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上一章:第 273 章
  • 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下一章:第 275 章

书房里,护国公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人,点一下左下首处的空椅,让这人坐下,护国公才开口低声道:“王爷有何吩咐?”

第945章 孟其洲先生的人头

来人随身带着一只铁盒,看着四四方方,看着应该是一只铁质的食盒。听了护国公的问,来人将放在了身旁茶几上上铁盒直接就打开了,随着盒盖的打开,一些石灰粉沫从盒中飞扬起来。

护国公看见石灰粉,心就一凛。

“国公爷,您请看看吧,”来人指一下铁盒。

护国公起身走到茶几前,铁盒里一只人头半埋在石灰粉里。护国公背在身后的手一握,凝神细看面前的人头。

来人也不说话,对婢女送上的茶点看都不看一眼,只盯着护国公看。

护国公说:“这是孟其洲?”

人头脸上的皮肤已经干枯,右脸颊一道刀口,从眉骨一直延伸到下巴,刀口外翻着,早已失去皮肤保护的肌肉显深褐色,这张脸面目全非,但护国公还是将人认了出来,这是睿王身边的幕僚孟其洲没错。

来人将铁盒的盖子又合上了,道:“他被睿王派去了辽东,在从辽东返回江南的路上,被我家王爷的手下抓住了。”

护国公道:“老夫猜想,他也是去了辽东,”说着话,护国公转身往坐椅处走了,他是猜到孟其洲去了辽东,可他没想到,孟其洲会在归程中,落到秦王的手里,还身首异处了。

“他附身带了一封信,”来人看着护国公复又坐下了,才低声道:“只是我们的人没能拿到那封信。”

“这是为何?”护国公不动声色地问。

“在侍卫被杀光之前,这位将信撕碎吞进了肚子里,”来人说:“事后我们的人剖开他的肚子找信,只是纸上的墨字被胃液泡过后,已经消失大半了。”

护国公说:“那还剩下的那一小半呢?”

“那一小半只是问好的话,”来人说:“经人辨识,那信应该是太太后娘娘亲笔信。”

护国公的目光一跳。

来人拍一下铁盒,道:“这个人头,我家王爷说送与国公爷你了。”

护国公目光在铁盒上停了停,点头道:“好,替我多谢王爷。”

“国公爷客气了,”来人说:“我家王爷还命在下问国公爷一句,听闻你们护国公府上的少爷和小姐们,不日将启程离开江南,前往江南避祸?”

护国公又看一眼被放在茶几上的铁盒,道:“没有的事。”

来人看着护国公笑了起来,道:“这就好了,在下回去后,会跟我家王爷说流言不可信,国公爷并不打算送家人去辽东。”

护国公的面色平静,抬手捻一下颌下已经全白的胡须,道:“请秦王爷放心好了,我这里没有变故,傅太妃娘娘那里也没有变故。”

来人听了护国公这话后,冲起身冲护国公行了一礼,道:“在下知道了,刚才在下听闻府上的老太君去了,还请国公爷节哀。在下不易久留,在下这就告辞了。”

说完话,来人也不等护国公说话,直接转身就走了,他谅护国公也没有胆子强留他。

亲信管事送了来人回来,刚在书房门前站下,就听见书房里响起一声茶盏被砸在地上的声音。管事的将到了嘴边的禀告又咽了回去,小心翼翼地等了一会儿后,才重新冲书房里禀告道:“主子,来人走了。”

“知道了,”护国公的声音从书房里传了出来。

管事的不再说话,退到了一旁站下。

书房里,四个幕僚分了左右两边,坐在了护国公的下首处。装着孟其洲人头的铁盒,这会儿放到了护国公的书桌案上。四个幕僚都不往铁盒处看,孟其洲是睿王身边的幕僚,同为幕僚,这让四位先生多少有些物伤其类之感。

“秦王杀了孟其洲,”护国公低声道:“他这也在是告诉老夫,他能杀孟其洲,他同样能杀我的儿孙。”

护国公一阵的头晕,秦王这是在逼他自断后路。若他将儿孙送往辽东,至少可保他们这一支的莫氏子孙不绝,可现在呢?秦王若是胜了还好,这位若是输了,那他莫潇岂不是要带着全家,陪着秦王李祈一起万劫不复吗?

“唉,”一个幕僚叹气道:“国公爷,如今容不得您选了。”

护国公坐在书桌案后面,手边上就摆着孟其洲的人头,过了许久,护国公才道:“是啊,睿王必败,老夫还选什么?”

