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师生二人之间的讨论,就是典型的思辨。

只是话题有点大,有点犯忌讳。

幸亏教学的时候,任丘不准下人在身边伺候。

防得了下人,却防不了陆大人。

陆大人从拐角走出来。

任丘立马冲天翻了个白眼。

听了很长时间吧?

陆大人轻咳两声,“忙完了吗?”

任丘嗯了一声,想起鸡翅还没吃完,于是继续吃鸡翅。

御哥儿上前,给陆大人行晚辈礼。

“公子客气!”陆大人微微避让,只受了半礼。

御哥儿仰着头,说道:“我娘亲告诉我,见到大人的时候,一定要道一声谢谢。”

陆大人一脸懵逼,“你娘亲为何要感谢本官?”

“学生不知。学生只是转达我娘亲的话。谢谢大人!”说完,又行了个大礼。

看着懵逼的陆大人,任丘不客气的哈哈大笑起来,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陆大人蹙眉,盯着任丘。

任丘一定知道原因。

御哥儿很识趣,“先生,大人,我先告辞。”

御哥儿走了,给陆大人留下了一堆疑问。

他朝任丘走来,“你又干了什么。”

任丘拍拍手掌,拿出手帕擦拭手掌心,然后说道:“给你一个提示,李秉明。”

陆大人蹙眉,“你该不是想说,李秉明投靠了大皇子殿下?”

任丘挑眉,“投靠多难听,最多就是互相利用。”

陆大人气坏了。

“此事为何不早说?”

任丘一脸无辜,“我以为你早就知道。毕竟李秉明去了山河书院教书。”

“是三元公邀请李秉明到山河书远…”

话说到一半,陆大人住了嘴。

任丘笑嘻嘻地看着他,“终于想明白了。三元公同李秉明向来不睦,为什么李秉明刚一辞官,三元公就巴巴的上门邀请?自然是有人托付他这么做。”

陆大人深吸一口气,压着怒火,“李秉明同大皇子互相利用,你又是怎么知道?他们想干什么?难不成大皇子想要染指兵权?哼,本朝规矩,任何皇子都休想染指兵权。就算有机会插手兵权,迟早也要交出来。”

任丘随口说道:“你问我怎么知道他们互相利用,当然是猜出来的。李秉明同大皇子,一看就很暧昧。我很奇怪,你竟然没看出来。你的眼神真是越来越不好。而且,上次我已经提醒过你。”

陆大人抓狂,“下次有类似的情况,能不能提前告诉我?我每日忙成狗,哪能事事留意,事事关心。身边的下人,也不如你敏锐。当初李秉明致仕养老,谁知道大皇子竟然还没放弃他,又叫他钻了空子。”

任丘乐呵呵的,“行了,你别一副紧张兮兮的样子。李秉明同大皇子互相利用,目前来说,对你没坏处。西北接下来是朝廷的重心,你需要一个人前往西北,李秉明这个人很合适。

上次也和你说了,不管大皇子和诏夫人在谋划什么,你都可以利用起来,居中调度。反正对你没坏处。而且目前看来,你们目的应该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盯着鲁侯,防着他暗地里乱来。”

陆大人很生气,“刘诏一个皇子,他瞎操什么心。这是朝政,轮不到他来关心谋划。”

任丘轻描淡写地说道:“他是皇子,而且还是很有野心的皇子。关心江山社稷,也没错啊。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大周被北荣打得稀巴烂,而什么都不做。他可是冒着极大风险做这件事,你不能骂他不知分寸,最多骂一句不知死活。”

第824章 心好累(十九更)

陆大人很心塞。

因为他知道,靠嘴巴说,他永远说不过任丘的歪理。

任丘总有办法,将话题引入奇怪的地方。

他挥挥手,让任丘打住,不要废话。

“诏夫人让公子御感谢本官,难道是在示威?”

“可以想成示好,而不是示威。”任丘提醒陆大人,不要总把人心想得那么坏。

陆大人呵呵两声。

“得了便宜还卖乖?本官辛苦一场,结果是在为他人做嫁衣。”

任丘反问:“诏夫人同你结怨,有何好处?她完全可以什么都不做,如此,就不会有误会。她特意让御哥儿感谢你,显然是示好。李秉明的事情,你迟早会知道。与其等到那个时候示好,不如从一开始就坦诚一点,说不定能赢得你的友谊。”

陆大人不置可否,“可能像你说的,她是在示好。难道她认为她示好,本官就一定要回应她吗?”

