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恩伯夫人闻言,又气又急又心疼,也忍不住掉下泪来,哭道:“我到底上辈子造了什么孽,这辈子要生下你这个小冤家来气我?我可都是为了你好,你却反倒说我逼我…我知道你舍不得两个孩子,可两个孩子到底是容家的血脉,难道容家还真敢让他们受什么大的委屈不成?至多以后我和你父亲多看顾他们一些也就是了,你是与容三和离了,可你是两个孩子的亲生母亲这一点却是无论如何都改变不了了,那我们做外祖父母的看顾自己的外孙,难道还有谁敢有二话不成?你也想一想,你今年都二十了,女人一辈子能有几个二十年,难道你还真打算这样憋屈的过一辈子不成?若夫婿与你一条心,待你好也就罢了,偏容三又是这样,让我怎么能放心…”
顾氏哭道:“他再不好,到底也是我丈夫,是我两个孩子的父亲,娘叫我怎么说舍就舍?更何况家里还有妹妹侄女儿们还没出嫁,有个和离过的姐姐姑姑,是很光彩的事吗?求娘别逼我了,我心里已经够难受了,若连娘都要逼我,我就真只有去死了!”
娘当她不想离开吗,如今的宁平侯府于她来讲,就好比是一座牢笼,禁锢了她的身,而她对容潜至今依然不改的眷恋和两个孩子的不舍,又如另一座牢笼,禁锢了她的心,她实在没办法离开,哪怕如今的日子,于她来说每一日都是煎熬!
永恩伯夫人还待再说,床上原本睡着了的之哥儿忽然被惊醒,哇哇大哭起来,顾氏当下也顾不得哭了,忙将孩子抱起来,手忙脚乱的哄起来,却是哄了半日都哄不好,永恩伯夫人虽然满心的心疼与气愤,见此状也只得暂且压下,打算等过几日再来瞧顾氏,看多给她几日的时间,她能否想通。
适逢容潜满脸是笑的走了进来,顾氏此番生了儿子,容潜可以说是最高兴的一个,不但高兴他后继有人,有了传承香火的人,更高兴他争夺爵位的胜算有多了两分,是以连日来他都走路带风,哪怕府里自太夫人宁平侯以下,都没因此而表现出多么高兴的样子。
不想一进门就见永恩伯夫人没个好脸,床上的顾氏虽忙着哄孩子,眼圈却分明红红的,容潜心里登时一“咯噔”,估计是先前之事终究还是传到了后者耳朵里,面上却做不知不觉状,仍满脸是笑的上前给永恩伯夫人作揖见礼:“小婿给岳母大人请安…”
话音未落,永恩伯夫人已冷笑道:“免了,若容三爷能少气我女儿一些,我自然安,反之,就算容三爷嘴上说得再好听,我也安不起来!”
顿了顿,又道:“容三爷来得正好,我正有事情要与容三爷商量。是这样的,我前儿个在外面听到了一些风言风语,才与我女儿查证了,不想那些风言风语竟是真的,所以我的意思,打算让我女儿与容三爷和离,未知容三爷意下如何?”
早在方才永恩伯夫人叫自己‘容三爷’时,容潜心里已浮起了一股不祥的预感来,要知道素日里永恩伯夫人都是叫他‘姑爷’,且自来都是一脸慈祥的,何曾这般疾言厉色过?果然永恩伯夫人接下来便说要让顾氏与他和离,且不说他与顾氏夫妻三年多,他是真的喜欢顾氏,只凭他还需要仰仗永恩伯府这个岳家的地方还很多这一点,他便说什么也不会放顾氏走。
因忙“噗通”一声跪到了永恩伯夫人面前,满脸羞惭悔愧的道:“小婿的确犯了滔天大错,如今也不敢奢求岳母大人的原谅,但小婿只是一时糊涂,且如今也已认识到错误了,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求岳母大人再给小婿一次机会,小婿发誓,以后绝不再做半点让奶奶不高兴的事,绝不再让奶奶受半点委屈,还求岳母再信小婿一次!”说完,深深磕下了头去。
永恩伯夫人岂是被容潜三两句好话就能打动的人,也就是顾氏因为深爱容潜,才会那般痛苦那般放不下了,继续冷笑道:“当初我把女儿交到你手上时,你也是这般说的,绝不会让她受半点委屈,可如今怎么样,你叫我怎么还敢相信你?”蓦地拔高声音,“不必再说了,我女儿是定要与你和离的,你若不签这和离书,我们便上顺天府,请府尹大人分说!”