“若是辽东铁骑能尽快南下的话,那…”另一个坐在护国公右下首的幕僚要说话。

护国公摆一下手,打断了这位的话,道:“辽东军才与蛮夷血战一场,他们如今不可能南下。”

“是啊,”坐在护国公左下首处的两位一起点头,道:“光要筹集粮草,辽东那边就至少等到这个秋季过去,这还要看辽东的这一次秋收的情况,若这一年还是荒年,那明年一年之内,辽东军都不可能南下。”

书房里无人说话了,睿王能再撑一年吗?这显然不可能。

“老爷,”刘氏夫人的声音这时从门外传来。

护国公没让夫人进书房,而是自己走出了书房。

书房门外,刘氏夫人已经穿上了丧服,看见护国公出来,便从身后丫鬟的手里拿过一套丧服,递到了护国公的跟前。

护国公将丧服拿在了手里,并不穿,看着刘氏夫人道:“母亲的丧事你看着办吧,明日我进行宫一趟,母亲这一去,我就得丁忧了。”

长辈死,儿孙是要辞官守孝的,老太君这一去,护国公按律,得为老母亲守二十七个月的孝。

听自家老爷这么一说,刘氏夫人忙抬头道:“可我们现在也回不去京城啊。”

“再说吧,”护国公道。

“再说?”刘氏夫人说:“这要如何再说?老爷打算什么时候送字青,书青他们去辽东?”这事在刘氏夫人看来,比老太君的丧事更重要!

护国公看一眼这会儿站在他跟前的这些人,跟刘氏夫人道:“他们不去辽东了。”

“什,什么?”刘氏夫人惊叫了起来,不让儿孙们去辽东,难道要儿孙们陪着睿王一起死在江南吗?!

护国公不能跟自己的夫人解释什么,只能是道:“你去忙母亲的丧事吧,”说完这话,手拿着丧服,护国公转身就要回书房去。

第946章 莫望北是个不孝子

刘氏夫人情急之下,伸手拉住了护国公,脸色大变,声音变调地惶急道:“出什么事了?为什么字青他们不能去辽东了?”

护国公轻拍一下刘氏夫人的手,道:“夫人,这事我仔细考虑过了,一来江南到辽东的路途遥远,我无法保证他们在路上的安全,二来那个不孝子没有给我回信,我想他是不愿意收留字青他们的。”

刘氏夫人往后倒退数步,若不是有丫鬟扶着,夫人就得瘫倒在地。对于护国公的谎言,刘氏夫人是深信不疑,“他,”刘氏夫人颤声道:“他就这么记恨我们?”

护国公长叹一声,人看着极为苍老,看着院中早已不见夏日繁盛之景的花草,护国公跟刘氏夫人小声道:“此事不要再说了,你将母亲的丧事办好,有我在,我们这个家就倒不了。”

护国公推门进了书房,刘氏夫人失魂落魄地往院外走,等走回到老太君住着的院中后,看着一院儿孙,刘氏夫人终于撑不住,腿一软就跌坐在了地上。

“夫人!”跟着刘氏夫人的丫鬟婆子惊叫起来。

刘氏夫人如同得了癔症一般,呆愣愣地坐在院中的花砖地上,几个丫鬟婆子合力将她从地上扶起来了,刘氏夫人还是站立不住,随着几个丫鬟婆子松手,刘氏夫人便又瘫坐在了地上。

“母亲!”一身丧服的三老爷莫望尘从院外进来,正好看见刘氏夫人往地上瘫坐的这一幕,莫三老爷忙就跑到了刘氏夫人的跟前,连声喊道:“母亲,母亲您这是怎么了?”

刘氏夫人这会儿耳鸣的厉害,看见儿子的嘴巴在动,可她听不见儿子在跟她说些什么。

刘氏夫人的这副模样,让院中的众人又着慌起来,不知道刘氏夫人这是伤心过度,还是又出了什么事了。

洪氏夫人这时从正房里出来,冷眼看着瘫坐在地上的婆婆,还有跪在刘氏夫人跟前的莫三老爷两口子。随着莫望乡一去,这两口子就在府里抬头了,好似身价倍涨了一般,洪氏夫人心中冷笑,这两口子的吃相太难看,也不想想,大老爷死了,可她的孙儿们还在,护国府的嫡长孙还是莫字青,老三两口子想从他们大房刮东西走?想都不要想!

刘氏夫人是在莫八小姐的大哭声中回神的,莫良珊哭得快要喘不过气来,小脸蛋哭得通红,刘氏夫人心痛地将小孙女儿搂在了怀里,哄道:“八丫头莫哭,祖母没事儿了,八丫头乖,不哭啊。”

“母亲,您这是怎么了?”莫三老爷问。

刘氏夫人摇头,想抱着莫良珊起身,却一下子没能站起来。

莫三老爷忙伸手扶母亲。

刘氏夫人站起身,莫良珊也被伺候她的丫鬟抱走了,刘氏夫人看看院中的众人,悲又从心中来,不能去辽东,那她这一大家子还能去哪里避祸?

