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阿玉这里怎么纠结,另一边的武当这个时候却有些忙乱了,不说别的,单单是那个少林分支的可能,就让张三丰有了猜测。

“西域少林?有这个可能,早些年不是没有听到过有少林僧人去了西域的事情,想来就是如此了,这样说起来,倒是我们一开始误会了少林,朝廷,好生险恶的用心,这是想让我们和少林结仇啊!“

张三丰的眉头都皱了起来,再加上张松溪偷偷和他说的关于纪晓芙的事情,他只觉得心里一阵的烦闷,七个弟子,都是他从小养大的,和亲生的也没有什么区别了,这个时候知道这样的大事,怎么能不烦恼,想想自家六弟子的性子,生怕知道了这些弄出什么祸事,只能找了最可靠的宋远桥,让他想法子安抚,至于屠龙刀的事情,他心里也有了主意,这次寿宴,他已经预料到可能不会平静了,既然这样,到时候就当场说开就是,至于其他,他也顾不得许多了。

俞岱岩这个时候已经看到了殷素素,心下对于这个似乎是当年伤了他的人也有了一丝的印象,只是在知道了自己仇人的情况下,看着一边的张翠山,他终于按下了疑惑,心下决定,哪怕真的是这个人伤了自己,为了五弟,也只能隐瞒下来,毕竟当初她也曾好心请了人护送,若不是那几个毁了他手脚的人,也算不得什么大仇。

等到了张三丰大寿的那一天,果然武当山上什么人都有,一个个目标很是明确,不是为了谢逊就是为了屠龙刀,至于那些个为了龙门镖局血案的,有三个最主力的镖局早就被张松溪安排妥当了,每一家都放出了天大的人情,安抚了下来,至于少林的挑衅,因为证据的缺乏,也能暂且放过,甚至被武当用可能是朝廷挑拨武当少林为由争取了不少人的支持,现成的理由就是俞岱岩的伤势,目前新的线索出现,可能是已经投靠了朝廷的西域少林所为,那么有了这么一个实例,再说起朝廷冒充武当,也就有了可能,查不出来只能说是少林情报不够了。

当然,最关键是屠龙刀秘密的解开,和对于朝廷故意放出屠龙刀扰乱江湖,这一个大消息已经掩盖了其他,几乎所有的江湖人一时间都有些接受不能,自己折腾了这么久,居然不是什么武功秘籍,而是一本兵书?这让大家有点丧气,自然也没有什么心思再折腾。

而玄冥二老裹挟着张无忌的到来几乎是为武当先前的哪一个说辞起了确认的作用,让大家觉得,果然,朝廷正对着武当有谋划,连一个孩子都没有放过,这样的情况下就是少林也觉得似乎自家俗家弟子一家出事,很有可能就是朝廷的阴谋,一时间倒是让各家对朝廷越发的警惕起来,几乎人人自危,生怕成为下一个被算计的对象。

等着各家离开的时候,张松溪当着峨眉弟子的面,问起纪晓芙关于婚事的时间,纪晓芙一时无言,只是一味推脱,张松溪在气愤之下,脱口而出问道:

“也是,已然是经过了生产的妇人之身,如何再能嫁入武当,武当也丢不起这个脸。“

这话一出口,静玄等人无不大惊失色,而纪晓芙更是脸色惨白,摇摇欲坠,在无言辩驳,从她额表情,动作,无一不说明了张松溪所说不差,这让峨眉弟子一个个羞愤不已,忙不迭告辞,并表示回去必定禀告灭绝师太,会尽快给武当一个交代,直接押着纪晓芙就走了。

这一天的所谓寿宴可以说是纷争迭起,那里是一个乱字可以表示,就是张三丰也不由得有些疲惫了,转头看着一脸颓废的殷梨亭忍不住说道:

“都是师傅的不是,若是能早些知道这些,也不必让你遭受这样的屈辱。好在现在知道也不算太晚,大丈夫何患无妻,咱们再找一个就是了,这次让你几个师兄都好好探查。”

殷梨亭这时候却是满脸的茫然,很是凄苦的问道:

“师傅,你说,她,她,她是不是被逼的?是不是有什么苦衷?”

看着这个总是带着天真的笑容,爱笑爱闹的弟子如今这个模样,张三丰什么都说不出来了,倒是莫声谷气呼呼的说道:

“还说什么?什么被逼,什么苦衷,若是苦衷,为什么不来求助,就是我们不成,难不成峨眉掌门也不成?那可是她师傅!若是被逼,哪怕是失了身,只要她求助,难不成我们还会看不起她不成?六哥也不是那等无情的,可是她不说,瞒着,这本身就是错了,若是说她瞒着是为了不好开口,那么那生孩子怎么说?十月怀胎,难不成也是被逼的?若是她自己不愿意,这孩子如何能生下了?就看她如今还能跟着峨眉来武当,就知道峨眉不知情,就知道她很是自由,那里像是有什么苦衷的人?”

这一下把殷梨亭自己给自己找的理由,借口一下子全戳穿了,让他脸色惨白,只觉得心里一阵的绞痛,猛地就喷出一口血来,把大家都惊了,张三丰更是忙不迭的过去又是把脉,又是安抚:

“不急,不急,咱们行得正,坐得直,不是你的错,是那纪晓芙没这个福分。”

这口气似乎这殷梨亭还是个孩子一般,说的他眼里一阵的水光,似乎有回到了当年年幼时爱哭的年纪。

“师傅。”

这一声师傅饱含委屈,那样子就是边上几人听了也不由的暗恨,那殷素素更是母性大发,忍不住说道:

“六弟,今儿这事儿是咱们给峨眉留了面子这才等着只有她们的时候才说,若是按我的意思,就该当着大家伙儿的面说,也好让你出出气。如今就是退婚,估计也是你吃亏,这也太亏得慌,好在这世上别的不多,好女子总是有的,你等着,五嫂给你做媒,一定找个更好的。”

她这话说的爽利,也是张无忌被张三丰救回,又觉着亏欠了俞岱岩,还有刚才众人维护她当年龙门镖局血案的事情,让她心里认可了武当,才有这样的话,更加上殷梨亭从一开始就说了,五百年前是一家这样的话,让她觉得很是亲近,才有这样的态度,她性子是不好,可是有恩报恩,有仇报仇这一点却十分的清楚分明。

不管怎么说,这一件大事总算是过去了,这时候张松溪想到了阿玉,忙和张三丰说道:

“这无忌侄儿已经回来了,我也该去和那孩子说一声,他还帮着咱们再探寻消息呢,在一个,师傅,我想着,是不是把他带回来,让您看看,也许您有什么要问的。”

他这话一说,张三丰也反应了过来,可不是,这事儿还真是,自己倒是忘了还有这么一个存在,

“也是,他也不容易,这次多亏了他,若不是得了他的消息,咱们这回也不能这般了结,你去一趟,问问他的意思,总是我们武当欠了他人情的,也不能欺负一个孩子。”

这时候,正坐在一边的张无忌突然浑身发抖,脸色青白,突然就这么倒了下去,这下子所有人的视线都被集中到这个孩子身上,张三丰一看那伤势,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忍不住叹息了起来。

武当的忙乱自是不必说了,而另一边阿玉这里也受了大创,玄冥二老在武当吃了亏,自是不甘心,下山后召集了好些元兵在附近转悠,常言说得好,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官过如剃,阿玉所在的村子也没有幸免,最要紧的是,这时候不是什么收割的时候,一般元兵是不来的,这导致村子里的人没有能及时把家里的的东西都掩藏起来,这次一来,直接把他们的家当都给抖落了一个干净,粮食,银钱,那是什么都不剩,还有好些个老人反抗之下被元兵所杀。

等着阿玉他们这些在外头做活的回到家,看到的是村子里近半数的屋子都被烧成了焦土,还有五六具已然没有了生气的尸体,还有被扫荡的一干二净的家当,一个个眼睛都红了。

“几年的积蓄,全没了,全没了,这该死的蒙古人,这是要逼死我们啊!”

