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南王没有开口说话,他脸板得死紧,不过平素里他就是这样不苟言笑,令人望而生畏,大家心里都在暗自得意,众人被明绣玩了这一手,心里多少有些不满,听到她开口要银子更是不高兴,谁乐意在那穷乡僻壤的去买栋宅子?大家都是在朝为官的人,平日里都住在京城,就算偶尔要去渡假或者是避暑,那也得是要豪华美观的地方,哪里愿意去乡下?因此心里都认为这买宅子的银子如水般哗啦啦的流出去,而且还起不了什么作用。
现在见明绣自己得罪了镇南王,心里也乐得看她笑话,没人出口解围,反倒是见着镇南王板着脸瞪着明绣时,心里都欢喜了起来。这老王爷平素里谁的面子也不肯给,年轻时带兵打仗,那脾气可不是一点半点的硬朗,许多想要巴结讨好他的朝臣明里暗里在他手上都吃过不少的亏,偏偏当今皇上却对这哥哥十分信任,因此众人就算被他教训过,也只得打落牙齿和血吞!
周临渊刚听明绣说那句话时,就知道这丫头心里在想着谁了。郑老道他也许多年没见过,心里不是不想念,只是没想到平素里最是爱教训郑老道的人,心里却是将他记挂着,他抿了抿嘴唇,心里打定主意多派人手一定要找到师傅,到时候明绣一定会开心。
只是见着皇叔板着的脸,他心里一慌,也没顾得上再去仔细观察他,深怕他因此而降了明绣的罪责罚她,连忙对他行了个礼,嘴里说道:
“皇叔不要同她见怪,她是小孩子不懂事!”
明绣咬了咬嘴唇,虽然已经年纪一大把了被人当作小孩子有些丢脸,可是她也知道自己之前那话放肆了,这封建王朝是连言论自由也没有的。想到这儿,她忍不住心里唾弃了一番,抬起头时表情已经有些可怜兮兮的了。
镇南王眼睛里头神色晦暗莫辨,他看了眼明绣皱在一起的小脸蛋,这才转过头,见自己侄子弯了腰对自己行礼,忍不住皱了皱眉,嘴里淡淡的责备道:
“太子是国之储君,这么一点儿小事,何必惊慌?”他虽然是平平直述的一句话,可是里头却含了教训,周临渊听了出来,知道这老王爷是在趁机教育自己,虽然不知道这皇叔怎么就愿意出言提醒自己,不过他却知道机会难得,因此又恭敬的行了个礼,这才直起身来正色说道:
“本宫受教了。”
镇南王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他的这个侄子一向是浑身傲气,轻易不肯折腰的,行事也是任性霸道,没想到今日里竟然会如此紧张一个小姑娘。他眼睛里头掠过一丝精光,又认真瞧了眼明绣,这才出乎别人意料的笑了一下,并没有暴跳如雷,也没有冷冰冰的瞧得人心里发寒,反倒是咧嘴笑了笑:
“好,不赖账!”他一边说一边摸了摸腰侧,只是原本随身携带的宝剑在今日里过来时,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而摘下了,因此一时间身上也找不到什么值钱的东西,沉吟了半晌之后才站起了身来,倒背着双手在原地踏了两步,眼睛一亮,说道:
“我打张条子,晚上回去让人给送过来!”
明绣忍不住多瞧了这镇南王一眼,原本以为自己之前大意说出口的话能使得他生气的,没想到他没有生气不说,反倒是主动说出这样的话来,一时间忍不住愣了一下,直到周临渊悄悄拉了她一把才回过神来,想起自己之前说的话,本来是为了想要让这些为难叶明俊的大臣们难受一下,可是见这老王爷如此爽快,她倒有些不好意思了起来。
“那倒不用如此着急的。”
镇南王瞧了她有些汕汕的脸色,眼里掠过一丝笑意,他这么说也是有深意的,最开始是确实对这样新奇的宅子感到喜欢,他现在虽然位高权重,皇上虽然也信任他这个兄长,可是他与皇上毕竟不是一母同胞,再加上几个儿子也在军中任职,手握军权,他要是真的对手里的权力恋恋不舍,迟迟不肯放了军权,皇上怕是也会起疑心。
能混到这个地步,镇南王虽然说年纪大了,可是心却不糊涂,自古皇帝最是多疑,他能这些年深得皇上宠幸,可是并不代表皇上会永远的宠幸他下去。再加上他现在放权,虽然说镇南王府的地位会下落一些,可是几个儿子手里还握着实际的权力,外表的风光对他这样活了大半辈子的人来说,根本毫无实际的意义。
因此他才正好趁着此次一些朝臣起哄的时机,倒真心起了想要解甲归田,买个宅子去荣养的心思了。镇南王生在皇家,知道自己这么做皇上会放心,到时候心里多少也会对自己有些愧疚,这种情绪到时候自然会使得他记得自己的几个儿子,不会让他们吃了亏去!从而又能对皇上表示忠心,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正文 第二百六十四章 众臣
第二百六十四章 众臣
这些心思明绣虽然聪慧,可是毕竟不太了解。她虽然有前世的见识,但是却不知道,皇室里面的人,一旦牵涉到皇权以及各种政治利益,斗争起来绝对是你死我活,许多皇子虽然瞧着风光,可是如果夺位失败以及被皇上所猜疑,下场绝对凄惨。
周临渊却是猜测到了什么,初时觉得有些震憾,毕竟镇南王手里握着兵符,手下统率了几十万大军,这是先皇在位时就赐予他的,虽然当初因为出身原本没有能上位,可是却也足以使得自己父皇忌惮了。但是前些年镇南王领军征战在外,又表现得对当今皇上忠心耿耿,并没有异心,几个儿子成年后都是在军中长大,现在也都各自在军中有着地位。
这样满门武将的勋贵并不少,可是见识多了荣华富贵,可是却又舍得果断再撒手的人却是很少,镇南王手里握着兵符,在军中威信又高,他要是自己不主动将兵权交出来,就是连父皇也拿他没有办法的,只是这样一来双方心里难免都会有疙瘩,没想到这位皇叔却是敢做出这样的决定。
周临渊没有开口说话,只是眯了眯眼睛,眼里露出一道亮光,虽然很快就逝去,却被镇南王瞧在眼里,忍不住扬了下眉毛,看这个侄子的眼神显得有些意味深长了起来!
