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却是智慧上的较量,如果真如霍顺说的那般,直接拿刀斧劈开鲁班锁,那他们大梁就输了,而且输地极为不体面!

霍顺见几个宰相都不搭理他,暗自撇撇嘴,心说话,都是一群只会耍嘴皮的怂货。

什么输不输的,真正的输赢,只能在战场上决定。

拳头够大,慢说一个鲁班锁,就是胡人的可汗王帐,也照砸不误!

朝堂上发生的事,唐宓并不知道。

因为她还有更要紧的事。

赵氏和王令平回来了!

自出了孝,赵氏便带着心爱的小孙子去四处溜达。

祖孙两个一路上走走停停、吃吃喝喝,玩得不亦乐乎。

若不是唐元贞和王怀瑾一封信一封信的催促,赵氏还不想回来。

唐元贞都回京快一个月了,赵氏的马车才堪堪踏上京郊的官道。

午后,阳光炽烈,王令仪三兄妹站在城外路边的草棚下,翘首望着官道的另一边。

阳光氤氲着热气,人看过去,景象都有些扭曲了。

唐宓还是一眼便看到了缓缓驶来的一队马车,“来了!”

王令仪手搭凉棚,细细的看了一会儿,点头,“没错,是阿婆的马车。”

兄妹三个赶忙迎了上去。

马车里,赵氏靠着窗边,撩起车窗帘子看着外面的景致。

时近四月,官道两侧的麦田里,麦子已经长出了结实的麦穗。估计用不了多久,这里便是一片金黄。

赵氏望着熟悉又有些陌生的京城城墙,微微叹了口气,京城,她又回来了。

“太夫人,大郎、二郎和三娘来接您了!”

马车前面坐着的婆子出声提醒道。

“咦?大哥、二哥和姐姐他们都来了?”

王令平正躺在马车座位上睡得迷迷糊糊,听到这话,忽的坐了起来。

他的动作有点儿猛,引得身上的胖肉肉一阵涟漪。

赵氏见小孙子这般,不禁笑了出来,伸手掐掐他的胖脸蛋,“唉,你阿娘若是看到你胖成这个样子,还不定怎么吃惊呢。”

在外旅游,再怎么讲究,也不如在家里舒服。

可阿宝这个小子,硬是像吹气球一样,短短两年的功夫,就胖成个小猪崽儿。

赵氏可以想象,向来追求完美的唐元贞看到这么一个胖儿砸,会有怎样惊诧的表情。

想想、呃,就觉得欢乐呢。

不知怎的,赵氏心底刚刚生出的那丝怅然顿时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则是满满的期待。

“姑母,看您面带忧色,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姜清进宫来探望姜皇后,刚进了两仪殿,就听到了一声叹息,不禁关切的问道。

“嗐,还不是那个什么胡使,弄来一个破匣子,将作那边研究快两天了,还没个结果。眼瞅着胡使给的期限要到了,却解不开这个难题,这次咱们大梁要丢脸了。”

面对嫡亲的侄女,姜皇后没什么隐瞒,絮絮叨叨的抱怨着。

姜清眼睛一亮,凑到姜皇后耳边,“姑母,这有何难?我给您推荐个人,如何?”

第143章 要打脸?

“她真是这么说?”

李寿盘膝坐在榻上,手里握着本书卷。

榻前躬身站着个小内侍,低着头,态度很是恭敬,“回十八郎的话,显新县君确实是这么说的。她还说,常乐乡君三岁的时候就能解开六柱鲁班锁,现在她都十三岁了,想来也能解开更难的。”

李寿面沉似水,看不出喜怒。

小内侍偷眼瞧了他一记,而后继续道,“恰在这时,圣人来了,正好听到了显新县君的话。”

李寿的脸色阴沉下来,“阿舅可有说什么?”

小内侍咽了口唾沫,表情很是犹豫。

给李寿探听消息,哪怕是皇后和太子说的话,小内侍也敢传出来。

但事关圣人,小内侍就有些胆怯了。

泄露“禁中语”,这可是不小的罪过啊。

“放心,你只管说,阿舅那边不会追究的。”不过是几句闲话,无关朝堂、无关军政,说了也就说了。

李寿很清楚圣人的底线,所以并不在意。

小内侍还是有些犹豫。

李寿也干脆,直接从袖袋里掏出一个荷包,随手丢给了小内侍。

小内侍麻利的接过来,顺手捏了捏,嗯,是个银饼子。

小内侍满心欢喜,熟稔的将荷包收起来,左右看了看,方压低了声音,“圣人明明听到了,却没有追问,反而问起了显新县君的亲事。”

得,小内侍很狡猾,收了钱,依然没有泄露圣人说的话。

李寿也没有计较,又听小内侍说了一些宫中琐事,这才挥挥手将他打发出去。

“姜清,怎么哪儿哪儿都有你?”

李寿之前听了圣人的话,暂时放了姜清一马,没想到,这还没多久呢,她又跳出来折腾。

这次,他不会放过她!

“阿娘,阿娘,您看,这是我特意给您买的点心,甜的,可好吃了。”

王令平两只小胖爪子上捧着一碟子点心,喜滋滋的送到唐元贞面前。

唐元贞嘴角抽了抽,看到儿子胖出好几圈的体型,嘴角再次抽动。

尤其是对上儿子那天真无邪的双眸时,她更是有种看到地主家的傻胖儿子的赶脚。

唉,想她堂堂唐氏女,生出的儿女个个相貌出挑、才华横溢,怎么到了最小的儿子,整个画风就变了呢?

