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琼玉听着也觉得很是有理。可不是,母亲也生了几个孩子。身段肌肤依然保养得很好。
茶点摆了一桌子,石琼玉现在可金贵着呢,罗夫人罗三少爷恨不得把她给供起来,各种吃食更是应有尽有。只怕石琼玉想吃龙肝凤髓,罗家人都会想法儿给她弄去。
又林看她眉宇间洋溢着淡淡的喜悦,看起来对往事是完全释怀了。
又林也没瞒着石琼玉,把自己寻了一处铺面想开个铺子的事情和石琼玉说了。石琼玉问过了地段,点了点头说:“那儿不算顶好的地方,不过你现在对京城的人事还都不熟。也不宜把摊子铺大了。先做点小买卖练练手。”她还特意提点又林:“在京城想做买卖,买卖大小和本钱手腕有关系,可是更重要的是背景。买卖做得越大,那背景就越深,象咱们这样的一般人家,也就是小打小闹罢了。”
又林心里有数。但是也很领石琼玉的这个情。
“对了,你是打算做什么买卖呢?”
“我想先去瞧瞧地方大小,看看合适做什么。我们家常有船往来,卖点瓷器、茶叶、纸笔、绸缎布料都成。”
石琼玉凑近了些,低声问:“早就听说你娘家买卖做得大,瞧你,也是满嘴的生意经,要做什么买卖张口就来。”
又林轻摇着扇子:“你总得让我有点儿长处吧。论长相、气质、诗书,我可样样不如姐姐。我的长处啊,也就是算盘打得精刮些,不会算错自己有几个私房钱。”
石琼玉心里一动:“哎,你要是定下来了,也算我一股怎么样?”
又林有些意外:“你还缺钱使?”
“那倒不缺,可是闲着也是闲着。再说银子放在箱子里又不会生钱,不如拿出去,每年多少落点分红买胭脂擦。”
又林点头说:“你要是不怕我把你的本钱也蚀了,那回头我定下了铺面再来同你细说。”
石琼玉还要留又林用饭,又林看看外头天色:“不了,我还要绕路去看一下铺子,吃了饭再去只怕来不及。”
她有正事,石琼玉也没再多留。
又林出了罗府上了车,就往已经寻好的铺面那里去。那屋主见是女客来看铺子,虽然没近前,可是坐的车带着奴婢,穿戴也不俗,知道这位才是做主的人,自己不便过来,就让他婆娘过了答话,开了门领她们进去细看。
那铺面和钱嫂子说得差不多,当街算是两间屋,一间大一间小,从后门出去,果然有个小院子,院子里还有口水井,后头还有两间空屋。
钱嫂子陪着又林看过一遍,看又林的神情,知道她应该对这儿挺满意。
“前头两间屋前年才刚粉刷裱糊过,咱们要是接了手,再稍整一下就成了,不用怎么花钱。后头的屋子能存放货特,还能让伙计铺张床在这儿上夜,方便照看。”
又林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香味儿。不是单独的香,似乎是很多不同的香气混在一起的气味。
“原来凭这铺面的人是做什么?”