他做这个决定并没有瞒着几个儿子,虽然说他们现在都已经有了建树,论起行军打仗也是一把好手,可是却没想通其中关节,只是都以为自己已经老糊涂了,虽然嘴上不说,可是心里的不满哪里瞒得过他?
没想到现在他不过是刚刚露出想要买宅子的念头,这个侄子就已经明白了过来,想来也不是个简单的人!镇南王想到这儿,忍不住心里一动。之前周临渊明里显里向他示过许多次好,可是他却不愿意卷进几个皇子的斗争中去,因此都用各种话推脱了,以前为了避嫌,同这几个侄子来往得比较少,只是他也常听说太子爷飞扬跋扈,行事霸道任性不留余地,性好渔色,不论男女从来不拘,现在看来倒不像是这样一回来了!
想到这儿,做事从来都是严谨认真的镇南王,不由也有些后悔了起来,自己这一撒手放权,几个儿子虽然能靠着自己的努力打拼,可是总不如现在有自己撑着顺畅,早知道之前周临渊派人过来示好时,他就应该顺势应下,就算自己往后交了兵权,周临渊上了位也有人照拂他们。
自己当时就算答应他,也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甚至什么也不必做,只要做出一个姿态就行了!镇南王越想越是觉得自己当初行事完全靠明哲保身是错了,让他不由得反省,难道自己真的是因为年纪大了,总想保存一家,反倒是没有了年轻时的雄心壮志,以及敢拼敢博的念头了?
现在就算他肯主动向周临渊示好,不过怕是自己这个侄子也不会同意了!虽然平素里没怎么相处,不过蓝家的事情以及暗地里得知的消息,都知道自己这个太子侄儿不是个普通的,成年已经羽翼丰满的皇子都一一被他使手段锄除,更是刚刚不过从自己的三言两语中就推断出一些事情,得知自己想要交权的心理,他哪里还有优势?
从原本的绝对优势变成现在的劣势,镇南王心里有些懊恼,脸上自然是板得更紧了!他是皇室人,知道周临渊得知自己想要交权的心思后,想法绝对不会只是局限于同几个皇子分高下之上,反倒是会站在皇权的角度去看这件事。
周临渊见这位老王爷脸色阴晴不定,不由笑得欢畅,漂亮的眼睛里闪烁得得意狂妄的光芒,见镇南王看向自己时,更是毫不加掩饰,看得这位老王爷脸色铁青,这下子也没有了对明绣感到兴趣的耐心,反倒是如打了场败仗般,心里有股火气,却无处去撒。
明绣不知道这二人心里到底是卖了什么葫芦,可是她却本能的感觉到镇南王和周临渊之间气氛有些怪异,只是见周临渊脸上笑意放肆,想来就算是和镇南王杠上,他也是没有吃亏的,因此心里多少放心了些。
既然这位老王爷主动提出打张‘欠条’,她也没有再矫情,只是望着几个脸色难看的大臣,不由弯了弯嘴角,露出下颚两个小梨涡来,虽然没有开口说话,不过那意思却是十分明显。
众勋贵大臣虽然心里不满,不过这群人里头身份最高的镇南王都主动开口说要拿银子,自己等人哪里好推脱,只是这么一把心里却将这老王爷恨上了,只是人家位高权重再加上深得圣眷,不是自己轻易能惹得起的,因此虽然肚子里的火气能将人闷熟了,可是脸上却得露出应当如此的表情。
大家心里都十分憋曲,虽然在朝为官多多少少有些进项,可是一般大臣的奉禄还要养着一家老小,根本没有多少剩余,虽然平日里暗中投靠几位皇子能额外有些进项,可是之前叶明俊那儿已经花去不少,因此多少感觉有些囊中羞涩;
而那些世代袭爵的勋贵之家,虽然几代传承下来家底十分丰富,可是常年吃穿用度却是比一些大臣讲究许多,再加上他们虽然有银子,可是自己心甘情愿掏出来是一回事,被别人逼着掏银子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这不光是银子的问题,而且还关乎了一个脸面的问题。这叶家兄妹并不是什么出身显赫的,可是前前后后不光是在叶明俊身上花了不少,现在还得被这姑娘给宰上一刀,这样想来任谁也不会心里欢喜了。
虽然有太子殿下站在一旁,不过这些人掏钱的速度却并不快,大家各位其主,心里根本没怎么将周临渊这个太子殿下看得有多重,虽然表面上恭敬,不过既然都已经干了抢皇位的勾当,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大家心里都是十分清楚的,也没必要去做那惺惺姿态,只要面子上过得去也就行了,表现多了在明白人心里也不过是如小丑一般。
自诩想要有拥护之功的,都是心里有些傲气或者是自认为理想远大的,自然不肯轻易让人看轻了去!这时众人见明绣这个作派,又见镇南王主动打了‘欠条’,承认晚些会派人送银子过来,大家也不能再装傻充愣,因此摸了摸身上,都准备先拿些银票,将这事儿糊弄过去再说。
大家心里虽然对被逼着掏钱不爽,不过想来建栋宅子加上买地的钱应该也花不了多少,再说这叶明绣又是将宅子建在乡下地方,虽然是白掏钱,不过换句话说,乡下地方土地也便宜,加上建宅子以及各种费用,最多也不过就几百两银子。
众人也不差这些钱,许多勋贵身上甚至随身就携带了好几百两,因此虽然有些不爽,不过也不想因为这样的小事儿就惹太子不快,不过是些钱财而已,就当破财免灾了!因此众人心里暗道晦气,一边都从怀里掏了些银票出来放在面前的小桌上,有些没带银票的大臣熟识的也相互借了凑上一些。
周临渊冷眼看着众人的动作,心里冷笑一声,他也不与这些人虚与委蛇,见了众人每人手边小几上放着的几张薄薄的银票,忍不住嘲笑了一声:
“诸位是在当打发叫花子!”
