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玖抿唇一笑,“我也只是随口一说。”
青梅将点心摆在桌上,说道:“奴婢听小翠说,太太刚进了二门。”
“太太回来了吗?”
青梅点头,“回来了。听小翠说,六少爷穿的衣服,和早上出门的那一身不一样,应该是换过的。小翠还说,六少爷同太太说话,都透着一股子冷漠。”
顾玖好奇。
“小翠去二门看了?”
青梅笑了笑,点头说道:“小翠知道姑娘在意太太那边,一听说太太回来了,她就跑去二们守着。刚回来说了几句话,又跑出去了。说是去芙蓉院找那些小丫鬟一起吃零嘴。”
顾玖笑了起来,“如今小翠可是名副其实的包打听。”
青梅感慨,“以前觉着小翠笨笨的,脑子不开窍。真没想到,她还能做包打听,还做得这么好。”
顾玖抿唇一笑,小翠的天赋技能,估计全在打听消息上面。伺候人这方面,真不怎么样,所以以前大家才会认为小翠笨笨的。
过了几天,府中就有传言,说是谢顾两家要结亲。
听到这个传言,顾玖都愣了一下。
谢顾两家结亲?不可能吧。
在西北的时候,顾大人就已经明确发话,不会和谢家结亲。
怎么现在竟然传出谢顾两家要结亲的事情。
感觉好奇怪。
顾玖正在琢磨流言是从哪里传出来的,小翠就跑进来禀报。
“启禀姑娘,谢大太太带着谢家姑娘少爷来府上拜访。太太让大家都去芙蓉院见客。”
顾玖眨眨眼,问小翠,“确定是谢家大太太来了?”
小翠点头,“千真万确。奴婢亲眼看到谢大太太带着谢家姑娘少爷走进了芙蓉院。”
奇怪。
顾大人摆明了态度,要和谢家翻脸。
可是如今看到的情况,谢顾两家,分明是在正常来往。
前几天,谢氏才去了谢家做客。
今天,谢家太太就带着人上门。
难道顾大人改变了主意,要和谢家继续友好相处下去吗?
顾玖带着疑问,来到了芙蓉院。
快到院门的时候,遇到了赶来的顾珍和顾琳。
“听说谢大太太来了。”顾珍很好奇。
顾琳偷偷撇嘴,眼神轻蔑。
顾玖说道:“我们进去吧。不好让客人等太久。”
“二妹妹说的对。”
走进芙蓉院,就听见正屋里面传来一阵阵笑声。
春禾挑起帘子,从正屋里走出来,“大姑娘,二姑娘,五姑娘,你们可算来了,太太等了你们许久。三位姑娘快请进。”
“春禾姐姐辛苦了。”
顾玖上前,握住春禾的手。一个小荷包放入春禾的手中。
春禾面带微笑,不动声色地收下荷包。
“奴婢不辛苦,都是奴婢该做的。二姑娘,你们快进去吧。”
“老爷没过来吗?”顾玖饱含深意地问道。
春禾说道:“老爷去了吏部。听说晚上还要和几位同窗老爷一起喝酒。”
原来顾大人不在府中。
顾玖抿唇一笑,“谢谢春禾姐姐。”
“二姑娘折杀奴婢。”
顾玖放开了春禾的手,率先走进正屋。
第101章 娶谢家姑娘很吃亏
谢氏正和谢家大太太开心的说着话。
结果,顾玖一进门,空气瞬间安静。
好尴尬哦!
