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厮三顺一脸乐呵呵的。

他兴高采烈地说道:“告诉公子一个好消息,《大周生活秀》第一期反响极好,红月楼给我们送来了五百两润笔费,让我们在下一期多夸夸她们。蓝月楼也送来了一百两茶水费,说是感谢我们严谨真实措辞华丽,而且毫不夸张的的报道。

对了,朱家粮油铺,打算在《大周生活秀》做一个连续十期的宣传推广,价钱好商量。还有几家胭脂水粉,也派了人联系我们。另外,小的还收到了几份投稿。公子猜猜,这些投稿都是什么内容。里面有大惊喜哦!”

上一秒撂挑子不干的黄去病,下一秒,重新打上鸡血,激情滂湃。

“之前夫人说,《大周生活秀》本身不赚钱,只能靠影响力赚钱。敢情是这个意思。有没有算过,一共收了多少钱?”

“公子是问第一期,还是第二期?”

“第一期有赚钱吗?”黄去病忙着选稿定稿,没时间去关注账目问题。

三顺说道:“扣掉费用,第一期还小赚了一百两。”

黄去病一脸嫌弃,“也就区区一百两。”

他随便搞个噱头,出一本书,一百两只配当零头。

三顺吐槽他,“公子真是贪心不足。第一次办报,就能赚钱,公子应该高兴才对。还得谢谢蓝月楼,要不是她们给了一笔润笔费,第一期肯定亏钱。公子让小的写文章尬夸蓝月楼,也能值几百两银子。这钱真好赚。”

黄去病内心明明很得意,嘴上偏要犯贱吐槽。

“若非本公子出马,请崔七帮忙润色,你那稿子能见人吗?行了,废话少说。你刚才说收到了投稿,都给我看看。”

三顺一脸兴奋的拿出稿件。

“公子一定想不到,这份稿子写的是谁。哈哈哈,写的是湖阳,全是辱骂湖阳郡主的内容。公子要的大八卦,终于来了!”

黄去病一听竟然是关于湖阳郡主的八卦,反应不是高兴,反而是心头一惊。

敢投稿辱骂湖阳,肯定不是一般人。

之前黄去病才被他娘福雅公主给含蓄的臭骂一顿。

他不就是在报纸上尬吹了一下湖阳保养得宜,看起来像是三十五六岁的人。就被他娘指责为不实报道,胡说八道,做人不诚实。

就差对他进行灵魂上的鞭笞。

女人的嫉妒心好可怕。

这份投稿,莫非是他母亲大人示意写的?

黄去病一把抢过稿子,逐字逐句地看起来。

应该不是吧。

这稿子也太恶毒了。

应该不是他的母亲大人授意写的。

联想到湖阳得罪了那么多人,看不惯她的人更多,她的那些事情,宗室差不多都知道。

黄去病将稿子折起来,揣怀里。

“这份稿件到底要不要采纳,本公子还要再考虑考虑。还有没有其他值得一看的稿件?”

“有个话本,写的是大郎棒打扒皮九,小的认为可以刊登。”

说完,三顺从众多稿件里面翻出了值得一看的稿子交给黄去病。

黄去病审稿很严厉,他蹙眉说道:“故事不错,但是遣词造句不够生活化。这份稿子要用的话,得改一改。”

“公子看下面,投稿人写了,我们可以修改他的稿子,限于两百字以内。”

“没留联系方式吗?”

“只留了一个少府钱庄的账号,对方要求润笔费直接存账号里面。”

黄去病当即拍板,“找后院那几个枪手帮忙润色一下这篇稿子,第二期第四版可以给这篇稿子留一个版面。”

三顺喜气洋洋。

以后投稿要是多了,他们是不是可以不用自己写稿子?