他这话一说,几位朝臣的脸色一下子就涨得通红,几人刚向关系好的借了些银票凑数,谁成想却被太子嫌弃成了这样,话里的嘲讽味道使得众人脸色都有些不好看,其中的抚国公张由俭更是忍不住站起身来,这位抚国公大概四十来岁,长得是一表人材,斯文俊朗,下巴上三尺长须,修剪得错落有致,使得他脸孔看起来更是温文儒雅,面皮原本十分白皙,可是被周临渊一句话差点没气出病来:
“太子殿下,您已经反省许久,想来皇上也十分想知道您这些日子以来的成效了。”他话语咄咄逼人,对上太子周临渊初时虽然恭敬,可是被逼急了也并没有真的将这口气咽下去,反倒是站起身来毫不客气的问了一句,里头隐含威胁,在场许多人都能听得出来,可是却都假装没听见一般,都低眉敛目不说话,一个个全转开头去看旁边桌子上的银票,好似那些银票长了花一般,没人出声解围也没人替这位抚国公撑腰帮腔。
张由俭心里暗骂了一声老狐狸,可是心里对于自己的冲动却并不后悔,反倒隐隐有了些得意,他刚刚才从已逝父亲的身上得到了抚国公的世袭封号,此时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时,见一国太子都被自己堵了回去,心里更加不可一世。
早已忘了父亲临死前嘱咐过自己,让自己千万不要掺杂到皇位争斗中,可是在他看来,却是父亲已经年老体衰,早就不适合再任抚国公了,他在位几十年,并没有使得张家人的封号更进一步,反倒是渐渐有下滑没落的趋势,好不容易等到他上位,迫不及待想要做番大事,可是目前朝局稳定,边彊也有镇南王一家守护,十分安宁,哪里有他出手的余地?
想来想去也只有这拥戴之功最是能令人一步升天,三往今来,只要是站到了皇子身边,等到这个皇子一旦成为了往后的皇上时,站在皇上身后的臣子无一不是加官进爵,享用不尽的荣华富贵?
感谢‘桃花三月艳’亲投的粉红票~让我摆脱了裸奔的宭况~~
莞尔新书正在上传中,因此这边最近只更了一章,尽量会抽时间多加更的,请大家多多支持,新书也求包养~~~!
新书的书号:2258977
正文 第二百六十五章 上当
第二百六十五章 上当
因此张由俭毫不犹豫的将自个儿往后的前途与这件事结合了起来,虽然说他只要安份守已做一个抚国公,好好守成往后日子也是好过的,可是人往高处走,越是拥有的东西多的人,越是想要更多!
当今皇上所出的几个皇子中,虽然唯有六皇子才是皇后嫡出,地位特别也深得皇上宠幸,可是比起其他几位皇子来说,他出生得时日晚了些,几个成年的皇子已经羽翼丰满,在朝廷里的威望和人脉的经营不是六皇子所比的,因此他毫不犹豫的向二皇子投了诚。
虽然抚国公府这些年的地位下滑了许多,不过比起一些勋贵来说,自然地位又要高上一些,再加上老抚国公虽然去世,不过皇上一向十分信任他,谁又能知道皇上会不会将这份宠幸加抚到他儿子身上?
因此二皇子接到张由俭投诚时,自然对他比旁人又有所不同,使得张由俭心里感到得意欢喜的同时,替二皇子办起事来更是尽心尽力,立誓要将二皇子捧上大宝,往后抚国公的荣华富贵才能更上一层楼,绵延子孙后代!
当然,世家子弟都不是傻的,能继承抚国公爵位的张由俭更不是傻的!他能贸然开口,不给太子周临渊面子,自然也是有他的道理。已经去世的老抚国公虽然一生没什么建树,也并不同哪位皇子走得特别近,不过他年轻时却是援助过好几个贫寒学子,并且明里暗里帮了他们一把,在他的帮助下,这些人现在都已经分别在朝里任了御史一职,上次叶正华的事情就是他暗中指使那些人上书参奏当朝太子殿下的。
这些御史大夫不见得每一个都是清正廉明,可是却都希望自己的敢于直言能流芳百世,因此得了这个差事,不管是看在老抚国公的面子上,还是于自己往后有好处,自然是义不容辞。
张由俭现在直言不晦,在这些精明的朝臣眼里自然知道张由俭这出言反驳太子的行为是傻到家了,可是在不明事理的外人眼中,以及一些迂腐的读书人眼里,就变成他尽忠报国,不屈于强权,不服当朝太子爷的强大势力,敢于当面驳斥他!
周临渊见张由俭脸上隐隐带了些得意的神色,自然知道他心里面在想些什么,不过张由俭在他心中还没有份量,不如镇南王般,因此自然不用给他面子,见他说话嚣张不客气,这个地位尊贵的少年自然有本事比他更不客气:
“你算是个什么东西?难道父皇要本宫反省还是你能指使的不成?”
这个帽子扣得有些大了,张由俭脸色一下子变成猪肝色,在场许多大人都听得分明,甚至许多人眼里都露出兴味的神色,虽然大家之前逼迫叶明俊的行为一致,可是毕竟不全都是同一个主子的,除了二皇子之外,还有分侍其他皇子的,因此这时见了张由俭吃亏,哪里有不落井下石的道理:
“抚国公这话说得不妥了,我皇圣明,胸中自有沟壑,哪里是抚国公可以去多加猜测的。”
人群里一位穿着宝蓝色锦衣的中年人点了点头,看着张由俭皱了皱眉头,一副全心为他着想的神色,看得张由俭一阵咬牙,连忙跪了下来,再也不见之前那副有恃无恐的样子,反倒是叩了好几个响头,才闷声说道:
“由俭决不敢妄自揣摩皇上的心意,之前是由俭放肆了,还望太子殿下大人有大量,不要同由俭计较!”
