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宫妃媚乱:江山依旧上一章:第 35 章
  • 宫妃媚乱:江山依旧下一章:第 37 章

夏澜玥心酸道:“你若希望我忘记你,那我便会忘记你。”

夙宸似沉思了一下,才道:“如此,那便忘记我吧。”

夏澜玥用力点头道:“好,我会忘记你的。”

夙宸不再看夏澜玥,只是将目光投至紧闭的窗上,初白的天色已透过窗户纸印了进来,时间过得这样快,竟不知不觉已天亮了。

夏澜玥亦是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看着那浅浅的白,朦胧了双眼。

“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过后,不过一捧黄沙。这山长水远的人世,终究是要自己走下去。”他的声音悄然响起,显得那样虚无缥缈。

她听着他的声音渐渐消逝,静谧的大殿内静的出奇,唯有她自己的心跳声那么清晰。她的目光仍是凝视着窗外,脸上却勾起明媚的笑容,可眼泪却在眼眶内打转。

“你我本该是陌生人,却因燕国菩提树下的一次结缘,改变了一生。若非我贪玩出了府,若非我的钱袋丢了,你便不会有机会替我解难,在白府那一次我亦不会救你,而你兴许就会命丧白府。燕国不会灭亡,父亲不会惨死,我不会来魏国为细作…若非如此,我又怎会与你相识相爱,虽然痛苦,却甘之如饴。”她的声音飘远,嘴角的笑深深浅浅,明知身畔的人已听不到她的话,可她仍旧讲述着。

“可当我们才真正相爱,你却要先我一步离去,并且自以为是的为我安排了一桩婚事,你认为那样便是对我好。可你不懂,若我真正爱上一个人,便会死心眼的一直爱着,愿与他同生共死。可我还未将天佑养育成人,只要有我在,必然将你未完成的事延续下去。我会将天佑辅佐成一代明君,永保这江山依旧。”她终于收回视线,静静地看着双目紧闭的夙宸,此时的他脸上虽然惨淡,可表情却是那么安详。

手,轻轻抚过他的眉眼,贪恋的望着他的面容,想要将他的模样铭记在心中,永世不忘。

“我只愿,下一世,花未谢,雨未消,你未离去。”

☆、第220章 江山定,慕飘羽之忠(1)

骄阳冲破重重乌云破空而出,映照着整个被雪覆盖着的皇宫,众多官员已被寒夜的风冻了整夜,大部分已吃不消,好在有安遥吩咐宫人泡了茶给这些浑身早已冻僵的官员,这才得以缓和一夜的寒冷。

“里边为何始终没有动静,一整夜了,莫不是出了何事吧?”张角已是满面风霜,神情有些不耐。

“我们不能在此处干等,进去瞧瞧!”陈秉义说罢,众多官员便上前要硬闯。

安遥一见形势不对,即刻上前阻拦道:“皇上有令,没有他的传召,任何人不得入内,大人们如此擅闯可是重罪。”

陈秉义怒道:“如今皇上命悬一线,一个燕国的女人却在里便待了那么久,难免她有不轨之心!让开!”他一把推开安遥,便大步硬闯,然而他的步子却被慕飘羽拦住。

“陈大人要明白,皇上是君,你是臣,你如此擅闯皇上寝宫,莫不是想谋逆!”慕飘羽的字字句句凌厉异常,身上散发着不怒而威的气势,震慑了想要一同闯入的数名官员。

“说起谋逆,我比不上大将军,你与皇后同为燕国人,此次一同剿灭夙锦一甘乱党,虽在天下人眼中是第一功臣,但在我眼中你与皇后却是打了剿灭乱党的名义,想要谋夺这魏国的江山。”陈秉义却丝毫未被他的气势震住,依旧是口气狂妄,带着不屑与鄙夷:“你与皇后之间那些流言早就传遍整个魏国了,也只有皇上能容忍你们二人之间的苟且之事!”

