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鸾不敢掉以轻心,拣起板凳,就往他身上砸,见他一动不动,又往邻家农舍里拿了根竹竿来,专朝他下身要害部位戳,见他不动,又上前踩了几脚,仍旧没有动静,才确定他是真的晕过去了,便迅速找了两根麻绳来,将他双手双脚往后掰,捆得死紧,这才放心地转身跑去找朱翰之。
她还记得先前庄中众人齐聚的方向,直接就往那里跑,果然看见一众庄丁聚在一处院子外,院内朱翰之正板着脸端坐他面前跪着几个人,为首的一人垂头丧气地正向他请罪:“公子,都是小的疏忽,才让人跑了,请公子责罚!”朱翰之皮笑肉不笑地道:“你原来还知道自己疏忽?!你又不是不知道那人有多要紧,还把人放跑了,你居然还有脸来我面前请罪?!”
那人大气都不敢出,周围的人也都情绪低落。有人发现明鹭来了,忙迎上来小声道:“章三姑娘·现在不大方便,你能不能明儿再…”
“是谁来了?!”朱翰之在院中扬声询问,打断了那人的话,那人只得转身去禀报:“是章家三姑娘。”
朱翰之的脸色微微有些好转,站起身看向明鸾,有些歉意地道:“有事么?现下庄上不大方便…”
明鸾同样打断了他的话:“你们在找人是不是?穿着一身华贵服饰,有些胖的男人,呃…大约三四十岁。”
朱翰之一脸震惊,旁边众人也是同样的表情,方才还在请罪的那人慌忙回头来问:“章三姑娘见过那人?!”
明鸾往自己来的方向指了指:“我在那边看到这人杀了你们一个兄弟·就把他砸晕了,又捆了起来,现在应该还躺在那里。”
那人跳起来,呼啦一声飞快地朝她指的方向跑了,众人也迅速跟上,院子内外瞬间空了一半,明鸾有些发呆,朱翰之走了过来,脸色有些不大好看:“你见到他杀人,为何不来告诉我?你居然一个人对付他…万一敌不过那人怎么办?!他既然能杀一人·自然不在乎再多杀你一个!”
明鸾白了他一眼:“当时的情形,我如果不把他拦下,他就跑了·到时候这个庄子就要暴露了。我也是为了大局才冒险的,而且早已考虑过各种风险,没有把握我是不会去做的。”
朱翰之仍旧有些生气:“你以为自己是高手么?手无寸铁,也敢对付他?他自幼文武双修,又敢杀人,你拿什么去砸他?!”
“我的武器可了不起呢。”明鸾睨着他,“那可是七大武器之首,百发百中·就没有失手的时候!”
朱翰之瞪着她不说话·不一会儿,众人抬着晕倒的男子回来了·个个脸色都有些怪异。朱翰之丢下她去看那人,发现他脸上处处红肿得发紫·耳鼻口都流出了血,几乎面目全非,头上、后脖与身上都是血,看上去惨不忍睹,整个人象只猪一般被捆了手脚,下身要害处还有几个清晰的脚印。
他也忍不住打了个冷战,回头看向明鸾:“这都是······你打的?那七大武器之首…是什么东西?”
明鸾挑挑眉:“当然是我打的了,至于是用什么打的你就别管了。我是把他打得完全不能动弹了,又将人捆起来,才过来跟你报信的,这样也不怕他会忽然醒来逃跑。”
朱翰之又打了个冷战,想起这人的身份,又觉得对方有些可怜。不过这份同情只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他很快就给手下人使了眼色,让他们将人抬进了屋里,然后笑着对明鸾道:“今儿你帮了大忙了,本来我们抓了这人关在屋里,想着他还要一阵子才能从昏迷中醒过来,便疏忽了,没想到他居然提前清醒了,还狡猾地做出假象,骗倒了我们的人,让我们误以为他还躲在附近,完全没想到他已经逃到别处了。若不是遇上你,也许就让他逃脱了。”
明鸾这才知道先前庄上的骚乱是因何而起,便问:“这人是谁?我看他不象是一般人,你们抓他是打算干什么呀?”
