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七从外走进来,神情几分不安。
“你的药真的也不能起效吗?”他压低声音问道。
药能不能起效是很明显的事,这个瞒不住。
君小姐站起来点点头。
“不敢保证药到病除。”她说道。
果然吧,陈七神情几分忧愁,搓了搓手。
“这可怎么办?”他低声嘀咕道,“原来你也治不好啊。”
君小姐回头看着殿中的佛像。
她是治不好已经病发的痘疮,而且她本就不是为了治好痘疮而来的。
第二十一章 哀家很失望
江友树走进太后宫里时,几个妃嫔带着皇子公主在这里玩。
看到江友树走进来,一个妃嫔吓了一跳,忙伸手抱住孩子。
“江太医,你最近去过光华寺吗?”她问道,神情戒备。
江友树在门口站住施礼。
“娘娘放心,我没有去光华寺。”他说道,“我等技艺不精,君小姐并不需要。”
那妃嫔这才放心示意他进来。
依着引枕的太后皱了皱眉。
“太医她都嫌弃技艺不精,那这痘疮她治的怎么样?”她问道。
江友树施礼在太后面前跪坐下来,拿出脉枕给太后诊脉。
“这个臣不知。”他一面答道。
一旁的妃嫔笑了。
“太医怎么不知道啊?”她说道。
江友树垂目。
“光华寺戒备森严,锦衣卫陆千户亲自把守,内里情形不外露。”他说道,“我们每日也就按照她的吩咐送药材,也不能近前入寺。”
太后笑了。
“这么大的功德,干嘛藏着啊。”她说道,对身旁的太监摆摆手,“去,问问陛下,就说哀家想知道这痘疮的患儿君小姐治好多少了?”
太监领命而去,江友树则温声细语的对太后说着日常需要注意的事情,又拉过小公主小皇子望闻问切。
“挺好挺好,都挺好。”江友树最终笑道。
太后妃嫔们很是高兴。
“自从吃了太医的药,小公主已经不闹夜哭了。”妃嫔说道。
“江太医的医术那是绝对的放心。”太后笑道。
江友树忙笑着说不敢。
正说笑这太监回来了,神情有些不安,欲言又止。
“怎么了?”太后皱眉问道。
“回娘娘,陛下说,光华寺从收治到现在,治好了…”太监躬身说道,声音越来越小。
“多少?”太后拔高声音。
太监哆嗦一下。
“七个。”他也大声答道。
大殿里鸦雀无声,在场的人神情愕然。
七个?
啪的一声脆响,太后将面前的茶杯摔在地上。
“胡闹!”她竖眉喝道,抬手又将几案掀翻。
大殿里的人呼啦啦的都跪下来,俯身在地颤颤。
“太后息怒。”他们颤声说道。
江友树也跪在一旁,低垂的脸上闪过一丝笑。
这怒息不了了。
“哀家真是太失望了!”太后竖眉喝道。
…
“光华寺至今收治一百三十人。”
“到现在过去了十天,死者多达三十人,呈报确认治愈七人。”
“这叫什么能治?这叫能治吗?”
“光华寺里鬼哭狼嚎,后院焚烧死尸几乎不断,犹如人间炼狱。”
“据说已经有照顾患儿的成人染病了。”
痘疮一般都是孩童们患的多,成人染上也有,但比孩童要好一些,如果不分大人孩童的都要染病,那这痘疮可真的很凶猛了。
这极有可能就要变成不止威胁孩童的大疠疫。
随着太后的质问,消息传遍了朝内,顿时掀起轩然大波。
“他们这些人到底在里面干什么?”
“拿她来问。”
听到这句话陆云旗看向说话的人。
“然后呢?”他说道。
然后?
然后就该论罪论罪,该安抚民众就安抚民众,大臣眉头皱起。
“此时光华寺还有数十众,而其他地方赶来的人不计其数。”陆云旗说道,“如果带她走,将这些大夫问罪,这些民众怎么处置?”
再让人接诊肯定不行了,那这些人都乱套了,到处跑可就…
殿内安静下来。
“痘疮之毒迅猛,一旦控制不住,就如同洪水猛兽,天子脚下不容有失。”一个朝臣神情肃穆说道,“这件事还必须保密。”
保密?