不想却因声音攸地拔高,唬得床上已被顾氏哄得不哭了的之哥儿又大哭起来,顾氏心里本就乱糟糟的,这会子又见儿子哭得一抽一抽的,心疼不已越发烦乱,也顾不得旁的了,对着永恩伯夫人和容潜便吼道:“你们要吵,只管去外面吵,没听见之哥儿嗓子都哭哑了吗?”说完抱着之哥儿轻轻拍打起来,哄着哄着,自己也是忍不住流了满脸的泪。
永恩伯夫人到底心疼女儿,忙压低了声音道:“我们出去说便是,你别哭,月子里可不兴哭的,以后眼睛疼。李妈妈,你好生服侍着你小姐,让她别哭了,另外再让人即刻煮个鸡蛋来,给她滚滚眼睛…你还愣着做什么,还不跟我出去!”后一句话,显然是对容潜说的。
容潜闻言,心下虽忐忑,到底不敢不从命,只得拿祈求的目光看了眼顾氏,又拜托李妈妈定要好生照顾她后,方起身跟永恩伯夫人去了外间。
一去到外间,永恩伯夫人便冷冷道:“怎么样,你答不答应和离?”
容潜怎么可能答应和离,只得又“噗通”一声跪下了,哀求道:“小婿真的已经知道错了,求岳母大人不看小婿的面,只看在您两个外孙的面上,就饶过小婿这一次罢?小婿素日与奶奶有多恩爱,岳母大人也是知道的,总不能就因为小婿一时糊涂,便将小婿整个人都否定了,一竿子全打死了,再不给小婿以翻身的机会罢?只要岳母大人能饶过小婿这一次,以后小婿什么都听您和奶奶的,决不再让奶奶受半点委屈!”
想起容潜这个女婿是当初自己亲自挑选的,撇开那件事以外,他本人还真没什么值得诟病的地方;且先前顾氏有一句话正好说到了永恩伯夫人的心坎儿上,那就是她家中的确还有女儿和孙女儿没说亲,若真让她们有一个和离过的姐姐和姑姑,于以后说亲自是大为不利的,永恩伯夫人的脸色到底缓和了几分,道:“你说你以后再不让我女儿受半点委屈,可我女儿现下就正受着委屈,她为你们家生了真正的嫡长孙,可你们家是怎么对她的?洗三礼冷清到如此地步,连寻常小门小户都及不上,你两个婶婶更是从头至尾都在摆脸色与她瞧,若这都不叫受委屈,你倒是告诉我,到底要怎样才叫委屈?”
容潜被永恩伯夫人说得无言以对,他又何尝不知道顾氏受了委屈,可如今宁平侯不待见他,而这家中什么都缺,就是不缺踩高拜地的人,他又有什么办法?只得勉强与永恩伯夫人道:“岳母大人放心,明年三月便是会试了,小婿此番一定会高中,让府里的人再不敢慢待奶奶的!”
却只换来永恩伯夫人的冷笑:“你就那般肯定你一定能高中?况就算你高中了又怎样,至多也就能选个七八品的小官儿而已,连为我女儿请封诰命的资格都没有,到时候我女儿不一样被人慢待,一样受了委屈没地儿哭去?”
永恩伯夫人之所以这般说,不过是有意刁难容潜,想让他知难而退答应与顾氏和离罢了,事实上,像容潜这般年纪轻轻便已是举人的了,整个京城乃至全国都找不出几个来,容潜其实还是很有几分真才实学的。
然听在容潜耳朵里,却以为永恩伯夫人是在暗示他顾氏之所以被怠慢受委屈,只是因为这个家不是他说了算,就算他高中了,顾氏身上的诰命也太低了,是在暗示他让他去争夺爵位,因咬牙说道:“岳母大人放心,我一定会为奶奶挣来一品诰命,一定不会再让她被人慢待,求岳母大人给我个机会,让我证明给您老人家看!”
什么情况下自己的女儿才能得到一品诰命?永恩伯夫人是聪明人,自然知道答案,虽觉得容潜这根本就是痴人说梦,实在可笑,奈何现下女儿也不答应和离,还得从长计议,慢慢儿的劝她才好,倒不如就假装相信他的话,让他去折腾的好,若是真能为自己女儿折腾来一品诰命,那自然就最好了,若是不能,于她们来讲也没什么损失,反倒更能理直气壮的让他答应和离。
遂作出一副被容潜打动了的样子,叹道:“罢了,你既有这个决心和志向,我便再相信你最后一次,若你食言了,可就别怪我不念旧日情分,定要将女儿带走了!”