“你可以不用回应她。很显然,诏夫人也没指望你能回应她。她只是释放了一个信号,她愿意和你谈一谈。”

“本官和她没什么可谈的。”

陆大人没有任何迟疑,就否定了任丘的说法。

任丘无所谓。

鸡翅已经吃完了,无聊,准备回房看书。

他从栏杆上跳下来,拍拍手,“要是没事,我先回房。”

陆大人叫住任丘,“公子御那些想法,你认为正常?”

任丘想了想,说道:“如果他不是皇孙身份,那些想法算不上异常。如果以他皇孙的身份来看待问题,当然算不上多正常。”

“谁教的?”陆大人很严肃。

任丘摆手,“不是我教的,应该也不是大皇子教的,他也否认是诏夫人教的。很可能,真的是他自己的想法。”

陆大人很好奇,“他一个小孩子,怎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他已经不小了。再过几年就该说一门亲事。”

陆大人很心累,“你身为他的老师,你就不担心他的那些想法?”

任丘笑嘻嘻的,“没什么可担心的。皇子里面,想法古怪的人又不是只有他一个。他只是敢于表达。希望你不要说出去,不然我只好搬出去住。”

陆大人哼了一声,不满,“本官并非嘴碎之人。小孩子之言,本官肯定不会说出去。”

“如此甚好。还有别的事情吗?”

陆大人挥挥手,十分嫌弃。

任丘赶紧跑了。

御哥儿现在多了一个习惯。

这个习惯,是进宫读书后才养成的。

他现在不喜欢坐马车,喜欢走路回府。

为免奔波,在宫里读书的时候,他就住在城中别院。每天出宫后,走路回别院,还特意绕远路去集市转一圈。

也不是要买东西,就是好奇。这里看看,哪里看看。

哪里有热闹,他就凑过去暗中观察。

回到别院后,他还会做一份观察笔记,写一写心得体会。

这事,顾玖都不清楚。

顾玖只知道他每天去集市转,却不知道他还会写心得感想。

忙完了功课,御哥儿才会吃晚饭。

然后在院子里走动消食,一边默默背诵书籍。

等到天黑,洗漱,上床,看会书就睡觉。

次日一早,天还没亮,就要早早爬起来。

伺候御哥儿的下人,都是经过顾玖刘诏二人精挑细选。

御哥儿渐渐大了,顾玖也担心出事,都没安排小丫鬟在他身边伺候。

所有的丫鬟都留在晓筑。

只有御哥儿回到晓筑的时候,身边才有小丫鬟伺候。

对于顾玖的担心,刘诏还曾偷偷取消她。

“你就是瞎操心,他才多大。”

顾玖甩了个白眼给刘诏。

“我并没有不让小丫鬟近身伺候。只是不放心让小丫鬟陪着他去别院住。”

“说到底你就是瞎操心。”

“我做母亲的,瞎操心还错了吗?”顾玖不爽。

刘诏立马认怂,“没错,肯定没错。谁敢说你有错,我和他翻脸。”

顾玖呵呵一笑,甩了个眼神给他,自行领会。

这日,御哥儿出了宫,照旧绕远路走集市回别院。

内侍跟在身边伺候。

侍卫则离着几步远,不远不近的跟着,确保御哥儿的安全。

“刘御,刘御…”

大街上,突然听见有人叫自己的名字,御哥儿惊诧莫名。

他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

一家文房四宝店铺,走出一位半大小子。

刘御很确定,眼前的人很陌生。可能见过,只是一时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刘御,是我啊!我是刘峰,楚王府的刘峰。”

刘御恍然大悟。

刘峰,他想起来了。

楚王府十二公子。

他的生母,同母亲是姐妹,好像是叫做顾玥。

刘峰见到刘御,明显很热情。

“远远看着你,我就在想你是不是刘御。走近一看,果然是你。今儿真巧,竟然会在这里碰上。吃没吃?我请客,到酒楼置办一桌酒席,我们兄弟难得碰面,趁机好好聊聊。”

刘御客气道:“谢了!我还得赶着回去写功课。”

刘峰愣了下,“听说你在宫里读书,宫里的夫子管得很严吧。你还真的每天老老实实写功课吗?怎么不让伴读帮你写?难道你没伴读?不能啊!你可是堂堂皇孙,怎么可能没伴读。连我都有伴读。”

刘御不欲多说,“改天再聊吧。我要赶着回去。”

刘峰拉着他,“别忙着回去啊,我们两兄弟好不容易碰面,我有很多话想和你说。你可有去顾家走动?我打算抽空回顾家看看,要不要一起?”