“然后告之各地官府,核查禁锢痘疮患儿。”那朝臣接着说道,“待路途中的民政顺利到达光华寺。”
然后呢?
“然后就没事了。”陆云旗忽的说道。
怎么就没事了?在场的官员一怔,但旋即都想起一件事。
史书上记载岭南一次爆发痘疮,此次痘疮不仅小儿多亡,大人也被传染,来袭凶猛诸人无策,当时的驻军节度使干脆下令将所有患病者集中坑杀,事后节度使被朝廷定罪,但节度使的做法也是无可奈何决然之举。
那陆云旗不会也是要这样吧。
果然不愧是肉腰刀,冷血无情,那可是百余众啊。
朝臣们神情惊惧。
先前提出建议的朝臣捻须不语,似乎自己什么都没有说,也没有听懂陆云旗说的什么。
“九龄堂说能治痘疮,民众信服。”一个朝臣轻咳一声说道,“现在就算这样,她也没说不治,我们现在就是说她治不了,也没用啊。”
是啊,这可不管他们的事,这件事都是那女子惹来的,后果自然也要她来承担。
朝臣们纷纷摇头叹息,不再说捉拿君小姐问罪的话,正低声议论着,太监来宣皇帝来了,众朝臣忙整了整衣衫收了说话,整容向正殿而去。
陆云旗却恰恰相反,看着这些朝臣们鱼贯而入,转身离开了。
二月春风似剪刀,吹得人脸上生疼。
宁云钊将窗子拉上,眉头凝皱。
“公子,距离开考还有一个月,你别紧张。”小丁在后紧张的说道。
宁云钊看了他一眼笑了。
“心有成竹有什么可紧张的。”他说道。
小丁嘿嘿笑了。
“再说了,今年不成,三年后再来,也不是就无可退路,有什么可紧张的。”宁云钊说道。
小丁哎呦一声。
“公子咱可不说这泄气话。”他说道。
宁云钊笑了笑。
这叫什么泄气话,这反而是鼓励的话,除了生死无大事,有什么好紧张的,跟那个正面对生死大事的女孩子比起来不值一提。
祝福她能顺利考过这场大试。
也唯有祝福了,别的他也帮不上。
…
“君小姐。”
佛殿里陈七神情不安的进来,看到诸位大夫在,又停下话。
大夫已经看到他了,也看出他欲言又止。
“有什么话就说吧,大家现在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君小姐笑道。
这时候还有心情打趣。
陈七干笑一声。
好吧,锦绣说了,一切按她说的做。
“除了锦衣卫们,又来了很多官兵,现在不让外出了。”他说道,“以往伙计们还能出去轮换歇息下,现在都被赶回来了。”
不让外出了?
那就意味着这里戒严了。
这里的确早就戒严了,但那时候戒严针对的是痘疮患者,现在很明显是针对他们了。
大夫们的脸上神情复杂。
“这也没什么,如今治愈不如人意,死的人越来越多,外边的人开始质疑了。”冯老大夫说道,“也开始害怕了。”
“要不,咱们说治不了吧。”陈七忍不住说道,“主动承认,让朝廷想办法吧。”
“他们要是早能想办法,还用得着咱们在这里吗?”冯老大夫说道。
陈七不说话了。
“君小姐一开始跟咱们说的就是请一同帮忙,她也并非是有绝对的把握。”冯老大夫说道,“今时今日的状况,大家也都该想的到。”
大夫们都笑了。
“老冯你不用劝慰了。”一个大夫笑道,看着外边,听着耳边始终没有停下的哭声,“到如今我们也不想走了。”
“是啊,我们走了,就真的再没有人管他们了。”另一个大夫说道。
陈七看着这些大夫们,神情很是复杂。
当初小姐盛名之下邀请他们来,还费了口舌,如今最艰难的时候这些大夫竟然不用说服劝慰了。
第二十二章 且等等看
对于陈七的神色复杂以及感慨,大夫们并没有在意,都继续翻看医案商讨用药。陈七呆呆的看了一刻。
“我去忙了。”他说道转身走了。
君小姐并没有再看医案,起身走了出去,刚到门口看到朱瓒大步而来。
“你知不知道这里要被关起来了?”他说道。
“刚知道了。”君小姐说道,神情依旧不急不躁。
“你到底行不行啊?”朱瓒皱眉说道。
君小姐没有回答看向外边。
“这个还真不在我。”她说道。
什么?朱瓒愣了下,行不行不在她?在谁?又装神弄鬼的干什么?