屋里的气氛,仿佛快要窒息。
顾玖若无其事,面带微笑,走上前,“给太太请安,给舅太太请安。”
谢大太太看着顾玖,上下打量一番,“这就是府上二姑娘吧,长得真标志。”
谢氏笑着说道:“正是我家二姑娘,单名一个玖。”
随着三人的对话,原本快要窒息的空气又流动起来,大家纷纷笑着。
顾珍和顾琳紧随其后,上前请安。
谢氏微微笑了笑,“来了就好。这几位都是谢家的表兄妹,快来认识。”
在谢大太太身边,坐着三位姑娘,还有三位少年郎。
经过介绍,三位少年郎都是谢家大房的子嗣,谢大郎和谢三郎都是嫡出,谢二郎是庶出。
谢家三位姑娘,大姑娘和二姑娘都是大房的姑娘。三姑娘则是谢家二房的姑娘。
顾玖这才知道,谢家二房一家老小,都已经搬到京城居住。
顾玖领着顾珍,顾琳,同谢家的姑娘少爷正式认识。
谢家人长得比较有特点,无论男女,个子都不太高。女孩子肤色白皙,略显丰满。
男孩子也是一副胖胖的模样,不过没有胖到很夸张的样子。只是看上去有点胖那种程度。
双方彼此认识后,谢氏就和谢大太太聊了起来。
谢大太太笑呵呵的,“姑太太果然有福气,家里的姑娘,一个赛一个,容貌标志又端庄。尤其是玥儿,我这一看,就移不开眼睛。”
顾玥低着头,表现得有些羞涩。
谢氏笑道:“玥儿这孩子,自小就长得好,又懂事,又知道心疼人,让我如何不偏心她。”
谢大太太笑道:“姑太太说的对,姑娘家在娘家的时间就只有十多年,是该多宠一宠。不过该教的还是要教,像我家媛儿,从小学着管家理事,如今已经能够独当一面,替我出面应付各种人情世故。”
谢氏朝谢家大姑娘谢媛看去。
谢媛是嫡出,脸蛋圆圆的,略显丰满。当谢氏的目光朝她看来的时候,谢媛下意识的挺直了背脊。
谢氏含笑说道:“媛儿这孩子,自然是极好的。还是大嫂会教养孩子,几个姑娘都被你教导大方得体,又聪明又能干。不像我家几个孩子,还是一团孩子气,时不时还要耍小孩子脾气。”
谢大太太笑起来,“姑太太可别这么说,你这几个孩子,我看着是极好的。像六郎,你们还在西北的时候,我就听说了他的文采。六郎,回到京城后可有拜师?”
顾琤之前一直端坐在椅子上,微微垂首,不曾说过一句话。
当谢大太太问起,他才抬起头,说道:“回禀大舅母,还不曾拜师。不过隔壁侯府的大堂伯父有说,会将我安排进入西山书院读书。”
谢大太太笑道:“西山书院的确不错,不过还是比不上拜当世大儒为师。”
谢氏挑眉。
前几天,她带着孩子去谢家做客的时候,谢大老爷就提过,要给六郎介绍一位当世大儒做老师。
说实话,谢氏很动心。
她下半辈子,全都指望两个儿子。
小儿子性子跳脱,现在还说不好。
唯有大儿子顾琤,读书方面很不错,而且人很自律。
若是能拜当世大儒为师,少说能少奋斗五年八年。科举的时候,说不定还能考个靠前的好名次。
这些都是可见的好处。
还有许多无形的好处,比如老师的人脉关系,只要不出意外,顾琤也能顺利继承。
行走官场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人脉关系。
顾琤若是能继承这些人脉关系,仕途不敢说一路通畅,至少比别人走得更轻松。
谢氏是很心动的,当时在谢家的时候,被谢大老爷鼓动,她差一点就答应下来。
不过一想到顾大人的态度,谢氏当时只说回府后会好好考虑,没有马上答应下来。
今日谢大太太上门,又提起此事,谢氏就开始琢磨起来。
上次去谢家,谢大老爷说话云山雾罩,谢氏读书有限,很多话都没明白。
她也没敢找顾大人商量。
毕竟谢大老爷那些话,她都没听明白。贸然找顾大人商量,万一惹怒了顾大人岂不是得不偿失。
顾大人能同意谢氏和谢家来往,已经是给足了谢氏面子。
谢氏很知趣,没有确定之前,她提都不提。
谢氏就说道:“大嫂说的有理,若有当世大儒做老师,那的确不错。不过关于六郎读书的事情,我家老爷早有了安排。我就不便插手。”
顾琤左右看看,神色微动,但是没有开口说话。
谢大太太掩唇一笑,“姑太太误会了。这当世大儒,也不是谁都能拜师的。
大儒们脾气大,对弟子的要求极为严格。六郎想要拜大儒为师,少不得过三关斩六将,不会比科举容易。
若是六郎愿意,他舅舅说了,可以为他引荐。成不成还是得看六郎的学问。”
话说到这个份上,谢氏也不能一味逃避。
她朝顾琤看去,“六郎,你怎么想的?”