想想真是美滋滋。

黄去病揣着辱骂湖阳的稿件,上山找顾玖拿主意。

他将稿件往桌上一拍,“这才发行了第一期,就惹来这么大个主。国子监还对本公子大肆讨伐,说本公子为了几个臭钱,竟然堕落如斯。放他娘的狗屁。

《大周生活秀》继续办下去,本公子总有一天会被人堵在巷子里胖揍一顿,少活十年。要是能赚钱本公子就忍了,偏偏这份报纸根本不赚钱。气煞人也。”

“你先喝口茶,消消气。我仔细看看这篇稿件。”

顾玖不慌不忙,倒是显得黄去病像个不经事的小孩。

黄去病尴尬一笑,老实坐下来。

他随口问道:“大殿下人不在吗?”

顾玖摇头,“天天上朝,白天基本不在。”

“难道你们打算一直住在山上?”

“正在物色合适的房子。皇城跟下的房子,有钱也买不到。想买到大小合适,地段合适的房子,更是难上加难。”

“早就听你说要买房子,竟然还没买到。”

顾玖笑了笑,“京城的房子不好买啊。如果不在皇城根下买房子,倒是有几处合适的供选择。”

稿子她已经看完了。

她含笑说道:“这份稿子倒是有趣,知道是谁写的吗?”

“肯定是看不惯湖阳的人写的。难不成你想用这篇稿子?”黄去病眼睛都瞪大了,他可不想死。

顾玖笑着摇头,“别太紧张。看了这篇稿子,我倒是有个想法。可以就偷吃零嘴写一篇稿子,穿插湖阳小时候偷吃的趣事,如何?连标题我都替你想好了,《我们的糗事,偷零嘴》怎么样?”

黄去病一把抢过稿子,稿子里面果然提到湖阳小时候在宫里偷吃的事情。

“真要这么写?”

“你不乐意?”

“我是不忿国子监那帮混蛋在背后污蔑本公子,想写一篇文章臭骂国子监。”

顾玖喝了一口茶水,“你的意思是,要和国子监开战。”

黄去病拍着桌子,说道:“国子监就差指着本公子的鼻子臭骂,本公子岂能忍气吞声。”

顾玖笑了笑,“要和国子监开战,就不能像之前的文章蜻蜓点水,只写皮毛。要对国子监深挖细写,将国子监上下彻底扒皮,让他们无从反驳。甚至可以做一个连续十期的专题。”

黄去病闻言一阵心虚,“真要这么干?”

顾玖挑眉一笑,“你怕了?”

“我是怕挑起事端。”

“你不是说国子监在骂你吗?”

黄去病故作大度地说道:“为大局考虑,我可以忍一忍。”

顾玖哈哈一笑,“国子监那帮人嘴皮子比不上笔杆子,你信不信,很快他们就会在《国子监报》上面刊登文章公开指责你,指责文青书局。”

“他奶奶的,国子监敢这么干,我也干了。”黄去病脾气上头。

顾玖笑道:“不着急。等《国子监报》刊登了针对我们的文章后,届时我们再反击。我们不能主动开战,我们要牢牢占据受害者的位置,以受害者的立场写文章反驳,博取大部分人的同情。

总之,我们不能主动挑事,得让国子监先挑事。所以,这篇偷零嘴的文章里面穿插湖阳的内容就很有必要。用湖阳刺激刺激他们。”

黄去病一脸兴奋,“扒皮国子监的文章,谁来写?”

第776章 年龄越大胆子越小(三更)

“扒皮国子监的文章,你我都写不了。得找一个熟悉国子监前世今生的人来写。”

黄去病一听,顿时头大。

顾玖再次鼓动他,“想做专题,想写国子监的无耻堕落史,想要狠狠打国子监一巴掌,非如此不可。否则你将被国子监咬得体无完肤。

打蛇打七寸,非得将国子监打痛了,打得不能翻身,你这个专题就成功了。不仅能赢得名,还能赢得大把的利。”

黄去病嘴角抽抽,“夫人身为四个孩子的娘亲,我以为你在这件事情上的态度会比较温和,会劝我罢手。可是你刚才说的那些话,分明是唯恐天下不乱。这是要和国子监结下死仇啊!”

