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轻声说,走到瑶英身边,朝周围的人使眼色。
众人对望一眼,又是敬佩又是怜惜又是伤痛,不敢吱声。
城下,北戎士兵拖着尸首绕行一大圈,开始纵马踩踏尸首,士兵俯身,一边用长刀在尸首身上划出一条条血痕,一边以言语嘲笑城中守将懦弱怕事,哈哈大笑。
城头守将群情激愤,怒发冲冠,几个年轻将领忍耐不住,上前请战。
“末将请求带两百人出城,抢回卫国公的遗体!”
瑶英神色木然,呆立不动,忽然一个踉跄,晕了过去。
众亲兵大惊失色,手忙脚乱地上前扶住她。
城头上慌乱了一瞬,士兵茫然四顾。
达摩扫视一圈,知道军心已乱,叹息道:“我送公主回房,你们记住,都不要轻举妄动!”
众人交换了一个眼神,青筋暴跳。
城下,北戎斥候骑马奔回阵前:“城头上起了骚乱!”
海都阿陵唇角扬起,淡金色眸子里一抹狰狞笑意闪过。
日头渐沉,暮色苍茫。
部下高兴地抱拳道:“王子神机妙算!我们只需要设伏,就能截断高昌的援军!现在他们的军心已经乱了,明天我们是不是可以集结兵力攻城?”
海都阿陵脸色沉下来,扫一眼身后的士兵,冷笑:“这点兵力,人疲马乏,怎么强攻?”
“你记住,我们的目的是带着这群残部引诱援军,尽量拖延时间。”
部下恭敬应是。
入夜后,北戎人鸣金收兵,带着已经不成人形的尸首退回营地。
……
夜色浓稠,无星无月,高昌城中,气氛沉重。
达摩在瑶英的房间外走来走去,连连叹息,愁眉苦脸。
半夜时,吱嘎一声,房门被拉开,瑶英迈出门槛,还是一身戎装,脸色苍白。
达摩不知道该说什么。
瑶英沉默不语,往城楼方向走去,缘觉和亲兵跟上她,神情紧张。
众人大气不敢出一声,簇拥着她登上城楼,夜风凛冽,她头上巾帻的飘带被风高高扬起。
达摩叮嘱亲兵好好照看她,带着人去各处巡视,忙乱一番,再登上城楼时,已经是凌晨时分了,天边浮起鱼肚白,隐隐照亮天际处山峦起伏的轮廓,瑶英还站在城楼前,身上透出寒气。
“公主,回房休息吧……”
达摩劝道。
瑶英摇头不语。
达摩不忍多说什么,转身和守将谈话,身边忽然响起惊叫声。
目力最好的士兵指着北戎大营的方向大叫:“烧起来了!”
达摩一惊,抬起头。
天际处,黑烟滚滚,火光冲天而起。
达摩愣了片刻。
“北戎人故技重施?”
他瑶英看去。
瑶英摇了摇头,“这一次也许不是。”
火势越来越大,没有减缓的趋势,北戎大营乱成一团,马嘶长鸣。
海都阿陵拔刀冲出营地,跃上马背,他的几个亲兵很快聚拢过来,围在他身边,其他人像无头苍蝇一样横冲直撞。
西北角急促的号角声大作,尘土扬起,几千兵士肩披霞光,浩浩荡荡而来,如狼似虎,气势雄壮。
在他们身后,王庭大军的旗帜和几面写了汉字的帅旗迎风猎猎舒展。
蹄声如雷,为首的将领头罩面甲,一刀将北戎士兵斩落马背。
海都阿陵脸色阴沉,带着士兵抵挡了一阵,奈何对方士气如虹,北戎士兵仓促应战,已经失了先机,而高昌城门大开,城中守军嘶吼着前来为援军助阵,很快将北戎军队的后路截断,慢慢将北戎士兵围在当中,再不逃,他们会被全部歼灭。
“走!”
海都阿陵果断地怒吼一声,带着几个亲兵冲出重围,回头看一眼王庭军队,抹去脸上血迹,嘴角一勾。
“该来的都来了,王庭的援军也来了……昙摩罗伽,你也有弱点!”
