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天色微明的时候,便有礼部的官员出来,开始叫名,叫到名字的人便要上前,几个礼部官员便开始核查贡士的身份,然后便放行。殿试大家都是在大殿里面考,前后都无遮掩,坐在上头的人,对下面的小动作也是一览无余,想要舞弊,也要有这个水平才行。再说了,通过了会试,殿试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是不会黜落人的,最多将你丢进三甲里面,让你将来多蹉跎几年就是了。因此,核实了身份之后,便有内侍带人进殿,将他们引到自己的位置上去。

等到所有的人都进了殿,老老实实地在座位旁边站好,圣上这才出现,一个内侍用尖细的声音,指引着这群贡士叩拜,好在之前礼部的人也提醒过,大家虽说动作有些参差不齐,不过也没有出什么漏子。

叩拜之后,才有内侍将考卷拿出,分发下去,这会儿还不能立刻就答题,圣上坐在上面说了几句勉励的话,比如说为国尽忠,为朝廷效力之类的话,贡士们再次下拜行礼,等到圣上允许之后,才得以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下。

这也是大多数贡士这辈子唯一一次能在圣上面前有座的机会了,自宋朝开始,君臣奏对,就不平等了,便是丞相也不能在君前落座,就算圣上赐座,也得小心翼翼,免得逾矩,坐着还不如站着呢!

史鸿深呼吸了几次,平复了一下心境,刚刚那么点时间,出于礼节,他根本不可能抬头去看圣上是什么模样,因此,目光平视甚至有些下压的结果,就是看到了一点玄色上带着点金色的衣袍,心中不由腹诽,果然电视上说皇帝一年四季都穿那种明黄色的朝服那是骗人的,哪个皇帝受得了天天穿那个啊,不说重量问题,审美也疲劳了好吧,不嫌颜色刺眼吗?

心里一边嘀咕着,他已经打开了试卷,一边看着试题,一边用小勺取了水,滴在砚台内,又拿了墨条开始研墨,脑子里面已经开始破题,想着应该写什么了。

想要投其所好,一鸣惊人,说些惊人之语是不怎么可行的,三百个贡士,圣上不可能亲自阅卷。何况,圣上学的是治国帝王术,八股文什么的,大概没几个皇帝乃至皇子擅长的,说句不客气的话,估摸着就算让圣上选,人家抬错了格,该避讳的没避讳,圣上都不一定看得出来。因此,按照常例,会由八个阅卷官先行传阅并评价,选出好评最多的十份才会被送到御前,再由圣上圈定名次。而以圣上一贯用人的法子,这八个阅卷官自然不是一条心的,其实就算是一条心,对于文章的品味也是不同的,就像后世人家看小说,有的喜欢种马,有的喜欢小清新一样。

因此,你要是想要剑走偏锋,反而很有可能在前面就被黜落,落到三甲里面去,那才叫得不偿失呢!还不如该怎么写就怎么写,反正殿试说是看内容,还不如说主要是看写的字还有格式问题,毕竟,殿试的考卷虽然会弥封,但是却是不会先誊抄的。

史鸿很快便想好了怎么破题,直接便抽出一张纸来开始打草稿,他这么多年来,下的功夫最大的不是八股格律,其实是字,他上辈子也练过书法,毛笔硬笔都算拿得出手,当然,放在这辈子就有些不够看,不过,两辈子的经历加起来,字体看起来就挺不错了,最重要的是,他写字要比旁人快不少,因此,这会儿打起草稿来,也能运笔如风。

史鸿算是比较淡定的,哪怕他这辈子也是头一次见到皇帝,不过,穿越者大概都缺乏对于皇权的真正敬畏,尤其,史鸿这辈子出身侯门,这些年,史鼎很多事情也不瞒着他,他见过的高官显贵也很是不少,而圣上虽说坐得比较高,但是史鸿真心没有感受到什么深不可测的霸气,因此尚能好整以暇。

虽说在场的贡生这会儿大多数也已经调整好了心态,不过上午差不多过去了一半的时候,按理说这会儿圣上也不必一直坐在上面等着,可以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偏偏圣上大概是坐得嫌烦了,居然从龙椅上下来了,背着手在太和殿内踱步,不时还在某个贡士旁边停下来,看人家怎么答卷。

这种明显犯规的举动放在圣上那里,那就算不上什么了,因此,圣上绕着太和殿转了一圈,别人也只好跟着,一声也不吭,靴子踩在金砖上,又金石之音隐隐回荡,让整个大殿的气氛更加沉肃起来。在这样的天气里面,有的人居然都冒出汗来。

史鸿已经打好了草稿,这会儿正在检查有无错漏,需要避讳之处,又在草稿上提笔修改了几处措辞,再次深吸了一口气,提笔打算誊写的当儿,一道阴影从背后落了下来,覆盖在了桌子上。

史鸿心里翻了个白眼,监考老师跑来看你答卷什么的,真是太讨厌了。不过,这种情况,史鸿实在是精盐丰富,上辈子的时候,经历的太多了,不过,也不能在皇帝面前表现得太淡定了,因此,恰当地表示了一点紧张之情,绷紧了身体,抿着唇,开始誊写。

圣上在史鸿后面站了挺长一段时间,直到史鸿将第一题给誊抄好了,这才继续往前走去,史鸿不知道圣上心里是个什么想法,这会儿也不是揣摩的时候,因此,就当什么都不知道,继续完成自己的考卷。

圣上在大殿里面转悠了一圈,又回到龙椅上坐了一会儿,这才离开了太和殿,回去该干嘛干嘛去了。

圣上这一走,哪怕没有什么大动静,但是还是被考生们注意到了,毕竟,相对安静的大殿里面,一串脚步声有规律地远去,这是瞒不了人的,这也难怪,宫中地面上的铺宫可不是一般的地砖,这种金砖用来磕头都磕得响脆,圣上穿得皮靴也不是软底,自然脚步声也比较明显,知道圣上离开,不少考生明显松了口气,下笔更是流畅了起来。

差不多中午的时候,史鸿已经全部写完,仔细检视一番之后,发现格式什么的,都没有错误,也没有出现什么笔误,紧绷的神经放松一些之后,这才发觉腹中已是空空,颇为饥饿。因为考虑到殿试的时候,你总不能隔一会儿就想着去如厕,因此早上的时候,史鸿连粥都没敢喝,不过是喝了半碗西洋参汤补充元气,又吃了两个鸭油烧饼,这会儿早就消化得差不多了。史鸿这个年纪,还是生长发育的高速期呢,自然耐不住饿,不过,上辈子养成的习惯,哪怕是提前交卷,也得等有了几个人先交了再说,这会儿只得一边继续检查着考卷,先是看了一下姓名籍贯那一栏有无问题,然后又开始检查自己那几篇八股。

