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都是有城府的人了,有些事不必说得过透,善桐也没提这个话茬子,只是和含沁商量,“孙家自然是要靠后了,这王家、杨家都是亲戚,也都该上门去见一见。但这谁先谁后,也不能说没有学问,关系都是一样的,你看着怎么安排好呢?”

含沁想了想,便笑道,“还是先到王家去吧,那毕竟是舅舅,和咱们感情更亲近一些。阁老府那边红得发紫炙手可热,对于上门的亲戚,可能就没那么着紧了。没必要先到杨家,被舅舅知道了,反而挑理。”

善桐自然没有异议,派人回了桂太太,桂太太也没二话,只说让善桐自己过去,她就不去了。善桐知道她有些自重身份,一个也是为了让自己和舅舅舅母说话更无所顾忌,便应承下来,回头和含沁就寝时,含沁不免又要索求,善桐产后半年多,身材回复得好,兼且又丰腴了不少,就由得他去了。两个人缠绵过了,靠在一块,不免又稍诉相思,善桐便把善喜过门后家里的一些变故说给含沁知道,含沁听得漫不经心的,一边听,一边又上下乱摸,善桐被他摸得浑身发痒,不禁笑起来道,“好了,明天还出门了,再闹下去,路都走不动。”

含沁这才抽出手来,将善桐揽在怀中,鼻尖都要埋进她肉里了,一边含糊道,“有时候觉得想得我心都疼了!”

一边说,一边又拿起善桐的手,放到他身上某些特别部位去,委委屈屈地道。“偏偏京里这个样子,就连多看别人一眼,在心底意淫一下解解馋都不行。没看一眼呢都给你送过来了,看一眼还了得?真是憋死我了!”

善桐又要笑,又想嗔他,“意淫这种话,你也真敢说的,你就不怕我生气?”

话虽如此,这个夫君待她是真没得说了,她少不得也生生涩涩地用手上功夫服侍过含沁,因久别重逢,含沁竟还没有睡意,两个人亲亲热热地靠在一起,善桐一边揩手,一边听含沁道,“现在京里形势微妙,明天你上了舅舅家……嗯,不过舅舅那边倒也是无所谓的,他念着你的情呢。对了,那四万两,这半年来已经是几次要还,我都为你推了,我说根本不必。到时候舅舅舅母私底下要说起来,你说话得注意一点。”

交通不便,有些话又是信里不方便说的,含沁这倒是自作主张了。善桐微微一怔,想了想也就不在意了,还是含沁自己解释给她听,“这四万两当时借的时候其实已经办得不是很漂亮了。若真要借出去,本不该是由你来借的。当然,姑婆也许是想着偏偏你,王家当时还有一点老底子,若是欠岳父岳母,脸一老也就不说了。欠你的话,老底子挤干净了也是一定要还的。但不管怎么说,现在人家要还,你收了两边反倒尴尬,做了人情,反而变得不见情了。我想你到时候就只管咬死了这么说:就说家里几房也有些意见,老太太其实是不想着要还的,无奈之下只好用你打个幌子。真要还,让还给老太太就是了。”

在人情世故上,含沁是要胜过她许多,善桐乖巧地点了点头,“就全听你安排。”

含沁不禁偏头又用鼻尖努了努她的脸颊,笑道,“傻妮子,就不怕我把你往坑里带?”

这个问题还更傻,善桐白了他一眼,含沁自己也哑然失笑:小夫妻两个胼手胝足的,一个还能害了另一个?

不过,四万两银子的陪嫁,也不是人人都这么听话就随丈夫安排的。含沁一时想到许多前事,不禁心潮万千,过了一会才道,“你啊,也真是。我刚回来见你睡着,就去和姑姑说话,老人家和我说了好些私房话。你想置办首饰,又是什么大事了?一年置办个万儿八千的那也是等闲事,十三房大姑娘入门时候嫁妆多头面多吗?我倒要看看是她打扮得体面,还是你打扮得体面,三哥虽然也待她好,手里的活钱可未必有我多。”

他还是和王氏一样,遇事爱走极端,比较心太重。善桐转了转眼珠子,不以为然地道。“可别了,我不和她斗,不然,平白让婶婶看了笑话。将来和她斗的自有其人。”

说着,便和含沁谈起含春的婚事,把桂元帅的要求说了出来。含沁打从牙齿缝里轻轻地吸着冷气,斟酌了许久方道,“这门亲事是得好好说了,现在京里形势诡谲,我看,朝廷上下在今后十几年内肯定要有大的人事变动。爹……叔叔的意思从前也在信里露出过一点,我们家是不求再进一步,只求保住如今的位置。叔叔这是想在朝廷里结纳一个强援啊……”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现在西北边事渐渐平稳了,要不是还有个罗春始终蠢蠢欲动的,我看皇上早就要动动桂家了。”善桐也觉得桂家接下来要走的路会难些,“这就不比前几十年北戎嚣张的时候,我们家的日子好过啦——”

“这是一面,还有一面你没看到,”含沁心不在焉。“现在西域通商了,钱是摆在跟前的,有些人想要分一杯羹,就好比说那群山西老抠儿,可有些人想的却是扳倒我们取而代之,去做新的地头蛇收买路钱……这里头有些事,说不定通着天呢。”

他没再往下细说,善桐不禁也跟着他蹙起眉头,陷入了沉思之中。

#

第二天因含沁才从外地回来,今日是轮休的,可以陪着善桐上舅舅家去吃午饭,因此吃过早饭,并不着急动身。含沁道,“大舅舅现在每天早起在皇上吃饭后有半个时辰给他讲书。说完了皇上方才和阁臣们议事,去早了他人还没出来呢,晚点过去正好逮着。”

居然在皇上和阁臣议事之前还要见他!这显然是在和王大老爷商讨一天政事的细节,俾可在同阁臣沟通前自己心里先有个底。善桐虽然感觉到了王大老爷身份上的变化,但还是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明白为什么晋商要这样着急上火低三下四地讨好王家——这样的天子近臣,别看似乎官职低,可说话没准比阁老们都还更好使!