他刚要问,才走出去的陈七又跑进来了。
“君小姐,君小姐,柳掌柜来了。”他说道,神情古怪,“他还带着很多牛。”
牛?
牛也可以入药吗?朱瓒想到,就见这女孩子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犹如花绽放。
“现在行了。”她说道。
…
光华寺外变的很热闹。
光华寺外一直很热闹,每日都有闻讯赶来的求医的痘疮患儿。
虽然痘疮凶猛,这些父母还是以最快的速度带着孩子赶到这里,以求得最后一线生机。
这种热闹是悲伤的令人讶异的。
但现在光华寺外来的不是痘疮的患儿,也不是送药送物的太医院的杂役,而是德盛昌的人,不止有人,还有十几头牛。
光华寺前人畜乱哄哄的嘈杂一片。
“柳掌柜。”
君小姐带着陈七接了出来,朱瓒也晃晃悠悠的跟在后边。
柳掌柜带着一脸的疲倦的上前。
“君小姐,按照你的吩咐,只找了这么多,实在是难找的很,我怕来不及就先送来一批。”他说道。
“辛苦了。”君小姐说道,顾不得再说话越过他,径直去看这些牛。
柳掌柜好脾气的笑了笑,陈七忙拉住他。
“最近真的很急。”他低声说道。
柳掌柜笑了。
“我当然知道,我又不是小孩子还在意这些小事。”他说道,看向君小姐。
君小姐已经站到牛跟前。
这些牛大小不一品种不同,应该是直接就带过来,身上又脏又臭。
君小姐却直接就扶住贴近牛的身子上上下下仔仔细细的看。
…
“你看这里。”
那个男人似乎在眼前转过头,指着一头正在吃草的牛的腹部。
她捏着鼻子站在几步外。
“看什么?”她瓮声瓮气的问。
“看什么?看大功德。”男人说道,再次冲她招手。
她不情不愿的走过去,蹲下来看过去。
…
君小姐的手停下,看着牛的腹部上的斑斑疮点。
她起身又去看另一个,一个接一个,认认真真的将十三头牛全部看完,这才直起身子看向柳掌柜。
“柳掌柜。”她说道,“你是众生的大恩人。”
柳掌柜愕然,旋即笑了,觉得这话有些太夸张,又觉得心里莫名的暖洋洋。
这孩子,的确很会哄人开心,如果她愿意的话。
“君小姐,这些可都是你要的?”他问道。
君小姐点点头。
“柳掌柜办事真让人放心。”她说道。
柳掌柜再次笑了,陈七上前一步。
“那这些牛都赶到寺里吗?”他问道。
君小姐点点头。
陈七便忙招呼人来赶牛,柳掌柜也忙让伙计们帮忙,陈七却拦住他。
“柳掌柜这些事我们来就行,你们也辛苦了这么久,快回去歇息。”他说道。
“不辛苦不辛苦,我怎么也得送进去。”柳掌柜说道。
陈七再次伸手拦住坚决不让进。
“行了,回去吧,现如今光华寺只许进不许出。”朱瓒的声音从台阶高处传来。
柳掌柜身子一僵,原先可不是这样规定的,他的视线扫过四周。
怪不得多了这么多兵丁。
竟然只许进不许出,那光华寺里面的情形是不是很严重了?