柱子叔已经傻眼了,每年一次的搜刮,当初的毒打,再加上这一次的大祸,他已经觉得绝望了,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什么时候才能安生的过日子啊!他们只想好好的,好好的吃顿饱饭,凭自己双手吃饭,能有屋子住,能有衣服穿,有没有妨碍谁,也没有得罪谁,可是就这样的老实,怎么就还是这么难呢!

“难不成,我们也只能学着那些人,躲到山里才能活吗?”

还有几个妇人,已经坐在地上哭嚎了,各家损失都很大,这几年几乎每家都有些存货,不是肉干,就是皮子,甚至有些已经存下了一些银两。有的是为了孩子成亲,有的是为了老人的棺材本,有的是为了闺女的嫁妆,多多少少都有些,这都是他们采药,种地,一点点积攒的老本,这一次全没了。

阿玉这个时候也叹息了,对于村子里如此的大祸事,他不知道该松口气,还是该悲哀。松一口气是因为现实给了他一个选择,他不用头疼怎么处理这些村民了,这个时候,只要能给他们一个安生的能不受元兵打杀鱼肉的地方,他们肯定是会跟着走的,悲哀的是,到了这个时候,这些人想的依然不是反抗,而是绝望,而是想着苟且。

不管是苟且,还是沮丧,绝望,阿玉觉得这个时候,是他该站出来的时候了,这也是一个机会不是吗!带着村民,包括周显离开,其实也等于是让周显避开了那个死局,至于以后常遇春怎么办?不好意思,到时候再说,他到底不是圣人,周显是他欠了情的,必须要救,可是常遇春和他可就没什么关系了。再说了,这汉水,也不是只有周显一个摆渡人不是!

“搬家吧。”

阿玉叹息着,对着大伙儿说道,他这一开口,就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这几年,虽然阿玉年纪还小,可是在村中的威信却不小了,想想他带着的那些猎户徒弟,那些因为阿玉有了采药本事的村民,还有阿玉这么几年来给村子中人看病,治伤,还有阿玉的学问,能读书识字,这都让阿玉在村子里就像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虽然没有人怀疑他的来历,可是也一个个都把他看成了最有本事的人,是有个厉害师傅教导出来的能人。阿玉说的话,大家伙儿还是很愿意听得。

只有周显听到阿玉说搬家,有些迟疑了,他是靠着水吃饭的,搬家了他摆渡的活计怎么办?

“搬家?搬去哪里?这世道难不成还有安生的地方?阿玉,莫不是你也准备去山里住?”

周显是阿玉的叔叔,不管是不是真的,这几年也早就已经习惯了这个身份,自然说话也直接了些,村子里也只有他能问的出口了。

阿玉自然也是要说清楚的,看着那些一个个望着自己的村民,阿玉提高了声音,对着大家说道:

“往年,那些元兵在咱们这里都得不到什么油水,可是这一次却得了这么好些的东西,你们说,这消息他们会不知道?会不传开?到时候只怕是傻子也知道往常都是我们糊弄他们的了,那时候他们会不会报复?会不会再一次杀人立威?要我说这是很可能的。”

这话一出口,所有人都是一惊,细细的想想还真是有可能,这下子所有人的脸色都变了,好几个原本抱着家中老人尸体正哭的不能自已的也停下了哭号。

“咱们继续住在这里,只能是等死,既然是等死我们自是不能束手待毙的,只是我们能打?还是能杀?就是真的能打能杀,也抵不过他们人多,咱们毕竟还有老弱,有妇孺,所以唯一的法子就是避开,搬家就是最好的法子了。”

看到几乎所有人都点头了,阿玉松了口气,继续说道:

“我知道,大家伙儿的心思,搬到山上,固然能活,可是大家种地的手艺却没了用处,所以我想着,咱们也不能去了山上,现在看看,这附近最安生的,估计就是武当山脚下了,有武林大派在那里,元兵也不敢放肆,所以我想着,咱们是不是往那里走,想法子再那边自己再建立个村落,如今荒地多的是,咱们大不了浪费一年的时间,重新开荒的就是了,村子里毕竟还有好些猎户在,找个靠近山林的地方,先头一年,就用打猎换取米粮,村子里也能吃上饭,饿不死人,各家也能采药混饭吃,等着有了收成,日子岂不是又能安生下来了?”

阿玉的安排听着很有些道理,不过里面还有个问题,这村子里搬过去,这么多人,住怎么办?还有一个,破家值万贯,这搬家怎么搬?这些都是问题,好在这些问题不用阿玉担心了,他提出的方案大家能接受之后,接下来的事情自有其他人折腾,当然最要紧的就是尽快让死者入土,这才是最重要的。

当张松溪找到阿玉的时候,整个村子正在办理丧事,村里当初是黄纸白幡,看的张松溪也是一愣,等知道了原因,也忍不住沉默了好一会儿,他从没有想过,不过是武当的一点点事情,也能牵扯到百姓生死,这让他很是愧疚,等阿玉说起想要把村子搬到武当附近,他忙不迭的答应了并且表示,他们武当山后山山腰附近有一处山谷,地方不大,不过是几十亩,但是却很是安全,还有一处山溪经过,若是村子里的人搬到那里,便是税赋也能逃脱,若是田地不够,还能开垦坡地,若是加起来,怎么也能有百来亩地的样子,问阿玉是否可行。

怎么不可行,阿玉一听这位置就点头了,山谷,还是后山,山腰,这样的地方绝对没有了元兵的骚扰,虽然离着武当山镇可能远了一些,可是没有税赋,没有危险,这就是最好的地方了,而且那里既然是武当派的范围,想来猛兽也不会有,各家采药,打猎也方便,倒是很不错的安居之地。若是自己入了武当,以后也方便照看,真是一举数得了。想来村民也是愿意的。

果然,阿玉和村民一说,各家立马欢喜了起来,没有税赋,那么哪怕一家只有两亩地,也足够他们过活了,别说是开垦了山地后,一家能有四五亩了,这简直就是什么都解决了。

只有几个往常靠着水吃饭的有些抑郁,好在武当山离着丹江口不远,若是他们愿意,也能时不时去那里挣些银钱,倒是也不算是荒废了手艺,便同意了举村搬迁。

当然这一次再次遇上张松溪,阿玉也没有忘记送消息给他,最起码这玄冥二老属于汝阳王府这一点绝对是大消息,是武当目前还不知道的,张松溪听到这里,眉头也皱了一下,有王府参与其中,这说明什么?说明了朝廷对于武林人士的重视,说明他们打压的力度,这让张松溪有些烦忧,想想这几年江湖中的纷乱,想想各地义军的事态,在看看这里,百姓的凄苦,只觉得这驱除鞑虏果然是势在必行的大事。

只是这如今各处义军大多是明教主持,若是这样下去,今后只怕正派各家都会有所损失,甚至想到若是正魔双方对持,对于抗元大事的影响,越想越觉得头疼,看着阿玉不由主动转移了话题,问起了当初阿玉的师傅受伤的事情来。

“你师傅骨头碎裂之后可有想过恢复的法子?听村民说,你医术不错,想来你师傅也是医术大家,如今我三哥也饱受这断骨之痛,若是能有法子减轻些许也是好的。”

阿玉一听,立马觉得自己这是在抢张无忌的戏份,这是把他的人情全给夺了啊!先是周芷若,再是殷梨亭,还有屠龙刀,若是再加上这黑玉断续膏,哈哈,怎么自己突然有了点猪脚的感觉?

