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老爷子一再要求,我不便推托,只好反复揣摩,倒也瞧出一些细微的差别。这人叫“林聚水”,名字被黑线框得四四方方,小册子上除了生辰,还标注了他的死忌,这小子死的时候正值青壮年,比我还小了几岁。最特别的地方要数页脚上的图章,金底镂空的模子,图章上的内容看着有些别扭,一时间只觉得似曾相识,却说不出个所以然。
再看下去,又陆续找到几个被框死的人名,年纪各不相同,却同样都有一颗金章敲在页脚。我虽猜不透图章刻文的含义,不过印在死人名字下面的料想也不会是什么好玩意儿。
这桑老头太爱卖关子了,稀奇玩意儿一个接一个地往外抛,却又不肯透露其中关联。自打进了‘一源斋’我一直被他牵着鼻子走,到现在连人家半个底都没摸着,再耗下去恐怕也是多说无益。我就把小册子搁回老人家面前,准备撤退。
桑老爷子摩挲着那个小本,有条不紊地说:“这些人,和你一样都是能够从我”一源斋“里取走藏品的能人。不过,后来大多死于非命。”
我一听就急了,《三项纪律八大注意》里讲明了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我坐了半天连水没都喝您半口,这帽子扣的忒大了点儿吧?
“老爷子,您说笑了吧?我胡八一白手来空手归,您店里的宝贝,半件都没碰。这可是名誉问题,要不您搜我身得了,不带这样胡乱冤枉人的。”我边说边拉外衣拉链,桑老爷子止住我说:“你有所不知,我店中的规矩是‘货挑人’。昨儿夜里在内堂,‘虎威’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独独挑上了你,这就是你们的造化。这颗珠子现在已经是你的东西了,至于你要不要,拿不拿,那都是你的事情。不过打今儿个起,你名字下面就要敲上‘霸王印’此物不得转让不得过继,只有等你撒手人寰那天,它才能有下一个主家。我们‘一源斋’在全球一共有二十四家分店,今后不管你走到哪儿都是我们的客。”
我一听这是家奉行强买强卖政策的霸王店,心头顿时燃起了一股无名火,面子里子都不要了,撕开了脸皮说亮话:“桑老先生,说句您不爱听的,这珠子再好我也不能要,外面有多少人等着我也不怕,我胡八一要走,除了毛主席他老人家,谁也拦不住!”
我与桑老头撕破了脸皮无非是想让他赶我走,没想到他却不生气,只是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你这小子,若是早几年叫老夫碰上,还有机会收来传个衣钵,只可惜我年事已高,有心无力。你想走我也不愿强留,只是命中该有的,你早晚还会回来便是。”
我对他这番毫无根据的预言嗤之以鼻,象征性地一拱手,转身跨出了‘一源斋’的大门。
第七章 通缉犯
出了“一源斋”的大门我才发现外面已经天光大亮,就决定吃点儿东西先垫一下肚子再去朝天宫找赵蛤蟆,沿着夫子庙外边儿转了一圈儿,好不容易寻了一处还没打烊的小店。我走进塑料帐篷,问老板有什么好吃的,他说早饭的点已经过了,汤包馄饨都让赶早班的人给买光了。现在能吃的只有鸭血粉丝汤,不过他店里的粉丝也没剩下几根,要不给我凑合来碗鸭杂。我说那行吧,你给来一碗海的,多加点辣椒。老板从柜子里头拿出一瓶红彤彤的调料说:“南京人,只有辣油。要啊?”
我说:“您爱加什么随意,我这饿了整宿,再不吃点儿东西一会儿饿晕了,您还得背我去医院,多麻烦。”
热气腾腾的鸭杂一上桌,我肚子里的馋虫就开始翻腾,还没动筷子,口水已经流出来了。老板看我实在是饿极了,又夹了一根油条给我:“早上太忙,没来得及吃。我一会儿收摊回家,老婆做好午饭等我了,这根油条你收着。”
我赶忙接过来咬了一大口,这油条老板一直在灶上热着,已经发软了,不过味道还是一样好。我就着鸭杂汤沾了油条恭维老板:“您家这汤头实在是好,难怪生意兴隆。”
面老板摇摇头:“平时夫子庙沿街的小吃摊不下二十家,哪轮到我兴隆,主要是昨天夜里牌坊广场出了事故,早上他们没敢出摊。”
“怎么,工商局的人临检来了?”
