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其他从农村嫁入城头的人,林海燕的日子真的算很好过了,不仅房屋够住,公公婆婆还都有工作,完全不用像别的家庭那样一个人工资养全家,每顿饭煮饭时恨不得把米都数成具体数额来,更何况陶家的人性子都和善,都是那种宁愿自家忍一忍吃点亏也不愿意与人交恶的性格。

有对比,才会知道自己生活得好坏,林海燕是满意自己的生活了,只要再生个孩子,也就彻底圆满了。

“你再说就自己逛,我回家了。”

林素美一把把林海燕拉住,可怜兮兮的看着林海燕:“我错了,姐姐你原谅我好不好?好姐姐都会原谅妹妹的。”

林海燕失笑:“我从这一刻开始,就要努力学习不当好姐姐。”

“姐姐你没那天赋,学不会的,不要做白费功夫的事。”

“我就偏要试试看。”

“那我就努力搞破坏。”

林海燕亲自带林素美去报名,然后把林素美带回家,因为明天就正式上课了,林海燕不想她再多跑一次,就让林素美在家里住一晚,明天直接去上学。

晚上睡觉的时候,林海燕直接把陶金峰给赶到沙发上去睡,林海燕则和林素美睡在房间里,姐妹两继续说女孩子之间的小秘密。

林素美在刚才就仔细打量了陶金峰的神色,他对去沙发上睡觉完全没意见,笑呵呵的,一脸老实人的模样,和过去完全一模一样,而让陶金峰睡沙发的提议,准确来说,也不是林海燕提出,是陶父陶母自己提出的。

林素美知道自己对陶家人的态度过分敏感了,可上辈子所发生的事,让她没有办法忽略。

林海燕主动问起了林素美关于罗志帆的事,林素美就把村里发生的事,都告诉了林海燕。

林海燕听到两眼放光,看到林素美明确了对罗志帆的态度后,也选择性的就忽略了林素美过去对罗志帆的爱慕心思,谁没有点犯傻的时候,及时回头才难能可贵,反正林海燕始终坚定不移的站在林素美这边。

“哎,要是我也在家就好了,就和你们一起去揍人,那感觉肯定会不错。”

“真那样你肯定会把大伯骂。我们第二次干坏事的时候应该被大伯看到了,他虽然帮我瞒下了,却也警告我了。”

林海燕捂着自己胸口,收回自己刚才的话:“谢天谢地我没参与,否则我爸肯定觉得是我把你给带坏了,我一定会被教训一顿。”

“大伯人那么好,我都没有看到他红脸,他才不会那么对你。”

“那是对你们好不?你大哥二哥被你大伯训的次数多着呢!”

这大哥二哥就是指林海燕的亲哥哥了,这是按照四房一起排的序,林素美自己有时候也觉得怪怪的,喊林勇林猛喊大哥二哥,喊自己亲哥林平林安也是大哥二哥。

“我还真没有看过,好想见识一下。”

林海燕坏心的附和:“其实我也很想。”

姐妹两心照不宣的笑起来,就不知道林勇和林猛知道自己这两个妹妹如此希望看他们倒霉,他们会是什么心情了。

聊着聊着就说偏了题。

林海燕说起了她念高中的事,除了学习外,就是几个女生之间的事,当时觉得其中一个人可坏了,觉得好倒霉竟然和这样的人当过朋友,现在回想起来,才会觉得那点事能算什么,都很不可思议自己当时会那么生气。

然后就是当时林海燕就读的一中他们那一届也有个长得不错的男生,林海燕也喜欢偷偷看对方,不过却不敢靠近,因为总觉得自己穿那么寒惨,不配和对方站在一起。

那些少年少女的心思,在多年后,成为被笑着分享的秘密,感慨了岁月,也绽开了曾经向往的美好。

林海燕送林素美去上学,交代了一些事,也让林素美别着急,中午的时候她会给她送午饭来。

林素美一来就就读于高二,对于原来班级的同学,虽然感到意外,但大家对于新同学还是非常欢迎,都热情的招呼她去坐下。

她长得漂亮,看性格也很和善,放在以前,三班的同学肯定会对她无比好奇,但现在却是一个很特殊的时期,恢复高考这消息,不仅仅是让那些知青沸腾,对这些在校学生来说,那也是非常重大的事。

“都在传要恢复高考了,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

“应该是真的吧,否则大家哪里能那么疯狂。你们能想象吗,我的那些书,都被人给借走了…太疯狂了,我那些书一看就没用啊!”

