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家小姐是讼师上一章:第15章
  • 春家小姐是讼师下一章:第17章

罗大都督到底城府深,心中虽恼,但面儿上半点不显,只对着站在堂下的一个刀笔小吏使了个眼色。早知道康正源会为金一找讼师,所以他也备下了熟悉刑司之人。

那刀笔吏姓田,人称老田,约摸四十来岁年纪。长得倒还不错,但不知是不是刀笔吏当太久了,看起来颇为严厉,很不好说话的样子。

看到罗大都督的暗示,他连忙上前,对堂上施了一礼道,“康大人,此名女子所辩者,甚为荒唐,算得上是信口雌黄。堂上用刑,那是律法允许。至于说金有德的坟地被挖,是盗墓贼所为,与大都督府的盗窃案何干?”说着,轻蔑地看了春荼蘼一眼,又对康正源道,“我还有几句话要问问那大胆的民女,请大人答应。”

“哦?”康正源一挑眉。

然而他还没答应,那老田就已经急不可耐地道,“身为女子,抛头露面,可还有体统?即无体统,还谈什么大唐的立身根本?”他说得义正词严,唾沫星子乱飞。

春荼蘼一点不生气,因为她既选了这条前人没走过的路,在大唐当个讼师,还是女的,就有准备面对礼教的压迫和别人的轻视,甚至敌视,因而只笑了笑道,“田先生,既然您提起大唐律,岂不知律法并没有禁止女子代讼,又怎么没有立身根本了?难道说,你对皇上颁布的法典不满吗?还是你认为,你比皇上还高明?皇上没说不许,到你这儿就不许了?”老田是刀笔吏,不是官,所以尊称一声先生。

“你!咬文嚼字,小儿之戏。”老田哼了声,却不敢正面回话。

“律法,就是要抠字眼儿的。”春荼蘼又驳了回去,神色端正,“一字之差,谬之千里。先生若没有这种严格严肃的精神,还是不要再上公堂,免得误人误己。再者,我上堂不是与人做口舌之争,而是讲事实,摆道理,适用律法,申诉平冤。敢问先生,你上来就针对我,可是对律法应有的态度?”

老田听说过春荼蘼的事,但第一次直面体会到她的伶牙俐齿,不禁着恼。但他也算是冷静的,并没有暴躁,而是嗤笑道,“说到律法,你敢来上堂,可知诸为人作辞牒,加增其状,不如所告者,笞五十。若加增罪重,减诬告一等。”意思是:给别人写状子,不按实际随意增加状况的,打五十板子。如果增加的状况致使对方罪状加重的,按照诬告罪减一等处置。

老田是警告她,金一的反诉这么狠,但若最后罗大都督无事,她自己会倒霉的。总体上来说,这也算恐吓了。

“多谢田先生提醒,只是民女虽然无权无势,却明白以事实为依据,以律法为准绳,断不会冤枉别人,也不会让别人冤枉。”春荼蘼不卑不亢。

康正源忍不住翘翘嘴角。这句话,是他第二回听了,不管从哪方面讲,都有理又贴切。

“堂下金一。”他缓缓开口,努力表现出不偏不倚的样子,“你要反诉?”

“是。”金一大约嘴里有伤,口齿不太清楚,但他努力大声,语速也拖慢,还能让人听得明白,“春小姐所言,均可以代替学生本人。”

“那么之前你所招认之事实呢?”康正源有意无意的看了看公案上的原供词。问。

“学生当堂乞鞫、翻供。”金一坚定地道,“其余事项,全权委托给春小姐作主!”这是昨天晚上说好的。

乞鞫就是请求重审,也就上诉的意思。

“好,看你伤重,免你跪礼。来人,给金一弄个垫子坐。”康正源和颜悦色地说,堂上风度好得不得了。若主审官都是他这种态度,很容易让人卸下心防的。

一边的衙役到哪儿去找垫子?最后只好弄个草帘子来给金一坐。

春荼蘼觉得康正源这是给她时间准备,因为直接进入了对推阶段。怕她应付不来吧?虽说之前她早显出了本事,此时毕竟罗大都督在,他怕她怯场。

感念到这份偏心和体贴,她几不可见地微微一笑,让康正源放心。别说所告的只是个大都督,就算要告皇上,她也要在公堂上为委托人说话。当然。前提是委托人敢告的话。

“田先生,金一乞鞫,反诉之事,你可认?”康正源反过来问老田,仍然态度温和。

“不认!”老田态度激烈,好像正义就站在他身后似的,“我倒认为。金一当堂翻供。藐视我大唐律法,大人要严惩才是!”

“田先生就确定当日之供全是事实吗?”春荼蘼插嘴道。

“白纸黑字,那还错得了!”