只要不是现下便将人带走就好,容潜自然是感恩万谢,忙又重重与永恩伯夫人磕了个头,说了一车的好话,殷勤的将人送走后,方折回屋里,小意儿讨好起顾氏,并暗自思索起到底要如何才能将容湛出去,将世子之位归于自己囊中来。
君璃自然不知道晨光院这边发生的事及容潜的打算,连顾氏生了儿子一事也没对她造成什么影响,虽然顾氏甫一生了儿子,府里便有下人窃窃私语说她生不出儿子,如今三奶奶却生了儿子,以侯爷素日对三爷的宠爱,指不定因此又得意三爷,世子之位最后到底属于谁依然未知呢?横竖她本来就没稀罕过那劳什子世子之位,若是宁平侯真因此将世子之位给了容潜,她反倒要拍手称好了。
她只是在听说了容潜给儿子起名为‘改之’后,嗤之以鼻了一番而已,丫以为自己儿子是杨过呢,怎么不直接起名为‘容过’得了?果然是人生处处不狗血啊!
然后,她便一边带皎皎,一边为九月君珏和容湛都要下场参加乡试一事忙活了起来。
本朝的乡试是每年的九月,会试则在次年的三月中旬,殿试在四月初一。
容湛只是考武举且一开始便只打算止步于武举也就罢了,君璃并不是很为他担心,可君珏就不一样了,君珏寒窗苦读十几载,为的就是今朝,自然马虎不得,不然,又得再辛苦三年,才能等来下一次乡试。
君璃不仅亲自动手给他从里到外都做了一身新衣裳,还特意到集贤斋为他选买了四套最好的文房四宝回来,使旁人去也不放心,又使了廖妈妈和晴雪过去君珏的住所贴身服侍,不想潘氏早使了自己的陪嫁妈妈过去,将君珏的衣食住行都打点得井井有条,廖妈妈与晴雪回来一说,君璃方放了心。
只依然有些患得患失,每日都亲自瞧着人炖了这样那样的补汤,命人送过去给君珏喝,还再四的命他务必要劳逸结合,万万不能累坏了身子,看得容湛心里是酸溜溜的,忍了又忍,这日到底还是没忍住在向妈妈奉命送了汤出门后,向君璃道:“奶奶如今一半的心思花在舅兄身上,另一半则花在皎皎身上,怕是早已忘了我也是要下场参加武乡试的人了罢?”
君璃听他的语气都酸得快要倒牙了,忍不住笑了起来,道:“我哪里忘了你也要参加乡试了,我前儿不是也给你从里到外都做了一身的新衣裳吗?还有我每日让人炖的补汤,难道你就没喝不成?不过是因我们朝夕相对,珏弟则见面一次不容易,所以我才多关心他一些罢了,要不这样,我带着皎皎住到他那边去,然后让人也每日给你送汤,每次都叮嘱你一大篇话可好啊?”
容湛怎么可能让她住去君珏那里,还是带着女儿一起去?他如今是几个时辰不见女儿便想得慌,做什么事都没劲,定要进来看女儿一眼才能继续做事,若真任由女儿被带走,他成日里也不必做什么事了,只往返于君珏的住所和宁平侯府就够了,因忙道:“好了,我不过就是白说说而已,就招来奶奶这么大一篇话,我以后不说了也就是了。”
话虽如此,只脸上依然一副委委屈屈的样子,君璃见状,只得凑到他耳边小声道:“好了,别生气了,至多晚上我…”
“真的?”听得容湛双眼一亮,立时不觉得委屈了,因说道:“怎么这天儿还不黑下来,若是能立时黑下来,那才叫好呢!”
说得君璃一啐,嗔道:“没个正经的,也不怕人听了去笑话儿你…”
话没说完,里间忽然传来皎皎的哭声,君璃忙起身道:“孩子醒了,怕是要吃奶,我瞧瞧去。”一边说着,一边已进了屋。
容湛方才回来时,皎皎早睡了,他只能看看宝贝女儿的睡颜,如今听得醒了,自然也要跟进去瞧瞧,与女儿玩上一玩才好。
一进得屋里,就见君璃坐在床上,一手抱了孩子,一手拿了帕子在擦拭胸口,等擦拭完了,将胸前红樱往皎皎唇边蹭了蹭,皎皎便张嘴裹住,慢慢吮吸起来,小模样儿不知道有多可爱。
容湛忍不住伸出一根手指,让皎皎的小手握了,另一只手则时不时的摸摸小家伙儿的脸,或是蹭蹭君璃的胸口,心里的满足满得几乎要溢出胸口来,觉得这样的日子,就算是让他去做神仙,他也是一定不情愿的!