顾琤抿唇,表情严肃。
顾玖突然想起来,她似乎很长时间没见到顾琤笑过。
顾琤这模样,越来越少年老成。青春还没过去,已经像成年人一样说话做事。
顾琤说道:“我还是想去西山书院读书。我打听过,西山书院的院正就是有名的当世大儒。”
谢大太太说道:“西山书院人多,既有贫寒子弟,也有权贵子弟。那里面的人各有各的小圈子,关系极为复杂,
六郎,你刚从西北回来,在京城不认识什么人,贸然进入西山书院读书,只怕很难受适应。”
顾琤看着谢大太太,“多谢大舅母关心,我心意已决,不打算改变。”
谢大太太噎住,没想到顾琤简直是油盐不进。当世大儒的名头,竟然都无法打动他,非要往西山书院跑。
谢大太太太先是尴尬,接着又笑了起来,“六郎有志气,不错,不错。你舅舅在西山书院也有些关系,你若是进去读书,他会找关系照顾你。”
顾琤微微躬身,“多谢大舅舅一番好意,不过不用了。隔壁侯府,已经替我考虑好了一切,暂时无需大舅舅操心。”
谢大太太微蹙眉头,不由得朝谢氏看去。
仿佛是在问,妹妹啊,你儿子到底怎么回事?说话这么不客气,我们谢家没得罪他吧。
谢氏也拿不准顾琤的想法。
她正在想,该如何化解这场尴尬,就见顾琤站起来,“母亲,大舅母,诸位妹妹,你们继续聊。我带三位表兄弟去外院说话。”
谢氏张口结舌,最后还是点点头,说道:“你们都是爷们,不耐烦听我们聊家常。罢了,都去外院吧,外院自在些。”
顾琤微微颔首,叫上谢家表兄弟出了芙蓉院。
他们一走,房里就只剩下女眷。
谢大太太说话就随意了许多。
“姑太太,你家六郎的年龄不小了吧,可曾说亲?”
谢氏摇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孩子定下婚事。”
“这样下去,岂不是耽误孩子的前程。”
谢氏说道:“男孩子晚几年也没关系。我现在最担心的还是玥儿她们几个的婚事,到现在还没有眉目。”
谢大太太不由得朝顾珍,顾玖,顾玥三人看去。
目前,就她们三人到了说亲的年龄,得抓紧时间将婚事定下来。
谢大太太突然问道:“姑太太,你看我家几个孩子如何?”
谢氏有一瞬间的懵逼,不太理解谢大太太的意思。
谢大太太不那么讲究,直接说道:“你看我们两家来个亲上加亲,如何?三个孩子,谢实,谢定,谢宁,随便姑太太挑选。”
谢氏嘴角抽抽,一脸心塞的样子。
娘家大嫂,实在是太不讲究了。真是多年如一日的粗俗。
谢氏不由得替她大哥感到可惜。
谢大太太马氏出身不太好。马父是城门小吏,挣得不少,架不住家里花钱的地方多,每到年底,都要打饥荒。
马父和谢老爷子是老哥们,两个人不是兄弟,却胜似兄弟。
两家互帮互助,相处得很不错。
等到谢氏的大哥谢茂要说亲的时候,谢老爷子一拍板,“就马家的闺女。我们谢家是小门小户,那就娶个门当户对的儿媳妇。”
当年,马家同谢家的确算是门当户对。
谢家比马家唯一强的地方,就是没有欠债。
不过,谢老爷子决定和马家结亲的真正原因,是多年前有个和尚经过他们那一片,见到马氏,就说这孩子命好,先苦后甜,旺夫旺家。
谢老爷子一直记得这话。而且马氏真的能干,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将她娶回家,肯定是个好儿媳。
很快,马氏就嫁给了谢茂。
两人成亲,也就几年的时间,谢家时来运转。
谢氏给顾大人做妾,谢茂也靠着钻营,终于让他抱上了太子大腿,做上了东宫属官。
从此以后,谢家一飞冲天,复贵盈门。
那时候,很多人都说,马氏配不上谢茂
谢茂也曾动过休妻的念头。
但是被谢老爷子拦住了。
谢老爷子说得很实在,“自你娶妻后,这个家的日子就越过越好,如今你也当了东宫属官,可见马氏果然是个旺夫旺家的女人,那个和尚没有算错。
你若是休妻,我是第一个不答应。只怕官场上的对手,也不会放过你,拿休妻的事情做做文章,将你拉下马来。”
谢茂有些不甘心。
同僚的妻子,个个知书达理,要家世有家世,要容貌有容貌。只有自己的老婆,粗鄙不堪,字不认识几个,说话也说不好,净拖后腿。
但是,谢老爷子说的那番话,谢茂也听了进去。
马氏是不是真的旺夫旺家,不好说。
但是自从他娶了马氏,家里越来越好,这是不争的事实。
而且马氏还能生养。给他生的第一个孩子就是儿子。
谢老爷子继续劝谢茂:“我知道你想什么,你想要漂亮女人。正妻不能休,但是你能纳妾,纳漂亮的妾。马氏贤惠,你要纳妾,她肯定答应。”
于是乎,谢茂打消了休妻的念头,漂亮小妾一个接一个,后院都快住不下了,干脆换了大房子,继续纳妾。
有生养的妾就留下来,没有生养的妾就直接打发出去。总之,这些年,谢家后院就没断过女人。
谢氏盯着马氏看,马氏气色很不错,没有半点愁苦之色。
她似乎真的想得开,那些妾,她好像真的不在意。
谢氏心头冷哼一声,对马氏有些鄙薄。
管不住自家男人,有什么用。
“姑太太,你能给个准话吗?”