就算是“二”得一逼的王令齐,外表也是颇能唬人的。

前面三个儿女是出尘飘逸的世家子、世家女,老小就成了憨厚纯真的蠢萌胖儿砸。

这、这差距,唐元贞真心接受无能啊。

“嗯,阿娘尝尝,阿宝真乖,出门还不忘给阿娘带吃食回来。”

唐元贞伸出两根手指,轻轻的捏了一小块点心,咬了一小口,还行,能入口。

“扑哧~~”

唐宓不厚道的捂着嘴嗤嗤直笑,“阿娘,阿宝也就客气客气,您还真吃啊。”

没看到小胖砸肉疼的小眼神儿?

什么专门给阿娘买的点心?分明就是这只小猪崽儿买给自己吃的零食。

唐元贞拿着点心的手一顿,抬眼正好看到小儿子心疼不已的表情,她完美的笑颜顿时裂开。

“哈哈~~”赵氏也忍不住了,拿着帕子捂住了嘴。

“阿娘——”王令平再天真,也看出他的母上大人似乎生气了。

偏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哪儿做错了。

无措的揉了揉大胖脑袋,扭头又去看赵氏,“阿婆~”

小童音儿里带着些许委屈。

赵氏心疼不已,赶忙招招手,“阿宝,到阿婆这里来。”

赵氏对于自己名下的四个孙子、孙女,最喜欢的是唐宓,而疼入心肝的却是王令平。

是的,王令平不如兄姐聪明,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才华,但赵氏就是稀罕他。

胖胖的、笨笨的,就像所有寻常人家的小孙子,平庸,却让人喜欢。

因为赵氏发现,她喜欢王令平,没有任何原因,就是单纯的喜欢他这个人。

对于唐宓,赵氏的喜欢中还夹杂着些许欣赏,到底存了外因——唐宓是神童啊。

而于王令平,赵氏却纯粹许多,只是喜欢。

唐元贞揉了揉额角,原本还有些无奈,但看到阿宝窝在赵氏怀里露出憨憨的笑容,她不禁有些失神。

养猫儿时,唐元贞总抱怨猫儿早慧的不像个孩子,总想让猫儿像个普通女童那般快乐成长。

可轮到了阿宝,她怎么就开始“望子成龙”了?

阿宝现在这样,不就正附和她对猫儿的要求吗——天真、童趣,十足十的孩子气!

作为家长,她有了功利心!

唐元贞猛然惊醒,发现自己居然也世俗了。

不好,这样很不好。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哪怕她是携带空间的穿越女,也没什么特别,更不能要求她的每个儿女都出色得近乎妖孽。

唐元贞陷入了沉思,开始反省自己这些年的言行。

唐宓没有察觉母亲的不对劲,她跟胖弟弟玩了一会儿,看天色还早,便去藏书阁看书。

坐在三楼的窗边,迎着柔和的春风,唐宓抱着一卷游记看得入神。

啪嗒~

一朵玉兰花从窗外飞落到屋内。

唐宓抬起头,不意外的看到李寿。

“二九兄,不忙着跟阿史那鹰打嘴架,怎么有空跑来翻窗子?”

唐宓合上书,笑嘻嘻的跟李寿说话。

李寿却没有像往常一样跟唐宓说笑,利索的从外面翻进来,然后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卷递给唐宓。

“这是什么?”

唐宓好奇的展开纸卷,却看到上面画着一个匣子。

哦,不对,这是、鲁班锁?

“猫儿,这样的鲁班锁,你能解开吗?”李寿也不废话,直奔主题。

唐宓仔细看着图纸,上面画得很是详细,不但画了鲁班锁的正面,连几个侧面也都画了,还仔细的标注了尺寸,以及木条的大小。

唐宓将图纸铺开放在地板上,两只手放在半空中,不停的比划着。

不多会儿,唐宓好看的小脸上露出笑容,“没问题。”

李寿长长舒了口气,“那就好,那就好!”

可笑外头那些人还说什么“伤仲永”,殊不知,真正的神童,长大了也是天才。

比如他的猫儿。

“二九兄,你还没说是怎么回事呢?”唐宓歪着脑袋问道。

李寿坐在窗框上,一指四夷馆的方向,“还不是那个阿史那鹰,想为难我大梁朝,哼,他也不想想,我大梁人杰地灵,又岂是他一个胡人能折辱的?”

“还有姜清,居然也趁机兴风作浪…”

李寿缓缓将整件事都说了出来,包括姜清在宫里的“推荐”。

唐宓听得满眼小星星,哈,又要打脸了吗?嘻嘻,她最喜欢了!

第144章 打回去

赵氏回京,圣人那边也知道了消息,第一时间派内侍来探望,并送来了不少东西。

赵氏询问内侍宫里的情况,自然也就知道了胡使出的难题。

“鲁班锁?还十分复杂?将作的工匠们折腾了两日都还没有个头绪?”

赵氏蹙眉,这辈子,她最在意、最倚重的还是圣人。

听闻圣人有了麻烦,她第一个反应就是如何帮圣人度过难关。

“是啊,哎呀,也不知道那个胡人从哪儿弄来的玩意儿,连将作最擅长鲁班锁的大匠都没有办法。”

来人是赵福的徒弟,亦在太极宫当差,算得上小一辈里混得颇好的小太监。

他知道赵氏跟圣人的感情,也知道赵氏对圣人的关心不作伪,毫无保留的将圣人的近况都说了出来。

“京畿地震,圣人已经够心烦了,偏胡人还来凑热闹。”

小太监撇着嘴,嘟囔道:“那个叫什么鹰的人还说了,他们可汗给圣人的国书就藏在鲁班锁里,国书里,他们可汗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请求,希望咱们圣人能应允。”

现在的问题是,他们连鲁班锁都打不开,根本看不到所谓的“国书”,更不知道胡人可汗提了怎样的要求啊。

这、这又该如何回复?

起初,圣人和朝堂大佬们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