林如海郑学俭都是阅卷官,这会儿林如海已经注意到了史鸿,虽说他跟史鸿这个弟子打交道的时间也算不上长,但是史鸿在他面前也算坦荡,并无多少遮掩之处,因此,林如海瞧史鸿的模样,虽说依旧端坐,看起来态度也还端正,不过他却看出来,史鸿已经有些心不在焉了,不免心中有些好笑,这种场合,一般的人,哪怕是交卷了,都要惴惴不安,史鸿可好,这会儿就有些不上心了,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说他才好。不过这种话可以回去之后再说,在考场上,林如海需要保持公正的立场,因此,几个阅卷官哪怕是跟在圣上后面走的时候,也很自觉地不去看人家的考卷,以免先入为主。

也许是觉得饿了的人不止史鸿一个,没过多久,便有人示意要交卷,几个礼部的低级官员见了便一起过来,就在考生旁边直接给考卷糊名弥封,然后将考卷收起,示意考生可以先行离去,一个小内侍立刻上前,引着那位考生向殿外走去。

等到差不多有了四五个人交了卷,史鸿便也不再等了,同样将卷子交了,跟着内侍出了宫门,谢过了那个看起来年纪其实不过跟自己一般大小的内侍,抬头看看已经有一点偏西的太阳,他长舒了一口气,不管怎么样,自己的学习生涯算是暂时告一段落了。

第 64 章

殿试之后,总要等个三天左右,最终结果才能出来,毕竟,三百份试卷,八个阅卷官,每人都要看一遍,一张卷子四道题目,一篇八股差不多四五百个字,加起来两千个字左右,还不能跟人家看小说一样,草草看过,格式要看,字体要看,当然,内容也要看,总不能冒出一篇非主流不和谐的文章出来。因此,也需要花费不少时间。

因为殿试只糊名,不誊抄,也能给阅卷官一些余地,虽说用的都是馆阁体,但是学行书的人里面,也不过出了个王羲之而已,其余的哪怕是摹写《兰亭集序》,也是写不出那种味道来的。因此,遇上那份考卷上的字迹比较眼熟的,就比较容易沾光,在不引起别的阅卷官反弹的情况下,可以打个好评,多个好评,就很有可能让考生的名次往上提那么一点。这么一点,就有可能从同进士变成进士,虽说只是一个字的差别,但这上面实在是差大了。

按照惯例,一甲是要进翰林院的,进去就是从六品,二甲三甲里面会选出差不多十个左右的庶吉士,这些人且不说了,庶吉士虽然号称是宰相预备役,但事实上,内阁才几个宰相,很多还好多年不挪窝,庶吉士三年就有一批了。二甲不论是外放还是在六部任职,差不多都是正七品从七品的样子,至于三甲,一般情况下,也就只能从八品、从八品这个位置上起步了,运气不好的,甚至要落到九品上去。除非有特殊情况,比如说立下什么功劳,或者是圣眷在身,朝中又有人帮着张目,否则的话,大多数的官员升级都比较按部就班,熬上多少年的资历,才能升上一级。当然,像贾政那样,有着不差的家世,偏偏几十年硬是在五品上没动过的,实在是少见得很。

而且这年头,刻薄一点的人,将同进士与如夫人相提并论,同进士升迁的难度,纵然不比如夫人扶正,但是也简单不到哪里去,总要比进士出身的要差上半筹,起步就落后了,上去得也比人家慢,这也难怪,即便是混得好的同进士很多最终也就只好在五品左右止步了,更多的,没准都要到告老还乡的年纪了,还只能在七品县令的位置上蹉跎呢。而与此同时,他们的那些作为进士以及进士及第的同年纵然没有入阁,很多往往也已经是中枢数得上来的高官了。因此,哪怕是一个相对中上的评价,就有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林如海提着笔,取过一本已经有两位阅卷官看过的考卷,飞快地看了一下字迹,字体架构还算不错,只是大概是有些心急,后面难免落了几分痕迹,再仔细瞧了瞧格式还有内容,格式没有错,八股文章写得中规中矩,不过倒是有两个别字,还有一个字估摸着是他家长辈的尊讳,因此缺了两笔,林如海还算厚道,在考卷上划了一道斜杠,算是中等,要知道,之前的两个阅卷官一个给了下等,一个甚至给了下下。毕竟,在某种意义上,这种考试,字其实比内容要重要。殿试时间并非不充足,最后一个交卷的时候,太阳还挂在西天,这考生明显心理素质不行,急慌慌的答卷,结果弄得最后一篇半都显得有些慌忙,一般人看不出什么,但是这些阅卷官,哪个不是行家,可以说是目光如炬,很容易便看了出来,那考生自然叫人低看了几分。

八个阅卷官辛苦了两天,这才将三百份考卷都看完了,然后,便开始挑选考卷上画圈画的最多的,若是一样多,再看别的评价,最终挑出了十份来,准备呈送到御前。

林如海趁机将那十份都看了一眼,发现之前注意到的那份很可能是史鸿的考卷也在其中,心里松了口气,能够排到前十,前程自然要好很多。

圣上自然一直也关注着殿试阅卷的进程,这会儿放下手头的事情,开始翻阅这十份考卷,几个阅卷官挑出来的,自然没有多少好挑剔的,圣上草草翻阅了一下,又听了一下几位阅卷官的评价,很快便翻到了史鸿的那一份,他之前见过史鸿的草稿,这会儿还记得一些,不由一笑:“林爱卿,听说,史尚书的独子史鸿是你的弟子?”

林如海赶紧应了一声:“圣上圣明烛照,史鸿的确是臣的弟子!”

圣上拿起手里的那份试卷,笑道:“的确是名师出高徒,之前朕在殿试的时候就瞧见了,史鸿年纪虽小,不过这书法已经是入了味,文章也不错!”

“圣上过奖了,史鸿年纪尚小,还需要磨砺!”林如海心里嘀咕起来,莫非圣上有意加恩史鸿,唔,难道又有什么难为之事,要史家或者是自己顶缸了?也难怪林如海这么想,今上虽然看起来是个宽和的人物,实际上,却不是什么轻易施恩的人物,他要是给谁什么恩典,就意味着他要从这个人身上获取更多的利益。

圣上却只是含笑:“林爱卿当年便是探花,如今弟子也夺个探花之位,也算是一桩美谈!”这便是直接定下来了。

林如海只得代史鸿谢恩,心里头拼命想着最近朝中是不是有什么难解的事情。

将史鸿特别拎了出来,又定下了状元、榜眼还有二甲的传胪,剩下的依旧交给这些阅卷官排定名次,圣上自个拍拍屁股,施施然走了。

几个阅卷官纷纷向林如海表示恭喜,林如海自然也得摆出一副欢喜的模样,心中却已经平静了下来,不管圣上是个什么想法,这会儿他绝对不会将史家或者是林家当做废子的,到时候,见招拆招就是了,史家跟林家也不是什么可以随便拿捏的。

郑学俭一边恭喜林如海,心里也有些遗憾,郑荣同样参加了这一次的会试跟殿试,殿试这会儿还没有拆封查看人名,不过前十里面,却没有瞧见跟郑荣的文章有些相似的,看样子,自己还得活动一下,回头保证侄子考上庶吉士,进翰林院才行。

