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余清莲拼命点头。

她打从生下来之后从没有这种待遇,又高兴又感动,眼眶发红。

余义看得眼热,胳膊肘捣捣江小草,江小草犹豫了下,起身挪到余小妮身边坐下,吱吱唔唔的,“小妮啊,你看你对清莲这么好,咋就不能也对家里好?对咱爸咱妈好?爸妈气坏了,身体都不好了…”

齐郁杨似笑非笑的看了江小草一眼。

要说起来齐郁杨还是个孩子,可她这一眼看过去,江小草背上发凉,打了个激灵,接下来还想说啥,吓得都忘了。

“四舅,四舅妈,你俩别想那些挨不着的事,赶紧盘算着分家的时候不要吃亏,多分点东西吧。”齐郁杨不客气的道:“清莲姐要上三年高中,以后还要考大学,你俩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她着想,不多分点东西,怎么供她上学?”

余义眉头紧锁,“清莲要是个小子,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她读书,可她是个闺女…”

江小草气得狠狠拧了他一把,“闺女咋了?闺女要是能考上大学,以后上班挣钱,还能不管咱?”

余义把她拨拉开了,“她上班挣钱了,也该嫁人了,工资不得交给婆婆?”

江小草语塞。

齐郁杨乐了,“四舅,我五舅妈挣的工资,姥爷姥姥拿着过一分钱?”

说什么女人挣了工资要交给婆婆,做什么春秋大梦呢。身边就是现成的例子,陈丽的钱,余老太花得着一分吗。

余义呆了好一会儿,“那是你五舅妈不孝顺,清莲不一样,清莲孝顺。”

“呸,我才不孝顺呢。”余清莲小脸涨得通红,轻轻呸了一声。

江小草大喜,“清莲,你以后挣了钱千万别交给婆婆,交给妈,妈替你存着!”

“我自己存。”余清莲声音不大,但很坚决。

江小草拉下脸,“你说你这个孩子,咋这么不懂事呢。”

余小妮忙劝她,“四嫂,孩子长大能挣钱了,顾着她自己就行,咱不要孩子的钱。咱才三十多岁,有手有脚的,自己会挣钱…”

“你会挣钱,我可不会。”江小草没好气。

余小妮很不好意思,低下头不说话了。

齐郁杨看得又纳闷又郁闷,“妈,你比四舅妈会挣钱,这应该是很骄傲很自豪的事,怎么你跟见不得人似的?四舅妈,你吃苦耐劳,可你就会种个地做个家务,这辈子你连一百块钱都没挣过,清莲姐的学费还得我妈来交,你在我妈面前神气啥?”

这回轮着江小草不好意思了。

余义拉下脸,“杨杨,咋跟你四舅妈说话呢。”

余清莲抢在齐郁杨前面,脸庞通红,说话又急又快,“你还好意思说杨杨!杨杨是独生女,我也是独生女,看看人家杨杨在家里啥待遇,再看看我是啥待遇!小姑姑和小姑父都知道为杨杨挣钱,你是我亲爸,你为我的将来考虑过吗?你还好意思说杨杨,脸皮真厚…”

“死丫头。”余义恼了,挥起老拳要打人。

江小草和余小妮都慌了,“别打孩子!”

余清莲两汪眼泪,“你打啊,说不过我就打人,你就这点出息了。”

齐郁杨清清嗓子,“四舅,你现在可是机械厂家属院,我的地盘,信不信我现在就叫保卫处的人把你抓走?”

余小妮忙道:“真的真的,我杨杨可有本事了,保卫处的人她可熟了,还有采购科、后勤,就连厂长她都认识!”

余小妮这话还真不是吹牛,上回厂里和苏尚岩签合同,鲁厂长也在,对齐郁杨赞不绝口,夸成一朵花了。

毕竟那精密零件厂里是真需要,也是真买不到,齐郁杨给厂里做出了大贡献。

余义胳膊停在半空,打不下去了。

余清莲生气,“哼,打人是犯法的你知道不知道?你大哥二哥都被抓起来了,还不长记性!”

“还不长记性!”江小草、余小妮来气,一起训他。

余义没脾气了,耷拉脑袋坐在椅子上,被妻子、妹妹、女儿一通好训。

齐郁杨看得都乐了。

最后余义承认错误,几个女人总算放过他,余义长长松了一口气。

啥世道,女人一个比一个厉害。

余义心里暗暗嘀咕。

江小草向余小妮诉苦,“要是分了家,我就担心家里只有清莲一个,我和你四哥受人欺负。你也知道,在农村要是没儿子,街坊邻居都敢来踩。”

“分了家还住一起,谁敢来明偷明抢吗?再说了,现在明偷明抢,就等着挨枪子儿吧。”余小妮道。

余义和江小草本来是想劝余小妮照样补贴余家,好让余家不分家的,但是说来说去,他们先被说服了,愿意分家过日子,两口子一门心思培养余清莲。

“爸,妈,你们不能太软了,分家的时候得要钱要粮。”余清莲一脸认真,“小姑姑是说了给我出学费,可我有爸有妈,为啥要小姑姑出这个钱?”