朱翰之笑了笑,不答反道:“这事说来话长,待我日后再告诉你。现在天都快黑了,你先回去吧,晚上走夜路不方便。”
明鸾瞥了他一眼:“不想告诉我就直说嘛,我又不是不识趣的人。对了,我祖父让我来问,太孙殿下与燕王殿下的伤势怎么样了?”
“他们的伤势已经有了好转。”朱翰之笑道,“兄长已经没有大碍了,燕王还要再休养些时日,请姨祖父放心吧,若有消息,我会马上告诉他的。”
明鸾犹豫了一下,便告辞走人,也不多问他们要对那人做什么。她看得出来,朱翰之似乎很着急去看那人,既然如此,她也不会没眼色地给他添麻烦。
回到家里,她将事情经过告诉了祖父一人,章寂问了问那华服男子的长相,从明鸾处得到简单的描述后,沉默片刻,便让她保守秘密,不要再跟其他人提起了。明鸾心中疑惑,但还是乖乖应了,陈氏与玉翟问起时,她就说庄上人多事忙,她没有见到朱翰之,不过从旁人处得知,燕王与太孙的伤势都没有大碍,她们也就放下心来。
到了第二日,朱翰之没有过来,直至第三日,他才派了个随从来通知他们家搬走。明鸾心中更加疑惑了:“为什么要搬走?可是庄子的事暴露了?”那随从却只是说:“这是公子的吩咐。”明鸾气结。倒是章寂非常平静地下令,让陈氏带着两个孙女收拾行李。
他们一家才搬到此地不久,能有多少东西要收拾?很快就装好了车,然后一家老少齐齐坐车,与另外几家村民一起离开了。
他们没有走远,只是到了江宁的汤山附近,便停下来,又进了一个村子落脚。朱翰之等人似乎早有准备,已经那村子里买下了几处房舍,刚好够他们几家人入住。
在汤山这个地方,朱翰之派来陪同的人手并不多,周围的居民也都是一般的老百姓,倒比先前那村子要自由些。章寂、陈氏与周姨娘想起自家曾经在江宁滞留过一段日子,玉翟也想起自己的亲兄长就是在这里染上天花的,都有些黯然神伤。倒是明鸾胆子大了,又穿上那套男装,扮成个乡下少年模样,在附近山上采了些药草,又砍了一担柴,然后挑着进了江宁县城,以卖柴卖药的名义打听起消息来。
京城里的局势又发生了剧变。原本应该在宫中养病的建文帝,不知怎的忽然出现在聚宝门外的南兵马司,然后带着几员亲信大将,点了三千亲兵,浩浩荡荡地返回皇城,进宫后第一件事,就是赐死冯皇后,并废二皇子为庶人,同时立年纪尚幼的三皇子为皇储。
紧接着,他下达了对冯家满门的绝杀令。
第七十二章 真相
建文帝坐在金座上,任由太医为自己上药,脸绷得紧紧的,神色阴郁。
一个年纪不过十七八岁的小太监有些慌张地从殿外跑了进来,禀道:“大臣们都跪在前殿,求陛下收回成命呢,有两位老大人因受不住寒风,已经晕过去了。赵统领求问陛下,可要为两位老大人请太医?”
建文帝冷笑一声:“朕受苦受难之时,不见他们如此关心,如今朕要杀冯家人,他们就象死了爹娘似的,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冯家老不死才是天子呢!”
小太监慌忙跪下:“奴婢惶恐!”太医也满面惊慌地跪下磕头不已。
建文帝的脸色略缓和了些:“起来吧,又不是你们的错,不过是冯家的同党走狗在苟延残喘罢了。他们还以为自己能保下自己的贱命呢!等朕解决了冯家,自会收拾他们!”
