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找你~娘回来,咋去了这么半天,我和老叔都想要过去找你了。”
“兰子姐的娘在我家来着,跟我娘打听你,还问你和兰子姐是不是说过不少话。”
“咦,她猜到我身上了?”李夏也有些吃惊。
“不仅猜到你了,应该还猜到是我跟你说的。”夏至如此这般地跟李夏学说了一番。
“也好,也好。”李夏就笑,“这往后估计她也不能再往我身边凑了。说实在的,我还挺怕她的。”
李夏才不会怕孙王氏呢,这只是某种特殊的讨厌的说法吧。
种大豆不像麦收那样抢时间,所以晌午饭大家都是回家吃的。这一次,大毛和二毛没有再来讨饭。夏至也没让夏老太太给孙王氏送吃食。
既然不担心孙王氏欺负孙兰儿了,那就没必要惯孙王氏这个坏脾气。
这边夏至高高兴兴地吃饭,那边孙王氏回到自己家中,却是气的一屁~股就坐到炕上,到了晌午吃饭的时候,也根本就不去做饭。
孙兰儿有了夏至和李夏这样的靠山,以后她不仅不能再随意使唤、打骂孙兰儿,恐怕还得将孙兰儿给供起来!
这可怎么得了,她的日子可怎么过!
孙王氏越想越气:“我留那死丫头还有啥用,让她天天在我面前扎我的眼睛,还不如早早地打发她嫁人算了!”
那死鬼男人只让她不许再虐~待孙兰儿,可没说她不能把孙兰儿给聘出去啊。姑娘家,谁还能总守在家里一辈子不嫁人。
既然孙兰儿不能继续在家里为她做牛做马,那么她就早点儿把孙兰儿给打发了,这样兴许还能赚到几两银子!
女人嫁人,这种事最不好说了,谁都不能保证一定就能嫁的好。而且,反正那死鬼男人并没有提这方面的要求,到时候聘孙兰儿的时候,就让孙老五出面,说是孙老五的主意。
就是这样!
孙王氏坐在炕上眼珠子滴溜溜乱转,恨不得立刻来个男人,就把孙兰儿领走。
夏至这边吃过了晌午饭,大家都歇了一阵。这主要还不是因为劳累,而是为了避开晌午最热、太阳最毒的这会工夫。
种田不像收庄稼,早上才是最好的时光。
歇过了晌午,等这太阳没那么毒了,大家才坐着车下地。李夏不顾众人的阻拦,依旧跟了来。就这么又忙活了一个下午,太阳快落山了,他们才收工回家。
晚饭自然非常丰盛,李夏吃的很香,比平时多吃了半碗饭。用他的说法,干点活也不错,吃饭特别香。
大家伙都笑。
“待会睡觉的时候你就知道了,睡的更踏实。”夏老爷子笑着说道,“不过要是犯乏了,那也不好受。”
毕竟这庄稼人可是不容易做的,很多时候都是吃苦受累。
吃过了晚饭,孙兰儿就先回去了。夏至在后院,和李夏一起陪着夏老爷子说话。夏老爷子是庄户人中比较见多识广的,李夏读书多,生长在李家,眼界自然也不会窄了,再加上一个特别的夏至,三个人就有很多的话题可以聊。
最后,还是夏至催促夏老爷子和李夏都赶紧去睡觉歇着。
李夏依旧将夏至送到大门口,看着夏至进了前院的后门,他才和小黑鱼儿一起回去了。这已经成了他们三个人之间的日常了。
夏至进屋之后,就看到孙兰儿已经在了。
“十六,往后我都来给你做伴儿…”孙兰儿欣喜地告诉夏至。
“那好啊。”夏至笑,“是五婶让你来的是吧?”