周临渊冷冷哼了一声,等他在地上一直叩了好几个响头,跪了一阵子才漫不经心的说道:
“抚国公已经不是小孩子了,须知祸从口出的道理,这次本宫就可以当你无心之失,可是某一天保不准因为这件事而坠了抚国公府几十年来的声誉!”
张由俭一听这话差点吐出血来,只是周围的勋贵大臣却是眼睛一亮,都不约而同的看了太子殿下一眼,想知道他这话是无意中说出,还是大有深意,不过众人都牢牢将这话记在了心里,决定等到下次找时机好好利用一下这件事!
众人各位其主,其中好些人都吃过张由俭那一边御史的亏,那些御史也不是怕死的,犹如疯狗一般,不管有理没理,不管对方是谁,只要逮着了事情就上奏参人,图的就是想要死后留下清名,又是油盐不进,怕的就是朝廷太平,恨不能日日都有事情发生,好让他们有了用武之地般。隐隐中又都听这张由俭的话,完全让众人没有了下嘴的余地,大家早就将这一拨人恨透了,只是一直苦于没找到机会能回击而已,现在哪里还会轻易放过这样一个机会?
周临渊眼波流转,知道众人已经听明白了他的意思,这才让张由俭平身,这时这位抚国公大人脸上已经没有了之前的飞扬肆意,反倒是吃了个闷亏长了个心眼儿,之前没有算计到周临渊,就知道这位太子爷并不如传闻中的那般无用,能将他的主子二皇子轻易扳倒,想来也不是个好相与的,他之前只是太过大意,又是一路顺风顺水,连之前指使几个御史参奏周临渊十分顺利,将他的自信心膨胀得大了,这时候反倒是收敛了许多。
张由俭先是十分恭敬的对周临渊行了个礼,好似之前的尴尬根本不存在一般,脸色平静带了点笑意,甚至隐隐有了些恭敬,虽然明知道他是演戏,不过也不得不让人佩服他的心思,要不是额头上还带了些叩头的红印,好似之前的一切都是众人的幻觉般。
不过在场的勋贵朝臣都是如老狐狸一般,因此对张由俭的做派并不感到讶异,反倒是认为这个新的抚国公大人并不如他表现出来的一般嚣张无能,懂得隐忍的人,心思不可能那般直白。
只有明绣的看法不同,她心里多少有些瞧不起这个抚国公,不过这些事儿也与她无关,因此心里鄙视了一下他,也就挪开了视线,只是看着周临渊,等他做决定就是。
张由俭心里窝火,不过脸上表情一派平静,想起之前的事情,心里多少起了警惕,也暗恨周围这些人不替自己解围,因此也有心想要给他们些颜色看,他之前也是众人里头的一员,自然知道大家在想些什么,因此率先站出来说道:
“之前是由俭太过冒失了,太子殿下说得也有道理,这些银票确实建宅子是不够的。”他一边说,一边还脸色平静的又从怀里掏出几张大面额的银票来,他身旁几个眼尖的朝臣见到上头一张面额是一千两的,他随手抽出的几张,怕是有不下于五千两银子,这么一来,大家脸色又变了,心里将这带头挑事儿的张由俭骂了个狗血喷头。
虽然之前太子周临渊出言污辱,可是在场的众人都是老狐狸,忍一时风平浪静权当没听见也就罢了,偏这张由俭要充能事出头,被太子又奚落一番也就罢了,现在竟然做出这种事儿,摆明了是要拖众人下水,想明白了之后,大家脸色都有些不好看。
之前相互之间借银两的人更是脸色发青,五千两银子不是一个小数目,再加上之前明绣说得清楚明白了,说的是这不过是首先付的定金而已,这要是等到宅子造完,连定金都是几千两,余下的银子怕不得上万两了?
不过是一个乡下宅子,往后连去都不会去一次,就算是拿到手后转手卖掉,最多能卖出几百两银子顶了天了,其它的银子不都全是打水漂了?想到这儿,众大臣心里暗暗后悔,都觉得当时不该去找了这个名目算计叶明俊,现在不光是羊肉没吃到,反倒是惹了一身的骚!
周临渊嘴角微微翘起,现在这个局面正是他所希望看到的,这些勋贵朝臣一个个跟泥鳅似的滑不丢手,能这么轻易暗算到他们,还真是靠了这位抚国公大人了。不过他的目地却并不止如此,虽然每人出几千两银子已经是很大笔巨款,造房已经足够了,不过之前这些人存心不良想要借着叶明俊暗算他,却是他不容许的。
他从不是吃亏的人,吃了亏一定要让人家百倍千倍的还回来!因此见张由俭脸色恭敬的双手捧着钱,周临渊却没让人过去接,只是将那抚国公大人晾在原地,可是他却丝毫不见尴尬,还维持着同一个姿势,这份忍劲儿,和他之前表现出来的形象完全不符,倒是使得周临渊心里起了警惕,淡然的说道:
“抚国公倒是慷慨,不过既然皇叔带了头,大家虽然不能比例镇南王,可是各位却也不能落了诸位的风采,因此我看就比照着皇叔的份例,每人消减三成就够了!”
他说完,一边将镇南王之前打下的条子取了出来让人拿给在场的各位看,等到众人都看明白了镇南王苍劲有力的字样,上头写着五万两几个大字时,都忍不住一阵头晕目眩,这么推算下去,就算是减少三成,也有三万多两,众人只觉得面目无光,眼前一阵黑暗,身子俱都抖了一抖。
镇南王扯了扯嘴角,知道周临渊这是在借着他名号给众人施压,不过他却对此事无所谓,毕竟镇南王的称号摆在那儿,他也无惧于任何人,就算别人对他有看法,也不会蠢得当面说出来,暗地里的报复他则更是不俱,多的是方法收拾这些人。
只是对于周临渊,他心里则是又有了更深的看法,深深望了这个以前自己并不太在意的侄子一眼,顺着他的话,摆出一副令人琢磨不透的模样来,看得几位大臣又哀怨的收回目光去。
偷鸡不成蚀把米,这就是众人的写照,有那囊中羞涩的,忍不住心里暗暗叫苦,虽然有张由俭的例子在前,不过却也不能无端就承诺下来如此多的银两,因此斟酌了一下之后,小心翼翼的问道:
“禀太子殿下,下臣平日里不过就靠俸禄,日子刚刚够温饱而已,又并无其它进项,这三万两银子实在是太多了些,您看能不能再少上一些?”
