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犹未了,三老爷已经跳了起来:“什么?过继立哥儿?”
屏风后头绮年和吴氏也怔住了,一时间厅里众人都静了下来,只听李氏怯生生的声音:“是。二嫂原说年前便要请族里长辈来主持这过继之事,怎的——二嫂今日就请了四叔父来,莫非今日就要定下此事么?”
吴氏喜出望外,本来还有些不愿过继的,此时却只觉七房如同雪中送炭,一时连说话声音都响了些:“虽不是我请来的,不过四叔父既然今日在,不妨就先把事情定下。说起来这几日开宗祠将立哥儿写在我二房名下也好,免得今年祭灶之时无人主持。”
自来女不祭灶男不拜月,自从周显生过世,二房去年便无人主持祭灶之事,若过继了周立年,自然就由他来祭。
三老爷大怒:“胡说!四叔父做主,已经将我扬哥儿过到二房了,又关七房什么事!”
绮年接口冷笑:“母亲请三叔回去翻翻《律例》罢,究竟过继哪个,母亲是做得了主的。四叔祖今日前来,不过是担忧我母亲只顾伤心,误了立嗣大事。既然我母亲已经挑定了嗣子,四叔祖自然也就放心了。何况我母亲怎能夺人长子,少不得多谢三叔三婶的好意了。”
三老爷气了个仰倒,却又无话可说,只拿眼去看四老太爷。四老太爷捻着胡子一时不语。三房确是许了他些好处,求他来说句话将儿子过入二房。只是他也明白,按《律例》所写,二房确是可以自择嗣子。若是二房不立嗣,他自然要说话,如今二房已择定了七房的儿子,他又何必再出来搅这一趟混水呢?纵然二房的家业落在三房手里,也分不出多少来给他,传出去怕还落个欺凌孤儿寡母的名声,却是不值了。他房里儿女双全孙辈绕膝,家业也丰厚,且多少年名声也好,实在犯不着为了些小利把多年的脸面失了。
四老太爷想到此处,站起身来道:“既是侄媳妇已经择定了要立哪个,很该早说才是。如今我也放心了,便赶着这些日子开了祠堂将此事办了,也好有个祭灶的人。”说完,带着自己的儿子转身便走。
三老爷和三太太站在那里面面相觑。杨嬷嬷一肚子的气,冷笑道:“三老爷,我家太太身子不适,就不留三位多坐了。”
三太太有心再说几句,眼看周立年站在那里微微含笑,虽然比周扬年矮小,又十分黑瘦,却自有种从容气度。相比之下周扬年两只眼睛活猴一般只顾着看小丫鬟,孰高孰低,一目了然,忍不住伸手拧了儿子一把:“不成器的东西,还不快点回去!”又扯了丈夫,阴阳怪气道,“这边两个守寡的嫂子弟妹,你还不快些走,别沾了晦气。”
周立年淡淡一笑,并不与他们斗嘴,只是微微一揖。李氏早进屏风后面去看吴氏了,三太太更觉得一口气憋在心口处上不来下不去,恨恨地揪着儿子走了。
吴氏方才又惊又怒,李氏与周立年这一来解了围,不由得拉了李氏的手哭道:“多亏了七弟妹过来,否则——”
李氏本来还有三分不情愿,待过来见吴氏被气成这副样子,同是青年守寡,哪里不知寡妇的苦楚,当下也滴下泪来:“也是我早不曾允了二嫂,才有今日之事。”
吴氏紧紧拉着她手道:“七弟妹这说的是哪里话,你好好的两个儿子,硬生生被人分走一个,谁又舍得。只你放心,立哥儿到了我二房,我绝不亏待。二房的产业,立哥儿与绮儿一人一半,绝不偏颇!”
李氏吓了一跳,忙道:“二嫂这话说的,好似我是为了产业来的。二嫂今儿也累了,看这脸色不好,快些休息才是正理儿。”忙忙的叫了杨嬷嬷与几个丫鬟,将吴氏送回房里,又忙着煎药服下,足足折腾了半日,看着吴氏服了药睡下,这才松了口气。
绮年早叫厨下熬了银耳粥来,又加几样精致菜肴,亲自给李氏捧到面前:“今日之事,多谢七婶和立年哥哥了。”
李氏忙拉了绮年的手道:“姑娘,你娘今儿的话是做不得数的,谁都知道二房的产业多是你娘的嫁妆,这些将来自然都是你的。切莫为了这事儿与你立年哥哥生分了。”
杨嬷嬷当时听了吴氏的话,心里也有些着急,便接着李氏的话笑道:“七太太是明白人,只我们姑娘也不是那小肚鸡肠的,立年少爷日后到了二房,就是二房的少爷,哪里能亏待生分呢?”却把产业平分的话,轻轻带过去了。
好在李氏并不深想,听了便松口气道:“如此我便放心了。”
绮年笑了笑,又向如莺道:“请立年哥哥在外头用饭,我在这里陪着七婶。”如莺闻言便出去了。
这里绮年陪着李氏用了饭,又请她在自己房里休息,这才出去。周立年已然吃完了,正在厅里喝茶,如莺站在一边,轻言细语地说着什么,见绮年出来,连忙给绮年也端上茶来。
绮年上前一步,深深福身下去:“多谢立年哥哥了。”
周立年连忙虚扶:“妹妹这话生分了,也是三叔实在逼人太甚。妹妹放心,伯娘的嫁妆自然都是妹妹的,这些年我们受伯娘的恩,今日总算报了。只是不知伯娘如何了?”