桂太太也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面色端凝,半晌都没有说话,含沁看了她一眼,便对两人又介绍道。

“从来京里权贵当然都是最多的,这还有个讲究,是重文轻武。中朝文臣多,武将重臣都在边疆了,在京中说话最有威望的也就是许家一位,其余带爵的武将,咱们私底下这么说吧,也就只有那些上回打北戎时有出战的,值得我们去来往了。其余的那些个公侯人家,虽然多半和皇家沾亲带故,但现在皇上跟前比较显赫的却不多。就是牛家,我看着也是有些外强中干——他们家呢,女眷好,男丁才干要平庸一些,也就是一个二爷顶事,现在已经出镇了,在京城的老太爷、老爷和少爷,我……”

“他们家就算了吧。”桂太太不禁微微露出笑意,也许是因为情势的变化,她对含沁的态度看着是要和气了几分,“我们肯定不去和他们家应酬的,在西北的账都还没算完呢!”

“嗯……”含沁低声说,“我也是这样想的,那其实事儿就简单得多了,牛家一早瞧上了我们的地盘。我们自然要同那些和他不睦的人家多走动走动,首当其冲就是许家。两家这几年来渐行渐远,在朝堂上有些互别苗头的意思,在宫中也是如此。不过,后宫密事,我不大清楚——”

他看了善桐一眼,吩咐她,“有空可以多向舅母、你堂伯母多打听打听。”

正和含沁说的一样,牛家在后宫的建树可谓彪炳,如今宫中一个太后一个淑妃都是牛家女儿,且还是正房嫡系,许家就差一点,不过是一位太妃,这一代因没有嫡女,还无人进宫。太后太妃都算是皇上养母,从前肯定是很亲近的,现在如何,听含沁口气,就比较难说了。善桐想到杨家自己一位堂妹现在宫中为妃嫔,且她入宫之后,杨家还和许家结亲,心中便多少有了主意:恐怕桂家亲事,还是要请堂伯母介绍最为合适。不过她也没往外说——这人都没见,拿不稳为人,自然是不好多说什么。

含沁又简单几句介绍了京中局势,“大员当然多,但最当红的也就是这几家了。永宁侯林家这些年起来得还算是快的,因和皇上也算是沾亲带故,皇上一向肯提拔。还有许家、权家……”

反正说来说去,金字塔最顶尖的也就是那么十多户人家了,再往下次一点的则多至四五十家,有些具体情况含沁自己也不清楚,他正要逐一介绍,那边忽然来人道,“大人,皇上忽然又要出宫去,问大人怎么不在。”

这下可比听到军情还要更急几分了,含沁猛然就跳起来,话都顾不得说,已有一个小厮儿冲进内室为他拿了官服出来,含沁一边跑一边换,善桐和桂太太一句话都不敢多说,看着他飞奔出了内院,半天也都没说话,彼此看了看,桂太太喃喃道,“这个小滑头,皇上还离不开他了?一出宫就要带他,这……”

这虽然比不上王家,但应当也是一等一的宠爱了吧。

善桐想到昨日里见到的那一角红裙,忽然就更了解了她主人的心思。她把老文叫来一问,老文道,“是原太子长史,现通奉大夫郑家的少爷送的。这位郑少爷也在内苑当班,皇上出宫时常带他和少爷一道护卫,彼此很相熟的。郑少爷送过几次人了,都被少爷退了。少爷昨晚回来知道是他送的,便让我们趁夜退回去,说是郑少爷不会生气的。”

这样看来,人已经送回去了。善桐点点头,若有所思,又出了一回神,才和桂太太告辞,要去王家走动。

听说了王家的当红,桂太太看来有点后悔了,翕动着嘴似乎想说点什么,又有点不好意思。善桐看在眼底,不禁有些好笑——这也是初来乍到,被阵势给唬住了,她就半含半露地道,“婶婶不用担心,位份在这呢,我们虽没有什么骄人的筹码,但也不能太妄自菲薄。”

一语提醒了桂太太,她一下咽住了余下的话语,多少恢复了西北时的从容,善桐这才悉心打扮过来了。又吩咐人套车出门,家下人自然是熟悉王家所在的,不多时便拉着车走到了京城西北角二条胡同——都快挨着城门边了——一所小小的院子跟前。不一会米氏亲自迎到院门前,善桐才一下车,她便满面春风一把搂住,仔仔细细地相了相善桐,笑道,“都是人家的媳妇了!”

和几年前那从容中略带了掩不住愁苦的面容相比,米氏看着几乎年轻了好几岁,她虽然打扮得还朴素,但头上插的再也不是从前善桐惯见的那根金钗了,而是换作了一个簇新的金玉鱼宝簪,雕工看着极为精细,在阳光底下一闪一闪的,简直有些刺眼。善桐还来不及说话,便被她簇拥着进了内院——一边走一边左右一看,也就是内外两进的小院子,带两个小小的跨院罢了。r>她还以为按米氏做派,院子虽小,里屋却必定是金光闪闪、处处名贵,不想居然也就是还好,过得去而已。米氏是直接把她让进了两夫妻平时起居的东里间,善桐到这时候才有空闲蹲身行礼给舅母请安,米氏一脸的笑,又扳着善桐的肩头拉她起来,道,“和舅母你还虚客气?”

两人这才坐下来要说话,善桐才要问大舅舅并两个表哥好,外头忽然又来人道,“太太,永宁侯家送帖子来,说是天气和暖,家里的桃花开了,问您有空没有,过去赏桃花呢。”

米氏忙吩咐人打赏给了回话,道,“都是有空的,就只下个月三日和熊太太约了去进香。”

说着又问善桐,“你父母好,祖母好?含沁今日怎么没过来?”

才互相寒暄起来,问过了别后的寒暖,那边已是又来了两人,全是邀米氏参加太太聚会的,善桐看着也为舅母高兴——王家究竟有多红,只这一桩事就能看出来了。

219、利息

久别重逢,女眷自然难免谈些嫁娶之事,米氏还很关注善樱的婚事,“本来说得好好的,我们这里都要写信回去打招呼了。连侄儿多少都体会出了我们的意思,怎么忽然间又……”

家事不便多说,善桐忙道,“其实还觉得远了,祖母年纪大了,总觉得身边的小辈多一个一个。恰好这一位县丞也有意,一来二去说得对卯,就把亲事给办了。倒不嫌弃表哥什么,关键实在远。”

米氏不在意地摆了摆手,“就一问,也没有别的意思。”

她又笑吟吟地道,“听说你们族里和桂家又结了一桩婚事?”