“好,爸妈回家要钱。”余义和江小草满口答应。

这两口子回余家村之后,态度空前的强硬起来。老大、老二、老五家里有儿子,这三家商量好了要按儿子、孙子来分家,余义坚决不同意,“分家是给儿子们分家,不是给孙子们分家,这个家必须分成五份,我的那一份不能少!”

“你只有一个闺女,也有脸来争家产?”张桂凤怪叫。

余义脸红脖子粗,“我只有一个闺女咋了,我闺女不吃不喝不上学?现在是余家的儿子分家,你一个外人,滚一边儿去。”

张桂凤气得喘粗气,“这不是因为你大哥进去了嘛。”

余义故意问道:“原来你还知道大哥进监狱了啊,大哥进监狱了你还这么猖狂,要是没进,你不得把我和小草、清莲给吃了?”

张桂凤被他气了个半死。

余信也说余义,“四哥,你就清莲一个,你不能和我们一样分家。”

余义怒了,“呸!我明天就上你学校闹去,把你这幅嘴脸揭开了,让你们学校领导都看看。你一个当老师的还重男轻女,欺负侄女,想吃绝户,我上你学校贴大字报,看你以后还怎么为人师表!”

余信马上熄火了,“分,你和我们一样分,行了吧。”

他是真怕有人上他学校去闹。

他有两个哥哥进监狱的事学校都知道了,当面背后没少笑话他,要是再有人到学校闹,他岂不是更抬不起头了。

陈丽本来想着把四房抛出去,她可以多分点,见如意盘盘落空,大为气恼。

吵闹了多日,最后余家还是分了家。家产分成了六份,余老头余老头留一份养老,剩下的五份五个儿子平分。

余义分到了一百五十块钱和三百斤粮食。分到钱粮之后,余义和江小草就赶紧进城了,给住校的余清莲背去了一袋白面,用白面在校食堂换了粮票和钱,交给余清莲收好,让她在学校一定要吃好,又把余小妮垫的学费还了,“你当姑姑的爱护侄女,我们知道,我们也领情,可我俩就清莲这一个闺女,我们当爸妈的得养她,不能把责任推给你。”

余小妮收下这笔学费,觉得很稀罕,“我拿到余家的钱,居然也有回来的时候。”

齐郁杨住得离学校不远,而且学校是八个人是住一个宿舍,条件一般,她就回家住了。齐铁庚和余小妮有钱,又惯着她,她现在已经把彩电、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等家电都配齐了,齐铁庚还在院子里给她建了个卫生间,里面配有热水器,可以冲澡,在家住着是很舒服的。

放学回来,余小妮拿着钱向齐郁杨炫耀,“我娘家的人还钱了。”

齐铁庚下班回来,余小妮又取出钱数了一遍,“我娘家的人还钱了。”

齐郁杨和齐铁庚笑的肚子疼。

第31章

到了星期天, 余乐惠、余乐施兄弟两个来做客。

他俩是七月下半个月上的班, 入职手续因故拖延了一个月, 到这时候才发工资。一个半月的工资加上奖金,哥儿俩每人发了108块钱, 生平头回发工资, 这俩人的激动兴奋之情,可想而知。

他俩一人带了只烧鸡, 一人带了只肘子, 香气扑鼻。

“来就来吧,带东西干啥?咱又不是外人。”余小妮嗔怪。

“下不为例啊, 以后可不许带东西了。你俩才上班, 攒个钱,别乱花。”齐铁庚笑道。

余乐惠眉毛眼睛都在笑,也不说话, 一直傻乐。

余乐施话多, “姑姑, 我自己也要吃的, 我都盘算了一个多月了, 要是发了工资,我要吃只大烧鸡,吃只肥肘子,还要炒一大盘鸡蛋, 吃个过瘾!”

“这简单。”齐郁杨把烧鸡和肘子放在饭桌上, 指指门后的冰箱, “冰箱里放了满满两格鸡蛋呢,今天咱炒上一大盘,再摊个鸡蛋饼,让你吃烦了。”

“炒鸡蛋这么好吃的东西,吃再多我也吃不烦。”余乐施一脸向往,“杨杨你知道不,二娃哥一直以来的理想就是痛痛快快的吃盘炒鸡蛋,满满的一盘,什么菜也不放,单炒鸡蛋。”

“一直以来的理想就这个啊。”余乐惠笑话他。

齐郁杨刮脸羞他,“你的理想能不能崇高一些,伟大一些?”