绮年想到吴氏那苍白的脸色,心里就是一紧,苦笑道:“哥哥马上就是一家人了,我也不说虚话,父亲的东西,将来都是哥哥的,母亲那里,随她作主。”
周立年笑了一笑:“妹妹这话还是生分了,既是一家人,分什么你我。如今有了读书的地方,我也欢喜了。将来若能得了功名,光耀门楣,才算不辜负了伯娘。”
绮年心里一动,抬头看了看周立年,又垂下眼睛:“哥哥有这份上进之心,父亲地下有知,也必是高兴的…”
经这一场大闹,二房过继之事倒是定了下来。没几日,四房那边就开了祠堂,将周立年的名字写入族谱中二房的名下,成了二房的儿子。接着就是搬家。吴氏看七房那边就只剩了李氏独居,当下便将李氏也搬了进来,七房的房舍租了出去,每年倒还能多寻几两银子补贴。
这些事一一做完,吴氏便病倒了。这一番病得厉害,郑大夫来诊了脉,只是摇头:“前次便说,若是再动气就要…如今不但动气,竟然还动得狠了,在下医术有限,是无能为力了。”
绮年只觉得脑子里嗡的一声。虽然那天一场大闹,就觉得吴氏脸色不好,但看她还能撑着立嗣搬家,心里还抱着几分希望。现在被郑大夫这一说,真是五雷轰顶,眼泪不由得纷纷落了下来。
郑大夫看了,心里也不觉难受起来,叹道:“我开个方子…吃不吃的其实也随意…大约静静养着,还能过些日子。只不知…后事预备得如何了?”这分明是说吴氏已是不治了。
绮年木然接了那方子,攥在手里半天不说话,连郑大夫几时走的都不知道。直到如鹂哭着推她,方才醒过神来,将方子递给如鹂道:“去抓药吧。别在这里哭,被娘听见就不好了。去跟嬷嬷说,今年我什么也不管了,只陪着娘。若是有事,就跟哥哥说去——”顿了一顿道,“让嬷嬷看着,哥哥行事如何。”
虽然绮年抛了家务一心只管服侍吴氏,吴氏还是一天天的不起。她自己心里也明白,拉着绮年的手只是流泪:“娘是要去找你爹爹了,早就盼着的事,只是苦了你,还没能给你寻一门好亲事。好在立年那孩子看着是好的,将来顶门立户,不求什么光宗耀祖,只要你们过得舒心,爹娘在地下也就瞑目了。”
绮年心里酸疼。虽然是半路穿越过来的灵魂,但这七年来却实实在在是她在享受吴氏的疼爱,这份母女之情却是做不得假的。勉强忍着泪道:“娘说的什么话,郑大夫都说了,只要将养到年后,自然会好。”
吴氏苦笑道:“娘的身子,自己难道不知?只今年有人祭灶了,娘看着也高兴,去了地下,也对你爹有个交代。”
绮年再也忍不住,扑在吴氏怀里哭了起来。忽然如鹂匆匆进来道:“太太,姑娘,京城里舅老爷打发人过来了。”
绮年出去的时候,只见一个管家一个婆子,在厅上与杨嬷嬷说话,见了绮年连忙起身行礼:“给表小姐请安。”
杨嬷嬷抹着眼泪道:“姑娘,这是刘管事,这是刘嬷嬷,都是舅老爷家里得用的人,太太出阁前也伺候过的。因少爷出去了,这才请姑娘过来。”
绮年忙让两人坐下,刘管事递上吴大老爷若钊的亲笔信。原来吴若钊接了信,得知妹妹因无子被族中逼迫,当下打发了刘家夫妇,又带了几个下人忙忙的赶来,嘱咐若是在这边过得不自在,就一家子都回京城。
杨嬷嬷看了信,不由得又掉下泪来:“可怜我们太太的身子…”
正说着,就听如鹂在里面惊叫:“太太晕过去了…”
吴氏到底是没能撑到看着周立年祭灶,才不过进了十月她就撒手去了,终年也不过才三十八岁。
绮年未满父孝,又添母孝,一身的缟素,更衬得脸色苍白。杨嬷嬷哭得死去活来,比当初周二老爷过世还哭得厉害,以至于吴氏尚未下葬,她已经不能起床了。
幸而有周立年,摔盆扶柩守灵,一丝不苟。李氏虽然是个寡妇不能出门,却也在内宅里帮忙。刘管事夫妇一边忙着丧事,一边派人赶回京城报信。之前吴若钊虽然有意把妹妹和外甥女接回京城,但如今吴氏已去,绮年身带重孝,这边又立了嗣,事情只怕又要两说了。