“嗯。”孙兰儿自然不会瞒着夏至,就将今天晚上孙王氏跟她说的话都跟夏至说了。
(未完待续。)
第 240 章 第二四一章 山中一日
孙兰儿从夏家后院回到自家的时候,虽然天已经很晚了,但是孙王氏还没有做饭。大毛和二毛就差饿的嗷嗷叫了,所以孙兰儿一回到家,就跟孙王氏商量开始做饭。
孙王氏对她很客气,还说自己马上就要做饭,让孙兰儿去歇着。孙兰儿哪里看不出来孙王氏这是假话,最后还是她自己主动将晚饭做了。
在她做饭的过程中以及之后孙王氏带着大毛和二毛吃饭的时候,孙王氏就没停下来夸她,说她的好话。
“听的我胳膊上直起鸡皮疙瘩,她也太假了。”即便是现在,孙兰儿还是觉得浑身都不大自在。
孙王氏不仅不打骂、虐~待她了,竟然还开始捧着她。
“她还不如啥也别跟我说,就算是骂我两句,也比这个强。”孙兰儿心有余悸地说道。
那种虚假的,或许背后还藏着阴冷的恶意的甜言蜜语,夏至以前也曾经听过,所以很理解孙兰儿的感受。
“然后呢…”夏至就问孙兰儿。
“她们吃完饭,说啥也没让我收拾,就让我来给你做伴儿。她还说,往后只要你不烦我,我天天来给你做伴儿都行。”说到这里,孙兰儿才真正地高兴了起来。“十六,那我往后天天来,行不?”
“当然行啊,这有啥可说的。”夏至笑,“对了兰子姐,我不是跟你说了吗,趁这个热乎劲,你也给她立立规矩,别总惯她的坏脾气。”
这是指孙王氏懒惰,在家不干活这件事。
“干点儿活算啥,只要她别…,家里的活我都干了那也没啥。她身子重…”孙兰儿低低的声音说道。
夏至哀叹。
世事往往如此,善良的人,即便是备受折磨,她们依旧善良。就比如现在的孙兰儿,孙王氏这些年那样磋磨她,可她还想着孙王氏怀着身孕,不方便干活。
“咱们庄户人家,咋那么娇贵呢。孩子生在地里的有的是,她就在家里生活做饭收拾收拾,还能累着了她。”夏至唬起脸来,“兰子姐,你以后不许替她干活。你要闲不住想干活,你来我家。…有那个工夫,你多绣个荷包,咱们还能赚钱买块布,买块香胰子呢。”
孙兰儿知道夏至这是为她好。
所谓的疏不间亲,夏至认为她们比孙王氏更亲,虽然孙王氏才和她是一家人。
“行,那我尽量。我要是啥也不干肯定也不行。”孙兰儿就笑着说道,她还是很听夏至的话的。
“那就好。”夏至笑了笑。
两个小姑娘又低低的声音说了一会私房话,这才睡下了。
四十亩地的大豆,夏家人加上雇的两个办公,用了整整三天的时候才算都种的妥当了。这洱海多亏期间下了一场雨,所以大豆种的特别顺利。
种完了大豆,他们又赶了一次集。出了几次摊,一切都理顺了,夏至就觉得省心多了。这一次出摊挣的钱比以前都多,将近三两银子,可把大家伙给高兴坏了。
田老头又让人给田氏捎信儿过来,催促她赶紧给大丫找婆家,因为家里急等着用钱。田老头捎信儿还说,如果田氏实在给大丫找不着婆家,那就让她另外想办法凑钱。
正巧夏秀才的回信也在这个时候到了。
上次田氏给让夏桥代笔给夏秀才写信,也是为的大丫和二丫婆家的事。夏秀才这次写信回来就是答复田氏。
等夏桥把夏秀才的信给田氏念了一遍,田氏的脸都青了。
对于给大丫和二丫找婆家的事,夏秀才表示无能为力。他在信中说依照田氏的嘱咐去找过夏二叔和夏大姑,结果两个人都说没有合适的人家。
田老头那边催的一次比一次紧,田氏自己没有头绪,夏秀才那边也帮不上忙,田氏的火几乎要上房了。
夏至没在意这些,她看过夏秀才的信,就又到后院来。
夏三叔正跟夏老爷子商量,说现在地种完了,下一个集还得两三天,他想趁这个机会去夏三婶的娘家一趟,主要是给陈家送新麦面去。
“去吧,明天就去,赶早不赶晚,正好赶车去。”夏老爷子痛快地说道。
大兴庄这里有个习俗,就是每到伏天的时候,小孩子们都要去住几天姥家。陈家住在山里,比大兴庄要两凉快,以前每年这个时候腊月和小夏林都会去陈家住上十天半个月的,有的时候还会住整整一个月再回来。
往年这个时候,腊月和小夏林早就张罗要去姥家了。今年她们没这么张罗,主要还是因为愿意跟着到临水镇出摊的缘故。
这么说定了,夏三叔就出去和夏三婶准备去了。
小黑鱼儿蹬蹬蹬从外面跑进来,就跟夏至说悄悄话:“十六,你想上山里头看看去不?”
