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婢妾这就去。”金氏到底挣扎着起来换了一身浅蓝色的襦裙,梳了头往正院去了。
“婢妾给王妃请安,王妃安好。”金氏见了苏棉,第一眼看见的就是肚子。个把月不见肚子显眼的很了。
“给她搬个座儿,方嬷嬷留下,你们外头候着吧。”苏棉道。
几人见方嬷嬷在呢,也就安心了,都出了外面候着。
苏棉看了一眼局促的金氏道:“金氏,你这是什么病?”
“婢妾……不知。”金氏紧张道。
自打那日看着周氏被杖毙,她就病了。总觉得周氏的结局,就是她的。她们打京城来的,不管干净不干净,都不会被信任的。迟早都的发落了她。
“你是觉得你从京城来。迟早得死在这?”苏棉一针见血。
“婢妾……婢妾不敢。”金氏慌忙站起来道。
“实话告诉你,如今这府里,各处的细作都有。王爷都知道。没做什么的,就不算什么。谁家府上没有探子?你是不是,我不关心。你什么都不做,我就不会叫你送了命。不为什么,为我肚子里的孩子积德了。所以你不必自己吓唬自己。你只要跟其他人一样,安分守己的度日,就有你的好日子过了。”苏棉轻抚小腹道。
金氏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应道:“婢妾不敢。”
“好了,你好好的配合大夫用药。年纪轻轻的,别真的把一条命送在这西北风沙中。周氏是周氏,你是你。与你不相干。回去吧。”苏棉挥手。
金氏告退后,云里雾里的出去,脚步越发沉重了。
她不懂,王妃叫了她来,特地说的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就是为了叫她活着?
她抬头看着五月末的阳光,恍惚的紧。都说苏王妃是最有手段的女子,那今日之事又是为何呢?她不需要固宠,更不需要争宠。到底是为何呢?
可是不可忽略的是,她心里却是松了不少。
方嬷嬷也是疑惑,问道:“主子这是?”
“到底也是一条命,我看着她郁郁而死,也是不忍心。离家千万里,也不容易。”注定不会有宠爱就罢了,就这样送了命,也是不值当的。
“王妃仁善啊。”方嬷嬷道。
苏棉笑了笑,摸着肚子没说话。
寿安城的战事很不乐观。
因为多了烈王的十万兵马,而京城粮草迟迟不到。寿安城里三十万人居然粮草不够了。
而谁也不能指责烈王来人不带粮草吧?人家只带了路上来的干粮。你不能说借用人家的兵马,还要人家自备粮草。谁也不能提。人家一句话就能堵死你。
“京城没给。”
倒不是燕子归就要这么促狭。而是真心不可能带着粮草去支援。
到时候,燕子宁一句:“你怎么有那么多粮草?”
就是一件麻烦事。
而北原人此次只专注攻打寿安城,比起去年来,效率高的不是一点点。因为南方战局一直胶着,所以根本没有更多兵马来对抗寿安城的北原人。
陵州守备军倒是有四十万,可是轻易不能动。陵州往北也是北原的地带,调走了兵马,很可能叫北原从陵州而入。
真真是无可奈何。
此时,燕子宁再次命令烈王支援寿安城,也从京城发出了一批粮草给西北驻军用做军资。
燕子归却拒绝。原因现成的,因为北原人正在卫城外。
我不能为了寿安城,不要西北吧?
“大胆!大胆!他竟敢如此抗旨不尊!来人,去西北,将他拿下!”燕子宁怒道。
“陛下!陛下三思啊!”于右相跪倒:“烈王所言不无道理。西北也是我大胤城池,怎么能不管?如今去拿下烈王,罪名是什么?万一逼反了烈王……陛下情何以堪啊?”
“放肆!没了烈王,西北就守不住了么?”燕子宁气的脸都红了。
“陛下啊,那西北五十万驻军本就是为了边界。如今北原人兵分两路,一半驻守着卫城外,一旦大军开拔,他们随时进攻西北,得不偿失啊。”兵部尚书曹荣道。
“你们说如何处置?寿安城不要了么?”燕子宁扶额道。
“为今之计,还是从陵州调集兵马吧。至少短时间内,北原人不可能兵分三路。”吏部尚书万丰道。
燕子宁慢慢的冷静下来,坐在龙椅上思量。
如今烈王是动不得的。也指挥不动了。想必十万人,就是他的极限。要是再有什么,十万人撤回也是有的。
陵州再调派十万,想来差不多。
☆、362.第362章 补救
“户部尚书,你亲自督运一批粮草去寿安城吧。”燕子宁疲惫道。
户部尚书许昌隆忙应道:“臣遵旨,三日后便可出发。”
应是应了,心里直骂娘!国库是有钱,可是这两年打仗已经捉襟见肘了。剩下的都是些不能动的所谓珍宝。难道拿出去当了?国库东西,谁家当铺收啊!