刘御蹙眉,“你去顾家做什么?”

“当然是走亲戚啊。”刘峰哈哈一笑,“顾家可是我的外祖家。以前我小,不懂事,不知道回外祖家看看。如今我大了,理应和顾家走动。难道你娘亲没带会回顾家走亲戚吗?”

刘御说道:“逢年过节的时候,我都会去顾家做客。眼下不年不节,不便过去。”

刘峰却说道:“顾家是我们的外祖家。回自己外祖家,哪里需要挑选日子。不如明日我们约着一起过去看看?我都不记得外祖父长什么样,还有舅舅他们,都过得好吗?”

“你要去顾家尽管去,我就不去了。”刘御很明确的拒绝。

刘峰一脸诧异,“这是为何?”

刘御说道:“我要忙着读书,实在抽不出空来。告辞!”

刘御甩掉刘峰,带着内侍护卫离去。很快就消失在人群中不见了。、

刘峰先是一脸懵,接着跺脚蹙眉,很是不爽。

他特意挑选此处,费了不少功夫才成功堵住了刘御。

结果刘御油盐不进,半点亲戚情分也无。

小厮从店铺里走出来,小声问道:“公子,接下来怎么办?”

刘峰冷笑一声,“没有张屠夫,本公子难道就得吃带毛猪?大不了,我一个人上顾家。我就不信,顾家还能将我赶出来。听说外祖母最疼我娘,正所谓爱屋及乌,外祖母见了我一定十分欢喜。”

“公子高见!”

刘峰也是被逼的没办法了。

在王府,他没有母族依靠,楚王对他也不上心,王妃对他明显厌恶。随着年龄增长,他的处境也变得越发尴尬。

他的确是楚王府公子,可是他的成长就像是野草一样,无人关心。

刘御则不同。

刘御得到了父母的宠爱,得到了最好的教育和关心。

刘峰就想和刘御亲近亲近。

要是能邀请刘御到楚王府做客,或是刘御邀请他到晓筑做客,那他在楚王府的待遇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可是,刘御却不给他半分面子。

刘峰半大不大,平日里又没人教导,想不出太聪明的点子。

唯一能想到的,就是直接上顾家认亲。

他是顾家的外孙,顾家没道理不认他。

刘峰突然上门,顾府从门房到主子,都有些措手不及。

顾大人本能逃避,吩咐顾琤,“你去见见他。他若是个好的,那也罢了。若是调三窝四,给他几个钱直接将他打发出去。”

顾琤蹙眉,“父亲,他上门,肯定是要给你请安。”

“本官没空。”

顾大人才不稀罕外孙。

他只稀罕亲孙子。

尤其是聪明懂事又会读书的大孙子。

至于外孙,再好也是别人家的孩子,关他屁事。

顾琤很不满,有很大意见。

哪有这样做事情的。

不管人怎么样,既然人已经上门,好歹也该见一面。

顾大人板着脸,“带他去见你娘。你娘最稀罕顾玥,见到顾玥的孩子肯定高兴。”

顾琤叹了一声,“这不合规矩,他理应先来给父亲请安。”

“本官说了,本官不稀罕他请安。”

“不管父亲稀不稀罕,他既然直接找上门,父亲无论如何也该见他一面。”

顾大人很烦躁,见顾琤认死理,气得不行。

“罢了,罢了。你把他带进来,本官只见他一面。”

顾琤终于松了一口气。

他命人将刘峰直接带到书房。

当刘峰逆着光,从房门走进来的时候,顾琤顿觉大脑充血,头晕眼花。

后面谈了什么,他都没注意。他就光盯着刘峰的脸看。

还是顾大人叫醒了他。

“愣着做什么,还不赶紧带他去见你娘。你娘都派人来催了两道。”

“刘峰是吧,跟我来吧。”

“谢谢三舅舅。”

顾琤恍恍惚惚,仿佛在云端行走。

第825章 差一点暴露(二十更)

胡氏卸了妆,准备就寝。

她透过镜子,看见顾琤坐在床头,脸色木呆呆的。

“夫君今日有心事?能和我说说吗?”

顾琤回过神来。

他望着胡氏,“刘峰你见了吧。”

胡氏点点头,“在太太那里见了他一面。怎么了?”

“你觉着刘峰长得像谁?”

胡氏回忆了一下,“眉眼间依稀能看见三姑奶奶的影子。夫君怎么问起这个?有什么事情困扰着你吗?”