总算回归了,孩子留在了老家,想得我昨晚上一晚上都睡不着,最多俩星期,一定要回去接来,不然得疯了;感冒还没好,昨晚上咳得半死,老公早上居然说不知道,我勒个去,睡得是有多死,不过看在他昨天开车8小时的份儿上,原谅他了…亲们,不好意思哦,前段时间更得少,请大家千万见谅,么么,O(∩_∩)O~
第二百零四回 双喜
章节名:第二百零四回 双喜
到了九月十八那天,宁平侯府上下的主子都是天没亮就起床了,由宁平侯领着祭拜了祖先,又对着容湛说了一些下场考试应该注意的话,虽然他自己也没考过武举,对要注意些什么并不算了解,且武乡试不比文乡试,考的本就是不必怎么用脑子的科目,然后才和二老爷、三老爷并小一辈子的爷儿们,一大群人浩浩荡荡的将容湛送到了大门外。
大门外,车马早已备齐了,跟着去服侍的小厮们也早已候着了,直到容湛翻身上了马,都骑出老远了,宁平侯才向一旁二老爷三老爷叹道:“希望湛儿此番能够旗开得胜,高中归来!”
这种时候,二老爷三老爷自然不会说扫兴的话,因都点头笑道:“大哥只管放心,湛哥儿一定能高中的,大哥只管在家里安心的等着好消息传来!”武乡试不比文乡试,那是比试完便能即刻出成绩知道中还是没中的,故二老爷三老爷有此一说。
宁平侯叹道:“如此就承二弟三弟的吉言了!”一回头,不经意却见容潜正一脸葳蕤的打瞌睡,当即气不打一处来,冷声喝道:“你做出那副垂头丧气的晦气样儿做什么,是安了心要触你大哥的霉头,让他落…”话到嘴边,想起‘落第’二字委实不吉利,忙咽了回去,喝道:“还愣着做什么,还不离了我眼前呢,看见你就生气!”说完拂袖而去。
二老爷三老爷等人见状,也不好说什么,忙使眼色示意各自的儿子跟着各自去了。
余下容潜一个人站在原地,想着父亲连辩解的机会都不给自己一个,让自己告诉他自己是因为晚间读书读得太晚,今日又起得太早所以才没精神的;还想着三年前自己下场时,父亲是何等的看重,甚至亲自送了自己去贡院,可如今却连正眼看自己一眼都不愿,不由又是委屈又是忿恨,在黑暗中咬紧了牙关攥紧了拳头。
内院里,太夫人也领着一众女眷在自己院里的小佛堂恭恭敬敬给菩萨上了香,又不顾年迈,跪在蒲团上念了半个时辰的经,才就着二夫人的手起来,被拥着回了素日起居的正房东次间。
二夫人便命人摆饭,随即笑向太夫人道:“今儿个可要偏娘的好东西了,真是想起娘小厨房里做的菜我口水都要掉下来了!”
太夫人笑骂道:“说得就跟谁苛扣你的饮食似的,还口水都要掉下来,也不怕你弟妹和几个小辈笑话儿你。”
三夫人岂肯让二夫人专美于前,忙也笑道:“二嫂可是说出了我的心声,我又怎么会笑话儿二嫂?”
妯娌两个一搭一唱的,逗得太夫人十分的喜悦,方才的紧张气氛也随之不翼而飞了。
君璃趁机提出告辞,“…皎皎一个人在家里,孙媳委实有些个不放心,就不陪祖母了,还请祖母见谅。”这也是她自去年大年夜以来与太夫人之间形成的无言的默契了,她隔日来向太夫人请安,该尽到的礼仪半点让人挑不出毛病,太夫人则受了她的礼便打发她回去,自然嘴上都是打着体恤她怀孕或是带孩子的不易,祖孙两个看起来倒也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
不想今日太夫人看起来却像是有意要打破这份默契了,当即便脸色有些不好看的道:“你既放心不下皎皎,就让奶子将她抱过来,在你眼皮底下守着便是,素日也就罢了,你不欲在我这里多留我也不理会,可今儿个是你爷下场的日子,连我做祖母的待会儿用罢饭后,尚且要继续去佛堂为他祈福,你做人媳妇儿的,难道更该更心虔一些才是?”
顿了顿,又道:“说起皎皎,如今都快四个月了,我做曾祖母的见她的次数却连一个手指头都数得过来,怎么你是怕我吃了她,所以总是不让我见她不成?你只放心,她是我的亲曾孙女儿,我心疼她的心,只会比你多不会比你少,你只放心让人将她抱来便是,不会让她在照妆堂少一根头发的!”
一席夹枪带棍的话,说得君璃心里登时不痛快起来,什么叫素日是她不欲在照妆堂多留,分明就是太夫人与她两看生厌,所以彼此只走个过场而已,如今倒全成她一个人的错了;还有皎皎,她的确不情愿抱她来见太夫人,可那也是因为她知道太夫人不喜欢她,她的女儿她心疼,太夫人都摆明了不喜欢她了,她自己不会再抱了她来自取其辱,说穿了,太夫人分明就是在有意刁难她而已!