不过再艰难,三日后还是有一批粮草运往北方。
燕子归一早就给朔风和齐玉下了命令。十万人决不可折损。换句话说,不必冲锋,压阵就好。
所以,西北军指挥不动,也是寿安城守备,秦将军的一个郁闷之处。
好在又调来了十万人,一时间,寿安城便安稳了许多。可是,尽管如此,很多老百姓还是逃出了城。一部分逃往最近的烨州,也有一部分越过烨州,越过了灵华山,却进了西北的。
燕子归回了丰城便下令,凡是逃进西北的,都妥善安顿,叫他们安身立命。
一时间又是美名传播,这是后话,且不提。
只说寿安城多了十万人,短时间是好了不少。然而北原人此次显然是有备而来,一点不见消停的攻城。
寿安城不同于卫城,这里外面不是千里戈壁。也不愁没有水源。所以他们打得不累。
几乎每隔几日就有一次城门失守,然后夺回的事情。
大胤兵马损失惨重。
与此同时,南方战局也是很不利。今日盛夏,北方人便适应南方多雨炎热的天气,不少士兵病倒了。康城也是岌岌可危。
两下里对比,燕子宁做出一个决定。是他一生最错误,也是从此后背上骂名的决定。
他要放弃寿安城。
不顾满朝文武的劝阻,毅然撤出所有的寿安城兵马,只驻守烨州和陵州。
退兵的时候,燕子归的十万人自然不会跟着退,他们只听燕子归的。
得了消息,燕子归连夜带着另外十万人奔赴寿安城。
“王爷,守不住了。咱们兵分两路,长久定会出事的。西北要紧啊。”齐玉和朱武劝道。
燕子归满腹悲凉。
从古至今,一旦一个帝王将自己的领土割让出去,那就意味着,一个朝代即将终结。
父皇一辈子软弱,也没有真的丢掉一个城池。燕子宁,你怎么敢?
“王爷,退兵吧,这样下去,是一根蜡烛两头烧。只要咱们守住西北,就有机会夺回寿安城的。”朔风也劝道。
三天,二十万人损了两万。这已经是很好了,再不退兵,只怕就要全折了。
燕子归虽然心痛,可也不是不顾属下,只好下令回丰城。
元兴元年,寿安城就这样丢了。这个古老的城池,在最新的主人手里,被丢给了北原人。
《大胤帝国传》记载:元兴元年夏,南北皆战。元兴帝为守南,而弃北之寿安。
《宸帝传奇》,《烈王篇》记载,元兴元年夏日,寿安为帝所弃,烈王带领二十万兵马奔赴寿安,苦战三日,粮草不济,兵马不足,退守西北。
至此,寿安城从大胤版图上被划出。
燕子归回了丰城,府里都顾不得回去,就带着人马奔赴卫城。卫城之外,北原人正蠢蠢欲动。
大胤士气低迷,最悲哀的是,放弃了寿安城,并未使得南方战局有什么好转,康城依旧岌岌可危。
燕王四处散播谣言,说元兴帝是败家子,祖宗手上的江山就叫他这般送出去一个城池。
直到六月末,北原人驻扎进了寿安,在没有下一步动作之后,燕子归才回了府。
苏棉的肚子已经很大了,挺着肚子迎接他。
燕子归一见她,就是满眼愧疚。她怀着孩子,担心他也罢了。一个多月了都没在她身边。
“棉棉还好么?有什么不适?都是本王不好,不能陪伴你。”燕子归扶着她坐下道。
“没什么,就是担心你。梁有才说我怀相好,自己没什么不适,孩子也好。”苏棉笑道。这却不是为给他宽心,确实是不错。
孕妇要水肿啊,这疼那疼的,她都没有。孩子也很健康,已经会踢人了。
“棉棉受罪了。近来无事,都可陪伴你,到你生产,不会离开了。”燕子归道。
“好。王爷也瘦了。”苏棉摸着燕子归的脸道。
对于丢了寿安城,燕子归受打击很大。主要是他就不会有那种放弃城池的想法。
“王爷不必忧愁,寿安以后定要拿回来的。他要是事事做得完美无缺,王爷怎么办?”苏棉道。
“不必操心,你只好好养胎就是。这些事,本王自己想着就是。这些时候进的香不香?”燕子归抱着她,小心的错开肚子问道。
“香,只是你不在想你的时候就不香了。天热了,你没胃口吧?”苏棉问道。
“还好,以后都陪着你吃。”燕子归道、
“好,咱们都得好好的,外面乱了就乱了吧,一时的。西北要好好的守着。以后就算是叫百姓避难也有去处。”苏棉;脸贴着燕子归的脸,轻声道。
“好。你挺着肚子还给难民施粥,他们都记得你的好。”燕子归笑道、
“我做这事,是为了以后。也是为了名声。”苏棉大言不惭。
“是,本王知道,棉棉是为了以后,为了名声。可是也为了孩子。更为了棉棉也是觉得他们可怜。”这些并不冲突。本可以一起做的。
苏棉就不说话了,他猜的对。
“只是以后,这般劳累的事,不要自己去了。”燕子归轻声道。
“嗯,好。”苏棉一点不反对。
“王爷,烨州会有事么?”苏棉一直担心的是这个。
北原人会就此满足?