他即禀明了自己的情况,又暗地里说了自己并没有贪污受贿,希望能博得些周临渊的好感,虽然这希望渺茫,可是怎么也想试一试,因此说完就低下头去,做出恭敬之极的模样来。周围人听他这么说,不由眼睛一亮,连连相互迎合。
这三万多两银子作为定金实在是太多了些,不管是有钱没钱的,谁也不希望当那个冤大头,更何况这定金要是如周临渊的愿轻易付了,到时候宅子修好谁知道他又会报出多少数字来?
如此这么一想,众人都有志一同的摆出苦脸,再也不见之前得意的神色,见有了人开口,周临渊并没有回话,勋贵朝臣们只当他是有些认同了,因此又有人壮着胆子开口:
“这三万两实在是太多了些,就是在京里买宅子也不过是五万之数而已!”
一听这话,周临渊不由扬了扬眉毛,也有人心里暗暗叫不好,知道这人是给了太子周临渊一个机会,都恨不能将他生吞活剥了。果不其然,周临渊作出怒气腾腾的模样,一下子从椅子上头站起身来,指着那官员的鼻子骂:
“你们之前不是常常拜访叶明俊,送钱送女人,不就是为的要这宅子吗?”他说完顿了顿,满意的看到众人尴尬的脸色,才又接着冷哼道:
“哼哼,现在本宫给你们一个机会能让你们得偿所愿,你们这些人反倒都是推三阻四了,这么看来,之前想找叶明俊买宅子倒是借口了,说不准是有其它目的!本宫到时候倒要奏明父皇,请他给本宫主持公道!”
一听这话,众人不由大惊失色,就算他们是有其它目的的,不过这时候哪里能开口承认,都硬着头皮跪到了地上,连连开口说道:
“下臣惶恐!”
镇南王稳稳的坐在椅子上,嘴角微微弯了弯,看着一脸嚣张放肆的少年,不得不承认自己之前真是看走了眼,没想到他心思如此狡猾,三言两语就将这些平素里十分难缠的大臣们诓上了船不说,反倒自个儿还占尽了优势,就算明明是敲诈众人的行为,却也让人挑不出他一丝的错来!
感谢‘落燕閑居’亲投的粉红票,莞尔也希望大家能继续支持,俺不想裸奔~~
泪。。
正文 第二百六十六章 明了
第二百六十六章 明了
众人心里暗暗叫苦,只是太子殿下周临渊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谁还敢去反驳说不是?到时候给他们安上一个大逆不道的罪名也是有可能的,毕竟皇上虽然斥责了太子爷,可是两人毕竟还是父子。相比起众人来,太子殿下无疑是要优势许多,再加上自己等人也不敢去辩驳,如果说了太子殿下说得不对,那意思就是众人得乖乖掏银子;可如果承认了他说得对,也就是说众人心怀叵测,皇上那里是万万不能容忍的。
这么一想之下,到底应该怎么做已经是十分明显的了,众人都是久经官场的人,想通了这个关节之后也不再犹豫,抚国公更是率先开口说道:
“太子殿下误会了,下臣等对皇上忠心耿耿,对太子殿下更是忠心耿耿,三万两实是不多,只是下臣身上没带这么多银子,不若先打张欠条,等回去后一定使人送过来!”
他这么一带头,其余几个勋贵也跟着答应了一声,虽然明知道他说对自己忠心耿耿的话不过是顺口胡谄,不过周临渊也不会在这时去拆穿他。既然这位抚国公大人已经答应出银子了,再加上他之前虽然不是本意,可是却也替自己使了不少力,因此周临渊也不准备再为难他,虽然心里还不想这么放过他,但是事情却不急于一时,没必要在这时候发难,到时候平白落人口舌。
“抚国公能如此想就最好,你的忠心本宫自然会记在心里,皇上自然也是明白的!”
一听这话,张由俭嘴角微微弯了弯,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如此,因此自然是欢喜的,就算这次大失血一次,可是能让皇上知道自己的好,那也是值了。可是他却没看到,身旁的其他朝臣脸上的不愤!
凭什么大家都是一样的出银子,可是最后好处却让这原本最开始挑事儿的张由俭得到了?想起最开始就因为他的无事生非,最后才使得众人凭空添出些事来,可是最后却是他讨巧卖乖得了好处!
周临渊微微一笑,俊美的脸孔上似有光华流过,这样的结果是他乐于看到的!比起这些朝臣有志一同的想要为难自己,现在这样成为一盘散沙相互猜疑,情况无疑是对他好上许多,而且别人吃了亏,想来也会在张由俭身上找回来,自己却可以清静好些日子了。
张由俭刚得了周临渊的夸奖,这时候已经有些晕乎乎了,哪里会想到其它,周临渊也是趁热打铁,赶紧让人拿了笔墨让他写下了欠条,这才如胜券在握。
只是这位抚国公大人也不是个草包,虽然一开始被这太子殿下的随口夸奖以及三言两语随意的话诓了,可是很快的就回悟过来,想起自己之前的态度,不由吓出了一身的冷汗!他刚刚得罪了众多朝臣不说,而且对这太子殿下态度太过恭敬了,虽然说大家都知道是为了表面上的相处,可是被这些‘有心人’一说,难保二皇子心里不会生出想法。
原本二皇子自从因为蓝道年的事情,被皇上所不喜斥责之后,地位一落千丈,远不如以前的风光,更是将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太子殿下给恨得牙痒痒的。
更可恶的是,最后周临渊竟然有意无意的将这事儿的真相透露给了二皇子,只是隐去了明绣的事情,而得知这一切的时候,这位二皇子差点一口气没喘过来。
他没想到自己汲汲营营许多年,步步小心,经营不易的结果,就因为一个女人争风吃醋,而毁于一旦!更令人生气的是,就算他得知了真相,可是还得咽回肚子里,装作一无所知般,不能去请父皇作主。
如果真的将这事儿闹大,到时候皇室颜面无光不说,而且还显得当今皇上无能,不能察知真相!更何况他们这些成年皇子虽然有动作想要登上皇位,可是一切都是暗地里进行的,根本不如周临渊名正言顺,到时候说不准那个深藏不露的太子殿下还得给他安个居心叵测、其心可诛的罪名出来!