“傻了吧?你听说过哪个机关单位的人夜里边儿爬起来上班的吗?”老板舔了舔嘴唇,凑到我桌边小声地说,“活闹鬼干架,死了好几个人。天不亮的时候,消防队开着大红卡车,冲了半个多小时才把路面清洗干净了。”
他怕我不信又补充道:“我可没骗你,我家就住夫子庙后边。昨天夜里两点多钟,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一群活闹鬼,从孔庙门口一路砍到大广场。不光是西瓜刀,他们还有这个…”面老板在桌子底下比了一个“八”字。
我一听那些人有手枪,本能地问道:“您没看错?真是这个?小混混打架好像用不上这玩意儿吧?”
老板又回忆了一下,最后肯定是有枪的,因为他起初就是被枪声吵醒的,开始的时候他还以为是有人在放鞭炮。“我看他们不是普通活闹鬼,其中有一个老头戴着貂皮帽子打得特别凶。说不定啊,他们都是特务。”面老板越说越兴奋,握住我的手激动地说:“哎呀,我怎么早没想到,我看他们就是特务。这些美帝国主义的走狗想要窃取我们南京军区的情报,昨天晚上只是一场小演习。哎呀呀,这位同志,我是不是应该去居委会汇报一下情况?”
我隐约觉得此事和“一源斋”脱不了干系,正要多问他一些细节,却看见两个大盖帽朝这边走了过来,面老板立刻拍拍我的肩膀,让我别多话。我心想这事本来就跟我八竿子打不着关系,他们就是问我,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正要低头喝汤,没想到其中一个扁脸圆身的大盖帽居然直接坐到我面前,开门见山地问:“请问,是胡八一同志吗?”
我心说坏了,刚从黑店里出来,屁股还没坐热,政府已经找上门来了。不过,我也存了个侥幸心理,觉得可能是为了别的事找我,不一定就是关于“一源斋”的话题。索性继续喝汤,等一碗鸭杂都落了肚,才抬头问他有什么事。这位人民警察的态度特别亲切,笑眯眯地说:“请问你是不是认识一位叫赵大宝的同志,三十多岁中年男子,体型微胖,头上有疤。”
我一听是找赵蛤蟆的,就回答说:“是有这么一个人,他是我朋友,昨天一起逛的夫子庙,不过后来走散了。”
大盖帽点点头:“情况是这样的,赵大宝同志和你走散以后十分着急,在我们派出所登记了失踪人口。你现在是不是有空跟我们走一趟,把记录消掉?”
这话一听就有问题,赵蛤蟆是看着我进“一源斋”的,他要是想找我,直接在门口蹲点就是了,何必把事情闹到派出所去?再说了,夫子庙这么大的地界,我额头上又没刻名字,前脚出了“一源斋”后脚就叫你们碰上,太不合理了。我怀疑这两人根本不是警察,甚至有点担心赵蛤蟆已经遭了他们的毒手。可眼下没凭没据的,也不方便跟他们来硬的,只好顺口编了一个理由,说有急事,等下午再去他们派出所。
两人的脸色当场就变了,其中一个还硬撑着嘴角,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八一同志还是跟我们走一趟的好,免得你那兄弟在里头想念。”说着从口袋里丢出一件黄铜的小挂件。我一看就知道赵蛤蟆出事了。这条护身符的来历,他在火车上跟我说了一路,当年他年纪小不懂事,去村头的死人河里涉水,差点儿就回不来了。被村里人救上来之后,发了一通高烧,头也烧烂了。最后还是他娘三跪九叩去观音庙给他求了一个铜符,才把水里的脏东西给压住了。这件观音符他随身携带,当初在火车上,我想借过来瞅两眼他都没答应,现在却落在两个陌生人手里,看来赵蛤蟆目前的处境非常不妙。
对方用赵蛤蟆的性命要挟,有道是强龙难压地头蛇,我别无他法,唯有跟他们走一趟。两人将我带进一处偏僻的小巷,朝巷子里头响了一声口哨,不一会儿一辆红旗牌轿车缓缓地从角落里驶了出来。他们两人一左一右将我夹在中间,示意我上车。我也不愿意跟他们多话,一屁股坐在了副驾驶座上。还没坐稳呢,戴着鸭舌帽的司机忽然一个油门冲了出去,把那两个准备上车的大盖帽甩出了老远。我车门都没来得及带上,差点儿摔出去。再一看开车的司机,差点儿笑出声来。
“你小子,怎么跑这儿来了?”