不管这些阅卷官是什么心思,他们也不忙着拆封,先按着之前的阅卷结果,开始排名,等到各个考卷的名次安排妥当之后,才叫了人过来拆封,记下姓名。

郑学俭留意了一下,郑荣的名次是第二十六名,还算靠前,心里松了口气,不管怎么样,总算没掉到三甲里面去。

而状元榜眼还有传胪的名字也出来了,状元是来自苏州的肖劲节,榜眼是山西孙文涛,传胪却是去年顺天府的解元邹怀仁,再加上史鸿,这四个人注定是这次最出风头的了。

这三天里面,阅卷官忙着阅卷,剩下的考生却也没能闲着。因为殿试发榜之后,还有一套程序要走,因此,礼部的官员还有宫中的内官专门开始给这些已经是定了下来的进士们培训到时候需要用到的各种礼仪。总不能跟殿试那天一样,哪怕有内官在那里喊着提点,下面也跪得参差不齐。

这些琐碎的事情其实也很折腾人,这些新科进士们对于自己的前程还有些紧张,除了像史鸿他们这样,本身出身官宦之家,从小就接受过类似教育的人,在这些上面都已经颇为熟悉,很顺利就通过了,一些出身不算高的人在这个上面就很是费了力气。尤其是宫中出来的那些内侍,说句老实话,这些人在某种意义上,跟读书人是天敌。哪怕本朝为了防止后宫干政,太监擅权,对于内官限制很多,内官最高不过五品。但是,读书人对于这种人心里头总是瞧不起的,而这些内官对于读书人的态度就比较复杂了,他们或许对于一些才子也有着敬佩之心,但是,对这些几乎注定将来会高他们一等的读书人中上层的一小撮,也是羡慕嫉妒恨的,因此,对一些明显不怎么瞧得上他们的人,他们自然会做些小动作,挑剔他们的举止礼仪,可劲地让他们重复再重复,练习再练习,反正以他们的眼光,折腾的这些人都是出身不怎么高的那种,如果没有后台帮忙的话,大概这辈子都得在外放中度过,他们自然不担心自己有朝一日,会落到这些人手上。就算是御史,谁会没事弹劾一个连名字都不清楚的太监啊!

那几个人哪怕明知道自己被这些太监给整了,偏偏是有苦说不出,能够被派出来做这种事情的太监,都有些背景,在圣上那里也有些体面,而且哪怕是鸡蛋里面挑骨头呢,人家的确挑出来了,你也只能无话可说,只好受着。

不管怎么样,三天的时间,足够将到时候应该用到的礼仪通通灌输了下去,保证到时候不出什么纰漏。

第四天一大早的时候,这群新科进士们再次站在了太和殿前,等到或许是一生中最大命运转折点之一的揭晓。

作者有话要说:后天要去参加公务员考试,明天临时抱抱佛脚,考前抓紧突击一下,因此,明天没有更新,后天考完了回来码字。

第 65 章

邹怀仁作为传胪,第一个被叫到了,站在阶下,捧着诏书开始唱名,叫到名字的人一个个都走出来叩拜。

先出来的是三甲,一个个听到名字便走出来跪倒,没多久便乌压压跪了一片,然后是二甲,史鸿一直注意听着,史烨落到了三甲上,倒是李约,卡在了二甲倒数第二个,也算是运气不错。一直到最后,邹怀仁嗓子都有些嘶哑了,才叫到了一甲。

状元肖劲节第一个站出来,叩拜在地,然后是孙文涛,接着便是史鸿,三人隔开了一点跪下,听邹怀仁将诏书念完,一起山呼万岁,上边圣上说了一声免礼,大家才再次叩谢,一起站了起来。

圣上再次说了一会儿场面上的话,总而言之,就是说,你们如今是天子门生了,就要好好忠君爱国,为国效力云云,然后便宣布这些新课进士可以打马游街了。

作为新科进士,最大的特权就是,出宫可从正门,一甲甚至可以走原本只有圣上才能走的御道,这是他们这辈子唯一一次的荣耀。

如今进士其实不稀罕,不过三年一次的大热闹,依旧吸引了很多人,路边上熙熙攘攘全是人,一个个满脸都是热切,这会儿倒是没什么榜下捉婿的习俗,因此秩序还算稳定,一些小贩抓紧时间叫卖着,在他们嘴里,这些东西都沾上了状元郎的才气,买回去保佑儿孙高中呢,反正东西也不贵,不少人也乐意掏钱买个好彩头。

史鸿是新科进士里面最年轻的一个,不是身临其境,压根感觉不到这种气氛给人带来的感受,如今没有夸官的习俗,放在唐宋时期,进士夸官三日,更是荣耀无比。

史鸿有些晕乎乎地骑在马上,看着路边满是人头,偶尔觉得看见了熟人,却又被人流淹没,让人感觉自己是看错了。

落在身上的视线实在太多,耳边也听不清楚那些人在说些什么,史鸿只能摆着一副有些僵硬的笑脸,继续前行。

“来了来了!”一座饭庄的二楼包间里面,几个小丫头叽叽喳喳地叫着,“紫鹃姐姐,雪雁姐姐,你每年看,那个是不是?”

这座饭庄是林家名下的产业,虽说林家跟史家还没有正式宣布订亲,但是,林如海已经透露出了这个意思,林黛玉和她身边的人也听到了一些风声。林黛玉没见过史鸿,她来长安的时候,史鸿年纪已经不小了,即便是去贾家,在后院也是给几个女性长辈请个安就走,那会儿林黛玉又在守孝,轻易不得出门见客,因此,对史鸿也没多少印象。倒是紫鹃本就是贾家的家生子,林如海将林黛玉接回来之后,紫鹃也跟着回来了,没过几天,贾家那边便在官府办了紫鹃的身契,然后送到了林家。但是,也就是紫鹃一人而已,没有紫鹃的家人。

紫鹃原本就是史太君身边的二等丫鬟,跟鸳鸯、琥珀她们关系都很好,史鸿虽说到贾家的次数并不多,不过倒也给贾家的下人留下了还算不错的印象。史鸿这辈子皮相比较出众,长得好看的人总是比较占便宜的,虽说在贾家人眼里,比不上贾宝玉,不过也是个俊秀的少年,比起贾宝玉的脂粉气,更多了几分英气。加上史鸿也是个出息的,之前鸳鸯还听说,史太君那边曾经打过史鸿的主意,要不是跟史鸿年纪相当的二姑娘是个庶女,都想要再亲上加亲了。这事没成,按理说不该说出来,不过鸳鸯跟紫鹃她们关系好,私底下偷偷说起过。

紫鹃纵然觉得贾宝玉哪儿都好,林黛玉与贾宝玉简直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但是到了林家之后,她便发现,虽说林黛玉对她依旧信任有加,但是,她一向也是个机灵的,很快便发觉,林家的人在有意无意隔断林黛玉与贾宝玉之间的关系。她本来还想在林黛玉身边提两句,回头就被赵嬷嬷教训了一顿,后来林黛玉身边的人便有意无意排挤她。