夏至一下子就听出小黑鱼儿这话应该有些来历。
“老叔,你想上哪儿啊?”夏至问小黑鱼儿。
“刚才腊月和小林子都跟我说了,他们要去姥家,问咱去不去。山里头可好玩了,十六,咱带着李夏一起去啊…”小黑鱼儿大眼睛忽闪忽闪地看着夏至,看样子是被腊月和小夏林给说动了心思,很想去山里头玩。
“嗯。”夏至抬手摸了摸下巴。刚种完地,正好歇两天,去山里头玩玩是不错啦。不过要去陈家,这似乎还得考虑考虑。
陈家招待夏三叔夏三婶这一家,那是闺女姑爷和外孙们,可如果她和小黑鱼儿去了,肯定就要更加惊动陈家。
另外又加了一个李夏的话…“太麻烦人家就不好了。”
“那麻烦啥?”夏三婶不知道啥时候带着腊月和小夏林走了过来,“十六,小龙,你们跟我们一起去呗,山里头好玩的东西可多了。”
“李夏公子要是也能去,那就更好了。就怕咱那山旮旯地方,人家李夏公子不乐意去。”夏三婶往西屋的方向看了看,又说道。
夏三婶都正式提出了邀请了,夏至又想了想陈家老爷子的脾气秉性还有陈家人的性格,也有一点儿心动。
“那我得先跟我爷我奶商量商量。”夏至就说道。
然后,她也真来找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了,不用她开口,小黑鱼儿就抢先把他的想法说了。
听说是要带李夏去山里头玩,夏老爷子想了想,竟点了头。
“咱这地方也没啥稀罕玩意儿,让李夏去山里头散散心,那也挺好。”关于叨扰陈家的事,夏老爷子根本就不担心,他最了解他这个老哥们,那是个最热情好客的人。
还有李夏这边也完全不用担心,李夏没有架子,人又随和,到什么地方都能跟人相处的很好。
夏老爷子这边点了头,夏至和小黑鱼儿这才来找李夏。
李夏一听,立刻就说好。跟夏至和小黑鱼儿一起去玩,不管去哪里,他都乐意。
夏至回到前院,将要去陈家的事跟田氏说了。田氏正焦头烂额,根本没心思管夏至的事,而且夏至开心的样子,说实在的,她看着还挺闹心的。
可她又不敢说夏至,因此就更加闹心了。
“玩、玩、玩,就知道玩…”田氏气愤愤的,有些话她没办法说出来。夏至只知道玩,根本不知道帮她想想办法。
其实,夏至这样的年纪,根本应该也帮不上田氏的忙。但是夏至和同龄的小姑娘不一样,她不仅有主意,还有本事,田氏总觉得,如果夏至肯帮她,那大丫婆家的事应该就不是问题。
可夏至早就摆明了态度,不打击破坏就不错了,根本就不会在这件事上帮她。
孙兰儿知道夏至要去山里玩,很为夏至高兴。
“那我晚上得在家里了…”然后,她就想到了她自己。虽然现在她不担心孙王氏会半夜喊她起来折磨她,但是住在家里总不比住在夏至这里开心舒坦。
“为啥得住你家里?”夏至不解,“我不在家,可屋子还在呀。兰子姐,你自己过来住呗。”
“那、那不好吧,我是来给你做伴儿的,你都不在…”
“哎呦,管那么多干啥。兰子姐,你就来住着,不管我在不在家都是一样。我娘她们都没意见的。”夏至劝孙兰儿。
孙兰儿本心是想过来的,被夏至打消了顾虑,自然没有别的话说。
“行,十六,那你不在的时候,我就给你看着屋子。”
“这就对了。”
…
因为陈屯离着大兴庄足有三四十里地,所以第二天大家都起了个大早。这次是去山里玩同时也是出门做客,大家都穿的齐齐整整的。
夏三叔赶车,车里铺了干净的褥子,夏三婶坐在最前面,然后就是小夏林和腊月。夏至和小黑鱼儿坐在中间,李夏坐在最后面。