到时候,情况会更不利。燕子宁会不要烨州么?
“若是他连烨州的放弃了。也就不必坐在那里了。”燕子归冷声道。
“放心吧,要是烨州有事,你家人提前接走便是。本王会看着他们的。”燕子归道。
“哎,我是担心,烨州一旦出事,就只有一座灵华山了。”北原下一个,蚕食的就是西北了。
“不必担心。本王不会叫那样的事情发生的。安心就是。”燕子归道。
☆、363.第363章 乱国之相
燕子归的心里,从此多了一份他给予他自己的责任。
寿安城,烨州城,都不能丢了。寿安,迟早都会夺回来的。大胤要完整。而不是偏安一隅。
六月里,西北难得一场倾盆大雨。先是带着泥沙的雨水倾斜而下,只半个时辰,就都干净了。
北方的大雨,大起来是真的大。天地之间如同无边白绸一般,连五步之外也看不清。
苏棉捧着肚子坐在窗前,青黛去不肯叫她坐着:“主子,虽然是夏天,但是这雨来得急,天一下子就凉了,您可别这里坐着了。”
“那你拿来一件衣裳给我披着,我想坐坐。”苏棉笑道。
“主子真是任性。”青黛跺脚,到底还是去拿衣裳了。
“这么大的雨,今儿的午膳都要送不来了。”合欢道。
“那就晚点送,横竖晚一会没事的,倒是不知王爷在外如何。”苏棉道。
如今燕子归多数时候都在府衙呆着,有单独地方给他办公,府里和外面都呆。
“王爷估计也得过了这一场大雨才好回来。主子别担心。”合欢笑道。北方的大雨来得快去得快。
苏棉点点头,也没当回事。
午膳倒是没有迟,厨房的人搭着油布盖着食盒,四个人抬着进来的,人都淋湿了,东西可都是好好的。
苏棉叫人赏赐他们,辛苦了。
吃过了午膳,苏棉就困倦不已,在屋里走了一会就忙睡去了。
一般她午睡不做梦,今日却例外。
她梦见自己依旧坐在窗户前,雨还是那么大。雨幕之中却有个人打着伞走来。
苏棉疑惑中心道这么大的雨,伞根本撑不住啊。
可是那人穿着一身水红色的袄裙,还是袅袅婷婷的来了。
是苏玉。
梦里的苏棉,是不记得苏玉已经去了的。她只是好奇道:“你怎么来了这里?”
问是如此问的,可是她根本不记得这里是哪里。
苏玉穿着水红色袄裙,像是一点都没有湿,梳着一个飞仙髻,插着一头的珠翠。俨然是她生前最辉煌的那时候的打扮。
她笑了笑,收了伞,四下里看了一圈道:“到底还是三妹妹过的最好。”
苏棉不大知道她说什么,只是接口道:“进来坐吧,我如今身子沉了。”
四下里一个奴婢也没有,似乎苏棉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苏玉并不进来,依旧在门口看着道:“你这里啊,我是进不去的。你身边那位,你肚子里这位都是极富贵的。其实我这样的能靠近?我来看看,知你迟早要回去的。到时候,我那小女儿还得劳烦你。也不求别的,好生护着她长大,嫁个衣食无忧的人家就罢了。”
苏棉满心问号,丝毫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你有龙气护体,托梦却也只能这么托。我却是不敢见你的。只不知道,醒了以后,你还记得多少。你是有善心的。到底以后也会护着她。我不放心罢了。现在我要走了,等再晚一点,人太多,挤得慌。咱们姐妹来生聚吧。如今正是乱世,陛下不是明君,乱国之相啊。还是三妹妹你慧眼识人。福星高照……”
苏玉始终带着笑意,说着说着,人也慢慢走远了,声音也慢慢轻了。
苏棉猛地坐起来:“二姐姐……”
“主子?主子您怎么了?”青黛本来就在脚踏上坐着守着,见她猛地坐起来,吓了一跳忙道。
“快叫梁有才来,我肚子疼。”苏棉起来猛了,捂着肚子道。
这一下,可吓坏了屋里所有人,也顾不得雨还大,伞都来不及打就冲出去叫梁有才去了。也有小厮忙不迭出府去叫燕子归。这可是重中之重,丝毫耽误不得。
“别怕,我是起来的快了点,不妨事。”苏棉见青黛合欢玲珑都白了脸,笑道。
方嬷嬷也是撑着伞湿了半个身子进来不敢凑过来,在外屋与内屋的门前问道:“怎么样?”
