆见到了接回来的五婶陈氏,长得很白净,她家还给她陪嫁了一套家具,来围观的人都是称赞的很,看来五叔的岳父家,还是有些家底的。能够给新娘子陪送家具这样的硬货。

就是不知道以后和奶奶在一起相处,会不会不适应。

不过奶奶选的几个儿媳妇都是不错的,刘氏是自家二叔自己看中的,不算。

对了,这次二叔也是一开始就过来帮忙了的,齐氏也没有管他,不过杜榆觉得自家二叔的忍功还是很强的,尽管有些人还打趣他,说了些不好听的话,人家都接着了。

杜榆也给了杜桃一朵绢花,把她给高兴的,其实杜桃年纪也慢慢长大,知道自己的爹娘和爷奶奶这边的关系不怎么好。

小孩子都是敏感的,那段时间杜榆没有再和杜桃玩,杜桃也不敢过来了。

如今杜榆能给她一朵绢花,她心里高兴的很呢。

杜榆是觉得杜桃是个不错的娃,现在奶奶不反对她过来,那么自己也不必要和以前一样避嫌,再说自家爹好歹是个秀才了,也没有人说自己脸皮厚,想着从他们这边捞好处了,有时候,明明是两个小孩子的事儿,竟然会扯上那么多的官司,真是挺让人无奈的。

78 有情敌?

陈杜氏这次也来了,没有了以前那种高人一等的架势,还带着自己的儿媳妇来认亲来了,她儿媳妇据说也是有钱人家的姑娘,跟着婆母喊了一圈的亲戚。态度还不错。叫的也亲热!

齐氏觉得论脸皮厚,陈杜氏认第一,没有人认第二。

再有,就是自己的二儿子,也是一个德行,果然是姑侄两个,都一样。

不过这陈杜氏这次竟然也杨柳村的乡亲们都说上话了,要知道她以前也是杨柳村的人,年纪大的都认识她,齐氏总不能把人给赶走,不让他们说话吧,那是不可能的。

何况,她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搭理陈杜氏,她儿子成亲,她要办的事儿多着呢。

哪里只盯着一个不怎么喜欢的人?随便她去好了。

反正他们家的人她都笼络不去,不用担心她弄什么幺蛾子。

陈杜氏可真是不想弄什么幺蛾子的,她是真心想和自己的二弟一家子搞好关系的,为了这个,她还私底下找了二弟说了几句私房话,那个情真意切,真是很打动人。就希望老二能看在姐弟情分上和好呢

只是杜老爷子是不当家的,和他说了也是白搭。反正亲戚关系是在那里,杜老爷子说道:“只要姐你别有那些歪心思就成,咱们该怎样走动就怎样走动。”

差点把陈杜氏给气坏了,啥叫歪心思?在自己的弟弟心里,她就是个喜欢动歪心思的?

恨不得好好的把二弟给说一顿,可是不知道那张氏又发什么疯,一直在自己旁边转悠,那个巴结讨好的样子,让陈杜氏很是觉得恶心倒胃口。

要说张氏和齐氏,齐氏是个要强拔尖的,得理不饶人,这也就罢了,这个张氏,还真是可笑,以前就跟陈杜氏不对付,两个人不知道吵了多少架,当初还咒自己以后找个瘸腿的男人嫁过去,他们为此还干过架,现在好么,转眼就忘了这些事儿,那个殷勤劲儿哟,看着就不舒服的很。

张氏巴结陈杜氏,无非是陈杜氏有钱,还能提携提携她的儿孙,可是陈杜氏的心性那可不是一般人,张氏这种货色,她怎么可能会给她好处?

所以张氏注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晚上的时候,还有附近帮忙的人在,大家凑合着做了几桌,吃了一顿好吃的饭。各自家去了。

第二天,杜榆他们去正房,陈氏和五叔都已经在正房了,等着来见各位亲人。

杜老爷子和齐氏人年纪大了,早上睡不着,都早早的起来了,还是穿着一身新衣服,齐氏对陈氏说道:“既然进了我杜家的门,就要好好的过下去,孝敬公婆,和妯娌相处也要和睦,别的我也就不多说了,咱们都是踏实过日子的人,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以后日子长了,你就知道了。”

陈氏还给大郎,二郎和杜榆准备了见面礼,东西虽然不贵,但是是那个意思。

吃完饭,陈氏跟杜有全回到了新房,收拾自己的东西,不过陈氏有些好奇,就问杜有全,“怎么今天二哥和二嫂没有来?”

