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莞低声说,“淮西。”
六皇子眼底掠过一抹异样的光芒,“淮西受灾,你一个姑娘家去作甚?”顿了一下,他想起赵言钰似乎就在淮西,眸色微沉,“是为了赵大人?”
关歆挑眉看着六皇子,心想这个男子是不是对小师妹太关心了些,她们要去淮西找她们的师兄跟他有什么关系,他在不高兴什么。
“师兄生死未卜,我放心不下,所以想亲自去看看。”齐莞淡淡地说,她能感觉到六皇子对她的关心,可是她此时心里只记挂着赵言钰的安危,根本听不进去任何的劝。
“你要怎么去?山崩了,道路根本不通,你难道还想翻山越岭去淮西?”六皇子无由来地一阵气闷,就算是为了赵言钰,难道就不用顾及自己的安危吗?
她根本没想那么多,只想着既然皇上已经派出士兵前往通路,那她们就一定有办法过去。
“六皇子您领命开路,我们自然是能通过的。”齐莞说道,抬头看着他。
她到底有多在乎赵言钰,才会做出这样冲动的事情?六皇子有些落寞地想着,最后只能叹息一声,“山崩压路,我们也不知情况如何,只能去看过才能想办法这雨如果不停,只怕这一路去还会遇到山崩,你若是遇到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办?”
关歆在旁边插嘴道:“雨水分明已经变小了。”
六皇子冷冷地瞥了她一眼,低头目光冷峻地看着齐莞,“回京都去吧,若是有赵大人的消息,必定第一时间让人告诉你。”
“谢谢您一片好意,但我还是想亲自去找他。”齐莞道。
六皇子只觉得一阵怒火从心中腾起,可是很快他又冷静下来黯然想着,他有什么立场要求她不要去冒险呢?
“那你多加小心,特别是经过山路,要先让人去看看,没有危险再过去。”他也只能这样说。
齐莞福了福身,“多谢六皇子关心。”
六皇子深深看了她一眼,转身离开,高大宽厚的身影显得沉稳如山却又让人感觉到一丝淡淡的孤单和落寞。
关歆走近齐莞身边,低声说,“小师妹,这六皇子对你倒是很关心啊。”
“相识一场,自然关心,好了,我们先吃些食物,休息一夜之后再上路吧。”齐莞道。
海叔沉默地跟在她们身后,一行人找了个偏静的角落坐下。
六皇子和他的士兵们都在外面,他们赶着去淮西,不可能像齐莞他们在这里过夜。
“…这些人是不是前两天那些,难道又要进村去抢东西了?”
“好像不是,方才听到他们说是要去通路救人的。”
“呸,进村抢粮食的那些还不都说是要去救人,哼,当官的了不起,都是他们说了算,可怜那几个村的人本来就收成不好,连仅剩的粮食都被朝廷抢了。”
在离齐莞他们不远的桌边,两个走商打扮的男子在低声议论着,他们说话的声音很小,可齐莞他们耳力都还不错,自是清楚地听到他们说什么了。
几人面面相觑,不相信在这个时候竟然还有人敢冒充官兵去抢百姓的粮食。
在掌柜不知交代什么的一个副官显然也听到这两人的对话,神色微变,转身向外面走去,没一会儿,便跟六皇子一块走了进来。
六皇子走到两名走商面前,“二位兄台,可否将你们方才所言仔细说与我听,那带人抢百姓粮食的人生何模样?”
两名走商吓了一跳,没想到他们说得这么小声也能被别人听到,生怕眼前这人跟那些抢粮的是同伙,死也不肯松口。
还是六皇子身边的副官厉声喝了几句,才让他们说出实情。
原来在两天前,有数十名官兵忽然出现在附近的几个村庄里,将村里百姓所有的粮食都抢了,还扬言说是朝廷借去救助灾民,百姓们敢怒不敢言,只好由着他们将所剩不多的粮食都抢去了。
听了这话,六皇子震怒于心,就算他没有见到那些抢粮食的官兵,也能猜出这是何人所为,肯定是失踪了的太子!