因此二皇子虽然吃了个闷亏,可也只得打落了门牙混血吞。皇室的天之骄子第一次尝到了有苦说不出的滋味,而且眼见自己多年培育的势力被皇上以雷霆手段一扫而空,却只得空余恨,可是心里却将周临渊恨得死死的。
在座的几位大臣之前也是被张由俭得罪了,这时哪里还有不会落井下石的道理。张由俭这才知道自己之前冒失了,也有可能是上了太子殿下的当!想到这儿,他不由想起二皇子的情景,生生打了个突,装作不经意间抬头看了笑意吟吟俊俏美貌的少年一眼,心里深深起了忌惮。
只是这时他却不敢再多嘴,深怕自己没注意又落进他陷井里,而且这时他要准备的事情,应该是要怎么样好好的向二皇子请罪,如果那皇子殿下实在不能原谅自己的话,说不得自己得要另觅高枝了!
有了镇南王以及张由俭的带头‘贡献’,剩下的事情自然是顺畅了许多,不管是心里愿意还是不愿意,这些大臣也都是没有了反悔的余地,身上有银子除了将银票全放搁在这儿之外,不够的还另外得打个条子补上。
世家勋贵还好,经营几十年家底总算不薄,可是比起一些只靠俸禄生活的大臣来说,却是得无端背上一身巨债了!周临渊也不看这些人哭丧的脸,‘好心’替他们想了些法子出来,三万多两银子知道他们一时间也凑不齐,诸位大臣也都是勤节奉公的,因此只要每年的俸禄他扣出一半还债,直到还完为止也就好了!
只是想着众大臣还要养家活口,因此这俸禄只扣三分之一就好,在座的几位大臣既然有能力掺与到皇子争储的事件中来,位置也是不低的,因此每人一年俸禄也是有两千两之多,还不算其它粮食以及仆人费用等,因此算下来每年每人每年要交纳的费用在七百两之巨。
三万多两得要还到何年何月去?想到这儿,在座的众人都有前途无亮的感觉,耳朵里虽然能听见周临渊说的话,可是却一个字儿也没听进脑海里头,只是那三万多两的巨债压在众人身上,沉甸甸的,让人喘不过气来!
周临渊端起茶喝了一口,掩饰已经滚到嘴边的笑意,低垂下眼眼,没让众人瞧清楚他眼睛里的思绪,等到将笑意抑下之后,他这才又斯条慢理的接着说道:
“对了,叶姑娘既然收了诸位大臣的定金,建房子定当会竭尽所能,本宫为了诸位而严家督促,争取尽量在一年内完成,到时候余下的款项各位再付也是不迟的!”
他说完这话,眼神扫了扫在场已经面无人色的勋贵朝臣一眼,只见众人脸色一阵茫然,全然没有了之前那股精明老练的神色,反倒是如个孩子一般,忍不住又是弯了弯嘴角,说到定金两个字时,还特意的加重了声音。
见众人没有说话,他好似想起了一般,皱了皱眉头又说道:
“诸位虽然打了条子,可是这样的条子好似还缺了什么?”
周临渊容色俊美,浑身高贵不可侵犯,这样歪着脑袋也别有一番令人沉醉的滋味,只是之前一番手段,谁也不敢再小瞧了他,听见他这话时,众人神色呆滞,脑海里好似一团浆糊般,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只是呆呆的望着他瞧。
明绣差点忍不住笑出了声来,‘好心’提醒道:
“好似没签字画押印手印!”
周临渊作出这才恍然大悟的样子,虽然明知他是在演戏,不过明绣却也忍不住一阵好笑,几位大臣一听这话,都忍不住浑身汗毛一阵竖立,没反应过来时,已经瞧见太子殿下的随身护卫四五人里头,每人手上都端着一方印泥。
虽然在场的各位大人们地位尊贵,平素里也是高高在上惯了,可是一时间面对这种场面,任他们出身再好,可也免不了有一种被人逼着欠债卖身的错觉!
只是事已至此根本没有了转圜的余地,看着太子殿下的架势,根本是准备给他们留下一丝漏洞,这印手印,今日里是印也得印,不印也得印了!
谁让自己就那么傻,自己找了一个让大家后悔不迭的理由呢?
众人相互之间望了一眼,都是一阵无奈的苦笑。能走到如今这个地步的,没有一个是傻子,当初只能怨跟错了主子,错以为叶明俊不过是个没有根基任自己想要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小子,现在也怪不得别人!
众大臣既然已经明白了处境,倒也不是三心二意的,大学士孙正详想到这儿,心一横,见抚国公张由俭要开口说话,连忙率先对太子周临渊行了一礼,狠了心说道:
“殿下言之有理!”说完将大拇指印了下朱泥,在雪白的宣纸上头印了一下,见着自己写的欠条上头印了自己的指印,心里又是解脱又是沉重。
解脱的是自己狠下了心,虽然背上了巨债,可是却有理由告辞走人,如果是继续留在这儿,保不准还得上太子殿下更多的当,到时怕就不是银子所能解决的事情了;
而沉重的,如此大一笔巨债,之前不过是留了张条子而已,自己认或不认都是可以,没有指印,就这么写着,自己只要往外头传说,是写着好玩的,不知怎么就传到了太子殿下手中,因此一问三不知,赖账也是可以的,虽然说这么做等于是得罪了太子殿下,不过只要投靠了其他皇子的人,哪一个做的事儿不是得罪太子殿下的?
