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孝顺”
靖宁伯府的天,已经变了。
祁老夫人的病,说要紧,其实并不要紧。风寒而已,吃上几帖药,养一养就是。
只是这养一养的时间,虽不太长,却已足够令崔姨娘活得水深火热。
她掌了祁家内宅许多年,上头有人,手中有权,日子一直很逍遥快活,除了不能让祁远章迷恋自己,不能让女儿对自己唯命是从外,她几乎没有任何不满。
可如今,她没了权,也没了人…
祁老夫人养病期间,免了晚辈们晨昏定省,旁的时间亦不见人。
崔姨娘去求见了两回,都被沈嬷嬷搪塞回来,根本没有法子亲自面见老夫人。她像是没了方向的鸟雀,扑棱着翅膀四处乱跳,越蹦跶,越是无力。
反观姜氏,人人都等着看她笑话,她却一丝破绽都不露。
仿佛她躲在紫薇苑那么多年,全是为了今天。
很快,众人的态度便有了天翻地覆的转变。
当秋天真正来临的时候,靖宁伯府里已再没有人敢说姜氏一个“疯”字。
太微命人挂在通风处的栗子,也已经可吃了。
风栗子柔软细腻却有韧性,同她娘如今的性子倒是很有几分相像。
傍晚时,太微让长喜摘了盛放栗子的竹篮下来,一颗颗细细挑拣过,盛在小筐子里,让人送到小七那去。
过去祁老夫人管得严,且说一不二,她不许小七多吃东西,小七便只好半饥不饱地忍耐着,而今府里变了天,自然是小七爱吃什么便吃什么。
至于祖母如何想,太微以为,气死最好。
她收拾完了,又另备了一碟,让人送到鸣鹤堂去,言称是给祖母送药甜嘴的。
这风栗子的滋味,比普通栗子吃起来更甜。
可东西送到了祁老夫人眼前,便成了极苦的毒物。
她不怕太微臭脾气像茅坑里的石头一般令人厌恶,也不怕太微忤逆顶嘴,只怕太微这样莫名其妙地行孝顺之举。
她原以为沈嬷嬷那一顿打总算是将太微打得开了窍,但姜氏从紫薇苑出来后,她便算看明白了,这祁太微虽是她的孙女,却先是姜氏那个疯子的女儿。
而姜氏的女儿,又怎么可能真心实意地想要对她恭敬孝顺?
只怕是恨她还来不及。
祁老夫人盯着大丫鬟珊瑚手里的风栗子恶狠狠地看了两眼,从牙缝里挤出声音道:“给我扔了!”
珊瑚低了低头,略有些迟疑:“老夫人,这是五姑娘的心意…”
换了过去,自然是想扔便扔,可如今五姑娘在府里的地位水涨船高,直接便将五姑娘送来的东西扔了,是不是有些过分?
珊瑚心想着老夫人再厉害,到底也是老了。
这人老力衰,早晚要死。
她们这些活着的人,将来就得另找出路,倒不如现在就慢慢寻摸起来。
她踟蹰着没有动弹。
祁老夫人立刻便恼了,将手臂一扬,一巴掌打掉了珊瑚手里的东西:“怎么,那姜氏还没有当几天山大王,你就瞧不上我这老婆子,想去投奔她了?”
珊瑚见她怒气冲冲的,连忙跪下来表忠心:“老夫人息怒,奴婢万没有二心呀!”
“滚出去!”祁老夫人越发恼了,一股邪火直冲脑门,烧得她大气都要喘不匀。
她这病,怕是好不了了。
她骂骂咧咧,失了往日端庄,转眼便将屋子里的人尽数赶了出去。回过神来,她已经是孤零零的一个老太婆。
祁老夫人坐在床上,逐渐浑身发冷。
她终于想起了崔姨娘,可崔姨娘已好几日没有试图来见她了。
她又想起了自己养了多年的那条大黄狗,可那条狗已被她送到了姜氏手里。
天色慢慢黑了下来。
鸣鹤堂里一片寂静。
外头的灯火喧嚣,已是另一个世界。
太微在这份俗世烟火里愉悦睡去,一觉睡过了子时。直到后半夜,她迷蒙中听见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集香苑里人手不多,且都是她后来亲自挑的人,又有刘妈妈管着,照理不该有人深夜胡乱走动才是。
她睁开眼,撩开帐子扬声唤了“长喜”一声,可长喜过了好一会才从外边进来。
太微不由警醒了些:“怎么回事,外边怎么闹哄哄的?”
长喜靠近过来,压了压声音道:“听说是三姑奶奶回来了。”
太微一怔,有些吃惊地道:“这个时辰?”
长喜眼神微闪:“是啊,这个时辰。”
“三姑爷呢?可是陪着一道回来的?”太微越琢磨越觉得古怪,登时睡意全消,索性掀开被子就要起身。
可没想到长喜手一伸,竟是拦住了她。
太微不解地抬头望向了长喜的眼睛。
长喜还是伸着手,挡着不让她起来,口中低声道:“姑娘,上头方才来传的话,说是没有吩咐不许您出门。”
太微抿了抿嘴唇:“不许我出门?谁的命令?是今夜不许出去,还是天亮以后也不许?”
长喜听她一口气问了一串问题,却只回答了三个字:“是伯爷。”
是靖宁伯祁远章的命令——
所以她虽是集香苑的人,也不得不听。
她深知如果太微真要出去,自己怕是拦不住,索性便连床也不让太微下。
“您还是再睡一会吧,如今时辰还早,远不到您平日起身的时候呢。”
太微闻言点了点头,一面问了句:“来传话的人,你可认得?”