紫鹃很快也回过神来,她如今已经是林家的奴婢了,生死都在林家人手上,而且,她对林黛玉也不乏真心,只是她是奴婢出身,眼界有限,在她看来,贾宝玉是再好不过,公侯公子,对林黛玉又一向温柔体贴,几乎是言听计从,林黛玉嫁给贾宝玉,亲上加亲,又有老太太护着,自然是一世无忧。哪知道,之前她想着不过是二太太是个阻碍,但是老太太是老祖宗,碍于孝道,这婚事也是能成的,结果到了林家才发现,林姑爷,不,如今应该叫老爷了,老爷比二太太还要不希望姑娘跟宝二爷在一起,恨不得家里没人再提这个名字。而赵嬷嬷平常除了教导林黛玉之外,也会□她们这些丫鬟,虽说不确定她们会跟林黛玉一起出嫁,不过也会跟她们说一些东西,比如说对一些大家公子的评价云云,在赵嬷嬷嘴里,哪怕林黛玉丧母,贾宝玉无论如何也是配不上林黛玉的,他若是上进还好,人家公主也是愿意嫁年轻的状元郎的,问题是,贾宝玉他真的是视功名为粪土,就算贾家能想到办法,给贾宝玉袭爵,那么点微末爵位,不过与六七品相当,一年不过一百二十两银子的俸禄,没有实权,在长安这种地方,能抵什么用呢!

紫鹃既然转了心思,自然不能再惦记着贾宝玉如何两人,她原本是贾家的家生子,只是其实她亲娘已经去了,留在家的是她爹还有继母,以及一对异母的弟妹,但是,那两个孩子出生之前,她就已经进府当差了,而且,所谓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开始的时候,她爹还会关心她几句,后来,干脆就不闻不问了,紫鹃一次次失望之后,对家里心思也淡了,而且她也明白,只要自己还伺候着林黛玉,贾家林家还没有翻脸,贾家也不会对她家里怎么样,顶多是不再重用而已。

紫鹃在原著里面既然当得起一个慧字,这心思灵敏,会做人却是肯定的,没过多久,便跟林家后院上下的下人混熟了,结果,在林黛玉之前,就听说了,老爷有意跟史家结亲,也就是说,以前只听鸳鸯说过的史鸿就要变成自家姑娘的姑爷了。哪怕紫鹃只是个丫鬟,却也知道,论起各方面来,史鸿的条件可比贾宝玉强多了,二老爷至今也不过是个五品,听说,忠靖侯爷都已经是内阁里的相爷了,史鸿又是个会读书的,听说消息的时候,史鸿就已经中了举,他也就比贾宝玉大两三岁罢了。还没几个月呢,昨儿个就听老爷说,史鸿一下子都变成探花郎了!紫鹃顿时便觉得,史鸿才是林黛玉的绝配了。

这次也是听说史鸿中了探花,雪雁年纪小,之前也没见过史鸿,缠着紫鹃问史鸿什么样子,问题是,紫鹃也没见到过,鸳鸯也说的不清楚,只说是生得也挺俊秀罢了,这也实在含糊的很,跟贾家有来往的人家,哪家的公子不俊秀了。因此,雪雁便撺掇着,说是今儿个放榜,新科进士自然要游街的,到时候选个好地方,替姑娘远远地瞧一眼便是。

林黛玉也被说动了,她如今虽说年纪也不大,但是也正是情窦初开的时候,乍然听说自己就要订亲,难免也对史鸿有些好奇,虽说她不好自己亲自出门相看,但是让丫鬟远远看上一眼,也是好的,因此便答应了。赵嬷嬷虽说对此不是很赞同,不过还是帮忙安排,去找了管家询问是否能找到比较安全私密的地方,毕竟,哪怕紫鹃跟雪雁只是丫鬟,但是,那也是林黛玉身边的丫鬟,若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抛头露面,被人瞧见了,难免会有有心人嚼舌。因此,管家便安排了林家名下的一个临街的饭庄,专门留出了一个视野比较好的包间,给她们用。

雪雁她们一早便坐了马车过来了,等到现在,才等到史鸿他们经过,这边正好临街,因此,看得很清楚,史鸿排在第三位上,一身天青色的长衫,腰间束着石青色的腰带,头上戴着白玉小冠,脚上蹬着一双皮靴,再有阳光找过来,映着原本就俊秀的脸,越发显得英气勃勃,雪雁她们一边看,一边低声嘀咕起来。

“雪雁姐姐,姑爷生得真俊,又是探花郎,姑娘肯定也喜欢!”一个穿着绿色掐牙比甲的小丫鬟轻声道。

“胡沁什么呢!”雪雁伸手捏了那个小丫鬟的脸蛋一下,“这话也是你能说得出口的,回头叫嬷嬷听到了,非教训你不可!”

“雪雁姐姐就知道吓唬我!”那丫鬟也不害怕,笑嘻嘻道,“就我们几个人,嬷嬷怎么会听到!”

“哼,莫非我教训不了你这个小蹄子不成!”雪雁本来也不是什么掐尖要强的人,又是一张娃娃脸,这会儿故意摆出一副大丫鬟的架势,倒是逗得几个人都笑了起来。

紫鹃一向沉稳,这会儿瞧着史鸿那边已经往前去了,只能瞧见背影了,便掩了窗户,脸上也带起了笑意,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果然还是老爷眼光好,有见识!”心里却继续说道,要是依着自己之前的想头,岂不是误了姑娘。宝二爷再好,男子终究是要搏个封妻荫子的,以史家公子的本身,岂不是姑娘进了门,就能有个诰命,这才是姑娘的良人呢!

第66章

史鸿完全不知道自己让林黛玉的丫鬟们瞧见了,还在那里一个劲地评头论足。绕着长安城转了一圈之后,还得回宫里去,圣上要在宫内赐下琼林宴。

琼林宴其实没啥好说的,新科进士各自写了一篇应制诗,不过这玩意想要写得出彩真不容易,圣上兴致也不是特别高,坐了一会儿之后便先行离去了,当然,理由是怕圣上在这里,新科进士面对圣颜,难免放不开。

因为是两人一席,每个席面上也有七道菜,挺丰盛,不过等到歌功颂德一番,席上的菜都已经凉掉了,这会儿是春天,虽然不冷了,但是也不暖和,一些盛着肉菜的盘子里面都出现了白色的油脂,汤上也飘了一层,让人一看就没了胃口。

好在大家也没指望在这宴席上吃饱,除了一些出身不高的,其他的人除了偶尔动筷子夹上一点凉菜和素菜之外,干脆靠着喝酒消磨时间,好在送上来的酒并不是什么高度酒,根据史鸿的估计,度数也就是十几度的样子,而且杯子也不大,一般人也能喝上半斤八两的。史鸿这辈子却是没怎么喝过酒的,因此,每每不过抿上一口意思一下,反正大家看史鸿年纪小,喝上两口,就有些上脸,便觉得史鸿量浅,也便不多劝他,以免喝多了失仪。而且这种场合,固然不算肃穆,大家也不能大呼小叫的起哄,因此,都只是轻声细语,相熟的一起说些话。

宴席结束之后,饶是酒是好酒,并不上头,但是因为宴席持续时间不短,一些人还是有些面红耳赤,脚下发飘,好在没有闹出什么酒后失仪的事情,伺候的宫人又送来了醒酒汤,喝了之后,再被殿外的风一吹,大家也都清醒了一些,各自出宫回去。

史鸿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差不多是傍晚,史家的下人满脸都是笑,虽说不是状元郎,可是探花郎也不是多见的,史家往来的人家里面,也就是史鼎当家之后,读书人多了些,以前就算有读书人,一般也就是史鼎他们的幕僚清客,顶多也就是个举人的功名,真要考上进士,谁又乐意去给人家做幕僚呢!就算是现在,史家的亲朋里面,也就是林如海一个正经的探花呢,这下子,自家大爷也中了探花了,史家的下人也觉得与有荣焉,出门的时候,胸脯都挺得高高的,恨不得告诉所有人,自家大爷中了探花了,赢得一片艳羡的目光!