“屌!你还敢问,要不是你小子,老子至于被人大半夜抓去一顿毒打吗!”鸭舌帽揭开自己的帽子,指着黑糊糊的眼眶说,“妈的,那帮王八蛋,赵爷的眼睛差点儿让他们给废了。”
我一看赵蛤蟆被人揍成了熊猫,心里挺过意不去,知道全是我给他惹下的祸头,赶紧掏出那块铜符安慰他。赵蛤蟆一看是自己的宝贝护身符,恨不得丢了方向盘两手来夺,我急忙给他套在脖子上,让他注意交通安全。
“兄弟,你这趟可玩儿大了。早就跟你说过,那家店进不得。水太深,我们玩儿不起。”赵蛤蟆将车驶入一处无人的街道,对我说道,“说句老实话,我本来没准备救你,怕把自己也搭进去,全冲着我娘留下的这条链子才冲进去的。以后这金陵城恐怕是混不下去了,辛苦奋斗几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真是背到家了。”
原来那天赵蛤蟆认出了招牌上的霸王印,知道店家是古董行出了名的桑霸天,没敢多作停留就跑了。半路又觉得自己把兄弟丢进火坑是件不仗义的事儿,折回来想在门口蹲点守我出来,哪曾想刚到门口就被一队大盖帽架住了。一开始他也以为是公安临检,谁知道被他们越带越远,弄到了郊区的一处破仓库里头。
赵蛤蟆知道问题严重了,也不敢反抗,对他们有问必答,连我在火车上去了几趟厕所都招了。那些人看他对答如流反而觉得其中有诈,说他不老实,又白白挨了一顿胖揍。我说你这是活该,谁让你轻易叛变革命,你千万要牢记血的教训,以后可不能随便出卖革命战友。
赵蛤蟆一边开车一边继续讲述自己的遭遇:“后来我装晕,天快亮的时候乘机逃了出来。我估计他们还得上夫子庙堵你,就过来碰碰运气。还真叫我给碰上了,当时就剩开车的小子一个人在巷子里守着,我就过去给了他一砖头,你猜怎么着?那小子居然没晕,还回过头来问我为什么砸他,他妈的,我立刻又给他补了一块,这才摆平了。”
我知道他这两砖头下去,已经把那些人彻底得罪了。恐怕很难再在南京继续混下去,心里十分愧疚,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赵蛤蟆叹了一口气,说:“咱们先别管以后的事了,总之这两天我们得躲起来,避一避风头才是。”
“那你有藏身的地方没有?”
“地方是有,不过…”他看着前面的路口,幽幽地说,“只怕你不敢住。”
第八章 古平岗老宅
不知不觉赵蛤蟆开着车将我载到了一条僻静幽深的路边上,还说我们要去的那个地方十分危险,怕我不敢跟他一同躲进去。我笑了笑,人活着最怕一个死字,摸金校尉干的就是与死人打交道的工作,既然有胆子走上这条不归路,那生死早已经置之度外。你带我去的地方再恐怖,总也不至于睡满千年老粽子吧?