善桐自然要介绍善喜的身份,这就又要提起善楠的出继,米氏知道善楠和善樱都大姨娘所出的,眼神一闪一闪,显然有所联想。不过却也并未说破,两人对视了一眼,米氏又笑着道,“当时听说你和含沁说了婚事,我们都吓了一大跳!心想这含沁虽然也常来常往的,小伙子为人的确鬼灵鬼精的,但出身也未免低了点,和你有点不配。那时候还想呢,你娘眼界也不算矮了,怎么……现在看,你们家有眼光的,含沁的性子正正投了圣上的喜好,这才小半年工夫,就比很多京城多年的老人都要当红得宠了。”

含沁就一辈子都在西北混着,没个一官半职,善桐也没觉得他有什么不好的。现在他走得这么快,她心底自然也只有更加高兴,抿唇一笑之余,又不禁和米氏抱怨,“就因为似乎走红得快,好多人送姬妾过来!我昨儿才到京城……”

对着舅舅舅母,自然可以诉说抱怨这些私密事情的,米氏听了倒不大当回事,笑道,“这我也知道,含沁一向全退回去的,这他立身谨慎的地方。”

又指点善桐,“不过你也要做得漂亮一点,家里好说也要有两个撑场面的通房丫头才好。你大舅舅从前那几个通房,不年纪大了,打发回老家做些粗活,就病的病死的死,到了京城之后我还费心物色了两个,别人这才没有话说。”

善桐虽然知道舅母为了自己好,却也一阵郁闷,只微微一笑,并不答话,米氏也不在意,又回身从柜子里寻了个小匣子出来,握住善桐的手要强她拿,善桐知道这银票,忙要缩手,两人僵持了一会,一边道,“舅母,这就外道了——”

米氏沉下脸吓唬善桐,“你不拿,我生气了!你舅舅也说,你要不拿,以后也别登我们家的门!”

话说到这份上,善桐也只好接过匣子,米氏就又笑起来,轻轻地摸着善桐的额发,笑道,“这就对了。从前含沁推辞的时候,我们没有坚持呢,主要还想着,这你的嫁妆,自然要亲自递到你手上才好。你们小夫妻现在千好万好的,以后还不知道怎样,你听舅母一句话,该心疼男人的时候要心疼……你看前些年那么难的时候,舅母手里的私房钱一点没留全都出去了。可该攒私房的时候也别手软了,男人有时候花钱没谱,得靠你补贴,知道不知道?你可别傻乎乎的什么都由得含沁安排,自己该留一手还要留一手。”

会说出从前的落魄,可见得现在起来了。王大和米氏不知道含沁身家,会做出这样嘱咐也很正常,善桐自然乖乖受教。米氏犹豫了一下,又道,“含沁这孩子我们也算从小看大的,他人极为聪明心细,我和你舅舅都很喜欢他。把你交到他手上,我们放心的,但你也要记住,你们两人出身有差,娘家势大,他自己在桂家地位也有几分尴尬的,我看桂太太不什么善茬。你手里有了钱,嫁妆这不就又多了,更要多体贴他一些儿,别让他觉得你瞧不起他了。”

这都真真正正的贴心话,善桐一一点头受了,两人又说了许多话。米氏知道榆哥来了京城,便有些不满,“今日该和你一起过来的。”

“我们也去问过了,哥哥落脚后发了低烧。”其实善榆必须先去杨家拜访堂伯父——虽说似乎亲母舅关系更近,但这些年来小四房大爷隐隐执族中牛耳,善榆作为小四房男丁,和善桐这个出嫁女眷的态度又不能一样,善桐只好硬着头皮扯了个借口。“估计水土不服,还有点闹肚子,就在家歇着了。”

米氏忙问了几句好,又说了些别后的境况,因谈起一路上京的遭遇,善桐不免告诉她自己得了痢疾,“幸亏得了渠家的照料,一路真悉心服侍,连婶婶都说比皇帝出巡还舒服。这份情看着给我的,其实还看在大舅舅面子上,我也不谢他们,只谢舅舅、舅母吧。”

米氏显然和渠家十分熟悉,对这份殷勤,她受得很坦然,看来似乎也的确被取悦了,嘴角一翘,不过说了一句,“他们也有心了。”

便不再提晋商的事了,善桐亦颇知道忌讳,也不再说,并根本都不去问这盒子里该有的银票哪来的——凭借王大现在的职位,靠俸禄,他多少年都根本还不起。只问两个表哥的亲事,“现在都应该已经定亲了吧?”

“都还没说定呢,你大表哥等着科考后再说,有个举人身份说亲也好看些。”米氏道。“王时那家伙,成天东奔西走的只顾着文坛什么事,我也不懂,你舅舅说随他,我就这犯愁呢,你舅舅都望五十的人了,以后要分家了,按他性子那么不看重金钱,没几年家产说不定就能败光,还得娶个能守财的媳妇最好的。这也在相看,本来为你大表哥看中了秦帝师家一位闺秀,不想人家命苦,祖父丧事过后又逢母丧,现在还守孝呢,出孝年纪又太大了。”

反正儿女亲事,说起来就扯不完的话,善桐遇到话缝,忙道,“说起来……”

就把桂太太也一道上京,主要为了想相看儿媳的事和米氏说了,一边抱歉道,“其实按理轮不到我这个做小辈的来托人,但我们家真多年没和京城走动了,现在就算有两三家亲友在京城,那也……”

那也没到能把桂太太介绍进上层交际圈的身份,米氏自省得,她唇边不禁露出一抹笑来,和善桐开玩笑,“我还当这事,你会托你堂伯母呢。说起来,桂家和他们也不能算没有交情了。”

她唇角一翘,只打趣了一句,便爽快地应承了下来。“外甥女的忙还能不帮吗?再说也举手之劳。”

这就吩咐人去问,“问问林太太,就说……”

到了中午,又要亲自下厨给善桐做些拿手小菜,善桐劝都劝不住,一时又有些感慨,“还生女儿最贴心了,你看两个儿子,一个在老家读书,一个都不知道野去哪了,有个女儿就好了!不过,我们三姑娘也和女儿比不差。”

