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徐达虎把心一横,回头跟副官交代了一声,跳上马背就跟着那鬼脸小个子走了。
半路上,他才渐渐有些反应过来。
这厮口中所称的“王爷”…莫不是指从北京来的靖王殿下吧?!
那怎么可能!也太玩笑了。
徐达虎虽然敢猜,但不敢信。
靖王殿下根本没进南京城的消息,众官员不敢声张,找了几天找不到王爷下落以后,反而开始大肆宣扬,说殿下已到了南京城内的大都督府坐镇。
所以,前线诸将士其实都是不知道靖王殿下下落的。
王驾北御鞑靼的赫赫威名,徐达虎当然听过。
但没有亲眼见过,总是难信,更是不服。
历来前线将士浴血厮杀,领功得赏的却多是躲在后头的官吏。
更何况是皇帝陛下的儿子。
徐达虎实在不信一个生于荣宠长在安乐的王爷能亲自打下多么了不起的战功。
更不相信靖王殿下会亲自来东南前线。
王爷嘛,肯定是要坐在南京城里指手划脚的,否则开什么大都督府。
像胡都堂这样亲自上前线督战的大将,徐达虎从戎至今还没有见过第二位。
只可恨那些满肚子馊水不干正事的文官拖后腿,不然早把那群乌龟王八蛋的倭寇打回姥姥家了…
想着想着,徐达虎心里又不爽起来,连面相也凶恶了几分。
那边厢嘉斐正和甄贤等在龙虎寨,见顾三娘果然如所料想的回来了,身后跟着一个目露凶光的大汉,一身披挂正是四品武将的盔甲,当是临安卫的指挥佥事徐达虎。
“长得这么凶,怎么打起仗来就知道跑。”
玉青从王爷身旁探头探脑看了两眼,忍不住咋舌。
“饿你个一年半载的,还赶着你去冲锋陷阵,是你你也跑。”靖王殿下没好气地直接抬脚踹了这小子屁股。
甄贤在一边笑看不语。
玉青觉得不好意思极了,一边揉着屁股,一边嘟嘟囔囔地说:“喂了那么多粮和肉才吊回来这么一条大鱼,我哪敢和他比。都吃了十几天了才想起来要看看是谁给的饭啊?”
玉青大抵是从没有挨过饿的。所以才能天真说出这样的话。
甄贤不由有一点感怀。
“饥荒之下,一粒米也能难倒英雄汉,个中滋味难以言表。徐将军已实属不易了,还是莫让他太难堪的好。”
殿下的筹谋能不能实现,徐达虎与临安卫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成与不成,在此一举,实在不是苛责小节的时候。
他安抚一句玉青,眼神却下意识往一旁的陆澜身上望去。
陆澜总算是把他的羽扇扔下了,却换了两颗核桃盘在手里把玩,见甄贤看自己,特别无辜地扯唇一笑。
“我不捣乱。真的。我就乖乖呆在这儿看着你们,别的什么都不干。”
然后下一刻,他就笑眯眯喊着“徐将军久见”去迎接徐达虎了。
徐达虎的表情就跟看见了鬼一样。
以陆澜在江南经营之久,浙直上至三司堂官,下至县丞小吏,当真无人不识陆老板。
徐达虎自然也不例外。
但在众人眼中,陆澜已然是个死人了。
当日霁园大火之盛,锦衣卫提刀而来的杀气尚未散去。
这人却活生生又在眼前冒出来,还笑着迎上前来拉住他寒暄。
徐达虎当即大叫一声,径直就把腰间佩刀拔出来。
他很费了一番功夫才渐渐明白过来。
陆澜没有死,而是去投了龙虎寨。而他自然也没有白日见鬼,所见到的是实实在在的陆澜本人。
徐达虎是军人,而陆澜是个商人,两人虽有过数面之缘,但谈不上有甚交情,彼此之间也并无认同情谊。甚至,听闻皇帝降旨杀陆澜所有家产悉数抄没充入国库的时候,徐达虎是拍手称快的那一拨,误以为杀一个大户,军资便可以少短缺两个月。
而今眼见陆澜还活着,虽然落草为寇,却替他们干起了驱逐倭寇的营生,还天天给他们送吃的…
徐达虎觉得脸上犹如吃了一记响亮耳光,火辣辣得疼。
陆澜倒是开心得很,吓唬完人,美滋滋迎进来,亲自领到靖王殿下面前。
“来,徐将军,我给你引荐一下,这一位…你自己见过王爷吧。”
徐达虎如连遭重击,五雷轰顶。
“老陆…你认真的?王爷?在这儿?”
面前这个青年英武不凡贵气逼人,一望可知大有来路。
可要说真是靖王殿下…京中来的皇子亲王,即便没在南京城里享清福,又怎么可能竟屈尊跑来这么一个匪寨里杀倭寇玩儿?
徐达虎瞪着眼,良久把陆澜拉扯一把,皱着脸呸道:“你莫唬我,这种事乱说是要杀头的!”
