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大佬拿了女配剧本上一章:第102章
  • 当大佬拿了女配剧本下一章:第104章

  众人正议论着,只见端王跟一些老臣打了招呼过后,径直走向被簇拥着的乐仪公主面前。

  “原来是乐仪公主面子啊?”

  “我就说吧,之前端王可特意让外孙去请了乐仪公主。”

  “乐仪公主可真厉害,听说最擅长掐算命理,不知道能不能看风水,家里没什么事,也就宅子风水似乎不怎么好……”

  司马青荷三人本就难看的脸色,越发黑沉。

  只是接下来端王说话的声音就变得正常了,议论声也随之高涨,导致他们听不清端王和司马青璃在说什么。

  但听不清也没事,因为他们觉得,这二人商议的,一定是联姻一事。

  司马青荷等人一直防范着,生怕端王带头提出要更改联姻一事,若是态度十分强势,保皇党绝对全体出动。

  他们和周行合作,想的很好,周行占据了目前朝堂之上大半的势力,根本容不得青璃做什么。

  可是等到宴会上,看着那些受了青璃恩惠的人,才发现,原来不只是有保皇党,还有周行一党的!

  更改联姻,只需要将司马青璃改成司马青荷,一切照样名正言顺,唯一牺牲的只有她,即使是周行一派,也不会抗拒这个事。

  一切皆看周行的态度了。

  在宴会开始前,摄政王周行也终于姗姗来迟。

  遭遇了一场刺杀,他休养了很久,魁梧的身材透露着几分虚弱,但那双眼睛,一如既往的锐利,最近傅家、易家的靠近,让他如虎添翼,因此面色也格外红润。

  他进来后,发现端王也在,惊疑了几息,但又自然的和对方打招呼。

  端王辈分高,皇家讲究礼仪,哪怕是周行,也得对他恭恭敬敬,以免落人口舌,对自己日后获取民心有影响。

  在那之后,周行又堂而皇之的对易家和傅家打招呼。

  这两家家主神色冷淡,看得保皇党大大的松了口气。

  也让司马青荷等人放松下来,周行重视这两家,就代表轻易不会答应让司马青荷联姻,否则他们的合作自然也破碎了。

  摄政王到来后,紧接着司马恒搀扶着太后到来,宣布宴会开始。

  到这时傅承已经放松了,易寒和司马青荷还紧紧盯着司马青璃和端王。

  生怕两人随时搞事情。

  这般模样,弄得两人都心不在焉,也引得周围人多番关注。

  注意到他们表现的司马昌叹息一声,可因为这阵子被青璃的各种行为压迫着,到现在看着司马青荷可能会被推上联姻的舞台,他竟然一点感觉都没有,甚至一阵轻松。

  和周行联手,每一天,都让他煎熬。

  现在合作即将破碎,他才知道自己多么期待这一天,只是……对不住司马青荷了。

  司马青荷和易寒两人才是真的难受。

  尤其是司马青荷,两人挨着坐,青璃的一举一动,她都看得见,同时也是控制不住的关注,她的抬手,他们心提起来,她喝口水,他们就会猜测她是不是要润嗓子,开始说话了?

  这样的情绪一直牵扯着他们,导致司马青荷全程坐立不安。

  直到宴会过半。

  青璃起身。

  “来了!”司马青荷在心底说道,随后手脚迅速冰凉,但她只能捏紧了自己的手帕。

  她身为公主,和易寒根本不坐在一起,身边也只有两个小公主,她没有别人给她力量。

  她的异常让七公主注意到,小姑娘关心道:“皇姐,你怎么样?”

  司马青荷甚至都没听见,只顾着盯着青璃,心脏狂跳。

  她要说了,端王会帮忙吗?摄政王会是什么态度?

  *

  青璃起身,确实有话要说。

  宴会上也因她的动作,齐刷刷一静,全都目不转睛的看过来,纷纷猜测她要做什么。

  司马恒刚和一个大臣说完话,转头看见一旁闺女起身,他微微蹙眉:“乐仪,有何事?”

