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王妃迎着光挑开帘子进门,赵推官反射性地低头,一下子就知道,书上描写的那些,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美人,究竟是什么样子!
他本来看屋子里伺候的丫鬟,个个如仙女,本来觉得靖州最美的姑娘,应该是刘主簿家的兰娘,本来觉得前些年到靖州收皮草的。毛家那位小娘子菁娘,就是天下难得一见的绝色佳丽,可看见王妃,他到觉得这些人长得都寻常。
整个人晕晕乎乎的,只知道吭吭哧哧回话,自己说了什么,最后都不太记得。
从驿站出来。他和刘主簿难得一起发了半天呆。
“…说实话。我刚才一看见王妃进门,眼睛里除了王妃,就再也看不到旁人…果然不愧是京城里出来的。咱们一辈子也没见过这样的美人。”
几乎只有半日的工夫,王妃是个绝代佳丽,身边伺候的宫女姐姐也美貌无双的传闻,就传遍了靖州府。
许薇姝听见。也顿时无语。
她当然好看,她的相貌。在京城也没多少人能比得上,稍微算是相当的,也只有江南施红袖。
可在京城的时候,也真没这么夸张过。
只能说。靖州这地方,地处偏远,美人不多见。就是有几个天生丽质,长得好。可风吹日晒,长大了也少有好皮肤。
许薇姝自己看这边的女子,大部分皮肤粗糙,肤色偏黑,衣着打扮也不大合适,化妆还以化浓妆为美,和京城里,装扮上差了不止一个档次。
她到不觉得哪里不好,和京城的华贵,江南的婉约相比,靖州的粗犷,也是一种美,端看人会不会欣赏。
王妃这会儿也没心思欣赏什么美人美景,靖州城此时此刻到处是灾民,到处都是哭号声,房屋被焚毁,老百姓亟待安置,眼看着天气就要转凉了,如果不能安顿好老百姓,说不得到来年就是十室九空的局面。
好在有一点儿好处,天气冷,不容易闹疫病。
即便如此,董婉还是得吩咐下去,尸体深度掩埋,还得撒上石灰米分埋了。
她只管吩咐,根本来不及解释。
折腾了几日,市面上竟然都谣传,王妃看出靖州招来天灾,可能会闹尸变,特意准备了药米分,专门对付尸变用。
许薇姝听了也无语。
说不得还得感谢她刚刚救了满城的老百姓,老百姓们对她还挺信任,没说她兴风作浪,意图侵夺人的魂魄练邪功,打算让靖州府的百姓们不能轮回转世。
这不稀奇。
当年天教和佛门斗得厉害,诬陷对方的段子简直神奇到离谱,天教那边甚至编排人家佛道高人祭拜欢喜佛,与小尼姑一同双修。佛道人士也没少编排某某道家高人,借治病之名,窃取运势,坏人富贵等等。
许薇姝听苍月法师那些人闲聊的时候,就没少说个这个,弄得她三观尽毁,从此对那些所谓的得道高人,也都不那么信服,后来与人相交,不看名望,先看人。
一大群老百姓无家可归。
安王府就在靖州府东面,占地颇广,但刚刚建成,是陛下下旨紧急改造好的。
原来这座宅子是前朝一位王爷的故居,虽然规模大,但到底老旧了些。
那位皇帝心疼孙子,不可能让自己孙儿住人家不要的旧宅,早就下了旨意让推倒重建。
只是时间太紧张,这会儿也只是刚刚完工,还没有收尾,家里头乱糟糟,那些工匠们加班加点,熬得头发都白了,好不容易完成,就等着王爷来入住,结果碰上飞云贼。
飞云贼可不管这里是不是王府,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许薇姝他们只好暂时住进了驿站。
王府的下人们死的死,散的散,剩下的也就三分之一,乔公公从王府里出来,见到许薇姝的时候,还以为王妃要给他一个下马威,先立威。
他是战战兢兢,生怕自己做了人家杀鸡儆猴的那只鸡,没想到王妃忙得很,根本没在意王府已经被破坏了大半的事儿,只温言抚慰了几句。
“受伤的人多么?我听说好些留下的工匠都受了伤,这样吧,王府先不急着建,我们人不多,在驿站也能凑合,先统计下受伤的工匠人数,拨些粮食给他们家里送去。”
许薇姝一边看账本,一边听玉珍报告些什么地方适合搭建粥棚,药品还有多少,什么药物需要采购之类的琐事,一边吩咐。
乔公公偷眼看了王妃一眼,连忙点头应了。
出了驿站门,乔公公松了口气:“是个雷厉风行的!”