“听说是卖香料的。”
怪不得现在还能闻到香气。又林站在门里,大略看了一下左右和街的对面。东边和对街不远各有一家绸缎庄了,那么再开绸缎庄应该就不合适了。卖文房四宝倒是很稳当,不怕过季,也不用花太多本钱。可是不知道在这附近有没有销路。茶叶倒是人人要喝家家要买的东西,李家还有一小片茶园子,也有卖茶叶的铺子。
可以先进点儿茶叶,慢慢卖着看。
钱嫂子还拿了契书来给又林过目,又林看过了,点头说:“行,让你当家的和房主签下来吧。可以先签个三年五年的,租钱一年一结。”
钱嫂子轻声说:“奶奶,咱们还不知道买卖能不能做得成,是不是先租个一年试试?要是做得好,再往下赁。”
“怕什么,这地方着实不错。要不是卖香料的突然走了,房主急着租出去,这样的地方只怕也不好找。就算咱们自己不做买卖,也可以再转赁出去,不会亏钱的。”
钱嫂子低头笑着说:“奶奶说得是,我就没想着还能这么办。那明儿一早就签下来,定好了地方,就找人订做货架子和台柜什么的。”
“也好。”又林又嘱咐几句,这才出门上了车。
这事儿虽然不用见人就说,可是也不用刻意瞒着。晚间又林就和朱慕贤说起来寻铺子的事。朱慕贤虽然不懂做买卖,但是对又林却是很放心。以前朱慕贤见过德林做术算题目,比他还要强得多,本来以为是先生教的,可德林颇有几分自得的说,不是先生教的,先生只教那些子曰诗云的,他的术算是姐姐教的。姐姐的术算才厉害呢,家里那些老账房都不及她,不用算筹,不用算盘,甚至纸笔都不用,只消在心里默算,转眼就得出结果来。
“好。你寻个事情打发打发也好。赔了赚了不要紧,没谁一开始做事就能一蹴而就,跌几个跟头吃点亏也不怕。”
“我也没想做什么大买卖,就是卖点散茶。这茶是家家都要备,人人都要喝的,拿它先试一试。”
朱慕贤握着她的手轻声说:“我知道你是能干的,不过你在家中也不大方便出去,要是需要人跑腿传话,打听事情,又或是遇着什么麻烦事,可别跟我见外,一定记得说。”
又林一笑:“知道了,我不会同你客气的。”
朱慕贤成亲这些日子来,过得十分轻松惬意。夫妻相处很是恩爱融洽这不必说,又林能干细心,他的衣食住行从头到脚,样样都给打理得好好的。就拿这衣裳来说,又林会提前两天就把他当日要穿的衣裳收拾出来,整好理平,他从来不用为这个担心,直接就衣来伸手。还有一些细节上头,比如荷包里总是有些散碎银钱以备他赏人使用,若要带扇子,绝不会少了匹配的扇套和扇坠。更不用说吃的饭食,喝的茶,用的笔墨这些。
这些都是小事。又林孝顺长辈,替他在祖母和母亲面前尽孝周全,让他毫无后顾之忧,能专心读书温习。
怪不得人常说娶个好妻子,是得了个贤内助。
又林被他看得不好意思,手往后挣了一下:“怪热的…都出了汗了。热水备下了,你先去洗洗。”
朱慕贤拉着她的手不松开:“何必分两回这么麻烦,一块儿去洗吧。”
第188章
又林甩了一下他的手,没有甩开,朱慕贤一手揽在她腰间,几乎是半拉半抱的把又林给扯了进去。
两人共浴,总共洗了有多半个时辰才出来,虽然浴水都凉了,可是又林的脸却洗得红通通的,她的衣裳都尽湿了不能穿,只能披裹着朱慕贤的一件里衫。遮了上头遮不了下头,要往下扯,胸口就要露出来了。
这种样子又林当然不好意思喊人进来服侍,自己这么裹着去翻找衣裳穿。头发虽然挽在头顶,可是刚才还是浸湿了,水滴从发梢一滴滴滚落下来。
朱慕贤嘴角噙着笑,目光从又林一头云发上缓缓下移,纤细的脖颈和肩膀,薄薄的里衫沾了水,被包裹住的身体似隐若现。又林赤着脚,脚底的水渍印在地下,一个一个足印小巧而可爱。
他的目光这样专注热切,又林当然不会一无所觉。翻着了衣裳,她就躲到了屏风后头,穿好了系上了衣带才从屏风后头出来。
小夫妻间自然免不了亲热恩爱,洞房的时候又林当然觉得十分不适。但是日子久了,也就渐渐适应这种亲密之事。朱慕贤温存体贴,又林也懂得情趣,两人之间自然是越来越和睦恩爱,渐入佳境。
有只飞蛾不知从哪儿钻进了屋子,围着纱灯打转,翅膀扑棱棱的拍打着,灯影映着翅翼,投在帐子上。朱慕贤趿着鞋过去,探头吹熄了灯,又回到床上来。又林枕着他的肩膀,两人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也不知道是谁先睡着。
后院里基本上没什么秘密,朱老太太是十分乐见其成的,早上又林去请安的时候还笑着打趣了她两句。又林红着脸装听不懂,替朱老太太点了一袋烟。
朱老太太拍拍她的手背:“这也没什么可害臊的,谁不是打这会儿过来的?你没过门前也在调养身子吧?”