她是打听了这边杜家的二房已经分家另过了,但是今天这个场合,竟然没有来,这有点儿说不过去了。

杜有全听到说起二哥和二嫂,心里就不舒坦,说道:“以后少提他们,他们不来正好。”

陈氏觉得自己说错话了,和丈夫也就昨天才认识,感情也不深,她不该没有打听清楚就问这个问题。心里也害怕自己的丈夫因为这个,而和她生分了。

“我知道了,以后不会提了。”陈氏说道。

作为新媳妇,第二天是要做早饭的,也是考验这新媳妇灶上的能力的。

杜榆早上吃了五婶做的饭菜,觉得还不错,但是和自家奶奶相比较,还是差了以截,不过也是不错的了。

齐氏是给儿子们都娶完了亲,觉得这大事情都已经完成了,浑身都松快了不少。

儿子多了也是麻烦那,看看她,五个儿子都要操心,还有老二那个白眼狼,算是自己失策。不提了,提了心里就不痛快。

“以后,你们的孩子,婚事都是你们操心,我这当奶奶的就不掺合了。”齐氏对大家说道,真是不能没完没了的操心,这真是累人。

她这五个儿子,两个女儿,就让她操了大半辈子的心,不容易啊。

“老大啊,在外面不要太辛苦了,家里的日子比以前要好过多了,不要和以前一样拼命!”齐氏难得说几句暖人心的话。

杜有忠忙道:“娘的话,我记住了,会注意自己的身体的。”等了一会儿,金山家的马车过来接人了,杜有忠一家子就告别了杜家众人,去县城那边去了。

陈氏看着也羡慕不已,大哥大嫂他们都在县城生活呢,县城,她从小到大就去过两次,也不知道现在是啥样了。

还是先把婆婆这边伺候好吧,听说家里隔段时间会给大哥大嫂送东西去,要是有机会她也想过去看看呢。

“你们可算是回来了!”杨娘子见胡氏他们回来了,赶紧找上门。

胡氏把人请进来,问道:“可是这段时间出了啥事儿,有人找上门来了?”按说能找上门的,都是自家亲戚,老五成亲,大家都知道的啊,也没有人会这个时候过来这边的。

杨娘子说道:“可不是有事儿?我是来找你们要点泡酸笋的,我婆婆这段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就是吃不下饭,我想着酸笋很下饭,问了几家,都已经没有了,就想到你这里来碰碰运气。”

“可巧了,我这里还有,夏天的时候,多弄了些,我现在就去给你拿。”胡氏说着就去给杨娘子装酸笋。

而杨娘子也跟过去了,这酸笋是在厨房放着呢,杨娘子见这边只有他们两个,就小声的说道:“你平时多注意你家男人一些。”

“啥?你这话的意思是啥意思?”胡氏吃惊了。

杨娘子说道:“有一次你回家去了,我看见有一个女的上门。”

“不可能,我家那位不是那种人!”胡氏坚决的不相信自家男人有出轨的行为。

杨娘子道:“男人不可能,可是备不住有的女人不要脸那,我让你自己小心一些,你心里有数就成了,不然我干啥说这个吃力不讨好的事儿。犯不着不是?

你看我是乱嚼舌根的人吗?就是让你注意一些,别让有的女的给钻了空子了。你家男人好歹是个秀才,每个月还能拿好几两的银子,保不齐就有人打了主意了。反正,多注意点没有啥关系不是?你要是觉得我说的是瞎话,那就当没有听见好了。”

她可真是一片好心那,胡氏问道:“你看到的那一天,只有我家男人?”