当时借这四万两的时候,老太太用善桐名义,其实人情倒和她没关系,反而有点借外甥女身份来捏王家的意思。但看米氏态度,却货真价实地领了善桐的情,善桐左想右想,都不知道她如何看穿就中文章的——她的确为舅舅舅母说了几句话,也接受了自己嫁妆将比别人薄几分的结果,但除非母亲主动说出来,不然舅舅舅母该从哪里知道?可母亲这么说,反倒减损了她和舅舅的情谊了。她心下不解,又不好问,只好先放在一边,请米氏指点,“您出去应酬得多,这一两年间冷眼看来,有哪些人家的姑娘宗妇材料呢?相貌倒过得去就行,但手段不高,恐怕镇不住场子。”

米氏低眉沉吟了片刻,才道,“这个一时间也想不到,等我想好了再慢慢和你们说。”

一时又邀桂太太上门来坐,“只怕屋舍简陋,慢待了贵客就了。”

善桐自然也客气了一番,也请米氏上门做客,两人还有许多话要说,但因来往回话的媳妇多,善桐看出米氏社交忙,便起身道别。米氏也不好意思得很,“上个月太后欠安,我们都不敢饮宴,前儿才刚传出痊愈消息,所以这几天事情多些。”

又有京城特色的交际现象,善桐忙记在心里,回去和桂太太汇报了,自己回到屋内才打开盒子来看,里头不过一张纸票,上头用了王大的私印,写了以善桐名义存了八万两白银在盛源号柜上,凭此票可随时支取云云。

善桐刚从山西过来,哪还不知道盛源号的源字暗合的就渠家的渠字,这八万两恐怕还真就直接从渠家的户头移到她这边的,不过盖了王家私印而已。这种授受办法,其实毫无烟火气息,比起真金白银地送银票要保险多了。她不禁叹了几口气,也不知在叹些什么,又对着花花绿绿的纸票发了半天的呆,等含沁回来了,便拿给他看,道,“还就还了,还要翻倍还。这下真不知道说什么好。”E>+>!On)b

含沁开始还说不该收,善桐给他学了一遍,他也无语了,过了一会才说。“看来舅舅和渠家人越走越近了,手上真一天比一天宽松。这……也没什么不好的,既如此,钱肯定不问题了,给你你就收着吧。”

又笑眯眯地逗善桐,“这回还舍得不舍得给自己置办首饰了?”

善桐白了他一眼,“祖母为了挤出这四万两,也大费周章,也不知道现在手头私房还紧不紧了。老人家过惯了大权在握的日子,现在公帐给大伯母管,爹娘私底下借出去的肯定回不到祖母手里,我看还要还一些回去。”

含沁难得一怔,老实道,“这我还真没想到……该还回去的,说你借,其实还老人家借。姑婆要不要吧,你态度要做出来的。”

善桐也觉得这个理,便和含沁商议了,就动笔写信给祖母,言说因大笔钱财,等可靠人回去了再送回村子里。只先和祖母说一声云云,含沁在一边看着,只微笑,又揉捏着善桐的后脖颈道,“小半年不见,你倒懂事了不少。不过这不把钱看在眼底的性子,还从小带出来的。”

“那也因为从小没怎么缺钱。”善桐倒觉得这一点不值一提,又在信中带了几笔含沁好、大妞妞好等等,便和含沁两人抱过女儿来,大妞妞刚刚吃饱,正精神的时候,见到含沁也没第一天那么排斥怕生了,含沁一伸手,她扭过头看了看母亲,便犹犹豫豫地往父亲怀里扑,含沁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谁的女儿和谁亲!”

善桐呵呵一声,又伸出手道,“大妞妞过来。”大妞妞不来,她便假装出哭声来,果然女儿着急了,挥舞着手奋力挣开含沁,在床上一路爬到善桐怀里,又直起身来要打善桐的脸。含沁也气得拧她,到底还把大妞妞给抱回去了,搂在怀里甩着拨浪鼓逗她。

一家三口闹了一会,一时大妞妞睡了,含沁方才亲自把她抱回屋子里。回来和善桐一道洗漱了,善桐才想起来问,“今天你和舅舅在一块吗?怎么本来不出宫的,又出宫了。”

“最近心绪很不好。”含沁皱眉说,“为了摊丁入亩的事,朝廷上下闹得非常厉害。焦阁老旗帜鲜明地反对这一事的,你堂伯自然赞成,但焦阁老年纪大了,那都先皇手上的阁老了。他不点头,朝廷也很难放手去做,再说也还有一帮子人极为反对此事——你就想想一旦地丁合一闹成了,我们家一年要交多少税银,就知道厉害了。更别说我们家地还少的,其实焦阁老的地都不多,真正地多的他底下的人,就杨阁老名下不也有千顷良田?你说这事吵得厉害不厉害?今天开了小朝会,大家又吵,心情不畅,就带着我们出去散心了。”

他左右一看,一缩脖子,小声和善桐说,“其实我猜,心里这么不舒服,还因为封首领出京去了,他想他呢!”

这个封字,顿时触动了善桐的敏感神经,她和天下每一个女人一样,对于皇宫内部的风流韵事都极为好奇,一下就竖起了耳朵。“什么封首领,不就——就那个——”

含沁反过来叮嘱她,“这件事千万别外传,尤其当着孙家人、杨家人、牛家人的面,提都不要提。知道了?”

这等于肯定了善桐的猜测,她兴奋地缠着含沁问了半天,想到封锦当年丰姿,也不禁道,“真比女人还要美貌,我生平见过美人里,也就只有琦玉能和他相比了,且两人长得还有些像的。这样的美人,最终归宿皇宫,也算得其所了吧。”

一时又问了王大,得知大未曾随驾,估计被人请去说话了。“现在人人都想探他口风,还有平素里几个近臣,都忙得不得了。”

两人谈了半天,含沁还说,“明日我要当班了,不能和你一起去阁老府,这半年来我们走动也不多。对内院我也不大熟悉,阁老太太平时很少出来应酬,多半在内堂诵经。据说性子有些古怪的,你万事要小心,要谁说起摊丁入亩的事,你就说不知道。这种事不我们武将可以置喙的……别的倒没什么了!”