“对啊,书店的书都差点被搬空了,看着好好笑。”

“我妈天天都唠叨我努力学习,以后参加高考,说风都是雨…”

林素美听着同学们聊天,也觉得很有趣,每个人的消息来源都不同,在一起分享彼此的信息,互相交流。

林素美很快就和同学们打成了一片,主要是林素美那“求知”的眼神让人动容,于是大家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消息全都告诉她。

然后林素美就听到了关键词。

“我爸的同学说”“我妈的同事说”“我爷爷的朋友的儿子的同事说”…

很快就迎来了第一堂课,结果那老师一进来,就被大家问着那恢复高考的消息是不是真的,让这位老师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只说他自己也不知道,让大家别去关注那些事,专注上课。

第一天上学,对林素美来说很轻松,学习压力没有,同学们都非常可爱,知道她是新同学,不仅主动给她介绍很多事,还让她有问题就问,大家都会乐于帮忙的。

所以在放学的时候,林素美竟然觉得时间过得挺快,这样的学习生活,是她从未经历过的,这让她觉得新奇又满足,享受其中的每分每秒。

可是当林素美走出学校,看到站在校门口不时张望的林平时,眼睛一下子就红了,她紧了紧书包的两条背带,向林平走了过去。

“小美。”林平也看到她了,露出满脸的笑,一口洁白的牙齿在笑容中熠熠生辉,比这九月的阳光更加和煦。

林素美只是觉得心疼。

林平不知道她的教室在哪里,不敢进去找,怕进学校和她错过了,只能用这笨办法,就在学校门口不停张望,眼睛都不敢休息一下,否则错过了怎么办?

“大哥。我自己可以回家的啊,你不用来接我。”

“要的要的。”

林平笑着,完全不觉得来接自己妹妹放学有时候问题,甚至他还觉得挺骄傲,有人问他来干嘛,接妹妹放学的。

其实前段时间,其它生产队里出过事,有个女生在出门的时候,被人给拖进了玉米林…

这种事在这里以前都没有发生过,私底下传出来的时候,大家都吓坏了,尤其是家里有姑娘的,现在是没玉米林了,可难保会出别的事。林建业和陈冬梅的想法非常简单,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与其天天担心着,还不如天天接送,麻烦是麻烦了点,但至少心安,不会忐忑。

林素美知道这事没有转圜余地后,就和林平说好,以后林平来接她的话,他就别站在校门口傻等,就坐在固定地方休息,她放学后会主动去找他。

林平也觉得这主意不错,放学的时候,一大波学生都往学校外面走,眼睛还真不怎么看得过来。

就这么说好后,兄妹俩就亲自去挑林平以后等的地方了,选好后才慢吞吞的回家。

林素美就和林平说起学校里的事。

林平爱听这些事,对他来说非常的新鲜有趣,听到以后,在干活的时候,还能和别人聊呢!

“那恢复高考的消息也不知道是谁传出来的,心太坏了。”林平表示不满。

“啊?”林素美愕然,没想到自己大哥是这么个想法。

“大伯这段时间都愁得不行,自从那消息传出来后,知青们都不好好干活了,三天两头跑,把大伯给气得…”

林素美能理解知青们的想法,这高考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一场考试能进入大学去学习,还是一次回城的希望。

但林素美也能够理解林建国的想法,他作为一村之长,想的当然是地里的庄稼,想的是让村子里的大家日子都好过一些。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林素美叹一口气,每个人都有不同想法,很难去说清楚对错是非。

林平撇撇嘴:“自从那消息传出来后,好多人家里都在吵架,闹得个鸡飞狗跳…已经有人从家里搬去知青点了。”

林素美抿了下唇,突然想起一件事,这高考带来的除了希望,还有很多家庭的破灭。

诚然很多人都能理解知青们的选择,他们从城里来,最后回城,似乎是理所应当的,可是被他们丢下的妻子或者丈夫孩子呢,这些人都不无辜?

这话题太过沉重,林素美不愿意去多想,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看重的东西,能被舍下的,或许也是人家并不看重的吧!

“小美,你说说看,这恢复高考的消息是不是坏的?”