陈七拍拍他的胳膊。
“你回去吧,你在外边更方便。”他低声说道。
柳掌柜看向君小姐,君小姐已经抬脚向寺内走去,闻言站在台阶上回头看来。
“不用担心,一切都没问题。”她含笑说道。
柳掌柜也笑了。
这样子还跟以前一样,不管情形多么危急其他人都担心的着急上火,她依旧若无其事一切尽在掌握中。
不过一直以来证明她的确是一切尽在掌握中。
“好,那我带着人先回去歇息,还有什么需要再通知我们。”柳掌柜说道,没有再迈步上前。
君小姐点点头转身疾步沿着台阶而上。
陈七则招呼四周的官兵们。
“来来来兵爷们帮忙。”他说道。
兵丁们对视一眼似乎不知道该不该帮忙。
“帮忙。”陆云旗的声音从后传来。
大家看过去,见他带着一队锦衣卫走过来。
有了他的话兵丁们便立刻上前。
通往光华寺的台阶上变的喧闹,吆喝声牛叫声混杂,虽然牛行动缓慢,但好在性子温顺,十几头牛很快就赶进了寺庙里。
寺庙外剩下柳掌柜一行人,以及陆云旗带着锦衣卫,还有站在台阶上靠着树的朱瓒。
柳掌柜收回视线带着人离开了。
陆云旗沿台阶而上,锦衣卫们跟随其后,越过朱瓒时,朱瓒猛地起身伸手搭住了陆云旗的肩头。
锦衣卫们齐齐动作,山路上气息凝固。
陆云旗的手也按住了朱瓒的胳膊,二人面色无波,但衣服都鼓起来,显然已经运了暗劲。
“小枣,来来来,我们说说话。”朱瓒笑道,手还是钩住了陆云旗的肩头将他带过来一步。
陆云旗站在他的面前。
二人个头差不多,但陆云旗瘦,朱瓒结实显得更高一些。
陆云旗看着他面无表情。
朱瓒则是一笑,就如同一个熟络亲密的朋友。
“我一直想问你,没人性灭良心的事做多了。”他神情认真的说道,“你会不会做噩梦?”
两边的锦衣卫们再次怒而欲动,陆云旗抬手制止。
“不会。”他答道。
“你为了毁掉一个名字,就要这么多人陪葬,真的一点都不觉得心里有愧?”朱瓒又问道,还伸手拍了拍陆云旗的心口。
“不会。”陆云旗再次答道,又看着朱瓒,“我还能毁掉更多人的名字,比如成国公。”
朱瓒哈哈笑了,抬手就给了陆云旗一拳。
锦衣卫们扑上,朱瓒已经退步向后避开。
陆云旗抬手制止拔出刀的锦衣卫们。
“我等着。”朱瓒说道,转身大步而去。
陆云旗抬手擦了擦嘴角的血迹,阴冷的视线看着朱瓒的背影。
…
君小姐也专注的盯着院子里的牛。
自从把牛赶进来她已经这样看了半日了。
柳儿也好奇的跟着歪着头看。
“小姐,冯大夫他们都等着你呢。”她提醒道,又压低声音,“你是想吃牛肉了吗?”
君小姐失笑。
“想吃也没事,在这里也没人敢进来。”柳儿压低声音说道。
如今大周朝有禁止杀牛的律令。
君小姐笑了。
“不是,你告诉大家且等等。”她说道,“有好东西给大家看。”
第二十三章 要做的事
君小姐俯身看着牛腹部,身边似乎也多了一个人。
“你看,就是这个。”
那男人用锉刀指着斑疮,然后猛地刺破,将一根芦杆接过去。
有脓液慢慢的流进去。
“这个怎么样?”她不解的问道。
男人转过身将手里的芦杆晃了晃。
“这个啊,就能让人这辈子都不受痘疮之害,而且应该比人痘要安全一些。”他说道。
“真的假的?”她将信将疑的问道,一面捏着鼻子。
牛圈里真臭啊。
男人冲她一挑眉,将芦杆递过来。
“真的假的,你去试试不就知道了。”他说道。
她忙后退避开,有些恼羞的瞪眼。
“你干吗不试?”
男人啧啧摊手。
“我好好的当神医就行了,可不想被人追着打。”他说道。
他的话音落,外边传来喊声。
“你们两个干什么的?”
同时有三四个农家汉子走过来。
男人忙笑着站起来。
“没什么没什么,路过宝地略作停留歇息。”他说道。
宝地歇息?
“跑我家牛圈里歇息?”农家汉子们神情愕然。
忽的一个汉子伸手指着牛。
“哥,你看,牛肚子流血了。”他喊道。
男人忙摆手。
“不是流血不是流血。”他说道,“你们听我说,这是…”
听他要解释,农家汉子们暂时压住了脾气,却见这男人伸手抓住了那捏着鼻子的女孩子蹭的就翻过来牛圈,飞一般的跑了。
跑了…
“有偷牛贼啊!”
“快来人啊!”
“抓住他!”