冷玉如跟着母亲来吊唁,陪着绮年坐了一会,低声叹道:“伯母的身子早就…你也该节哀,哭坏了,伯母地下有知也不安的。我是一过除夕就要往京里去了,你,你务必自己保重身子才是。”
绮年哭得双眼通红,闻言勉强拭了泪道:“京里不比成都,你也要小心才是。”尤其是郑姨娘,还不知会闹出什么妖蛾子来。
冷玉如苦笑一下,道:“听说你舅舅派了人来?虽说已经立嗣,到底不是亲哥哥,我倒觉得若你舅舅真心接你去,去了也好。”迟疑片刻道,“进了京里,说亲也…倒比这里强些。”
若是平常,绮年少不得要笑话几句,毕竟未出阁的姑娘谈这些事不合宜。此时却是谁也没有什么心情,只道:“多年未见,也不知舅舅舅母是什么脾性。”过去了,就是寄人篱下。
冷玉如沉吟片刻,道:“论理我不该说,只是听说伯母曾许过家业平分?不如趁着你舅舅家的人在这里,清点了伯母的嫁妆带走。若是你不入京,只怕日后人家计较起这些来,当真把你的东西分去一半。”她苦笑一下,“女子若是无嫁妆傍身,这日子便难过了。”
绮年知道她这是有感而发。冷太太娘家贫寒,出嫁时虽然说是有些嫁妆,其实全是拿聘礼充的数,这事儿一直被郑姨娘明里暗里的讥刺,总说一个做正妻的,嫁妆上跟个妾一样分文无有,还充什么大房。如今冷家眼看着要因攀上了恒山伯郑家而高升,郑姨娘就更加的居功自傲了。
说起吴氏,绮年忍不住又想落泪,好容易忍住了,道:“我看哥哥并不是要这些家业。”周立年那天说的话,她反复琢磨了几次,才隐约明白周立年要的是和吴家的亲戚关系,将来在入仕之事上有所助力。
“哥哥他——是个有志向的…”野心也算一种志向吧。绮年几乎可以肯定,在周立年考中举人之前,他不会提任何要求,等他要考进士了,吴家就用得着了。
“有志向自是好事。”这毕竟是周家事,冷玉如也只是说一句罢了,“将来若做了官,也是光辉你家二房门楣的事。”
绮年点了点头,低声道:“只可惜我娘看不见了…”
冷玉如握紧她手,不知说什么才好。从前虽是孤儿寡母日子难过,却也好过父母双亡寄人篱下。
“我看你舅舅家这管家十分尽心,想来总还是血脉之亲,不会不眷顾的。”
绮年又点了点头。刘管事等人确实尽心,想来也是吴大老爷念着妹妹的缘故。只是这里照顾是一回事,将来若真是进了京依着舅家住,天长日久,又是另一回事了。
冷家正在收拾东西准备上京,冷玉如也不能坐得太久,安慰了绮年一会,也只能离去。也不让绮年相送,只说:“倘若将来你也进了京,还有见的时候呢。”
冷玉如走了没片刻时间,韩嫣也来了,一见绮年哭得两眼红肿,眼圈不由得也红了,拉了绮年的手半天没说出话来。还是绮年自己擦了眼泪,两人说了几句话。韩嫣道:“方才在外头看见你哥哥,都说他举止大方,将来必定是个好的。你也保重身子,将来有了好归宿,伯父伯母地下有知,自然也就放心了。”
绮年正要说话,就听前面吵嚷起来,连忙出去看时,便听周立年朗声道:“…嗣母过世未满头七,三叔便撺掇着我与妹妹争产,立年读书少,不知道这是哪位圣人所书,还请三叔教我。”
此时厅上各房来吊唁的亲戚朋友都在,韩嫣的兄长韩兆也在其中,周三老爷的脸硬生生憋成了猪肝色,怒道:“谁,谁撺掇你了,做叔叔的不过说了一句——”
周立年一身麻衣,这些天忙碌不堪,人更显得黑瘦,只一双眼睛却是锐亮逼人,道:“我朝习俗,女子嫁妆乃是私产,如何支配,夫家人不得插手。今日各位亲朋俱在,正好把话说个清楚。嗣母生前曾言,家业由我与妹妹平分,可见嗣母并无偏颇,三叔方才那些话,以后切勿再出口了。然而立年过继,并非为谋产业,嗣母之嫁妆,自然由妹妹继承,其余宅院,自然归我,妹妹也定不会与我计较。不妨趁着今日,就将产业分割,定了名分,免得日后再有人惦记,搅得我二房不得安宁,并连七房的名声也坏了。”