小太监自然是连声附和,心中却深知大臣跪求的不是保冯家人性命,而是求建文帝不要杀戮太过,并且收回立三皇子为储的成命。如今正是春天万物复苏之际,杀戮过多,有伤天和,更别提太孙与燕王正在举兵来袭的路上,这种事随时都会成为他们攻击建文帝的把柄。而三皇子年幼,又不大聪明,立他为储实在叫人不安。二皇子虽有冯家血统,又有过错,却是仅存的年长皇子,贸然将他废为庶人,也太草率了些,更会让社稷不稳。然而小太监知道,自己是不能将实情报上去的,宁可让建文帝继续误会。
倒是那太医听了建文帝所言,全身忽地一震,低下头来,表面看上去似乎若无其事,实际上目光闪烁不停。然而建文帝并未留意,只是吩咐他:“继续上药。”太医连忙起身继续先前的动作。
小太监悄悄打量着建文帝青肿不堪的面目,小心翼翼地说:“陛下,那冯家人当真如此胆大包天,对陛下也敢下如此毒手?!”
建文帝脸色一沉:“他们连朕的性命都不放过,这点动作又算得了什么?!”一说起这事儿他就咬牙切齿了:“当日朕一时气急攻心,晕过去了,不过是小疾,谁知冯氏竟联合娘家人将朕软禁宫中,还矫诏杀了奎儿(大皇子朱文奎)!幸好你师父赵喜冒死来传信,并且告诉朕他们计划向我下毒,只等朕留下传位诏书、告知玉玺所在,便要送朕归西,好做那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美梦,朕还被蒙在鼓里呢!你师父冒险避开所有监视朕的人,护送朕出宫,偏又遇上了禁卫兵!又是他提醒朕冯家曾把持禁卫多年,禁卫诸将信不过,朕当时还不肯信他,是他挺身而出,为朕去试探那队禁卫,结果却…”他说得眼圈都红了,“小张子,是朕害了你师父,可怜他一去无回,朕只听见他的惨叫声,看见地上有血,却至今未能找到他的尸首。也不知那些杀千刀的逆贼将他遗体如何处置了…”
小张子眼中精光一闪,面上却半点不露,反而抽抽答答地伤感起来:“陛下千万别这么说,奴婢的师父对陛下最是忠心了,常常教导奴婢,只要是为了陛下,哪怕舍了性命也在所不惜。他虽然死得惨,尸骨都找不回来,但只要陛下安然无事,他在天之灵也会觉得欣慰的…”
建文帝听得顺耳,忙道:“你放心,朕对于忠臣从来都不会亏待的!等底下人找到你师父的尸首,朕必会将他好生殓葬,并加以封赏,让他死后也能风风光光。”
小张子感动得五体投地,向建文帝叩首百拜:“谢陛下恩典!师父若泉下有知,定会感念陛下恩德!”
建文帝满意地点点头,神色又转阴郁:“朕不会亏待忠臣,但对于乱臣贼子,则绝不会姑息!冯氏还与朕是结发夫妻,为朕生儿育女,朕念着多年夫妻情份,即便她父亲兄弟行事越发跋扈嚣张,也记得要给她留个脸面,没想到她反而要对朕下毒手!当日你师父赵喜惨死,朕虽是躲在隐蔽处,却听得清清楚楚,是她向禁卫军下令“宁杀勿纵’!哼!她居然要对朕宁杀勿纵!这个毒妇,还有脸对朕说她冤枉!朕若不即刻将她处死,枉称一国之君!”