高高在上、心无挂碍的佛子,也有中计的一天。
他忍不住笑了笑,冷不防嗖嗖数声擦耳而过,王庭弓箭手接连拉弓,万箭齐发,他的亲兵逃得慢了点,被铁箭穿胸而过,落马而亡。
接着又是几声锐响,剧痛传来,两支铁箭穿透了他身上的甲衣。
海都阿陵冷汗淋漓,不敢大意,强忍痛楚,掉头策马狂奔。
北戎阵营大乱,海都阿陵又跑了,剩下的士兵很快被王庭军队和高昌守军十面包围,他们拒不投降,咬牙死战。
高昌城头,达摩看着援军和守军前后夹击,将北戎士兵剿灭干净,狂乱的心跳久久无法平缓。
战斗一直持续到傍晚,残阳如血。
呜呜的号角声终于响起。
城头守军欢声雷动,达摩激动落泪。
援军和守军一起返回高昌。
瑶英奔下城楼,骑马冲出城门,朝策马走在最前面的三个将领奔去。
三人看到她,催马疾走,随手擦掉脸上黏稠的血块。
瑶英先奔着其中一人而去。
“阿兄!”
白袍披肩,作王庭军士打扮的男人嘴角勾起,勒马停下,长腿一扫,下了马背,抱住下马跑过来的瑶英。
另外两人骑马靠近,也下了马背,默默地看着兄妹二人。
瑶英松开李仲虔,往戴面罩的男人看去。
男人揭开面甲,露出一张年轻俊朗的面庞,卷发褐眼,颊边一道刀疤。
瑶英一怔,“莫毗多王子。”
莫毗多松口气,笑道:“见到公主安然无恙,我总算可以松口气了。”
瑶英朝他身后看去,他的部下跟在后面,看样子都是乌吉里部的人。
“阿郎!”
“阿郎还活着!”
惊喜的喊叫声响起,瑶英的亲兵冲上来,认出李仲虔,一起大叫起来。
达摩等人满面笑容地迎上来,看到李仲虔,瞠目结舌,惊叹了一阵,和莫毗多见礼,目光落到一直站在旁边、一双凤眼直直看着瑶英的另一个男人身上,面露疑惑,齐齐朝瑶英看去。
“公主,这位是?”
他们看到援军中出现一面魏朝帅旗,这个男人难道是魏朝派来支援西军的援军大帅?
瑶英揽着李仲虔的胳膊,回过神,扫一眼男人,目光和他的对上。
千军万马之中,他凝视着她,凤眸里暗流涌动。
瑶英皱眉,淡淡地道:“这位就是当朝太子殿下。”
众人呆了一呆。
高昌守将欣喜若狂,太子在这里,说明甘州、肃州、瓜州、沙州都已光复,接下来他们可以联手收复伊州!
欢喜过后,士兵留下打扫战场,众人回城详谈。
达摩一肚子的疑问:“公主怎么知道卫国公还活着?还知道卫国公、王庭军队和凉州军会赶来救援?公主当时可是晕倒了啊!”
瑶英微笑,和李仲虔对视一眼,缓缓道:“那件甲衣和铜符送回来的时候,我就知道阿兄还活着,不过我不知道阿兄能带回援军。”
……
看到长剑时,犹如焦雷当头炸响,瑶英几乎承受不住,但是一想到战报上的详细描绘,又觉得有点不对劲。再看到甲衣和铜符,她才镇静下来。
卫国公的铜符在她这里。
她想到两种可能:李仲虔遇伏,为了脱身,让亲兵假扮他,海都阿陵抓到的那个人不是他。或者是他和其他援军汇合,识破海都阿陵的诡计,故意迷惑海都阿陵
不论哪种可能,都说明李仲虔可能没死。
所以她将计就计,故意在城头晕倒,然后召集部下将领,要他们做好出战的准备,李仲虔没死,肯定会带援军偷袭北戎大营。
……
说到这里,瑶英看一眼莫毗多。
“阿兄怎么会和莫毗多王子一起攻打北戎?”
李仲虔长出一口气,拍拍瑶英的脑袋。
“说来话长,我快到伊州时,发现一路上毫无北戎残部的踪迹,赶紧掉头,走到半路,知道北戎残部围攻高昌,连夜赶回,刚出了大海道就遇到北戎的埋伏,幸好王庭军队赶来救援……”
他顿了一下,接着道,“佛子看出海都阿陵故意围攻高昌,设伏引诱援军,让离得最近的莫毗多带兵过来驰援,我和他的亲兵杀出重围,派人伪装成北戎斥候回去报信,海都阿陵信以为真,以为那具尸首就是我。趁他松懈,我和莫毗多整顿兵马,悄悄靠近,趁夜捣毁他们的军备,再发动突袭。”
众人听得心惊肉跳。
莫毗多朝瑶英笑了笑,目光灼灼,道:“我和卫国公提心吊胆,就怕公主信以为真,伤心之下被海都阿陵钻了空子,没想到公主不仅没上当,还把海都阿陵给骗过去了,城中守军反应也快,我们才能把这些北戎残部包围起来,要是再让他们跑了,我实在没法向王交代。”
众人想起这些天的惊心动魄,都有种劫后余生之感,大舒一口气,哈哈大笑。
瑶英眉间微动,松开李仲虔,走到莫毗多身边:“海都阿陵到底在算计什么?佛子现在身在何处?王庭那边没出事吧?”