史家昨儿个其实就得了消息,只是没有告诉史鸿罢了。林如海既然是阅卷官,还没拆封试卷,圣上就亲口封了史鸿做探花,林如海回来之后,自然给史家递了消息。昨儿个一晚上,秦夫人几乎都兴奋得没睡着,史鼎也差不多,听到消息的时候,都已经挺晚了,往常那会儿都要洗洗睡了,结果收到林如海命人送来的消息,愣是又披上衣服爬起来,跑到后院小祠堂那里,给祖宗磕了几个头。

秦夫人也是一样,之前本来想着史鸿中个进士也就差不多了,只要不是三甲都行,还琢磨着要不要老爷活动一下,即便儿子进不了翰林院,也要安排一个六部的职司,免得史鸿小小年纪,就要被外放为官,秦夫人可是舍不得。这会儿一下子进了一甲变成了探花。已经超出了秦夫人的心理期望值,按照惯例,一甲是肯定要进翰林院的,连之前做庶吉士的那段深造阶段都用不上,直接就是六品,史鸿还这般年轻,将来甚至能走到比史鼎更高的位置上去,这让秦夫人如何不高兴,如何不得意。

到了这个时候,人就有些不满足了,秦夫人毕竟是女人,作为母亲,哪怕儿子是纨绔,做娘的左看右看,都觉得自己儿子是最好的,因此,秦夫人被兴奋冲得头脑都晕乎乎的了,当时就推了推史鼎:“老爷,鸿儿中了探花,这亲事上……”

史鼎正乐着呢,这会儿秦夫人一提,立马醒过神来,有些意味深长地说道:“夫人,既然鸿儿中了,那回头就找个官媒,去林家说亲吧!”

秦夫人一愣,很快清醒了,她刚刚也就是兴奋过头,这会儿立刻就想明白了,论起学问来,史鸿未必真的当得起这个探花之位,只是一来历代以来,皇帝总喜欢弄出点逸事佳话来,尤其在科举上面,你要是中了解元还有会元,那皇帝就很有可能给你一个状元,弄出个大三元来,皇帝要是看重那个臣子,那么,也就有可能让人家来一个一门几个进士出来,父子都中状元探花什么的也是很常见的。这次可不就是借了林如海的名头,来个师徒双探花嘛!

不管怎么说,林如海是史鸿的老师,虽说婚约并未公诸于众,但是史家若是想要反悔,林如海可不是什么以德报怨的人物!他有的是办法,让史鸿混不下去。

秦夫人自己就不是什么宽宏大度的人物,要不然,史鼎缘何一个庶子庶女都没有出生,因此,她只有将林如海的手段想得更厉害的。等到秦夫人想明白了,虽说还有些遗憾,但是却知道,史家林家联姻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不过,因为那些想法,秦夫人难免对林黛玉有了些心结。

见秦夫人神情清明,史鼎便不再多说,只是说道:“你以前不是也说林家侄女秀外慧中,性子也好,又是个难得的美人吗?咱们家听起来富贵,根底还是太浅了,在长安,也不过是个二等人家而已。林家毕竟是数百年的世家,若非人丁凋零,也轮不到咱们求娶!而且,如海又是咱们表妹夫,哪怕不是鸿儿的老师呢,咱们也不该低看了他们家的,你还想给鸿儿娶个多高出身的媳妇呢?”

秦夫人叹了口气,说道:“老爷,我也就是一时半会儿转不过弯来!哎,说起来,还是敏表妹福薄,要是她还在,那该多好!”

“夫人说的是,只是敏表妹不在了,就算是看在之前的交情上,咱们也该对林家侄女更关照一些才是!”史鼎也是一叹,在他看来,贾家的几个人里面,真要说到聪明,还是数贾敏,要是贾敏是个男人,贾家这会儿也不至于沦落到这个地步,不过听说贾珠的儿子贾兰是个肯读书的,贾宝玉那小子是很难指望了,好在贾兰虽说年纪小了些,不过只要贾家没发疯,总能等到贾兰出仕的。

秦夫人半点也没想到贾家如何,她如今对贾家算是没什么想法了,就当做普通的亲戚来往,她一边想着要是林黛玉没有丧母,才算是有福气,一边又担心林家子嗣不丰,林黛玉又是那般纤细袅娜,自家想要个嫡子,只怕有些艰难,忽然又想到,史鸿身边的丫鬟也是不少,按理说,史鸿如今也该是有生理需求的时候了,偏偏身边的丫鬟都没碰过,不会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吧,回头要不要给儿子送两个通房过去。总而言之,胡思乱想了一个晚上,都快第二天了,才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饶是如此,听说史鸿回来了,秦夫人依旧精神满满,这会儿见史鸿脸上有些红,身上还带着一些酒气,赶紧一连声地叫丫鬟过来,给史鸿换上家常的衣裳,绞帕子给史鸿擦脸,又让人去端一碗八宝茶过来,等到史鸿在一边坐下,这才问起史鸿琼林宴的事情。

史鸿也就喝了不过二三两酒,并没有醉,用热帕子擦了脸之后,也舒服了许多,便笑眯眯地跟秦夫人说着今天一天的见闻,不时说笑一番,逗得秦夫人嘴都合不拢了。

史鼎很快也回来了,史鼎这天真是春风得意,内阁的人都知道他儿子中探花了,一个个别提有多羡慕嫉妒了,说句老实话,哪怕是世代书香,也不能保证子孙都喜爱读书,并且资质也出色,能够在科举中脱颖而出,要不然,郑家那么大一个家族,平均每代出一个进士,也不至于让人津津乐道了。内阁几位阁臣,家里的事情,也是各有各的无奈,好几个人都有后继无人之忧,这会儿,居然是土财主出身的史家,祖坟冒青烟,冒出一个探花来,而且又有着林如海的支持,史家算是挤进读书人的圈子了。没有意外的话,史家起码还能保持起码四十年的兴旺,这如何不让忧心家族未来的几位阁老羡慕呢!