刘管事在旁听得连连点头,只是奴仆身份,又是外姓,不能多说什么。转见绮年站在门外,忙过来低声道:“表小姐,这位少爷是个好的,姑太太果然是不曾看错人。”
绮年看着周立年闪亮的双眼,缓缓点了点头。不管周立年所求为何,他终究是在有资格争这份产业的时候没有争。也许他是所谋者大,也许他是出于自尊不屑争,也许他过继真是为了报吴氏平日里照顾的那份恩情,无论如何总是她得了好处,所以,她也应该感恩才是。
第8章 清家业安排后路
自从在吴氏灵前将二房产业划清,果然是少了许多麻烦。
吴氏用嫁妆所置的铺面庄子皆归绮年,只有这处宅子与几百两现银归了周立年。李氏本要回旧宅子里去住,被绮年挽留了下来,只说母亲不在,李氏住下,也好避嫌。
古语有云,男女七岁不同席,即便是亲兄妹,年纪大些也要避着,何况绮年与周立年只是嗣兄妹,年纪又都不小了。李氏听得有理,也就安心住了下来。绮年将宅子划成两半,小山居做了灵堂,日后也打算空置着。这是父母住过的地方,绮年不能住,却也不能让别人住进去。收拾出周二老爷从前的书房给周立年居住,李氏就与她同住珠玉阁。
产业这一划定,三房终于发现自己再捞不到什么油水,索性连后头吴氏的三七、五七都不来了。绮年倒落得清静,时常独自去灵堂里坐着,脑海里来来回回全是与二老爷和吴氏一起生活的片断,有些连她都觉得陌生,说不定是这具身体生前零碎的记忆。
白日里事情太多,只到了晚上灵堂上如此的安静,才让人越发明白——吴氏真的去了。活了两世得到的唯一的母爱,以后再不会有了。
“姑娘——”如燕轻轻晃了晃绮年,声音里也微微带了点哭腔,“这里冷,姑娘还是回房罢。看手都冰凉了,万一受了寒可怎么办。”明日就是七七,可以起灵除服了。这些天绮年天天到灵堂来守夜,她真怕姑娘把身子熬坏了,除了服自己反而倒了。
绮年抹了抹满脸的泪,觉得心里空了一块儿,然而这一通发泄之后到底是轻松了一些,便扶着如燕的手站了起来。
迈出灵堂,远远听得鞭炮声东一处西一处零散地响。已经进了腊月,有那耐不住性子的顽童便提前拿了炮仗来放,却越发显得周家静寂寥落。绮年不由得停了脚步,刚要说话,忽见西边垂月门里走出个丫鬟来,正是如莺。手里提着个食盒,走得几步才看见绮年,忙上来笑道:“少爷还在读书,恐怕夜里饿着,方才在厨房熬了点粥送过去。给姑娘留了一碗在炉子上温着,奴婢现去取?”
绮年抬眼看了看她。如莺今年十八岁,在四个丫鬟里已是最大的,若吴氏没有去世,大约过了年也要给她挑个人家了。如莺身量已经长开,虽然因有丧事只穿着素青绸袄,头上也只插了一支银簪,但杏眼桃腮,并不因素衣而褪色。
如莺见绮年一言不发,只管打量她,不由得脸上微微一红,低头道:“姑娘看什么呢?夜里风凉,仔细受了寒。”虽然脸颊上有几分红色,但衣服头发一丝也不乱,簪子也端端正正地插着。
绮年移开目光向垂月门里边望了望。书房透着灯光,隐约可见周立年端坐桌前的身影。绮年扶着如鹂的手往珠玉阁走,漫不经心地说:“刘管事已派人回京报信了,你们都是来了这里才买进来的,若是舅舅要接我去京城,你们打算怎么办?”
如燕一怔,随即道:“奴婢是家里逃荒来卖在这里的,这都七八年了,早不知道父母都去了哪里,自然是跟着姑娘的。如鹂老子娘也早去了,被哥哥嫂子卖出来,想来也是不肯回家的。”
绮年点了点头,瞥一眼如莺:“你呢?”