慕飘羽目光渐冷,隐泛杀意。

下一刻,紧闭着的宫门被人打开,终止了一切争执声,只见夏澜玥冰冷的目光正扫视着在场所有人。

“皇上,驾崩了。”夏澜玥的声音虽低,却令在场人听得清清楚楚。

话音落,顿时百官跪地,哭声不绝于耳。

夏澜玥此时冷静的让人有些看不透,只是迈出宫门,冷眼瞅着那些哀鸣的官员,也不管真哭假哭,只是越过他们走至安遥身边,将皇上的遗诏递给他。

安遥小心翼翼地接过,便当着众位大臣的面宣读起:“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传位于太子夙天佑继承大宝。皇后夏澜玥恭谨端庄,德才兼备,册封为太后,垂帘听政,辅佐幼帝光耀魏国,钦此。”

旨意一出,在场竟无人响应,众人皆是面面相觑,似乎不满这份遗诏。

倒是一直候在宫外的慕嫣然听到皇上驾崩的消息,脑海中早已混沌不堪,泪水涟涟。她跪坐在地,望着敞开的宫门内,低声喃喃:“宸哥哥,你当真对嫣然如此无情吗?至死都不让嫣然见你一面吗?”

跪着的陈秉义却是猛然站起身来,指着安遥手中的遗诏道:“这封遗诏是假的,皇上不可能立一个燕国女人的孩子为新君,必然是有人动了手脚。”

安遥却是望着手中的遗诏,低声道:“这确实是皇上的字迹无疑。”

“皇上最后一面见的是皇后,许是她趁皇上神志不清,逼着皇上写下遗诏也未可知。”陈秉义咄咄逼人,可夏澜玥却依旧镇静,嘴角噙着冷笑道:“安公公,你来说说在本宫进去之前,皇上神智是否清醒,可有陈秉义大人口中所说的神志不清?”

☆、第221章 江山定,慕飘羽之忠(2)

“皇上神智极为清醒,说话慢条斯理,与往常没有任何差别。”安遥如实禀报。

“即便如此,我陈秉义是绝对不会接受一个燕国女人生的孩子成为魏国的君主。”陈秉义说罢,便眼神示意身旁的张角,张角即刻会意,附议道:“陈大人所言甚是,一个有着燕国血统的人不适合继承魏国的皇位!”

“那张大人你认为谁才有资格成为这魏国的新帝?”夏澜玥不急不怒,轻言问道。

“论资格当属大皇子夙天明。”张角脱口而出。

“若你们皆可以枉顾皇上的遗诏,认定只有大皇子有资格继承皇位,那本宫也无话可说。”夏澜玥语罢,便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大步而去。

她走的那样平静,那样孑然一身,让所有人震惊。

皇位,她竟然丝毫未有争取,只是那么甩一甩手,便飘然离去,让人看不清猜不透。

慕飘羽的视线一直追随着夏澜玥远去的身影,竟也一语不发的随她而去,丢下在场易感人面面相觑。

“既然如此,那大家就来商议一下大皇子继位的事宜吧。”陈秉义只有那么短暂的惊愣,随即便被自己的大获全胜感到开心,即刻召集众人商议——

皇宫中的丧钟起,阵阵敲击在人心,便已向所有人宣告了皇上驾崩的消息。此时骄阳灼灼,却更显凄凉。

冬日的雪未消散,寒风依旧,夏澜玥走在那长长的玄武大道上,宫人还未来得及清理那厚厚的积雪,夏澜玥便已不顾那淹没至裸脚上的冰雪,一步一步深深地朝前方踏去,仿若不曾感觉到刺骨的冰寒涌上心间。

慕飘羽则一直伴随在她的身后,不近不远,正好相隔两步的距离。一路上他也不言不语,他明白此刻的她只需要一份安静。

夏澜玥望着面前那无边无际的白,忽然觉得朗朗世间竟让她再无一丝贪恋,哪怕是这一刻便能拥有自由,她便已是不屑一顾。

也不知走了多久,夏澜玥终是收起了那满心的悲伤,脸上透过坚强的神色。

“你一定很奇怪,为何我没有与陈秉义争执,就那么放弃了天佑的皇位。”

