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门毒女:侯府二小姐上一章:第 60 章
  • 将门毒女:侯府二小姐下一章:第 62 章

“既然王爷这么信任我,皇上的事情我就替王爷去太后面前解释一下好了。”

当白洛筝和小皇帝赵昱一起踏进凤霞宫见太后的时候才发现,华丽的宫殿之中,除了卫太后之外,还有几个和卫太后年纪差不多的美妇聚集在凤霞宫,脸上或多或少都挂着几分焦急和担忧。

卫太后面上的表情最是凝重。

这也难怪,赵昱是她的亲孙子,如果他有个什么三长两短,这世上最伤心难过的那个人绝对是卫太后。

“白小姐,你怎么跟着皇上一块儿来了?”

卫太后对白洛筝和赵昱一起出现在自己面前的画面感到十分不解。

白洛筝先是礼貌地给太后及各位太妃请了个安,随后才不疾不徐地将小皇帝为何会无故闹失踪的原因解释给卫太后听。

“皇祖母,是昱儿错了,让您担心,昱儿甘愿遭受责罚。”

别看赵昱年纪小,修养和谈吐却是非常不错的。

起初计划逃跑的时候,只是心心念念觉得自己委屈难过,单纯的想要离开这块伤心地。

却没想到,因为他一时任性妄为,闹得整个后宫兵荒马乱,甚至还害得皇祖母为他担心受怕,真真是不敬不孝,实在该罚。

卫太后听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很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无力感。

她将跪在自己面前请罪的小皇帝从地上扶了起来,拉到面前语重心长道:“你九皇叔对你虽然凶了点,却也是一心一意为你好的。要是真因为被自己的皇叔骂几句就离宫出走,这天底下的父母可就都不敢下狠心管教孩子了。一旦那样,国将不国,民将不民,举国上下也会陷入一片混乱,皇上难道想看到那样的局面出现在我大祁境内吗?”

第178章 太妃刁难

赵昱委委屈屈地摇了摇头,轻声道:“是昱儿考虑不周,没顾及皇祖母的担忧,也没理解九皇叔的苦心,昱儿保证以后再不会这样了。”

卫太后明白自己的孙子是个懂事的孩子,要真是训得狠了,反倒会适得其反。

既然对方已经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错误,只要以后多加改正,耐心调教,总能明白的紧。

在场的其他几个太妃见气氛逐渐缓合了下来,也全都开始帮腔,七嘴八舌的为小皇帝求情。

白洛筝这才有工夫打量那些太妃的容貌。

想当年,顺宗帝的后宫里最不缺的就是各色美女。

可如今能留在后宫站住脚的,林林总总只剩下了十几个。

至于那些妃子都哪去了?不用问也知道,要嘛随着顺宗帝一起被活埋陪葬了,要嘛已经死在当年那场夺位大战之中。

白洛筝很少跟这些太妃们打交道,一来是她嫌麻烦,二来,她跟这些后宫中的女人也实在是无话可说雠。

试想一下,能在后宫这个充满算计和危险的狼窝中存活下来,怎么可能会是普通人。

说句不好听的,这些女人个个都是人精,满肚子藏的全是心眼,稍有一点差错,就会被人抓住马脚,然后死无葬身之地。

白家目前的情况非常尴尬,就算她头上顶着侯府千金的光环,也未必会有多少人会把她看在眼里。

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白洛筝尽量深居简出,躲在碧月殿每天看书习字,有空闲的时候在院子里练练武,耍耍剑。

偶尔跟找尽借口跑到她面前的赵璟比试比试武功,再打打小太极,这样的日子过得也算是轻松又自在。

可这世上就是有一种人,你不去招惹她,她却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招惹你。

坐在卫太后右手边的一个姓吴的太妃,从白洛筝踏进凤霞宫的那一刻起,一双眼睛就不停地在她身上来回打转,唇边还总是挂着似有似无的轻蔑笑容。

“这位模样标致的白姑娘,莫不就是太后之前所说的,那个在京郊舍身救了您一命的逍远侯家的二小姐?”