顾玖哈哈一笑,“我是在为《大周生活秀》的前途着想,也是在为世人指出一条道路。有矛盾,不是非要打嘴仗,也可以玩笔杆子。”

“夫人就没想过,一开始就搞这么大,有可能会被朝廷盯上。”

“就是要让朝廷盯上。”

黄去病一脸糊涂。

顾玖说道:“《大周生活秀》显然给很多人带去了启发,报纸是可以这样办的。我敢肯定,不出半年,京城就会冒出第二份,第三份,甚至是第四份公开发行的报纸。江南那边也会紧随其后。

当大家都在报纸上各抒己见的时候,会发生什么问题?那就是什么能写,什么不能写,缺少管束和分寸。当人们在报纸上大肆抨击朝廷朝臣和陛下的时候,朝廷必将以雷霆之力打压报纸行业。

与其等到那个时候,整个行业被灭掉,不如从一开始就引导朝廷设立报业从业资质及规范。将这个行业正规化,合法化。

最重要的一点,是为了让上面的人放心,让他们以为一切都在掌控中。如此一来,将来遇到作死的文章,才有办法应对,不至于葬送整个行业。”

黄去病暗暗咋舌,“那帮读书人,疯起来本公子都怕。敢在朝堂上指着陛下的鼻子臭骂,写犯禁的文章刊登在报纸上,更是不在话下。的确要提早防范,不能将所有人都葬送。只是扒皮国子监的文章,到底该找谁来写?要不找三元公?”

顾玖摇头,“三元公不合适。而且三元公没在国子监读过书,也没在国子监教过书,他来扒皮不具有说服力,还容易惹上麻烦。我这里倒是有两个人选,就看你有没有本事说服他们。”

黄去病好奇问道:“哪两人?”

顾玖没卖关子,吐出两个名字,“蔡钟山,许成业!”

“噗!”

黄去病直接喷了。

“夫人没开玩笑?”

“你看本夫人像是开玩笑的吗?”

黄去病愣住。

“夫人莫非忘了同这二人的过节?”

“自然没忘。墙头扒灰蔡钟山,昨日醉酒许成业。横批:大丈夫!本夫人对这件事记忆犹新。”

黄去病脸色连连变幻,完全无法理解顾玖的脑回路。

“此二人,当年一个是国子监祭酒,一个是国子监司业。就因为这副对联,二人当年先后被罢官去职。他们心头早就恨死了夫人,恨死了大殿下,恨死了山河书院,又怎么可能出来帮我们对付国子监。”

黄去病连连摇头,顾玖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顾玖却说道:“比起恨我们,我猜二人心头更恨国子监吧。这两人先后被罢官,都选择留在京城谋求出路,并未回祖籍养老。你可知,这些年,这二人过得如何?”

“肯定过得不好。”

被罢官的官员,又不是大佬级人物,通常情况下日子都比较难熬。

顾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那你知不知道,这几年,国子监对待二人可没少落井下石。你去打听打听,就会明白其中缘由。以高薪聘请二人重新出山,写扒皮国子监的专题,诚意足够的话,说不定真能打动这二人。我想,这篇专题,没有谁比这二人更合适。”

黄去病诧异,“当真?”

黄去病抓头,脑子还有点蒙圈。

“蔡钟山,许成业帮着我们扒皮国子监,岂不是欺师灭祖。他们能愿意?”

“你可以先接触接触,试探二人的态度。国子监做事都比较慢,针对你的文章,没有十天半个月刊登不出来。这个时间足够你去说服二人,请他们出山,助你一臂之力。客观的说,这二人人品虽不怎么样,只论学识和文采都是顶尖人物。”

能做到国子监祭酒和司业,当然得有真材实料。绝非草包。

黄去病没底气,“那我就试着接触接触?”

