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要花钱的呀!花钱要动国库的呀!动国库要政事堂批的呀!

像祭祖这种事,都是有规制的。做法事是什么鬼?找机会出门吗?

郭栩扔下蒲扇,拢好衣襟,打算去找首相吕骞。

侄儿聪明了一回,说道:“六叔,吕相爷已经进宫了。”

郭栩又愣了一下,摸着下巴道:“怎么觉得这事不大对?”

皇帝要做法事,该他们政事堂通过气,再去回复才是。怎么一句话不说,就进宫了?

“其他几位相爷呢?”

“您稍等,我这就去打听。”

侄儿飞快地去了。

没一会儿,他气喘吁吁跑回来:“六叔!我在吕相爷门前碰到了别的署衙的,都在打听老相爷的事。”

也就是说,别的相爷也不知道吕相爷突然进宫了?

郭栩松了口气。

不是自己被排挤就好。

他端起茶喝了两口,说道:“看来吕相那边,有我们不知道的情况!”

没跟他们通气就进宫,八成知道内情,打算先去劝一劝皇帝。

郭栩琢磨了一下,决定叫侄儿请吕相那边的谁喝个茶。

501章法事

吕相进了一趟宫,回来发话,皇帝要做法事,准备准备吧。

其他相爷愕然了。

他们还以为,吕骞一知道消息就进宫,是知道其中的缘故,赶着劝皇帝收回成命的。

现在是个什么路数?

倒不是他们拿不出这个钱来,而是不能让皇帝养成独断专行的习惯。哪怕最后还是会批,也要多为难为难,让皇帝下次任性的时候多想想。

一群相爷围着吕骞,你一言我一语讨个说法。

吕相爷再德高望重,政事堂也不是他一人说了算的。

相权数分,大家都有资格说话。

最后还是吕骞跟来服侍的孙儿喊了一声,将他们制止了。

他团团作揖:“几位相爷,我家祖父年纪大了,还请慢着说话。”

吕骞擦掉热出来的汗,吩咐孙儿:“你去外头煮壶茶来。”

孙儿答应一声出去了,吕骞摇着蒲扇道:“坐下慢慢说,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来讨债的。”

几位相爷被他说的有点讪讪的,依言坐下。

吕骞灌了一大口茶,说道:“圣上的情况不大好。”

众皆一愣,次相张倓问:“不大好是什么意思?陛下的头风是旧疾,太医院那边也说,将养些时日就好了。”

吕骞摇头:“老夫说的是圣上的状态。这病呢,也就那么回事,但圣上的精神是越来越差了。昨日老夫进宫,圣上拉着老夫的手说了许久先帝的事,老夫瞧着,圣上这是有心病。”

另一位相爷奇道:“心病何来?圣上继位以来,勤政克己,便是见到了先帝,也没什么好愧疚的。如今还拿下了北胡,这可是先帝都没有做到的事。”

其他人纷纷称是。

吕相摇了摇头:“莫忘了,圣上是在何种情形下登基的,这是想起了旧事。病中总是多思虑,若是不发散发散,怕是影响康复。”

旧事两个字,令众人浮想连连。

皇帝这是自觉有愧,所以才要安自己的心?

这有什么好愧的呢?三位皇兄自相残杀,他这个皇位就是临危受命,现下做得这样好,下到黄泉见了先帝,那也值得夸耀啊。

也许是皇帝病中思虑过甚,想念父兄了?这还真是年纪越大越像孩子。

吕骞又说了:“老夫也劝了,圣上这个身体,出行不大恰当,就在宫里做吧!这钱呢,内库出一部分,咱们出一部分。”

这倒可行。不出宫,规模大不了哪去,省钱!

郭栩一声没吭,回了自己的署衙。

“六叔,喝茶。”

郭栩嗯了一声,随手接来,心思还在吕骞的话里打转。

他想的和别人不一样,心一向很脏的郭相爷,第一反应不是圣上没什么好愧的,而是他做了什么有愧的事,才会突然想做法事。

有意思啊!当年的夺嫡之乱,他不是一点没插手吗?愧什么愧?

难道这背后有什么隐情?

这里头是不是有机会呢?

郭栩喝了口茶,烫得一口喷了出来,怒道:“死小子,你想烫死你叔啊!”

侄儿傻眼了。他一向是这样泡茶的呀,谁知道六叔连看都不看?

郭栩喷了他一句,马上有了另一个念头,招手叫他过来。

侄儿怯生生地挪过去:“六叔,您可轻点打…”

“谁要打你了?”郭栩气不打一处来,扇了他一脑门,然后压低声音凑到他耳边,“下了衙,你先别回去,在路上转一转,想法子请越王那个贴身护卫喝酒,理由你自己找,报答救命之恩什么的…”

最终,做法事的事定了下来。

地点就在供祠,时间也比较长,连做七天。

明微接到消息,愣了一下:“为何我也要去?”