不过他既然已经破坏了这么多的剧情,自然已经做好了关小黑屋的准备,多关几天和少关几天也没有区别了,于是很是自然的点头,低声说道:

“这倒是知道些。”

才说知道些,阿玉的手臂立马就别张松溪给抓住了,吃疼之下想要挣脱,却仿佛是被卡住一般,阿玉算是从侧面第一了解到了武当的功夫,心下也有些赞叹,更明白到底是为了什么,果然转眼看到的就是张松溪激动,欣喜,意外的表情。

他能不激动吗,原本不过是随口一问,并不期待能有什么好建议,只想着好歹也算是伤势相同,说不得这大夫出身的阿玉的师傅能有什么镇痛的方子,好给三哥减轻些痛苦,不想竟有如此惊喜。怎么能不激动,好在他也不是常人,激动过后,立马发现了不妥,特别是松开手后,阿玉手臂上露出的指痕,让他有些讪讪的,好容易稳定了情绪,忙不迭的道歉,请阿玉继续说,阿玉及时表示出理解,让张松溪心中对于他更有好感,只觉得这孩子气度不凡,心胸开阔,往日自己还是小看了他,只听得阿玉说道:

“师傅说,好像他们有什么专门的药膏,叫什么黑玉断续膏的,只是当时师傅已然重伤,我又年幼,也没法子去抢了来,所以没有细听,不过在我想来,谁会这功夫,自然他身上就会带着,就像是喜欢下毒的总喜欢带着解药一样,你们武当人多,功夫也好,倒是能去试试,汝阳王府再大,多探上几回估计就能找出这个人来。只是先说好,这会大力金刚指的人你们要杀要剐我不管,可是那成昆可是我的,我还等着报仇呢!”

这话阿玉说的严肃无比,语气更是慎重,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张松溪看,就是阿玉自己,在这一刻似乎也相信了自己确实有深仇大恨,更别说张松溪了,果然穿越的演技就是强,不强没法子生存啊!

张松溪听到这些话,看到阿玉这样的表情,表现,还能怎么样?自然是点头应允,心下对于这个孩子坚持自己给师傅报仇还很有些钦佩,觉得他是条汉子,有骨气。

双方达成一致之后,张松溪又说了想要请阿玉去山上和张三丰见面的事情,他总觉得,这样一个奇特的孩子,不让自家师傅看看实在是可惜,人家阿玉不是说了想要入武当,想要再武当学武吗?自己这也是给他机会不是!不过这个要求被阿玉推脱了一下,倒不是不去,而是说说想要带着村民一起过去,等着安排妥当再去拜见,张松溪一想也是,也就不再多说了,如今他更着急的是回山,然后找师兄弟们去大都,找那黑玉断续膏。

第115章 周芷若的哥哥11

有了决断,阿玉他们的动作是很快的,毕竟有着元兵的威胁,大家也心里没底,只想着早点到安全的地方去,先是安葬了死去的人,随后就是把那些个妇孺老弱安置到几间还算整齐的屋子里,由几个村妇负责照看,用采药材,换取吃食暂时还是能过得去的,剩下的男丁们都跟着阿玉到了对岸,去往武当山,那里张松溪给他们安排了人接待,负责引他们去那处他提起的山谷,在山谷中建造房子,也不用多,先建上五间大屋子,把所有人都搬过来是正紧,其他的等着人都到了,再慢慢的折腾就是了。

至于建造房子的银钱,这一次阿玉出了大头,他这些年的收获就没有在村子里放过,都在对面自己找的隐秘的地方,不说那些个河底找上来的好东西,就是他打猎换来的银钱也足够了,毕竟这时候建房子,村民们要求不高,能有茅草屋子就能暂时安生。

当然考虑到山里冬天寒冷,阿玉还是让大家伙儿用石头做墙基,一直达到半腰的位置,上面再用土砖,这样工程量相对大了些,可是他能出钱啊!花钱雇佣了武当山脚下好些的农户,人手一多,速度自然就上去了,半是石头的屋子,加上阿玉指导下建造的土炕,保证冬暖夏凉,这样的屋子就是那些个来帮忙建房子挣工钱的看着也欢喜羡慕。

等着五间大屋子建好,拖家带口的大搬家就开始了,各家真是穷怕了,就是家里的坛坛罐罐也是不舍得扔,愣是走了五六趟,才算是把东西搬完,紧接着又是建造更多的房子,女人们忙着烧火做饭,还要负责给各家划地,开荒,折腾山地,甚至还有阿玉说的,在新村子边上做上一圈的栅栏,好歹能起点警戒的作用,毕竟这里是山里,野兽这东西总是要防范的。

这样一折腾,一直折腾了三四个月才算是完事儿。这期间,阿玉一直没有去武当派拜见,倒不是他矫情,而是真的是忙不过来,二十多家人家要安顿,这么多男人都在做活,他总不能不跟着忙乎吧,再说了大家干的都是体力活,怎么也该弄点吃的才是,他每天带着那些个跟着他学打猎的孩子就在村子边上的山上晃悠,争取每天都让大家吃上些肉食,再有一个,他也需要好好看看周边的环境,生怕有什么猛兽,以后威胁到这些村民的安全,用了这么久的时间,他总算是大致上把周围的地方都踩了一遍,心里才算是安稳了,这里确实是个好地方,二十多户人家,加起来,人口不过是不满百的样子,在这个地方确实是能好生的休养生息了。

不说山间猎物如何,就是那些个山林之中的药材,野菜,蘑菇,果子,也能让大家有所依靠,不至于饿肚子,而那些新近开出来的一些个山坡地,虽然加上山谷中的平地目前还不能像是一开始说的那样,做到一家五亩,可是一家三亩却已经能够了,就凭着这些地,种上些粮食,再加上别的补充,各家过上衣食不愁的日子已经够了,只要人勤快,再养上一些鸡或者猪,想来只有越来越好的份。

也就是在这一次的搬迁中,阿玉第一次知道,周芷若其实并不是周显的亲生女儿,就像是某些同人说的,那是周显在回老家的途中救下的一个身怀六甲的女子生下的,而周芷若的生父,也确实是襄阳薛家家主,是一家药铺的主人,也是一个医药世家,从周显挖出来的周芷若的生母留下的遗物中,阿玉看到了一本医书,从上面的信息中得知,果然是逍遥派薛慕华的后人,只是这里没有武学,没有其他,除了一本薛慕华的医术手札,再无别的了,这让阿玉很是失望,他不打算让周芷若去峨眉,可是却也希望周芷若能学成功夫的,这没有了武功秘籍,难不成就让周芷若当个大夫?