“我方才头晕了一下,“刘氏夫人给自己找了一个借口,跟众人道:“不要围着我了,等老太君的灵堂布置妥当了,你们都去灵堂守灵吧。”

“母亲,要么找大夫过来看看吧?”莫老三爷轻声问。

这会儿几个太医回小皇帝住着的行宫去了,但还有大夫在,莫三老爷说着话,就冲身旁的一个管事的使一个眼色,让这个管事的去叫大夫过来。

“不用了,”刘氏夫人脚踩绵花似的往正房走。

众人散开,给刘氏夫人让开了一条路。

就站在正房门前的洪氏夫人,见婆婆往自己这里来了,也不下台阶去迎,而是一个转身,洪氏夫人进正房去了。

“大嫂这是怎么了?又有谁惹着她了?”三少夫人不满道。

刘氏夫人没说话,洪氏这样阴阳怪气的不是一天两天了,可现在不是她与洪氏计较的时候,与一大家子无处安身相比,洪氏的阴阳怪气算得了什么呢?

刘氏夫人没进停着老太君尸身的正房,而是就要走廊里坐下了。三少夫人退下之前,看了自家夫君一眼,让莫望尘留下来。

等就母子二人待在走廊里了,莫三老爷站在母亲的身旁,小声道:“母亲这会儿感觉好些了吗?”

刘氏夫人目光直愣愣地看着庭院,半天才说:“字青他们不去辽东了。”

“啊?”莫三老爷没反应过来。

刘氏夫人看向了儿子,又道:“不光是字青,是所有人都不去辽东了。”

莫三老爷真希望刘氏夫人这是在跟他开玩笑,“这,这好好的,是因为老太君的丧事国吗?”

“老太君的丧事办完了,也不会有人被送去辽东了,”刘氏夫人说:“莫望北不肯收留。”

莫三老爷倒吸了一口气,空气里有秋桂的香味,可莫三老爷此刻感受不到这份沁人心脾的花香,莫望尘几乎是气急败坏地道:“他还当真要与我们断亲?!”

刘氏夫人手搭在自己的肚子上,说了句:“到底隔个娘胎呢。”

“可,可老四不是在他哪里吗?”莫三老爷道:“他能容得下老四,他怎么就容不下我们了?”

提到弃家远走辽东的莫望南,刘氏夫人的心头就又是一痛,道:“你们兄弟几个,也就他与莫望北的关系好些吧?”

莫三老爷说不出话来,他与莫望北的关系是不好,他没有前后眼啊,他要早知道有今天,他当初怎么可能会与莫望北过不去?“这,这谁知道如今我们要靠着他莫望北了?”莫三老爷小声抱怨道:“当年在府里,他一个罪奴生的庶子,差点都上不去族谱,指望我讨好他?这怎么可能呢?”

“谁说要讨好他的?”刘氏夫人突然就有了怒气,“嫡庶有别,这是规矩!”

莫老三爷咧了咧嘴,这个时候了,还说什么嫡庶有别哦!秦王的兵要是冲进他们这座园子,那些个丘八挥刀杀人的时候,会先问一句你是嫡出还是庶出?

“就算,就算他莫望北不肯收留字青他们,”莫老三爷小声道:“那也可以送字青他们去辽东啊,秦王的兵马到不了辽东,他莫望北不收留归不收留的有什么关系?他总不至于会杀了字青他们吧?”

第947章 傅太妃,魏太妃

刘氏夫人被三子一语点醒了,是啊,就算莫望北不肯收留莫子青们,这人也不至于杀了莫子青们吧?

“母亲,父亲还与你说了什么?”莫三老爷问。

刘氏夫人脑子乱糟糟的,想了半天才道:“老爷说,路上不太平,他也派不出太多的人手护卫字青他们。”

在莫三老爷看来,这才是最重要的那一条,由江南往辽东去,路途漫漫不说,如今天下大乱,山贼路匪横行,他们要怎么去辽东?

“要是,要是,”刘氏夫人说:“要是莫望北能派人来护卫,那字青他们…”

这话说了一半,刘氏夫人自己就不说了,莫望北不愿意收留摘系这一脉的子孙,还指望这人派人来护卫?

