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已经覆灭,如今是大梁王朝,”
唐宓义正词严的说着,“董宫女这样,莫不是心怀前朝、对大梁不满?”
董宫女也发觉自己失言了,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只是她还没开口谢罪,唐宓又抢着开了口,“是,我知道董宫女是多年习惯,一时改不了口。”
唐宓一边说,一边瞥了李其琛一眼,“另外,董宫女觉得在自家人面前,没必要太过计较。”
自家人?
萧氏听了这三个字,好想吐血,喵了个咪的,谁跟你是自家人。
唐宓成功呕到了萧氏,心情很是愉悦。
且她发现了,当她刻意将萧氏划为“自家人”范围内时,李其琛周遭的气场都十分平和。
唐宓决定再接再厉,“我也确实不会计较这些,可问题是,一旦习惯养成,就很容易出错。若是在人前,董宫女再习惯的脱口唤一声‘公主’,那娘子的处境就艰难了。外人定不会觉得是董宫女失言,只会认为是娘子刻意纵容,继而怀疑娘子对大梁心存不满。如此,娘子将会陷入危险之中,而李家,也要被御史弹劾、被圣人苛责!”
唐宓说得那叫一个忠言逆耳、大义凛然,只把李其琛听得连连点头。
刚刚他还觉得唐宓是小题大做,故意为难董宫女乃至萧氏,听了唐宓的这番话后,又觉得自己是误会唐宓了。
唔,这唐氏,倒是个识大体的人啊。不愧是十八郎看重的人,确实不错。
萧氏却觉得分外刺耳,明明心里恨唐宓恨得不行,却还要做出感激的模样,“阿唐,多亏你提醒。唉,正如你所说,阿董唤了几十年习惯了,我也是多年不出门,竟忘了让她改口——”
董宫女这边已经磕头如捣蒜,白皙的额头重重的磕在青石地板上,没几下就磕得一片青紫。
她嘴里不住的说着,“都是奴婢失言,险些酿成大祸,还请郎君、娘子、十八娘恕罪!”
萧氏用力掐着掌心,丝丝疼痛,提醒她保持理智。
借着董宫女打自己的脸,好个唐氏,够狠!
唐宓冷眼看着,等董宫女的额头见了血,这才故作不好意思的叹道:“唉,我也是为了家族,这才多了一句嘴。还请父亲、娘子不要怪我。”
董宫女形容狼狈,慢说萧氏看得心疼,就是与董宫女相处了二十多年的李其琛见了,也有些不忍心。
直觉唐宓是不是太狠心了,她完全可以提醒阿董一声,让她以后改了也就是了,何必这般咄咄逼人?
唐宓扫了李其琛一眼,立时猜到了这位便宜公爹的想法。
暗自摇头的同时,又无比庆幸:幸好二九兄不像他爹,否则,这样一个耳根子软、容易被人左右的男人,她唐宓真是生受不起!
心里想着,唐宓嘴上也不停,“十八郎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朝中不知多少双眼睛看着,切不可行差踏错半步。咱们是一家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父亲、娘子,您二老说是也不是?”
唐宓说这话,根本就是睁眼说瞎话。
世人谁不知道李寿是当今圣人的宝贝外甥,慢说是个跟李寿毫无关系的继母失言了,就算是李寿本人亲自作妖,圣人也不会苛责于他。
偏偏她这话说得冠冕堂皇,就算是萧氏也不能反驳。
萧氏总不能当着李其琛的面儿,说:谁跟你是一家人?谁和你共荣辱?
李其琛最喜欢听这样的话,且又关于最心爱的儿子十八郎,再小心都不为过。
他点点头,“阿唐说的是。”
接着又扭头去看萧氏,“娘子,以后定要注意!”别给他的十八郎惹祸啊。
萧氏只觉得嗓子眼儿一阵腥甜,却还要强打笑脸,“是,我知道了。”
唐宓VS萧氏,第三回合,唐宓完胜!
出了榕院,唐宓也没有去议事堂,直接回卧室补眠。
又睡了一个多时辰,外面天光大亮,唐宓才悠悠转醒。
喝了一碗温热的蜂糖水,洗漱净面梳妆。
阿方领着几个小丫鬟,提着食盒走了进来。
唐宓回到李家后,并没有用大厨房的饭,而是回禀了柳氏,自己在桂院收拾了个小厨房。
她有钱、有人,又有唐氏农庄配送的果蔬肉蛋,小厨房的饭食,做得比大厨房还要讲究、可口。
几碟新鲜的小菜,四个小巧的南瓜卷儿,一碗糯糯的粳米粥,唐宓吃得很是舒坦。
用完饭,漱了口,唐宓照例来到南窗下窝着。
靠在暖暖的熏笼上,手里捧着一卷书,明媚的阳光照射进来,熏得人都有些醉了。
紫铜博山炉里香烟袅袅,室内一片安静,真真一幅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美好画卷。
但,没多久,便有人打破了这份美好。
阿韩一脸怪异的走了进来。
唐宓听到声音,抬起头,看向阿韩,“怎么了?一副见到鬼的模样?”
