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他也没有挪动,直接站在桌前将十张卡片都撕开了。
“二百钱?哈哈,我中了二百钱!”
不得不说,这人开了个好头,一下子就中了奖。
后头的人群又是一阵热议,有的人,不住的搓着手,希望自己也有这般好运气。
这人中了奖,还是没挪窝,直接将二百文全都买了卡片。
只可惜,这次运气略差,只中了三个十钱。
但也赚了。
这人还算理智,没有继续买下去,捧着三十文钱,笑呵呵的离开了。
后面的人,基本上也都是十张八张的买,很少有只买一张的。
他们也都学着刚才那人的模样,直接在桌前开奖。
有中奖的,但金额都不大。当然更多的,还是没中的。
几个武侯站在人群外,看着这一幕,原本有些心动,又开始动摇了。
“噫,看着中奖的也不多嘛。”
“就是啊,还一万贯哩,我看能中个十钱都不错了。”
“这不会是骗人的吧!”
“对啊,咋中奖的都是中的小奖,连个丁等奖都没有。”
不止武侯们心里嘀咕,那些排队的人,也开始有些焦躁了。
韦掌柜并没有一直待在桌旁,等开始之后,他便让店里的伙计接手,他自己则溜达到人群中,状似跟人闲聊,实则探听大家的反应。
所以,韦掌柜没有错过众人的嘀咕声,心说话:好个十八郎,果然料事如神啊。
他无比庆幸,幸好自己听了十八郎的话,没有再暗箱操作。
否则,好运来开不了几天,就会砸在自己手上了。
就在这时,刚刚那个吆喝带着孙子来的老翁,果真抱着个肉嘟嘟的小豆丁,老翁交了钱,让孙子去抓卡片。
小豆丁觉得好玩,将一排排卡片扒拉乱了,从中间随便捡了十张。
老翁一一打开,起初都是“谢谢惠顾”、“下次好运”,老翁都有些气馁了,结果开到第十张的时候,老翁看了眼上面的图案,有些不敢置信,又用力揉了揉眼睛,再三确认,才发现是真的。
他的身体颤抖着,激动得好悬没有把手里的胖孙子丢出去,“哈哈,一、一千贯,我中了一千贯。我就知道,我家狗蛋最有福气!”
人群中有不少认识老翁的人,纷纷惊呼出声,“不会吧,钱老汉还真中了一千贯!”
“哎呀,什么钱老汉中了奖,分明就是他孙子的功劳!”
“嗐,早知道我就把我家孙子也带来了,小孩子的眼睛亮,兴许能看到咱们大人看不到的东西哩。”
众人眼热不已,但更多的,则是多了一份信心:好运来果然有大奖,瞧,人家钱老汉都中了,他们也有机会!
韦掌柜以为昨天就够火爆了,今天他才明白,什么叫真正的火爆…
第479章 赶着牛车去拉钱
中了奖的钱老汉只顾着嘿嘿傻笑,根本没去想自己一个人还抱着胖孙子,如何把一千贯的铜钱弄回家。
要知道,这年头可没有银票,甚至官府都不允许民间私自用银子。
百姓们主要还是用铜钱。
平日里出门,人们喜欢背个褡裢,这可不是什么流行,而是为了装钱!