顾玖笑了起来,“大胆去办,这件事我有六成的把握能成。你要知道,京城居,大不易。这二人被罢官后,都不肯回祖籍养老,逗留京城不肯离去,显然是热衷名利之人。然而多年逗留不去,资产一再缩水,家中儿孙颇有怨气。

替《大周生活秀》写文章,可谓名利双收。对于这二人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错过了这个村,不会有这个店。你耐心同二人分析其中利弊,他们肯定会动心。要是合作得好,你可以长期向二人约稿。他们二人的稿件质量,你大可放心。”

黄去病被顾玖说动了,“我真的去接触他们?”

“肯定没问题,有问题你找我。”

顾玖给黄去病打满鸡血,黄去病顿时斗志昂扬,拿起稿子下山忙去了。

顾玖悠闲自在的躺在躺椅上。

把黄去病抓来当壮丁,是她当年做的最明智的决定。

没有谁比黄去病更适合经营文青书局。

背景深厚,做事知变通,人脉关系众多…

顾玖偷偷一笑,有点小小的嘚瑟。

没有黄去病帮着经营文青书局,她怕是要忙死。

她果然目光如炬,于万千人中,一眼就相中了黄去病这颗明珠。

转眼之间,就到了发行《大周生活秀》第二期的日子。

有了第一期的基础,黄去病的胆子大了一点点。

一共印刷了一万三千份。

小厮三顺偷偷和严辞吐槽黄去病,“公子是年纪越大,胆子越小。就算一口气印刷三万份,也就是多几两银子的事情。区区一万三千份,说出去一点都不好听。”

严辞说道:“一口气印刷三万份,卖不出去堆积在仓库,真的很丢脸。一万三千份,基本能保证一天卖完,至少面子上好看。”

“还是严相公有见地。”三顺笑嘻嘻的,“严相公拿了润笔费,什么时候请客?”

严辞说道:“今晚醉风楼,不醉不归。”

“那敢情好!将杨季杨大才子也叫上,小的最喜欢听杨大才子谈古论今,很受启发。”

“我已经约了杨大才子,他肯定来。”

“严相公就是有面子。”

随着今年粮食丰收,禁酒令名存实亡。

各大食铺酒楼,公然贩卖酒水,上至朝廷,下至地方官府,全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大周人喜酒,有钱没钱,酒水都不能少。

禁酒令让百姓生活少了许多乐趣。

朝廷官员私下里也诸多抱怨。

没有佳酿的宴请,还能算是宴请吗?

秋收前,京城商贩,只能偷偷摸摸卖酒。

等到秋收结束,各大酒肆,公开卖酒。

一时间,各大食铺酒肆,生意好了三四成。各种宴请不断。

严辞靠着自己书写的小说,拿了第一笔真正意义上的润笔费,众人嚷嚷着让他请客。

严辞也没推辞,提前定好地方,邀约众人晚上一起喝酒。

有了第一期《大周生活秀》打下的基础和经验,文青书局上下,都很从容。

报童们一个个兴致勃勃,摩拳擦掌,像是要大干一场。

天微亮,城门刚开,报童们背着一摞摞的报纸,有序进入京城,各自散开,四处叫卖。

文青书局打开门做生意。

《大周生活秀》依旧摆在门口最显眼的位置。

青楼专题牢牢吸引了过路行人的目光。

“来一份生活秀!”

“两文钱,您拿好!”

刚开门,就有顾客上门。

而且不止一个。

看穿衣打扮,有附近店铺小厮,有大户人家的下人,有丫鬟,有路过的行商,有帮忙跑腿的客栈小二…

严辞一如既往躲在柜台后面,看得目不转睛,很是诧异。

“一大早,为何会有如此多的人上门买报?”