阿韩被自家娘子调戏,圆圆的小脸有点囧,“娘子——”
唐宓放下书,笑道:“又有什么新鲜事?说来听听吧。”
说着,唐宓拍了拍身侧的矮榻,示意阿韩坐下来说。
阿韩颠颠的跑过来,一屁股坐在了矮榻前的鼓墩上,急急的说:“娘子,我给您说啊,小袁姨娘——”
唐宓抬起一只手,“等等,你说谁?”
第261章 轻松应对
小袁姨娘是李敬轩的妾,平日里深居简出,并不十分招摇。
唐宓嫁入李家十来天,还从未跟她打过照面。
唐宓也不想。
毕竟身份不一样,唐宓一个嫡妻,实在没有必要跟个妾来往密切。
另一个,不提与王氏的天然嫡妻同盟,单单是王氏的行事风格,唐宓就很是欣赏。
所以,她更加不会与小袁氏亲近。
“是啊,就是槐院的小袁姨娘,”
阿韩憨憨的点头,圆圆的眼睛里却闪着精光,“方才小袁姨娘的丫鬟寻我说话,拐弯抹角的说她家姨娘有个庄子,庄子上养了几个养花的匠人,培育的牡丹很不错——”
她还没说完,唐宓便一脸了然,“你不会告诉我,小袁姨娘手中有一盆双头牡丹吧?”
阿韩乖乖的点头,“确实有一盆。那小丫鬟说,小袁姨娘庄子上养的双头牡丹,跟太夫人养的那一盆十分相似。”
听到这里,唐宓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她扯了扯嘴角,“得,罪魁祸首自己冒出来了!”
据唐氏推测,约莫是小袁氏也想讨好自己,可惜找不到讨好的地方。人家发挥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的精神,硬是自己给唐宓弄了个麻烦,然后再好心帮忙解决。
如此,唐宓就不得不承了小袁氏一个大大的人情。
不能说小袁氏的这个办法不好,如果唐宓没有唐元贞给的“农家肥”,面对小袁氏的“援手”,哪怕唐宓心里猜到可能是小袁氏的手笔,为了解决当前的难题,她只能捏着鼻子接了小袁氏的人情。
毕竟,那盆双头牡丹到底是不是小袁氏损坏的,唐宓只是怀疑。而用了人家的牡丹来摆脱困境,却是实打实的。
阿韩也不笨,也猜到了小袁氏的目的,圆圆的脸上露出不屑,“她这是把人都当傻子了呢。那丫鬟话里有话的说什么他们大郎(即李远文)聪明,书读得好,只可惜家学环境太差,根本不能好好读书。”
唐宓皱眉,手指轻轻摩挲着衣带上的绣纹,暗忖:小袁氏不声不响,耳目却这般灵敏。
十八郎刚刚给李远章寻了个先生,还没有正式拜师呢,小袁氏那边就得到了消息。
看来,小袁氏根本不像她表现得那般与世无争、规矩老实啊。
什么,你说小袁姨娘并不知道王氏的事,一切都只是巧合?
唐宓冷笑,从小她阿娘就告诉她:世上就没有绝对的巧合,更多的是人为!
“你怎么跟那丫鬟说得?”
唐宓虽然不需要小袁氏的帮忙,但却不想这么早暴露。
明日顾家大娘出阁,今天下午李家才会将礼物送过去,在这以前,还有大半天的功夫,唐宓不想再出任何纰漏。
阿韩狡黠的一笑,道:“婢子闻言,很是惊喜,直说‘真是太好了,我家娘子亦是爱牡丹之人,若是有机会,定会亲自欣赏’。”
阿韩和那小丫鬟都没有点出柳氏那盆双头牡丹已经被冻伤的事实,而是一起演起戏来。
唐宓笑了,伸手点了点阿韩的圆脑袋,“你个促狭的,我怎么不知道我是个爱牡丹的人?”
唐宓倒也不是不喜欢牡丹,但绝对没有达到柳氏那种程度。
她喜欢各种花草,不关名贵与否,自然不会因为牡丹现在受推崇就格外偏爱。
阿韩顺着唐宓的力度,脑袋故意往后仰了一下,而后故作委屈的说道,“人家也不知道花房出事了呀,我总不好急吼吼的说,‘太好了,我们正缺一盆双头牡丹哩’。”
唐宓被阿韩的搞怪都笑了,但很快又敛住笑容,“放心吧,这事拖不了太久。”
柳氏那边一直没动静,唐宓相信她肯会有所行动。
果然,没过多久,百忍堂的丫鬟便跑来寻唐宓,“十八娘,太夫人请您过去。”
唐宓故作不知,问了句:“哦?太夫人可是有什么吩咐?”