一千贯钱,也就是一百万枚铜钱,搁在一起都能堆一座小铜山了。
一个人,真心拿不了啊。
还是钱老汉的邻居靠谱,找了个坊间帮闲的闲汉,塞给他两个铜钱,让他去钱老汉家里传话。
别的不说,好歹多来几个人啊。
抬着这么多钱招摇过市,这不是明摆着招贼呢嘛。
虽然京兆的治安良好,尤其是庚辰之乱后,城内的防卫更加严密,但,人为财死,这么多钱,实在是太惹眼了。
有了钱老汉的例子,人们购买卡片就更加疯狂了。
一百万张,听着很庞大的数字,但挡不住买的人多,且每人购买的数量也多啊。
韦掌柜虽然规定了每人每次限购十张,可他并没有说每个人每天只能买十张。
很多人,买了十张,发现没有中奖,或是只中了十钱或鼓励奖之类的小奖,心有不甘,想着或许下一次就能中大奖,便一扭身跑到队列后面继续排队。
人这么多,韦掌柜和伙计们根本就不可能记清谁买了几次。
到了中午,一百万张就只剩下了三十万张,但还有更多的人得到消息,正往东市这边赶来。
尤其是在钱老汉的家人,赶着一辆牛车,载着一大箱子的银钱,欢天喜地的离开好运来的时候,更是将这种狂热气氛炒到了顶点。
没有什么比亲眼看到那么多钱更有冲击性了。
这下子,就连围观了一上午的几个武侯也忍不住了。
趁着午休的当儿,几人换了常服,混入人群中跟着排队。
足足排了两刻钟,武侯们才买到十张卡片。
几人凑在一起撕奖,有人中了十钱,有人“再来一张”,更多的则是“谢谢惠顾”。
就在几人有些丧气的时候,最先跑来凑热闹的愁容男子猛然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的看着手中的卡片。
他的手微微颤抖着,双腿几乎站立不住。
“老冯,你怎么了?不就是二十文钱吗,知道你家里最近有困难,可能腾挪不开,这样吧,这十张卡片的钱,咱们兄弟几个帮你出了。”
说话的是几人的头儿,姓薛,家里排行老大,人称薛大郎,平日里很照顾兄弟们。
薛大郎知道,冯四这些日子快被钱给逼疯了。
唉,也是,冯四有三个儿子,个个都要娶妻,这娶亲可不是空口白话就能娶回来的。
聘礼、房舍、酒席…哪样不需要钱?
去年冯四的大儿子成亲,已经把家里的积蓄花了个精光。
今年老二又要议亲了,未来亲家条件不错,但有个条件,必须让冯家给准备新房子。
不用太大,两进的小院就可以。
京城的房子多贵啊,寻常六七品小官都买不起,就更不用说冯四这样的低阶小吏了。
可二儿子就是相中了人家小娘子,冯四这个做父亲的,看着儿子整日里消沉的模样,心里别提多难过了。
若不是想钱想疯了,素来节俭的冯四也不会跑来买什么卡片。
现在好了,大奖没有中,还白花了二十文钱,薛大郎知道,这二十钱可是冯四一天的伙食钱呢。
“是啊,冯哥,你也不必太着急,钱的事总有办法的。”
其它几个兄弟也纷纷上来安慰。
“不、不是——”冯四激动得话都说不利索了,他干脆一指手上的卡片,“一、一千贯,我、我也中了一千贯!”
“啥?”
薛大郎和几个武侯都有些不敢相信。
这、就中奖了?
几人齐齐看向那张卡片,可不,上面的图案跟一旁木板上标注的丙等奖的图案一模一样!
“哈哈,老冯啊,这次你可称心了!”
薛大郎不愧是几人的头儿,短暂的惊愕过后,大笑着只拍冯四的肩膀,“啧啧,一千贯哩,若是筹划得当,能买两处小院哩。”
这样冯家老二、老三的新房都能解决了!
“对、对!”
冯四激动的不能自已,连连点着头。
原以为自己要被钱逼死了,没想到一张卡片就解决了他所有的难题。
“走,赶紧去找辆车,快些把钱弄回家!”
薛大郎又是羡慕又是替同僚开心,见他只顾着傻乐,赶忙提醒道。
“是哩、是哩,我、我这就去!”