来传话的小彤道:“您是未来的王妃娘娘啊!这是自家的事,皇家女眷都要去祈福的。”

“可是我们还没成婚,这不大合适吧?”

没成婚就没有名分,她现下出门,人家还是喊明七小姐的。

小彤左右看看,凑过去小声说:“是殿下特意吩咐的,他现在难得见贵妃一面…”

“哦。”明微点点头,既然如此,那就去吧。

“什么时候?”她问。

小彤高兴地说:“还有三天,您准备准备,到时候殿下派人来接。”

当天下午,明微借口去银楼,出门逛了一圈,最后想法子金蝉脱壳,易装去了汪记卤肉店。

申时店里人不多,她坐了一会儿,便看到傅今晃晃悠悠地过来了。

“王妃娘娘召见,有何要事?”傅今坐在临桌,笑眯眯地问。

明微与他背对背,问道:“先生知道宫里要做法事吧?”

傅今先前已经得了消息,回道:“不错。”

“我会进宫,到时候想必能陪伴贵妃一阵子。”

“哦…”傅今懂了,这是问他有什么事,需要跟贵妃通个气。

他回想了一下,说道:“你问问贵妃,那位的身体到底怎么回事。我瞧着,似乎不大对。”

明微问:“先生是觉得,他病得太频繁了?”

“嗯。”傅今缓声道,“我就是担心,贵妃让自己陷进去了。咱们现在的处境,还是以稳妥为主。”

明微叹了口气:“我就问问看,但若贵妃确有此意,我也不会强求。对我们而言,不如多蛰伏些时日,于贵妃却是日日夜夜都难熬。”

傅今沉默片刻,答道:“我知道。不用等太久,太子这边已经耐不住了,只是信王那边还需要费些功夫。只要他们双方一动,我们便可以将他们一举扫清,然后再法子让安王出点事。到那个时候,贵妃便可以解脱了。”

明微点点头:“既然先生有说法,那我转达给贵妃。”

傅今又道:“说起来,这场法事来得也颇蹊跷,皇家祭祖皆有规制,怎么突然就要做法事了?”

明微笑:“先生倒是问着了,这个我恰恰知道原因。”

“哦?”

“圣上梦见太祖,想起旧事。所谓的旧事,极有可能是太祖晚年那件事。”

傅今奇道:“这消息,姑娘从何处得来?”

照理说,越王府应该被防得很紧,怎么知道得比他还清楚?太子都只知道前半截。

明微回了三个字:“政事堂。”

502章入宫

到了法事那日,越王府的马车来纪家接人。

纪大夫人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了豪门女眷那些事——明微猜测可能是坊间话本——连连叮嘱她好多事。

诸如不要吃别人给的东西,千万不要一个人独处,多带几件替换衣裳…听得纪凌暗暗翻白眼。

娘亲大人这是不知道表妹的层次,这些手段对她有用?哪怕皇宫让人掀了,她都能活得好好的。

明微倒是极为受教,说什么就应什么,给准备什么就带什么,然后上了马车——

“咱们找个不起眼的角落蹲着,混完七天就好。”

多福问:“那夫人说的那些事…”

明微道:“舅母话本看多了,我与那些女眷没怨没仇,又不存在利益关系,谁会算计我?”

“哦…”

临近皇宫,车马变多了。

这次法事做得盛大,皇族女眷几乎都去了,明微还看到了博陵侯府的马车。

她的车停在皇城外等着进宫,车壁顶被敲了一下。

明微掀开窗帘,看到杨殊骑着马停在旁边。

这情形太眼熟了,明微“扑哧”就笑了。

“笑什么?”

“笑你三年了也没长进。”明微瞅着他,从头看到尾。

杨殊想起来了。

那年在东宁,去宝灵寺的时候,也是这么个情形。

时光飞逝,一眨眼就三年了。

笑完了,明微问他:“里头有什么讲究吗?”她瞟了眼宫门的方向。

杨殊道:“随你高兴。”

明微点点头:“明白了。”

杨殊还想说什么,后头传来安王的喊声。

他回头看了一眼,说道:“我先过去了。”

“好。”

他调转马头,想了想又回头飞快说了一句:“你今天很美。”

然后被人追着似的,跑走了。

明微过了会儿才反应过来,忍不住笑了。

难道她以前不美么?因是做法事,她今日打扮还格外素净。

被派来跟车的小彤看着自家殿下跑掉,欣慰地点点头,露出老母亲一般的微笑。

嗯,殿下这个样子才叫开心嘛!

那边安王看杨殊过来,招手喊:“大侄子,这边!”

杨殊脸都黑了。

虽然从辈分来说,确实是叔侄,可是被当众这么喊,很丢人!