  青璃缓步来到正中央,扬声道:“启禀父皇,皇祖母,托皇祖母的福,儿臣昨夜夜观天象,上天提前为我晋朝子民示警,一个月后会有爆发洪水,护城河的水涨起来,会淹没周遭许多百姓的居所,如今提前得知上天预警,还请父皇、皇祖母开恩,命护城河以南一代的百姓迁居!”

  司马青荷听完愣住,慌乱狂跳的心脏卡在那。

  就这?

  是为了这个事?

  庆幸在她心头浮现,同时还有一丝好笑,护城河的水虽然涨起来过,但她活了这么多年,也从未到淹没附近百姓居所的地步。

  她这怕不是被人吹捧得过了,不知天高地厚,提出这样的说法。

  一旦到时候事情并未如她说的那般,可是名声尽毁!

  司马恒和太后两人脸色也格外不渝。

  这话听起来就像是小孩子的玩笑,护城河的水涨到需要一整片地的百姓都迁居?

  摄政王掌权,皇权不集中,司马恒也不是个好皇帝,国库并不充足,还要防备着这几年越发蠢蠢欲动的楚国,哪里愿意拨款修葺?

  “乐仪!”司马恒和太后对视一眼后,果断开口:“此事稍后再议,这是你皇祖母的千秋宴!”

  青璃不动:“正是因为是皇祖母的千秋宴,上天才让我看见这个预警,需要撤离的百姓诸多,若不尽快彻底,后果不堪设想,想必皇祖母也不想看见百姓被洪水冲击,流离失所。”

  太后一向不管世事,可这么大一个帽子扣下来,她也不敢随意应下,只道:“哀家不议朝政,你跟你父皇商量去。”

  司马恒脸黑了黑,警告的看着青璃。

  一个什么上天预警,就要让他做出这样重大的决策,可不成!

  青璃还是不退缩。

  摄政王周行并不做声,乐仪公主姓司马,她做的事,代表的是司马皇族,越荒唐越好,只要不牵扯自身,他愿意纵容。

  参加宴会的大臣纷纷肃穆以待,得过青璃恩惠的人迟疑着没有吭声,可没有得过她恩惠的人,却也有很多。

  见皇帝和太后都反对,摄政王默不作声,当即一个御史站出来:“荒唐,护城河那么深,就是连下十天暴雨也不会造成这一状况,你随口一句,可知百姓们要面临什么?”

  另一大臣也站出来道:“这些年护城河周围也没有多少百姓,你可实地调查过?你可知要达到什么样的地步才需要你口中的所有百姓全部迁移?”

  见他们反驳得过于厉色,礼部尚书看不过眼,站出来道:“诸位大人稍安勿躁,先听听乐仪公主怎么说可好?”

  两位率先开口的大人冷哼一声,但也给面子的坐回去。

  青璃被反驳了,也不生气,见他们给了自己说话的空档,才慢吞吞说:“我知道仅凭我的一席话,无法让你们做出决定,只是时间还早,上天垂怜,给予一个月的时间让我们自救,也就导致我无法提供事实说明,但为了表明我说的是真的,我愿意立下军令状!”

  “若我说的事情并未出现,我愿以死祭天!”

  *

  军令状!

  这三个字一出来,摄政王、司马恒等人全都正了神色。

  等听到后面的话,那脸色更是郑重。

  摄政王眸光闪闪:“早前听闻乐仪公主擅玄学命理,如今能为了这一言论发下这样的誓言,看来这真的是上天预警了吧?”

  青璃微微一笑:“是有所涉猎,此事也是我再三确认后的结果,此时关乎万民性命,不敢隐瞒,若是劳民伤财后一切并未发生,乐仪身为主使者,自然要承担责任。”

  司马恒也不敢轻易对待了,纠结着没有吭声。

  刚刚反驳得激烈的两个朝臣神色滞住,面面相觑,有些讪讪。

  其他人见此,更不敢乱议。

  这事要真发生了,那一切好说,可若是皇帝下了命令,却没有什么狂风暴雨,导致护城河的水位上涨,淹没周遭土地,哪怕有乐仪公主承担责任,身为皇帝,他也会因此痛失民心。

  到时候摄政王意图谋反,顾忌都少了许多。

  这时周行也想到了,他像是被青璃的说法感动,起身正色道:“陛下,乐仪公主一心为民,愿立军令状以表明决心,臣以为此事可行!”