小皇帝的事情告一段落,在场的几个太妃纷纷把好奇的目光投到了白洛筝的身上。

其他几个太妃倒是并没流露出不善的表情,偏偏吴太妃由始至终都挂着不怀好意的笑容,彷彿在酝酿着什么坏点子。

卫太后看了吴太妃一眼,点了点头道:“没错,哀家的这条命,的确是白小姐所救。白家之前发生的一些事情,想必在坐的各位妹妹都略有耳闻。如今逍远侯接了圣旨,去北海平定匪寇,哀家念及白小姐的恩情,暂时将她接进宫里来住几日。本来哀家想将白小姐介绍给各位妹妹认识一下的,不过白小姐自幼深居简出,性格多少有些内向,哀家不想过多勉强,便由着她住进了碧月殿,无需像宫里其他人那般死守宫中的规矩。”

卫太后这番话明摆着在告诉在场所有的人,白洛筝不仅是自己的恩人,在她眼中,也被另眼相看。

谁要是不长眼,想把歪主意打到白小姐头上,就等于是跟她这个太皇太后过不去。

其他几个太妃听了这话,全都笑着接口道:“这一晃眼许多年不见,当年那个在昭阳殿跟着沈家小姐比试作对子的白小姐,已经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虎父无犬女嘛,逍远侯英勇善战,生出来的女儿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不但模样标致,连功夫也了得,能在危险之中救下太后一命,倒真让人佩服。”

“这也是白老夫人和侯爷好命,生出这样的女儿,着实让人羡慕啊…”

卫太后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顿时让那些太妃们见风使舵,掏家底儿一般,将奉呈漂亮的话一股脑地往出倒。

白洛筝面上不动声,心里则好笑万分,这些身处在后宫中的女人们还真是有趣,如此违心的话也能面不改色地说出口,着实让人佩服。

那个吴太妃却在啜了口茶后,扯出一个略带嘲讽的笑容。

“白小姐的名讳,当年确实名震京城,大家应该还记得吧,侯府和镇国公府,当年可是有婚约的,后来因为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沈家老夫人竟主动退了白家的婚事。”

说到这里,她扯唇一笑:“说起来,退婚这种事对男儿家影响不大,可对姑娘家来讲,却是好说不好听。忘了问白小姐,你今年…应该也有十八岁了吧?”

吴太妃突然旧事重提,让现场的气氛顿时降到了冰点。

这些太妃们可都不是傻瓜,当然不可能忘记当年沈白两家退亲后闹出来的种种风波。

只是,太后不提,别人自然不会找不痛快。

没想到吴太妃心直口快,居然当着太后的面把这件事又给勾了起来。

白洛筝双眼微眯,很快就从脑海中搜寻出吴太妃的大概情况。

如果她没记错,吴太妃和沈家应该算是表亲。

前些日子沈老太太

带着沈彩柔进宫见太后,结果却碰了一鼻子的灰走。

以沈老太太那小心眼的程度,肯定会在事后跟吴太妃念叨。

今天,吴太妃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给她难堪,不是为沈老太太找场子,又是什么?

白洛筝心中冷笑,唇边却勾出一朵灿烂无比的笑容。

“承蒙太妃娘娘记挂,我今年的确已经年满十八了。”

吴太妃笑了一声:“按我大祁国的传统,姑娘家年满十五就可以嫁人,可白小姐今年已经十八了还没许配人家,莫不是…”

她故意拉长了声音:“当年沈家退了你白家的亲事,在无形中给白小姐带来了影响?”

卫太后的脸色顿时沉了下去,刚要开口说话,就听白洛筝不疾不徐道:“虽说姑娘到了十五岁就可以出嫁,但嫁姑娘的人家,多半都是因为家里的父母不想再出钱供养早晚要嫁人的女儿,才狠心让孩子刚刚及笄就外出嫁人。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省家里的开支,一方面又可以早些向男方讨要嫁妆。可是对于那些真心疼爱女儿的长辈,就算把姑娘留到二十岁才嫁人的,也是占了大多数。哦对了,前几天我来太后宫里请安,偶遇国公府的沈老夫人和沈家小姐,一打听才得知,沈小姐今年都二十了,可是还没有被父母嫁出去。这说明什么?难道说明沈小姐没男人要吗?当然不是,只能说明沈小姐的父母长辈对她疼爱入骨,舍不得嫁人。沈家尚且如此,我白家长辈又怎甘落后呢,太妃娘娘,您说是不是这么个理儿?”