好像这个也是不错的,继承家业,也算是不错的理由,在这个混乱的年代里,医术好确实更有利些,再加上自己教导的武功,好歹也能让周芷若有些自保的功夫,这样应该也不错了,至于别的,想要成为高手什么的,那就只能看机缘了,以后再说好了。

看看那小小的盒子里的医书,阿玉细细的想了想,又觉得没有武功秘籍才是正常的,若是真的有什么秘籍,那周芷若亲生父母又怎么会落得这样的下场,要靠着一个摆渡的贫户养育自家女儿?

只是周显这一辈子,外人看着,有侄子,有女儿,而其实呢,什么都没有,女儿,侄子,没有一个是有血缘的,想想周芷若,那是真的从出生起就由他一把屎一把尿的养大,不知道费了多少的心力,阿玉呢!虽然他能做的很多,也不少挣钱,可是他来的时候,毕竟只有七岁多些,也是个孩子,谁能一开始就指望一个孩子养家?所以说周显是个好人,那是一点都不为过的,他用他最朴实,最善良的心接纳着两个孩子,并且一直肩负着为父的责任,在想想原著中被他救助的常遇春他们,只能说他本性如此了,或者说周显就是这一本书里最典型的好人没好报的案例。

不管怎么说,阿玉在这一刻,他对于周显只有敬重,只有钦佩,当然阿玉自认他不是什么好人,最起码他对于薛慕华的医书是很垂涎的,在半哄半骗的征求了周芷若的意见后,这书阿玉得以拜读,学习,虽然不能抄录,但是就凭着阿玉的脑子,读上两边,这里头的内容基本已经全到了他的脑子里了,当然他这征求意见什么的,周显也是看在眼里的,周显也不是迂腐的,也不是不通事理的人,他知道自己没有本事,以后这闺女能靠得住的还是阿玉,他也信得过阿玉,更想着阿玉本来就是大夫,只有他学了医书,以后才能更好的教导闺女,也算是完成了他的心愿,让闺女能继承家业。谁说老实人就没有心计?周显显然想的很是周全,也想的很有些长远,绝对是个有脑子的。

阿玉有了新的收获,有了新的医书,对于立足江湖,对于武当,自然就有了更多的底气,他期待着自己能真的像是当年对着花满楼说的那样,成为一代名医,闯出偌大的名声。最起码,他目标是不能比碟谷医仙差!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张松溪又一次派人来找阿玉,黑玉断续膏找到了。

阿玉第一次踏进武当派的大门,在大殿上,武当七侠几乎一个不拉,都在那里等着,还有主座上那个须发皆白,慈眉善目,却带着一丝邋遢的老道,不用说,必然是张三丰了。

阿玉很是恭敬的给张三丰行了一礼,然后又在张松溪的介绍下和各人见礼,他很是熟练的用着道家的礼仪自处,让上座的张三丰看的微微点了点头,武当不是什么小门小派,在知道阿玉这个人,有在后来接受了他许多的信息帮助后,早就将阿玉调查了一边,虽然不是太过详细,也因为时间过长,很多以前的事情早就无法查证,但是阿玉到达仙人渡之后的却是能确认的,见着他如今的礼仪,就是再挑剔的人也不能否认,这孩子必然才从小接受的都是道家教育,不然不可能在这些年都处于寻常村落中之后,还能如此娴熟的使用。

既然能大致确认他说的都是事实,那么不必要的猜忌就无需考虑了,大家如今更想知道的就是这黑玉断续膏该怎么用。武当不是什么医门,即使能治些小病,可是到底不是专业的大夫,而阿玉却是悬壶济世的道门弟子,自然比他们更专业些,他们也想听听阿玉的意见。

“这药说来也简单,不过是将断骨处接好,然后敷上就是,只是俞三侠负伤至今已经十年有余,断骨处只怕已经自然接好,这药效自然也就无用了,若是想要重新站起来,唯一的办法就是讲原本的断骨之处打断,重新接骨,在敷药才可能恢复,这一来只怕俞三侠要受些苦楚。”

阿玉说的,他们也想过了,这从医理上说确实不得不如此,张三丰长叹一口气,转头看向俞岱岩,想要看看他的意思,而俞岱岩这个时候依然闭上了眼睛,吐出一口浊气,缓缓的说道:

“十年了,我等了十年,终于有了重新站起来的机会,不再是个废人,不说再次断骨,就是十次,百次,只要能治好,我什么苦都能受,什么痛都能忍。”

这样示弱的话在他这个向来刚强的汉子嘴里说出来,周围的人一个个都忍不住想要流泪,就是阿玉听了,也不禁为他的刚强暗赞一声,看看那一边的药膏,阿玉上前看了一眼,闻了闻味道,微微皱了一下眉头,这药应该是不错,最起码他能闻得出里头有好些有利于骨骼的药材,可是他依然有些不确定,毕竟那什么七虫七花膏给他的影响太深了,还是谨慎些的好。

“还是先试药吧,这东西毕竟大家都没有见过,保险些的好,另外我这里也有一副药方,作用应该差不多,甚至还好些,是最近刚得的,我建议也做出来,两相比较一下,那个更好些,总不能让俞三侠白吃一次苦头,能多上几分把握才好,这黑玉断续膏,我记得,只能恢复骨头,对于经脉的损伤疗效差了些,像是这隔了十年也不知道能不能痊愈,我这里有一副对于经脉恢复有些奇效,咱们试试的好。”

阿玉这么一说,大家跟着点头,确实,重新折断一次骨头可不是闹着玩的,不过他们对于阿玉说的新的方子很是好奇,询问之下阿玉也不隐瞒,稍稍说了一下周芷若的身世,当然只是说周芷若的亲生母亲,原本是襄阳医药世家薛家的人,因为薛家破门,所以带了家传医书逃了出来,后来遇上了周显,这才有了周芷若,并没有说周芷若不是周显的女儿,这是阿玉和周显商量好的,他不能让周显弄到最后什么都没有,好歹要让他有个女儿以后好养老祭祀不是,所以即使是周芷若那里也是瞒着的。这世道,孤儿可不好当!

听了这么一出,大家都点了点头,这些年被破门的不知道有多少,能逃出一个已经是好事了,对于周芷若,大家也只有同情的份。倒是张松溪很是感慨了一句:说是他早就发现周芷若根骨不错,长相也好,根本不像是农家女的样子,就连名字都这般的文雅,却原来有这么一个缘故,这样倒也说得通。

听到这里,阿玉心里也是一愣,他倒是没有从这里想过,想想在世人皆重男子的情况下,周显一心给女儿取个好名字,或许他也是这样想的,好歹要让周芷若有一个配得上她原本身份的名字,这也是他这个养父能给他的唯一最值钱的东西了,这样一想,阿玉越发觉得周显不容易。

想想将来的事情,阿玉觉得自己救助周显,拜托哪一个死局果然是正确的决定,好人有好报,这才正常,不然他心里都觉得苍天不公了。

有了阿玉新的药方做底子,也就是说他们又多了一份的把握,这让武当上下很是欢喜,急急忙忙的就开始了试药,半个月后,开始了正式的治疗,新的药方实验下来,黑玉断续膏果然是在骨头愈合上很有些强势,而阿玉的药方则是侧重经脉,如此一来,索性就来个一个大合用,争取这一次的接骨,让俞岱岩能破茧重生。