“喊这么大声干什么?”他臭着脸,“我耳朵又不聋。”

“这不是怕你没听到吗?”安王勾上他的肩,极是亲热的样子,冲明微那边扬了扬下巴,“瞧你那样儿,怎么不早点成婚?现在连个日子都没定下来,你们可都不小了!”

他比杨殊还小两岁,现在娃都有了。

杨殊一脸郁闷:“你当我不想吗?可国师大人说,我的命太硬了,最好晚几年再成婚,等运势转一转再说。”

“还晚几年?”安王都同情他了,“都这个年纪了…你忍得住吗?”

杨殊拒绝回答这个问题。

专门戳人心窝,有这样做人的吗?

看他还回头,安王一把捞着他:“行了行了,看什么看!我已经叫王妃多照应她了,不会有事的。”

杨殊心道,他又不是担心她出事…

但还是顺从地跟着安王走了。

明微进了宫门,早有内侍等着了,过来行了礼,领着她往西边去。

这次法事的场地,定在太元宫。

这座宫殿,在前朝是太后的居所,占地阔大,周围植了不少林木花草,极是清幽安静。

但是本朝还没有过太后,这座宫殿便一直搁置着。

明微与安王妃前后脚到的,那位传说中十分凶悍的安王妃便来打招呼。

与传闻中不同,这位安王妃生得娇小,个子比明微还稍微低一些,长相也美,脸有些圆,笑起来两个酒窝,温柔可亲。

她说话也是婉转清悦的,有一种南边姑娘的风情。

明微琢磨着,安王选中这么个王妃,可能也是被相貌骗了。谁知道看着一推就倒的女孩子,居然有着那么凶悍的个性?

双方见过礼,安王妃便道:“我家殿下交待了,明七小姐第一回到宫里来,怕是不熟悉,叫我多照应。”

明微诚恳地谢过:“多谢王妃,也多谢安王殿下。”

安王妃笑道:“都是自家人,谢什么?来,我们进去吧。”

太元宫里,道场已经布置好了。

主殿是玄都观的仙长们做法事的地方,她们这些女眷分在各处偏殿,隔得甚远,不用跟他们碰面,只消跟着念经便好。

皇帝既是仁君,自然不苛刻,偏殿里一应俱全,也有休息的地方。

明微看了两眼,觉得条件甚好,想来这七天也不难过。

安王妃带她去请安。

裴贵妃在后殿,嫔妃们尽数在此,太子妃和信王妃也在。

安王妃与明微进来,行过礼,惠妃便笑:“一家人可算来齐了。”

裴贵妃与安王妃说了几句话,又问了问明微,便让她们小一辈的自个儿玩去,倒不见特别亲厚。

明微便跟着太子妃等人出了后殿。

离了长辈的眼线,太子妃招手叫过安王妃,亲热地说起话来。

虽说太子与信王年纪相当,安王反倒小了不少,可现在这位太子妃是继妃,与安王妃年龄更接近,闺中还有一些交情。

信王妃看着倒比她们大了好几岁,不怎么说得来。

四人到了安排给她们的偏殿,明微看到了侍立的文家姐妹。

太子妃就对她笑道:“听说明七小姐与文宝林是同窗?现下法事还没开始,可以先叙叙旧。”

明微笑着谢过,心里怪没意思的。

将她打发给文家姐妹,是表达轻视的意思?她可真不耐烦这种毫无意义的小心思。

算了,只有七天,忍一忍好了。

文如过来见礼,说道:“早就听说你回京了,可惜我出门不便,不能约见,望你不要见怪。”

她这么客气,明微自然给她面子。

文莹虽然有些不情愿,但也跟着行了礼。

明微瞧她收敛了很多,猜测应该是被收拾过了,心里暗暗叹了口气,倒有几分可怜。

当初的文氏姐妹,在明成书院多么嚣张,现在一个温柔娴雅,一个沉静寡言。这若是她们的本性还罢,却是被磨出来的,真是没趣得紧。

女孩儿长大,是该学会尊重与收敛,但那应该是生活教会了她们,而不是后宅手段。

503章通气

看着安王和杨殊勾肩搭背地走了,太子冷笑一声,很是不屑的撇嘴:“老三可真是出息!倒跟他混一块了。”

文渊回道:“安王殿下不得陛下欢心,在您面前又自惭形秽,可不得跟他混一块吗?”

太子被这句话取悦了,笑了起来:“也是,都跟野生似的,倒是真相衬。”

“大哥。”那边信王到了,满脸堆笑地来打招呼。

“二弟来了啊!”太子回以亲切的笑。

信王便过来闲话:“天气还这么热,看大哥这满头汗的,怎么不打伞,热病了可怎么好?户部的事,还要依赖大哥呢!”

太子假假地笑:“瞧二弟说的,你工部的事做得不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