第179章 温情脉脉

吴太妃没想到这白洛筝三言两语竟把话题扯到了沈小姐的头上,这后宫里有一个算一个,都知道沈家和吴太妃是表亲的关系。

而且那沈彩柔为什么拖到二十岁还没嫁出去,大夥嘴上不说,心里可都是门儿清。

什么父母长辈疼爱,分明就是夫家的长辈一个接一个的去世,弄得沈小姐想嫁都嫁不出去。

在场有几个跟吴太妃有私仇的,听了白洛筝的话,全都拿帕子捂着嘴,露出一副要笑不笑的样子,把吴太妃给气得咬牙切齿,花枝乱颤,恨不能扑到白洛筝面前挠她两爪子。

卫太后本来想要出言教训吴太妃几句,此时听白洛筝三言两语就将吴太妃气得眼珠子通红,心下暗自得意紧。

不愧是被她儿子看上人姑娘,谈笑之间就能杀人于无形,果然是个厉害又有智谋的丫头,配得上她们赵家好男儿。

吴太妃见识了白洛筝的厉害,一时半会儿也不敢再当着卫太后的面继续给人难堪雠。

事实上,她是怕哪句话没说好,给自己惹来难堪。

不过,白洛筝这么不识抬举,倒让她在心底结下了几分仇怨,忍不住暗暗发誓,若有机会,她一定要把场子给找回来,好好教训这白洛筝一顿。

小皇帝被包围在一群女人之中显得极其无聊,他虽然没兴趣参与其中,却隐隐发现,吴太妃字里行间,句句都喜欢针对他刚刚认识不久的白姐姐。

这个发现让他很不高兴,下意识地,他一把拉住白洛筝的手,对卫太后道:“皇祖母,孙儿有些事情想跟白姐姐讨教一二,我可以带着白姐姐先行告退吗?”

卫太后笑着问:“昱儿什么时候和白小姐关系这么亲近了?”

赵昱道:“白姐姐刚刚帮过孙儿的忙,孙儿知恩图报,自然把白姐姐当朋友。”

“这孩子,小小年纪,懂的道理倒是不少。好吧,既然你有事情想跟白小姐讲,哀家也就不多留你们了。”

说着,挥了挥手,笑着将眼前一大一小两个孩子给打发出了凤霞宫。

到了外面,赵昱紧绷的小脸顿时放松了不少,他仰着头对白洛筝道:“白姐姐,朕带你去朕的宫里玩好不好?”

赵昱到底是个孩子,即使他的身份是大祁国的九五至尊,可这个年纪的孩子,脑子里想的最多的还是玩。

白洛筝本不想跟小皇帝牵扯太多,但赵昱是个招人疼的孩子,看到赵昱,让她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那远在七喜镇的弟弟,拒绝的话,自然被她咽到了肚子里,怎么也无法轻易说出口。

在几个太监和宫娥的簇拥下,赵昱笑嘻嘻地将白洛筝带到了他的住所。

一路上,他很是自来熟的给白洛筝讲他从太监们口中听来的各种趣事,这些趣事多数发生在宫外,全都是那些出宫办事的太监们回来讲给小皇帝听的。

两人一路走,一路聊,很快,就到了小皇帝目前所居住的龙祥宫。

回了寝宫,一群宫娥太监呼拉一下迎过来,纷纷关心小皇帝的安危,包括他逃跑这段时间到底有没有受了什么委屈。

有几个在龙祥宫里看着说话算的大宫女,见小皇帝身上还穿着太监的衣裳,急忙找出宫服,拉着小皇帝给他换了回来。

直到小皇帝不耐烦的将那些宫女太监全都从眼前打发走,才气呼呼道:“朕又有些后悔了,每天被关在宫里被这些人当成木偶一样揉扁搓圆真是无趣透顶。对了白姐姐,你进宫之前,肯定有很多机会在外面玩,宫外是不是真如那些太监们说的那么好玩?”