又林轻声应着:“是,我母亲请了郎中替我看过。开过药。”
“嗯,赶明再让郎中来看看,看看是不是换个方子,继续调理着。”朱老太太笑容满面,仿佛已经看见又有重孙子抱着她的腿撒娇了。
当人家媳妇,最要紧的就是能生儿育女传宗接代,这是身为女人最大的一项义务了。
又林的月事并不是太准,有时候会提前。有时也会延后。她知道自己这身子还得再调理,只是长辈自然会心急关切。
那间铺子已经赁了下来,定在了八月里开业。因为并不打算张扬,不过是贴了红纸。放了挂鞭炮,就这样开了业。新开的铺子并没有多少人关注,但是也做了好几笔生意。又林没指望着开门红,她打的是细水长流的主意。开的时间长了,自然会有生客变做熟客,成为固定的客源。再说,还有两家茶楼过来寻掌柜的谈生意,讲好了先取几样茶叶试试,倘若好。以后就固定的由他们铺子供货。这当然不是又林的关系,她在京城可没什么关系。
不消说,这是石琼玉替她筹划的。
她入这一股,可实打实的操了心出了力。
朱长安要成亲,家中上上下下的都忙活起来,钟氏恨不得生出三头六臂来,她是管家媳妇。事事都要操心。又林是新媳妇,一来各处还不熟悉,二来,她也怕自己表现得太主动热心了,反而让别人多想。
钟氏如果真支应不来,想请弟媳妇帮忙,那她自然会开口。可是瞅着她这些日子忙得团团转,眼圈都青了。脸色也憔悴了,也没有开口说请又林帮她分担一二。
二太太也没闲着。长子丧妻后朱家又遇着变故,一直没有续弦,次子的亲事就让她加倍看重。再说,她要有儿媳帮衬着,和大房再对峙起来。那也有了帮手,有了底气。
眼瞅着大房孙子孙女都有了,二太太嘴上不说,心里也急得很。
这有年纪的人都更疼孙子、重孙子。自己这一房可不能在这条上被大房比下去。要是长安早点儿生下孩子,这将来要分家,多一个孩子就能多得一份儿嫁娶之资。
她这些日子除了忙着朱长安的亲事,还张罗着要给长子续弦。前几年家中破落,这件事不好提,一下耽误了这么几年。虽然大儿子房里也有通房伺侯,可是通房毕竟不是妻子,除了在房中能解个闷图个乐,上不得台面,正经事情一点儿指望不上。马氏已经看好了两家了,只是没有最后说定。
她琢磨着,先把长安的媳妇娶进门,年底或是来年开春,再替长子续娶一房。这续弦比原配当然是不能比,条件得适当放宽。到时候她也有两个儿媳妇帮衬,不管是对付大嫂还是讨好老太太都好说了。眼瞧着钟氏的一对孩子,在老太太面前多么得宠。还有朱慕贤新娶的媳妇,也是个会讨好卖乖的,马氏脸上不显,心里可急着呢。
朱长安迎娶的那天一早下了几滴小雨,等迎亲的队伍出门时天却放晴了。来的宾客纷纷言道这是好兆头。风调雨顺,举案齐眉之类的吉祥话说了不少。
新娘家里并不算特别宽裕,嫁妆不过二十四抬,看着还虚飘飘的。虽然已经入秋,可天气还热着,马氏今天娶儿媳妇,穿戴得又比平日厚重精致,用帕子抹着汗,一边笑着和人应酬,一边在心里盘算。