  司马恒脸色一青,抿着唇沉默。

  丞相看向青璃,得到对方肯定的点头后,从位置上出来:“陛下,乐仪公主在命理一事上极为灵验,此事事关重大,不可当百姓生命为儿戏,老臣以为此事,得做!”

  司马恒深吸一口气,正要斥责他们轻飘飘就决定这般重大的事时,稳坐一旁的端王也起身上前。

  “陛下,老臣相信乐仪公主所言,老臣已经让世子回来,老臣托大,就为世子请命,此事交给世子来做!”

  “嘶——”一阵抽气声响起。

  端王也说话了!

  所以他前来,是因为这个事?!

  连端王都相信了,他们还有什么不相信的理由?尤其是那些本身就体会过青璃能力的人,众人对视一眼,纷纷起身:

  “陛下……”

  “陛下!”

  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司马皇室的其他子弟都站了出来。

  原本空荡荡只有青璃的地方,站满了王公大臣,全都跪地请命。

  当然不站出来也没事,因为端王和摄政王都同意,这件事基本也就定了,旁人的反对,哪怕是司马恒,都无济于事。

  司马青荷第一次看见朝堂这样对峙,呼吸都屏住了,感觉自己弱小得宛如一只蚂蚁。

  她从出生就在后宫,懂事时就已经习惯了跟后宫女子一样争宠,她们争的男女之爱,她争的是父女之情。

  而后再长大一点,她接触了其他男人女人,可深宫那一套,早已可入骨髓一般,从未想过有女子能在朝堂百官面前,逼迫父皇做一个不利于他的决定!

  可偏偏她主动利用这样的女子……

  司马青荷咬着唇,疼痛让她清醒了一点,面色却还是灰败的。

第204章

  施压者众多,一个端王、一个摄政王就足够压制,更别说还要站出来的王公大臣们。

  情势一面倒。

  司马恒气得脸都白了。

  可他不敢做什么,作为一个皇帝,他没权利,最开始其实也有的,他父皇给他留下的辅政大臣不止周行一人,可他无作为,护不住,频频掉入周行陷阱,那些大臣也都离开了。

  所以到现在,他也无法像那些手握实权的皇帝一样,能够一句话就让朝臣畏惧到不敢再反抗半点。

  宴会最终草草结束。

  因为皇帝被迫下了旨,心情不好。

  负责这个任务的是端王世子,虽然人还没回来,但圣旨拿着了,明日就可以开工。

  于是第二天,大街小巷都张贴了告示——乐仪公主在太后千秋宴上得上天预警,感知一月后的洪水灾害,朝廷现在权利配合,帮助护城河周边居民迁居。

  百姓们纷纷为这个政策惊呼。

  相信的人不多,但也不算少,因为此前冷宫出了个能掐会算的公主,在民间也是有流传的。

  只是迁居涉及到的事情太多了,利益更多,还有一个家,古人都讲究落叶归根,对家的感情比未来更加浓郁,在这个时候让他举家搬迁,即使朝廷有补贴,也很难接受。

  尤其是最开始的一批,就是最紧挨着护城河的居民,反抗也是最严重的。

  没几天,就骂声一片。

  司马恒被逼迫下了这道旨意,可出于某种担心,他下的圣旨里决口不提自己,反而说的都是青璃,也因此,民愤都是对着青璃去的。

  有人说司马青璃为得皇帝重视,故意造谣生事。

  也有人说她是为了不去联姻,也是报复,宁愿玉石俱焚!

  还有人说……

  说法不一,但也有明智知道,知道青璃这么做对她自己没有一点好处,那原因只可能是她真的接到过上天预警。

  再联系她的出身和出了冷宫后的经历,相信的程度又加深了。

  只是一点——

  谁能保证这个预警不是一个普通的梦境,而是即将会真实发生的事?