慕飘羽没有答话,只是静静聆听,等待着她的下文。

“夙宸才驾崩,这群道貌岸然的大臣们就这样迫不及待的想要拥立自己支持的人登上皇位,丝毫不为夙宸的离去而悲伤。我不争,只是不想在朝阳殿外污了夙宸的耳,他应该安静的睡去,不该听到那些污浊的言语。”迎着扑面而来的寒风,夏澜玥的声音虽低,却全数传入了慕飘羽的耳中。

“我明白,如今皇上驾崩,这世上在没有人比你还难过。”

“且让他们得意几天,陈秉义,张角,我一个也不会放过。”她字里行间皆是阴冷,步伐止住,回首看着走上前的慕飘羽,问道:“你会帮我的吧?”

慕飘羽亦停住步子,望着面前的人却是沉默,半晌才道:“你和我之间,只能说这些吗?”

☆、第222章 江山定,慕飘羽之忠(3)

夏澜玥未因他的话而有丝毫回避:“我是夙宸的妻子,你是夙宸的臣子,你我之间除了这些,还能说什么?”

慕飘羽轻轻一笑:“我明白了。”

夏澜玥继续问道:“那你会帮我吗?”

慕飘羽长叹一声,目光越过她,落向她身后的苍茫:“自然会。”

得到他这句话,夏澜玥终是定了定心,如今这个局势,只要有了慕飘羽的支持,这个皇位必然是天佑的囊中之物。只是她一次又一次的得到慕飘羽的帮助,她欠他的就永远还不清了。

“你对我们母子的恩情,我必然不会忘记,这个魏国是你守下的,将来你便是这魏国的第一功臣,天佑也将永远尊你为恩人。”

“我为的并非这些。”慕飘羽冷冷的打断,眉心微蹙,眸底深色愈浓。

“飘羽,对不起,我必须完成夙宸的心愿,永保这江山依旧,所以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逼你。”夏澜玥自嘲的笑了笑,曾经的他是那样恨慕飘羽,做梦都想着如何要了他的命。而今却要因为身上肩负着的责任,求他,逼他,岂非可笑。

“这好像是你第一次唤我的名。”他唇角漾起一丝微不可察的笑,随即严肃地说:“你不明白,若非我愿意,没有人能逼得了我。”

夏澜玥没再说话,只是转身,继续朝前方走去,慕飘羽也缓缓跟了上去。

此时此刻的慕飘羽俨然像是一个守护神,笔直而坚毅的身躯为她阻挡一切风霜雪雨,永远那样默默守候着。

“飘羽,你今年三十二了吧。”

“嗯。”

“和夙宸同龄,他妻妾成群,皇子六位,公主三位。而你,却至今未娶。”

“国未定,家何在?”

“待天佑登基后,我便做主为你指一门婚吧。”

“皇后,请不要逼我成家。”

“我只是想找个好女人照顾你,你戎马一生,总该有个归宿。”

“此事往后再说吧,若微臣遇到了好女人,必然求皇后指婚。”

白茫茫的雪地间,两个人的身影一前一后,越走越远,可他们之间的距离却越走远近。

慕飘羽始终离她两步之遥,便已再无法越池一步。

夏澜玥仿若能感受到怀中那封诏书的温度,她的心有着对夙宸满满的愧疚,可她丝毫不后悔。

这一生,她已是夙宸的妻子,是天佑的母亲,她便不能嫁给慕飘羽。

所以她擅自保留下这封诏书,将它当作一个秘密,永远——

太后与皇上的相继离去,整个皇宫内笼罩着一片浓浓的哀伤气息,白幡依旧在宫中四处悬挂飘荡,宫人皆是素面白衣,而魏齐两国的战事依旧连绵。好在夙锦叛乱未果,也稳定了前线的军心,气势稍微振奋了许多,但皇上驾崩的消息让将士们陷入了浓浓的悲伤中,接二连三的败仗让宫中再次陷入一片焦虑中。