小张子忙道:“陛下圣明!若皇后娘娘当真犯下这等谋逆大罪,自然是要受罚的。只不过二皇子殿下一直跪在宫前哭求,文武百官又再三求陛下慎重行事,若是…”
“他们除了叫朕慎重,还会说什么?!”建文帝沉下脸,“朕再三跟他们说了冯氏与朱文圭的罪状,他们却只会说没有证据。要什么证据?朕就是证据!朕失了忠心的内侍,好不容易逃出宫,才出宫门就被冯家人迷晕过去,若不是当年朕为了以防万一,有过准备,在那迷药效用过去之前醒来,还不知会被他们如何处置呢!朕逃离时看得清清楚楚,那处田庄朕从前行猎时曾经去过两次,正是冯家的产业,朕甚至在庄内看见了冯兆中手下的两个锦衣卫!他们还企图掩盖事实,将朕打晕,改送往别处。若不是朕身强体壮,及时醒转,寻机出逃,兴许就真的只能受他们摆布了!这么明显的证据,那帮大臣还要为冯家叫屈,分明是睁眼说瞎话!他们当我是什么?有眼无珠的昏君么?!”
“陛下熄怒!”小张子与太医再次齐齐跪下,建文帝摆了摆手:“罢了,你们下去吧。小张子给我传令下去,庶人朱文圭已无资格在宫中行走,即刻出宫,若有违令者,休怪我不顾父子之情!”
“是。”
“还有,那群大臣要跪,就由得他们跪去,别给他们请什么太医了,跪死一个算一个!你现在就亲自带军士去冯家,无论男女老少,一律绞立决!凭他是谁,都不许阻拦,若有人敢救人,即刻斩杀!”
小张子眼中一亮,跪倒领命:“奴婢谨遵御旨!”
他与太医齐齐退下了,殿内只剩下建文帝一人,他拿起一把手镜对着望了好一会儿,小心翼翼地伸手碰了碰鼻头红肿处,立刻痛得眼泪直流,又看了看自己的下半身,便愤怒地将手镜往地上一掼,冷声道:“岂有此理!等我查出是谁将我打成这副模样,我定要杀他满门!”
明鸾对自己曾经打过什么人一无所知,她只是每天乔装打扮进江宁县城去打听消息,听说皇帝赐死了冯皇后,又下令绝杀冯家满门,心里还暗爽了一阵。可惜,冯家不是坐以待毙之辈,才收到冯皇后已死的风声,就立刻带着全家人逃了,只留下一些小妾奴婢在家中等死,而这些人就成了建文帝暴怒之下的牺牲品,明明只是被发卖的命,却全都丢了脑袋。紧接着,又传来被废为庶人的二皇子离宫后失踪的消息。
明鸾心想,这位二皇子朱文圭一定是被冯家人救走了,也不知他们接下来有什么阴谋,会不会狗血地倒打一耙,说建文帝是被奸人蒙蔽了,将忠心的冯皇后和冯家人当成是坏蛋,于是带着大军反攻回去,要“清君侧”?不过现在可不是太平年月,燕王和太孙正准备打过来呢,这一招他们能用吗?
就在她胡思乱想之际,朱翰之来了。
朱翰之只带了几个随从,打扮得象个普通大户人家公子来温泉度假那般过来了,找借口派人请了章寂与明鸾祖孙俩过去,便向前者请安,并告知了燕王与太孙的近况。
燕王与太孙都安然无恙,伤势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并且还成功地说降了徐州守将。据说,这位将军的夫人跟冯家有些亲戚关系,听说她在京城里也受了些牵连,虽然被家人护送着安全离开了,但也经受了一番惊吓,更要紧的是,她亲哥哥曾经为冯家做过不少事,因此在京城的清洗运动中被冠上一个违反圣旨的大罪名丢了性命,他妹子的家书送到徐州,那位将军就义愤填膺了。他在前线为建文帝抛头颅撒热血,建文帝却在后方砍了他大舅子的脑袋,抄了他的家,还差点将他老婆下了大狱,也未免太不讲理了吧?加上燕王派去的人巧舌如簧,又许了他不少好处,他就顺势倒戈了。
这位将军乃是抵抗燕王大军的中流砥柱,他倒戈了,沿路其他将领就丢了一半的勇气,燕王大军势如破竹,再过两日就能到达凤阳了。那里可是本朝龙兴之地,拿下了那里,建文的气数就所剩无己了。
章寂听了这些消息,内心欣喜不已:“好,总算等到这一日了!如今建文手下可用的武将不是受冯家牵连,自身难保,就是投入冯家那边成了乱臣贼子,建文哪里还有人可用?大敌当前,他还只顾着内斗,可见他气数已尽了!”