莫三老爷心下绝望,他是真在准备送儿女去辽东的事了,他甚至准备让自己的夫人许氏跟着儿女一起去,如今这条逃生之路竟然也走不通了,莫三老爷真的是有万念俱灰之感。

“先忙你祖母的丧事吧,”刘氏夫人低声说了一句,说话的语气听着也是绝望,她于战乱中身死不要紧,她已经一把岁数了,该享的富贵都享过了,可她的儿孙,她的小孙女儿们要怎么办?也跟着她一起等死吗?

莫三老爷想想不甘心,一跺脚,说了句:“我去找父亲。”

莫三老爷急匆匆地走了,刘氏夫人坐在廊下发呆,老太君的屋里又传了哭声,刘氏夫人装作没有听见,仍是坐着不动。真正面临了,刘氏夫人才发现,都说死者为大,可真要死人的事和活人的事撞在一起,死人是远没有活人重要的。

书房里,幕僚已经退下,护国公在伏案写丁忧守孝的折子,听见书房门外传来三子莫望尘求见的声音,护国公也不抬头,只应声道:“进来。”

莫三老爷推门进屋,开口便道:“母亲说,大侄他们不去辽东了?”

护国公拿着笔的手一停。

“父亲!”莫老三爷快步走到书桌案前,道:“睿王爷的兵马一退再退,他不是秦王的对手,我们一家继续留在这里一定会死啊!”

护国公抬眼看三子,道:“那你有办法?”

“我,”莫三老爷说:“我们还是得想办法去辽东啊。”

去辽东。

护国公如今听了这三个字心头就冒火,“去辽东看莫望北的脸色过活,你愿意?”护国公问三子道。

莫三老爷说:“您是他的父亲,他要给谁看脸色?他莫望北就不怕落个不孝的名声?”

护国公叹一口气,他有这些儿子啊,要他说什么好呢?“不孝,你觉得这个名头能压住莫望北?”护国公看着三子道:“你真是这么想的?”

莫三老爷底气不足,莫桑青与家里断亲的事,他可没忘了,那莫良缘逼到寝食难安的事,他也没有忘记。儿女都是这么一个德性,莫望北又能是个什么好性的人?

“在辽东他莫望北就是土皇帝,”护国公道:“他不用担这个不孝的名声,只要他杀了我,给我安排一个不差的葬事,世人谁敢说他不孝?”

莫三老爷呆住了。

“你要拿为父的命,去赌一回吗?”护国公问。

莫三老爷不敢说话了。

“出去吧,”护国公道:“去你祖母的灵堂守着去。”他这个儿子能做的事,也只有这个了。

随着护国公府挂起治丧的白幡,护国公府老太君过世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城。

睿王在花园的小亭里,听赵季幻禀告了这个消息。

“王爷您要去护国公府一趟吗?”赵季幻小声问自家王爷。

睿王将手里的折子往身前石桌上一放,道:“不去。”

赵季幻便又问:“那圣上那里?”

“圣上不可以出行宫,”睿王道:“若是有人要闹,就说这是我的话。”

赵季幻忙领命退了下去。

睿王坐在亭中,看着赵季幻走远。睿王的样子看起来与以前没什么变化,从京城退至江南,又在江南一败再败,睿王爷的日子过得艰难,但睿王人看起来不见老,最多就是神情较过去更阴郁了些。

没过一会儿,魏太妃坐着抬椅过来,到了石亭前下了地,魏太妃就让几个太监宫人退下。

睿王在石亭里站起身。

魏太妃慢慢地走过石亭,开口说道:“明日我去一趟护国公府吧。”

睿王说:“不用了。”

魏太妃说:“你与莫潇那个老儿相处不来,这母妃知道,可现在你不能与那老儿闹内讧啊。”

睿王看向了自己的母妃,目光锐利。

魏太妃将头一低。

“这话是谁与母妃说的?”睿王问。

“没有跟我说,我自己能看得出来,”魏太妃道:“你如今这是怎么了?你连母妃也要防着了?”

睿王说:“傅氏的话,母妃最好一句话也不要信。”

魏太妃一噎,她也不喜欢傅美景那个女儿,可如今她们不是在一条船上了吗?不管以后如何,现在她得与傅美景同舟共济啊。“你,”魏太妃看着儿子道:“你跟傅氏一个女人计较什么?”

“行了,”睿王没了耐性,道:“母妃你不用去护国公府,就这样吧。”

魏太妃在石亭里站着,母子二人如同在对峙一般。

花园里起了风,花木的枝叶一阵乱晃,发出的声响扰人清静。

母子间的对峙,最后还是魏太妃败下阵来,重重地叹一口气,魏太妃往石亭外走。

睿王也不说话,现在如非必要,他没有与人说话的兴趣。

第二日,护国公府的门前车水马龙,朝中大臣大都前来吊唁。虽然天下已乱,正逢多事之秋,可老太君的丧事办得还是极其隆重,没有辱没她一品诰命夫人的身份。

而小圣上想出行宫前往护国公府吊唁,却被禁卫拦在行宫门前的事,很快被众口传说,传得面目全非,传到最后就变成了睿王要反的传言。

魏太妃在家中听到这传言,顿时就愁到不行,大敌当前,他们自己先内讧起来了!