在阿玉呆在武当,治疗俞岱岩的时候,张无忌也病发了好几次,阿玉亲眼看着他一次次浑身发冷,脸色青白,四肢僵硬,不由的对着一个有名的花花公子也多了几分的怜惜,虽然说,张无忌的一生算是很好的说明了什么叫天将降大任与斯人的意思,可是这苦头确实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住的,而经历了这么多的苦楚,时时面对着死亡的威胁,这孩子后来还能保持着善良的本性,从这点来说这就不是个坏孩子,只是性子优柔寡断,耳根子软这一点让人有些无语而已。

而同时,他也遇上了宋青书,这个本书中最悲情的男配角,看着他跟在宋远桥后面,探望张无忌的时候,面对张无忌时的怜惜,对着接受众人关爱,而自己饱受冷落的委屈,还有每天不间断的刻苦,阿玉有难得的圣母了一次,可以再一次相遇的时候和他搭上了话,迅速的成为了朋友,并且开解道:

“若是我,情愿不被重视,谁也看不见我,也不愿受这样的寒毒之苦,想想这日日的煎熬,说不得下一刻就要毙命,这简直就是世间最苦的折磨了,若是设身处地的去想,若我是张无忌,只怕早就自尽一了百了,免得日日都要被折腾的死去活来,只是他是他,我是我,他还有父母,还有牵挂,他舍不得死而已,哎,这发明这玄冥神掌的百损道人真不是个东西,居然能想出这样折磨人的法子,不知道是不是魔头转世。”

阿玉这般一说,果然那宋青书脸色就好了很多,再看到张无忌,再看到那众人都围着他转的样子,那嫉恨,委屈的神色也少了好多,怜悯又多了几分,说白了这不过是一个孩子,一个渴望关爱的孩子,若不是被忽视的太厉害,他也不会对着张无忌这般的看不顺眼,毕竟这武当山上,若是真说起来,他和张无忌才算是武当嫡系第三代唯二的两人,该是最亲密的师兄弟才是。都是大人的忽视,最后才变成了悲剧。

等着俞岱岩的伤势有了明显的好转迹象,张三丰再一次的找到了阿玉,他想听听阿玉有什么要求,到了如今,武当欠他实在是太多了,即使是再洒脱,张三丰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阿玉的要求很简单,他想要拜张三丰为师,这让张三丰有些意外,他已经过了百岁高龄,从没有想过自己再收一个徒弟,虽然他也知道用阿玉自己的话来说,他和宋远桥他们是一辈人,可是到底年纪太小了,和宋青书比都小了一岁,这要是给宋远桥做徒弟还差不多,怎么就想着拜自己为师?难不成这孩子还看中这辈分不成?

阿玉听到张三丰的疑惑,很是欢乐的笑了笑,他露出招牌娃娃脸的笑容,眨着眼睛,很是俏皮的说道:

“我只要一想自己能有个比自己大的师侄,心里就觉得欢快,哎,辈分大,伤不起啊!”

他这话说的张三丰都乐了,想想若是真的如此,那宋青书的表情,他就想要笑,这宋青书是他从小当孙子带大的,很是清楚这个孩子,很是要强,根骨,底子都不错,只是这孩子骄傲了些,若是能有这么一个师叔,好像也能磨一磨他的性子,倒是也不错,不过他能感觉的到,这不是阿玉最主要的原因,索性耐着性子,想要听听这孩子还有什么诡辩的理由不,若是真的说的在理,他也不介意多一个这样活泼的弟子,人啊!年纪越是大了,这返老还童的心就越厉害,这是让阿玉找到了好时机呢!

看到张三丰没有第一时间驳斥他,阿玉终于敛了表情,很是认真的说道:

“一开始我就说过要投奔武当,想来一开始你们谁也没有当真,如今老神仙纡尊降贵,亲自来问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觉得欠了我的人情了,觉得想要补偿些什么,可是老神仙你该这样想,若是连你也这么觉得,那么俞三侠又会怎么想?若是我成为他的师侄,一个师叔欠了师侄的人情,他又该怎么自处?又该怎么面对我?若是我成了他的师弟就不同了,师兄弟和亲兄弟没有区别,兄弟之间那里有什么谁欠了谁的?自然就不用在意了,不是我重视名分,而是这样是最好的处理法子,谁也不用别扭,至于教授武艺,我早就听说了,武当七侠中最后两位都是宋大侠他们代师授艺,以后我也这么办就成,其实我更看重自己的医术,至于武艺,只是想要自保而已,要求不高,老神仙不用太过担心。”

听了阿玉的话,张三丰细细的想了想,觉得他说的很是在理,只是这最后一句,什么叫不用太过担心?难不成他以为自己只是想要收一个名义上的弟子不成?这也太小看了武当。

“好吧,既然这样,老道就再开一次山门,收一次徒弟,若是这样,玉真子,只怕你就是老道的关门弟子了,你资质上佳,聪慧有礼,倒是也让老道欣慰的很。百岁之后再收弟子,也不知道这江湖中又会有怎么样的风波,有趣,有趣的很啊!玉真子,你说,这一次是你去告诉青书还是我去?”

什么?关门弟子?这武林之中,所谓的关门弟子,那可是代表了接受师傅所有传承的意思,这个好像有点玩大了吧,这个自己能承受的起?阿玉有点傻眼了,在看看张三丰带着一丝戏昵的表情,阿玉立马明白了,这老头,这是报复呢!报复自己刚才说的话,报复自己小看了武当的胸襟。不过关门弟子?恩,也不错,好歹能多学点武功,更要紧的是,自己能直接恢复道士的打扮,不用担心什么娶亲之类的事情了,这个不错。

再看那张三丰,此时眼中的欢喜,再想想他口中说起宋青书,阿玉心里不由的想到,莫不是自己和宋青书的交往,说的话,他也知道了?还真是有可能,看来偶尔圣父什么的,也不是没有好处的,最起码人家张三丰吃这一套啊!

第116章 周芷若的哥哥12

阿玉正式成为武当弟子,成为了张三丰的第八个徒弟,让武当七侠变成了八侠,这件事在江湖中引起了很大的风波,很多人都等着看,想知道这个让张三丰在百岁之后,又一次破例收下的弟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不想没有多久,武当就直接放言,说是这一次张三丰收下的弟子是出家人,是道士,而且还是以医术为主修,武功为辅助的道士,也就是我们游戏中俗称的奶妈的角色,一下子,整个武林立马安静了,在他们看来,这是武当从俞岱岩,从张无忌这两个人的伤病中看到了他们治疗手段的缺乏,后勤保障的漏洞,所以才有了这么一个新弟子的产生,虽然,目前这所谓的八弟子他们还没有见过,但是听说不过是十一二岁的年纪,这样想来,这是为了以后准备的,如今说不上有什么特别厉害的地方。

这样想着的武林人士真的不少,可是到了第二年春天,新的消息又出来了,这一次猪脚还是武当,人家俞岱岩病愈了!而且听说武功还更近一层楼,内功高深到了和老大宋远桥一个档次的地步,这下子武林中人立马对于去年听说的那个武当第八侠,那个十一二岁的,好像叫做玉真子的家伙感兴趣了,能治好俞岱岩,难不成这孩子真的是神医?能在这个年纪就有了这样的医术,所有人都觉得这孩子一定是什么名门的后人,武当说不得就是捡了便宜了,把一个好像是半个孤儿一样的孩子捡了回来当了弟子,立马就换回来一个完好无损的老三,这生意做得太值得了,换成是他们,就是把这个玉真子给供起来都愿意啊!