大青也被带来了。这些天他的伙食是越发的好了,皮毛光滑闪亮,仿佛是最上等的绸缎一般。因为路远,小黑鱼儿担心大青累着,就让他也上了车,紧挨着李夏,就趴在大车的后面。
他们的车没有车棚,夏三叔就尽量挨着路边走。路边有树,在树荫里走着没有那么晒。因为没有车棚,视野好,也更加通风,所以虽然烈日高照,但却清风徐来,一点儿都不热。
路边的景色不断的变化,先前是大~片大~片平原田地,走到后来,大大小小的山丘越来越多,这就是渐渐进入北镇府的山丘地带了。
夏至很快就发现这条路有些熟,跟夏三叔一打听才知道,原来陈屯和靠山屯儿是在一个方向。
走到一个岔路口,夏三叔就指给夏至看。他们现在走的是官道,下了官道往北面去,就是通往靠山屯儿的路了。
“刚才前面一个路口往南拐,就是罗屯,你二婶娘家就在那儿。”夏三婶又告诉夏至。
回娘家的路上,夏三婶的心情显然很好,话都比平时多了。
之后,夏三叔还告诉了夏至往钱月来家的路是哪里。
越是走进山丘地带,路边大~片的农田就越发的少了,倒是山丘上一小块一小块的田地越来越多,而且山上面的果树也越来越多。
又到了一个岔路口,夏三叔就跟夏至和李夏商量。
“要是走官道,就继续往前走。要是走小路,就从这岔道儿下去。”
“官道和小路有啥区别啊,三叔?”夏至就问。
“官道走的顺当,不颠。小路近,路上的景儿更好,估计你们爱看。”夏三叔笑着说道。
夏至就扭头跟李夏商量。李夏就说走小路。他倒不是特别在意路边的风景,而是觉得夏三叔和夏三婶应该愿意走小路。
小路距离近,他们就可以早一点儿到陈屯了。
听李夏说要走小路,夏三叔高兴地举起鞭子,在空中甩了个鞭花,然后就赶车大车下了官道。
这条小路果然正如夏三叔所说的,路边的景色非常有趣,有的时候还要从村子里经过,有一个村子里到处都种了刺玫花,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甜香。
“外面好些人上这来买刺玫花,买杏儿,做那个啥青丝玫瑰,可好吃了。”夏三叔还给李夏和夏至介绍道。
“这个我听说过,确实很有名,没想到今天能从这路过。”李夏点头,更加饶有兴致地左右打量。
这样的乡村原野风味,也是夏至所喜欢的,这么一路走来,她觉得自己的心胸都更加开阔舒展了。
穿过了开满刺玫花的小村子,前面就又是一座山坡。
“过了那座山,就是我姥家了。”小夏林兴奋地从车上站起来,指着前面的山坡说道。
前面的山坡并不大,有一条土路直通山顶,坡度有点儿陡。
到了山坡前,夏三叔就从车上跳下来,小心地赶着车爬坡。李夏见状也跳下车,跟夏三叔一起护着大车前行。
夏三叔跟李夏客气了一句,也没勉强李夏回到车上去。其实李夏这么做,夏三叔心里是很欣赏的。
李夏年纪虽小,身世也娇贵,但为人行~事稳重,而且还很有担当,正是那种非常引人好感,而且让人信赖的男人。
大青也跳下车,跟着李夏的身边走。
一路到了山顶,夏三叔就将车停下,让骡子歇一歇。夏至和小黑鱼儿也趁机下了马车,站在山顶四下观望。
山坡上种都是松树,微风吹来,松涛阵阵。而山坡的那一边,却是另外一番天地。
(未完待续。)
第 241 章 第二四二章 山中一日(二)
山的另一面,碧波万顷,却是一大~片湖泊。这是夏至到了这里之后,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水面。
“太美啦。”夏至忍不住高声赞叹道。