长喜放下手,想了想道:“奴婢不认得,但隐约知道是伯爷身边得用的人。”
“哦?”太微的口气有些变了,“是小厮?”
长喜点头道是,忽然脸色微变。
太微看得正清楚,见状笑了一下道:“你这才醒悟过来?”
父亲为什么派小厮来传话?是因为仓促之间来不及另外寻人?还是因为旁人皆不信任?
不管怎样,这至少证明了一件事。
三姐此行回来,蹊跷不小。
太微搁在被子上的双手慢慢握在了一起。
她和三姐的关系连平平也算不上,因此三姐回来与否,又是为了什么回来的,她都不在乎。可现如今府里当家的人是她娘…
今夜不论出的是什么事,都少不了要她娘出现。
这般,就叫她再睡不着了。
第184章黑暗
心念一动,太微翻身坐起,探手去床下摸鞋。
然则一摸不着,二摸还是没有,手指不由微微一僵。她缩回手,抬头向立在原地的长喜望去:“罢了,你差个机灵的出去打听打听吧。”
长喜张了张嘴,却没有发出声音,到底还是点了头应是。
太微遂下了床,赤脚朝窗边走去。
窗外的声响此刻听起来,已不如先前清晰,可黑暗中隐隐约约似乎还能听见些微脚步声。
仿佛正有人从四面八方涌向一处。
太微放在半开窗扇上的手,渐渐被夜风吹得失去了温度。这个时节的风,原不该这般得凉。
“姑娘,人回来了。”
长喜的声音突然在背后响起,惊得太微差点叫窗扇夹了手。
“如何?”
长喜面上神情有些凝重:“没人见到三姑爷,也没人见到三姑奶奶的面。”话说到最后,她的声音已经放得很轻…很轻,似乎就是并不算十分敏锐的她,也觉察出了不对。
太微倚在窗边,沉声问道:“母亲那边呢?”
长喜摇了摇头:“还不知道情况。”
“是吗?”太微轻轻反问了一句,但并没有期待她回答的意思,只是抬手揉了揉眼睛。
谁也不知道,谁也没见着。
这怕是有人故意封锁了消息。
而靖宁伯府里,能做到这件事的人,无外乎两个,她爹和祖母。但祖母并不是如此谨慎行事的人,她张扬惯了,恨不得事事都当成大戏来唱,不会这样瞒着藏着不叫人知晓。
太微按捺不住了。
她记忆里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
只是三姐回来,何至于这样?
长喜一面又点了盏灯,一面悄声问太微:“姑娘,会不会是三姑奶奶和三姑爷起了争执,赌气回来的?”
太微不置可否地笑了笑,没有接话。
时间一点一滴流逝,外头的天色却比先前黑得愈加浓郁。黎明到来之前的最后一抹夜色,将天空染成了冰冷的黑色铁块。
太微略一思忖,更衣换鞋,将长发随手松松挽起,径直推开门向外走去。
这一回,长喜未能拦住她。
她脚下飞快,不多时便出了集香苑。
集香苑外安静极了。
是一种比往日更为冷凝的安静。
太微立在庑廊下,朝鸣鹤堂的方向遥遥望去。祖母的地盘此刻鸦雀无声,漆黑一片。廊下的灯不知是不是叫晚风给吹熄了,竟是一星光亮也不见。
倒是另一个方向,罕见的有光出现。
可这个时辰,那里原不该有光亮。
太微在风里眯了眯眼睛。
三姐回来,不去她娘那,不去祖母那,倒是去见父亲做什么?而且这一见,便是个把时辰。
实在古怪。
太微抬脚向前走了两步,忽然一个转身,向紫薇苑走去。
到了紫薇苑一看,母亲果然已经出门许久。
大丫鬟倚翠也跟着一道不见人影。
紫薇苑里只留下几个小丫鬟,睡得迷迷糊糊,满是瞌睡,见着太微急急忙忙要行礼,却差点跌个跟头。
太微伸手拽了一把,面上没大表情地问了句:“夫人何时走的?”
小丫鬟半眯着眼睛想了想,没大底气地竖起了几根手指头。
太微看了看,倒是跟长喜来回她的时辰差不多,理应没错。
可这就愈发奇怪了。
她坐下来,歪着头,拄着下巴,沉思起来。
小丫鬟见状,倒是清醒了不少,连忙来给她沏茶,一边道:“姑娘,夫人先前说过,甭管您什么时候来了,想吃什么,只管让厨房给您准备。”
她提着茶壶,正色问道:“您想吃些什么?是素的还是荤的?是点心果子还是粥面?”
“我不饿。”太微有些无奈地瞥了她一眼。
这丫鬟看起来真是不够机灵。
奈何她娘喜欢,说这些孩子看着让人心里高兴。
也不知到底高兴个什么。
太微喝了半盏茶,看着她道:“你下去歇着吧,不用在这伺候我,我略等一等母亲。”
小丫鬟摸摸头上发髻,似有些为难。
太微只好又说一遍:“下去睡吧,不要紧。”
她这才笑着退下,轻轻合上门出去了。
太微一个人坐在屋子里等着。
等来等去,只觉口干舌燥。一杯两盏的,很快喝掉了半壶茶。
终于,外头响起了说话声。
是姜氏的大丫鬟倚翠回来了。
门一开,倚翠便瞪大眼睛望着太微道:“姑娘您这会儿怎么在这里?”她眼里带着两分慌张,像是害怕。
太微不由蹙起了眉头:“只你一人回来?”
倚翠上前来扶她起身,要她回集香苑去:“夫人差奴婢回来取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