他不管王妃是真仁善,还是初来乍到,先装装样子,反正只要对方肯装,在他看来就完全足够。而且这个王妃还是个有本事的,才这么短的时间,竟然就打听出王府的事儿。
府里有工匠受伤,他可没特意在外面传扬。
虽然不是大事,但王妃一来就打听这些,想必不是个好糊弄的。
许薇姝命令侍卫们,先想办法搭出一批窝棚应急。
那些个灾民,都组织起来,送去给医生检查一下,没什么病的去做体力活,分些钱米。
老弱病残另外每人也发些粮食,吃不饱,反正也不至于饿死。
没多少时日,靖州的老百姓,就个个称赞王妃仁德,玉珍还好,玉荷整天愁眉苦脸。
这日,许薇姝亲自领着人烧了一大锅骨头汤,下了杂面条,给老百姓和干活的那些人送过去。
玉荷终于忍不住,就凑过来提醒几句:“婢子知道,王妃心善,想着这些百姓,可…”
许薇姝一摆手:“你想太多了。”
她知道,玉荷是担心有人向京里报信,在封地,一个王爷收买人心,那可不是什么好事。
就算收买人心的是王妃,不是王爷,但夫妻一体,王妃的名声好,王爷也一样好,足以触动一位君王的神经。
“这里是靖州。”
许薇姝笑了笑道。
如果换了别的地方,玉荷说的没错,前些年,在封地的声望高,名声好的王爷,似乎都被打压,但一来这里是靖州,苦寒之地,百姓们都被京里的人称暴民,年年造反。
当地衙门里的知州很少有坐满三年的。
二来,现在的皇帝,已经不是前些年的皇帝了。
她在宫里这么长时间,比较了解那位皇帝的心思,如今,那位陛下一盼长生不老,求仙问道,希望能延寿。
二嘛就想要个名垂青史的好名声,希望治下太平,至少别在他在位的时候闹起来。
许薇姝只是正常地安抚百姓,还是安王封地的百姓,远不至于让那位陛下忌惮。
安王的身份,也不值得他忌惮。
一个注定了没几年活头的孙子,难道还不能畅快些,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许薇姝有把握,自己就是在靖州把天给捅下来,那位陛下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京城那些贵人们,都快成了斗鸡眼,整日彼此争斗还不够累,谁会关心千里之外的事儿?”
王权争斗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忠王,义王,还有其他的龙子凤孙,都是皇室血脉,谁不想争一争?
“今天天气不错,咱们去乡下转一转,看看田地。”
许薇姝伸了个懒腰,把账本扔下,让玉珍给她拿来一件大氅,披在身上。
又让丫鬟们准备些吃食,备好马车,就出了驿站大门。
出了京城,天高地远,许薇姝不乐意整日憋屈在城里,出了城,便纵马疾驰了一段路。
她的座下宝马,也酣畅淋漓地跑了一阵子。
在京城,就算是千里驹,得到最好的照顾,吃最好的草料,也比不上像现在这样,痛痛快快跑一程,更让马儿愉悦。
出了城,许薇姝看了看地上干裂的土地。
“靖州还是缺水。”
确实是真的,而且水质不好,玉荷看了一眼,那些农家喝的水都很浑浊,看着就让人恶心,她现在都发愁自家主子的饮食,每次打了井水上来,喝一口也不甘甜,但次次去山里挑那些溪水,也太劳民伤财了些。
第一百七十四章 戏文
“王妃,斥候发现有小股的飞云贼在附近出没。”
许薇姝正在驿站里盘算救济灾民的事儿,外面赵三就过来回报。
这事儿她知道。
毛孩儿那群小娃娃一到靖州,就撒开大网,虽然初来乍到,但他们都是熟门熟路,手里头又不缺银钱,没多少日子,便在街头巷尾布置出一道消息网。
那些小乞儿们,十之三四都让毛孩儿和阿生给收编。
如今许薇姝自己忙于救灾,没理会飞云贼,他们却能提前想到,一早就监视着。
飞云贼的探子行踪也算隐秘,可满靖州的老百姓都面黄肌瘦,看着连日子都过不下去,忽然冒出几个行踪诡秘,膀大腰圆的汉子来,谁都知道肯定有问题。
再说,那帮贼人吃了一亏,他们嚣张跋扈惯了,多年来视靖州为自己的囊中物,想来就来,想走就走,那帮兵丁在他们眼里,和能随意宰割的牛羊也差不太远,这下忽然被打了一下子,人被杀了一批,抢走的好些钱粮都被扣住,又怎么会不想着报仇?