史鼎这天虽说依旧保持着一贯淡定平和的神情,心里的高兴劲儿却是怎么也压不下去的,哪怕是遇到了之前经常跟他作对的几个人,也不能让他的心情变差一点,走路脚下都要生风了。

史鼎回来的时候,史鸿正在跟秦夫人说游街的时候的事情,说是看到一些生得很漂亮的女人,在路边往新科进士身上扔花还有荷包什么的,秦夫人听说史鸿也收到了不少,赶紧说道:“那些你还留着吗,赶紧丢掉,那些可不是什么正经人家的姑娘,以后你可不许招惹那些女人,听到没有!”这年头,在大庭广众之下抛头露面的年轻女人,差不多都是青楼或者是教坊司出身的所谓小姐,哪怕这些女人比起寻常的读书人更有学问,琴棋书画无一不通,但是,毕竟是贱籍,难免受人鄙夷,一般的读书人,愿意去青楼跟那些花魁头牌弹琴说爱,但是,顶多会将人赎回来做妾,甚至只能做外室,这也是这些女子的悲哀了。

史鸿赶紧信誓旦旦,说自己绝对不会去招惹那些女人的,又在那里油嘴滑舌,说母亲你生得这般漂亮,衬得什么佳人都变成庸脂俗粉了,自己怎么看得上那些女人云云的,史鼎在外面听得好笑,走进来半是玩笑地拍了史鸿后脑勺一下,笑骂道:“从哪儿学的这些腔调,真是不合体统!”话是这样说着,脸上却挂着欢欣之色,这个儿子太给他长脸了。

第67章

秦夫人因为儿子中了探花,光是告诉祖先怎么成呢,这得好好庆祝一番才是,因此,见史鼎回来,便跟史鼎商量着,要不要大办一场。

史鼎琢磨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史鸿是探花,上头还有状元榜眼呢,因此,虽说要庆祝一番,但是限制在小范围之内便是了,不必大张旗鼓,惹人别人的眼。另外,请官媒去林家提亲的事情也要加紧了。

秦夫人对此深表遗憾,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身在天子脚下,史鼎又是朝中重臣,一举一动就都得小心谨慎,要是这会儿史家还是金陵那边的土财主,就算大摆三天的流水席,又能如何。

秦夫人很快便给各个亲戚家下了帖子,内院外院都摆了席面,史鸿如今可是真正的金龟婿,一些人已经开始打听史鸿是否订亲,恨不得将自家的姑娘吹得天花乱坠,尤其听说史鸿至今还没有通房的时候,很多夫人眼睛都要放光了。

不过很可惜的是,秦夫人一句话就将有意者的梦给打醒了,秦夫人也不说什么史鸿命里不该早娶的话了,直接就说,史家已经跟林家说好了,就等着下定了,这让在座的很多人都大失所望。

贾家的人自然也在其中,史太君当时脸色有些变了,不过很快就恢复了原样,笑眯眯地问道:“竟是这样啊,哎呦,你们瞒得可真够紧的,要是不说,我老婆子还不知道呢!”

秦夫人也是笑眯眯地说道:“姑母这话说的,表姑爷一向爱女如命,对女婿的要求又高,之前我家鸿儿虽说有了点微末功名,我们也怕配不上探花郎家的嫡女呢,总要考个进士的功名才好。好在鸿儿争气,又蒙圣上青眼,这一下场,居然点了探花,表姑爷再不乐意,也得认了!这才将事情定下来了,就等着选个黄道吉日,我们家才好找人上门提亲呢!”

秦夫人这番话给足了林家脸面,大家一下子知道,虽说贾敏没了,可是,林如海如今也是二品的大臣呢,果然跟史家颇为般配。只是贾家的人脸上未免有些不太好看,这话说得,贾家人对史太君的想法都有些心知肚明,知道史太君想着亲上加亲,将贾宝玉跟林黛玉配成一对,王夫人只觉得林黛玉配不上自己儿子,却从来没想到,到头来,人家林家在史鸿中了举之后都不肯松口,等到史鸿中了进士才许婚,可见,林家其实是瞧不上自家儿子的!这下子,王夫人简直气得心肝都疼起来了,哪怕想到自己的儿子再也不会被贾敏的女儿勾着,也不能缓解了她的怨愤,她的宝玉,生有异象,将来前程不可限量,林家一个断门绝户的人家,居然还敢瞧不起自家宝玉!

王夫人差点端不住一贯的菩萨面孔,指甲都陷进了手心里面,脸色却更是木然了。邢夫人跟她做了多年妯娌,纵然手段上差了点,也不太会说话,不得贾家上下的喜欢,但是,她跟王夫人作对虽然屡战屡败,这会儿却还是发现王夫人心情不好,她心情一下子好了起来,当下笑吟吟地在一边开了口,在那边说史鸿年少有为,林家姑娘又是如何知书达理,温柔娴静,可谓是天造地设的一双云云。她反正也不讨史太君的喜欢,既然再如何讨好也无用,何必又半点好处也落不着,在这里跟史家人交恶,如了别人的意。

不管贾家人怎么想,史家人心情都很好,史鸿踏上仕途,眼见着又要结亲,可谓是双喜临门了,秦夫人这些年对贾家一直不舒服,这会儿见贾家人不痛快,对于儿子要娶一个丧妇长女的意见也没了,回头就开始准备礼物,又找官媒过来,准备去林家提亲。

史鸿虽说知道自己要跟林黛玉订婚了,心里只是惊讶了一下,毕竟林黛玉这会儿年纪也不大,觉得早了些。他并没有破坏木石前缘的罪恶感,林如海还在,贾宝玉能娶到林黛玉才怪呢,何况,就是在原著里面,木石前缘不也是没成么!不过,这会儿他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首先就是要趁着这个机会,跟自己的同年打好关系,不管将来用不用得上,起码不能落个恃才自傲,孤高不群的名头,再者说了,这会儿打好关系,总比以后再联络感情强,谁知道哪片云上有雨呢,说不得,将来就用得上呢!

作为一甲的特权已经出来了,三个人分别被授了翰林院修撰和编修的职位,也就是从六品的品级,不过已经比诸多同年超出一步了。起码那些同年还需要再次经过考试,才能授官,选到翰林院做庶吉士的还算好的,虽说庶吉士没什么品级,不过,人家是本科升研究生,出来之后就是硕士了,怎么着也能混个七品,其余的人,运气好的能混个七品,不过外放的七品跟京中的七品可不一样,不管是升官速度,还是其他。那些三甲的,更要差一些了。

接下来的一两个月,就决定了这些二甲三甲进士未来的前程,反正就是继续考试,考不过还得培训,接着再考,不过这样的情况很少就是了。翰林院每三年招收一批庶吉士,便是从二甲三甲里面选,六部也需要一部分低级官员补充,多半也就在八品九品之间,那些不入流的小吏却不会是用进士来当的,再有的,差不多就是外放了,外放也有很多种,能一开始就做七品县令的已经是很不错了,多半是做县尉主簿之类的,最悲剧的就是暂时没有缺,你就只能顶着一个候补的帽子慢慢等了,若是不好好打点,候补个半辈子都不稀奇,虽说也有俸禄,不过,谁当官靠俸禄过日子了,而且一开始还是那么芝麻大点官,俸禄简直是微不足道,若是放在偏远的地方还能过,放到长安,能干什么。不是没有时运不济的,到死都在候补!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国家才需要多少官员呢,开国也差不多百年了,三年就有三百个进士出来,还不算各种各样的恩科,虽说也有不少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丢官去职,但是总体来说,还是供大于求的,尤其很多官位虽说算不上世袭,也有一大堆都是关系户上来的,进士又不可能去当胥吏,因此总有一些没背景,又没身家的进士们要苦逼地候补的。

