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唐元贞对阿方的印象还不错,对主子忠心,却也没有失掉良心,是个忠仆。
阿方普通一声跪倒在地,泣道:“娘子,求您救救太夫人吧。”
唐元贞一惊,赶忙道:“阿娘她怎么了?”不是吸毒吸得正嗨吗?怎么就出事了?
阿方一五一十的将无忧山庄的事说了,而后道:“娘子,世间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婢子是不信的。娘子,那个什么无忧山庄,定是有什么猫腻!”
唐元贞点头,嗯,她也不信。
可问题是,李氏信哪。
阿方几乎是五体投地:“太夫人明日便要去那山庄,婢子担心,她老人家会被人算计。娘子,求您看在郎君的面子上,救救太夫人吧!”
“无忧山庄?”唐元贞蹙眉,阿方怀疑的有道理,这个地方绝对有问题。
现在京城是个什么情况?
波谲云诡,人心惶惶!
这个时候,居然还有人有闲心组织什么宴集。
那幕后之人,要么傻,要么别有居心。
唐元贞更倾向于后者。
还有,李氏就像个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引爆,不能再纵容下去了…
第234章 有古怪
傍晚,王怀瑾从衙门回来。
唐元贞便将白日阿方来过的事告诉了王怀瑾,而后道,“郎君,我竟不知道阿娘染上了无忧散的药瘾——”
尾音拖得长长的,抱怨意味十足。
王怀瑾讪讪的,摸了摸鼻子,陪笑道:“娘子,不是我故意瞒你,实在是——”丢人啊。
饶是他跟唐元贞夫妻情深,彼此没有什么秘密,但李氏的事,王怀瑾觉得实在不妥,所以就暂时没跟唐元贞说。
再一个,李氏跟唐元贞不对付,如今李氏又出了这种事,王怀瑾下意识的想瞒着唐元贞。
“娘子,你、你别生气啊!”
王怀瑾见唐元贞板着脸,赶忙舔着脸凑上来说好话。
唐元贞也不是真生气,她才不管李氏是吸毒还是烂赌呢。
听王怀瑾说了一车轱辘的好话,唐元贞这才缓和了表情,轻声道:“郎君,这事儿瞒不得啊。圣人已经明旨禁止无忧散,阿娘却还继续吸食,还偷偷从黑市上买,若是传出去,实在不好。且那黑市的价格太高了,一剂二百五十贯啊,每天一剂,这是什么概念?”
王鼎再丰厚的私产,都不够填李氏这个无底洞啊。
“什么?一剂二百五十贯?”王怀瑾的嘴巴张成了个0型。
上次他去新宅,亲眼见到母亲吸食无忧散,顿时气得火冒三丈。
气急之下,王怀瑾的态度就不怎么好,结果母子两个大吵一架,最后闹个不欢而散。
那时王怀瑾只顾着生气了,根本没有在意其它。
这会儿一听唐元贞这么说,几乎惊掉了下巴。
一剂二百五十贯,每天一剂,这是什么概念?
好,我告诉你这是什么概念!
都说长安居、大不易,而在京城,想要置办一套不错的三进小院,也就几千贯钱的事儿。
而李氏一个月服用无忧散所花费的钱,就高达七千五百贯,一套京城三进宅院就这么没了!
若是长此以往下去,就算王家有金山银山,也不够李氏挥霍的啊。
唐元贞用力点头,“这是阿方说的。阿娘已经从黑市买了近二十剂无忧散。”
足足耗费了五千贯钱。
王怀瑾有点傻眼。
唐元贞再接再厉,“阿方还说,那个在黑市售卖无忧散的人,在京郊弄了个什么无忧山庄,召集所有在他手中购买无忧散的人明日去山庄,说是有免费的无忧散可供与会者随意服用。”
“无忧山庄?”王怀瑾无意识的重复着。
唐元贞道:“阿方一个奴婢都觉得这事有蹊跷,偏偏阿娘似是着了魔,非要去。郎君,我担心,这里面有问题啊。”
现在京城是个什么局势?