如莺低头不语,绮年又催了一遍,她方喃喃道:“奴婢还有哥哥在这里,太太当初原说过…”
绮年心里已经明白了:“娘是说过日后你若愿意,可以自己赎身的。”如莺当初也是卖的死契,若是主家不肯,一辈子都是奴婢,将来的儿女也是家生子儿的奴婢。
如莺头垂得更低:“奴婢这些年…蒙太太姑娘的恩典,也攒了几两银子。太太原说,许我只拿原银来赎…”如莺当初来的时候只有十二岁,年纪小,只卖了五两银子。若是一个十八岁的姑娘,可就不止这个数了。有些苛刻的主家,说不准还要加上这些年的饭钱衣裳钱。不过吴氏早说过,只要五两银子,并不多加;且如莺走的时候,自己房里的衣裳首饰都可带走。这其实与白放出去也没什么两样了。
绮年笑了一笑:“若是攒够了银子,过了年就还你的身契。”
如莺大喜,当即就要跪下来:“谢姑娘恩典。”吴氏虽然说过这话,但无凭无据,绮年如果不认,她也毫无办法。
“跪什么,地上冷着呢。”绮年抬手拦了拦,“只是这些日子,你还要尽心守规矩才是。”
如莺喜不自胜,连声应喏,才欢天喜地给绮年端粥去了。绮年看着她背影,忽然觉得这女孩子也十分可怜。
做奴婢的,自己能赎身已然是侥天之幸,如果自己运气不好穿到一个小丫鬟的身上,恐怕也只能跟她们一样了。想着不由叹了口气,向如燕道:“将来你和如鹂若是自己找了归宿,也对我说,我一定成全你们。”
如燕犹自没有看明白,茫然道:“我是姑娘的丫头,自然听姑娘的。”到底是年纪还小,十二三岁未解风情,没有看出这里头的门道来。
她不懂,绮年自然也不多说,微微叹了口气,心想自己的选择,只要将来不后悔就成了。
吴氏过了七七,去京城送信的人已然回来了,带回了吴若钊的亲笔书信,且又带了几个下人,准备接绮年去京城。
吴若钊听说妹妹被族人气得重病不起,既悲且怒,当即手书一封,吩咐刘管事:既是已经立了嗣子,绮年不必留在成都,待过了年路上好走些,立刻接回京里吴家。将周家的宅子留给嗣子,再留些银子,至于吴氏的嫁妆,按单子清点了,全部当做绮年的嫁妆。铺面庄子一概变卖,金银细软全部带回京城。若周家人有何异议,立刻拿了他的名帖去衙门打官司!另嘱刘管事,务必将吴氏厚葬,修葺坟墓。每年自京里给二房嗣子百两纹银,以做年节祭祀之用。
这倒与周立年的做法不谋而合。只是周立年看了书信便道:“我既已过来,年节祭祀自是份内之事,怎可再拿舅舅的银子。”
刘管事自他在灵堂上分割产业,对他已是毕恭毕敬,躬身道:“这也是家老爷一份心意,毕竟姑太太也姓吴。人虽去了,亲戚情分是断不了的。如今表少爷虽在成都居住,日后但得空闲,也去京城走走,莫跟表姑娘断了兄妹之情才是。”
周立年叹了口气道:“我虽是嗣子,多年来绮妹妹也与亲妹无异。舅舅的银子拿来将父亲母亲的坟墓好生修葺,其余的给妹妹带着路上用。至于日后年节祭祀,我自当尽心,管家回去,为我向舅舅致意多谢。”
行程已定,绮年免不了要收拾东西。虽然吴若钊信上说了所有东西一概带走,但也不过是句气话,哪里就能把宅子刮得干干净净呢?笨重家俱自然大半留下,只有吴氏从前最心爱的几样装船运走。家里的下人,绮年也一一问过,有家在本地不愿进京的,就把身契给了周立年,这些人愿意自赎也随他们,愿意继续留在二房也随他们。
不过二房在周显生去世之时已经整顿过一次,本来也没有多少人了。最后算一算,杨嬷嬷全家本是京城来的,自然要跟着回去;四个大丫鬟中,如莺自赎了出去,其余三个都要随着上京。其余小厮婆子们跟着的没有几个,都由刘管事安排,回京之后自然会给他们找份事做。
绮年将吴氏的首饰匣子清点了一番。吴氏青年守寡,平日里就是一套素银米珠的头面,且因足不出户,连这套头面都不曾完整地插戴一次。绮年年纪还小,又也是在孝中,自然也没有什么花俏首饰。现下检点吴氏的妆奁,才发现匣子里竟颇有些珍贵首饰。加上铺面庄子织坊,林林总总一算,吴氏的陪嫁大约总有七八千之数,纵然在京中,这份嫁妆也算得上体面了。这些年虽然有些被那些管事贪掉,但她能带走的也有四五千银子。
绮年在匣子里捡出两朵赤金镶红宝石的珠花来,随手递给如燕如鹂一人一朵:“拿着,以后出嫁也压压箱子。”红宝石虽然不过黄豆粒大小,胜在颜色既艳且正,别说两个小丫鬟了,就是普通人家的姑娘,得了这个也是宝贝。
两个小丫鬟吓了一跳,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绮年笑了笑:“给你们就拿着。如鹃,倒有件事要问你。”
如鹃到底是沉稳,虽看了一眼那两朵珠花,脸上却并没带出羡慕之色来,只是笑着道:“姑娘有什么事问?”