阿玉没有行走江湖,这江湖中已经到处开始有了有关于他的传说,什么医圣的后人啊!什么隐士弟子啊!甚至连阿玉这么小的年纪居然就是出家人都给翻出来当了故事说,说阿玉是什么广成子投胎转世,是什么宿慧,反正是说什么的都有,最后还有人给阿玉起了一个江湖名号,就叫做金仙医圣,那个啥,广成子不就是阐教十二金仙之一嘛?这广成子不就是炼丹出身的嘛?正好,全套到阿玉身上了,要知道这个时候,江湖中神医真的不多,唯一一个名声很大的碟谷医仙,确实明教出身,大家都占不到便宜,把武当的这个孩子捧起来,说不得什么时候自己就要上门求医呢!

江湖中人有时候其实很是实际,实力和利益就是他们最看重的东西,只要你能拿出实力,只要你能不妨碍他人的利益,甚至展示出自己的一定潜力,就会有人吹捧,阿玉这样十一二岁,从没有出过远门,甚至没有在江湖中露过面的人,也一样用自己的方式闯荡出了名声,这就是所谓的,哥不在江湖,江湖中却有哥的传说这样的。

阿玉完全不知道自己莫名的就已经有了这样的名头,如今他正忙着呢!一来是好容易有了学习的机会,等了几辈子啊!这机会多难的,比买彩票还难呢,买个彩票他好歹也能中个十块八块的,这都几个位面了,他才第一次正儿八经的有个系统学习的地方。

武当的内功那是偏向于阳刚一类的,想想武当没有女弟子,就明白了,这是内力属性决定的,人家那是按照九阳改的功法,和九阴没的比。这样的功法威力猛,实用性强这一点是肯定的,不然也不会武当七侠各个出色了,可是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内功若是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那是不能破了童子身的,这也是武当单身男人多,娶媳妇的少的最根本问题,哦,对了,人家俞岱岩不是,人家身子好了,那个等了他十年的未婚妻直接找上门了,就是为了这十年的等待,十年的青春,俞岱岩也说不出什么拒绝的话,更何况他也欢喜着呢!有这么一个情比金坚的妻子,那是几辈子的福气,正打算立马成婚呢!

阿玉忙乎着练功,从头练功,虽然他以前练的也是道家功夫,可是毕竟不是一个体系,想要完整的学习武当的功夫他自然要重头开始,争取打好基础,他才几岁,等到他死翘翘,时间长着呢!有的他折腾的功夫,柔云剑法,基础拳法,他每一步都很是踏实的去做,甚至把自己以前学的都拿出来和张三丰分享,倒不是张三丰贪图他这点微末的功夫,而是听起阿玉说,那什么神行百变的犀利,很是诧异,这和他们的梯云纵那绝对是两个极端,一个适合斗转之间腾挪,一个是适合长途奔袭,这让张三丰很是好奇,还有阿玉的一些剑法的理论也很是奇特,对他的那阴阳之间的思考有很多的启发,至于那拳法,那是丐帮的东西,他不去听,不去看,尊重丐帮的*对吧,虽然估计如今连丐帮自己都不一定有人会这门功夫了,可是姿态还是要的,谁让他们武当还曾通过阿玉,利用丐帮的弟子探听过消息呢!

最后阿玉的飞刀,那绝对就是奇门兵器了,因为这里头阿玉参考了人家小李飞刀的一点子特征,让他这阿玉飞刀和如今的武林暗器的路数有了很大的不同,用张三丰的话来说,估计用好了,这飞刀就能成为阿玉今后自己的特色武学。这让阿玉不自觉的有点脸红,也有那么一眯眯的骄傲。好在人家金庸和古龙的武侠是属于两个体系的,没有破开空间壁障的可能,不然阿玉估计能让人给掐死。

阿玉接触到了系统的武学,他真的是一门心思都想要沉浸在这武学中,好好的给自己增加点底气,你知道的,练武嘛,没有学完一门,那是绝对不能学另外一门的,这是未免人太多分心,贪心的意思,可是对于阿玉来说,那是学的越多越好啊!以后他会穿越到哪个位面他是真的不知道,能多学一点,他以后就更方便些,一天到晚的从头开始,他也会累,也会腻味的不是!可是他不能,因为他还有工作,如今他可是和这本书中的第一大猪脚在一个屋檐下,他怎么能什么都不做?就是为了回去的报告好看些,把自己改变剧情的罪过减轻些,他也要努力不是!

阿玉还不是神医,和人家碟谷医仙还有差距,但是也不是什么都不能做,比如他能用现代的观念治疗,用放血法,把张无忌后背上那玄冥二老的掌印形成的淤血排尽,不说能有多少的效果吧,好歹能防止这手印里头其他的寒气继续往人身体其他部位钻不是!第二步,那就是用蒸笼法,把张无忌放到一个大木桶里,下面架上火,水里加上补身的药材,开始加火,用滚烫的水,加上滋补的药材的药性去中和那体内的寒毒!第三步,那就是让张无忌每天多运动,不是长跑就是深蹲,用排汗法,想尽一切的法子,把他身体中的寒气往外逼。

这三个法子看着有些不可思议,有些无厘头,可是实际上却是很有些效果的,不说别的,单说如今,被阿玉治疗了大概半年的张无忌,从一天一次的寒毒发作到了如今的三天一次,就可以看出这里头有多少的好转了,更别说张无忌的脸色了,从一开始的青白色,到了如今发作时的苍白,已经很能说明些问题了,最起码这寒毒在他的身体里已经不能随时威胁到他的性命了,也就是说保命这一条上基本已经没有了问题。张翠山和殷素素每每看到张无忌有些好转,都能欢喜的直掉泪,对着这个八弟那更是怎么看怎么顺眼,只觉得那就是天底下最厉害的孩子了,一心指望着阿玉能直接把张无忌给治好了。

可惜,阿玉不能,毕竟他这些法子那都是从外往内治,而这个寒毒想要彻底根除只能是从内往外治,阿玉这些办法说白了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的法子,只能减轻一些张无忌的痛苦而已,当然这一切,阿玉从一开始就是和大家都说清楚的,大家也都能理解,甚至阿玉能治到这一步,已经大大的出乎了大家的意料了,所以在为了能彻底的治好张无忌的病情,张三丰开始传授张无忌九阳功,并且想着去峨眉,去少林试试求助的时候,阿玉就知道,剧情又一次回到了他该有的地点,虽然这个时候,因为纪晓芙的事情,武当和峨眉关系已经不怎么好了,虽然少林那里洗脱了关于俞岱岩受伤的嫌疑,龙门镖局的事情也有了朝廷背黑锅,两大门派关系缓和了一些,但是阿玉知道,猪脚不经历千辛万苦是不会成功的,所以他如今只是等着,等着常遇春的出现,等着这故事正式的开篇。

至于周显和周芷若?这些时候周显正忙乎着呢!村子如今那是什么都好,村落建成后,听了阿玉的建议,在山谷周边都架上了竹篱笆,虽然不是很高,但是这竹篱笆周边种上了荆棘,这也算是让整个村子多了几分的安全保证,就是猛兽来了,有了这些荆棘,也算是有了好些的屏障。而那些村民们每日不是打猎就是采药,耕地,一个个生活的很是忙碌,没有了阿玉,村子里其他的猎户们一个个也开始当起了领头人,学着阿玉以前带着他们的样子,带着其他人开始向着山林讨饭吃,周芷若每隔两天就会到武当一次,阿玉要考校功课,甚至指点她别的,比如武功,比如医药,他可是打算把周芷若培养成新一代的薛神医的。而周显则是成为了这个小小的村落的村长,也是,谁让他侄子成为了武当弟子呢!这可就是成为了大家的靠山了,和武当派扯上了关系,以后他们住在这里就是名正言顺,就是遇上了危险,也能向武当求助,多好啊!就是为了这些个福利,也要让周显当这个村长。