她来到顾琤身边,担心的看着他。

顾琤叹了一口气,压低声音,说道:“你不觉着刘峰长得有点像谢家人吗?”

胡氏发出一声短促的叫声,又急忙捂住嘴。

她有些心慌意乱,四下看了看。明知道丫鬟不在,只求一个心安。

她学着顾琤,压低声音说道:“夫君的意思是,刘峰有可能是谢家的孩子?”

顾琤点点头,“有这个可能。”

顿了顿,他又悄声说道,“今儿第一次见刘峰,恍惚间,像是见到了二十年前的外祖父。”

胡氏问道:“夫君确定吗?”

顾琤点点头,“他的下巴,长得和谢家人一模一样。”

胡氏站起来,在屋里走来走去。

似乎是想明白了。

她附耳同顾琤说道:“谢茂谢实父子已经过世,只要不让谢家人看见刘峰,想来应该不会有人将刘峰同谢家联系起来。再说了,就算有人看出蹊跷,我们可以说三姑奶奶本来就是谢家的外孙女。刘峰是三姑奶奶的孩子,长得像谢家人也不奇怪。”

顾琤蹙眉,有些担心,“万一瞒不住,怎么办?”

胡氏咬牙,表情有些狠厉,“三姑奶奶和谢实都死了多年,等于是死无对证。再说了,三姑奶奶临死前,一口咬定刘峰是王爷的孩子,那他就是王爷的孩子。这就是真相。”

顾琤显然还有疑虑。

“我们一口咬定刘峰是王爷的孩子,万一王爷自己也怀疑刘峰的身世,如何是好?舅舅曾是东宫属官,谢实曾是王府侍卫。王爷同谢家父子都有接触,万一刘峰越大越长得像谢家人怎么办?”

“夫君的意思是?”

顾琤长叹一声,“你说要不要将刘峰的事情告诉二妹妹知道?”

胡氏问道:“夫君是想让二妹妹出面解决这个问题?”

顾琤摇头,“顾家的祸,顾家自己背。我只是想征求一下二妹妹的主意。万一有一天,王爷怀疑刘峰的身世,我也没该有个应对的办法。”

胡氏迟疑道:“王爷是男人,要面子。就算有一天,他发现刘峰长得像谢家人,怀疑三姑奶奶不忠,他真的会声张吗?除非他想让世人都知道三姑奶奶给他戴了绿帽子。”

顾琤紧皱眉头,“你的意思是,王爷为了面子,不会声张?”

“我是这么想的,王爷会疏远刘峰,甚至将他远远打发走,但是理应不会声张。”

顾琤细细一想,胡氏说的有道理。

这种事情,遮掩都来不及,哪能大张旗鼓。

胡氏接着又说道:“我会吩咐门房,下次刘峰上门,不准放他进来。太太哪里,我也会打点好。”

顾琤连连点头,“还是你想得周到。今日太太对刘峰极为亲热,显然是想起了顾玥,爱屋及乌。我担心太太会偷偷去见刘峰。吩咐门房,万万不能放太太出去。太太身边伺候的人,也不准放出去。”

“夫君放心,这些事情我都会安排。这么晚了,夫君赶紧睡吧。明儿你还要去衙门当差。”

顾琤卸下心事,睡得很沉。

胡氏却心事重重。

她将刘峰的身世轻描淡写化解,不等于她心里头也这么想。她只是为了宽慰顾琤。

混乱皇室血脉,可不是小事。

万一走漏风声,被人参一本,楚王纵然会被人嗤笑,顾家也得吃不了兜着走。

一个教女无方的罪名,就能毁掉顾家姑娘家的名声。

以后顾家的姑娘想要嫁个好人家,会十分艰难。

胡氏决不允许,已经死了多年的顾玥,毁掉闺女的前程。

所以这件事,一定要尽早解决。

过了两日,胡氏给顾玖下了拜帖,上晓筑看望顾玖。

姑嫂二人见面,还算亲热。

“嫂嫂来得正是时候。园子里的花全都开了,嫂嫂可有兴趣游览?”

“恭敬不如从命。”

胡氏跟着顾玖畅游花园。

春暖花开,花园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看得人眼花缭乱。

妞妞同衠哥儿在花园里乱跑,你追我赶,好玩得很。

丫鬟们跟在两个孩子身后,累得喘气。

胡氏笑道:“还是二姑奶奶的日子过得舒坦。这地方可真美!”