一时又叹了口气,“这几年朝廷还真风雨欲来,各方面都有事,就为了这个地丁合一,前两个月刚发作了工部尚书,现在两边正顶牛呢……反正,走一步,看一步吧!”

善桐便知道还有很多内情含沁没和自己交待,只怕随着在京城生活的深入,她也要不断接触这些政治上的风波,虽只边缘,但其诡谲的面目,也已经悄悄露出了一角。桂家能不能把握住朝廷的脉搏,稳住自己的地位,某种程度来说,就得看在京城的这些成员,能不能获得更多的信息了。而若一步行差踏错,恐怕王家就前车之鉴,能否东山再起,那还两说的事。

220、难题

第二天一大早起来,含沁已经进宫去当差了,像他这样当红的羽林军统领,很多时候一个月也轮不上休息一天。就是昨天晚上回来,还不断有人来家里请他出去喝酒,含沁吩咐下人一律推掉,才没有人进来烦他们小夫妻。善桐之后说不定还要去孙家见一见大太太的兄弟,为伯母并善桃问好,桂太太就清闲得多了,吃过早饭,便命人把大妞妞抱来玩耍,留善桐一人忙忙地梳妆打扮,因她和大太太素未谋面,免不得又要悉心打扮,并穿了含沁请思巧裳师傅新作的一身春装——还特地过了一水,免得看着簇新簇新的,实在俗气,又佩了数枚簪环,这才出了家门,往阁老府过去。

当时杨家诸兄弟上京的时候,小四房还居住在前后三四进的院子里,他们家人口多,三四进已经算是狭窄了。因此檀哥兄弟才做主住到了孙家,一住下来也就没有再行搬动,倒是如今阁老府已经搬迁到了文庙附近,这里偏院一些,屋子占地也就大了,善桐从巷子一边进来,足足走了有一射之地,只见巷子一侧墙高树茂,另一侧便是文庙了——平时没有大典,自然是极为清静,走到巷子里头,便见得两扇红漆大门,虽说上头门钉耀眼,但却也没有匾额悬挂,她这才想起来:京城的名门大族,除非是御赐堂号匾额,不然一律是不挂名号的,非亲友甚至连住址都不知道,穷讲究的就是这份矜持和低调。没想到小四房虽然进京没多久,但这份做派已经是端了个十成十。

在西北和小四房二太太来往的时候,善桐也不是没有听说过小四房大太太的事情。当然,二太太口中是带不出什么好话来的,虽然知道她们妯娌间矛盾肯定不浅,但心底难免也存了印象,又加上几个亲戚都告诉她阁老太太脾气古怪,她也有些提心吊胆,没想到从偏门进去,院子里下马上轿进了二门,又顺回廊走了一段入上房拜见时,阁老太太却极为和气,善桐才行下礼去,便被她扶起来笑道,“一家人何必如此客气!”

她身边一个美貌少妇也笑道,“正是,昨儿你哥哥过来的时候,我们还惦记着呢,怎么没见你一道来。快坐,远道过来,辛苦了吧?”

善桐便知道这是阁老家独苗四少爷的媳妇,权家出身的少奶奶了,两边互相含笑行了万福礼,善桐握着她的手一看,只觉得其人非但秀气温婉,并且高贵清华,和权仲白的潇洒落拓又是截然不同的风度。不过美丽的人,看着倒是招人好感,便互相一笑,这才坐下和阁老太太说话。

阁老太太今年怕也就是望五十岁的人,估计也就是比王氏大上一两岁,但看着就要老得多了,善桐觉得她也许从前是富态的,但如今面容清矍,脸上的肉皮子有点往下耷拉,就显得纹路深刻,形容略有些憔悴。她倒是很喜欢善桐,说了几句话,便笑道,“真是我们族里的姑娘,生得好不说,这落落大方中又带些娇憨,真是……”

一边说,一边竟红了眼圈,偏过头去醒了醒鼻子,善桐和四少奶奶对了一眼,都有些不知所措,善桐更是一头雾水。只好小心翼翼地道,“伯母实在是太过奖啦。”

四少奶奶似乎明白些,起身到婆婆跟前又是温言抚慰,又是给婆婆掏手帕,那边早来了两个眉清目秀打扮精致的垂韶小鬟,轻声细语地安慰起阁老太太来。善桐有些尴尬,要劝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索性左右看看,也为正房摆设暗自惊心:不愧是曾经的江南王,这屋内的陈设之富丽,的确为她生平仅见。甚至有些东西只能隐约感觉到名贵,有多名贵,却是说不上来了。

好容易劝住了阁老太太,估计是情绪过了,她也有几分不好意思,揩着眼睛向善桐解释,“侄女不笑起来还不像,这一笑我就想起我的小五来了。她同你一样,也带了些天真劲儿,笑起来的时候一色一样也是这么可人疼……”说着,竟就又红了眼。

要是善喜在,估计会陪着下泪,甚至善榴说不定都会跟着悼念几句去世了的许家世子夫人,可善桐从小没见过这位命薄的姐妹,要她去装着打从心底哀婉,也实在是有点强人所难了。她只得尴尴尬尬地劝慰大太太,“逝者如斯,这都是已经过去的事。您可千万要保重身体,不然五姐姐地下有知,心里该多不落忍呢?”

“就是这个理了,”四少奶奶也忙劝说,“这都是两年前的事了,您还哀痛成这样,天长地久的,难免伤了身体。那还有谁来看顾两个外孙呢?”

这话倒真让阁老太太振作起来了,她抽了抽鼻子,眼圈还有些发红,长长地叹了口气,只是和善桐感慨,“平时也不是这样的,就是看着你一进来,这神采飞扬,满面红光的。谈起姑爷,一脸的笑止都止不住,又是有女儿的人了,身子还这么健壮……我心里就难受!早知道,把小五说到桂家,和你做个妯娌,她现在人还好好的呢!哪里和说进许家一样……真是——”

这一下善桐是真的尴尬了,四少奶奶也忙道,“娘!您嗓子都哭哑了,还不快喝一口茶?”