如今前线大军已被齐军逼退了一百里,齐军人虽只有三十万,却好似越挫越勇,人数有四十万的魏军非但没有发挥上人数的优势,反倒是接连失利,几场战役下来损兵折将八万,齐军只损三万。

气势上输了齐国一大截,李奉言想过要撤退,但无奈齐军穷追不舍,而他也不甘心,第一回领兵打仗,在人数上绝对占优势的情况下却落得个落荒而逃的笑名,这今后让他如何在朝中立足。想到这里,他便开始与齐军僵持不下,接连吃了败仗。

☆、第223章 江山定,慕飘羽之忠(4)

朝中多数大臣有微词,纷纷想着让慕飘羽领兵前去支援,奈何如今新帝悬而未决,无人可以决断政事。

前几日宫中已为夙宸葬入帝陵,才入葬,陈秉义便迫不及待的召集文武百官以及诸位育有皇子的妃嫔携皇子一同入朝,商议新帝之事。

此时正值黄昏,殿内已燃起烛火,百官分立两侧,诸位皇子皆倚在自己的母亲怀中,如今的大皇子九岁,二皇子七岁,太子与三皇子同龄只有一岁,五皇子与六皇子尚在襁褓之中。他们皆是幼子,丝毫不明白如今的他们即将面临的将是何种场面。

“如今唯有端妃之子年长,最有资历继承皇位,我想,就择个吉日登基吧。”陈秉义一副早已决策好的模样,悠然自得的说出自己的决定,他是端妃的姨夫,自然乐见端妃的孩子继承皇位,这对郑家,对他都是再好不过了。

“看来陈大人已谋划好了,那我就恭祝大皇子荣登皇位,成为魏国新君。”慕飘羽的话脱口而出,还没让郑端妃与陈秉义反应过来,只见他从怀中取出一枚印鉴,这是大司马大将军的印鉴,双手奉于郑端妃:“微臣如今也算功德圆满,愿辞官归隐,永不理会这江山纷乱。”

郑端妃与陈秉义相互对望一眼,未料到他会有此举,一时间有些捉摸不透其深意,便未发话。

倒是在场大半官员见此情景,即刻跪地齐声道:“臣愿追随大司马大将军一同辞官。”

一直稳坐在椅上的郑端妃见此情景即刻起身,怒道:“你们这是要做甚么,逼宫吗?”

吏部侍郎冷笑道:“这魏国的江山是慕将军平定的,这半壁江山亦是慕将军守下的,如今李奉言率领大军在前线抗敌,连连吃败仗,只怕是再打个半年就要全军覆没了。”

廷尉即刻附和道:“说的极是,这魏国若是少了慕将军,只怕是名存实亡,我们这些官员不如早早辞官了去,以免见到魏国没落。”

“好呀,你们都要辞官,那本宫便准了你们!本宫就不信,少了一个慕飘羽,少了你们这些吃里扒外的东西,魏国就会灭亡!”郑端妃的字字句句响彻殿内,反倒是陈秉义许久都未发话。

张角的额上一阵冷汗,赔着笑道:“慕将军何须如此,有话好说嘛。”

慕飘羽依旧不依不饶,一副坚定的表情,似已铁了心要辞官,而他身后追随着的官员也毫不退让。

“我知道慕将军你能征善战,手中握有十余万的精兵良将,此刻你便是要谋反夺取这皇位也是轻而易举的。你未有异心,只因不愿背负这谋逆的罪名,也想魏国的江山依旧繁荣昌盛,可你在此时辞官了去,还带着这样大一批官员走,你是存心想要看着魏国覆灭吗?你对的起先帝的在天之灵吗!”陈秉义终是起身,放下身段,软言规劝着。

慕飘羽看着陈秉义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嘴角泛起冷笑:“陈大人说的好,先帝临终前留下的遗诏是要立太子夙天佑为皇,你却背道而驰,偏要立大皇子,你又何尝对的起先帝的在天之灵呢?”