若是往日,面对太夫人的刁难,君璃忍了也就忍了,让她留下她便留下也没什么,迎晖院有廖妈妈和晴雪照顾皎皎,她没什么不放心的,可今日不但是容湛下场的日子,也是君珏下场的日子,就算知道有潘氏代为打点一切,她依然有些不放心,打算这便回去使人去瞧瞧,看君珏是否已顺利抵达贡院了,该带的东西是否也都带齐了。
是以太夫人话音刚落,她已笑道:“祖母您老人家年纪大了,又是长辈,岂有让您老人家一直为大爷祈福的道理,没的白折了大爷的福,还是让孙媳家去后一个人为大爷祈福即可,您只管与二婶三婶并祝妈妈抹牌作耍,安心等着大爷的好消息罢,孙媳就不打扰祖母的雅兴了,且先告退了!”说着屈膝行了个礼,不待太夫人发话,已径自退了出去。
余下太夫人看着她的背影,只觉一口气哽在喉间,吐吐不出来,咽咽不下去,半晌方缓过来,当即气了个脸红脖子粗,那个君氏,也未免太目中无人了,她眼里还有自己这个祖母吗?如今还不是世子夫人,也不是举人娘子呢,就已轻狂成这样了,等明儿真成了世子夫人举人娘子,岂非越发要狂上天了?不行,她一定要趁早将她的嚣张气焰打压下去才是,不然将来别说府里其他人,只怕连她都要看她的脸色过活了!
其实过去这将近一年以来,太夫人已真切意识到二夫人三夫人管家与君璃相比,到底有多大的差距了,也明白若再由二人这般折腾下去,只待将去年君璃煞费苦心自府里那些以权自肥的管事们私囊里掏出的那几万两银子花用殆尽,宁平侯府便又将回来以前入不敷出,只剩下一个空架子的时候,所以太夫人近来已萌生了找机会继续让君璃接手管家的念头。
可在那之前,君璃一定要变成一个合格的世子夫人,一个她想要的样子才成,不然有一个只会管家,却一点也不宽容大度,一点也没有大局观的当家主母,宁平侯府的将来依然堪忧。
所以太夫人方才才会出言敲打君璃,也是想着容湛此番若真中了武举,只怕自己只会越发弹压不住君璃,这世上人与人相处,自来便不是东风压倒西风,便是西风压倒东风,她不想做被压倒的那一个,便只能竭尽所能压倒别人了,只可惜君氏实在不受教,那就别怪她不客气,只能用一些非常手段了!
再说君璃回到迎晖院后,第一件事便是先去看了女儿,见小家伙还睡得香,方轻手轻脚退出了内室,叫了向妈妈过来吩咐:“妈妈即刻去一趟大少爷那里,问问大少爷需要带的东西可都带齐了,人是否已顺利抵达贡院了?还有三日考完后,去接的人可都已安排好了?等问清楚了,即刻回来告诉我!”
“是,奶奶。”向妈妈忙应声而去。
君璃看着她走远了,方命人摆了饭,慢慢的吃起来,看着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倒是一旁廖妈妈一脸的紧张,嘴里时不时的念念有词,见君璃半点都不紧张,还说道:“奶奶看要不要给大爷念念经什么的?”
“给大爷念念经大爷便一定能高中了?”君璃不答反问,“若世上有这么便宜的事,之前大爷便不必日日练武练得那般辛苦了,只管等着我们与他念经即可。”
就像之前在太夫人的小佛堂时一样,太夫人念经时或许还有几分真心,可二夫人与三夫人能有几分真心,那就真是不好说了,所以容湛能否高中,与为他念经的人心虔不虔根本没有关系,关键还在于他平日的努力,而他平日有多努力她都是看在眼里的,比起临时抱佛脚,她更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
当然,君璃心里也并非一点都不紧张,只不过她没有像廖妈妈那样表现出来罢了。
廖妈妈被君璃说得讪讪的,道:“这不是想着多少能安心一些吗?”却也知道君璃言之有理,渐渐倒也没那么紧张了。
一时向妈妈回来了,说君珏那边一应事情都已打点妥了,早上出发前,是族长与族长夫人一块儿领着他祭的祖先,族长夫人又使了得用的管事亲眼瞧见他进了贡院的大门方折回来,让君璃只管放心。
君璃这才松了一口气,度日如年的等待起二十一日来,本朝乡试,自来是三场连考,所以容湛与君珏都得二十一日方能考完。
三日说长不长,说短却也不短,君璃虽觉得等待的日子实在难熬,但因照顾孩子是最琐碎最花时间的,所以倒也很快便将三日熬了过去。