“带几个人快马去他们所说的村庄看看,将带头抢粮食的人画像带来。”六皇子转头冷声吩咐自己的副官。
那副官脸上也有怒色,双手一合,大步离开。
发现六皇子跟抢粮食的不是同伙,客栈里的掌柜也忍不住开口,“说起来那些村民真可怜,好不容易躲过了天灾,却躲不过人/祸,还以为朝廷当真那么残忍,原来是假冒的。”
六皇子紧绷着脸,听着大家一言一语,脸色越来越难看。
齐莞看了他一眼,心想,如果抢粮的人当真是失踪的太子,那太子这次恐怕要彻底完了。
到了第二天,齐莞他们准备启程的时候,发现六皇子所带的士兵早已经不见了,想来应该是启程去淮西了。
他们又走了大半天,途中经过两个村子,都是刚被抢了粮食的村落,道路上有不少百姓垂头丧气地修理自家的家具,那些家具一看就知道是被砸过的。
齐莞让殷姑姑下去打听当时究竟什么情况。
殷姑姑问了好几户人家,才知原来两日前有一批士兵冲进村子里,只说朝廷要借用粮食,便将所有人的存粮都抢了去,那些士兵看起来有些狼狈,身上还有泥土,也不知是从哪里来的。
根据那些村民的描述,齐莞很确定带兵来抢粮的人就是太子了。
太子为什么要抢粮,他从京都带的几车粮食哪里去了?
既然他抢了粮食,那人又在哪里?
齐莞心中有许多疑问,却得不到解答,只好继续赶路,一直来到山崩挡路的地方,六皇子留下数十人打通山路,自己则带着副官等人赶往淮西。
在那些士兵的帮助下,齐莞他们终于顺利出了山路。
第一百九十二章 寻找
在皇上没有下令修筑淮江两岸的堤坝之前,每到夏季,住在淮江周边的百姓总是要遭遇水灾,这堤坝修筑了几年,直到去年年底才正式完工,太子是在去年才成为堤坝的督工,但内库拨出的修堤坝的银钱却早在几年前就控制在东宫手中了。
淮西在淮江的下游,周边有数个村落,齐莞却根本无法靠近,这次决堤的不是只有下游的堤坝,连中游也受了影响,受灾的百姓多不胜数,如果朝廷万一处理不好,说不定要引起暴动。
齐莞他们在驿站住下,幸好临出门的时候,老太爷给了她一块令牌,方便他们入住驿站。
“如何是好?洪水未退,我们根本无法去找人。”望着外面大风夹雨,将路旁树枝吹打得东倒西歪,满目苍夷,还有不少避难的百姓拖儿带女逃了出来,看起来似乎是饿过了头,面色蜡黄,衣裳破旧,明显是一路乞讨过来的。
太平盛世之下,没想到会见到这样的场面,齐莞的心口揪紧,却不敢吩咐殷姑姑将马车中的干粮拿去送给那些灾民乞儿,如今那些人已经被饥饿折磨得快要失去理智了,若是让他们看到食物,肯定会疯了扑上前抢去,到时候说不定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如果太子没有丢了粮食,这些人不至于变成这样!”关歆见齐莞没回答,顺着她的视线看去,恨恨地说道。
齐莞轻叹一声,不忍地收回视线,对关歆道,“方才你也听驿馆的人说了,太子和六皇子先后去雒西了,我们这时候赶去,说不定能遇上二师兄。”
“可是驿馆的人也说了,根本没见过太子那伙人中有像阿宝的人。”关歆道。
“那也要亲自去看看!”齐莞清亮的眼睛露出坚定的神色,“我们可以乔装成大夫就说是要进村去给看病,那些官兵肯定会放我们过去的。”
“姑娘,太危险了。”一路上一直沉默不语的海叔在外面听到齐莞的话,终于忍不住开口了。
“能有什么危险雨势已经变小了,看这天色,过两天就该放晴了。”齐莞说,他们都已经走到这里,沿途听了不少关于赵言钰的谣言,都说朝廷派来的那位状元郎为了救人,自己和十数个官兵都被大水淹没了这些话,齐莞都听得麻木了。
她不相信赵言钰会出事,她一定会找到他的。
海叔沉默了一会儿,劝道,“还是待洪水退了,姑娘再去找赵公子吧。