绮年从匣子里又挑出一根双股梅花钗来,赤金的梅花瓣里镶着圆润的珍珠,虽然也不是极大的,但六粒珍珠大小色泽均无二致,这钗子的身价就凭空加了一倍。
“你也十七了…”绮年把玩着钗子,瞥了如鹃一眼,“说起来,如果母亲不去,也该给你挑个人家了。”
如鹃脸上登时火烧一般,站起来嗔道:“姑娘怎么跟人家说这个…”
绮年笑起来,拉着她的手不让走:“这有什么,你不比如燕如鹂,年纪还小呢。这时候不说,等回了京城,我就未必做得了主了。”
如鹃不由得拿眼睛仔细看了看绮年。说起来这位小姐自己也才十三岁,说话做事却是一派的老练。大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呢?不知世事的小姑娘,竟然现在说起丫鬟们的亲事这般镇定,丝毫没有一般未出闺阁的女孩子的羞涩劲儿。
如鹃没来由地就觉得一阵心酸。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自家姑娘虽是锦衣玉食,可是家里家外这些杂事,哪一桩不是她来操心的?如鹃不由得抹了抹眼角,不再发嗔:“我是姑娘的人,姑娘说怎样就怎样,难道我还怕姑娘亏待了我?”
绮年笑了笑:“话也不是这么说,我倒是看好了杨嬷嬷的儿子,可也要问问你的意思,若你自个儿不中意,我哪好乱点鸳鸯呢?”
如鹃这下子脸直红到了脖子根。小杨管事人品端正,相貌也算堂堂,又得主子的重用,这门亲事哪里还有不好呢?只是如莺比她大一岁,真要给小杨管事挑媳妇,怕吴氏先就指了如莺,因此也不敢多想。哪想得到绮年开口就说要把她嫁给小杨管事呢?
绮年看她这样子就知道八九不离十,转头笑向杨嬷嬷道:“嬷嬷说说,要不要这个儿媳妇呢?”
杨嬷嬷刚刚从病床上爬起来,脸色还是蜡黄的,此时却也不由得笑开了嘴:“姑娘指的人,又是太太身边的,哪里有个不好呢?就是我家小子,也是千肯万肯的。”
这话却是真的。杨嬷嬷打小儿就跟着吴氏,如今这宅子里的四个得用丫鬟哪个不是她亲手教出来的?自是看得清楚。如莺性子轻飘爱俏,如鹃却精明能干且吃得苦,她自是看中了如鹃。只是吴氏总觉得如莺年纪大些,必要先给她寻了人家,是以杨嬷嬷一直不敢开口向吴氏讨人。
绮年也笑了,将钗子递给如鹃:“就算我的贺礼罢。我想着,你和小杨管事就不要跟我回吴家了,我把身契还了你们,你们在京城里开家铺子罢。”
轻轻一句话,惊得如鹃和杨嬷嬷都睁大了眼睛:“姑娘,这…”这是把如鹃和小杨管事都除了奴籍,将来生儿育女也是良民了。
“等进了京,那就不是咱们的家了。”绮年垂下眼睛,手指无意识地搅动着匣子里的首饰,“舅舅纵然再心疼我,还有别人…”这几天她已经跟刘嬷嬷说过几句话,吴老太爷已经去世,可是老夫人却还活着。这是吴氏的继母,谁知道对她这个继外孙女会怎么样呢?
还有,哪怕她自己有家当,进了舅舅家,难道舅舅会让她自己拿家用出来?那么舅母会不会有想法呢?还有几位表兄弟姐妹,又会不会好相处呢?
“所以我想,总还是在外头有个人比较放心,万一有了什么事,也好传个消息。”这年头未出阁的姑娘是不能随便出门的,成都还好些,京城规矩更大。如果这样,外头有个人,时时的帮着打听点消息或做点事,就方便得多了。
杨嬷嬷在京城住了几十年,自然明白,不由得点头道:“姑娘说的是。舅老爷是厚道人,打小儿也疼咱们太太,可是老夫人——”又把后面的话咽回去了,“只是这恩典太大了。再者京城地界咱们也不熟悉,开销又大…”如鹃和小杨虽然被放了身契,可是要想在京城站住脚就难了。那地方,单是租间房子都比成都贵出至少一半,更别说物价,那真是米珠薪桂。如鹃和小杨乍然进京,没个进项,哪里能过日子呢。
“那织坊和铺子都盘出去了罢?”
“盘出去了。织坊给了彭家,”杨嬷嬷有些疑惑地看看绮年,“姑娘为什么不收现银,反说什么入,入什么的…”
“入股。”绮年笑了一笑,“把织坊盘了,咱们手里倒是拿了现银,可是坐吃山空不能生息,有什么用呢?我想着,彭家的生意正在蒸蒸日上的时候,只是手头少银子不能把生意做大,我们这时候把织坊拿来入股,每年拿着分红银子,十年八年的本钱也就回来了,下剩的全是赚头,岂不好呢?”