许薇姝也不着急,一群土匪而已。
她也琢磨着要下狠手,打得那帮土匪伤筋动骨,起码让他们以后再也不敢碰靖州。
至于彻底剿灭,那肯定要,不过,还是等方容回来才好。
而且,以现在的人手,拒城固守问题不大,去剿匪有那么一点儿难。
“给你们三天时间,给我把靖州周围摸清楚。”
“得令!”
毛孩儿蹭蹭蹭就跑走。
侦察,这属于他们的正常课程。
许薇姝以前在洞箫山上,经常带着孩子们玩军演,算是难得的。老少咸宜的‘游戏’。
只让一帮小孩子做这个,自然还是不妥当,方容留下的侍卫也派出去帮忙。
他们的经验丰富得多,只是论侦察,毛孩儿一群小娃娃却更加专业。
把孩子们扔给侍卫,再加上个温瑞言,他这人别看总是心软办错事。但对孩子们很上心。也有点儿本事,最适合做带孩子的差事。
许薇姝自己带着宫人,还有衙门那群剩下的衙役。小吏,处理这些灾民的衣食住行,还得安顿从京城跟来的那些人。
虽说大部分都是自愿来的,多是安王府的侍从幕僚。还有他们的亲眷,但也有些是迫不得已。多少有那么点儿被逼无奈的意思在。
靖州不光比不上京城繁华,甚至看样子还匪患严重,时不时出事儿,连王妃都上了战场。岂不是要终日小心自己的性命?
这些跟来的人们,一个个都很惶恐。
许薇姝作为王妃,方容不在的情况下。她是非管不可。
不过也没什么麻烦的,方容一早就传信过来。安王府这边,乔公公带了人,早就买下好些庄子,庄子上也建好了独门独户的房屋,正好给他们带来的匠人们住。
至于幕僚,暂时就住王府。虽然王府那边还没收拾完,但那是正院,很多偏院只要不怕乱,不怕吵闹,勉强也可以住,跟来的人多,屋子也不少,挤一挤完全住得下。
他们在安王手下做事,平日里也没少吃苦,这点儿杂乱还能适应。
许薇姝就让玉珍等一群宫人,给准备了些干净的被褥,领着人采购了一批生活用品送过去,意思意思,就算是尽到责任。
她只是发个话儿的事儿,谁也不会当真劳动她,再说,身为下属,本也不好麻烦人家王妃。
何况王妃出手大方,安家银子每人都给了五十两,又不必找房子住,怎么也足够用。
“王妃,您的茶。”
玉荷端了一碗茶水过来,低声道,“听说好些老百姓就随意从城外河中取水,可别染上什么疫病。”
她这些日子读了不少医书,还和玉珍她们一块儿学医,正是对这些关注的时候。
“这到是问题。”
靖州缺水,老百姓们也没养成饮用开水的习惯。城内的人还好,富贵人家比较讲究,可城外的那些老百姓,一个比一个怕麻烦。
想了想,许薇姝就去画了图纸,令人制作了一批建议的净化网,用的是木炭,勉强算是可以使唤一下。
东西简单,根本用不着安王府的能工巧匠,随便找几个宫人也能做出来。
东西做好了,就吩咐衙门的衙役帮忙,挨家挨户地分发下去,用许薇姝给的稿子,大声宣扬喝脏水之后,就容易得疫病的事儿,还画了好些示意图。
许薇姝自己也不知道会不会起到大作用,可既然是白送的东西,又在人前展示了一次这种净化装置的作用,真能把污水变得和山中溪水一样透亮干净。
那些百姓并不傻,有干净的水,水会愿意喝脏的?