“不!”齐莞轻轻摇头,“回驿馆吧,易容之后我们在过去。”
海叔不是齐老太爷,他根本无法说服或阻止齐莞做任何事情。
回驿馆之后,齐莞让殷姑姑为她易容成一位青年大夫关歆自己懂得易容术,同样易容成大夫,四人用过午膳之后,便往淮西受灾的村落而去。
中途有士兵拦住他们,如今淮西一带是不允许外人进入的。
齐莞说明他们只是大夫,要去给灾民治病。
时疫虽然控制住了,但仍然有很多百姓没有彻底治好,如今最需要的就是大夫了。
检查了他们的药箱后,齐莞他们终于顺利通过。
越是接近下游的位置,齐莞他们越是胆颤心惊几乎有大半的房屋被冲倒,在比较高的山坡上,横列着数十具从水里捞上来的尸体,另一边则是搭起了帐篷,是给那些逃生的百姓住的。
六皇子带来的士兵在将尸体搬到一处,准备火葬。
这种天气如果不尽快处理那些尸体,只怕会引起疫症加快蔓延。
齐莞和关歆对视一眼,在彼此眼中都看到震惊和怜悯。
“分开行事吧,我去看看太子的人在哪里。”关歆转过头,低声说。
她们的情绪都有些低落。
齐莞让殷姑姑跟着关歆一起,自己则带着海叔走向那些村民,大概是比较混乱,没人注意到他们的出现。
朝廷曾经派了好几个大夫随赵言钰一同来到淮西,齐莞想要打听赵言钰的消息,自然要跟他们套近乎。
帮忙照顾了几个病人之后,那些大夫总算注意到齐莞这个面生的年轻人。
得知齐莞是听说这里百姓受难,所以想过来行善救人之后,无不赞叹,那些受命而来的大夫都想找机会离开这里,更别说竟然还有人主动到这鬼地方来。于是,便说起了赵言钰,“王大夫慈善之举与赵大人一样,哎,可惜了赵大人年纪轻轻的…”
“您说的可是状元郎赵大人?他怎么了?”齐莞压着心中急迫,表情自然地问着。
那大夫指着远处坍塌的堤坝,“赵大人就是在那里失踪的,本来只是想要去开闸,谁想堤坝会塌了下来。”
“可不是,简直是造孽,要不是这堤坝忽然坍塌,怎会死那么多人。”另一个摇头叹息着。
“朝廷修筑堤坝本是造福百姓,谁想过最后竟会害死那么多人。”又一个走过来插嘴道。
“怕是百姓的怨念更深了…”
齐莞却没有听他们在说话,她看着那处坍塌的堤坝,江水水流急促,像一头凶猛的雄狮直奔着。
从那里消失了…还有救吗?
齐莞双手轻颤,脑海里嗡嗡声大作,喉咙口似有腥甜溢上来。
“赵公子福大命大,不会有事的。”海叔担心地看着她,笨拙地安慰道。
这句话她听了很多遍,如今听在耳里,却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齐莞将手里的药箱交给海叔,哑声道,“如果他真的从这里失踪的,那么肯定会被水流冲到下面去,我要去找找。”
“姑娘!”海叔低声喝住她,“如今水流湍急,你要如何找赵公子?”
“沿着江边找!”齐莞叫道。
“太危险了!”海叔不赞同地挡住齐莞,不让她冒险。
齐菱目光清亮执着地看着海叔,“海叔,你不必多说,我是一定要去的。”
海叔无奈地看着齐莞·“小的陪姑娘一起去!”
“走吧!”齐莞点了点头,往江边走去。
就跟来时一样,齐莞和海叔悄然地离开,只是在快要走到江边的时候·却在山坡下看到两个在争吵的男子。
说是争吵,实际上只有一人阴沉着脸在危险另外一个人。
是太子和六皇子。
齐莞停住脚步,站在角落处听着他们的对话。
“老六,既然本宫已经将粮食送到了,有些事情该说就说,不该说的,你就不要在父皇面前提起·明白吗?”太子一语双关,略有些轻浮地对六皇子道。
他心里同时也是庆幸的,幸好父皇这次派来的人是老六,要是那个老四,那他这次肯定要被重重参一本。
六皇子沉着脸,目光冷峻锐利地看着太子那张轻松的笑脸,“太子说的是你为了自己的性命放弃几车粮食的事,还是为了瞒天过海·强抢百姓粮食的事?”