好在新科进士无论是考试还是上任,都有半个月的假期,这段时间里面,大家尽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好好联络感情,总不能明明是同年,回头你连人家长什么模样,叫什么名字都说不清楚,将来要是想要结交,结果道左相逢,人都认错了,那才是笑话。说起来,史鸿对于这年头同年之间的交情真是不怎么理解,全国各地的考生跑过来,同一个考场里面考试,最后一起中了,这里面绝大部分人你听都没听说过,以后也很有可能继续天各一方,没准再也不会见面。但是偏偏,这年头,同年之间的交情十分稳固,同年之间相互提携是正常的事情,这是一个看似不牢靠,但是在某种意义上,又无比牢靠的利益同盟。

而作为前三甲,肖劲节、孙文涛、史鸿他们三个人,就算得上这一批人的领头羊,肖劲节出身姑苏,肖家固然在姑苏也算不大不小的望族,不过,他能够有今天,不得不说,很大程度上是占了一个好丈人的光。他岳家是姑苏李氏,本就是书香世家,这一任的家主做过一省布政使,因为李家下一代人才凋零,不得不选中了少时便有才名的肖劲节做了女婿,大力支持肖劲节,肖劲节中了秀才之后,便动用自家的影响力,将他送进了白鹿书院读书,肖劲节也的确没有辜负岳家花费的代价,在白鹿书院的时候,功课就很是出色,中了举之后,又听了自己老师的话,再潜心读了好几年书,这才进京参加会试,最终在殿试上一举夺魁。

孙文涛出身山西孙家,不过他这一支却是后来迁出来的,孙家前朝的时候,便是山西数一数二的大商人,族中也出过不少读书人,得以入朝为官,为家族提供庇护,后来太祖起兵,孙文涛这一支的先祖便要响应,前往投奔支持,孙家当时的族长担心惹怒了当时的朝廷,便开了祠堂,将他们这一支给分了出去,也是因为这个,孙文涛这一支虽说后来因为从龙之功,得以崛起,却跟本家有些不睦,少有往来。

孙家虽说跟薛家有些像,但是孙家的先祖就比薛家有见识多了,他们毕竟是走的后勤的路子,开国的时候,不过得了个子爵的爵位,但是也挤进了士族的行列,因此,便不再让家族子弟亲自插手商事,也就是让自家管事在外出面,反而开始让子孙读书了。孙文涛就是这一代中最出色的子弟,家族在他身上花费了大量的心力,不过好在如今已经到了可以收回成本的时候了。

因此,真正说起来,背景最硬的倒是史鸿了,虽说史鸿年纪小了点,但是所谓学不分先后,达者为先,史鸿能中探花,有能耐的人家还听说这是圣上亲口点的,可见史鸿前途光明。而且,史鸿并不是什么让人觉得讨厌的人,反而,史鸿虽说年纪比较小,但是为人处世就已经非常老练,身上也没有那种出身富贵养出来的纨绔之气,是个值得交往的人。

因此,史鸿即使没有在同年中混得如鱼得水,但是也给了他们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一些有心思的人,已经琢磨着,是不是要走史家的门路,看看能不能留在京城,哪怕在六部打杂,也比外放之后,几十年都未必能入京来得好。

第68章

读书人之间想要联络感情,其实也就是吃喝玩乐四个字而已。因此,这半个月,史鸿过得异常*,虽说不曾去了青楼,但是,好几次聚会,都找了教坊司出来的歌姬舞姬,教坊司里这些人素质比起一般的青楼要强上许多,毕竟,教坊司里面出色的女子,多半都是犯了事的官员家的女眷,她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可不是什么野路子出身的人能比得了的,中等人家的男人也未必强的过她们。

进了教坊司,很多人干脆改了姓名,这也是为了防止家族蒙羞,不过,史鸿看着这些青春年华的少女,言笑晏晏,出卖着自己的色相与才华,心中难免生出一些感慨来,按照她们的出身,若是没有问题的话,她们这样的年纪,应该嫁给了门当户对的人家,成为正妻乃至当家主母,但是在这个年代,女人就是纯粹的附属品,就算本朝也有女户,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在各方面都会受到限制,遭人欺压。官宦人家的女眷,享受了家中男人带来的荣华富贵,自然,也需要承担相应的后果,如联姻,再就是,在家族出现剧变的时候,同时沦落,这也是这个年代的悲哀,不如此,不足以让人产生戒惧之心,这其实也就是这个年代的法治了。

史鸿在这样的场合里面,表现得还算游刃有余,倒是让一些人失望了,本来以为史鸿之前十几年跟书呆子一样,光顾着读书了,要不然也没有这样的成就,少年人初涉风月,会贪花好色,易于沉迷,结果史鸿表现得跟花丛老手一般,调笑归调笑,却绝不会越雷池一步,一些人难免将对史鸿的评价提高了一些。

林如海对此极为满意,作为男人,他并不觉得三妻四妾有什么不是,他虽然与贾敏琴瑟相谐,夫妻情深,但是,他成婚之前也有通房,婚后也有姨娘侍妾,在扬州的时候,底下的人甚至送过两个调|教好的扬州瘦马。若是史鸿只是学生,林如海甚至愿意传授史鸿一些花丛技巧,问题是,史鸿是他的女婿,为了自己的女儿,林如海自然希望史鸿洁身自好,即便史鸿不能真的做到一生一世一双人,但是起码也要以自己的女儿为重,因此,史鸿能够坐怀不乱,林如海自然心怀大畅。

在史鸿正式上班前,秦夫人已经找了一个在行内名声很不错的官媒,跑去林家提亲了。没个正经的女主人就是不方便,林如海不得不请了一天假,留在家里接待官媒,毕竟,别的事情,可以让教养嬷嬷出面,这种事情,还是得家长出场的。不过他对此也不后悔,他虽说算不上什么怜香惜玉之人,但是也做不出为了自己的女儿,就毁了另一个女人半辈子的事情,没有可以养老送终的儿子,丈夫还不够长命,继女年纪又大了,连感情都来不及培养,守着再多的家产,做一辈子寡妇吗?

林如海想起自家的家产,更郁闷了,若是无嗣,这些财产除了一部分能给林黛玉做陪嫁,剩下的只怕都要被充入国库了,偏偏林家连个五服之内的亲戚都找不到,林如海如今也不乐意过继一个不知道是好是歹的儿子过来,到时候没准还得给自家女儿添堵。自己的女儿他自己明白,林黛玉是个明白人,但是骨子里的清高却是改不了的,因此,也就是选个门当户对,能够琴瑟相谐,又知道疼惜她的人是最好的选择,若是林黛玉性子更刚强世故一些,林如海都要打算招赘一个上门女婿,以延续林家的香火了。

不过再怎么想也无济于事,林如海琢磨着回头找史鼎商议一番,如果林黛玉能有两个以上的儿子,能否让次子过继到林家,不过还是先将婚事定下来再说。

官媒走了两趟,双方其实早就合了八字,这会儿就是走了个过场,交换了庚帖,就等着挑个好日子下定,虽说林如海不想找贾家人,不过,下定这种事情,总要有个身份合适的女性长辈,林如海既然不想续弦,自然也绕不过贾家,因此,还是决定找史太君到时候过来主持小定。

而这会儿,也已经到了史鸿去翰林院任职的时候了。

翰林院虽说说起来是清水衙门,但在某种程度上是圣上的秘书处,伴君如伴虎这话的确不假,但是,能够跟在最顶头的上司身边,也比较好升官,要不然,凭什么大家都想要考庶吉士呢!