☆、第224章 江山定,慕飘羽之忠(4)

朝中多数大臣有微词,纷纷想着让慕飘羽领兵前去支援,奈何如今新帝悬而未决,无人可以决断政事。

前几日宫中已为夙宸葬入帝陵,才入葬,陈秉义便迫不及待的召集文武百官以及诸位育有皇子的妃嫔携皇子一同入朝,商议新帝之事。

此时正值黄昏,殿内已燃起烛火,百官分立两侧,诸位皇子皆倚在自己的母亲怀中,如今的大皇子九岁,二皇子七岁,太子与三皇子同龄只有一岁,五皇子与六皇子尚在襁褓之中。他们皆是幼子,丝毫不明白如今的他们即将面临的将是何种场面。

“如今唯有端妃之子年长,最有资历继承皇位,我想,就择个吉日登基吧。”陈秉义一副早已决策好的模样,悠然自得的说出自己的决定,他是端妃的姨夫,自然乐见端妃的孩子继承皇位,这对郑家,对他都是再好不过了。

“看来陈大人已谋划好了,那我就恭祝大皇子荣登皇位,成为魏国新君。”慕飘羽的话脱口而出,还没让郑端妃与陈秉义反应过来,只见他从怀中取出一枚印鉴,这是大司马大将军的印鉴,双手奉于郑端妃:“微臣如今也算功德圆满,愿辞官归隐,永不理会这江山纷乱。”

郑端妃与陈秉义相互对望一眼,未料到他会有此举,一时间有些捉摸不透其深意,便未发话。

倒是在场大半官员见此情景,即刻跪地齐声道:“臣愿追随大司马大将军一同辞官。”

一直稳坐在椅上的郑端妃见此情景即刻起身,怒道:“你们这是要做甚么,逼宫吗?”

吏部侍郎冷笑道:“这魏国的江山是慕将军平定的,这半壁江山亦是慕将军守下的,如今李奉言率领大军在前线抗敌,连连吃败仗,只怕是再打个半年就要全军覆没了。”

廷尉即刻附和道:“说的极是,这魏国若是少了慕将军,只怕是名存实亡,我们这些官员不如早早辞官了去,以免见到魏国没落。”

“好呀,你们都要辞官,那本宫便准了你们!本宫就不信,少了一个慕飘羽,少了你们这些吃里扒外的东西,魏国就会灭亡!”郑端妃的字字句句响彻殿内,反倒是陈秉义许久都未发话。

张角的额上一阵冷汗,赔着笑道:“慕将军何须如此,有话好说嘛。”

慕飘羽依旧不依不饶,一副坚定的表情,似已铁了心要辞官,而他身后追随着的官员也毫不退让。

“我知道慕将军你能征善战,手中握有十余万的精兵良将,此刻你便是要谋反夺取这皇位也是轻而易举的。你未有异心,只因不愿背负这谋逆的罪名,也想魏国的江山依旧繁荣昌盛,可你在此时辞官了去,还带着这样大一批官员走,你是存心想要看着魏国覆灭吗?你对的起先帝的在天之灵吗!”陈秉义终是起身,放下身段,软言规劝着。

慕飘羽看着陈秉义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嘴角泛起冷笑:“陈大人说的好,先帝临终前留下的遗诏是要立太子夙天佑为皇,你却背道而驰,偏要立大皇子,你又何尝对的起先帝的在天之灵呢?”

☆、第225章 江山定,慕飘羽之忠(5)

陈秉义脸上涨红一片:“我也是为了大局着想,皇后是燕国人,她的儿子便有着燕国的血统,如此便没有资格继承皇位,天下百姓与文武百官都不会心服!”