可是印了手印之后,这是任他再怎么狡赖也是不成了。想到这儿,孙大学士差点忍不住老泪纵横,想着回家之后这件事儿总是瞒不住的,还得告诉老婆儿女们,心里又是一阵烦燥。直到这时,他才算看清了太子殿下周临渊,虽然说年纪小,可是心计深沉,前头几位皇子输得不冤,照他看来那些皇子想翻身是难了!
想到这儿,他虽然吃了一亏,可是却也明白了一些事情。他本已经是位及大学士,正一品的大臣了,实在没必要再去掺和皇子们之间的事情。就算往后有了拥戴之功,让自己暗地里投靠的大皇子成功登上了龙椅,可是自己的位置也不能更向前了。
已经是一品大臣,除了裂土封王之外,已经进无可进!可是只要皇帝不傻,都不会轻易做出封人王候的事情来,更何况能打败其它皇子,登上皇位的人,更不是傻的!这么一想之下,就算这位大学士再有豪情报复满腔的热血,也迅速的冷却了下来。
今日里不过是得些小教训失些银钱而已,他日怕是因为自己的这一番野心,会赔上了孙氏家族所有人的性命!孙正详被自己的这个想法凭空吓出了一身冷汗,同众人一般,好似今日里才认识这个太子一般。
想来当今皇上封他为太子除了看中他嫡出的身份之外,恐怕周临渊本身自己的才能也是他能得胜的原因之一。之前二皇子的事情虽然许多人心里都明白,可是却都没人敢‘正义凛然’的禀报皇上,当时只怕皇上得知真相之后恼羞成怒算告密人的账,可是现在想来,也有可能是圣上早就已经知道真实情况,可是依旧却这么做了,为的有可能是因为太子这一番部署已经当得了储君的位置!
这个想法虽然是凭空猜测,可是也并不是没有道理,当今皇上并不是个昏庸无能的,反倒是精明强干,连镇南王手握重兵的人他也是安抚得妥妥贴贴,皇子间的争斗他也是经历过的,现在他的几个儿子争斗,难保他心里不会明白,说不准还是有意为之,为的就是锻炼太子周临渊的应变以及各种能力。
他作为大学士,跟圣上接触的时间不短,对圣心虽然说不敢揣摩了解,可是多少还是知道一些皇上的行事风格,这次他虽然禁锢二皇子的事情来得突然,表面看虽然是为了他谋害六皇子周临渊,可是往深处里想,却也有可能是成王败寇,一个已经斗争失败的儿子,最多也不过就是做个安稳王爷,如果实在要折腾,后果怎么样谁也说不准!
当今圣上对太子周临渊的宠爱是有目共睹的,也有可能是他想提早将这锅汤搅混了,到时候各方势力全部出动,都以为自个儿是有机会的,皇上到时候再一笔铲除,为太子周临渊往后继位扫平障碍。
感谢‘TTAZN’亲的评价票~~
正文 第二百六十七章 君臣
第二百六十七章 君臣
这些想法虽然只是他的猜测,可是孙正详心里已经有了七八分的把握,当今圣上的性子强悍而又算无遗策,做事断然不可能留下一些根底。孙正详越想越是害怕,被自个儿的想像吓了半天,连身体都微微有些颤抖了,想着自己这些日子的举动全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说不准心里已经有了计较,就觉得害怕。
他这番作派瞧在别人眼里,自有一番计较,许多人只当这位大学士只是被太子殿下吓坏了,多少有些瞧不起他。只是许多老谋深算的,却是知道这个大学士的为人,知道他不是这般沉不住气的人,现在竟然脸色苍白,一副受惊过度的样子,都在心里打了个突,知道他怕是想起了另外的事情,因此准备过了这件事之后再拜访他一番。
等到众人签字画押完之后,也有些人不死心想要求明绣多少价格定得便宜一些,众人早就瞧出太子殿下对这姑娘不一般,因为她的事情竟然亲自出现,可是更多的却是认为这件事不过是牵涉到了叶明俊,太子只是为了他才出面而已,心思并没全放在这姑娘身上。
可是明绣露出一副涕然欲泣的表情,这些大臣们的话还没说出口,就已经感受到周临渊不善的目光,使得他们好像是在欺负小姑娘一般,剩余的话自然再也说不出口来,只是一个二个都哭丧着脸,再也没有其它心思使什么阴谋诡计,向周临渊告辞离开了。
周临渊知道见好就收的道理,因此也不再拘留,愉快的见着众人神色凝重的离开,心里一阵爽快,只是镇南王临走时意味深长的表情令得他心里一动,闻眩歌而知雅意,决定哪天再好好和这位皇叔多联络一下感情,今日这事儿毕竟也是多亏了他才如此顺利。明绣这边的事既然已经了结了,他放了心的同时,也决定先将镇南王爷想要归权的事和父皇商量一二再说。
孙正详出了太子府之后就脸色沉重,和几个想要探知消息的勋贵们打了些哈哈之后,就脸色沉重的告辞回家,思虑了几日之后,终是上了折子请见皇上。
虽然他心里已经有了怀疑,可是却也多少希望自己的想法不过是自己胡思乱想而已,因此决定试探一番,想了许久,还是提出了一个想要告老还乡的由头出来。等真到了皇上召见的时候,这位大学士心里多少还有些忐忑,跪在地上,久久没有听到皇上叫起的声音,上书房内一片沉默,气氛让人压抑得喘不过气来,他后背渐渐透出冷汗,如此却多少知道自己之前的心思怕是猜得八九不离十了。
当今皇上周铭祈帝号隆盛,是个瞧起来三十岁左右的中年人,能生出周临渊这样相貌出色的儿子,他长得自然也不差,虽然周临渊的样貌是青出于蓝,不过隆盛帝却比他多了一股成熟男人的韵味,只是脸上却自有一股威严在,单单看相貌很容易让人误以为他是一个长相佳脾气好的人,可是先帝的几个儿子都是杰出的,如镇南王其人,他能从几个杰出的皇子中脱颖而出,成功夺得皇位,其心志也不可让人小觑。
他没有开口说话,可是那股威严却是挡也挡不住,让跪在他书桌下方的孙正详正是跪得十分工整,只是身子轻微的颤抖却是怎么也挡不住。
上书房里站在远处的几个太监也是大气也不敢出一声,恨不能将自己缩成一团钻进地里去,见皇上虽然脸上是带着笑意,只是那不怒自威的气势却让人感觉有些呼吸不过来。
孙正详知道自己这次是真的捅了马蜂窝了,所幸的是他之前所做的事情还涉入不太深,虽然会令皇上心里有芥蒂,可是想来看在他以往忠心耿耿的份上,再加上现在又主动悔改,应该不会处罚过重。
不过这也只是他自个儿心里的想法而已,而圣上究竟会如何决断,却是谁也不敢妄言的。
隆盛帝没有说话,脸上表情也带着恰到好处安抚的笑意,可是心里却是盘算了开来,自已的打算原本是天衣无缝,利用了众人的心理,连那些往日里狡猾得让人无处下口的大臣也是被自己瞒住了,可是这孙正详是怎么看出来的?