傅美景在这时派人来请魏太妃,“我家太妃娘娘想与傅太妃娘娘说说话,”前来找魏太妃的宫嬷嬷说道:“如今外面的传言,让我家太妃娘娘急得夜不能寐,还请魏太妃娘娘务必去见她一面。”

第948章 傅太妃问,你为何恨莫良缘?

睿王住着的地方离李祉住着的江南行宫不远,魏太妃小半个时辰后,就坐在了傅美景的面前。

傅美景打扮得当,妆容精致,只是两边脸颊的肌肉往下坠得厉害,这让傅太妃的看起来不但显老,还显凶相。

魏太妃坐下后,就有宫人奉了茶上来。茶是当年的新茶,泡出的茶水呈浅碧色,还有一股泛清苦的茶香味。不过魏太妃没心情品茶,看着傅美景,魏太妃便道:“娘娘找我来何事?”

傅美景挥手让左右退下,她的断腿伤是好了,只是人也落下了残疾,走不了路了。江南这些天都是阴天,傅美景的伤腿一直就在疼痛中,要与魏太妃说话之前,傅美景轻轻捶了几下自己的伤腿,这才将坐榻小几上放着的一封信拿起,凝到了魏太妃的跟前,道:“你看看吧。”

信封是拆开的,魏太妃将信从信封中倒出,展信便看。

“这是莫良缘,咱们的太后娘娘写给睿王爷的信,”傅美景跟魏太妃道。

这真是莫良缘写给睿王的信,只是不是原件,而是旁人抄录的。孟其洲会在回程的途中,被秦王的人劫杀,也是这位抄信者的“功劳”。如今这叛徒身在何处,傅美景不知道,她只知道,此刻莫良缘若是在江南,那她与护国公一定就死了。

对莫良缘,傅美景想过很多,之前睿王若不让莫良缘走,那他们也许就不会由京城败退到江南,如今她的儿子也许还稳当当地,坐在金銮大殿的龙椅上。可莫良缘若在,那她儿子也只会是一个傀儡,而且这个女人恨她,她的日子会很难过,不要说让她掌管后宫了,她可能都出不了长秀宫的宫门一步。

跟着睿王,跟着秦王,她的儿子都只是一个傀儡皇帝,横竖她的儿子都只能是一个傀儡,这让傅美景认为,莫良缘还是不在的好。睿王,秦王,莫良缘,三个人中,傅美景最不想的是仰莫良缘的鼻息求活。

魏太妃看完了信,坐着半天没说话,她不厌恶莫良缘这个女人,可看莫良缘的信,她又觉得莫良缘说的话是有道理的,可再转念一想,若真像莫良缘说的这样,那傅美景又怎会让她看这封信?

“这信怎么会在娘娘的手里?”魏太妃问。

傅美景说:“我也不清楚,这信是护国公送来的。”

“什么?”魏太妃一下子便站了起来。

“这信是抄录的,”傅美景打了个让魏太妃坐下的手势,道:“这信打辽东送来,想来是护国公安在辽东的人,立下的劳功了。”

莫望北是莫潇的次子,要说莫潇这个老儿在辽东安有人手,这话魏太妃是信的。

“莫大将军心狠呢,”傅美景低声道:“如今我们处境艰难,他在辽东手握重兵,却迟迟不发兵来救。我苦等了这些日子,就等来了莫良缘的这封信。”

魏太妃愣怔着听傅美景说话。

“与蛮夷的战事早就结束了,”傅美景说:“辽东军为何不南下勤王?写这么一封挑拨离间的信,他们辽东大将军府想干什么?”

“他们想干什么?”魏太妃重复了一遍傅美景的这句问。

“君不君,臣不臣,”傅美景苦笑着道:“除了这个,还能是什么?”

这话听得魏太妃毛骨悚然,魏太妃整个人都哆嗦了起来,过了许久才说了一句:“莫望北要反?”

“挑着我们这里内讧,”傅美景说:“让睿王快些败北,让我们这些人都快些落到秦王的手里去,这样他们就有借口清君侧了,不是吗?等那辽东铁骑打到江南,睿王爷也好,圣上也好,还会在人世吗?打着报仇的旗号,他们辽东大将军府将秦王杀死,魏姐姐,你说到那个时候,这个天下姓什么?”