齐铁庚呵呵笑,“这一点大娃和杨杨还真别笑话二娃,不眶你们说,我小时候的理想也是吃盘炒鸡蛋,觉得能有盘香喷喷的炒鸡蛋,那就是神仙享受了。”

余小妮忆苦思甜,“我小时候连这个都不敢想。家里喂有鸡,天天下蛋,可鸡蛋轮不着我吃,我都不知道鸡蛋是啥滋味,连做梦都不敢自己有一天能吃上煮鸡蛋、炒鸡蛋、炖鸡蛋、蒸鸡蛋。”

齐郁杨听得呆了。

她知道余小妮的童年苦,但不知竟有这么苦,根本不知道鸡蛋的滋味。

余小妮在余家过的到底是什么日子啊。

齐铁庚眼圈红红的,大手一挥,“今天咱炒两大盘鸡蛋,让你们吃个够!”

“是让我妈吃个够吧?”

“是让我姑姑吃个够吧?”

齐郁杨和大娃二娃同时调侃。

齐铁庚有些不好意思,余小妮嗔怪的瞪了他一眼,一起哈哈大笑。

这天中午大家一齐动手,果然炒了两大盘鸡蛋,摊了两张鸡蛋饼,把烧鸡和肘子都端上来,又配了凉拌黄瓜、凉拌土豆丝、油炸花生米,非常丰盛。

齐郁杨以为这炒鸡蛋、鸡蛋饼量太大了,一定吃不完,一定会吃腻,谁吃大娃二娃战斗力很强,居然全给干掉了。

有这么好吃吗?齐郁杨很惊讶。

但随即想到这个年代物资还是匮乏的,三奶奶家又不是很富裕,也就理解了。

余乐施吃得满嘴油,别提多满意了,“杨杨,我这会儿体重得增加了好几斤,可我太高兴了,高兴得想要飞起来!”

齐郁杨笑得不行。

余乐惠找齐郁杨讨主意,“杨杨,我一直想着得谢谢顾伯母,可我不知道该买什么,你替我想想。还有,到时候杨杨你能不能陪我一起去顾家?我是不敢去的,我见了顾伯母害怕。”

“我也不敢见她。”余乐施居然也这么说。

“顾伯母人很好,没架子啊。”齐郁杨纳闷,“大娃哥二娃哥为什么会怕她?”

“反正就是怕。”这哥儿俩也说不上来原因。

齐郁杨告诉他们,“谢礼我早就想好了,咱不用买东西,我亲手做几样点心送给顾伯父顾伯母,到时候咱们约好时间,一起过去就行。”

余乐惠过意不去,“我和二娃没花钱啊,再说点心是杨杨做的,也显不出我俩的心意。”

余乐施挺赞成的,“听杨杨的没错。”

余乐惠老实,一直说显不出他的心意,齐郁杨就给他出主意,让他们到时候过来跟着一起帮忙做点心,这样点心就是三个人一起做的了,余乐惠总算能出了点力,心里安生多了。

吃完饭切了个西瓜,连吃边聊,齐铁庚一个人出去了,回来的时候拎了些卤味和半扇排骨,“这些是你奶爱吃的,下午响你俩回家带回去。”

“咋能让姑父花钱呢?我上班了,我有工资,应该我来买。”余乐惠忙站起身。

齐铁庚笑,“你才上班,得养成存钱的好习惯,不能乱花。”

余乐施忙道:“姑姑,姑父,杨杨,我打算回家把工资一半交给我妈,一半交给我奶,让我奶我妈给存起来。我存不住,钱在我这里,我总想花。”

“好主意。”大家都叫好。

余乐惠也决定把工资交给奶奶和妈妈,齐郁杨打趣,“大娃哥二娃哥钱都交给姥和舅妈,舅舅没有份。舅舅说不定多伤心呢,我打赌他一定会吃醋的。”说的大家都笑了。

齐郁杨取出她买的蜜三刀、江米条和夹心蛋糕,“这些姥都爱吃。我专门给她买的。”

余小妮给三奶奶买了两块布料,也让余乐惠和余乐施一起带回家。

余乐惠和余乐施推辞不掉,只好收下了。

齐郁杨推出自行车,把东西放到自行车后座,送他俩去了公交车站。

公交车来了,余乐惠和余乐施两只手满满当当的上车,车上的乘客纷纷看他俩,惊奇又羡慕。

就算走亲戚朋友,也没见拎这么多好东西的啊。

等到他俩下了车往村里走,一路之上遇到的村民的反应就更强烈了,“哎哟,这不是大娃和二娃吗,提的啥好东西啊?这是在城里上班挣钱了,孝敬你爸妈的?你爸妈可真有福气。”有几个大娘头都快伸到袋子里了,好像想用她们的目光品尝那些好吃的。