  傅承这样想了,也这样问出来了,甚至面上还带着深深地困惑,何必呢?这样吃力不讨好?真的能够保证一个月后,会降落大暴雨,导致护城河的水位上涨淹没周遭百姓?

  “没有人能保证!”易寒道。

  司马青璃只是一个有些能力的普通人,她没有如同话本里那本,拥有呼风唤雨的能力,否则她也不至于从一开始就蛰伏起来。

  傅承点头:“所以她不要命了?!”

  司马青荷神色复杂的摇头:“不可能,就算她不为自己着想,也得为四皇弟着想。”

  “嗤!”傅承轻笑:“难不成你还真信了啊?”

  司马青荷抿唇没有说话。

  信和不信,有什么区别?

  她满心将司马青璃当做对手,可得到的是对方完全没将自己放在眼里,从一开始出冷宫,她淡定得仿佛早有预料,还不太情愿,到后来学习规矩,更是散漫得让人着急,她从来不在乎自己这方怎么想的,只要她舒坦就够了。

  等到力量累积足了,她就直接对上父皇了。

  到现在这个时候,信不信没意义,只等一个月后的结果。

  成了,她就再不是自己能够得着的人。

  败了,那她也和自己不是一路人了。

  司马青荷心头沉甸甸的,不好的预感在脑海里,她半点不敢触碰。

  *

  这一月,大概是许多人都过得极为漫长的一个月。

  从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三十天的时间,关注这件事的每个人都在盼望着,赶紧到最后一天,揭晓答案的额时候。

  前面二十多天,都是护城河附近的居民搬家的日子。

  尽管再不情愿,端王世子带着门下将士站在那,一个眼风扫过去,普通百姓哪里敢不搬?

  唯一让他们安慰的是搬家后,该给的土地都给了,还增加了一些,房子都是官府帮忙建造。

  朝廷花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以及钱财,一边造房子,一边督促人搬家,还得在护城河周边挖渠道,以免真的水漫上来,没有一点挽救错事,那损失还是很大的。

  宫外忙忙碌碌,宫里要稍微轻松一点,但那氛围是一点不轻松。

  因着青璃当众带着端王和摄政王以及诸多大臣给司马恒挖了个坑,司马恒自然不高兴,第二天圣旨下去,紧接着就派人斥责了她一顿,然后禁足,不让她再出朝阳殿。

  要不是那么多人看着,他都恨不得将这闺女重新关回冷宫!

  之前在那呆着不挺好的吗?结果一出来,就处处给他制造麻烦,傅家倒戈、易家投靠,朝堂越发不顺。

  禁足的惩罚一出来,幸灾乐祸的人不少,青璃之前拒绝了不少宫妃求的桃花符之类的东西,可让人不高兴了。

  白竹这样憨厚的丫头都察觉到,担心的好几天没吃好饭:“公主,要是真的没下雨怎么办啊?要不咱们收拾东西,还是跑吧?”

  青璃淡定道:“你放心,我不会有事。”

  白竹眉头深深皱起,完全不知道她哪来的底气,那可是二十多天后的未来啊?就是神仙也说不准的!

  青璃也知道这很难让人相信。

  哪怕她算命这么厉害。

  只是……

  八月中旬迎接来的暴雨,其实是剧情里发生的事。

  此时已经是原主黑化后搞事情失败被关起来的时候。

  这场暴雨来得非常突然,没有一点征兆,大家都以为和往常一样,下过了就散了,谁知暴雨持续了好久,下得又大又急。

  百姓最开始的问题不是别的,而是食物和住所。

  下大雨他们没有办法去赶集,庄稼毁了,只能靠存粮,等再后来粮食吃光了,他们顶着暴雨逃难出来,护城河的水就开始涨起来了。

  越来越高,跑得晚的,都直接被困死在水里。

  而这件事,也让朝廷震动,二皇子和三皇子都被派出去救助,但救助的内容是不同的,前者只需要守在京城,救助难民,后者却在摄政王的安排下,前去营救那些被困的百姓,以及疏通河道。