到了考试的最后一日,宁平侯一大早便已使人去皇家御用演武场外等着了,因这种考试一考便是三日,既吃不好也睡不好精神还高度紧张,每场都跟熬罪似的,就算考上了也得脱一层皮,所以等容湛出来时,虽然不至于直接便躺倒,依然在马车里缓了半个多时辰,方恢复了几分力气,命车夫回府,也所以,喜报几乎与他一起抵达宁平侯府。
容湛如愿中了武举人,虽然排名很靠后,靠后得从后面数起,一只手便能数到他,但到底也是中了,且像他这样的公侯子弟,三分之二是只知吃喝玩乐斗鸡遛鸟之辈,剩下的则大半是靠萌袭恩封或后来捐官,正经能从正途科举考出来的,整个京城怕是十个手指头都数得过来,所以哪怕容湛考的只是武举,武举人在文举人面前自来矮了一等,依然让太夫人和宁平侯高兴至极,送走了报喜的报子以后,当即便决定要大摆筵席庆祝一番,好叫整个京城都知道自家儿子有出息了。
还是容湛发话说自己不过敬陪末座侥幸中了举人而已,实在不值得大肆庆祝,以免旁人笑话儿宁平侯府轻狂,且自己累得很,只想好生歇息一段时日,接下来又要去兵部候选等候补缺,好说歹说才打消了太夫人和宁平侯大肆庆祝的念头,改为只请亲朋本家来家里乐呵一日。
容湛回到迎晖院,第一件事便是先去看女儿,三日没看女儿,他心里简直抓心抓肺的想。皎皎也给当爹的长脸,本来容湛进屋前她正哭的,一见容湛便不哭了,张开没牙的小嘴,笑得牙龈都露出来了,让容湛心里霎时软成了一滩水,抱过女儿便狠狠亲了一口,得意道:“闺女,你以后就是举人老爷的闺女了,你高兴不高兴?为你爹自豪不自豪?”
被君璃接过孩子后,一把掀到了一边,嗔道:“浑身脏兮兮的,也不怕把女儿给熏着了,还不快去洗个澡换件衣裳饬饬,仔细女儿嫌弃你!”
容湛呵呵笑道:“我的女儿,怎么会嫌弃我?是不皎皎,你不会嫌弃爹爹对不对?”话虽如此,到底还是听话的进了净房,自沐浴更衣去了。
君璃则将孩子递给了一旁的廖妈妈,然后吩咐向妈妈:“你去一趟大少爷那里,看大少爷回去了没有,让大少爷休息好了,便过府一趟。”
待向妈妈去后,君璃忙又吩咐人去厨房看饭菜都准备得如何了,容湛看起来明显憔悴了不少,得好生吃一顿,再好生睡一觉,恢复一下元气才是。
片刻过后,容湛梳洗完出来了,君璃忙命人摆饭,满桌子都是容湛爱吃的菜,容湛当即狼吞虎咽起来,君璃一直在一旁让他‘慢点慢点,没人跟你抢’,他才渐渐缓了下来。
等到容湛吃完饭,正吃茶时,向妈妈也回来了,屈膝行礼后禀道:“大少爷一出贡院的门便躺下了,是被管事抬上马车送回家的,这会子正睡觉呢,族长夫人说有她照看大少爷,让奶奶放心,听说了咱们大爷高中的消息后,还让我恭喜大爷和奶奶,说过几日一定亲自登门道贺。”
君璃点点头,让向妈妈下去歇着,然后打发容湛睡了,才抱了皎皎去院子里散步,孩子大了,白日里睡觉的时间便越来越少,也越来越喜欢去户外,所以如今只要一有空闲,君璃便都抱在皎皎在院子里玩。
容湛这一睡,便直睡到次日天都大亮了,才睁开了眼睛,只觉神清气爽,浑身又充满了力气。君璃早不在屋里了,容湛本来正欲叫人的,就见皎皎还睡在一旁,也不知道小家伙梦到了什么,“咯咯咯咯”的一连笑了几声,喜得容湛是抓耳挠腮,一叠声的叫君璃进来,一副迫不及待想要献宝的架势。
不妨声音太大,吵醒了皎皎,当即大哭起来,把三步并做两步急急进屋来的君璃气了个够呛,瞪着容湛道:“她少说也得再有半个时辰才醒,是不是你把她弄醒的?”
说得容湛讪讪的,“我怎么知道她这般惊醒,我又不是有意的。”顿了顿,又道,“奶奶你不知道,方才皎皎在梦里笑出了声,那声音可好听了,我还是第一次听到,想着只怕你也没听到过,所以才会想叫你也进来一块儿听听的,谁知道…”
君璃早抱了皎皎在怀里轻轻拍着,听得这话,却撇了撇嘴,道:“谁说我没听见过,我早听过好几次了,也值得你跟捡了金子似的高兴。”
话音未落,容湛已急道:“你都听过好几次了,那怎么也不说叫了我一块儿听听?真是,害我白错过了我闺女好几次笑,不行,你得赔我,不然今儿我便不起来了!”
“哟,还耍起无赖来了?”君璃好气又好笑,“果然如今是举人老爷了,架子也拿得比往日大了?好罢,你倒是说说,要我怎么赔你?”