西北战乱,京城流言蜚语,圣人又“闭关”,怎么看都是大乱之前的征兆。
可那人竟还在这样的时候办什么宴集?
绝对有猫腻!
王怀瑾点点头,“确实不太正常。”
阿娘染上了要命的药瘾,如今被药瘾控制着心神,竟连正常的思考能力都没有了。
咬牙想了许久,王怀瑾一拳头捶在小几上,“阿娘不能再在家里了,我要把她送到唐氏山庄去。”
戒毒!
必须戒毒!
否则阿娘这辈子就完了!
把李氏送去唐氏戒毒所,唐元贞自是一百个愿意。
不过,身为儿媳妇,她还是要装装样子,“郎君,这样对阿娘,是不是太、太过了。山庄是个什么情况,郎君应该也知道——”
强制戒除毒瘾,可是非常痛苦的。
李氏养尊处优了大半辈子,估计受不了这份罪吧。
王怀瑾听了唐元贞的话,有一刹那的犹豫,但一想到参与唐宓实验的那些死囚,脑海里便浮现出死囚们人不人鬼不鬼的丑态,他还是下定了决心,“不行,必须送去!”
痛苦一时,总比后半辈子都要受制于无忧散强!
“也是,郎君这般确实是为了阿娘好,”
唐元贞叹了口气,又道:“只是阿娘恐怕不会理解,就是阿爹那儿,恐怕也不会同意吧?”
唐氏戒毒所已经在京城有了名气,世人都知道那里是个什么地方。
男子去了也就罢了,如今王怀瑾把亲娘都送去,世人还不定怎么非议李氏、非议王家呢。
王鼎堂堂将军,定然不愿意让自家娘子的事被人在嘴里过来过去的。
王怀瑾目光坚定,“不同意也要同意。我这就去跟阿爹说。”
见王怀瑾如此坚持,唐元贞只有同意的份儿。
次日清晨,王怀瑾便急匆匆的去了新宅。
拉着王鼎在书房里谈了半个时辰,书房里传来王鼎大声呵斥的声音,以及噼里啪啦瓷器摔碎的响动。
王怀瑾终于出来了,顶着一脑门的茶叶末子。
他抹了把脸,顾不得身上的狼狈,直冲冲的去了李氏所在的上房。
片刻后,上房里也传来李氏尖利的叫骂声,啪啪的耳光声,随后又是哀哀的哭求声,最后化作呜呜的闷哼。
王怀瑾两边面颊上各有一个巴掌印儿,他双目赤红,指挥着膀大腰圆的几个婆子将李氏押进了马车里,然后一路朝城外驶去。
在临走前,王怀瑾还命人将周婆子绑了,交给手下拷问口供——王怀瑾很想知道,李氏一个内宅妇人,如何知道无忧散的黑市。
王怀瑾去了一整天,直到傍晚才满身疲惫的回来。
唐宓正在跟唐元贞说话,眼见王怀瑾进来,赶忙起身给父亲见礼。
“猫儿也在啊。”看到宝贝女儿,王怀瑾郁闷了一天的心终于有了几分开心。
“阿爹,累了吧!”唐宓乖巧的端来一杯温温的茶汤。
“乖!”王怀瑾揉了揉女儿的头,开心的将茶汤一饮而尽。
“一切都还顺利吧。”
唐元贞将王怀瑾迎到主位上,关切的问道。
王怀瑾点了点头,阿娘虽然一直闹腾,但还是将她交给了戒毒所的管事。
又去安排了一下阿娘的食宿等琐事,王怀瑾这才放心的回来。
“阿爹,山庄里都还好吗?”这些日子没去山庄,唐宓着实挂念。
王怀瑾又点了点头,“都还不错。蒋将军一直闭门养病,程季的药瘾有所缓解了,唯有郑二郎已经病愈,但他怕自己戒除得不够彻底,依然留在了山庄。”
唐宓挑眉,“郑二郎病好了,却没有走?”