身后喊声嘈杂敲锣打鼓整个山村都被搅动。
…
碎乱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
“君小姐。”
君小姐回头见是冯大夫等人。
大夫们都正看着满院子的牛,神情惊讶。
他们听说德盛昌给送来十几头牛,君小姐还让柳儿来说让他们且等着看好东西,这真是莫名其妙啊,难道这牛有什么地方可以入药?
“君小姐,今日的医案都整理好了。”冯大夫说道。
君小姐却没有像往日那样立刻就跟他们去看医案。
“医案你们先看着吧。”她说道,说罢又转过身看牛。
冯大夫等人面面相觑,交换了眼神只得离开。
一直到第二天早上,君小姐也没有出现。
“一直在看牛?”
“牛有什么好看的?”
大夫们低声议论,但很显然这牛对君小姐来说很好看,这一天她都没有来给患者用药探问。
“君小姐呢?君小姐是不是不管我们了?”情绪已经越来越焦躁的患儿家人不时的询问。
大夫们一一安抚,心中也是怨意渐生。
这个时候她不是应该更多的出现在大家面前吗?
难道是知道没有什么希望,干脆就不再理会了?
该不会哪天就看不到她,她就扔下他们跑了吧?有的大夫甚至产生了这个猜疑。
所幸这君小姐没有再消失一天,晚上大夫们被请到佛殿里,尚未进门就看到君小姐站在殿内。
殿内灯火通明,在外边夜色的映衬下,佛像显得熠熠生辉恍如显灵,站在佛像前的君小姐也越发的瘦小。
听到大家进来,她从佛像前转过身。
“诸位来了。”她说道。
大夫们点头,要将手里的医案放下来,上前一步却看到摆放医案的几案上摆了一根根的细铜管,密密麻麻足有百多根。
这是什么?
诸人心中闪过疑问,君小姐的声音也随之传来。
“今日我与大家说一说,我们来这里要做的事。”
我们来这里要做的事?不就是治疗痘疮吗?这还有什么说的?
大夫们看向君小姐,神情不解。
君小姐看着他们笑了笑。
“我们来这里,真正要做的事,并不是治疗痘疮。”她说道。
佛殿里一阵安静,旋即哗然。
在这里费尽心思的闹腾了十天,竟然说治疗痘疮并不是要做的事?
那是什么?
玩吗?
大夫们神情复杂,眉宇间难掩怒意了。
他们信任她来做这件事,要知道痘疮这种病大夫们都是不接诊的,他们面对患儿的惨状,亲眼看着患儿们在痛苦中死去,忍受着患者父母的哀求和失望,面临着不知生死的结局,支撑他们的不就是那一句行善吗?
她没有起死回生的良药,他们不埋怨,他们知道这个痘疮的确难治。
但是,说要一起努力的是你,现在又说不做这事的又是你。
你到底什么意思?
“我说过痘疮这种病不在于用药和治疗,一旦得了这种病,七分看天命。”君小姐说道。
她的确说过,他们也认了。
大夫们看着她。
君小姐伸手抚着桌角慢慢的走了几步。
“所以痘疮最关键的不是治,而是防。”她说道。
防?
大夫们皱眉。
“病怎么能防的住?”一个大夫说道,“痘毒无形无色。”
“痘毒是无形无色,但可以以毒攻毒。”君小姐说道,“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我翻看历来的医案医书杂记记载…”
她说着指了指堆放在殿内的书架,除了跟太医院要药之外,她还要了很多书。
太医院的藏书,可不是任何大夫都能接触到的,君小姐把这些医书摆放在殿内,供大夫们随意翻看,自己也常翻看。
不过大家都认为翻看这些医书是为了寻找治疗痘疮的办法,为此还被太医院的人背地笑临阵磨枪。
“有一位杂记记载过一件事,当初岭南痘毒流行,病死者什之八、九。”她接着说道。
在场的大夫们点点头。
大家都多少知道岭南痘毒很是迅猛,死者无数,最后逼得驻军坑杀染病的人,极其惨烈。
“我在其中发现一件事,就是很多村落都是一村子的人都被染病,但其中也有人幸免,而这些人就是小时候已经发过痘疮活下来的。”君小姐说道,“这些人在几乎全村都染病的迅猛痘毒之中,依旧安然无恙。”
大夫们一愣,还有这个?他们并没有注意,不过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得过痘疮的人就不会再被痘毒侵袭。”君小姐说道,“这说明痘毒可以以毒攻毒。”
大夫们议论纷纷。
“就算你说得对。”冯老大夫制止大家的议论,对君小姐说道,“那又怎么样?是要找患过痘疮的人来照料患病的人吗?”