李夏就站在夏至的身边。微风吃过他们的发梢和衣角,此刻的李夏突然觉得,人间仙境也不过如此。“是很美。”李夏喃喃地道。
这个时候,腊月和小夏林也都跑了过来。“是吧,是吧,这地方好看吧。”姐弟俩雀跃着,还带着些献宝的意味。是他们强烈邀请夏至和李夏来这里的,夏至和李夏夸这个地方好看,喜欢这个地方,他们都觉得与有荣焉。
“这湖里一定有好多鱼。”小黑鱼儿站在夏至的另一边,也被眼前的美景惊呆了。然而,他的关注点显然和夏至、李夏的不太一样。
夏至正沉浸于突然出现的美景之中,突然就被小黑鱼儿这句话给拉回了现实。她又朝广阔的水面看了一眼,然后点点头,赞同小黑鱼儿的话:“肯定有不少鱼,而且还应该是大鱼。”
“是有鱼。”夏三婶也走过来,“听说有人打上来过四五十斤的大鱼。秋天的时候,这里的鱼更多。”
夏至就问夏三婶,这山和湖都叫什么名字。
夏三婶笑着摇头,说山和湖都没有名字。
这么美的风景,竟然都没有名字。夏至先是纳罕,随即就醒悟过来。这个时代不同于她穿越之前所处的年代。这个年代大自然还没有被人类过度开发,像这样的美景应该遍地都是。
看其他人的态度就知道了。他们虽然也欢喜,也很欣赏眼前的风景,但却没有她那种震撼的感觉。
想明白了这个道理,夏至释然地一笑。
因为夏至的要求,大家在山坡上多停留了一会。因为遍植松树的缘故,山上一点儿都不热,在这里乘凉,听松涛、看山下的湖面景色,感觉非常惬意。
歇息过了,大家也没上马车,而是由夏三叔赶车马车在前面走,他们跟在后面下了山坡。下了山坡之后,就到了湖边。还是夏至和李夏强拦着,不然小黑鱼儿就要跳到湖里面去玩水了。
“老叔,咱先去腊月姥家,回头再来玩。估计腊月姥家都等着咱们大家伙呢。”夏至劝小黑鱼儿。
小黑鱼儿不大情愿,不过最后还是依依不舍地坐到了车上。
沿着湖边往前走,就是通往陈屯的土路了。湖两侧都是农田,他们还路过了两座小石桥,都是搭建在流向大湖的小溪上的。在往远处看,就都是大大小小的山丘,在这些山丘背后,则是郁郁苍苍的大山。
据李夏说,那就是北镇府最大的山脉。李夏虽然没亲自来过这个地方,但却是熟读北镇府的地理志的。夏三婶也确认了李夏的说法,还说穿过那些大山更远的地方,住的就是跟他们不太一样的人。那里被称作边外,人们很少种田,大都是放牧牛羊为生。
“月来哥是不是就是跟他爷到那儿去买羊了?”小夏林奶声奶气地问。
有一阵子没见到钱月来了,小夏林表示还挺想念的。
夏三婶就点头,钱月来这些日子都没去大兴庄,也没在临水镇的大集上出现,确实是跟着钱家老爷子往边外去贩牛羊了。
又过了一条没有铺设桥梁的浅浅溪水,前面就是陈屯了。
有小孩子在溪边玩,其中就有喊夏三婶做姑的,应该是陈家族中的孩子。那孩子喊过夏三婶和夏三叔之后,就飞奔着朝村子里去了,应该是给陈家老爷子送信儿去了。
果然,等他们的大车进了村口之后,就看见陈家老爷子带着陈家大舅、陈家二舅等众人迎了出来。
如果只是闺女和姑爷带着孩子们来串门,是根本用不到这个排场的。看来送信儿的小孩挺机灵,应该是说了还有别的人同来。
双方见面,夏至忙下了车,上前跟陈家老爷子还有两位陈家舅舅打招呼。
“我们来叨扰老爷子了。”夏至笑着说道。
“这是啥话,请都请不来。既然来了,就在我们这多住几天,好好玩玩,跟腊月和小林子一样,可别见外。”
小黑鱼儿陈家老爷子当然认得,就只有李夏一个人眼生。
“这是李夏。”夏至介绍说李夏是府城文山书院的学生,因为刚考过了院试,所以来乡下歇伏散心,现在就住在夏家。