余乐惠老实,“是我姑姑、姑父还有我妹妹买的,都是给我奶的。”

三奶奶虽然没闺女,但村里人都知道余乐惠口中的姑姑是余小妮,羡慕的直流口水,“看看人家三奶奶,虽然没有亲生的闺女,可是有本家侄女,这本家侄女比亲闺女都强啊。我家三个闺女,没一个肯往娘家这么拿东西的。这大包小包的,香喷喷的,可真实在。”

也有人触景生情,笑话起余老太,“太贪了,逮着一只羊往死里薅,给亲闺女薅恼了,现在她的闺女变人家的闺女了,可笑不可笑。”

余清蘅坐在柳树下看书,听到村民们放肆的议论声、嘲笑声,怒火蹭蹭蹭往上蹿。

这些愚昧无知的村民,太不积口德了!

就算余家现在是不如以前了,他们也不能这样打落水狗吧。

余清蘅赌气不看余乐惠余乐施,也不和他们打招呼。

小哥儿俩也不爱看她,装没看见,昂头阔步的走了。

余清蘅脑仁儿都是疼的。

她这个重生太窝囊了,虽说年轻了二十岁,可要钱没钱要权没权,干什么事都不顺,和她的前世简直天差地远。

她说服不了齐郁杨、余小妮,也曾经想走捷径,直接和顾伯母、顾思齐联系。可她找到顾家,顾家的人却集体回帝都看望顾老爷子了,她扑了个空。

后来她又去过两回,顾伯母、顾思齐一直没有回来。

就要开学了,她不敢再等,只好上了全市最不好的高中,学费生活费全是她向张桂凤磨了又磨,才磨出来的。

开学之后,她也想再联系顾家的,可不知怎么回事,每回都和顾伯母、顾思齐走岔了,总之就是见不着人。

余清蘅沮丧之余,回想了下,前世的这个时候她和顾思齐也还不熟悉,前世是齐郁杨去世之后,顾思齐才慢慢和她熟络起来的。

余清蘅回忆清楚了,悲哀的发现,她想跳过齐郁杨接近顾家人,不可行。

她也想过自己赚钱,可是把前世赚钱的门路想了个遍,发现那些赚钱的办法在这个时代都不管用。

炒股,现在根本不可能,华国的股票交易所要到九零年代才设立,现在很少有企业发行股票,即便有也是私下里交易,普通人根本接触不到。

通过炒股赚钱这个想法,可以毙掉了。

炒房,现在也是行不通的。华国自八十年代起也开始有商品房了,可现在商品房数量极少,普通群众也还没有接受,更愿意在单位分房子居住,更何况现在就算有零星的商品房,那个价格也不会低,她现在连生活费都没着落,拿什么钱去买房?

通过互联网赚钱更是梦话。现在计算机都很少,中国有互联网也是九零年代的事了。

炒股不行,炒房不行,互联网不行,余清蘅就迷茫了,不知该往哪个方向努力。

她思来想去,竟发现余小妮和齐铁庚夫妻俩的“投机倒把”在这个年代是赚钱的,而且会持续的、稳定的赚钱,利润率很高。

“难道我重生一回,得去投机倒把?”余清蘅脑中只片刻闪过这个念头,很快就被她给否决了。

她哪是投机倒把的料。

她虽然是农家女出身,可她太顺了,从小到大就没吃过苦,她的生活,就是一首甜蜜蜜。

“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甜美动人的歌声。

余清蘅不由自主顺着歌声望过去,只见一辆低调而奢华的黑色小轿车沿着乡间土路驶过来。

余清蘅呼吸骤停。

苏尚岩的车,是苏尚岩的车!她接触不到顾家人又怎么了,苏尚岩比顾思齐阔气多了,能和苏尚岩攀上交情,接下来她还愁什么?

余清蘅仪态万千的挥了挥手。

她脸上挂着自信的微笑,优雅迷人。

第32章

她知道她自己并不是什么大美人, 但她做了多年总裁夫人, 风度气质在这儿放着呢。

她招招手, 香车宝马自然为她停下。

黑色小轿车果然向着她这个方向开过来了。

余清蘅心潮澎湃。

她天生好命,就算生在乡村, 有朝一日也是要飞上枝头作凤凰的。也只有她这样的气质和风韵, 才配得上这德国产的小轿车,这在八十年代可视为顶级奢侈品的小轿车。

觉察到周围村民掺杂着羡慕、嫉妒、惊讶甚至是惶恐不敢相信的目光, 她更兴奋了。

重生以来, 她第一次当众有了优越感。

被这么多人仰望的感觉真好,哪怕是这些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民, 哪怕是这些她平时鄙夷看不起的无知愚昧村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