阿方在一旁适时的塞给那小丫鬟一个荷包。
小丫鬟捏着沉甸甸的荷包,心里暗喜,脸上却一派为难。
犹豫半晌,才小小声的说了句,“奴婢似乎听到了‘花房’什么的,其它的,奴婢就不知道了。”
唐宓点了点头,没再说话,起身前往百忍堂。
到了正堂,柳氏盘膝坐在榻上,脸色很是阴沉。
而堂前的地上跪着一个人,唐宓扫了一眼,发现正是负责看管花房的管事婆子。
“儿请阿婆安。”
唐宓仿佛没有看到那婆子,像平时一样屈膝行礼。
“安?我哪里安得了?”柳氏语气很不善。
唐宓露出不解之色,“阿婆,何人惹您生气了?”
“何人?”柳氏见唐宓还在装傻,愈发火大,用力拍了一下凭几,“阿唐,我是信任你,才将家交给你管理。可你就是这么管理的?”
唐宓更加疑惑,“阿婆,我、莫不是哪里做得不好?”
柳氏实在忍不下去了,直接一指那婆子,问道:“花房是怎么回事?我怎么听说有人忘了关花房的窗子,致使七盆牡丹被冻伤,其中便有给顾家大娘添妆的双头牡丹?”
“好叫阿婆知道,确实有人忘了关花房的窗子,”唐宓大大方方的承认了,但脸上却没有丝毫的怯意。
“你就是这么管家的?”
柳氏见唐宓终于承认了,顿时觉得抓住了把柄,厉声呵斥道:“犯了错不打紧,更可气的是,花房出了事,你居然还遮着盖着。若不是这老奴见事情实在遮掩不过去,主动向我请罪,我还不知道呢。”
“唐氏,你怎么说?下午就要给顾家送礼了,顾家虽不知道有双头牡丹一事,但阿顾已经知道了,顾家早晚也会知道。两家是姻亲,却因为一盆小小的牡丹而生出嫌隙,你说,这该怎么办?”
柳氏一连串的话砸下来,直接将“破坏姻亲和睦”的帽子扣到了唐宓头上。
唐宓静静的站着,没说话,直到柳氏问到她的脸上,她才慢悠悠的说了一句,“阿婆,花房确实出了意外,但那七盆牡丹并没有受损。至于那盆双头牡丹,这会儿也开得最是绚烂,根本不耽搁下午送礼…”
柳氏大怒,“事到如今你还说谎?”
唐宓无奈的勾了勾唇,“阿婆,牡丹就在我的院子里,我有没有说谎,您派人一看便知啊。”
柳氏忽然有种不好的预感,莫非,唐氏又命人紧急寻了一盆?还是她真的将牡丹治好了?
第362章 忤逆?
这时,顾氏和王氏、小顾氏婆媳三个也走了进来。
她们正好听到了唐宓的话。
顾氏诧异的看了眼柳氏,又看向唐宓,“阿唐,那盆双头牡丹怎么了?”
这可是送给她家侄孙女的新婚礼物,顾氏不想有任何闪失。
王氏捏紧帕子,从昨天起她就为唐宓担心。唉,她提醒唐宓小心家学,却把花房这个更大的麻烦给忘了。
结果,唐宓就中了招。
王氏命人悄悄去花房看过,果然少了那盆双头牡丹。
听说除了双头牡丹,还有六盆极为名贵的牡丹也都被冻伤。
柳氏非常看重那些牡丹,平日里掉几片叶子都要生气,更不用说一起冻伤这么多盆了。
王氏用脚趾头想也知道,柳氏会如何的愤怒。
而管家的唐宓,将会遭受怎样的斥责。
可就在刚才,她却听唐宓说那些牡丹被治好了,王氏第一个反应也是不信。
但很快,她又反应过来:唐宓不是个信口开河的人,也正如她所说,那些牡丹就在桂院放着,是真是假一看便知,根本没有说谎的必要。
莫非,唐宓真有法子救治那些牡丹?
王氏不禁为唐宓高兴起来,表情也和缓了许多。
小顾氏的表情仍是淡淡,但到底没了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可让她主动跟唐宓说话,她还是过不去心里那道坎儿。
抿了抿唇,小顾氏到底没有开口。
唐宓笑着看向顾氏,欠身行了一礼,“见过阿婶。”
接着她又跟王氏见了礼。
小顾氏脑海里一直重复着李敬同的那句话“只需当正常妯娌相处”,咬了咬牙,身体僵硬的行了一礼,“见过十八嫂。”
唐宓略略有些吃惊,噫,这小顾氏竟没有像之前一样,看她仿佛地里的烂泥,而是当做寻常亲戚。
这,内里难道还有什么隐情?
唐宓心里暗自嘀咕着,却没有表露在脸上,她端着温和的笑容,道:“弟妹无需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