周显如今忙乎的很是快乐,虽然不能继续摆渡,他觉得少了些什么,可是忙碌的生活,那属于自己的土地,那大大的屋子,这一切都让他满意。当初为了安顿老老小小,特意一开始建造的最大的五间屋子中,其他四间都是给了那些家里人多的人家,只有周显,那是人少却因为成为了村长分了一间,三间正屋,比原先汉水边的不知道整齐了多少,石头家土胚,还特意因为防雨,内外烧了一通,房墙面有些发硬,带了一些的釉质,怎么看怎么漂亮,屋顶那是用木板钉好了再加上两层茅草中间糊了黄泥的厚屋顶,就是用上十年八年也能挡风遮雨。屋子里的火炕,那是更不用说了,这一个冬天,他就没有冷着过。东屋是他的屋子,西屋则是闺女的,桌椅板凳,什么都齐全。这日子,就是当初家里最松快的时候,也没有这么好啊!院子里左右各两间屋子,一边是阿玉回来住的屋子,放着好些他的东西,有纸笔,有武器,还有一边则是厨房和杂物房,里头有好些箱笼,陶瓮,里头放着的都是猎物和粮食,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后院养上了牲口,有猪,有牛,特别是牛,那是阿玉买的,家里有五亩地,可是他在武当,周芷若又是个女孩子,这种地只能靠周显一个人,阿玉怎么看都觉得太累的慌,索性买了牛回来,有了牛,最起码顶的上一个壮劳力,周显也能轻松些。

到了开春的时候,阿玉又去了村子,帮着种地插秧,好生的做了一段日子的农活,又领着村子里的猎户们去了山上,把周边又巡逻了一边,确保没有什么能威胁到村子的猛兽,这才再一次回到武当。

阿玉的所作所为,大家都看在眼里,虽然村里人弄不明白,阿玉是怎么被武当看中得了这么一个大好,成了武当弟子的,也不明白阿玉在武当的身份,更有些奇怪,武当这么好说话,把村子里的村民都照顾到这个好地方安顿,但是这不妨碍他们高兴,替阿玉高兴,替大家伙儿高兴,阿玉能有出息,能让武当看中,那是他们整个村子的福气,是他们的荣耀,三清道祖的恩德,而武当能接纳他们,他们也觉得那也是他们沾了阿玉的光,不然谁能知道他们是谁?

对于村子里最厉害,最有出息的人说的话,他们更加听从,阿玉说要做栅栏,要种荆棘,防范野兽,虽然他们觉得这里很安全,也照样听着做了,阿玉说每年春天尽量少上山,给山里的动物们一个修养生息的机会,他们也听了,情愿在这青黄不接的时候,少吃一些,或者去山下镇子上做活,换取银钱,或者去丹江口重新抓鱼来吃,甚至是砍柴来卖,也不上山打猎。这样的村民阿玉怎么可能割舍,他总是容易给感动,在这样质朴的情感里被牵扯的越来越深却依然故我。

等到了四月份,张三丰下山了,带着张无忌,准备开始他的千里跋涉,去四川,去河南,只为了一点子希望,他想要去试试,看看自己这张老脸还能不能讨一个人情。也就是在张三丰走后大概二个月后,阿玉也下山了,他不知道张三丰什么时候回来,也不知道若是自己去专门等是不是能等到,所以他决定直接回到他们原来的村子那里,自己当一个摆渡人,去补上这一个情节。算算脚程,要他觉得,这个时间应该差不多,估计自己用不着浪费多少时间。

这倒不是他矫情,也不是他非要就常遇春不可,而是看重了另外一样东西,那就是胡青牛夫妻的医书和毒经,记得书里说最后这两本书都在张无忌手里,而能到了张无忌手里这和他在蝶谷多年,和胡青牛的感情是分不开的,所以他绝对不能阻止张无忌和常遇春的相遇,甚至希望通过常遇春和碟谷医仙胡青牛搭上,哪怕是用探讨医术的名头也是好的,说不定他能再多一些医书读,回到现代后,也能在多一些功劳,就和当年他从西门吹雪的书房背诵的那些书一样。

当然就是不成也没有关系,那不是还有张无忌嘛!把这个孩子搞定了,就凭着他的性子,以后从他手里弄出来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阿玉喜欢阿飞,喜欢花满楼,喜欢杨过,喜欢小宝,可是就是不喜欢张无忌,虽然他也一直很是同情张无忌幼年的遭遇,同情他经历的坎坷,可是对于他长大后的性子却是一百个不喜欢,所以他对于张无忌没有想对以前那些猪脚一样付出太多的感情,对着宋青书都比对着张无忌好。所以从一开始他就能用最理智,最功利的方式去对待,像是那些个治病的方法,每一样阿玉其实都知道痛苦,辛苦,甚至是刻苦,但是却不能完全治好,可以说他的治疗方法有一些鸡肋,(当然这是对于九阳真经来说的,对于没有了全本九阳的人们来说,阿玉别出心裁的治疗方案还是很有成效的,阿玉医术高明这一点在武当已经人竟皆知了,谁让这寒毒,连张三丰也没有法子呢!阿玉一不小心就成为了权威人士了。)可是阿玉明明知道这些,却依然去做了,因为他需要表现,表现出自己对于张无忌的关心,表现出自己的医术,表现出自己的价值。

到了如今,在他取得一定的成绩后,他的目的达到了,所以他不在需要继续思索新的法子了,要把这个病情留给剧情,让胡青牛接手,虽然书里说了,这胡青牛也一样只能抑制不发作,而不能治好,和自己半斤八连,可是他必须让张无忌去,毕竟那关系着后来的发展,没有那一段,这孩子怎么回去昆仑?怎么遇上朱九真?怎么被色所迷?怎么掉下山谷悬崖?怎么得到九阳?该死的悬崖,阿玉自己都想找个悬崖试试,是不是都呢得到秘籍,可惜他知道,有秘籍的悬崖那都是猪脚的,自己只能摔死,没有好运的命。

阿玉这是加入武当后第一次下山,宋远桥对于他的行动很是疑惑,认为阿玉基础都没有打好,怎么就想着好高骛远的下山了?等着阿玉说起,他不是为了游历江湖去的,而是想要去汉水边,他们村子原来的地方,那里山脉众多,有好些山脉,他都很是熟悉,他想要去采药,自然想要去熟悉些的地方。至于武当的后山?说实在的,武当虽然是武当派,但是这不代表这武当山就是武当一家的,好些地方其实还有别的道门道观存在,有了其他人家,那么这采药,其实也就分了好些的地盘了,道家炼丹那是属于基本流派之一,这后山就有一个专门炼丹的道观,虽然他们的丹药不怎么样,连治病也够呛,但是这不妨碍人家看紧了自家地盘的东西不是!所以阿玉说要去山林延绵的汉水边采药那是合情合理的,一来路程不远,二来那里的山脉还真是属于无主的多,想要采药很是方便,三来,作为一个武当奶妈式的弟子,这采药其实才是他的主要功课,主要任务,人家这表现是属于勤劳小蜜蜂的行为,宋远桥又怎么会阻止?只有点头称赞的份啊!这年头,受伤生病那可都是大事!