明鸾心里也在高兴,但她还没忘记先前的疑惑:“广安王殿下,前几天我在庄上砸晕的那个人,究竟是谁呀?”
朱翰之顿了一顿,笑道:“三表妹还是别知道的好,就怕你听了他的名字,会吓得半死呢。”
明鸾白了他一眼:“你又耍我了,就看那人的窝囊样,我才不会被他吓死呢!”
朱翰之笑而不语,章寂低头喝茶,似乎已经有所察觉。明鸾郁闷地看了看他俩:“究竟是谁?我瞧他的年纪…打扮…气度…可是冯家的人?”见朱翰之摇头,又想:“总不会是建文帝吧?”
朱翰之也端起了茶碗,却没有摇头。
明鸾睁大了眼:“真是他?!”章寂轻咳一声:“三丫头,那人身份不一般,你心里知道就好了,别与人说去,免得泄露了风声,惹祸上身。”
明鸾却忍不住笑了:“我当然不会傻到跟人说我把皇帝打了,但心里还真是爽快。我那天应该多打他几下的。”
朱翰之叹道:“你那天打得他面目全非,又踩了他…”顿了顿,“…那么多脚,我手下懂医术的人检查过,说他回去了也要受尽苦楚,若是没调养好,只怕这辈子都休想再有子嗣了。若不然,他正值壮年,又不信自己会被太孙与燕王夺去皇位,又怎会甘心立个三岁娃娃为储君?你还嫌不足。”
明鸾冷哼道:“如果不是他,我祖母又怎会死?我堂兄弟姐妹们也不会在流放路上病死了,还有我父亲,也会至今安然无恙。那就是我们章家的大仇人,有机会报仇,我不砍他几刀就算是好的了,砸他几板凳算什么?那几脚也轻得很,我要是早知道他的身份,就一刀剁了他的小鸡鸡,叫他做太监去!”
正在喝茶的章寂被呛住了,在旁连连咳嗽,朱翰之眨了眨眼,干笑两声,便凑过去嘘寒问暖:“姨祖父没事吧?没事吧?您慢点儿喝,这茶烫着呢…”
明鸾走身走到祖父身后替他抚背,等他喘顺了,才有些疑惑地问:“您怎么会呛着呢?这茶也不烫呀?”
章寂又咳了两下,摆摆手,微笑着问朱翰之:“既然那日来的是建文,你们怎么将他弄过来的?那几日冯家人在宫中兴风作浪,连大皇子都丢了性命,想必也跟建文不在宫中脱不了干系吧?”
朱翰之悄悄瞥了明鸾一眼,见她也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便答道:“他当时其实在宫中,只是被冯皇后软禁起来了,身边的人都换上了冯家在宫中的爪牙,他的旨意传不出寝殿,殿外的消息也传不进去。是我命燕王府早前派到宫中的人手想办法将大皇子被赐死的事捎信给他,又将他带出殿外,在宫中僻静处演了一场好戏,找个声音象冯皇后的女子说了一番大逆不道的话,让他误以为冯皇后要置他于死地,还把禁卫诸将也拉下了水。因此建文以为自己在宫中孤立无援,就逃出宫门,我们的人正好将他迷晕,送到庄中。”
章寂皱了皱眉:“万一叫他发现庄子所在,就怕反而惹来祸事。”
明鸾却问朱翰之:“前些天我看你们在庄子里动土,改建了不少房屋,整个庄子都大变样了,是不是跟这件事有关?”