大房娶的小儿媳妇门第是比不上自己的小儿媳妇,可人家是实打实的有钱人家,从于江运来的那些箱笼结结实实的,听帮抬东西的媳妇婆子说,那些箱子可是连手都插不进去的。今天这些嫁妆看着就显得寒酸,一起折了现银也不知道有没有两千两。亲家已经破落了,这个马氏心里也有数。可是想着烂船也有三斤钉,心里还是抱着期望的。现在看到这些嫁妆,马氏心里很是失望。
就是少,也不能比二房的少这么多――别说有人家一半了,就这点儿东西,怕是只有人家的一两成。
朱长安生得一表人才,系着大红绸花,跨在高头大马上,倒是很招眼的。马氏看着这样的儿子,心里发酸,觉得这门亲说得还是草率了些,将来儿子难免受委屈。
新人落轿进门,鞭炮声喧天匝地。又林捂着耳朵站在门前看着,朱长安握着红绸走在前头,喜娘和丫鬟扶着新娘子跟在后面。
这一切又林都经历过,算一算,她成亲到现在也有半年了,日子过得当真快极了,一眨眼的功夫,一个月一个月的,从春到秋的流过去。
拜天地时,马氏的笑容还是无可挑剔的。笑容满面,一股子喜气洋洋。大太太不爱见她得意的样儿,推说身子还不舒服,根本就没到前头来。钟氏也顾不上在这儿看热闹,她要应酬宾客,安排宴席。幸好款待送亲的那些人不用她张罗,不然就算把她劈做两半也顾不过来。
朱家原来家大业大,管事下人加起来也有二百余。可是后来家中遭变,一来是为了避祸,二来也是为了减少嚼用,不少都放出去或是发卖了,现在宾客盈门,人手就显得捉襟见肘。
又林去了新房。
如果没有二太太有意作梗,这里本来应该是她住的。又林虽然没这事儿放在心上,不过还是难免多看了几眼。
院子的确宽敞,又幽静。离前院有段距离,关起门来自成一国。现在夏天还未完全过去,越过墙头,可以看见一片深深的绿色。怪不得大太太和二太太都看中了这里,东院本来也挺好,但是跟这儿一比,就显得逊色了。
一屋子人起哄让朱长安快点挑盖头,朱长安笑着用秤杆去挑。
新娘子生着一张瓜子脸,倒是很秀气。至于五官――顶着一脸的脂粉实在看不出什么来。这些喜娘们好象都是一个师傅教出来的,粉那是要擦得越厚越好,胭脂是越红越好,以至于打扮出来的新娘子差不多都一个样子。再加上喜服厚重,新娘子们除了高矮略有区别,几乎都象是一个模子倒出来的。
反正这事儿也不用急,明儿认亲,新娘子就会露出真容来了。
虽然又林比朱长安的媳妇早进门,可是论长幼,朱长安行三,那又林也算是弟媳妇了。她如果是嫂子,那一份儿见面礼是跑不了的。现在倒挺好,省了一份儿礼了。
第二天一早起来妆扮,翠玉管着又林的这些首饰衣裳,她特意取了一件大红撒金百蝶穿花的衣裳出来:“奶奶今天穿这个吧?”
又林笑出声来:“这衣裳多厚,你想热晕我啊?把那件藕荷的拿来。再说今天是三嫂子的大日子,我穿着大红干什么?和人抢风头去?”
翠玉嘟了下嘴:“您也是新媳妇呢,怎么就不能穿红了。”话是这样说,她还是照又林说的另换了一件。
照翠玉想,二太太那个人素来不省事,这一娶了媳妇进门,保不齐就想跟自家姑娘别苗头。这头一回见面儿,可不能就让人比下去了。
可是又林的吩咐她也不能不听。
第189章
又林先去了大太太院子,钟氏随后也来了,妯娌俩说笑了两句。又林见钟氏眼圈发青,关切地问了句:“嫂子昨晚又没睡好?”