君小姐笑了。
“不是,是让人人都得一次痘疮,这样就永远不会受痘毒侵袭。”她说道。
此话一出大夫们一愣,旋即再次哗然。
第二十四章 怎么做
陈七站在不远处听到这边的嘈杂忍不住看过来,神情几分担忧。该不会这些大夫终于扛不住越来越没希望的前景崩溃了吧?
佛殿里灯火都似乎被搅动,飘忽跳跃摇晃着无数的影子。
“你这不是胡闹吗?”
“就算得过痘疮的人不怕痘疮,那得了痘疮的有几个能活下来?”
“君小姐,你想不出办法,不要太过于逼迫自己了。”
大夫们有气恼质问的,也有叹气安抚的,最近的压力的确大,巨大的压力下人的行动言语是会发疯。
君小姐敲了敲桌面。
“我知道你们的意思,痘毒凶猛,谁敢保证染上能活命。”她说道,“但如果有一种痘毒可以让人发痘,但又毒性轻微不至于丧命呢?”
大殿里的声音一静。
“这样这个人也算是发过痘疮,身体里有了痘毒,当再有痘毒来袭时他就不会再受其害。”君小姐接着说道。
大殿里还是很安静,大夫们神情各异,眼中满是惊疑。
听起来好像有些道理,但是…
“有这种痘毒吗?”一个大夫问道。
是啊,有这种痘毒吗?让人发病却又不致死,是有些人得了痘疮病情轻缓能活下来,但那太难以发现了,谁知道谁得的痘疮是轻缓的,这就如君小姐一直说的,那是天选定的,人力根本不可挑选。
君小姐点点头。
“有啊。”她说道。
有?
众人再次愕然,忽的一个大夫的视线看向君小姐的手,君小姐的手放在桌角上,顺着她的手再看去,手边就是摆放的一根细长铜管。
不止有一个铜管,桌子上密密麻麻的摆了很多。
难道…
那大夫忽的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人也下意识的后退一步。
其他人被他这动作一带,也想到什么看向桌子,旋即齐齐的后退,神情惊骇。
“这个,这个…”冯老大夫尚能自持,指着桌上的铜管,颤颤不能成句。
君小姐伸手捏起一根细铜管。
“是,这里面存放的就是痘毒。”她说道。
虽然猜到了,但听她确认说出来,大夫们还是再次后退一步神情惊惧。
“不用怕,这是我说的那种能让人发痘却又不会致命的痘毒。”君小姐笑了笑说道,将铜管放下来。
细铜相碰发出清脆的声音,一个撞一个声音一阵持续,在安静的大殿里听起来格外的空幽。
铜声沉寂,大殿里依旧无声。
这太匪夷所思了,大夫们脑子里乱哄哄的,都不知道该想什么该问什么。
“君小姐。”还是冯老大夫先开口了,虽然老大夫的神情还依旧惊骇不定,“你,你打算怎么做?”
“种痘。”君小姐说道,“给没有患痘疮的孩童种痘,让他们从此再不受痘疮侵袭,让人们再不畏惧痘疮之害。”
冯老大夫只觉得嗓子干哑。
“种痘,是什么意思?”他问道。
“顾名思义。”君小姐说道,伸手拿起一根细铜管放到嘴边。
这动作让屋子里的大夫们一阵心惊肉跳。
那可是痘毒。
“对准未患病人的鼻子。”君小姐并没有在意,“将其内的痘毒吹进去。”
伴着她的话音落,口中对着细铜管发出一声吹气。
女孩子的说话声音轻柔,吐气更是如兰,但此时这一声轻轻的如兰吐气,在沉寂的佛殿里传入大夫们的耳内,却同被针刺了心口。
一个哆嗦一阵寒意一身鸡皮疙瘩。
“然后这个人就会被感染痘毒,开始发痘疮吗?”冯老大夫颤声问道。
君小姐点点头。
“是。”她面带笑意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