莫毗多脸上微红,小声道:“不瞒公主……城外的这一万北戎残部,大部分是从沙海道逃出来的,我在沙海道追击瓦罕可汗,亲眼看着可汗落马……没想到可汗没死,他被小儿子金勃所救,混进奴隶中,想悄悄逃到萨末鞬去。”
瑶英心头大震。
“海都阿陵闹出这么大的阵仗,把所有援军引到高昌,就是为了给老可汗作掩护?”
“不错,他带着这点人,根本改变不了大局。”莫毗多点头,“说起来都是因为我太轻敌,让北戎精锐骑兵逃出沙海道……为了掩护老可汗,所有北戎残部全都朝着高昌来了,王看出海都阿陵的打算,命我带几千人前来解高昌之危,将北戎残部全部剿灭。”
瑶英心如擂鼓:“那瓦罕可汗呢?”
瓦罕可汗如果逃出去了,海都阿陵的计谋就还是得逞了!
莫毗多道:“公主放心,我只带几千人马来高昌,摄政王带着大军追击瓦罕可汗去了,我一时大意,差点铸下大错,摄政王亲自出马,一定能亲手斩杀瓦罕可汗。”
瑶英站着出了一会儿神。
苏丹古去截杀瓦罕可汗了。
上次他带兵大败瓦罕可汗,因怕海都阿陵攻破圣城,又必须尽快散功,而且近卫军不能离开王庭太久,所以匆匆带兵返回圣城,命莫毗多代他追击北戎残部。这一次近卫军留守王庭,他带着莫毗多的人马去追击瓦罕可汗,不用担心圣城出乱子,还派了援军来帮她,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缘觉听到二人的对话,张大嘴巴:“摄政王亲自追击瓦罕可汗去了?”
莫毗多颔首。
缘觉直冒冷汗,心里暗暗着急:间隔时间太短了,王强行服药运功,不会出事吧?
他们几人站在一边悄悄说话,那头达摩等人围着李玄贞问东问西。
李玄贞眉头紧皱,无法脱身,目光一直追随着瑶英,心中大石慢慢落地,身上阵阵剧痛,伤口再度崩开,鲜血浸湿了甲衣下的纱布。
疼痛让他清醒过来,意识到这一切不是梦境,她好端端地站在他面前,和李仲虔、王庭将军窃窃私语,看他时神情冷淡。
还好,他来得及时。
瑶英瞥李玄贞一眼,问李仲虔:“阿兄,你怎么会遇到李玄贞?”
李仲虔淡淡地道:“我和莫毗多悄悄赶回高昌,在路上碰到他,他正准备带着两千人偷袭海都阿陵。”
瑶英皱眉:李玄贞怎么来得这么快?
……
到处都是欢声笑语,缘觉暗暗心惊,想来想去还是觉得不放心,决定给毕娑写封信,现在北戎残部被歼灭,信可以送出去了。
他想去前线照看昙摩罗伽。
缘觉和瑶英说了一声,匆匆走出议事厅,回到自己的房间,刚要合上门,沉重的脚步声响起。
一道黑影闪过,跟着他进屋。
缘觉正要惊叫,砰的一声响,黑影倒在了地上,脸上蒙着的布巾滑落,露出一张疤痕遍布的脸。
浓厚的血腥气弥漫开来。
缘觉呆若木鸡,半天说不出话,眼珠几乎要暴眶而出。
“摄政王!”