见谢氏不说话,马氏就催她。
谢氏轻咳两声,再次嫌弃马氏,好歹也是诰命在身的人,说话做事怎么就一点都不讲究。
谢氏同马氏说道:“大嫂,你刚才说的那些,真不是开玩笑?”
马氏连连摇头,“我哪能拿孩子的婚事开玩笑。姑太太,你切莫说笑。”
谢氏又问道:“大哥知道吗?”
马氏连连点头,“你大哥很支持我的想法,他也希望我们两家能够结亲。”
谢氏先是看看谢媛三姐妹,又看看顾玥她们。
最后说道:“儿女的婚姻大事,还需慎重。”
马氏则说道:“我们两家知根知底,还有什么不放心的。难不成姑太太看不上我家几个小子?要不,我将媛儿嫁到你们家。”
“娘,你说什么啊!”谢媛都要气哭了。
娘亲真是的,刚开始明明好好的,说话妥帖,含蓄。结果哥哥们一走,娘亲就故态复萌,又露出粗俗的一面。
谢媛觉着很丢脸,很难堪,真想找个地方钻下去。
顾玥低着头,一脸鄙视。眼前这位就是自己的亲舅母,亏她一开始,还抱着那么多期待。
果然如同传说中那般粗俗,一点都不讲究。
还有谢家大房的几个表哥,长得都不好看,胖胖的。
比较一番,谢家这一辈中,就只有谢宪长得最俊。
不过谢宪品性不端,是个浪荡子,非良配。
顾玖大大方方地打量谢大太太马氏,以及谢家的三位姑娘。
马氏穿衣打扮很富贵,不过品味不怎么行,给人一种土里土气的感觉。
谢家的三位姑娘,都是圆脸,不算漂亮,却也不丑。单看外貌,还是比较容易让人生出好感。
对于谢媛的抱怨,马氏半点不在意。
马氏对谢媛说道:“为娘这也是在为你们打算。”
谢媛跺脚,她才不稀罕娘亲替她打算。
若非这会是在别人家做客,谢媛早就跑出去了。
谢氏轻咳两声,说道:“玥儿,珊儿,你们带着姐妹们去厢房玩。我和你们舅母有话要说。”
谢媛松了一口气,终于能够摆脱这尴尬的境地。
姑娘们鱼贯走出正屋,去了厢房说话。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点尴尬。
谢媛急忙解释道,“玥妹妹,珊妹妹,我娘说的那些话,你们千万别当真。今日出门,父亲并没有叮嘱她这些事情。全都是我娘自作主张。”
顾玥笑道:“媛姐姐,你不用紧张,我们都理解。”
顾珊却问道:“舅舅真的没有要结亲的意思吗?”
谢媛张口结舌,“应该没有吧。”
顾珊皱眉,“那就奇怪了。我听说舅母最听舅舅的话,舅舅如果没提过两家结亲的话,舅母又怎么会当着我们大家的面提起此事。”
谢媛想了想,说道:“估计是我娘一厢情愿的想法。总之,你们千万别当真。”
顾玖突然开口问道:“如果两家结亲,谁嫁过去合适?或者说,谁会嫁到顾家?”
屋里一阵沉默。大家都面面相觑。
顾玥咬着牙,说道:“母亲对我的婚事已经有了打算,应该不是我。”
顾珊也说道:“我年龄小,还要等几年。”
顾珍说道:“隔壁侯府已经答应会帮我相看婚事。”
最后,众人的目光齐齐落在顾玖身上。
顾玖挑眉,似笑非笑,“我是不可能的。”
然后,大家的目光又齐齐落在谢家三位姑娘的身上。
顾玥啊的一声,大叫起来,“难道要让六哥娶媛姐姐吗?六哥岂不是很吃亏。”
刷的一下,谢媛的脸变得通红。
顾玥后知后觉,一脸尴尬。
谢珊急忙道歉。
话说到这个地步,已经无法继续聊下去。
继续聊,那便只能尬聊。
第102章 换掉顾珍的婚事
正房内,谢氏不复之前那般温柔可亲。
她盯着马氏,“大嫂,当着孩子们的面,你说话好歹注意点分寸。什么有的没的,你都往外吐,你就不怕孩子们听到后笑话你?”