史鸿刚刚进翰林院,可以说是两眼一抹黑。史鸿这辈子实在是太顺了,这就遇到了他人生中的一个挫折。

翰林院的人一般都有些自视甚高,对于史鼎入阁,已经有人觉得看不过眼,毕竟,内阁从前朝开始,某种意义上,其实都是从翰林升上去的,也就是开国之初,有些例外,偏偏史鼎一个武将,也得以进了内阁,这让这些文人很担心,圣上是不是要抬高武将的地位了!其实秦汉的时候,儒家出身的人还算是文武双全,哪怕是唐朝的时候,文人佩剑习武也是时尚,自宋朝开始重文轻武之后,文人愈发自命清高,瞧不起武将,文武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文人敌视打压武人几乎变成了本能。勋贵家族之所以少有科举出仕的,不光是眼光还有子孙不肖的问题,主要还是文官阶层的排斥。天下承平,没有立功的机会,勋贵家族总有还有爵位,靠着祖宗的荫蔽,还能获得官职,但是无法进入文官的圈子,想要升迁也很艰难。贾政是个典型的例子,他在工部任职多年,若是正经的文官出身,哪怕再无能,再迂腐,多年下来,无过就是有功,怎么着论资排辈,也该升上四品了,偏偏他就是几十年没挪过窝。

史鸿进入这个圈子其实也是一种不得已,就像史鸿当年发觉自己投胎进了史家,为了避免将来抄家流放的命运,不得不读书奋斗一样,史鼎乃至故去的史侯同样意识到,勋贵阶层的衰落,不说别人,单说几个异姓王,原本四大异姓王镇守四方,但是如今真正还握有兵权的只剩下南安郡王与西宁郡王,而且兵权也在不断削弱之中,西宁郡王死扛着,至今不肯回京,但是不知道出于什么缘故,这一任的西宁郡王,王妃侧妃乃至庶妃侍妾都齐全得很,偏偏至今无嗣,连个丫头片子都没生出来。不管谁当皇帝,异姓王都是心腹之患。

对于勋贵,哪怕一代代减等世袭下来,勋贵已经开始衰落,朝廷依旧不放心,起码每每有边患,朝廷除非没有办法,否则是不会启用勋贵家族的人的,一般不明白的,还要说一声,这些勋贵家族已经没了血勇之气,贪生怕死,不肯请战呢!殊不知,若是勋贵家族再立下什么功劳,或者跟西宁郡王一般,养贼自重,朝廷到时候反而骑虎难下,不如启用没什么根基的人,到时候,出了什么问题,一道旨意过去,直接斩于阵前也没人出头。

因此,史鼎与史鼐立下功劳,得以不降等袭爵之后,史鼎却自觉放弃了兵权,这才能够得了帝心,入了内阁。史鼐哪怕有史鼎的劝告,奈何儿子实在不争气,因此,依旧只能扛着,手里有实权,将来总能给儿子谋一条路子,不过在京畿之地,真正地兵权其实依旧在皇帝手里,他很难得到实际上的权力,饶是如此,史鼐也多年不见升迁,因为史鼎的告诫,他也不敢做些亏空军饷之类的事情,因此,保龄侯府经济状况一直得不到好转,直到后来方夫人放下颜面,求到了秦夫人这个嫂子那里,忠靖侯府与他们分享了部分产业,才算缓解过来,而史鼐,如今其实也已经有了退避之心。

史鼎也是在发现史鸿在读书上有些能耐之后,才下了决心,不再沾手兵权,安心效忠皇帝,想办法从武官转文职,给儿子铺路。当然,这需要一个在文官阶层中有一定地位的人的引导,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联姻。因此,史湘雯嫁给了郑家,而得到了史鼎帮助的林如海投桃报李,收了史鸿为徒,并且许了儿女亲事,史鼎这才松了一口气。

当然,其实史鼎也不是第一个想到这个的人,贾代善才是最精明的,可惜的是,死得太早了。贾代善宠爱贾政,除了因为贾政是小儿子,在自己夫妻身边长大的之外,也是因为贾政喜欢读书,可惜的是一直没读出什么名堂来,贾代善又为女儿选了当时看不出什么前途的林如海为女婿,在很多人,包括史太君他们眼里,贾敏真的是低嫁了。要知道,贾敏与林家订亲那会儿,林家连最后一点爵位也没有了,林如海他爹又早逝,朝中无人依靠,也就是孤儿寡母,别说是探花,就算是状元,也配不上国公府的唯一嫡女。可惜就是,贾家人少有人明白贾代善的一番苦心,贾赦宅在家里,贾政虽说因为贾代善临终所求,得以入朝,EQ却是在有点低,到现在也没用得上这层关系,林如海步步高升,贾政还是原地踏步。等到贾敏一死,林黛玉在贾家又被薄待,哪怕这会儿贾家想要借用林家的力量,林如海也不乐意了,他直接选中了史家合作,愿意将自己的政治资源交给史鸿,只要史鸿肯厚待林黛玉,这也是阴差阳错的缘分了,命运这种东西,真是深不可测,史鸿的到来,哪怕没有做什么特别的事情,也改变了很多人的命数,史鸿自己,也因此大为受益。

不过,即便有林如海的因素在,但是史鸿前些年都在读书备考,林如海能为他做的,也有限,在翰林院这里,自然有的是对史鸿不买账的人,而且自古文人相轻,史鸿年纪实在小了点,不少人也难免有些嫉妒之意,自然要在暗中给史鸿使些绊子,因此,史鸿进翰林院好些天了,大家却爱理不理的,与混得不错的肖劲节、孙文涛相比,简直是天上地下。

第69章

这段时间里面发生的事情很是不少,史鸿才进了翰林院没几天,贾家那边就传来了消息,作为宗妇的秦可卿病重不治,死了。那丧礼处处透着古怪,从规格,到吊唁的,便是当年的老宁国公死了,也就是那回事了。

秦可卿死了还没多久,荣国府又接到了旨意,贾元春这个小小的贵,居然一下子变成了凤藻宫尚书,加封了贤德妃,说实话,这封号也很古怪,凤藻宫尚书是女官的职称,封妃反而变成了加封,而且,这贤德二字,也显得有些古怪,历来封妃,无封号也就罢了,从来都是单字,贤妃、德妃都是四正妃的封号,这贤德二字一重合起来,简直叫有心糊涂到了极点,这到底算是个什么位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