于是乎,我们的阿玉童鞋下山了,开始了他的江湖之旅。几次穿越之后,唯一的一次,一个人的江湖之旅,兴奋,激动,期待!阿玉是什么情绪都有啊!太不容易了,这绝对是一个大大的进步!虽然路程有点那个啥,从武当到仙人渡,武林人士,最快的速度,一天就能到,可是到底也是出来了是不?

阿玉又一次回到了汉水边,找出了当初被周显遗弃的小船,开始等待剧情人物的到来。

第117章 周芷若的哥哥13

阿玉在汉水边也不是傻等的,虽然他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遇上张三丰和常遇春两队人马,但是有一点确实可以确认的,那就是常遇春是带着周子旺,那个抗元起义军的统帅的唯一的子嗣逃出来的,身后还有大批元兵的追杀,因为这个线索,阿玉就先去了解了一下周边的起义军的事情,知道如今周子旺还健在,一时之间还算安稳,这才开始了自己的采药大计,往平日里不曾去到的深山中走动,珍贵的就自己收起来,一般的,常见的继续卖出去,甚至还给自己开了一些个调理身体的方子,配合自己练武的需要,穷文富武,武人对于身体的要求很高,身体瘦弱,体质太虚的一般都很难练习什么好武艺,阿玉虽然不觉得自己能子啊这个位面中成为数一数二的高手,可是也不想成为软脚虾,自然是要努力修行的。有野味,猎物,加上药材配合,勤于练习,至于甚至能感觉到自己的身体越发强壮了,就是射箭这个他最基本的攻击手段也让他一下子增强了好些,最起码他能拉得开硬弓了,要是配合上内功,就是一般的军中好手,估计也比不上他的本事,这让他很是欢喜。

他早就想过了,就常遇春他们最好的法子不是自己上去和人对打,而是用远程攻击,这样他更有把握些,说实在的他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过正面对敌的经验呢!这东西可不是什么一学就能会的,大多都是靠着自己实战才能得到经验,自己可不敢大意,万一一不小心玩完了,自己可就亏了。好歹自己在这里还能呆上不少时间的好吧。

等到再一次秋水微蓝,天气转冷的时候,阿玉终于等到了消息,周子旺战败了,他知道他一直等的事情就要发生了。

这一日阿玉正在汉水边垂钓,不远处突然传来了脚步声,听着声音,似乎脚步很重,阿玉眉头一皱,忙不迭往来人处张望,才一会儿,就看到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男子,背着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正往阿玉这里快步跑来,小男孩似乎很是惊慌,紧紧搂着那男子的脖子,身子都在发抖。那男子更是满脸的焦急,看到阿玉和他身边的那条船的一瞬间,阿玉能看到那个男子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船家,可否帮个忙,把我们送到南面去,快一些,我可以多给些银钱。”

说话间,那男子已经快步走上了船,甚至把那小男孩藏到了船舱里,不顾自己身上一身的尘土,从怀里摸出一锭银子就往阿玉的手里丢。

“麻烦你了,快些个。”

阿玉一看这人的形象,再细细的看了他们一眼,立马明白这估计就是常遇春了,忙点了点头,只是把那银子又丢了回去,倒不是他不喜欢银子,而是知道后面估计自家师傅就要来了,收人钱财,若是让张三丰知道了,可不是什么好事!说不得还会怀疑他在这里的目的。

“不用,我帮忙就是,我也不是船夫,只是难得偷个闲罢了,边上有桨,若想快些,你自己一起帮忙就是了。”

说话间阿玉已经起身收拾了东西,开始推开船往汉水中间行去,那疑似常遇春的汉子听了阿玉的话,也忙拿了一个木浆,帮着划水,他力气奇大,才加入就让船的速度快了好些。只是才没有多久,阿玉就听到了后面远远传来好些声响,往后面一看,一艘疑似快舟的大船就在后面追赶,上面大约有十来个人,其中四个更是显眼,明显是番僧,阿玉这一眼看去对于常遇春的身份更加确认了,看到那船舱里的孩子,心里有些不忍,这孩子故事可是个炮灰,直接出场就死的货色,他以前不在意,可是看到这么一个活生生的孩子,那里还能不顾他的性命,忙对着那孩子说道:

“别出来,躲进去,这船里有两块大木板,你躲在中间,千万别露头,后面后元人,抓到了可就了不得了,那可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坏人。“

看着那孩子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动作,四处张望,阿玉忍不住放下了手里的木浆,走过去,帮着拿孩子吧前后左右,甚至是头顶上也遮了一块前几日他刚硝制好的皮子,常遇春看了阿玉的动作,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张了张嘴,最后只是更加卖力的划桨。

阿玉走出船舱,看着后面越发近的大船,清晰的看到那几个蒙古武官开始张弓搭箭,二话不说,直接从船上拿出了自己的弓箭,直接来了一个先下手为强,对着那元兵射去。

元兵一时不查,被阿玉直接射死了好几个,一时间大怒,那番僧更是直接脱下了袈裟,运气在水面拍打,充当木浆,想要再一步的加快船速,好早点抓到这小船上的人,阿玉的船性能,大小,没有一样敌得过,自然愈发的危机四伏起来,这个时候,常遇春说道:

“这位小哥,你大概也猜到了,这些人是找我们的,你能伸出援手,我常遇春很是感激,不过他们人多,又有了防范,你这射箭的功夫虽然厉害,也没法子靠一个人挡住他们,我也不想连累你,我这就上去阻拦,只求你帮着把这孩子带走,这孩子是起义军周子旺的孩子,看在他父亲为了抗击元人已然丧命的份上,求你能带着他逃命。“

这话说完,常遇春没有等到阿玉回答,就转身走到船后,显然是想要等着大船靠近就直接往上扑,阿玉看的有点傻眼,这汉子脑子不好啊!这一个人能有什么用,十几个人呢!知道什么叫各个击破不?知道什么叫消灭有生力量不?白等着,浪费时间啊!这人后来是怎么当上将军,怎么成为开国功臣的?打仗都不知道用脑子吗?用自己的性命换自己带着这孩子跑?这样的情况下能跑出去多远?还没有自己的弓箭有用呢。

阿玉也不答话,直接又射出去几箭,虽然他们有了准备,都被躲了过去,可是好歹让那些个帮着划船的元人手忙脚乱了起来,大船的速度也慢了下来,只是到底一开始他们就占了船的便利,自己这一边两个划船的人又都停了下来,没有了动作,反而是距离越发的近了,阿玉也忍不住有些焦急,对着那常遇春问道:

“常遇春,会射箭不?“

常遇春不明所以,只是点了点头,一看他点头,阿玉忙把自己的弓箭递了过去,然后从怀里拿出了自己的飞刀,一看阿玉的动作,常遇春总算是明白了,自己这遇上的不是什么船家,而是一个武林人士,人家也有武器,心里送算是松快了些,不管这个孩子武功如何,好歹自己也是有了一个帮手,这十几个人,已经射死了好几个了,若是加紧些,这弓箭和飞刀怎么也能在弄死几个,到时候自己再冲上去,这孩子和小主公脱险的机会就会更大些。(阿玉还是孩子啊!不管是身体上,还是面相上,真是让人不忿,好歹这掐着手指算算,也有十三四岁了吧,看着就十二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