说着把话题给打岔开了,大太太估计也觉得失言,这才收住了不提。又同善桐谈些西北的琐事,善桐便提起来他们家二老爷的事,“这一次过来了,也不知道该不该上门拜望,毕竟二堂婶人在老家住着呢,昨天我们派人去问好请安,回来说,他们家大少奶奶又回娘家去了,家里也没个女主人在。”

“嗯。”大太太和四少奶奶对视了一眼,大太太便道,“你就不必去了,他们家是没有什么能做主的女眷,下回欧阳氏来请安的时候,再派人请你过来说话吧。”

她显然对善桐很有好感,或许真是因为善桐令她想到了去世了的女儿,情绪平复过来之后,便让她坐到身边来,一点点地问她家常琐事,还埋怨她,“自从女儿们出嫁,家里最少的就是热闹,很该把千金带来才是。”

得知大妞妞在家被祖母带,便又忙道,“多少年没见了,上回见面还是我从西北上京的时候,二三十年前的事了!很该一道过来做客才是,改明儿我邀几个人作陪,给你们洗尘!”

又好奇起来,“从来也没听见她要上京,这是来做什么的?”

善桐不禁又是一阵尴尬:人家这才感慨没把五姑娘说进桂家呢,这边自己就要来提桂含春的婚事了,但这件事又不能瞒人,便含含糊糊地说,“是来看沁哥的,连带着也相看相看京里的人家,想为二少爷说一门亲事。”

大太太果然不禁连声嗟叹,她这虽然没有把对许家的埋怨说出口来,但其实每一声叹息都是在嫌弃许家,善桐和四少奶奶都是明白人,因此才更觉得尴尬,四少奶奶看了几眼婆婆,要说话又忍住了。好在大太太很快也就转了语气,热情地道,“两家世代交好,二少爷的好,我们心里也是明白的,唉,要不是小五命薄。当时小七几乎都肯定要说进去和你做妯娌了,这件事我心底一直有愧,还想着当面赔罪呢。改明儿你和你婶婶一道过来,我当面和你婶婶说吧,一定尽量帮你们物色一户上好的人家!”

怪道人人都说她脾气古怪,从进门到现在,善桐终于感到两人的对话上了轨道,大太太的说话像是个阁老太太,比较滴水不漏了,她也正好客气。“姻缘都是说不清的事,这哪有对不起对得起的,伯母太客气了!”

又不免问几个堂姐妹的好,大太太说,“你二堂姐家里老侯爷去世了,这几年守孝呢,也很少出来走动。眼看着快出孝了,太夫人身子又不大好。六堂姐在宫中也就那样,七堂妹才过门没有多久,还是新媳妇,国公府规矩大,也不好常常和我们联系。”

善桐本待还要去许家看看她的,一面也是好奇,一面也是因为含沁和许凤佳毕竟是有交情在。听大太太这么一说,再结合她连声嫌弃许家的态度来看,便模模糊糊觉得也许这五堂姐生前境况恐怕不大如意,而七姑娘本来就是庶女出身,就算有丈夫照拂,要在府里站稳脚跟恐怕也不那么容易,便熄了心思。和大太太又说了几句话,见大太太望着自己,动不动就满是感慨地叹一口气,便觉得很不自在,没有坐到午饭时分就站起来告辞,大太太苦留着吃了一顿饭,席间四少奶奶又和善桐谈起来,“虽然未曾见过,但家母和诸太太昔年乃是手帕交,随母亲下江南时,曾在诸家落脚,可惜当时大姐姐也不在江南,倒是缘悭一面。”

没想到两个人还有这么一重关系,善桐忙又笑着道,“何止这一重渊源,我们家榆哥的病就是权神医妙手问诊大大缓解了的,当年还随在他身边一两年之久,这份深恩,我们至今是全家感念。”

四少奶奶也道,“是听哥哥提起过,当年西北局势那样危急,你还陪伴哥哥到前线求医,说是胆子极大,心思又细腻纯善,极是出众。我那时就想见你了,今日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的。”

善桐面上不禁一红,忙道,“那都是从前的事了,那时候年纪还小,也实在是情况太紧急了,家里没个男丁,要不然也轮不到我出面充数……”

大太太倒没听说过这个,问得了究竟,看着善桐的眼神又自不同,“真是胆大包天,家里人难道就不心疼你?”

没等善桐说话,就又叹道,“是了,有了儿子,看女儿就没那么重了。从前你堂伯何尝不是极疼几个女儿来着,自从有了九哥,女儿倒全都要靠后了。”

这话善桐依然不知道该怎么回才得体——这位阁老太太就像是当年的桂太太,久居上位,当着一般客人的面可能还能掌住,在小辈跟前简直是满口里跑马,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丝毫不顾忌场面。四少奶奶也大感尴尬,眼观鼻鼻观心,居然一句话都不肯多说了。

好在还是大太太自己把话题给兜回来了,因道,“是了,我刚想起来,许家、孙家这一向都有事,可吴家这几天似乎正要办赏花宴,若是你们没有旁的事,我就带你们过去,也算是多认识几个人。这吴姑娘我看着人就不错!”

“这几天除了林家恐怕也有一场花宴——”善桐刚开口,大太太眉头就是一皱,她打断了善桐的说话,“是永宁伯林家?”

善桐微微一怔,自然是点了点头,大太太垂下头看了看手指尖,过了一会才说。“按理呢,这话不该是我说的,但你们初来乍到,京里的局势还不清楚。只怕觉得林家眼下热闹,就当作是可以来往的人家了……”

她还要再说时,四少奶奶的眉头已经是越蹙越深,她忽然歉意地道,“是了,我这里还有点事,刚才几个姨娘来找……我就先出去了。”

大太太挥了挥手,并不在意,同善桐续道,“这么和你说吧,现在地丁合一的事,朝廷里闹得很厉害。文文武武,没有不分开站队的。林家名下土地多,跳得也就最高,仗着家里有一个圣上名义上的表兄弟,一向得到皇上的优容,这段日子以来,在朝堂上没少和你伯父作对,倒是和焦家打得火热……”

言下之意,自然是昭然若揭了。

善桐忽然感到一种强烈的无奈,她明白为什么四少奶奶要避出去了——桂家初来乍到,根本没有表露任何立场,虽说自己和阁老府上是近亲,但嫁出去的女儿,哪能事事都和杨家维持一样的立场?更何况世家大族之间联系有亲,总不可能因为她大太太一句话,任何不支持地丁合一的人家桂家都不予理会了吧?