掌柜深喑此道,“买书颇费银钱,买报实惠。生活秀六个版面,看慢一点,一天时间就过去了。作为日常消遣之物,十分合适。照着这个趋势发展,以后可以两天出一期。”

严辞摇头,“哪有那么多稿件,东家整日为了稿子发愁。下一期还不知道写什么内容。”

掌柜嘿嘿一笑,“就写新民县鸡零狗碎的事情,我敢保证,大部分人都乐意看。生活秀就是消遣之物,两文钱的东西,大家对内容的要求没那么高,新鲜就成。

比如你们可以考虑写一写那些流民,京城不少人都很好奇住在一期的流民。光是流民,都可以写个七八期。

大槐树广场上的那颗大槐树,也可以写嘛。后面那个二手棉服铺子都可以写。还有那些牛肉铺,味道那么好,你们也可以宣传宣传,让更多人知道。”

“掌柜有见地!”三顺拍着大腿,一脸兴奋,“我怎么就没想到。掌柜的,下次有什么好想法,一定要说啊。我和公子说一声,也给你算润笔费。”

掌柜乐呵呵的,“那敢情好!你们给我算润笔费,我帮你们想内容。”

第777章 吃货

刘御带着内侍,偷偷离开书院。

两个侍卫远远的跟在后面,确保刘御的安全。

刘御在书院门口租马车。

他不让内侍出面,自个上前问道:

“包车,到新民县,多少钱?”

“小公子只包一趟,还是来回?”

“一趟。”

“承惠一百文。”

挺便宜的。

刘御偷偷嘀咕了一句,让内侍给了钱,主仆二人上了马车,前往新民县。

全程就没想过还能讨价还价。

车夫乐呵呵的,就喜欢做读书人的生意。

开价多少就是多少,这样的顾客请再来一打。

马车晃悠悠下了山。

山下很热闹。

还没到新民县县城,就已经能感受到人气很旺。

官道两边,全是摆摊的小商小贩。

还有附近乡农挑着自家的产出来卖。

马车穿过官道,往右手边一拐,进入新民县县城。

“停车!”

刘御和内侍下了马车。

“来一份生活秀。”刘御叫住报童,花费两文钱买了一份《大周生活秀》。

他就站在路边,一目十行的翻看着报纸。

很快,他咧嘴一笑,喜气洋洋。

“刊登出来了。”

他将报纸丢给内侍,“第四版,大郎棒打扒皮九。还将本公子的文章改了几个地方。”

内侍乐呵呵的,“恭喜公子,贺喜公子。第一次投稿,就被采纳。”

刘御本来很高兴的,结果听到内侍说第一次投稿,他脸上立马垮了下来。

内侍偷偷扇了自己两个嘴巴,叫你不会说话。

刘御小脸一板,“本公子可不是第一次投稿。《山河书院报》已经拒了本公子三篇稿件。”

“公子别生气,是《山河书院报》有眼无珠。”

“胡说八道,哪里学来的油嘴滑舌。明明是本公子的文章写的不够好,才会被《山河书院报》拒稿。《山河书院报》要求高,绝非《大周生活秀》能比。本公子的稿件能被《大周生活秀》采纳,没什么值得高兴的。”

内侍又偷偷扇了自己两嘴巴,“小的不懂说话,公子见谅。不过在小的眼里,公子写的文章那是顶顶好。”

刘御情绪低落,“别一个劲的追捧本公子。我和刘征哥哥约好了在茶楼见面,你在前面带路。”

内侍领命,带着刘御前往茶楼,要了一个二楼靠街的包间。

“也不知公子征能不能顺利出城。”内侍担心刘御出来的时间太长,会被人发现。

刘御翻着生活秀,将上面的文章都看了一遍。

“又拿湖阳郡主做文章,倒是比上一篇保养之道有趣。没想到湖阳郡主小时候也会偷吃零嘴。”

刘御看得乐呵,发自内心的笑起来。

因为他也会偷吃零嘴,这篇《我们的糗事,偷零嘴!》看过后,很有认同感,不由得会心一笑。

“第二期的内容,明显比第一期要好。文章行云流水,更加诙谐有趣。这么短时间,就能总结出这么多经验,并加以改正,写出来的文章更加贴近生活,不愧是文青书局。”

内侍小心翼翼地问道:“公子认为生活秀很好?”