“你第一次到南京,还不知道古平岗的厉害。”赵蛤蟆点了一支烟,“我们脚底下这块地,老南京都叫它骨平岗,骨头的骨。说这里古时候是一块丘岗,后来打仗,用死人骨头给填平的。开始我一直以为是老头老太太宣扬封建迷信瞎编的故事,直到有一天我亲眼看见。一九八零年年初政府搞城市扩建要在附近修一条马路出来,当时这附近很多居民都反对施工,拖家带口地在工地上闹事。我有一个远房老姨奶奶就住岗子头上,七十多岁的人了也跟着瞎起哄,我妈知道以后就让我来接她,把老太太弄我们家去住,免得她在外面有个闪失。”他指着路边的小牌子说,“我在施工现场转了好几圈,总算把老太太从人群里头找了出来。有几个斗志高昂的住户,举着高音喇叭跟施工人员瞎嚷嚷,说古平岗底下埋着老祖宗,不能随便打扰他们休息。工程队哪肯听这些老头老太的,总指挥一声令下,钻头机咣咣直响,没几下就打出一个洞来。”赵蛤蟆说着把车开上了山坡,“要不是当时亲眼所见,打死我我也不信。那个洞钻到一半的时候,机器再也打不进去半分,我远远地瞧见钻头已经开始冒白烟了,可就是打不下去。围观的群众一下子没了声,跟鬼迷了心窍一样,一个跟着一个跪下去磕头。我拖着老姨奶奶想走,结果老人家死死地抓着路边的电线杆子,回头瞪我的那眼神别提有多瘆人了。总指挥刚弯下身去察探情况,洞口忽然传出一阵爆炸声,我当时吓得蒙过去了,只看见一股浓烟像一条张牙舞爪的黑龙顶着天地从洞口直往外冲。乖乖,那阵势跟到了阴曹地府似的到处都是鬼哭狼嚎的惨叫声。我被吓得够戗,丢下老太太就跑了。后来听小道消息说,古平岗那块以前是填尸用的万人坑,地底下白骨森罗,都是些不能见天日的东西。有人说工程总指挥的尸体被找出来的时候,像给千斤顶压过一样碎得不成人形,有几个处理现场的小战士当场就吐了…”
车越开越慢,最后停在一处单门独院的三层洋楼门口,赵蛤蟆额头上已经渗出了细汗。“最最邪门的要数我那老姨奶奶。那天晚上我回家之后被我妈臭骂了一顿,说什么也要我连夜把人接回来,不能留在那种不干净的地方遭罪。我说老太太健康着呢,敢跟解放军战士对着干,您别瞎操心。结果被我妈给打出来了。我一看这形势,就硬着头皮又折回了古平岗。老太太以前给一对国际友人当过老妈子,这栋小洋楼就是那俩外国人留下的。政府几次想从老太太手里买过来,都被她用扫把轰走了。我后来在楼下敲了半天没人答理,生怕老太太是白天刺激受多了,昏过去了。立刻从阳台翻了进去,屋子里头黑黢黢的,连根蜡烛都找不到,我就纳了闷儿了,你说她这么多年一个人怎么过的。没曾想才到她房间门口,就听见里面有呜呜的响声,跟小奶娃娃的哭叫似的。我贴着门犹豫了半天,又使劲儿叫了老姨奶奶几声,始终没人答理。倒是哭声越来越小,最后整间屋子就剩下我一人的喘息声。我只好壮起胆子去推门,还没碰着门把手,那红木门就自己开了,不知道什么东西黑糊糊的一大团,从我脚下‘噌’地蹿了出去,吓得我屁滚尿流一口气冲进房里把门给反锁了。等我冷静下来的时候,发现老太太根本没在她那屋里歇着,上上下下的房间找了个遍,别说人了,鬼都没看见半只。当天晚上我们就报了案,可到今时今日连头发都没找到半根。”
我看着这片光秃秃的小山岗,知道赵蛤蟆说的地方就是眼前这栋废弃多年的小洋楼,我安慰他说:“既然我们被活人追得走投无路,那借死人的地方躲一躲,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再说了,万一你家老姨奶奶只是一时兴起,搭火车去北京看毛主席他老人家也是说不准的事儿。”
他知道我在安慰他,硬挤出一个笑脸来:“自打那天以后,我都是绕着古平岗走的,没想到还有绕回来的一天。老胡,你先进去等着,我把车开出去,丢远点儿,免得暴露。”
我说:“你现在再开出去,更容易暴露,不如找个地方就近处理,如果附近找不到地方,把车留着也行。对方装备精良,我们留部车方便逃跑,也不失为一个计策。”
我们在附近溜达了一圈儿,决定把那辆汽车沉进古平岗后边的人工湖里。好在这附近人烟罕至,没费太大周折就把事情办妥了。最后我们俩一人拎着一袋玉米棒子准备躲进传说中建在万人骨平岗的老宅里去。