陆澜一脸嫌弃地瞥他,懒得多费口舌,就往后让了一步,做个手势让靖王殿下自己与他说。
嘉斐也近乎嫌弃地看陆澜一眼,转而看向徐达虎时,目光一瞬锋利。
“临安卫指挥佥事徐达虎,你消极抗敌,纵倭寇于国境之内,烧杀抢掠,至苍生涂炭,可知罪?”
徐达虎目瞪口呆,叉腰摆出一张“你说你是王爷我也得信”的脸。
及至玉青把靖王殿下的金宝金册送到他眼前。
徐达虎猛眨了好几下眼,冷汗热汗便“唰”的全下来了,险些脚下一崴摔在地上。
“末将…拜见靖王殿下…末将知罪,但末将不服。”
他赶忙低头拜了军礼,嗓音里一瞬惊慌,更多却是委屈。
“王爷,您既然亲自来了,也什么都看见了,就更应该知道——”
他辩解得硬气。
嘉斐截口打断他。
“你是个军人,吃了败仗,有什么借口可找。胡都堂有王命旗牌可以杀你,我也有父皇圣谕,可以直接杀你以正军威。”
徐达虎顿时语塞。
话是这么说没错…他当然也知道,他是个军人,打不了胜仗他的存在本身就毫无意义。然则这仗难道是他们不想打赢的么?
他心中十分憋屈,索性心一横,就摊开手脚往地上一跪,负气道:“…那王爷杀我吧。”
能把一方卫所的主将逼迫成这么个怨气冲天的模样,东南这一根烂瓜藤上的诸位臣工,也着实了不起。
“吃了败仗就死,你就这么点志气。”嘉斐颇为无奈地皱眉。
“…那王爷要我如何?”徐达虎仍跪在地上,毫不掩饰地翻了个白眼,已然忘记前十几天自己都吃的是谁家大米。
“你领我的教令,做三件事。”
嘉斐让人把他拽起来,好生送上座,才接下去说。
“其一、知会淮安、苏州、常州、松江、宁波、台州六卫,短缺的军资粮饷,我会派人送到,叫他们好生听胡都堂调遣,再有消极抗敌、纵敌深入内陆者,军法处置,绝无姑息。”
朝廷欠的粮饷,王爷给他们补上,这等好事上哪儿去找。
徐达虎终于想起来自己和兄弟们难得吃了一阵子饱饭也是拜靖王殿下所赐,顿时生出一股吃人嘴软的心虚来,赶紧把白眼收了,挠了挠额角。
嘉斐见他不再顶着一张凶神恶煞脸,便又接道:
“其二、直接知会浙直各县的县令本人,叫他们想办法安置受战事袭扰的难民,不要诉苦喊难,安置不了就把县衙和他们自己的府邸都腾退出来让百姓住进去,粮食不够就把他们自己家里的囤粮都放出来给百姓吃,而今军饷已没有让他们拿了,再有饿殍倒卧于田野、妇孺叫卖于道旁,让他们自己提头谢罪。”
这一条顿时让徐达虎一惊。
各县的县衙,归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管辖,不归都指挥使司节制,而南直隶更是由中书省直接管辖,按规矩,他一个指挥佥事是不能干涉的,虽然有王教在手,总觉得还是有哪儿特别危险,一旦各县闹将起来,必然是麻烦。
虽然不是说那些百姓就不该管…可这战乱不息的时候,连兵都快要饿死了,普通百姓的死活,那些当官的可更是不愿意管了。
“…王爷,这事儿…别说布政司和臬司恐怕要急,都司衙门和中书省也都会责我越权啊…”徐达虎犹豫一瞬,磕磕巴巴应声。
嘉斐失笑,却不理他这一茬,兀自交待:
“其三、你亲自和张二哥、顾三娘一起,往金华募兵,我要五千人,不能少于四千,不论出身,只要敢死,领回这里来。”
“五千…王爷您这是要给龙虎寨招兵买马啊?”徐达虎差点一口咬着自己的舌头,连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也全忘了。
嘉斐根本不管他如何震惊,继续沉声叮嘱他:
“你做这三件事,不用顾虑三司干扰,就算是胡都堂、甚至中书省直接过问,你也不用理,有异议让他们上大都督府门口等着,或者直接上表参我也可以。你也不要泄露我的所在。如有织造局或东厂的人纠缠,你就让他们回卢世全那儿候着去,时候到了我自然会见他们。”
徐达虎目瞪口呆半晌,摸着自己的下巴往上推了一下。
简直匪夷所思。
织造局的太监们也就罢了,三司可掌管着浙江军政刑大权,连胡都堂都十分忌惮处处掣肘,这位靖王殿下初来乍到的,就这么大的动作,岂不是要地震…?
徐达虎自觉大概摊上了比被倭寇暴揍回卫所还要难办的大事,不由咽了口唾沫,忍不住问:“王爷为何不先去见一见胡都堂?”