林素美闻言噗嗤一声笑起来:“哥,这恢复高考的消息怎么可能是坏的。”

“你看啊,这还只是传言,都闹出这么多事了。”

“哥,坏的不是恢复高考的消息,而是有些人而已。”

林平听了这话愣了一下,然后自己琢磨了琢磨,也不知道是认可还是反对了。

林素美和林平回到第九生产大队,她认真观察了一下,是感觉村里的氛围不太一样,干活的村民,总是下意识的看向知青点,眼神不善。

看来大家发生了一些不愉快。

林素美在定州中学上学,就由林平林安兄弟轮流接送。至于中午的那顿饭,由家里提粮食去学校,按照斤两兑学校的专用饭票,菜就要花钱买了。

学校也不强求,自己带饭也可以,只拿粮食兑饭票不买菜也可以,甚至还能够用饭票去换菜,在定州中学,那饭票还是非常的有价值。

林素美在学校待了几天就察觉了同学之间也有内部交易,买卖饭票,有人没零花钱了就卖几张饭票出去,可以香香嘴巴,对家人就说自己饭量变大了,而买饭票的人,也可以给家长多报账,从中节约点钱来,总之都各自受益。

林素美觉得也有点意思,遇到卖饭票的,她也会去买几张,用饭票去换菜,比直接花钱要节约点。

林素美这一去上学后,和谢长萍杨春妮的见面时间就少了,所以当周末来临,谢长萍赶紧就跑来报道了。

“哎,终于能见到你人了。”

“有没有特别惊喜。”林素美和谢长萍说笑。

谢长萍白了林素美一眼:“你说说看,那读书就那么好,让你舍下了我们这群好朋友。”

“哎呀,我读书去了,你就把我开除朋友籍贯了啊!”

“对啊,前两天刚开除,现在又把你籍贯办回来了。”

林素美笑着和谢长萍打趣,然后说了蒋春叶在城里的生活,蒋春叶过得还不错,工作一开始上手的时候不适应,现在已经得心应手了,蒋春叶说她要是继续干得好,老板还答应给加工资的。

小伙伴过得不错,谢长萍也为她感到高兴。

“你上学都学些什么,和我这个文盲说说看。”

林素美失笑,到底还是和谢长萍说了说学校里发生的事。

“你这么感兴趣,不如也去上学,正好我们可以作伴。”

谢长萍毫不犹豫的摇头:“哎,我不是那节材料啊,根本坐不住,你都不知道,不去上学后,我都想买鞭炮来庆祝。”

林素美心说:我是不知道…

林素美也是个八卦的,压低了声音问谢长萍:“你弟弟放着那批书,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

谢长萍心领会神,知道林素美是什么意思,现在很多人找书都找疯了,要是把谢长渝有书的消息传出去,现在那批书一准卖光。

谢长萍也压低了声音:“那小子说还没到时候。”

“这…不就是最好的时候。”

谢长萍摇摇头:“谢长渝那家伙说,要等恢复高考的消息确定了再说,否则别人这会儿在他这里买了高价书,万一那消息是假的,人家就又花费了时间又多花了钱。还说什么,现在就让那些能弄到书的人先想办法去把书弄到,等消息下来后,他的那些书,就卖给那些弄不到书的人…算了,你也别问我了,我也不知道那小子脑袋里装了什么,一天到晚都在琢磨些啥。”

要按照谢长萍的想法,现在就卖了作数,管那么多,人家买都买了,难不成还来退货不成。

林素美却捕捉到了点谢长渝的想法。

谢长渝要卖高价,这是肯定的了。

然后谢长渝打算让这些有关系有人脉的人先把书给弄到手,否则他手里有书的消息传出去,来他这里买书的人,也可能是这一批人,等能弄到书的人都弄到了,他再把这些书卖给那些弄不到书的人…

林素美皱了下眉头,问题来了,谢长渝凭什么就确定,那些弄不到书的人,能有那个财力高价来买这些书?谢长渝肯定不会做慈善,把价格给降低。

没过多久,林素美就知道谢长渝卖书的方式了。

谢长渝根本没打算单独卖书,而是把书都弄成一整套,价格贵得令人咂舌,然后卖是不得卖一个人,让一个村里要参加高考但弄不到书的人,一起来买这整套书,一个村他也只卖一套书。

一套书价格是贵,但这么多人一起买,每个人成本就降下来了,与此同时,还能保证大家都能够看到书,虽然说不方便了点,可总比没有资料书强吧?