春荼蘼见老田完全走进自己的节奏,立即又道,“世间事,惟一个‘理’字说通,方才是事实。”

其实她的意思是,凡事要符合逻辑。但逻辑这个词太哲学了。太术语了,大唐还没有,只能以“理”字替代。而所谓逻辑,就是任何事物也无法打破的规律。

“若是道理说不通,就算点头认下了,也未必是真。律法,求的不就是真理吗?”她继续说,“就说金一这件案子,无外乎三点道理:目的、手段、结果。可偏偏这三样,他的供词前后矛盾,错漏百出,根本经不起推敲,一见就知是屈打成招之下,胡乱说的。康大人,当堂用刑,虽为律法所允许,但却也有度。若一味用刑,岂是追求事实这态度?也与皇上对刑司之事的态度相悖啊。”

“那说说,到底哪里不通?”康正源问,心中暗笑。

这丫头,特别会把皇上和圣人抬出来当挡箭牌,毕竟,谁敢说皇上和圣人不对呢?

“首先是目的。所盗者,为何?”她说着,目光却望向老田。

“自然是为财。”老田理直气壮的回答,“金家贫困,要以出租院子才能贴补家用。所以他要偷盗,道理上不是很通吗?”

“错!”春荼蘼比他还理直气壮地说,“田先生显然没有调查过金家和金有德、金一祖孙二人吧?所以说,断案不能只坐在屋里,更不能凡间事想当然,重要的是走出去,才能了解真实情况。金家祖孙在十五年移居幽州,是编入官府户籍的良民,金一还考取了秀才功名。而金祖德开了间小小的医馆,金一长大后继承了祖业。他们祖孙心地善良,经常帮助贫苦百姓,施医赠药,宁愿自己苦,也行那积德之事。为此,令小康之家陷入艰难,也才腾出部分房屋,租赁给做生意的胡人。请问这样品格高尚之人,视钱财如粪土,自己的银钱都舍出去了,怎么会做出有辱斯文的偷盗之事?”

“也许他们看不上小钱,却看中大钱呢?黄白之物动人心,说不定他们之前是伪善,是沽名钓誉!”老田反驳道。

第七十九章 煽动

“田先生,还是那句话,凡事讲究一个理字,要众人心服才行。你这样胡搅蛮缠,就没意思了。”春荼蘼讽刺道,“再者,你说的只是你的臆测,我却是有证据的。”说着从袖筒中拿出一叠纸,抽出最前面两张,送到公座右侧的典狱手里。

“大人,这是金一的街坊邻居,以及受过金氏医馆恩惠的人,所做之供词,上面都按了手印,也随时可上堂作证。”春荼蘼说,“以证明金氏祖孙乐善好施,安贫乐道。从来没有动机也没有可能,去做下那一桩惊天大案。”

罗大都督坐在一边听审,双手无意识的抓紧椅子的扶手。说实在话,他也不相信那个胖胖的乡间医生会是盗贼,也绝没想到他居然能熬刑,是个硬茬。可是,种种迹象又指向这个金一。

想到这儿,他又使了个眼色给老田。老田得了暗示,高声道,“对方讼师不要忘记,从大都督府的演武堂下发现了暗道,正是通向金氏医馆的!”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手段。”春荼蘼侃侃而谈,“不错,密道正通向金氏医馆。可金一已经供称,那房子是租给几个胡人,换取租金贴补家用的。金氏医院的房子分为东西两个院落,为了彼此不打扰生活,中间筑了高墙。”

“说不定,这就是为了掩人耳目。”老田抓住机会道,“否则,为什么早不筑,晚不筑,偏偏等那队胡人来了才筑墙呢?”

春荼蘼没有反驳。因为这种问题是纠缠不清的,强辩只能坏了自己的节奏,不如示弱,再提出更强有力的论据。“好吧,不提地上,先说说地下。不管是谁挖的地道。有一个问题希望大人注意。”她面向康正源,“挖地道,得运出土方吧?从大都督府的演武堂,到金氏医馆的西院,中间隔着一条街,遇到地基深厚的地方,还要绕行。请问。要挖空这么一条密道,土方在哪里?这样挖法,是不是需要地图呢?那些胡人不可能整天窝在院子里。”说着,她又把另几张证词呈了上去,“经我的调查。他们表面上做的胡食的生意,只有三个人外出贩卖,七个人在家做。但他们起床很晚,要下午才出摊,还有很多人认为胡人懒惰。可今天看来,显然他们大部分时间在晚上挖,然后趁夜运出土方。问题是,运到了哪里,又如何掩人耳目的?” 幽州城并没有宵禁制度。可晚上也有卫兵巡逻的。大都督府中,更是定时有府卫巡视。

听她这么说,连罗大都督都不禁身子前倾,关切起来。

然而春荼蘼却又改了方向,伸出了白嫩的三根指头说,“第三点。就是结果。敢问各位大人,定一个人的罪,仅有口供就行吗?,特别是涉及贼赃的时候。在金一家里,完全没有搜到所丢失的财物。不幸的是,金有德的坟墓已被打开,里面空空如也,自然也是没有赃物的。既然如此,如何能给金一定罪!”