嘉斐闻之一静,没有立刻回答。
胡敬诚在浙直八年,之所以步履维艰,一言以蔽之,无非是受制于人。
而他刚到东南,毫无根基,就算此时去找胡都堂,无论和与不和,最好的结果,也无非是一起受制于人,丝毫不能改善眼下的窘境。
只有先把胡敬诚、东南诸卫乃至整个东南的战局和那些错综复杂的利益蛛网切割开来,才有谈论其他的余地。
所以他才恰恰不能先去见胡敬诚。
东南的这帮官油子们,让百姓子民乱了这么久,如今也是时候让他们自己乱一乱了。
嘉斐并不幻觉自己能够仅凭此一举就拿下浙直,将盘踞东南的势力彻底甩脱。
他只是在抢时间。
他就是要这些人疲于奔命焦头烂额。只要争出这些许的时间,他就可以直插南下,改变东南战局,进而一举定山河。
但这必须是一次奇兵突袭的闪电战,决不能拖延太久。
嘉斐深沉看一眼徐达虎那张惊魂未定的脸。
“你若想救胡都堂,就把我交代的事都办好。至于其他,你不必管。”
徐达虎领了命,转身要退,才迈开两步又一脸困惑地折回来。
“…王爷为何找我去办这些事?”
因为你人傻好哄,喂上十天就喂熟了,使唤你放心不费劲。
靖王殿下在心里如是回答,面上却笑得无比温良。
“徐将军是忠勇之士,我信得过。怎么难道小王看错了?”
徐达虎毫不知情,想想自己被倭寇揍完又被匪盗撵着屁股跑的熊样竟然没有被嫌弃,忽然感动地按住心口。
然后就被玉青一巴掌狠狠拍在后背。
玉青一脸真诚地勾住他肩膀,“你哪儿这么多问题,王爷让你去办,你就去办。你想一想,跟着王爷不用饿肚子。”
徐达虎眼眶一热,紧紧握拳立誓:“末将定不辱命!”
甄贤看着徐达虎被玉青拐出门去,不由怅然感慨。
“其实各县安置难民的事,不一定要烦劳徐将军,我不是浙直的人,不受三司辖制——”
嘉斐立刻侧身一把按住他,就好像再不抓紧一点他就又要跑了似的。
“你只要跟着我就好,哪儿也不许去。”
打从离开靖王府的那一刻起,靖王殿下便已打定了主意,吃一堑长一智,上回在苏州他一念之差放了小贤自己下山,这人再回来就没一天是好的。这一回他说什么都不能再掉进同一个坑里。
可他这么当着众人的面就把甄贤按在座椅上。甄贤瞬间面上一涨,感觉在场所有的眼睛全直勾勾盯着自己,立刻不适应地拧转挣扎,想要躲开。
靖王殿下哪里肯放手。甄贤越是挣扎,他反而抓得越紧,最后干脆一把将人打横抱起来。
甄贤浑身一颤,下意识抓住他肩膀,稳住自己,而后反应过来,又觉得羞耻,顿时不知该把手往哪里搁了。
卫军们都已处之泰然,十分默契地扭开脸,盯脚尖的盯脚尖,遥望远方的遥望远方。
只有张二和顾三娘两个,大概这辈子从来没见过真的王爷,顿时觉得眼前这个人和之前小半个月里天天见着的都不是同一个人了,眼不错珠地盯着,跟看大佛似的追着看。
“你真的是王爷啊?”
顾三娘两只水汪汪的眼睛都在放光,在嘉斐身边跳来跳去,根本不记得自己几天以前都是如何当着王爷的面痛骂朝廷的。
在这些人心里,好像天然是把皇帝、皇子和朝廷、狗官分开的。
狗官鱼肉百姓,朝廷狗官当道,但圣上和皇子们总是好的,能替大家做主,即便有不好,那也必是受了奸佞的蒙蔽欺骗,一旦察觉真相,一定会主持公道。虽然大家常常也会骂,甚至会恨,但总是不死心。
那天陆澜曾逼问小贤,为什么只怪罪于佞臣。
小贤当时脸色惨白,但什么也没说。
他看在眼里,其实什么都明白。
小贤害怕伤着他。
有些事一旦硬要较真个理,便绕不开他的父皇,也就等于绕不开他。
他的父皇并不是完人,所犯过的错,无人敢说,但确实存在。
偶尔有时候,他会忍不住觉得,寄望于一个永不犯错的圣明君主拯救苍生维系万世太平,这样的“天责”实在太沉重了,甚至不可达成。
人怎么可能永不犯错呢?
假如一个人,甚至许多个人,所可能犯的错误,甚至正在犯下的错误,皆无法预防,不受制约,只能全凭运气,一旦运气不好,便是浩劫…那一定是有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不单单是人,是德,更是制度的问题。
虽然他也不能把这样的话说出来。哪怕他身为皇子。
正因为,他身为皇子。有太多人不会允许他说,包括父皇。
而他更隐隐感到有些说不出的害怕。
倘若他这样说了,会否听来就如同在推卸责任一般,令那些对他寄予厚望的人失望无比?
尤其是小贤。
可若有一天,他也犯错呢…?
他会不会渐渐变成父皇那样,变成他最不愿肖似的那个人…?
身边的少女依旧欢欣雀跃,娇美面颊上染着兴奋的红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