不多时,好运来门前又是一阵喧闹,在钱老汉之后,短短不过两个时辰的时间里,又开出一个千贯大奖。
看着几个武侯帮着冯四将一串串的铜钱搬上牛车,围观的百姓们那叫一个羡慕嫉妒恨啊。
最重要的是,大家都是常来东市的,也见过这几个武侯。
所以,他们应该不是好运来的托儿。
也就是说,好运来果然能中大奖,中了奖,果然能兑出钱来。
这下子,很多还在观望的人也不观望了,纷纷跑去好运来门口排队。
韦掌柜见又兑出一个大奖,心疼得已经麻木了。
而卡片马上又要售罄,他更加焦急。
幸好书坊的人一直加班加点的给好运来印制卡片,下午的时候,又给送来五十万张。
韦掌柜原以为有了这五十万张,今天的卡片应该够卖了。
但他没想到的是,这些远远还不够。
原因很简单,钱老汉和冯四赶着牛车将一大箱子的铜钱运回了家,直接把街坊四邻和整个坊区的百姓们都惊动了。
要知道,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去逛东市,所以,好运来的事远没有达到人尽皆知的目的。
但钱老汉和冯四这两人,却让好运来的大名传遍了大半个京城。
到了傍晚时,坊间最热的话题就是“好运来、中大奖”、“赶着牛车去拉钱”。
“赶着牛车去拉钱,唔,这个说法很好,完全可以当做好运来的广告词啊!”
唐宓听李寿讲完这些,笑着说道。
“嗯,我也觉得这句话很能刺激京城百姓的神经。”
李寿见韦掌柜终于没再自作主张,而是让福利卡片照着他李寿预期的方向发展,很是满意。
唯有这样,他下一步的计划才能顺利实施…
第480章 李赫的亲事(一)
“殿下,今天一共卖了一百六十万张卡片,开出两个千贯大奖,还有诸多其它奖项,花费和所得基本持平。”
韦掌柜没了昨天的意气风发,整个人像个霜打的茄子,有气无力的回禀着。
太子一听今天竟没了利润,愈发觉得好运来什么的,并不能给他收敛巨额银钱。
因为昨天就对好运来没了期待,所以,这会儿听完韦掌柜的话,他也没有太过失望。
太子更在意的是李寿。
他转过头,笑着对李寿道:“十八郎,你觉得如何?”
赵明已经提前跟他回禀过了,说韦掌柜没有再擅作主张,一切都是按照李寿事前安排好的执行。
这下子,李寿应该满意了吧。
李寿勾了勾唇角,道:“殿下,这样很好,用不了三日,好运来的福利卡片就会风靡整个京城。我想,西市的铺子也该开起来了。”
啥?
东市一个铺子赔钱还不算完,还有再在西市弄一个?
韦掌柜是太子妃的族兄,专门负责东市的这间铺子,而西市的铺面也是韦家人帮忙打理,大家都是堂兄弟,平日里没少沟通。
韦掌柜知道,西市那间铺子位置很好,虽然不是卖的奢侈品,但每个月的盈利颇为可观。
这样一个能下金蛋的金鸡,却要被弄来做什么福利卡片,若是赔光了,受损失的可是太子和太子妃啊。
韦掌柜有些着急,但昨天的教训让他知道什么叫“本分”,所以他硬是忍着没有开口。
而更让韦掌柜感到绝望的是,太子居然对李寿言听计从。
“嗯,还是那句话,这件事我全权交给十八郎负责。”
太子说得颇为大气,一副“用人不疑”的大将风范。
“殿下放心,我定不会让你失望。”
李寿不管太子是不是做戏,但他的这种态度,让自己很受用。
“好运来已经打出了名号,接下来就要规范细节了。”李寿缓缓说道。
“什么细节?”太子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但看在李寿的面子上,还是问了一句。
“第一个,收税!”
李寿可没忘了自己的身份,他是户部的当家人,自然不会放过任何给国家创收的机会。
“收税?咱们店铺都是按规定交税的啊。”
韦掌柜终于忍不住了,委屈的嘀咕了一句。
李寿笑了,那笑容让韦掌柜心里直打鼓。
“我说的收税,是让中奖的人交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