“不是,你们家的几个娃儿都在呢,不过我看那女的眼神就不对,我也没有敢多瞧着,总之,你要是不放心,你直接问你家男人呗。”杨娘子说道。

“多谢了,这个事儿,没有搞清楚是咋回事儿,杨娘子,你别跟别人说了,成吗?”胡氏说道。

“我连我家里人都没有说呢,就是咱们关系不错,我才跟你说的。以后我也不会说,你放心好了。“她可不是康娘子那个长嘴婆,啥话能说,啥话不能说,她心里清楚着呢。

胡氏这一回来就有些不对劲儿,做饭有道菜竟然没有放盐,“哦,是我没有注意,那这菜就不要吃了。”胡氏是想问杜有忠来着,不过还是忍住了,她知道自己的丈夫不是那种人,可是有女的上门了,她怎么一点儿也不知道?

还专门挑了自己不在的时候,估计就是秋收的那段时间吧,真是会选时候。

这里可不是村里,要是那女的真不知道羞耻,她绝对能跟她打一架,让她别盯着别人的男人,可是现在的问题是,她不知道到底是谁,是不是有那个对丈夫有意思。

“娘,你到底是咋了啊?“怎么精神恍惚的。

爹和哥哥们都去学堂了,杜榆就忍不住问了,娘实在是不对劲儿。

“小孩子家家的问这个干啥?娘没有事儿!”胡氏怎么可能把这个事儿跟女儿说,女儿才多大啊,这事儿不能跟她说。

“娘还说没事儿呢,在摘菜的时候,娘就把没有用的叶子当成有用的叶子了,炒菜还炒出了一盘没有盐的,娘说没事儿,这叫没事儿?”

“不会是杨婶子说了啥,你才这样的吧。”杜榆想着从杨娘子跟自家娘嘀嘀咕咕说了半天后,娘就不对劲儿了,不知道那杨娘子到底说了个啥,让娘精神恍惚。

看爹和哥哥们走的时候,都有些担心呢,杜榆决定把事情给问出来。

79 女人

可是怎么问,娘都不说,反正就一口咬定了没有事儿,把杜榆气得说道:“娘要是不说,我就去问杨婶子,我哭着让她告诉我是啥事儿,不说我就不回来了。”

“你这孩子,咋这么不听话呢,说了你也不懂,娘自己能处的好!”

“娘又是这样,我是小孩子,可是小孩子不一定听不懂大人的话,说不定您跟我说了,我还能帮你呢,咱们这里,就我和娘,娘要找帮手可不就只剩下我了?”

得了,这丫头,不说还不成了,想着自己也还真的就女儿这个帮手的,不过胡氏可不打算把那种话说给杜榆挺,免得把小姑娘给教坏了。

就说道:“在我们去秋收的时候,你杨婶子见到有个人过来找你爹,我这不知道是谁,你爹也没有跟我说,不会是啥咱们的亲戚吧。”

真是这样,娘你也不会精神恍惚了,有个人来找爹,这人是男是女?是男的,娘不会这么失常,那么肯定是女的。

不过,杜榆知道自家爹,可不是那种喜欢沾惹别的女的的性子,自家爹很正派的。

但是杨婶子有郑重其事的说了这事儿,可见那女人的动作或者神态有啥不对劲儿的,让杨婶子起了怀疑。

娘更是因为爹从来没有跟他说过,所以心里就很不舒坦。

“那大哥二哥还有大表哥都在不在?”杜榆问道。

“都在。”胡氏说道。

“那娘是想知道是谁上门了,不会直接问大哥二哥他们?”杜榆忙说道。

反正杜榆也不能跟自家娘说,我猜到你担心啥了,她毕竟只是个七岁的小姑娘,要真的说出那种话来,估计自家娘会给自己几扫帚了。

她就装作听不懂那里面的意思好了,反正她爹绝对不会干出对不起妻儿的事儿,而且大哥二哥还有大表哥都在呢,即使有人上门来搞破坏,也没有好机会呢。

但是现在要把这个人给揪出来,看看到底是谁。

杜榆决定从二哥嘴里给撬出来,他最容易给说出来。“娘,我私底下问问二哥,他肯定知道。”杜榆决定自己问问。

“啥有人上门?”杜二郎一头雾水呢,不知道自家妹子说的是啥话。

“你还瞒着我呢,中秋节前一段时间,是不是有人上门给你们送东西了?还是个女的?”杜榆问道。

杜二郎想了想,好像确实有那么回事儿,就说道:“你咋知道啊,是楚院长那边的一个亲戚,说是楚夫人让她给送过来的,是那种小点心,我还没有吃过呢,榆儿,你别生气,等我钱攒够了,我给你买去!”