刘御说道:“以文章的深度和立意来说,《山河书院报》甩了《大周生活秀》十条街。甚至《国子监报》都比生活秀高了一个层次。

但是作为两文钱的消遣读物,又是面向大众,生活秀明显做得很好。《山河书院报》曲高和寡,只迎合了一部分读书人的喜好。生活秀足够俗气,也足够有趣。两份报纸的定位明显不一样。”

刘御分析得头头是道,却极有道理。

内侍一脸佩服,“小的也觉着生活秀好看。《山河书院报》太严肃,很多时候,上面的文章小的都看不懂。”

刘御点点头,“《山河书院报》上面的文章,有时候的确太过晦涩难懂。一味卖弄学识文采,倒不如生活秀上面的小文章来得有趣。”

内侍问道:“以后每期都买吗?”

“买!你说本公子要不要再写一篇文章投稿?”

“公子可有想好写什么?”

刘御单手托腮,皱着小脸,“本公子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家里的事情,肯定不能写。”

内侍建议道:“要不要写书院?”

刘御点了点头,“书院的夫子,个个都很有趣。还有书院的诸位学长,也都是有趣之人。将他们写出来,甚好!”

刘御双眼发亮,找到了新的方向。

“老二,老二…”

隔着房门,就听见刘征的大嗓门。

刘御皱着包子脸,有点心塞。

干什么叫他老二。

内侍打开门,刘征冲了进来,一巴掌拍在刘御的肩膀上。

刘御龇牙,“下手真黑!”

刘征嘿嘿嘿的笑。

刘御将生活秀往桌上一拍,昂着头说道:“文章已经登出来了,用的就是我们之前定的名字,大郎棒打扒皮九。”

“哪里,快翻出来给我看看。”

刘征一脸兴奋。

这篇《大郎棒打扒皮九》,写的就是两人打九皇子的事情。用了各种修饰遮掩痕迹,甚至没留下联络方式,就是防止有人看出真相,追查到二人头上。

“好!这一段写的尤其好。本公子三拳打晕扒皮九,扒皮九跪地求饶,哈哈…”

刘征兴奋得手舞足蹈。

“御哥儿,我们要不要再写一篇刊登在生活秀?”

刘御摇头,“可一不可再二。此事暂且到此为止。”

“好吧,听你的。去哪里吃?听说这边几家牛肉铺味道不错,要不要尝一尝?”

两臭小子,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吃上面。

都是吃货,胃口又好。

吃了牛肉还不过瘾,又沿着小吃街,一路吃下去。

吃到肚子溜圆。

刘征摸着肚子,“不行了,不行了,不能再吃了。”

被下人扶上马车,直接就趴下了。

刘御也没好到哪里去,早就吃撑了。

还不忘给衡哥儿带吃的回去。

衡哥儿可是答应给他打掩护,条件就是带吃的回去。

刘御特意买了一个食盒,提着一盒子吃的,租了个马车,晃悠悠上山。

跟在后面的两个侍卫,长出一口气。

小祖宗总算玩累了,肯回家了。

累死他们了。

这差事和要命也差不了多少。

衡哥儿望眼欲穿,总算等到了御哥儿。

两兄弟在校门口汇合。

御哥儿揭开食盒盖子,露出一角。

衡哥儿顿时口水横流,咽了几口唾沫。

“看上去好好吃。”

“还冒着热气。现在凉亭没人,我们去凉亭吃。”

两兄弟一路跑到凉亭。

打开食盒,衡哥儿拿起肉饼先啃了两口。

“好吃!比御厨做得还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