她望了大太太一眼,见她面上虽有些惫懒,但双眼炯炯,也正打量着自己的神色,心下便更明白了:什么喜欢不喜欢,都是虚的,这位阁老太太,那才真是顺风顺水惯了,这是不把桂家看在眼里,才上来就要把自己挤兑到必须二选一的地步,是明摆着要把桂家裹挟到支持地丁合一的这一边里来呢。——这女眷的交际,本来还没什么人往政治层次上想,被她这么一说,倒是明晃晃地带上了深深的政治烙印。

只是这也太儿戏了吧,政治上的事,哪里是两三个深闺妇人可以作出决定的?善桐看了阁老太太一眼,见阁老太太漫不经心的,不禁就在心底叹了口气。

怪道说阁老太太脾气古怪呢,这不是摆明了给自己出难题吗?答应下来,那是要给家里添麻烦的,不答应下来,眼看就要得罪阁老太太,在京城社交圈里还能落得着好吗?

221、有名

也不知为什么,此时善桐想到的竟是多年前小四房二太太说的那些话。这位二太太提到自己的嫂子,虽然因为两重亲戚关系,嘴上是不敢明着抱怨的,可明褒暗贬的话却没少说。“她是名门闺秀,虽然是续弦所出,但从小哥哥姐姐们宠着,到了夫家,头些年丈夫也尊重,终究是命苦,生不出儿子来。脾气就越发有些古怪了,别看面上慈和,其实心底还是个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脾气。人命也好,王法也罢,都是顾不得的了。”

这话里暗指的是什么事,善桐已经记不清了,更大的可能还是自己和母亲根本就没敢去问,就连四婶都不敢张这个口。小五房内部虽然不消停,但提到闹出人命,始终都觉得那像是另一个世界的事。知道这样的阴私对她们来说也根本就没有好处,只是从这几句话多少也还可以看出来:哪管这位阁老太太看着和气,可私底下性子有多霸道,那是不用说的了。自己就是摆事实讲道理,恐怕也未必能说服堂伯母,反而会把气氛给越闹越僵。

从前在西北的时候,没出嫁时什么事都有家里人做后盾,一家人内部争斗,她是嫡出,又得到大家长宠爱,其实天然就占了上风,说难听点,除了二房刚回西北那几年,善桐还真不用费什么心思去讨别人的好。出嫁后虽然桂太太难缠,但一来两边接触少,二来她自己烦心事更多,几个儿媳妇就没有让她消停过,双方小过一招也就互相罢手,再说,这都是自家人,斗得再狠也不可能反目成仇。但到了京城就不一样了,小夫妻两个孤身在京,什么事虽不说指望族伯照顾,但也不好第一次见面就把关系给弄拧了——偏偏这位堂伯母又不是易与之辈。而她身上除了自己、含沁两人之外,也有桂家这个担子在呢。

善桐真感觉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她轻轻地润了润唇,只觉得这些年来祖母、母亲、父亲……甚至是嬷嬷奶奶、大伯母这些亲眷长辈的教导都在瞬间掠过了脑海,她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已经艺满出师的学徒一样,这么多年间学了这众多本领,终于到了登堂卖艺的一天。而到了这时候,她也有一点眩晕了——这可不是一家人了,真的惹恼了堂伯母,人家一句话,自己在京城的社交圈内,就很难左右逢源了。

您这是在为难我了!”她一咬唇,便多少带了些埋怨地说,嘟起嘴来,把不快给流露到了外头。“林家虽然也不是什么显赫人家,但和您说的一样,也是粘了皇亲国戚的边儿。若是我们杨家,那当然不怕啦,我们家也出了妃嫔,出了皇亲国戚嘛。可您想想,桂家在京城一点亲戚都没有,可得罪不起人!我要是不搭理她们,婶婶回头指不定怎么说我呢。”

这几乎是有点无礼了,哪有晚辈指责长辈为难人的道理?可阁老太太却一点都没有不悦,相反,她似乎被善桐的神态给取悦了,又似乎是被她这娇蛮地一嘟嘴给勾起了深刻的回忆,出了老半天的神,才猛地叹了口气,居然把语气给缓和下来了。“你说得也是……外头男人们的事,我们也不明白。”

便又问善桐,“你姑爷成天随驾,到京城小半年了也很少过来请安。上回我们老爷还问呢,怎么搞得,我们两家本来这么亲近的,现在倒是不亲近了。”

桂家一个武将人家,能和先江南总督后内阁大学士有多亲近?两边说亲是一回事,亲事不成了那关系肯定自然淡化,反正含沁是从未提过在京城可以依靠阁老府,桂老爷也很少说阁老府的事。只怕是眼下朝廷内斗得实在是太激烈了,阁老也要四处拉人站队是真的,说不准连堂伯母方才的这一番试探,都是得了堂伯示意,否则也不会自己这边刚糊弄过去,堂伯母不忍心再逼问了,转口就说什么‘男人的事我们不懂’,又问含沁怎么不来。

不过和她比,含沁自然是只有更滑头的,善桐对夫君倒是很有信心,因笑道,“我来京这么几天了,他才回来吃了一次晚饭,忙成这样,恐怕是真的惦记不上,我在这给他赔罪了。”

阁老太太吃惊地瞪大了眼睛,“这是说真的?他那样疼你,满京城都知道了,怎么你来了,他还不多回家陪陪你?”

满京城都知道了!