慕飘羽直了直身子,转身看着一旁静坐的夏澜玥,她的怀中正拥着还不懂事的夙天佑。

“你又如何知道天下百姓不会心服?多年前,魏国侵占燕国,燕国多少无辜百姓流离失所,血流成河,这一直是燕国人心中的恨。即便这么多年过去了,虽魏国统治了燕国,可依旧是内乱不止,若是如今有着燕国血统的夙天佑成为了魏国的新君,这样便会让那些燕国余孽心服,魏国与燕国才能真正统一,终止内乱。”

慕飘羽的字字句句说的在理,在场百官皆是连连点头,深表同意,倒是陈秉义的脸色更加难看。

“陈大人你还说,满朝文武百官不会心服,那我倒要反问你一句,到底是百官不服,还是你不服?”慕飘羽咄咄逼人的将矛头指向陈秉义。

还未等陈秉义开口,慕飘羽身后一众请辞的大臣皆齐声道:“微臣心服——!”声声撼动朝堂,逼得陈秉义与一小众人无话可说。

夏澜玥看着眼前的情景,终是缓缓站起身,搂着夙天佑走至朝堂正中央,低声道:“本宫不愿争这皇位,但皇上临终托付,要本宫将天佑辅佐为一代圣君,本宫不能有负皇上所托。”

“好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皇上临终前只见了你一人,谁都不知里边发生了何事,自然一切都任由你说!”郑端妃满心怒火,直指夏澜玥:“所有将士都在场,亲耳听见夙锦将你细作的身份暴露,你有何脸面登上太后之位!”

“端妃,先帝都不曾计较皇后的身份,便也轮不到你来质疑!”慕飘羽厉声打断她的话,缓步上前,一把将夏澜玥手中的孩子抱过,大步朝龙椅上迈去。

张角见此情景,大声喝止:“慕飘羽,休得放肆!”

慕飘羽置若罔闻,径步走至龙椅,便将夙天佑放至龙椅上,对着满朝文武道:“夙天佑便是魏国的新君,而我会带着慕家军平定齐国之乱,守护魏国的百年江山!”

字字铿锵入耳,让在场官员慷慨激昂地直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直跟随着陈秉义的小部分官员见此情景,便也识时务地纷纷跪倒在地,郑端妃脸色却是惨白一片,始终不能接受这即将到手的皇位竟然就这样丢了。

张角看着这突然的变故,知道大势已去,这个朝堂依旧还是慕飘羽所掌控的,他的党羽遍布四周,单凭他与陈秉义根本不是他的对手!更何况,慕飘羽还有慕家军,这便是他手中最有利的一把双刃剑,即能稳定魏国,又能颠覆魏国。大皇子得不到慕飘羽的支持,便是坐拥了魏国江山,也不过昙花一现,终究是要毁在他手上。

陈秉义看着身旁的张角跪下,满心的愤恨只能化作妥协,双膝一跪,与众人齐呼万岁。

“恭请太后。”慕飘羽站在龙椅旁,在众人高呼“万岁”声中将目光投递至夏澜玥的身上,他的目光那么深沉,带着几分浓浓的坚韧。也许这一刻,只有他自己明白,现在的他为了面前这个女人放弃了多少。

夏澜玥的目光越过慕飘羽,深深地投向了龙椅上那个满眼惊惧的孩子身上,她知道这一刻自己的儿子已是魏国的新君,而她将是垂帘听政的皇太后。

夙宸,你看到了吗?天佑已经成功登上皇位了,他将延续你的生命,为你完成你没有完成的一切。

☆、第226章 江山定,慕飘羽之忠(6)

康文元年,三月。

新帝夙天佑继位为帝,尊夏澜玥为皇太后,垂帘听政。

那一年,夏澜玥年芳二十四,便已成为魏国的皇太后。

她不仅仅是魏国史上最年轻的皇太后,也将是魏国最荣耀的女人,当然这些也是后话了。

夙天佑登基之后,整个朝政便落至夏澜玥的身上,她当即便将魏国四十万兵权交还于慕飘羽,任命他为主帅,领兵出征齐国,支援李奉言。

慕飘羽接下旨意,也未做逗留,披上战甲便领着十万慕家军前往齐国边境与李奉言的军队会和。

慕飘羽才至前线,魏国军队士气大增,短短数月魏军势如破竹,齐军连连败退。

康文二年,五月。

魏军大破齐国皇城,血洗齐国都城三日三夜,慕飘羽亲取齐国皇帝首级,降服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