容湛诡秘一笑,附耳向君璃道:“你什么时候白日里让我…”
一语未了,已被君璃揪住了耳朵,“你成日里都想什么呢,尽想这些不正经的了,没见女儿还在呢?”
容湛脸皮厚着呢,一点也不觉得难为情什么的,“那奶奶的意思,是不是皎皎不在这里就可以了?”
“呸!就会钻我的话漏子…”君璃啐道。
两口子正耍着花枪,有小丫鬟的声音自外间传来:“回奶奶,舅爷来了!”
君璃听说,忙正色道:“快请!”又向容湛道:“你还不快起来,等会儿让珏弟看见你青天白日的躺在床上,你也好意思。”
容湛道:“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倒是舅兄,不过一个文弱书生,才熬了三日,竟只休息了一夜便缓过来了,倒是比大多数人都强些,罢了,我这便起来,也省得舅兄想着他一个考文科举的都只休息了一夜,我考武科举的却还及不上他,也未免太丢人了。”
君璃道:“你知道丢人就好!”说着命人打了热水进来容湛梳洗,她自己则抱了皎皎,先去了花厅。
不多一会儿,便见君珏被小丫鬟引着进来了,穿一身浅灰长衫,瞧着虽瘦了一些,精神却极好的样子。
“姐姐!”君珏一进来便抱拳给君璃见礼,又伸手去抱皎皎:“皎皎,这么些时日没见舅舅,有没有想舅舅啊?”说着将一个碧玺玉的平安扣挂到了皎皎脖子上。
君璃见那扣子通体碧色,颜色匀称,一看便知不是凡物,因忙嗔道:“不是让你别每次来都给皎皎这些贵重的东西吗,你怎么又来了,也不怕宠坏了她!”
君珏笑道:“我如今就她一个外甥女儿,不宠她倒宠谁去?况女孩儿家就是要宠着才好,姐姐只管放心,等明儿有了小外甥,我一定不会这样的。”
君璃撇嘴道:“一肚子的歪理,算了,我说不过你。对了,你考得怎么样?座师怎么说,有没有把握?”
“座师说应该能中,就看有没有那个运道了。”君珏说得很保守,事实上,不但他自己觉得考得不错,座师看过他默写的卷子后,也说铁定能中,且名次应当比较靠前,让他戒躁戒躁,继续准备明年三月的春闱。
君珏说完,又笑道:“对了,还没恭喜姐姐呢,如今也是举人娘子了,只等明儿姐夫补了缺,再拼个几年,不愁不能为姐姐挣来凤冠霞帔。”
“凤冠霞帔的也就罢了。”君璃摆手道,“我只要能如愿出去过咱们一家子的小日子就好,旁的都不重要。”
姐弟两个正说着,容湛过来了,君珏忙又起身见礼,向容湛道喜,“只盼过些时日放榜时,我也能有幸得中,那我与姐夫便算是同年了,将来还得请姐夫多多关照才是。”
容湛笑道:“我与舅兄算什么同年,武举天生就比文举矮一头,不过饶是如此,我也知足了,只等明儿补了缺,也算是终于将业给立起来,以后不至使皎皎因我这个父亲蒙羞了。”
君珏点点头,又问容湛打算谋什么缺,容湛道:“且先去兵部打听打听,再计议不迟,若是能外放出京就最好了,到时候再说罢。”
郎舅二人又说了一回话,君璃留君珏吃了午饭后,才让他回去了。
到了九月二十八日,乡试放榜的日子,因知道君璃挂心,容湛一大早便骑了马亲自去看榜,约莫一个多时辰后回来,一见了君璃便欢天喜地的道:“舅兄中了,第七名,我回来时,已听说报子报喜去了!”
“真的?”君璃当即满脸的笑,抱了皎皎道:“听见了吗宝贝儿,你舅舅中了第七名,如今你不但有个举人爹爹,还有个举人舅舅了,可真是双喜临门!”