朱翰之笑了笑:“你道我为何当初会选中石家这处田庄?就因为它的格局极象冯家一处庄子,当年建文帝在南郊游猎时,曾在那处田庄小歇,可以说是极熟的。让他发现庄中格局,不用我跟他说,他自己就先疑心是冯家搞鬼了。虽然中途出了点意外,但事情还是照我们所设想的完成了。建文帝以为冯家要杀他,就先下了杀手,把最后压箱底的人手都派出去了。”
“那…”明鸾眼珠子一转,“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
“不怎么办。”朱翰之微微一笑,“接下来就要看燕王那边的动作了。”
第七十三章 祥瑞
没过几天,消息传来,燕王大军抵达凤阳,很顺利地从地方官与当地守军指挥官手中接过了控制权,并未再往前走,却在凤阳城里停了下来,宣布太孙要祭祖。
然后,在燕王特地命人选定的良辰吉日当天,太孙与燕王前往皇家先祖陵园哭祭之时,天空中忽然出现了金色祥云,遍布整个天空,陵园中更是百花齐放,彩蝶飞舞。世人见了,都啧啧称奇,道是天降祥瑞,果然太孙就是大明江山的正统继承人,不是建文那个无道昏君能比的。当年建文回凤阳祭祖时,不但没有祥瑞,还连着几天刮风下雨,显见是祖宗们对他不满了,不象皇太孙朱文至,正儿八经的嫡皇孙,受了这些年的苦楚,但老祖宗就是认他。
明鸾是从朱翰之那里听说这件事的,消息还未在京城内外传开。她听完后第一个反应是问朱翰之:“百花和蝴蝶就算了,现在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悄悄弄些手脚也没什么难的,那金色祥云是怎么回事?”
章寂在旁听得眉头一皱:“住口!三丫头,这是天降祥瑞,乃是天意,怎会是凡人做的手脚?休要胡言乱语!仔细叫外人听见。”最后一句说得极小声。
明鸾缩缩脖子,抿嘴笑而不语,只是拿一双眼睛瞟朱翰之。朱翰之被她瞟了两眼,犹豫了一下,便凑到她耳边压低声音说了:“也没什么出奇的,不过是火烧云。燕王身边有能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推算得那日清早会有此异象,便定了那一日祭拜。只不过火烧云一般是在夏天才有,少在春天出现,加上燕王暗中派人四处传播消息,世人就当作是天降祥瑞了。”
“哦——”明鸾明白了。偷笑道,“我说呢,事情哪有这么巧的?其实就算那位高人推算有误,没有火烧云,光是陵园里的百花开放、彩蝶飞舞什么的,也称得上是祥瑞了,只不过不如火烧云引人注目而已。”
朱翰之笑笑:“确实平淡了些,因此本来还准备了别的。但有了金色祥云,自然就派不上用场了。”
明鸾心领神会。要不是有所准备,燕王和太孙好好的祭什么祖?现在可好了,天降祥瑞呢。如果只是花和蝴蝶呀,算不得什么,但那金色祥云一出来,看见的人就多了,只要燕王好好施为,还怕这舆论战打不赢?建文帝现在正忙内斗呢,天天抓人杀人,哪里有闲心经营自己的形象?
她心下有些兴奋,便又想凑近朱翰之多问些燕王和太孙的事。但靠得近了,忽又警觉,自己怎么忘了之前与他的尴尬,倒象没事儿人似的跟他有说有笑起来了?还主动凑近乎,太大意了!
她迅速将脖子缩了回来,正襟端坐,眼神却有些飘。又偷偷看朱翰之,担心他会因自己方才的失态产生什么想法。
她这一偷看,便正好与朱翰之对了一眼。朱翰之冲她咪咪一笑,她便飞快地移开了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