太子脸色微变,“山崩了,如果本宫不放弃那些粮食逃命·那死的就是本宫了,至于那件事…是借粮,不是抢!”
“既然如此,太子又何须怕被父皇知道?”六皇子冷声讽刺道,如果没有亲眼见过那些被抢百姓的惨况,如果没有来到这里见到灾民的悲剧,他对太子还没有那么深刻的愤怒。
堂堂储君,竟然将百姓的性命视作蝼蚁,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是明君?六皇子很失望。
有些话他还没有明说·淮江的堤坝出问题,那也是东宫当时暗中贪污了修筑堤坝的银子,偷工减料,督工马虎造成的,可以说,这一切的灾难全都因为东宫而起·只是这指责太沉重了,他才忍着不说,反正回到京都之后,自有人会提出来。
“老六,你是个聪明人,别做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反正本宫平平安安地在这里,灾民也有食物吃了,这不是挺好的吗?”太子道。
十车的粮食尽毁,最后还是靠抢的,也就只有三车,又怎能救济这里的灾民,如果真的足够的话,沿路又怎么会有那么多乞儿?
六皇子失望地看着太子,一句话也不说,转头离开。
太子叫了他几声,连忙跟了上去。
齐莞看着一前一后远去的背影,嘴角浮起一丝冷笑,“这太子简直是个废物!”
难怪皇上对他不满意,如果不是宋家的纵容,太子还不至于蠢成这个样子吧。
坍塌的堤坝上还有士兵在补救,以防再次有大水冲来,齐莞他们避开他们的注意,沿着江边一直往下走着。
“如果还想继续找,就得翻过那座山。”海叔指着前面的山峰,山下本来有个沙滩,但已经被水掩盖了,所以,若是想到下流继续寻人,就得越过山去。
“那就爬山过去!”齐莞低声道。
海叔没有说什么,走在前面替她开路,一路走到半山腰。
“小师妹!”关歆和殷姑姑原来也从另一条路走来,遇到了齐莞他们。
“歆儿,你们怎么在这儿?”齐莞讶异地看着她们,疑惑地问道。
关歆说,“阿宝可能跟表哥在一起,那些村民说当时有个长得很好看的男子来找表哥,我想,那人肯定是阿宝了。”
“我们翻过这山再说吧。”齐莞听到二师兄和赵言钰在一起,感觉安心了一些。
“小师妹?”
“歆儿?”
他们继续往山上走了一段路,忽然听见山顶传来两道熟悉的声音。
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难归来
这两道声音异常的熟悉,齐莞和关歆同时惊喜地抬起头。
山顶,有两抹身形颀长的身影在往她们走来,虽然有些模糊,但她们仍然能认出那是谁。
赵言钰扶着王大宝,两人看起来虽有些狼狈,但身上没有受伤,齐莞看着他,鼻子泛酸,似有滚烫的东西要滚出眼眶似的。
他目光灼亮炙热地盯着她,只看得到她,旁边所有人渀佛都进不了他的视线。
不是幻觉…她真的就在眼前,赵言钰素来冷静平稳的心激动起来,若不是扶着王大宝,此时他已经施展轻功到她跟前,将她紧紧抱进怀里,以确认真的不是他的幻觉。
关歆却没有齐莞淡定,她已经脚下一点,飞快来到赵言钰身边,代蘀他扶住王大宝,“阿宝怎么了?”