  显而易见,摄政王想要趁机搞死三皇子。

  但让人意外的却是因二皇子手段狠辣,一味的镇压,激起了绝望中难民的愤恨,直接动乱将二皇子给杀了,三皇子却活着回来了。

  二皇子的死,给摄政王又一重大打击,再加上此前被刺杀的事,摄政王这才彻底病倒,以至于后来他把持着兵权不放,又引起民愤,以及不少臣子倒戈,他不得已放手了。

  失去兵权,就相当于彻底失去希望,摄政王的部下被带到边关和楚国对战,摄政王自己则被三皇子杀了。

  青璃一开始觉醒剧情时,就将这一节点深深地记下来。

  她无法冷眼旁观,自己也在这段时间内算到了,所以才顺势弄出这个事来。

  因为知道司马恒不会同意,他是皇帝,百姓在他眼中,还没有名声重要,他主动冒险可能性极小,她只能搞个大的。

  至于真的有那万分之一的可能,这样的□□没有来临,青璃此前营造的那么多人情,也到用的时候了。

  *

  随着倒计时开始,空气中的水分都变多了,呼吸粘稠。

  本就闷热的季节,此时更是湿热,每天都感觉浑身湿哒哒的,汗涔涔的,即使抱着冰块都有些无济于事。

  后宫的氛围也越发紧张。

  司马恒发脾气的次数越来越多,好多宫妃都被误伤了。

  反而司马青荷那边安安静静。

  到底还是主角团,比司马恒这个坑货要理智很多。

  第二十五天,所有人员都彻底到青璃所说的安全线外,端王亲自巡查,确保一切都没有问题。

  再第二十六天,居民彻底在安全区安顿下来,开始整理屯粮,保证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的食物、柴火是充足的。

  第二十九天,有人开始着急,怀疑这件事到底是不是真的?

  但当天晚上,“轰隆隆——”一道宛若惊天的炸雷在空中炸响,京都百姓许多都被这一声响从梦中惊醒,随后“哗啦啦……”的雨声落下。

  暴雨来临!

  得知这一预警的百姓们看着不时闪过雷电下着磅礴大雨的室外,纷纷倒吸一口凉气,信佛信道的人都跑到自家供奉那上香叩拜。

  这一晚后,暴雨几乎都不停的。

  偶尔休息,也就一顿饭的功夫,又下起来了。

  但即使这样,大家也没直接认定是真的。

  万一雨下个几天就停了呢?

  只是他们等啊等,眼睁睁看着护城河的水涨起来,雨水还是不停,甚至一如既往的大。

  护城河的水淹没了周遭无法拿走的庄稼和曾经居住过百姓的屋子时,雨已经下了半个月了。

  整个京都都沉浸在灰蒙蒙的氛围里。

  一道圣旨却打破了这样的低迷:【陛下有旨,乐仪公主得上天预警、提前感知这场灾害,造福无数百姓,封乐仪长公主,赏赐黄金万两……】

  到这时众人才反应过来,对哦!

  要不是乐仪公主以自身性命为赌注,非要下这个命令,这场洪水真的就猝不及防了!

  就是躲都不知道去哪躲。

  暴雨一旦下了起来,人都无法在户外立足,那雨水打在身上,跟冰雹一样,又冷又疼,若是没有提前防备,移居屯粮,怕是惨了!

  于是一道圣旨过后,青璃周遭又热闹起来了。

  要不是还在下雨,她的屋子都要被人踏破了。

  不过下了这么久,雨还是比最开始时小很多了,这时一如剧情里一般,二皇子和三皇子分别被派出去治理水患。

  即使提前搬离了周遭居民,这场大雨还是让不少贫困人家都无法生存,还有一些地势低的地方也居住着不少人,还有……

  朝廷上下都忙碌,最忙碌的还是两个皇子。

  一个忙着镇压反抗的难民,一个忙着在摄政王的打压下求生。

  好在这一次难民很少,也没剧情里情况那么危机,二皇子同样因手段狠厉激起民怨,导致被打伤,但并未直接死亡,只是被吓得生了一场病,紧急召回京都皇子府修养。

  三皇子则将一切做的井井有条,得了不少官员的夸赞。

  终于,九月中旬,雨停了。

  朝廷统计损失和赈灾情况,开始论功行赏时,端王罕见出现在朝堂之上,跪地高呼:“此次灾情能较为圆满的渡过,以最小的损失挽救最多的百姓,导致如今民心齐聚,一切多亏了乐仪公主愿意以命相赌换来大家信任,她的能力已经毋庸置疑,臣请旨封乐仪公主为国师,护我晋国太平!”