他惊呼一声,哆嗦着扶起倒在地上的昙摩罗伽。
昙摩罗伽双眸紧闭,意识朦胧,唇间溢出一声呢喃:“别声张……”
缘觉答应一声,扶他躺好,撕开他身上的衣裳。
他肩上缠了厚厚的纱布,刚刚经历一场大战,纱布已经被染红了。
第153章 没见面
副将领着士兵清扫完战场, 回城禀报:“北戎人果然没有多少粮草了,水囊几乎都是空的, 马匹身上有放血的痕迹, 士兵身边只剩下一些生腊肉。”
瑶英颔首,对其他人道:“他们的干粮就是马血和生腊肉。”
众人不由得又是惊讶又是佩服, 城外的北戎军队明知没有后路,依然来围攻高昌,以掩护瓦罕可汗逃出重围, 难怪他们攻城时人数虽少却那么勇猛,因为他们都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达摩问:“有没有俘虏?”
副将答道:“两军对阵时,没有士兵投降,后来末将打扫战场,找到一些重伤没死的俘虏。”
达摩看一眼站在不远处和部下说话的莫毗多, 小声问:“这些俘虏该怎么处置?”
北戎铁骑是之前从沙海道突围的残部, 莫毗多心里必定不痛快, 俘虏交给他处置,他才能向王庭交代,但是这支铁骑是被莫毗多、李玄贞和李仲虔三方人马组成的援军打败的, 高昌又已经归附魏朝,怎么处理俘虏, 还得看李瑶英和李玄贞的态度。
瑶英沉吟片刻, 道:“交给莫毗多吧。”
达摩也是这么想,闻言点点头。
派出去的斥候陆续折返,众人听完回禀, 走进议事厅,李仲虔迈过门槛时,脸色微变,捂着胳膊闷哼了一声。
“阿兄,你受伤了?”
瑶英焦急地道,解开李仲虔的白袍,发现他左臂上有包扎过的痕迹,大战一场,伤口肯定开裂了。
李仲虔轻描淡写地说:“从大海道出来的时候在阿萨堡遇到伏兵,受了点轻伤。”
瑶英心知这一次遇伏肯定没这么简单,他不想让她担心才说得轻松,皱眉叫来医者,道:“天气热,伤口别闷坏了,阿兄先去处理伤口。”
李仲虔笑了笑,小声嘟囔一句:“管家婆。”
他笑着随医者去隔间清理伤口。
一旁的李玄贞抬眸,看着一脸关切地目送李仲虔走出去的瑶英,神色冰冷。
伤口好像更疼了。
不一会儿,郑景几人匆匆赶到,向李玄贞行礼,诧异地道:“殿下怎么来得这么及时?沙州、瓜州、甘州情况如何?”
李玄贞回过神,命副将铺开几张羊皮纸舆图。
众人围在长案前,瑶英也和达摩一起走了过来。
李玄贞面色苍白,眼底青黑,声音嘶哑,慢慢地道:“北戎大乱,收复失地必须一鼓作气,事不宜迟,否则会陷入苦战,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占据重镇,再慢慢收复其他郡县。西州兵收复瓜州、沙州时,我带兵在黑水城迎战北戎十部,杀了他们的酋长,歼敌四万,俘虏他们的贵族数百人,北漠一带十年内不会再出现北戎这样强盛的部族。之后,我和西州兵汇合,他们留下守城,我率凉州军和其他西州兵直奔伊州,唯有夺回伊州,才能真正打通河西。”
“到了伊州,我发现北戎残部没有躲在伊州城内加筑防御工事,而是反常地疯狂往东集结,意识到他们很可能想攻打高昌……”
他停顿了一会儿,接着道:“我留下两道大军切断伊州北戎兵的后路,带了两千人马赶来高昌。”
议事厅里安静下来,众人齐齐望着李玄贞,无不惊愕。
他们正在纳闷远在瓜州一带的李玄贞怎么会来得这么快,听他说完,纳闷变成了不敢置信:李玄贞率部荡涤北漠,彻底打垮镇守草原的北戎十部,从此以后,北漠再无可能出现像北戎这样可以威胁中原魏朝的强大势力。
这还不算,他在几场改变天下大势的血战之后,居然又在半个月内一口气急行军几千里,长途奔袭,直取伊州,夺回通向西域的要道,然后直奔高昌而来!
他不知道高昌这边的情况,也不知道会遇上李仲虔和莫毗多,只带两千人就准备偷袭北戎大军!就不怕全军覆没?