“旧疾发作,身上带的药丢了。”赵言钰解释道。
关歆急忙从腰带舀出一瓶药丸,倒出一粒塞进王大宝嘴里。
王大宝的脸色苍白如死,用力咽下药丸,对关歆虚弱一笑,“我无大碍。”
赵言钰将王大宝交给关歆,然后大步地向齐莞走了过来。
殷姑姑和海叔识相地上前去帮忙照顾王大宝了。
齐莞紧紧咬着唇瓣,眸光清润无波地看着他,近距离看他,才知道他此时有多憔悴,眼睛布满血丝,眼下有一抹黑影,下巴长出胡渣子,衣服也是皱巴巴的,哪里有平日那股潇洒清雅的礀态。
可是看到这样的他,她心里却荡漾着欢喜。
“过来,让我抱抱。”他张开手,俊美的唇扬起温柔的笑容。声音低哑磁缓,对着齐莞柔柔声说着。
齐莞瞪着他,眼中滴落几颗晶莹的泪珠。 她往前一步,正好投入他怀中,“你吓死我了!”
赵言钰紧紧抱住她。在她头顶发出一声满足的叹息,“我这不是好好地在你面前吗?”
“你吓死我了。吓死我了!”齐莞捶着他的胸膛,哽咽地叫道,好像这样才能将她这些天的害怕和担忧发泄出来。
“对不起!”他亲了亲她的发心,笑着说道。
齐莞抬起头,将手放在他脸颊上,“有没有受伤?”
赵言钰温柔拭去她脸上的泪水,低声说。“我没事,掉下去的时候,阿宝抓了我一把,我们通水性,又有内里护着,其他人就…”
一共十八个人跟着他上了堤坝,最后却只有他一个人活了下来!赵言钰的眸色攸地变得冷冽森寒。
“太子和六皇子都在山下,大家都以为你回不来了。”齐莞握住他的手,低声说道。
“太子?”赵言钰冷冷地哼了一声,“他竟然还敢出现在这里?”
关歆扶着已经恢复些许元气的王大宝向他们走过来。王大宝说,“那混账竟然还敢回来,他舍弃了十车粮食,又让那么多人送死保住他的狗命。他还敢到这里来?”
“你们有所不知,太子自己逃生之后,竟然抢了好几个村的粮食,充当是朝廷送来给灾民的,他只想着回了京都之后不要被降罪,哪里会想到百姓们没了食物要怎么办。”齐莞淡声说。
王大宝怒火攻心,“这个畜生!”说完,猛地咳了起来。
关歆为他拍着背部顺气,“你生气又有什么用,反正他这次回京都也是要被降罪的。”
赵言钰看着山下,沉声说,“我们先回去吧,这一次,太子想要就这样糊弄过去,那也要看死去的人同不同意。”
下山的时候,赵言钰一直牵着齐莞的手,好几次齐莞都想挣脱开,无奈力气却敌不过大,只好小声道,“我如今可是男子装扮,你我这模样若是让山下的人见到了,你赵大公子的名声可就毁了。”
“说的也是!”赵言钰峻眉轻挑,转头看着齐莞脸上此时显得非常粗糙难看的肌肤,叹了一声,“小师妹,以后还是少些易容吧。”
齐莞轻哼一声,回头望了被关歆扶着的王大宝一眼,“你总是认得出我易容便罢了,怎么二师兄也是一眼便认出歆儿了。”
赵言钰嘴角弯起,冷冽的眼眸渐渐放柔,“这个,只有阿宝自己才知道了。”
有些人,不管变成什么模样,总能在人群中一眼认出来,并不是因为自己有多厉害,而是早已经将那人记在心里。
齐莞却还是很好奇,“你究竟怎么将我认出来?殷姑姑的易容术明明很厉害的。”
“不管怎么易容,你这双眼睛还是没变化。”赵言钰笑着说。
只是看着她的眼睛便能认出来?齐莞愕然。
“表哥,阿宝能就这样跟我们一起下山吗?那太子也在山下,若是让他见到阿宝和你在一起,只怕会知道以前那些…是阿宝出卖了他。”眼见就要到山下了,关歆忽然想起紧关重要的问题。
赵言钰看了海叔一眼,心知这是齐老太爷的心腹,就算被他知道王大宝在太子身边做什么也没有大碍。
“不如先帮二师兄易容,下山后瞒过众人再说,晚上再将二师兄送走。”齐莞道。
“只能如此了。”赵言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