自从家里的老姨奶奶神秘失踪之后,赵蛤蟆再也没有踏进过古平岗半步。对那栋独自耸立在山岗上的小洋楼充满了恐惧。可眼下,我们没有更好的选择,只能躲进去掩人耳目。
这栋三层小洋楼用的是青砖红瓦铜门石柱,典型的民初建筑。我沿着洋楼外围溜了一圈儿,顺带观察了一下周围的地形,发现此宅的位置起得非常不好,阳宅挨星与阴宅无疑,以山水兼得为佳,以受气之远为主,阴宅重水向,阳宅重门向。这栋宅子正立在山岗之顶,大门背水朝山,又有一条直路与宅门相冲,犯的是风水上的‘枪头煞’。住在这里的人,十有八九会有血光之灾。如果古平岗附近真如老一辈所说是一块万人坑。那这栋宅子就成了万人坑上独一碑,是极邪门的聚阴之地。
“老胡,你又瞎琢磨什么呢?快过来帮我一把,钥匙捅不开。”赵蛤蟆扛着口袋,一个劲儿地想把门拧开。我试了两把,果然纹丝不动。我低头去看那锁眼,发现里面早就锈透了,拔出钥匙来一看,上面沾了一层碎屑,估计再这么捅下去,周围的居民就该把我们当成流窜犯抓进派出所去了。
“别折腾了,还是按你当年的土法子,从阳台翻进去。”
赵蛤蟆点点头,我们顺着楼下一棵老槐攀进了二楼阳台,只见门窗紧锁,窗户上还挂着一条猩红的金丝绒窗帘,里边黑咕隆咚的什么都看不清。我们没办法,只好砸了一块玻璃,把闩子从外面挑开了,这才进到了屋子里面。
老宅久未通风,我一落地就被满屋子的霉臭味熏得头昏脑涨,赶紧按原路返了回去。
我趴在阳台上咳嗽了老半天才把一口气喘匀了。赵蛤蟆不信,觉得我在逗他玩儿,“老胡,你真该进话剧团工作。没听说有人给旧房子里的灰呛死的,哪有你说的那么严重。”
“不,这里头不止是霉灰,还有尸气。”这种味道我太熟悉了,即使夹杂在浓烈的霉臭里头也不会弄错,老宅里头有尸体!
“你…你别吓唬我,好好的房子哪来的尸气!”赵蛤蟆抓抓头上的瘌痢,故作镇定道,“我看你一定是被熏傻了。我们把窗户都打开给屋子透透气再说。”
“不,你先去买一瓶醋,还有防风口罩,口罩越厚越好,最好是里边带石炭的。就算通过风,里面的气体还是对人体有毒,不能大意。我们手头没有装备,只能尽力而为。”
赵蛤蟆见我不像在逗他,立刻严肃起来:“屌,不是真有那东西吧?我说老胡要不咱们换个地方得了,没必要跟死人争地盘吧?常言道‘树动死,人挪活’。死人不能动,咱们还不能挪吗?”
我对古平岗老宅的风水始终有疑问,现在一栋阳宅里头又莫名奇妙地出现了如此明显的尸气,这其中必然有大大的文章。就这么走了,我实在有些舍不得,可如果贸然闯入回头弄出什么纰漏,又没法向赵蛤蟆交代。进退维谷之间,赵蛤蟆忽然一把按住了我的头,小声说道:“有人!”
我光顾着思考老宅里头为什么会有一股尸气,压根儿没注意赵蛤蟆口中的“人”是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被他这么一按头,才发觉自己刚才大意了。我问他那人在哪儿,只见赵蛤蟆嘴唇泛白,脸色发青。按在我脖子上的手不停地打战。我连叫了他几声,他才抬起头来,拿一张哭丧脸对着我说:“不…不好了,我…我刚看见姨奶奶了,她‘嗖’的一下从窗口飘过去,门都没开人就不见了。她穿墙跑过去了!”
我一听鸡皮疙瘩立马起了一身,赶忙问他:“你确定?屋子里边又没点灯,你确定是她?”
“不骗你,”赵蛤蟆抱着树干想往下爬,“我的亲娘哎,诈尸啊闹鬼了。我早说过古平岗不是太平地方,老胡我们快撤吧!天一黑再碰上鬼打墙,那时候再说什么可全晚了。”
我折了一根树枝,将厚重的红窗帘挑出一道缝出来,傍晚的光线不是很足,隐约能看出个大概。我们撬开的这个窗门是二楼的一间主卧室,因为长期没有人打理,已经生出了一层厚厚的老灰。屋里的家具摆设上面都盖着白布,地上铺的是木质的红漆地板。墙上好像挂了几幅油画,距离的关系看不太清楚画上的内容,我估计上面不外乎是军阀老爷的姨太太之类的人物,又或者可能是洋楼原先的主人,那对外国夫妇的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