  司马恒眼睛一瞪,没料到端王居然还不满意乐仪长公主的名号,非得请封国师!

  自从太后千秋宴上的事后,他就格外不喜欢这个闺女,闻言立马反驳道:“她身上还有和楚国国主的婚约,怎可当国师?!”

  端王沉默几息,看着这个十岁登基为帝、若非这一次他生了个有本事的女儿,依旧毫无政绩的帝王,咬牙道:“难道陛下要将乐仪这样的人才拱手送给楚国?!”

  朝臣:“!!!”

  朝臣们激灵一下,反应过来那鬼婚约还没解除,当即跪地高呼:“请陛下封乐仪公主为国师!”

  成为一朝国师,想要和乐仪公主联姻,那就倒插门吧,国师怎么能远嫁?!

  司马恒:“…………”

第205章

  尽管司马恒不愿意,可端王说的很有道理,群臣请愿,他还是下了圣旨。

  端王气的更加不想上朝,圣旨出现,直接就离开了,他真庆幸当初死死拿着这一半兵权,没有信任这个侄子,否则晋朝早就被摄政王夺了去!

  好在圣旨还是有了。

  圣旨一下,婚约自动解除,因为上门女婿也不可能是楚国国主,所以此事要么再行商议,要么另选公主。

  当天下朝,册封国师的圣旨就已经一层层传达下去了,满朝皆知,传到民间,更是欢庆不已。

  如果是封长公主的圣旨让人羡慕,司马青荷忍不住心生嫉妒。

  当封国师的圣旨下来时,却是鸦雀无声。

  反对的声音还真没有。

  主要是这个事太大了。

  最初让搬走不愿意搬走的普通百姓态度都变了,逢人就说起乐仪公主能通神灵、导致他们避过洪水这样的大灾难的事情。

  她在民间的声望一度到达顶峰。

  在这个时候青璃被封为国师,似乎……理所应当?

  一切安顿下来后,就是册封国师的大典。

  晋朝也是有过国师的,听说那位也是有真材实料的人物,被封为国师后,极少出世,一般都是皇帝有大事才去找他,后来有一天国师府空荡荡的,人人都道国师羽化了,此后再没有谁能被封为国师。

  因此这次的国师册封,也是有礼可循。

  在朝堂之上,由皇帝亲自授予国师的官服,穿上之后,接受百官朝拜。

  国师独立于一切官职之外,见到皇帝也不用行礼,说出的话亦举足轻重。

  这样一个官职,本该慎之又慎,只是青璃已经提前证明了自己,又有这次灾难让她收拢民心,本身还是皇族身份,成为国师,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她总不会对自己家族不好?

  国师是有单独的国师府,不过常年没有修葺,暂时不能住人,需要等一段时间。

  青璃受封后,还是住在朝阳殿。

  这下子朝阳殿立马成了香馍馍,来往人不计其数,有前来贺喜的,也有道谢的、还有求问困惑的。

  前两者,青璃短暂的接待立马送客,后者还是尽职尽责的解答。

  刚送走一位官员家眷,青璃正要松口气,就见一少年站在门口,是司马昌,他手里捧着一个盒子,带着笑容走过来:“皇妹,恭喜你,这是皇兄送你的礼物,希望你喜欢。”

  盒子打开,里面一套精致的漂亮首饰躺在里面。

  少年笑道:“这个据说是咱皇祖奶奶最喜欢的首饰,要不是我立了大功,父皇赏赐给我,不然我碰都碰不到!”

  青璃面上的笑容转为客套,疏离道:“皇兄,这么贵重的东西,还是算了吧。”

  这两日青璃受到的礼太多了,二皇子也派人送了礼,不过估计是知道双方的态度,只是礼节上的,并未过多言语,眼前人则是一眼就看出,想要拉拢青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