谢长渝这么做,既赚了钱,也给更多的人提供了机会。

与此同时,在配不起一套书的单本书,他再分别出售。

他自己还悄悄留下了几套书,用作别的用途,如果有那种比较有背景的人找上门来,可以用这书做人情,和对方搭上话,平时这些书没什么价值,可在这个时候,这些书就超越了金钱价值了。

第44章

十月, 恢复高考的文件正式下达, 各个媒体以头条新闻正式发布这个震撼人心的消息, 无数人热泪喷涌,欢呼雀跃, 这消息就如同甘霖,洒在干渴龟裂的土地里, 唤起了另一种期待和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第九生产大队, 恢复高考的消息,就如同一声惊雷, 彻底将他们炸醒,在漫天的喜悦后,大家才回过神来,理智的去思考现在的问题。

要报名参加高考,但高考的时间如此紧, 如何好好复习?更何况,大多数人都没有资料。

就在一群知青因为恢复高考消息传来而热血沸腾后, 现实的问题, 又不得不让他们一颗火热的心暂时冷却下来。

不仅是时间紧, 还有资料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得干活。

你当然可以不干活不挣工分,然后对方直接给你安一个好逸恶劳等罪名,在报名高考的问题上作梗, 或者在转粮油关系时不给放行, 就够你喝一壶了, 所以即使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也没人敢“离经叛道”一回。

就是在这个特殊的时候,知青点里的知青被通知去开会。

“这个时间开什么会…”

不怪他们生气,原本就没有复习时间,平时还得干活,现在还要被拉去开那乱七八糟的会议,这能不让人不满吗?

即使是开会,大家也不肯放过这个时间,手上拿着抄写下来的题目或者背诵的内容,一边走去开会,一边解题或者背诵。

等到去石坝子上时,大家才反应过来,这次开会不仅是知青们参加,是一次全村规模的开会。

其实之前也有几次开会,不过没有知青参加,大家也不以为然,主要是这个生产队开会的次数太多了,尤其是林建国跟入了魔一样要修路,大大小小的会议无数,结果竟然真被他给办成了。

村里的村民站一起,知青们站一起,仿佛无形的就分成了天然对立的两派。

林建国站在两块大石头上,别说,有了这两块石头,他不仅变高了,连气势都变得不同了。

林建国咳嗽了一声,拿着大喇叭放到嘴边,这才开口:“让大家在繁忙中来开这次会,我先给大家说一声抱歉,但我觉得,这个会不能不开。恢复高考的消息大家想必都已经听说了,对此都有一些想法吧?”

村民们嘀嘀咕咕,知青们闻言也是愣了愣,难道村长想要因此做什么?

林建国叹一口气:“这恢复高考的消息啊,说句实话,对我们村里的人而言,真不是什么大事,顶多的就是以后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让他们好好学习,努力考上大学,分配一个好工作。但是,对我们村那些适龄的孩子和知青来说,这高考,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了,这是能够改变他们命运的机会。”

知青们陆续把手中的书或者纸放下,开始抬头看林建国,对于这个村长,他们没什么怨言,毕竟他真的是一个和善之人,大家有事找他时,他都是能帮则帮,毫无推脱。

“这些孩子,不远千里来到我们村里,不管后来结果如何,但一开始他们的确是抱着报效祖国有所作为的想法来到了这里,然而现实和他们想象中的生活完全不同。他们没能大展身手,也没能把他们所学用在我们这里,不仅如此,还要学会如何在这里生存。”林建国顿了顿,“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但如果我的孩子,辛苦读书那么多年,然后被派往那么远的山村去受苦,我是会特别心疼。”

是啊,当这些知青来到村子里时,大家一开始热情了一下,然后就是嫌弃了。

他们嫌弃这群年轻人不会干活,甚至是连做饭都不会,娇气得不行,一开始还得安排人去做饭,真当自己是少爷小姐?

还有那些女知青,一个个穿的是什么样子,娇气就算了,还妖里妖气的,带坏了村子里的风气。

但有谁从他们的角度想一想呢?

他们原本就生活在城里,接触不到这些庄稼,不知道如何种地,也不懂如何收割农作物,在他们拿出自己最好的衣服穿着,想要用全新的面貌生活时,看到的却是村里人不善的眼神,穿成那样,像来干活的吗?

还有那些小孩子,看到他们的新衣服,一个个拉着父母要买新衣服。这些人,当着他们的面就打孩子——穿什么新衣服,妖里妖气的,干活穿那么好干嘛,臭显摆!

现实和想象中的差距,让这群人多少人在夜里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