太子殿下果然胆色过人。
众人错愕了好一会儿,突然意识到西州兵打通了河西,喜不自胜,厅中高昌世家子弟忍不住激动地怒吼出声。
一片欢欣鼓舞的赞叹声中,瑶英面色平静,指指伊州的方位,道:“北戎残部已经被歼灭,其他人护送瓦罕可汗突围,现在伊州孤立无援,我们必须趁这个机会尽快拿下伊州。”
达摩从狂喜中冷静下来,心里暗暗道,不愧是文昭公主,西州兵势如破竹,她还能如此冷静。
其他人也纷纷回过神,笑道:“我们这一次也算是成功拖住了北戎残部,伊州那边没多少北戎军队了,我们一定能一举拿下伊州!”
瑶英道:“别掉以轻心,伊州曾是北戎牙庭,不易攻破。”
众人笑着应是。
李仲虔重新包扎了伤口,走了进来,众人议定由谁带兵去伊州。
“定不辱命!”
将领抱拳领命,立刻出发,一刻也不耽搁。
豪族子弟早就在一旁摩拳擦掌了,见状,一个个自告奋勇,要求带兵前去伊州。
达摩知道现在伊州唾手可得,不会出现什么大的变故,都应下了。
瑶英勉励众人一番,看着众人兴高采烈地离去,道:“东边战事顺利,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坚守城池,防着其他部落反扑,还有……”
李玄贞替她接了下去:“还有和王庭合作,追击最后一支北戎残部。”
瑶英没看他,对达摩道:“杨迁应该困在焉耆了,我们得派人去焉耆。白城那边一直没有音信传回,海都阿陵部就在白城外,白城很可能也被围了,派斥候去打探。”
达摩点头。
李玄贞不说话了。
瑶英吩咐亲兵:“请莫毗多王子进来。”
莫毗多腰挎长刀,走进议事厅,和众人见礼,说明战况:“数日前,我正带着大军赶回圣城,突然收到战报,知道高昌被围,阿史那将军的亲兵阿毗奉佛子之命赶来,让我带几千部落兵救援高昌,摄政王随后赶到,亲率大军去追击瓦罕可汗。高昌之危已解,北戎只剩下瓦罕可汗那一支残部了,其他人不成气候。”
众人恍然大悟,也就是说此次王庭没有出动大军,而是让凯旋的大军分兵掉头,一路追击瓦罕可汗,一路驰援高昌,这样既节约时间,也不会把王庭置于险境。
李玄贞问:“贵国摄政王知道瓦罕可汗逃去哪里了?大军来不来得及堵住他?”
其他人一脸担忧。
海都阿陵搅乱了整个局势,所有北戎残部往高昌而来,其他西州兵、部落也都赶过来救援,摄政王苏丹古是临时接管大军的,他能及时看破海都阿陵的诡计,找到瓦罕可汗的踪迹吗?
莫毗多笑了笑,手握长刀:“诸位无需担心,佛子已经推算出瓦罕可汗会从哪里突围,摄政王一定能堵住他。”
众人半天不说话,交换了一个复杂的眼神。
还好王庭佛子是他们的盟友,不是敌人。
闹哄哄商议完,天已黑透,众人回房休息。
一场危机消弭,今晚城中并不宵禁,各坊彩灯高悬,担惊受怕了数日的百姓终于可以安心地出门游乐,万人空巷,人头攒动。
瑶英身心俱疲,眼皮发沉,回到屋中,叫来李仲虔的亲兵,细问他受伤的事。
“阿郎怎么受伤的?伤得重不重?”
亲兵回答说:“那天我们刚刚出了大海道,伏兵突然放箭,当时真是万分凶险,千钧一发之际,莫毗多小王子的亲卫突然赶到,救下了阿郎,阿郎只是胳膊中了一箭,没有大碍……那个亲卫当真勇猛,提着刀杀进北戎战阵,直接手刃他们的主将!他告诉阿郎莫毗多王子马上会赶到,后来莫毗多王子果然来了,我们和王子汇合,又碰到太子殿下,三方人马才聚齐……”
他最后道:“公主,王子的亲卫在救阿郎的时候受伤了,伤得比阿郎重。今天莫毗多王子和公主说话的时候,我看到他站在人群里,好像站都站不稳了……”
瑶英问:“那个亲卫叫什么名字?”
亲兵摇摇头:“亲卫蒙着脸,我们不认识,他没留下姓名。”
瑶英揉揉眉心,道:“他救了阿郎,你拿我的手令去库房,挑些补血益气的药材和伤药,另外按规矩备一份厚礼给他送去,等我有空了再去当面向他致谢。”
亲兵应是,等了一会儿,没听到其他吩咐,抬起头,发现瑶英眼皮低垂,已经朦胧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