钟氏用帕子掩饰着打了个哈欠,笑着说:“新人进了洞房,我那儿活计还多着呢,送走了客人,还要看着他们收拾,最后各处上夜都查了一遍才睡下的,只觉得刚躺下就要起身了,一看时辰钟,才睡了不到两个时辰。”
“嫂子着实是费心了,回来让新人好好敬你一碗茶道谢才是。”
钟氏也跟着笑。她之所以这么费心尽力,不过是因为这是她接手家务后家中头一件大事。她要用这件喜事让人看看她掌家理事的手段本事。再说,二太太可不是吃素的,这婚事倘若怠慢一点儿,不知道她又能生出什么是非来。
她连着操劳多日,现在新媳妇是进了门,她也一下子松懈下来,今早一醒就腰酸背疼的,险些爬不起来。可是今天是认亲的大日子,钟氏又不愿意在人前露怯,还是打叠精神细细妆扮了来的。
相比钟氏装扮得精致华贵,又林就显得素淡多了,一件藕荷色纱衫,下头是白绫水波裙子,脸上淡施脂粉,看起来清丽宜人。
钟氏看着她的脸,一时有些恍惚,大太太已经收拾停当出门了,妯娌两个忙跟着出去。
朱老太太屋里很是热闹,一家子人差不多都到了齐了,连不怎么露面的大老爷也在。
朱长安小夫妻两个相携进了门。朱长安固然是神采熠熠,新娘子看起来满面娇羞,也生得十分秀丽。
见过了长辈,平辈之间再相互见礼。
又林打量新娘子,新娘子也在悄悄打量她。
没过门之前新娘子韩氏对大房新进门的这一位四少奶奶就有所耳闻,在家时母亲也说,她和这位李氏同一年进门,家人外人有心无心的。也会拿两人做比较。李氏是老太太看中的人,听说嫁妆丰厚非同一般。可是她毕竟出身商户,就这一条短处,就能把所有的好处都抵过了。哪怕将来四少爷朱慕贤有了大出息,李氏能得封诰命,她的出身永远都会被人诟病。
而且韩氏还知道,她现在住的院子,原来是大太太要给小儿子预备的新房。可是现在却让二房占了,四少爷和李氏不得不住了靠街近的东院儿。
韩氏才十六,心里有事,脸上不免就带出一些来。
又林含笑与她相互见礼。对韩氏那种探究中带着不以为然的目光一点儿没放在心上。
这些她早就预料到了,韩氏不是这么做的头一个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人。
如果整日活在别人的眼光和议论之下,那真是累也要累死了,何若来?在这一点上,又林觉得自己要向朱老太太学习,自己的日子可不是为别人过的,她可不会自寻烦恼
她和韩氏是隔房的妯娌,不过是见面时应酬两句。完全没有在意这个人的必要。
天气一天天凉了下来,快到中秋,李家的船从南边来,整一条船上都装的给又林的东西。茶叶自然直接运到铺子那边去,还有许多节礼,朱家上下老小人人都有,无一落空。虽然东西并不太金贵。多半是些吃食土产,可是亲家之间走动,讲的就是个周到和面子,而不在物的贵贱。
朱老太太很是喜欢这些家乡的土产,尤其是河鲜干货之类,笑着说亲家真是费心了。大太太是爱面子的人,李家这样周到,她自然觉得面上有光。
除了东西。李家也有信捎来。又林进京半年多,要说不想家乡,不想亲人,那肯定是假话。可是按规矩,家里来的人得先拜见了老太太和大太太,才能来同她相见。
李家打发来送东西的不是旁人。是又林十分熟悉的魏妈妈。
魏妈妈进了屋先要行礼,又林可不愿意受她的礼,连忙让人扶住,又让搬凳子来给她坐。
“这送点儿东西,随便打发谁来不成,妈妈怎么亲自跑这一趟?路途又远,你也是年过花甲的人了。”
魏妈妈刚才进来时已经把院子都看过一眼,又仔细打量了一眼又林,见她脸色红润,嘴角含笑,一看就是好气色,魏妈妈顿时把心事放下了大半。
家中李老太太和四奶奶都挂心得不行,恨不得亲自来一趟见一见才安心。生怕自家姑娘吃了苦受了罪,还没处能诉苦。现在姑娘的样子,日子想必过得还顺心。
“老太太和奶奶都挂念姑娘,要差别人来,她们也放不下心。”
又林问:“家里都好吗?祖母身子怎么样?父亲母亲好吗?”
魏妈妈笑着说:“好,好,都好。老太太身子康健,爷和奶奶也一切都好,生意也顺当。姑娘现在自己当家作主了,奶奶听说您开了间小铺子,倒是跟着操了不少心哪。”
“德林和玉林呢?通儿也该开蒙读书了吧?”
问起这个问题,魏妈妈却一时没接口,脸上露出为难的神情。
又林心里一紧:“怎么?莫不是…”
魏妈妈忙说:“姑娘别担忧,德林少爷好好儿的,前阵子书塾的先生考评文章时,还拿了个甲等呢,比以前更懂事更出息了。小少爷上月也开蒙了,先生也夸他聪明,有悟性,旁人要学三五天的东西,咱小少爷一天就学会了。”
不是德林,也不是通儿。
又林轻声问:“玉林怎么样?”
魏妈妈抿了下嘴唇,轻声说:“二姑娘她…她病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