感情自家二哥是因为他们自己私底下吃了,没有留给自己,所以才隐瞒不说啊,这都叫啥事儿啊。

“我没有生气,就只是送点心,没有说别的啥话?”杜榆问道。

“好像没有了吧。”杜二郎想了想,就说道:“还有,那个人还说,我们脏衣服有没有,她帮着我们洗,你说怪事不怪事儿,我们的衣服干啥要她洗啊。爹说不必了,那个人就走了啊。”

原来是这样,楚院长的远房亲戚,楚夫人啥时候和自家关系这么好了,还让人送糕点?

这也是有些不对劲儿啊,再联想到她主动要洗脏衣服,该不会真的看上了自家爹,想着能进来吧。

要真是这样,可真够可以的,自家娘孩子都生了仨了,你这个女人过来凑什么热闹?

不会是看着自家爹一个大男人,没有女人帮衬着,这就起了心吧。

“以后这女的,甭管在哪个地方,要是遇上了爹,就和我说情况!”不是不相信自家爹,而是有些人,脸皮子超级厚,为了目的,啥龌蹉事儿都干得出来。

“爹都不搭理她的,干啥还要说呢。”杜二郎说道。

“难道这女的在别的场合还和咱爹见面了?”杜榆真是火气大了,咋这么不要脸呢?

“就是爹下了学堂的时候,碰见过几回。”

“你咋不和我们说啊,二哥,那女的在打咱爹的主意,你就想不到?”杜榆恨不得把自家二哥的脑袋敲几个包。

“打咱爹的主意?啥主意?我看爹都不搭理她的。”杜二郎说道。

“哼,二哥,别说你听不懂,人家想给咱当后娘或者小娘呢。”杜榆冷笑道。

就有这种不要脸的女人,也不管人家有没有老婆,有没有孩子,就要抢人的。真是可恶至极。

还有大哥和大表哥,他们能不知道?为啥都不跟他们说呢?这也太不像话了!

杜大郎和胡鑫还觉得自己冤枉呢,因为那女的他们就是那一次碰了一个面,在路上,大郎和胡鑫年纪大一些,和二郎不在一个院子里读书,而二郎却是和杜有忠在一个院子里,下了学,一起走回来的,正是在那个院子出来不远的岔道口遇到过几次,而那岔道口的地方,大郎和胡鑫都还没有集合呢,自然不知道。

杜二郎也气着了,他也就是九岁的小孩儿,哪里知道这个名堂,但是别人要给自己当后娘,那是坚决不干的。

“你们两个在说什么呢,嘀嘀咕咕的!”大郎和大表哥过来了,杜榆知道二郎这个二哥绝对会把事情告诉他们两个的,果不其然,二郎是很生气的说了。

“你们那天也见到的,她可真不要脸,连我们家都过来了!”杜二郎说道。

“咱爹不是那样的人!”杜大郎绝对是相信自家爹的!

胡鑫说道:“姑父自然不是那样的人,可是保不住对方有想法,目前我们要做的是,先查一查这个人是谁,和楚院长有关系,也好查,这个就交给我!”

大郎说道:“你们别跟别人说,本来没有的事儿也变成有事儿了。榆儿,娘那边,我去说,你就放心。”

杜大郎一点儿也没有怀疑自家妹子太早熟,因为自家妹子本来就比别人懂事一些,况且,村里有时候也会说些这样的八卦,榆儿听了后娘的话也不少了。

“你们放心,咱爹绝对没有那想法,上次那女的过来这边,爹连起来都没有起来,是我和大表哥一起把人弄出去的,这事儿是我们疏忽了,以后不会了。”杜大郎接着说道。

爹没有说,那是压根就没有把那女的放在眼里,或者说,是心中坦荡,没有的事儿,他解释了,算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