顾玖笑了起来,“嫂嫂要是喜欢,不如多住几日。”

胡氏连连摆手,“那不行。家里大的小的,都离不开人。我心里头也惦记他们。”

“嫂嫂顾家。”

胡氏笑了笑,“女人有了孩子,就一门心思惦记着孩子。生怕孩子冷着,热着,饿着,亦或是受了委屈,丫鬟没伺候好。二姑奶奶也是这样吧。”

顾玖笑道:“嫂嫂看我,整日里窝在晓筑,一个月都难得出一趟门。全都是为了孩子。换做以前,在王府的时候,三天不出门,我就浑身难受。”

胡氏附和着大笑起来。

笑过之后,她顺势提到:“说到孩子,三姑奶奶留在王府的那个孩子,二姑奶奶还有印象吗?”

顾玖点点头,“好多年没见过,算算年纪,比我家御哥儿还大一些,已经是个半大小子。”

胡氏连连点头,“就是个半大小子。二姑奶奶不知道吧,前些天,这个孩子突然上门认亲。事先也没派人下个帖子,也没正经长辈领着上门,我们都吃了一惊。老爷还闹别扭,一开始还不乐意见这个孩子。若非夫君强硬要求,老爷就真的不见他。”

顾玖好奇问道:“这个孩子是叫刘峰,对吧。怎么突然上门,难道是遇到了难处?”

“二姑奶奶好记性,的确叫刘峰。看他样子,不像是遇到了难处,就是单纯上门认个亲,方便将来走动。”

兜了这么大圈子,顾玖直接问道:“嫂嫂遇到了什么难处?”

胡氏叹了一声,回头看了眼跟在后面的丫鬟婆子。

顾玖挥挥手,丫鬟婆子全都退了下去。

“嫂嫂有话请明言。”

胡氏再次叹气,“本不想打扰二姑奶奶,可是仔细想一想,此事还是该让你知道。刘峰这孩子,长得有点像谢家人。”

胡氏补充道:“夫君亲眼确认,说是同二十年前的谢家老爷子长得格外像。尤其是下巴,和谢家人简直是一模一样。夫君担心,孩子越长越大,会越来越像谢家人。万一被楚王发觉,如何是好?”

顾玖郑重问道:“确定那个孩子长得像谢家人吗?”

胡氏直言说道:“我是没看出来,夫君却肯定的说孩子长得像谢家人。这事整的,我和夫君都愁怀了。当初三姑奶奶可是咬死不松口,一再强调孩子是王爷的种。既然是王爷的种,为何长得像谢家人。一想到混乱皇室血脉的后果,我这心就扑通扑通乱跳。二姑奶奶,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你和三哥是什么想法?”顾玖反问。

胡氏说道:“我们最初的想法是,男人好面子,这事楚王即便知道了,也不会声张。可是万一…京城认识谢家父子的人可不少,万一叫人看出问题,传扬出去,如何是好?”

顾玖点点头,“嫂嫂的担心有道理,嫂嫂是什么意思?”

“我和你三哥…”

“我只问嫂嫂的想法。”顾玖打断胡氏的话,似笑非笑地看着对方。

胡氏有片刻的尴尬。

她撩了下耳边的碎发,“什么都瞒不过二姑奶奶。今儿来你这里,是我自作主张,请二姑奶奶见谅。”

“我明白。这么大的事情,嫂嫂想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人之常情。我就问嫂嫂一句,你想怎么解决?”

胡氏斟酌着说道:“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刘峰离开京城,长久待在外面。过个一二十年,人长大了,也长变样了。届时他再回到京城,想来也不会有影响。如此一来,他可以一直做楚王府公子,而不是身份不明的野小子。顾家也不用被他牵连,楚王的面子也保住了。”

这就是一石三鸟之计。

目的只有一个,维持现状,永远都不要拆穿真相。

顾玖折下一朵桃花,拿在手里把玩。

“嫂嫂认为这个办法可行?”

“这个办法是有什么问题吗?”胡氏又些担心。

顾玖微微摇头,“问题不大,几句话的功夫,就能将刘峰打发出京。”

胡氏长出一口气。

紧接着她又问道:“二姑奶奶可是有什么顾虑?”

顾玖想了想,说道:“将这个孩子打发出京之前,我想先见见他。”

胡氏意外。

顾玖解释道:“我和谢家人打过交代,谢家人的模样我还记得。你们说他长得像谢家人,我想亲自确认一番。”

胡氏当即说道:“我来安排时间。”

“不用!我想要见他,不用这么麻烦。我只是告诉嫂嫂一声。”

胡氏不明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