看着小皇帝眨着一双亮晶晶的大眼睛期待地看着自己,白洛筝笑着回道:“外面的世界虽然五光十色光彩耀人,却比不得皇上目前所居住的皇宫这般绝美奢华。皇上应该知道,您现在所坐的位置,是天下人求都求不来的,可皇上一出生,就注定要坐上这个位置,所以比起大多数人来说,皇上不仅是幸运的,还是天底下独一无二的。”

赵昱扁了扁嘴:“可是朕一点都不喜欢这个位置。”

“所以皇上今儿一大早才动了离宫出走的念头吗?”

“是啊,朕想逃出皇宫,已经想了很久了。”

“如果真的离开皇宫,皇上又有什么打算呢?”

赵昱顿时来了兴致,眉开眼笑道:“朕想像九皇叔那样,带着祁国的兵马,去前线杀敌。”

白洛筝被逗得笑出声来:“可是皇上年纪还这么小,知道上了战场,要怎么打仗?”

“呃…”

“打仗要讲究的不仅仅是战略和能力,还要学会如何驭下用人,这里面的门道多着呢,如果皇上真有这方面的报负,首先就要在宫里跟太傅多学些本事,只有学到了真本事,才能像你九皇叔那样为国效忠,平定天下。”

赵昱不由得瞪大了一双眼睛,惊奇道:“白姐姐居然懂得这么多?”

“其实这些道理皇上也懂的,只是皇上年纪还小,一时之间考虑不到这么周全

也是人之常情。但是…”

白洛筝话锋温和一转:“每个人生在世上,都有属于他的使命,比如农民,他要想着如何把庄稼种好;当官的,要想着怎么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大侠,要想着如何造福百姓行侠仗义。至于皇上,要想的当然是如何治理好天下,给我大祁国的万千百姓带来福泽。”

这些话,小皇帝的太傅也曾说过。

可跟白洛筝的态度和语气比起来,赵昱觉得,他更能接受这样的教导方式。

别看两人之间相差了十几岁,凑到一起时的话题可真不少。

也许在这个偌大的、充满算计和阴谋的宫中,总算让这个失去双亲的孩子找到了一个心灵停靠的港湾。

他居然在潜意识里,将白洛筝当成除了皇祖母和九皇叔之外,最亲最近的那个人。

晚膳的时候,赵昱将白洛筝强留在自己宫里跟他一起吃。

一边吃饭,他还一边向白洛筝打听宫里和宫外都有哪些不同之处。

白洛筝以前经常哄弟弟玩,所以对带孩子这一套非常有经验。

既然小皇帝对外面的世界好奇,她就捡些有趣的事讲给对方听。

直到对方眼皮支撑不住地直往下搭,白洛筝才招呼龙祥宫的下人,将困倦到不行的赵昱扶进寝宫,伺候着他躺下睡觉。

此时,外面的天色已经大黑了。

深冬的季节,一股冷气迎面扑来。

白洛筝出来的时候并没有穿太多,此刻才意识到,这晚上的气温还真是能把人给活活冻死。

“你是傻的么,出门的时候怎么也不给自己多穿一点?”

伴随着这道略带训斥的声音,一件厚厚的大氅被人从肩头披了下来。

借着外面皎洁的月色一看,出现在龙祥宫门口的,可不就是赵璟么。

“你怎么来了?”

月光下,赵璟的眼眸被衬托得异常闪亮,唇边勾出一个轻浅又魅惑的笑容,低声在她耳边道:“想见你,所以就来了。”

第180章 安怡郡主

短短几个字,将白洛筝的心说得顿时暖了起来。

厚厚的大氅上不仅残留着他身上的体温,还有他身上的味道。

他很亲切地帮她紧了紧大氅的衣带,柔声道:“下次出门的时候记得多穿一点,夜凉了,我送你回去。”

这一刻,白洛筝觉得心头滑过一阵暖流,她由着他将手臂轻轻搭在她的肩头,两人踩着月色,并肩向碧月殿的方向走去…

半个月后,看似平和宁静的京城之中,突然曝出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

当朝太皇太后突然宣布,她要认逍远侯家的二小姐白洛筝为义女,并亲自拟下懿旨,将白洛筝封为安怡郡主雠。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整个京城顿时一片哗然。