咦,有古怪哟~~
第235章 试探
“是啊,这个郑二郎很有主见,”王怀瑾语气中带着些许赞叹。
都说郑二郎纨绔,可经过无忧散一事,王怀瑾却觉得,这孩子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坚韧。
正如唐元贞所说的那般,无忧散不是那么好戒除的。
郑二郎却硬是扛了过来,是山庄里最省心的病人。
如今病愈了,人家居然还担心会有反复,主动要求继续留在封闭的山庄里。
唐宓那好看的杏眼里闪过一抹异彩,问了句:“阿爹,他待在山庄里不嫌冷清、无聊?”
唐氏山庄说是戒毒所,其实就跟监狱差不多。
好好的人在里面呆的久了,也会熬出病来。
唐宓并不信郑二郎的说辞。
“我也问他了,他说不无聊,”
王怀瑾回想着白天跟郑二郎的谈话,说道:“每日里看看书,跟锦鳞卫打打双陆,或是寻蒋大将军聊天——”
“阿爹,您是说他去找蒋大将军聊天?”
唐宓敏锐的抓住了这丝不对劲。
“是啊。”王怀瑾不明白女儿为何特别在意郑二郎,但他还是耐心的跟女儿说话:“只是蒋大将军病情太重了,每日里痛苦不堪,形容十分狼狈,根本不愿见客。”
这是李寿交代给锦鳞卫的,他还安排了一个人住在蒋忠的病房里,每日里定时呻吟、嚎叫。
“郑二郎怎么说?”他信不信这个说辞?
唐宓很是担心,继续追问着。
之前王怀瑾还疑惑女儿为何在意郑二郎,随后忽的想到,在锦鳞卫接手山庄前,郑二郎等三个病患都是女儿直接负责的。
如今女儿虽然不管了,但关心那几位的病情,也在情理之中。
想通了这一节,王怀瑾不再纠结,爽快的回道:“他啊,嘴上直说‘遗憾’。不过他也是坚持,每天都去蒋忠的病房外给大将军请安,询问大将军的身体状况。”
听到这里,唐宓基本可以确定:郑二郎留在山庄,十有八、九是冲着蒋忠。
虽然唐宓不知道他为何这么做,但她相信自己的直觉。
又跟父母闲话了几句,唐宓便起身告辞了。
她没有回揽月阁,而是去了后院的花园子。
寻了一处树木繁茂的所在,唐宓打发了随侍的丫鬟,从袖袋里取出一枚玉笛放在嘴边吹了起来。
呜、呜呜、呜~~
几声长短不一的笛声响起。
不多时,便有一个人影闪了过来。
“黄一见过唐小娘子!”
来人是个精瘦的汉子,身量不高,五官普通,整个人看着十分不起眼。
唯有一双眼睛偶尔闪烁着精光。
这人是李寿临行前留给唐宓的人手,除了他,还有三人,分别是黄三、黄七和黄十二。
唐宓不会天真的以为这四个人是姓黄的四兄弟。
她推测,这四人应该是李寿豢养的死士或是暗探。
不管是什么身份,唐宓确定一点,他们绝不会伤害自己。
“齐王府的郑二郎有些不对劲,你去山庄查一查吧。”唐宓沉声吩咐道。
“是!”黄一应了一声。见唐宓没有其它的吩咐,一个纵身,人便消失了。
…
“放我出去,你们这群该死的奴婢,快点放我出去!”
这是妇人的声音,尖利而疯狂。
只可惜她所在的是一处独立的院落,距离主院很远,距离山路就更远了,就算她喊破喉咙,也不会有山庄外的人听到。
“啧,这是谁啊,大清早的就扰人清梦?”
郑二郎冲着朝阳伸了个懒腰,而后对门口守卫的锦鳞卫喊道。
“新送来的病人,不在咱们这个院子,而是在新建的别院。”
许是跟郑二郎处的时间久了,彼此也都熟悉了,门口的锦鳞卫很是随意的回道。
“哟?又有新病患了?还是个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