天一日日转凉,靖州竟然也没有闹出瘟疫,老百姓们的生活,渐渐趋于安稳。
连飞云贼那一帮子贼人,前两日忽然闯城,可让许薇姝安排的岗哨识破,一波箭雨给打了回去之后,不知道是不是察觉出不对,提高了警惕,他们一时半会儿,再没有展开报复行动,除了偶尔还会察觉到有探子出没,别的都好。
靖州多少变得平静了不少。
“过几日怕要下雪。”
许薇姝看了看天,咕哝了句。
玉珍赶紧招呼人去看看棉衣棉被什么的有没有准备齐全,靖州冬日里多穿皮毛的衣裳,这些到不算缺。
自家主人说马上要下雪,她们是绝不可能不信,就凭着这门技艺,自家在洞箫山上行混得如鱼得水,连白云观那边的高人,在这方面也要甘拜下风。
玉珍到现在还记得,自己主子把苍月法师糊弄得一愣一愣的,要不是他老人家年纪大,够沉稳,估计连纳头便拜的剧情也能玩得出。
准备还算充分,但多多少少也有些手忙脚乱的,许薇姝这会儿比较清闲,留在驿站也是给人家添乱,便随手拿了幕笠遮住脸,带着人上街,检查下还有什么漏洞。
“下点儿雪是好事儿,来年能有个好收成。”许薇姝骑着马,带着侍卫和宫人们出了驿站大门。
就是冬日一到,那些山贼恐怕也无余粮过冬,也不知会不会狗急跳墙,再来攻城。
许薇姝一路慢行,街市上还是冷冷清清。
发生了那么大的乱子,哪怕过了这么久,也没多少人敢随便上街,就是迫不得已出门的行人,一样神色惶恐。
不过,也有讨生活的小商贩出来卖东西。
四下看了看,那些东西都没多少价值,连皮料什么的,上好的也并不多见。
很正常,真正的好东西也不会这么随便拿出来贩卖。
正走着,就见前面不远处围了些人看热闹。
在这个堪称空旷的街面上瞧见人群,自然十分显眼,许薇姝脚下拐弯,就带着玉珍他们转头走过去。
围着的人也不算多,许薇姝一过去就看到中间跪着个披麻戴孝的少女。
她身边还摆着一具尸体。
许薇姝:“…”这是经典戏文要上演了,以前在京城那么多年,也没见过几次。
主要是京城管理严格,有专门的人市,如果当街卖身的,一经发现,大部分都轰走的轰走,要不就有教坊司和青、楼瓦舍的人来带走。
扫了一眼,女孩子长得只能说清秀,不很漂亮,就是很符合那种小白花一样的柔弱形象。
这种形象似乎已经不怎么流行了。
她当年读的小说里,除了些剑走偏锋的文,要不然白莲花形象的大部分是炮灰或者女配,女主角不多见。
也没见有人英雄救美,同样没有人争做恶霸。看热闹的人指指点点,也就是看个热闹。
许薇姝顿时就没了兴趣,刚想离开,就看见那女子忽然匍匐着屈身向前,跪着扑过去,大喊:“叶郎,叶郎!”
玉荷顿时一愣:“小娘子,那不是叶迁,咱们王府的长史?”
许薇姝驻足,扭头看了一眼。
还真是叶迁。
他本来就是靖州人,跟了方容也有七八个年头,是他身边的老人,许薇姝以前只是知道他,不熟,后来还是杨木和郭安两个小太监,时常会提一提,老说叶迁心肠好,是个老好人,在王爷身边,从来不叫苦叫累,什么事儿难办,都是他在做,就是不怎么会说话,怕见生人,很是低调。
至于低调到什么程度,许薇姝嫁进王府这么长时间,方容身边很多人都变着花样想在她面前露脸,毕竟谁都知道,王爷十分爱重王妃,连公事,王妃也能做一小半主,讨好王妃那是必要的程序。
可这个叶迁,她还是统共只见过两面。
第一次,方容带着许薇姝认识他比较重要的手下。
第二次,叶迁被袁琦抓差,给许薇姝送库房的钥匙。
玉荷他们那群小丫头们,到是因为总要去书房替自家王妃,给王爷送美食,经常能见一见。
既然是自己人,许薇姝就驻足留步,打算瞧瞧是怎么回事儿了。
叶迁虽然老家是靖州,可他很早就出外闯荡,跟了方容,天海南北哪里都去过,按说,在靖州老家也不该还能认识年轻的熟人。
至少那位小娘子还是双十年华,居然就和叶迁很相熟的模样,到令人吃惊。
第一百七十五章 救济
眼瞅着两个人搭上了话,叶迁到是懵懵懂懂,一脸迷糊,却让那女孩子三哭两哭,哭得手足无措,又是让人替死者置办棺木,又是叫了马车过来,载那女孩子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