卫太后并没给外面那些人太多震惊和议论的时间,既然决定已经下了,她即刻吩咐李容在宫中开设宴席,并当着京城所有达官贵族的面,将自己的义女怡安郡主正式介绍到众人面前。

侯府千金的身份固然尊贵,可比起怡安郡主这个名头,前者到底还是有些不够看的。

而卫太后之所以会大张旗鼓认下白洛筝这个义女,报答恩情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她也想通过这种方式,让那些在背地里想给白家使绊子的人看看清楚。

与白家为敌,就等于是与皇家为敌。

谁要是不长眼的继续跟白家作对,就要惦量惦量最终能否承受得起来自于皇家的报复。

宴会的地点依旧是皇家专门宴请宾客的昭阳殿。

京城里不少达官贵人接到太后派人发来的请帖,全都盛装打扮,鱼贯着出现在昭阳殿,庆贺太后喜得义女,并趁机大手笔的献出丰富的礼品,以讨好白小姐这个京城中的新贵。

白洛筝并没想到卫太后突然会做出这么一番举动,后来听赵璟说,卫太后这么做,完全是想给吴太妃和沈家添添堵。

尤其是那个吴太妃,被沈家老太太灌了几句迷汤,便不知天高地厚,想要利用太妃的身份给白洛筝点教训。

赵璟听说了这事,狞笑着没做声,不过几天之后就有人传出,吴太妃那个在户部任职的侄子吴启,被上面挑了一堆错处,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在皇家的议事大殿上,挨了整整五十大板。

这板子表面上虽然打在吴启的屁股上,私底下却有不少人都在非议,这是有人想借着吴启给吴太妃上一堂教育课呢。

吴太妃听说侄子在朝堂上挨了板子,虽然小命还在,被抬回吴府的时候也是出气少,进气多,险些就丢了性命。

她气得花枝乱颤,一状告到卫太后那里,说户部不问是非不讲道理,害得她侄子挨了冤枉板子,求卫太后一定要替她做主,切不可让那些奸佞小人得了逞。

卫太后却笑着归劝对方,不管朝堂发生怎样的变故,都不是她们这些后宫女人们该操心的。

一旦逾越了,吴太妃不但自己性命不保,恐怕吴家也会跟着她一起倒大霉。

吴太妃见申诉无门,只能气呼呼地回到寝宫,借着砸东西和责骂下人来泄火了。

吴太妃不知道的是,那吴启之所以会被上面抓到把柄并当众打了一顿板子,全是赵璟暗中操作,想趁机给他们吴家一个教训。

当然,教训吴家的同时,也顺便给沈家提个醒,别以为宫中有个太妃坐镇,就胆敢飞扬跋扈,目中无人。

白洛筝被赵璟那一心为她出气的样子逗得哭笑不得。

不过事后想想,被太后认作义女,对她和白家来说,的确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与其故作矜持,倒不如欣然接受。

不可否认的是,这场认亲宴在卫太后的精心安排下,举办得别开生面,十分隆重。

在这样一个聚满了达京城名流的场合里,白洛筝不可避免的见到了她前世的老冤家,也是曾亲手置她于死地的仇人…沈孤辰。

不愧是国公府调教出来的名门贵公子,无论样貌气度或是言谈举止,在那些京城阔少之中都堪称是不可被取代的姣姣者。

今天这场认亲宴是以赏梅的方式举行的,昭阳殿不远处,是一片梅林。

如今正值冬季,那片梅林里的梅花绽放得娇艳欲滴,给这枯燥寒冷的冬天带来了一抹绚烂的色彩。

来此的宾客可以一边痛饮宫中的盛宴,一边欣赏着梅林的美景。

卫太后当着众人的面宣布完白洛筝的身份,便带着后宫里的几个太妃,和一群平日里私交不错的、那些大臣家的贵妇聚到一起说说笑笑。

至于宴会现场,就交给那些喜欢玩闹的年轻人去乐呵吧。

本来赵璟是打算全场盯人的,结果由于他的身份过于特殊,朝中不少大臣都想借这个机会扑过来抱摄政王的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