第二百零五回 太夫人的心思
章节名:第二百零五回 太夫人的心思
每次乡试会试后放榜之日,不管有没有子弟应试的京城众豪门勋贵之家都会很忙碌,忙着派人去打听今科中举中进士的都有谁,看有没有自家的子弟或是有没有与自家有交情的;再不然,就是打听那些排名比较靠前的新贵们已婚否,若是能将其招为自家的女婿那就最好了,若是不能招为女婿,多少能套上几分交情,趁早下注投资,等到将来新贵们飞黄腾达了好提携自家也不算差…总之就是各种忙碌,民间甚至还因此而衍生出了不少“榜下捉婿”的话本戏文,其时之热闹,有此可见一斑。
如此一来,君珏中了第七名举人的消息自然很快便为宁平侯府上下知道了,当下心里都禁不住酸溜溜的,暗自羡慕妒忌着君璃的好命:已经有生母留下的大笔嫁妆了,谁知道和离后再嫁竟然也能过得这般好,将夫婿的心拢得死死的不说,本来不学无术的夫婿因不知怎么开了窍,竟凭自己的努力考了个武举人回来,让她也跟着夫荣妻贵,水涨船高。
这也就罢了,明明她都已娘家闹得水火不容,等同于没娘家的人了,又失了太夫人的欢心,还没能生下儿子,本来正该夹着尾巴做人的时候,谁知道胞弟又中了举人,名次还这般靠前,可见是有真才实学,来年春闱想也知道会有一个好名次,将来不愁不前程似锦,让她又抖起来了,这人怎么就能有这么好的命呢?果然“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哪!
除了暗自羡慕妒忌的诸如二夫人三夫人二奶奶之流,还有暗自愤恨不平兼恐慌的,不必说正是容潜了,本来他夺得世子之位的希望就已很渺茫了,谁知道先是容湛那个白眼儿狼中了武举人,如今君氏那个贱人的胞弟又中了举人,名次还如此靠前,甚至其现下的年纪比当初他中举时年纪还要小?
须知他当初虽然中了举,名次却已挂桂榜百名开外,这三年来琐事又多,根本不曾静下心来好生读过书,想也知道来年春闱便是侥幸中了,也不会有什么好名次,到时候君氏之弟再中个靠前的名次,便是祖母如今已不喜她了,只怕也不会再出言阻止父亲为容湛请封世子,到时候名分既定,他便是使尽千般心计万般手段,只怕也无力回天了,不行,他决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
与容潜抱有大同小异心理的,还有一个人,那便是太夫人。
太夫人倒是没想过要改变宁平侯的心意不立容湛为世子,她只是不希望宁平侯在短时间内立容湛,最少也要再等个三五七年的去了才好,所以一听得君珏中了第七名举人的消息,太夫人当即坐不住了,如今君氏已不将她放在眼里了,若她胞弟再中了进士,选了庶吉士,她岂非越发要抖上天了?
“老祝,老祝”念头闪过,太夫人一叠声的叫起祝妈妈来。
祝妈妈闻声慌慌张张跑了进来:“太夫人,您要什么?”
太夫人摆手令众服侍之人都退下后,方压低了声音问祝妈妈:“我院里的丫鬟哪个人品才貌最出挑?我素日使惯了如燕几个,旁的好些只怕连名字都叫不上来,你是我院里的管事妈妈,你应该最了解这些才是。”
祝妈妈不知道太夫人为何突然有此一问,思忖了片刻,才道:“要论人品才貌,咱们照妆堂满院子的丫头加起来,都及不上玉叶那丫头一个,便是将阖府的丫头都集中起来,玉叶也是数一数二的出挑,只不知太夫人可有印象?”
太夫人想了想,道:“倒是恍惚记得我院子是有这么个人,只一时间想不起来长什么样了,对了,她是几等来着?”
祝妈妈道:“三等。”
太夫人点了点,“也就难怪我没有印象了。”她院里的三等丫鬟少说也有十几个,素日根本没机会近身服侍她,“你即刻去传了她来我瞧瞧。”
祝妈妈仍不明所以,屈膝行了个礼退了出去,不多一会儿便领着个穿鸦青色比甲的丫头进来了,想来便是那玉叶了。
太夫人因打量起玉叶来,见她十五六岁的年纪,生了头鸦羽一般浓厚的黑发,嫩生生白里透红的肌肤吹弹可破,如弱柳扶风一般的身姿,一笑还带着两个梨涡,一开口声音也是糯糯软软的:“奴婢给太夫人请安,太夫人万福金安!”
若是再悉心打扮加以调教一番,还不知道会是怎样的明艳不可方物呢,也就难怪祝妈妈会说整个照妆堂乃至整个宁平侯府,都难以找出比她更出挑的了。
太夫人十分满意,笑着说道:“你就是玉叶吗?且起来说话,你素日少近我的身,自然不知道我是最随和的一个人,不必动不动就磕头下跪的,不知道的人瞧了,还当我多苛刻呢!”
祝妈妈忙也在一旁道:“玉叶,太夫人既让你起来,你便起来罢。咱们太夫人最是怜惜弱小的,等你以后服侍太夫人的时间久了,自然也就知道了。”
玉叶闻言,忙自地上爬了起来,只仍缩手缩脚的颇为拘谨,也难怪,她素日被一二等的大丫鬟们打压得连太夫人正房的门边儿都摸不着,只能做一些洒扫的活计,一年里最多只能远远见太夫人几次面罢了,谁知道如今却与太夫人面对面的说话,她心中有多紧张有多害怕,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