马氏不怵谢氏,“我是长辈,谁能笑话我。”
“正因为你是长辈,你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给孩子们做个好榜样。”
马氏有些不乐意,“三妹妹…”
“别叫我三妹妹,叫我姑太太。”谢氏厉声打断马氏的话。
马氏嗯嗯两声,嘀咕:“姑太太的脾气越来越大了。”
这话谢氏听到了。
谢氏的脾气一下子就爆发了,“我这样,还不都是被你们逼的。你知道这段时间我有多难吗?大哥害得我还不够惨吗?
我家老爷早就说了,顾谢两家不结亲。上次回娘家的时候我就已经说清楚了,结果今天你又来问。
还是当着孩子们的面问。大嫂,你是成心想让我难堪吗?”
马氏急忙说道:“我哪能让你难堪。这不是你大哥说的,顾谢两家亲上加亲,两家以后互相互助,长长久久。”
谢氏冷哼一声,“结亲,没门。我家老爷到现在还没消气,大哥妄想结亲,做梦吧。”
马氏嘿嘿一笑,“顾大人那里,姑太太不用担心。你大哥说了,顾大人那里他去搞定。”
谢氏紧皱眉头,“大哥想做什么?”
“我哪知道。你大哥只是吩咐我,今日过来,同你商量一下孩子们的婚事。别的可没说。你也知道,官场上的事情我不懂,我也不能给你大哥添乱,对吧。”
谢氏盯着马氏,“大哥就说了这些?”
马氏频频点头,“对啊。姑太太,我可是没瞒你,知道的都告诉你了。”
谢氏皱眉。
马氏应该没说谎。至于谢茂心里头在想什么,谢氏猜不透。
不过最终目的,肯定是扶持太子殿下顺利登基,而他便有了从龙之功。
只是,天子龙精虎猛,太子性格脾气不似天子,不得天子喜欢。
太子殿下想要顺利继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谢氏揉着眉心。
等晚上顾大人回来后,她得和顾大人好好谈谈。
马氏问道:“姑太太,我们两家要不要结亲,你给个准话吧。”
谢氏瞪了眼马氏,“事关孩子们的婚事,岂能随便定下。你要准话没有。你回去告诉大哥,让他别耍小动作。惹怒了我,别怪我六亲不认。”
马氏哆嗦了一下,“姑太太好大的脾气,连你大哥,你也要威胁。你这是不将谢家放在眼里吗?姑太太,你可别忘了,没有谢家,便没有你今天的一切。谢家好,你还能好。”
谢氏嘲讽一笑,“不用大嫂提醒,我都明白。总之,你就将我的话原原本本转告大哥,不用任何隐瞒。”
马氏愣住,没想到谢氏的态度这么强硬。
她眼珠子滴溜溜转动。
谢氏同谢茂之间有何矛盾,马氏并不清楚。
看谢氏的态度,矛盾应该不小。
就像上次谢氏回娘家,气氛也不太好。
马氏左思右想,有了主意,“姑太太放心,你的话我肯定带给你大哥,绝不添油加醋。另外,我听说侯府的姑娘们都还没说亲。”
谢氏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看着马氏,“大嫂,你是头脑发晕吗?侯府的姑娘你也敢惦记?
谢家是什么,谢家就是暴发户。侯府是勋贵世家,传承百年,岂是谢家能够高攀的。你们简直就是,就是异想天开。”
马氏却不这么想,“等太子殿下登基,我们谢家也有机会成为传承百年的世家。到时候谁高攀谁还不一定。”
谢氏冷哼一声,“那就等太子殿下登基后,你再来和我说。”
马氏讪讪一笑,“侯府嫡出的姑娘,我们谢家高攀不上,庶出姑娘总可以吧。”
谢氏眉眼一动。
马氏心知有门,急忙说道:“姑太太,你想想,若是我们谢家同侯府结亲,这里面的好处,你难道不心动?”
谢氏嗤笑一声,“谢家和侯府结亲,我能有什么好处?”
马氏凑近了,同谢氏说道:“若是两家结亲,谢家等于是攀上了侯府这门亲戚。
从今以后,谢家也会被人高看一眼,连着姑太太也会被顾大人越发看重。
其次,太子殿下也等于是多了一个助力,夺嫡的希望便多了几分。
一旦太子殿下顺利登基,谢家就有了从龙之功,姑太太还能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