“嬷嬷不急,没事,方才我做了个梦,起来的快了。如今已经不疼了。”苏棉感受了一下道。
“那就好那就好。快,快端热水进来给主子喝。”方嬷嬷拍拍胸口道。
梁有才披着个雨披,在门口就扔了,进来也顾不得湿了,赶着用青墨递来的帕子胡乱擦了,就马上给苏棉请脉。
半晌松口气道:“不妨事不妨事。许是起来的急了岔气了,胎儿一点问题都没有。”
众人都感觉是从鬼门关走了一遭,这要是有个好歹,都不要活了。
“劳动你们了,我也是不敢轻慢。”苏棉不好意思道。
“主子可不要说这样的话,您没事,小世子没事就是大幸了。”合欢道。
“你们都换衣裳去吧,我没事,你们再风寒就不好了。叫人熬上一锅姜汤,都喝几碗。”苏棉笑道。
“是,奴婢们都没事。”方嬷嬷也笑道。
待大家都各就各位之后,苏棉才坐着回想方才的梦。
奇迹般的,她没个细节都记得。
苏玉……这叫什么?托梦么?她是不信神鬼的。可是有之前前身的事,她不信也得信几分。如今……
信不信要紧么?苏玉去了,不放心女儿罢了。等她回京了,不必她提起,也避讳照料的。
“二姐姐,你安心去吧。”
半个时辰后,燕子归也是顶着雨回了府,几乎是用了轻功飞奔到了苏棉屋里。
“棉棉如何?”他紧张的看着苏棉道。
“王爷,方才是误会了,实则没事,你快更衣吧。”苏棉尴尬道。
燕子归松口气,点点头,却不去更衣,只选了个离她远点的地方坐了,不说话。
苏棉心里咯噔一下,燕子归绝不会因为她闹了乌龙就生气,这是出事了。
她在合欢的搀扶下下了地,走近燕子归,燕子归竟然没察觉。
“王爷……”苏棉轻声叫。
“你下来做什么?本王没事。”燕子归就要扶她,却有想到自己一身湿的。
“合欢先出去吧。”苏棉挥手道。
合欢本不想,但是见此情形行,只好出去。
“我没事,刚才全是误会,其实是岔气了。”苏棉先解释,不然燕子归不许她在地上。
☆、364.第364章 屠城
听她这么说,燕子归点点头。
“王爷,更衣吧。”苏棉还是拉着他起来了。
燕子归到底没在反对,随着她进了后面。
“叫人进来服侍,你去等着本王,无事。乖。”看她挺着肚子伺候他更衣,燕子归心酸的紧。她看出他不高兴了吧?
苏棉没反对,叫了青黛进来伺候。
良久,燕子归换了一身轻便的天蓝色长袍,头发都没束,就那么披散着再次进了内室。
苏棉拿了一个干帕子给他擦着头发上的水滴。一句也不问怎么了。
“棉棉,若是这一胎是儿子,叫铭安可好?”燕子归声音有些干涩,轻声道。
苏棉手一顿,应了一声:“好。”
是寿安城出事了……
苏棉不敢再问。城都已经给了北原人,再出事还能是什么呢?
她的手开始不受控制的抖,无法准确的擦到他的头发。
“棉棉,是本王无能。”燕子归将她拉到身前,轻轻抱住,将头埋在她颈间声音沙哑。
“王爷,燕回,这不是你的错。是燕子宁,他不配为帝。”苏棉一滴泪落在燕子归的发间。也不知道为什么,她就是想哭。
“以后,你会报仇的,会的。孩子就叫铭安,男孩女孩都这么叫。”苏棉流着泪道。
“好。”燕子归半晌应了一个字。
雨还在下,一点都没有变小。
丰城苍茫的白,而不过几城之隔的寿安城,却如同人间地狱一般。燕子归到底没有时间悲伤。寿安城里,已经没了北原人。大胤却不再管这座城了。他连夜带着三万人进了城。入目之景,叫人不寒而栗。
苏棉曾经在燕京城见识过一场屠杀,而比起寿安城来,简直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