魏太妃目瞪口呆。

“莫良缘,”傅美景摇一下头,“这信怎么会由莫良缘来写呢?咱们的太后娘娘,不过是仗着睿王爷待她有情,不会对她生疑罢了。”

“没有,没有这回事,”魏太妃矢口否认道。

傅美景又苦笑了一声,道:“那魏姐姐你为何厌恶莫良缘呢?先帝爷若在,魏姐姐的这份厌恶还能说得通,可莫良缘入宫之时,先帝爷就已经驾崩了啊。”

魏太妃青白了脸,失去了否认的力气。

“这信我拿与魏姐姐看,”傅美景说:“这信的原件,护国公的人会想法儿在路上拦截,我们尽量不让睿王爷看到这封信。不过睿王爷就算真看到了莫良缘的这封信,我也不怕,我问心无愧啊。再者,她这挑拨的伎量也不高明,说我与护国公会投到秦王那头去,我们去秦王那里送死吗?郑贵妃,秦王府上下,郑氏一族都被杀了,这样的仇,我们与秦王还能化干戈为玉帛?”

“这个贱人,”魏太妃小声骂。

“她如今活得比我们好,”傅美景说。

“圣上不能出宫的事儿…”

“这事就不要再提了,”傅美景打断了魏太妃的话,道:“睿王爷一向不喜欢圣上与护国公走近,这我知道。”

魏太妃叹气。

“魏姐姐试一试吧,”傅美景说:“劝劝睿王爷,让他不要把希望都放在莫良缘,放在辽东军的身上,莫望北一家不可信。”

魏太妃想说,我的话,睿王哪里肯听?可当着傅美景的面,魏太妃又说不出这样的话来,这话一说,不就显得她这个母妃半点用没有吗?

“总之魏姐姐小心些,”傅美景说:“别让莫良缘害了睿王爷。”

魏太妃急匆匆地来,浑浑噩噩地走了。

年欢喜从山水屏风后面走出来,将魏太妃一口没用的茶水泼向了开着的窗外。

傅美景说:“欢喜,魏氏会与睿王说这事儿吗?”

年欢喜说:“应该不会,她巴不得睿王永远都不要听见莫良缘这个名字呢。”

“那她会怎么做?”傅美景问。

年欢喜走到了傅美景的跟前,小声道:“娘娘不要指望她能阻拦辽东军南下,魏氏的手段有限,睿王也不听她的话。”

傅美景握住了年欢喜的手,道:“欢喜,我心很乱,秦王的许诺,我们能信吗?”

第949章 魏太妃说,你就这么相信莫良缘?

年欢喜没有说话,漂亮的脸上神情温柔,可如今年欢喜真的是很少说话了。睿王要败了,所以在船沉之前,弃船逃生,可秦王那里就是生路吗?那位王爷父母妻儿都已经失去,付出这么大的代价,秦王会允许李祉继续坐在龙椅上吗?

先求生路,再图以后,这是护国公的原话,可年欢喜不知道这话对是不对,从水里逃生,却又走进火场里,他们还有什么是可图谋的?不知对错,找不到答案,那如今的年总管就只能闭上嘴巴。

傅美景将头靠在了年欢喜的身上,幽幽地说了句:“怪我将生圣上生得太迟。”

若是登基之前,李祉就已成年,与自己的皇兄一样,有自己的王府,有了自己的势力,傅美景相信,那他们母子的境遇绝不会是如今这样的。

年欢喜静静地站着,没有接傅美景的话。

“我不该让你回来,”傅美景又说:“我应该让你跟着莫良缘去辽东的。”

“娘娘,”年欢喜终于开口,小声喊了傅美景一声。

傅美景抱住了年欢喜,抱得很紧,说来可笑也可悲,她机关算尽地活到今天,唯一能让她心安的人竟然只有一个年欢喜,而她偏偏待这个人并不好。

年欢喜抬手摸一下傅美景梳着的垂髻,小声道:“奴才不会去辽东的,奴才只会陪在娘娘身边,奴才哪里也不去。”

傅美景抽噎了一声,泪水洇湿了年欢喜的总管太监服。

傅美景在年欢喜怀里垂泪的时候,魏太妃在家门前下了马车。说是家,也不准确,这只是一处江南世族的园林,被征来做了睿王一家的暂居之处,并不是真正的睿王府。

魏太妃到了这会儿,人还是浑浑噩噩的,由两个丫鬟扶着走进府门,下门廊台阶时,魏太妃突然就大声下令道:“睿王呢?王爷这会儿在哪里?我要见他!”