“我最好的朋友。”小黑鱼儿还加了一句。
不说李夏是夏家的客人,还是夏至和小黑鱼儿的朋友,就凭李夏是刚刚考过了院试的秀才,陈家老爷子就把他当做贵客看了。
“快请,快请。贵人降临,我们一家子都跟着沾光啊。别说,我们老陈家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有秀才相公登门。”陈家老爷子用最恭敬、最热情的礼节招待李夏。
说起来,夏三叔和夏三婶定亲要成亲,双方都互相串过门。但是作为夏三叔长兄的夏秀才却没到陈屯来过。
那个时候,夏秀才已经跟田氏成了亲,很多事情上都听田氏的。据说当年夏老爷子是想让夏秀才出面的,却但被田氏暗中使绊子给拦住了。
陈家是陈屯的富户,就在屯子的中央位置,一排大瓦房很是显眼。不过毕竟是山区了,地方少,所以前后院子就没夏家那么大,根本就没有种菜的地方。
陈家的菜园子在前面,隔了一条小路。菜园子边上有水井,是陈家的,据说附近好几户人家也都吃这口井的水。
马车在陈家前院门口停下来,院子里出来更多的人,热热闹闹的。陈家大舅妈、二舅妈、还有陈家大哥和陈家二哥夏至都见过,陈家老爷子又给他们引荐了陈家老太太,还有陈家两个更小的男孩,另外还有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是腊月的表妹,也是陈家现在唯一的女孩。
陈家老太太中等的个头,长的白白净净慈眉善目的,话很少。两个小男孩淘气的程度直追小树儿,不过陈家的小姑娘却很文静,看她衣着打扮还有倚在陈家老太太身边娇滴滴的样子,极知道是非常受宠的。
陈家重男但不轻女,北镇府很多人家都是这样。尤其是生活过的不错,又生了一大群臭小子,好不容易有个香喷喷娇滴滴的小姑娘,那简直都能给宠上天。
众人进了屋,夏至、李夏和小黑鱼儿就被让到了炕上。夏三叔和夏三婶赶忙拿出带来的礼物,一袋子磨好的麦子面,这是夏三叔和夏三婶孝敬陈家老爷子和陈家老太太的,连带着也是感激这一大家子帮忙抢收麦子的情分。
另外夏三叔和夏三婶还买了一刀肉,一只烧鸡和两包槽子糕。
陈家老太太瞧见了,嘴上没说什么,却是多看了夏三婶两眼。她知道这个闺女家虽然不穷,但也不是那种特别宽裕的人家。往常除非过年过节,夏三叔和夏三婶每次来都不会带这么多礼物的。
夏三婶就冲陈家老太太笑了笑,意思一会再说。
因为夏至和小黑鱼儿来了,所以还以夏老爷子的名义送了陈家老爷子一包烟叶子一条鱼。李夏另外备了一份礼,却是一盒茶叶和一条火腿。这条火腿还是赶集的时候,李掌柜给李夏的,说是正宗的金华火腿。
他们带了这许多的礼物来,陈家老爷子就很过意不去,说不过年不过节的,亲戚们能来看看他们老两口,那就是最值得高兴的事,不该送这些事,太客气太见外了。
夏至就说不算什么:“我爷也说了,你老肯定不乐意我们带这些东西。可这些东西,除了我三叔三婶孝敬您买的,那是应该应分的对不,其他的都是咱自家产的东西,你老可不能嫌弃。”
夏至这么一说,陈家老爷子心中高兴,那拒绝的话就再也说不出口了。
李夏送的礼物显然是最为贵重和稀罕的,陈家老爷子又说了一番客气的话,李夏应答的都很妥帖,三言两语的,两人都觉得对方是敞亮的人,竟是十分投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