当今朝廷里瞧着党派已十分分明,可是却只是表面上的而已,如果只是图一时相安无事,那他自然没有必要再去将水搅混,但是那么一来,等到往后太子周临渊上位,留给他的则是一堆烂摊子。
到时隐藏在各处的皇子大臣们,则是会给儿子周临渊制造无数的麻烦,既然如此,他不若趁此机会一举将朝廷理顺再说。儿子周临渊是了解了他的心思,因此竟然趁此机会乖乖的在府里‘反省’,虽然同他往日的性子不符,不过在旁人看来,也只当是这次太子惹了皇上生气,为了不失去圣眷,不得不闭门反省。
想到这个深得他心,而且最为肖像他的嫡子,皇帝脸上这才露出几分真心的笑容来。半晌之后才收敛了去,望着跪在地上一直没有动弹的孙正详,自己晾了他这么久,连姿势也没有换过一下,可是他越是如此,隆盛帝的心里却越发的怀疑。眼里的光彩幽暗莫名,上书房里的气氛让人越来越紧张,几个太监已经深受不了这股威压,双腿有些发起抖来。
隆盛帝做了多年的皇帝,自然知道点到为止,虽然心里很是惊讶这孙正详今日里来了这么一出打乱他的计划,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已经有了开口的准备,沉吟半晌,右手食指和中指并在一块轻轻敲了敲放在桌上的奏折,这敲击声在安静的书房内更是显得令人有些发慌,好似每一声都敲击在了心上一般,孙正详直面面对皇帝的威势,因此他的压力比几个太监重得多,这时候衣服内衬已经被汗水沁湿,十分难受,可是却一动也不敢动一下。
“爱卿风华正茂,又何必上书请辞呢?今日朕就当你开玩笑,你退下吧!”
听到皇上开口说话,孙正详这才松了一口气,之前身体紧绷着,这下慕然放松了之后,差点维持不住跪拜的姿势,险些不成体统的摔躺在地上了,他赶紧咬了咬舌尖,感觉到一股子刺痛之后,精神才稍微又集中了一些。
如果他之前上书只是为了刺探皇上的态度,那现在心里已经下定了决心,知道自己如果是继续这样同皇子们搅和下去,怕是不止不能维持孙家的体面,连全族上下性命也不难保了。现在隆盛帝虽然对自己语态温和,可是当了这么多年大学士,常年陪在皇上身边,他却是深知皇上的脾气,都说伴君如伴虎,古人诚不欺我!
孙正详这时已经很是后悔自个儿当初就头脑发昏,被大皇子三言两语就哄了去,以为人家皇子之尊可是对自己却毕恭比竟,心里得意忘了形,见了好处更是将理智都抛诸脑后!当时只想着大皇子党羽众多,就算加了自己也不过是绵上添花而已,并无什么不妥。
可是他却忘了,当今皇上并不是个昏庸无能的,不会因为大皇子已经成了气候,便抛弃立嫡优先的规矩而改立大皇子为太子,毕竟六皇子周临渊并不是个无能的,就算在外的名声不太好听,太过飞扬跋扈了些,可是皇上却就喜欢他那个样子,每次说起六皇子时语气态度时虽然笑骂的居多,可是却比其它皇子亲昵了许多。
再者隆盛帝风华正茂,正当壮年,现今也只是刚过四十而已,谋算他的位置却是早了许多,这在任何一个皇帝看来,自个儿还没下台,可是几个儿子已经急不可奈想要取代他的位置,让他这当父亲的心里作何感想?
这么一想,太子周临渊的态度虽然飞扬跋扈,他也算是跟着几个皇子争位置,可是太子的位置本来就应该是他得的,而且他现在这样任性嚣张,证明他还不足以成熟到可以担任国君之位,这样的浑名在外,在皇帝看来,却是最为放心的,比起其它几个贤名在外头,在众人眼里已经等着取代皇帝位置的人来说,六皇子的作派无疑让人要放心喜欢他许多。
孙正详越想越是害怕,这才想起难怪皇上每次同众大臣说起六皇子周临渊时虽然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语气,可是那却正是寻常父亲对儿子期待的语气,他甚至常亲自指导这个儿子,除了身份地位之外,这父子二人和寻常百姓并无其他分别!
其他几个皇子虽然心里嫉妒,可是心里何尝没有因此欢喜过。这就证明了周临渊现在还不够成熟,就算有些气候却也不足以成为兄弟们的威胁,因此众皇子的目光虽然放了些在六皇子身上,可是更多的却是在几个成年的皇子中相互斗争。
可是他们却忘了,掌握他们命运的并非是这些大臣勋贵,以及各种有用的手下;也并非踩下了其它兄弟就一定是自己上位。真正能掌控他们命运的,却是现今正高高坐在龙椅上头,令人琢磨不透的隆盛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