几个军中的将领,这时与睿王一起坐在议事厅里,将军们面色都不佳,战局于他们不利,将军们心里都没什么底气,谁也不敢跟睿王爷打包票,他们能顶住秦王军的攻势。

“王爷,辽东军什么时候可以南下?”有将军低声问睿王道。

睿王没说话。

另一位将军道:“辽东军是远水,如何解近渴?王爷是不是再向他处求援?”

天晋的将门并非只有一个辽东大将军府啊,以其眼巴巴地盼着辽东军的南下,不如往别处想想办法啊。

睿王道:“五天会有一支近七万人的兵马从江西过来。”

几位将军互看一眼,都微微松了一口气。

“这是江西哪部的兵马?”一个将军问道。

睿王还没答话,议事厅外便传来了吵闹声。

“我要见睿王!”院中有女子大声道。

“太妃娘娘,太妃娘娘,”赵季幻的声音随即响起:“您现在不能进去,王爷在与诸位将军议事,太妃娘娘您留步,奴才求您留步。”

听闻来的是魏太妃,几位将军都沉默了,他们能说什么呢?

睿王抚一下额头,跟诸将说一声稍等,自己起身走出了议事厅。

魏太妃这里已经推了赵季幻一把,只是没能推动,看见儿子出了议事厅,魏太妃沉着脸便道:“如今母妃见你一面都难了。”

赵季幻苦着脸看睿王,他实在是拦不住人。

睿王从廊下走出来,站在魏太妃的跟前,打量一眼魏太妃的脸色,睿王道:“母妃随我来。”

母子俩个站在一处偏院里,赵季幻守着院门,不让闲杂人等进入。

“什么事?”睿王问魏太妃道。

魏太妃说:“如今到处都要传你要造反的事,你就一点不着急?”

睿王说:“你去见傅氏了?”

魏太妃说:“是,我去见了傅氏,她怕得要命,这传言差不多就要将她这个圣上生母逼死了!”

睿王冷声道:“那就让她去死好了。”

“什,什么?”魏太妃急道:“现在逼死了傅氏,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她又与母妃说了什么?”睿王看着魏太妃问道。

魏太妃说:“她能说什么?说她害怕啊,哦,她还问我,一直说辽东军会南下,怎么到了今天,也没见着辽东军的影子?”

睿王不动声色,道:“所以呢?”

“什么所以?”魏太妃说:“要说我,莫望北就是要见死不救了,王爷你也别指望这支辽东军了,这支兵马来了可能还不如不来!”

睿王说:“原来傅氏跟您说了这个。”

“这不是,这,”魏太妃结巴了一下,对于儿子的犀利,她始终是习惯不了,“你说什么都好,”魏太妃看着儿子道:“辽东军到了今天也没消息,这不是假事的吧?傅氏害怕,她惦记辽东军,也没错处吧?”

“你方才说,来不了还不如不来,”睿王道:“这是什么意思?傅氏这话可不像是盼着辽东军南下的意思。”

“你就不觉着,莫望北那一家三口,是在坐山观虎斗吗?”魏太妃道:“现在都说你要反,依母妃看,他莫望北才是想反的那个!”

“以后母妃不要去行宫了,”睿王低声道:“我会传令下去的。”

“你要禁母妃的足?”魏太妃难以接受儿子这话,“我做错了什么?”魏太妃大声问睿王道。

“我还有事,母妃回房休息,”睿王说着话就要走。

“就因为我说了莫望北的坏话?”魏太妃语调尖酸地道:“你这是在替莫良缘那个女人打抱不平吗?”

睿王停了步,转身看自己的母妃。

魏太妃神情激动,斥问睿王道:“你为了莫良缘,你连你的母妃都要对付了?”

“辽东军刚与蛮夷血战结束,”睿王试着跟魏太妃解释:“他们如今没有能力南下,大军开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母妃,莫小姐与此事无关,你不要事事都要迁扯到她的身上去。”

“你倒是替莫望北把借口想好了,”魏太妃却根本不接受儿子的这个解释,“我们都不在辽东,谁知道他们与蛮夷是真打一场,还是假打一场?外面的那些话,我又不是没听过,都说莫望北父子与蛮夷早就勾结了,空穴不来见,睿王啊,你就这么相信莫望北父子,你就这么相信她莫良缘?”

第950章 待天下太平了…

睿王转身就走,一句话都没有再说。

魏太妃看着儿子走出这个偏院,鹅卵石的路面硌着魏太妃的脚,魏太妃冲睿王喊:“难道我会害你吗?”

睿王这时走到了院门处,肩头撞一下从院门上垂下来的金银花的花藤,花藤晃动起来,睿王就在花藤的晃动中走出了院门,没再理会魏太妃。

“哥哥,”院门外,安平公主站在路边的石榴树下,声音低低地喊了睿王一声。

看见安平公主,睿王的脸色回缓了一些,站下来道:“你怎么过来了?”