杨嬷嬷犹自不太放心:“只是离得这般远,如何能知道彭家这帐目上…”
“有舅舅在那里,他们哪会扣咱们的银子。”绮年轻轻合上首饰匣子,“虽则咱们不说,但那织坊入了股,日后彭家的生意也好做些。”朝中有人好做官,即使是个商人,只要多少跟官儿搭上点关系,路也好走,“我想着,盘铺子的那钱,交给小杨管事,在京里开个绸缎铺子。有彭家这边的关系,进货也比别人方便些。”
“姑娘是说,把银子全给我那小子,自己去开铺子?”杨嬷嬷睁大眼睛,连连摇手,“这,这怎么行!我那小子才多大,若是赔了本钱可怎么好!”
“嬷嬷太小瞧自己儿子了吧?”绮年微微一笑。小杨管事虽然年轻,但做生意却是一把好手,头脑清楚且吃苦肯干,否则,也不能把原来那乱七八糟的铺子接到手里。
蜀绣蜀锦,天下闻名,只要有货源,做这生意还是有把握的。虽然不会有什么暴利,但小心谨慎地做下去,也会有盈利。女人做衣服,那是没有个头的,这些锦绣绫罗,每年也不知要消耗多少。有了织坊放在这里,来进彭家的货也能便宜一点。别看就低这么一两分银子的事,销量如果大了,那利润自然就多了。
“自然了,初进京城,不赔本儿就是好的,稳稳当当地来,不行咱们还可以另想办法。”绮年拍板敲定,“嬷嬷本来是吴家的人,还有老杨管事,这身契早晚也是要还你们的,只是这时候太扎眼了。”
杨嬷嬷不由得又淌下泪来,拿袖子拭着眼角道:“姑娘这心慈,跟太太是一模一样的。老奴也不要什么身契,尽着这条命,能伺候到姑娘出阁,寻一门好亲事,到了地下也就能见太太了。”
说起吴氏,绮年也被招得又流了一次眼泪,还是如鹃把杨嬷嬷搀了走,这才洗了脸睡下。躺在床上,绮年把这些日子对家里人的安排从头到尾又想了一遍,觉得也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唯一只有如莺…不过路是她自己选的,将来能怎么样,也就看她自己的造化了。
第9章 别故土江畔生变
过了正月十五,绮年准备动身去京城了。
今年这年根本等于没有过,几个月折腾下来,周立年和周绮年都瘦了一圈,兄妹两人站在空空的灵堂里,彼此无语。从前做堂兄妹的时候相见不多,但每次见面也相谈甚欢,如今名义上是亲兄妹了,又是离别在即,反而觉得无话可说。
铺子和织坊已经全部转让,绮年留下了两个庄子,虽然放在她的名下,但是庄子上每年的出息分一半给周立年。否则只有这么一处宅子,周立年照样还得操心衣食住行。
正房待绮年一走就会改为佛堂,这一点,绮年倒是很感激周立年。这是她父母住过的地方,再怎么说将来宅子都是周立年的,她也不想让别人住进来。
“妹妹后日动身?”还是周立年打破了沉默,“东西可都收拾好了?珠玉阁还给妹妹留着,得空时回来住一住。”
京城与成都相隔何止千里,虽然父母坟墓都在此地,但能否再回来却是未可知的。绮年微微叹了口气,正要说话,如鹂忽然一溜烟儿进来:“少爷,姑娘,有位广西总兵夫人来访。”
绮年一愣:“广西总兵夫人?怎么会来咱们家?可有男客?”
如鹂摇头:“说是没有,只有一位夫人带了几个下人。”
“快请到偏厅待茶,我这就过去。”既是只有女眷,周立年就不好过去了。
此时麻衣已经脱了,绮年看看自己身上,玉色小袄,蛋青色锦裙,头上几枝素银珠钗,也算能见客的,当即也不再回房更衣,便往前去。
到了偏厅,便听杨嬷嬷正在道:“老奴给林夫人请安,我们太太生前也念叨着的,可惜没能见上一面…”说着声音已经有些呜咽,见绮年进门,忙起来道,“夫人,这就是我们姑娘。”
总兵夫人年纪与吴氏相仿,穿一件暗紫色团花褙子,下头蜜合色裙子,头上也只插着白玉钗子,眼圈也有些红。见了绮年,忙起来要拉她手,叹道:“这孩子,生得像吴家姐姐。”
杨嬷嬷擦了擦泪:“姑娘,这位林夫人,娘家姓何,从前太太没出阁的时候,在京城里是极好的姐妹。只林夫人后头去了广西,太太来了成都,便多年没见了。”
绮年当即行下礼去:“给夫人请安。”
林夫人紧紧拉了她手,不等她行完礼就拉了起来:“许多年不得见了,想着我家老爷此次入京见驾,难得有这机会,必得过来看看姐姐,哪知道就…”
绮年心里又是一酸,勉强忍了泪道:“多谢夫人了。”广西回燕京不走这条路,想来林夫人确是特意过来看望吴氏的,哪知道从前的闺中姐妹,此时已是人鬼殊途。