善桐顿时觉得肩上的压力更重了,她眼睛几乎都要瞪得溜圆,“什么满京城都知道,这我可……”

“我也是往大了说。”她越是七情上面,阁老太太看她的眼神就越慈和,“不过就连皇上都听说了,他自从到了京城,身边没有人跟着服侍起居不说,就连别人好心去送都给退了。那天皇上还打趣你舅舅呢,说是‘王大人的外甥女也太厉害了吧,实在是驭夫有术啊’。你虽然没到京城,可在我们几户人家间,已经挺有名的了。”

天家密事,天子当然也不是不会开玩笑的,但这种话流传出去的可能性不高,也就是几户重臣估计各有各的消息渠道,拿出来说嘴做个闲谈的话柄罢了。善桐想到去见舅母时,舅母劝了的那几次“该在身边提拔个人”,这才明白她的深意:虽说这纳妾不纳妾的,终究是个人的事,但含沁怕老婆,自己太彪悍,传出去始终大不体面。

果然,大太太见她神色阴晴不定,不禁又是噗嗤一笑,她亲昵地捏了捏善桐的手,推心置腹般地道。“傻孩子,其实你的心我尽明白的,你那位姑爷的身世,老爷也是提过的。这下嫁就是这样,男人呢顾忌到你的喜怒,自己是不敢轻举妄动的,也是尊重你的意思。你自己要知道做人,若是担心子嗣,那不用着急,我这里避子汤的方子多得是,连药材都有,你什么时候要用了就尽管说一声。现在我也不经常出门,随常就在家为几个去世的亲人祈福诵经,外头的事我是懒得多管了,你闲了没事就尽管上门来陪我说话。”

她禁不住抬起手来,以对初次见面来说略微过分的亲昵顺了顺善桐的浏海,“不怕和你说,我女儿虽多,可贴心的也没几个,除了进宫了的宁嫔之外,就连亲生的二姑娘都是牛心古怪的。倒是你呀,我一打眼就觉得可人疼,这长相、这做派,这笑起来的样子……”

定国侯夫人是否牛心古怪,善桐不敢妄加揣测,她这会算是明白了:确确实实,不打折扣,阁老太太对她的喜欢里,十分里有十分,那肯定是移情了。

#

因这番缘由,她从上房告辞出来时就比较晚了,四少奶奶正好也是又进来请安,阁老太太居然要亲自送她出门,这让善桐十分不安,可老人家执意如此,也只好不安地受了。四少奶奶也叮嘱她,“得空了还是把大姑娘抱来,家里人口少,有个孩子的笑声也是好的。”

刚才大家也谈起过了,善桐知道孙家规矩大,孩子已经开蒙读书,没事不能出门。许家两个小公子养得金贵,是大太太不要他们经常出门。虽然两个女儿就近在一城之内,但平时也就是一两个月孙家少爷上门一次而已。因便笑道,“有空一定再来,到时候别嫌我们烦。”

正说着,便握住四少奶奶的手道,“今日来也没和你说几句话,有好些事能聊的,下回再说吧。”

她这倒是真心真意的——一来初来乍到,需要尽快打开局面,结交朋友;二来善桐迄今对权仲白铭感五内,同他的妹妹自然天然就感到一阵亲近。四少奶奶微微一怔,抿唇一笑,又将她上下一看,便也点头道,“那就更要常来了,我才过门,不方便多出去。”

说着双方告辞分手,善桐回了家里,少不得要和桂太太汇报今日见闻。桂太太听说如今林家、杨家之间居然关系这样冷淡了,也不禁一阵咋舌,“看来京城的局势要比想象得还更乱得多了。”

又表扬善桐,“糊弄过去了就好,我们初来乍到,没必要一开始就跟着选边站。”

善桐倒是想知道自己一族究竟对地丁合一是怎么个态度,便乘势问桂太太,桂太太沉吟了一下,才不肯定地道。“你也知道,这事也就是在京城闹得凶了,我估计你叔叔都没想过这一茬,反正最后中朝怎么说,我们怎么做呗,这种事又不是地方上可以随意置喙的,再说,文武有别嘛。”

若是在从前,桂太太这一番话是说不出有什么不对的,可现在桂家要进京说亲——这说宗妇说白了是什么,无非就是进行一次政治投机。不然当年桂太太为什么一门心思一心一意地要说总督家的七姑娘?无非是从前觉得地方大员根深蒂固,两边距离远不容易引起君王猜忌,将来要再上一步那也是人家的福分。当时善桐父亲官职太小,的确还入不了他们的眼。而现在既然桂老爷觉得要挑中朝官结亲了,那就应该要仔细鉴别局势,寻找一个最稳当的亲家,最好是不要引起上头的猜忌,彼此两误,又能在接下来的这场大风波中屹立不倒,为桂家持续输送有力的支持。善桐倒是觉得:在这场风波里,桂家可以不参与,但一定要看明白。

不过这话就真的不可以直说了,桂太太又没一个去世的女儿,当着她的面还是要谨守小辈分寸。含沁当晚又留宿宫中没有回来,善桐第二天早上起来,还想去孙家拜望,吃过早饭,阁老府居然来了两个年轻轻的媳妇给她送东西,“四少奶奶说,这是昨日新得的玉珠花,今年春天最时新搭了一朵白玉兰,把玉兰卷在发髻里添香。因桂少奶奶才到,怕是还没得,请少奶奶别嫌弃拿不出手。”

善桐一边听她说,一边打开盒子看时,果然是将白玉、黄玉珠细细琢磨出来,拿银线盘成的玉兰花形状,一色两朵,并头摆在漳绒衬里上,倒是好看。她一边拈起一朵给桂太太看,一边道,“真是想得巧,也不知是谁作兴出来的,她有心了。”

得到她的赞美,那媳妇也显得与有荣焉,她容光焕发,抿唇笑道,“少奶奶能这样说,我们家四少奶奶就高兴了。这东西虽不值什么钱,玉珠子也还是我们自己费心挑选出来的,比一般店里的都要更细巧匀净。”

倒是桂太太有些不以为然,只是赏玩了片刻便放下了,并不做声。善桐笑盈盈地把珠花收好了,又让人把两个媳妇,“好生款待,用一口茶,我还和你们说话呢。”

这两位便笑盈盈地退出去了,人走了桂太太才说,“这个杨家四少奶奶也有意思,玉珠银线花,就是再值钱也不过是二三十两银子吧?这是什么意思,我不明白了。”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无非是昨天看着自己打扮不符合京城潮流,她年轻媳妇,和舅母、堂伯母不一样,对这种事是最敏感的了。只看送玉珠花来的是两个媳妇子,便可知道四少奶奶是来送人教她的。善桐微微一笑,道,“我们昨日一见了就互相说的上话,恐怕是她惦记着我才到京城,不知道该如何打扮,也是一片好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