安平公主看一眼睿王身后的院门,

“是,母妃又闹腾了,”睿王道:“你进去陪陪她好了。”

“哎,”安平公主小声答应一声。

睿王又往前走,从皇妹的身边走过去了,忽地地又停了步,转身跟安平公主道:“算了,你不用去陪母妃吧,安平,你回房去吧,随便做些什么都好。”

安平公主看向了自己的同胞哥哥,公主殿下生就一副小骨架,所以如今就算由小女孩长成一个大姑娘了,公主殿下看着还是小小的一个人儿,脸盘,身量都小,配上怯生生的神情,安平公主殿下看着就有些可怜。

睿王对这个妹妹是内疚的,这个妹妹跟着他一路由京城退至江南,像安平公主这么大的女孩儿,一般婚事就已经定下了,可如今安平公主的婚事却迟迟定不下来。睿王心里清楚,这是他连累了安平。李祈的兵马咄咄相逼,而他难求一胜,在这样的情况下,哪个世族大家会迎安平进门呢?

“你随便做些什么都好,”睿王轻声跟妹妹道:“不要多想,不想去母妃那里,那就不用去了。”

安平公主没说话,只点了一下头。

“随我走吧,”睿王道:“不要进去了。”

安平公主跟在了睿王的身后,走过了两道月门之后,安平公主才似是鼓足了勇气,问睿王道:“听说莫少将军受了重伤?”

睿王道:“现在外面都是些传言,辽东那边的消息没有传到我的跟前,所以莫桑青的事,我如今并不清楚。”

安平公主小声啊了一声。

“不过他一定还活着,”睿王道:“这一点我可以跟你保证。”

安平公主眉眼一弯,露出了一个笑容,这样她也就放心了。

睿王有心与妹妹再多说几句话,可他又想不出来,他能与自己的妹妹说些什么,安平与莫良缘不同,不能与他说朝政,说战事,睿王也不清楚安平喜欢些什么。

安平公主问过了莫桑青之后,也想不出来自己还能与皇兄再说些什么。

兄妹俩于是一路无话,直至到了安平公主住着的庭院院门前,将妹妹送到了地方,睿王停下脚步,才看着安平公主又道:“进去吧,就算母妃命人唤你,你不想去,那就不用去,派人来告诉我一声。”

安平公主点头,她如今也怕随时随地就会发作坏脾气的母妃,“哥哥,母妃如今心情不好,”但即使是这样,安平公主还是替魏太妃解释了一句。

睿王笑了一下,道:“如今谁的心情会好呢?”

这个问题,安平公主回答不出来。

“进去吧,”睿王手抬起,往院门里指了指。

安平公主往庭院里走去,睿王要她随便做什么都行,可公主殿下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她连自己如今想要什么都并不清楚。站在已经熟悉的庭院花草之间,安平公主愣怔着发了一会儿呆,又跑到院门前往外张望的时候,睿王已经走远了。

伺候安平公主的嬷嬷这时从屋里出来,赶到了安平公主的身后,小声道:“公主殿下,您见到太妃娘娘了?”

安平公主转身面对了自己的嬷嬷,说:“没有,哥哥没让我进院去。”

嬷嬷顿时就松了一口气,魏太妃现在脾气极坏,公主殿下没少在太妃娘娘那里受气,今天总算有睿王开口,公主殿下不必去太妃娘娘跟前,再受一回气了。

“母妃这一次又生了好大的气,”安平公主说:“我听见她冲哥哥叫嚷。”

“我的公主殿下啊,”嬷嬷忙带着安平公主往庭院里走,一边小声道:“这话可不敢说。”

安平公主说:“母妃现在在与哥哥生气呢,她可能没空管我了。”

嬷嬷叹气,伺候着安平公主回了屋,又伺候公主殿下解了披风,才道:“王爷可有什么吩咐?”

安平公主说:“哥哥说我以后想不去母妃那里,那就不用去了。”

嬷嬷心里念了一声佛,这可就太好了,老被魏太妃当成出气筒,她的公主殿下多可怜啊。

“哥哥说,莫少将军没死,”安平公主又道。

嬷嬷能听出,自家公主说这话时是真心高兴的,眉眼都舒展开了,“莫少将军为国征战,好人是要有好报的,”嬷嬷就道:“少将军没事,这真是菩萨保佑啊。”

安平公主高兴之后,坐在坐椅上很快就又沉寂下来,问嬷嬷道:“辽东军什么时候才会来帮我哥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