林夫人拉了绮年的手,絮絮说了许多话,到房中上了一炷香。听说吴氏立了嗣子,又请周立年出来见了一面,送了一份表礼。待听得绮年不日就要入京,当即道:“这却恰好,我已签了一条船,你便跟我一船走,那些管家们另一条船罢。”
这确实是件好事。虽然绮年身边有丫鬟嬷嬷们陪着,到底不如有个长辈同行合适。林夫人怕绮年不肯,又道:“我还有个女儿,比你小两岁,见天的嫌船上无聊,你若肯来,正好姊妹二人做个伴儿,免得她路上寂寞闹着我,我就该感激了。”
绮年心里热乎乎的。说是从前的闺中好友,但出嫁到如今也有十好几年不见了,林夫人热心至此,真是难得。周立年听了,也急忙出来重新向林夫人致谢,又约好了启程的日子,林夫人又执意要到吴氏坟前去看看,林林总总,忙了一日。
第二日,就是启程的日子。
绮年清早起来,在宅子里又走了一圈,直到天色大亮,才上了马车往江边去。行李昨夜都已装上了船,杨管事父子与如鹃却是要在此地多盘桓几日,将日后与彭家的生意料理好了再走。故而今日只是绮年带着杨嬷嬷和如燕如鹂两个小丫鬟上路。
周立年步行相送。如莺虽然已经自赎出去,却说要在宅子里一直伺候到绮年离开,此时也跟着。虽然衣服穿得素净,但脸上却也薄薄敷了一层脂粉,低眉顺眼,眼神里却藏着些欢喜。绮年看了她一眼,想说些什么又咽了回去。
虽然已经自赎,可也不过是个庄户人家。周立年既然有抱负,想必不取功名也是不会谈起亲事的;可若将来他有了功名,又哪会随便娶个庄户女儿为妻呢?如莺今年十八,比周立年还大上两岁,又能等多久?若是想开了,另觅一户人家一夫一妻的过日子;若是想不开,大约也就是做个良妾,日后如何,就要看造化了。
韩嫣的马车已经停在江岸等着,见绮年过来,眼圈也不由微微红了。一起自幼玩大的朋友,冷玉如是早已经举家往京城去了,如今绮年也要离开,韩嫣心里难过,却不愿显露出来让绮年再添离愁,遂笑道:“这下子你们两个倒近了,日后在京城里得了什么好东西,也别忘记给我寄一份儿来。”
绮年知道她的意思,也笑道:“怎么也少不了你的,放心。”
韩嫣拉着她手舍不得放,道:“若有什么事,记得寄信来。”
绮年明白她的好意,紧紧握了握她手,低声道:“不管去了哪里,我总不会忘了你,一进京就写信来。”
韩嫣性情豪爽,虽然也是极舍不得,但话已说尽,便是再留上几日,绮年也总要走的。当下放了手笑道:“你若不写信,我就打进京里去。走罢。若我哥哥今年秋闱能过,少不得明年也要去京里参加春闱的,到时我让他给你带东西去。”
绮年在如燕搀扶下从跳板走上林家的船,早有个穿着石青绸缎褙子的大丫鬟带了几个小丫鬟上前来接着。绮年认得她叫做青翘,是跟着林夫人去周家吊唁过的,那后头几个小丫鬟也是见过的,便笑了一笑道:“劳烦姐姐。”如燕当即悄悄递了个荷包过去。
青翘大大方方收了,屈膝笑道:“谢姑娘赏。只是姑娘以后可别破费了,若被我们夫人知道,要打手板子的。”说得小丫鬟们都笑了。
绮年也笑起来,回头看看岸上,还能看见韩嫣戴着帷帽站在马车边上,遥遥向她挥手。
绮年心下不由得又是一暖,正要转身也进舱房里去,却见如鹂身后跟了个年轻丫鬟,穿了一件碎花棉褙子,手里拿了个小包袱,正走上跳板。绮年一眼扫着了,本不为意,然而刚一转身,看见青翘身上那件石青褙子,忽然觉得有些不太对劲。
林夫人去周家之时,带了两个大丫鬟两个小丫鬟。一个青翘一个连翘,年纪都在十八九岁,皆是一件石青官缎的褙子;两个小丫鬟香莲香菱则是天青色的细棉比甲。当日这般穿,今日还是这般穿,可见这是林家的规矩,穿了出来,身份一目了然。
走在如鹂身后这个,年纪跟青翘相仿,穿的却既不是大丫鬟的衣裳,亦不是小丫鬟的衣裳,倒是跟自家的如燕如鹂一样,皆是素花褙子。林夫人这船上凡露面的丫鬟们都没有这般穿的,到底是个什么身份?莫非不是林夫人家的,是个趁乱混上船偷东西的?
绮年心里琢磨,终于还是含笑问道:“青翘姐姐,后边那位姐姐不知如何称呼?”
青翘转身一看,不由一怔:“难道不是姑娘府上的人?”因这女子穿着与如燕等人相近,她当真以为是绮年的丫鬟。
这一句话出来,两人顿时都明白了,青翘一指那女子:“你是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