金一听到这里,突然伏地,嚎啕大哭。

康正源拍拍惊堂木,冷声道,“肃静,不得咆哮公堂。”

“大人,学生冤枉。学生的祖父更冤枉!”金一哭道,“我祖父一生行善积德,最后竟然曝尸荒野,至今找不到尸骨,老天无眼!老天无眼!”

“老天无眼,可堂上大人看得到,皇上看得到,天理看得到!”春荼蘼很煽情地说。可惜没有百姓看审,不然一定会煽动起情绪。在公堂上,控制和操纵情绪,其实是极为重要的技巧。

老田听她这么说,立即就沉不住气了,大声道,“若非金一不肯开棺,事情怎么会到了这一步?他捂着盖着,盗墓者自以为里面有财宝,所以才会偷偷挖开?说到底,金有德死后不得安宁,全是金一不孝所致。从此也可看出,连百姓都以为金一有罪,不然那么多有钱人的坟墓不盗,为什么偏偏挖了他家的?”

老田这么说,实在是不厚道,而且毫无怜悯之心。春荼蘼本来也没指望他能讲理,不禁冷笑道,“结果如何呢?什么也没有!再者,田先生这话也不通。你可去实地调查?可亲自问过百姓们的想法?”

老田一脸尴尬,只得扬头脖子,哼了一声,假装不屑以逃避。

可春荼蘼却要把他击倒,所以两步走向前,与他针锋相对,大声道,“问案,律法,刑司之事,必须严谨,事无巨细,都要查个清楚明白,因为关乎到别人的前程和命运,若都像田先生这样闭门造车,不体会民情民心,自己胡乱臆测,好像拍拍脑袋就明白了,简直辜负天理国法与人情,又怎么对得起堂前的那幅对子!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你抬头看看,如此草菅人命,可对得起官字!”她越说越大声,慷慨激昂,莫说金一,堂上所有人都激动莫名起来。

“这……这……”老田给挤兑得说不出话来。

“为官者不查,我却查过。”春荼蘼继续道,“所有知道金一被下狱的人,无一不说他是冤枉,因为根本没有人相信,他会是巨盗!这样,你还敢说盗墓者误以为他是真凶,所以挖开了金老爷子的坟墓?!”

她自己也有祖父,所以她深刻理解金一。若有人这么伤害春青阳,她和人拼命的心都有!

“再者……”她话题一转。

她打击得老田,其实也就是打击得罗大都督够了,立即把绷紧的弦松松,免得绷断了,大家不好转圜。于是,就在金一压抑的呜咽声中,她似笑非笑的问,“听说,守墓的官兵都被迷了,不是说因妖所为吗?怎么能扯到盗墓者身上?”虽是把话题拉回来,却也充满嘲讽。

大家都知道是谁挖开的坟,不如彼此心照吧。

上堂,其实也是衡量。利益的衡量,结果的衡量。金一想告罗大都督偷棺掘墓,在现在的条件下是不成的,那也只好让他承担失职的罪过。然后,为金一争取更好的结果。可惜,大唐律中没有国家赔偿这一说。民告官倒是有,告官府却从无先例。

“关于土方的事,春小姐可有独到见解?”大堂诡异的沉默了半晌,罗大都督苍老但威严的声音响了起来。因为空旷,略有回音,听起来威胁力十足。

春荼蘼心中有数,可是不想直接说出来。她的目的是要捞出金一,让官府承诺帮金一找回金有德的尸体,毕竟个人力量有限,这也是她能做到的极致。至于到底这惊天大盗是谁?赃物在哪里?里面有什么重要到逼得罗大都督铤而走险的秘密?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内。她只是一介草民,要救的也是草民,高层的争斗,与她无关,她也没有力量插手。身无靠山,就不要瞎搅和,否则就会牵连可爱的家人。而那,是她拼尽一切也要保护的。

但是,她可以给罗大都督一些线索。不管罗大都督承认不承认,总是一份人情。最重要的是,可以让罗大都督忙活起来,不再有心情、有闲工夫找其他人的茬。特别是金一,她会建议他找回祖父的尸体,好好安葬后就离开幽州城。

“罗大都督。”她略施一礼,姿态优雅端庄,令罗大都督不得不承认,自家女儿受过这么多年的贵族小姐训练,比之眼前的女子却差得远了。其实,有些东西不能只靠训练,那种大方和从容是骨子里的,是春荼蘼在现代生活了快三十年所形成的,属于职场女子的自信。

“其实民女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她镇定地说,“要掩饰土方的事,自然要有其他工程,而且是长达一年、同步进行的大工程。土木这种东西,混在一起,蚕食般消化,才能不被人看出来。还有,要能弄到大都督府的地形图,好避开不能、或者挖掘起来比较困难的房屋、假山、水池等地。第三点,晚上开工的话,就算是在地下数十尺的地方深挖,也要提防夜深人静,被巡逻的兵士们发现动静。所以,那帮胡人也要弄清巡逻的班次吧?这些,外人如何得知。罗大都督,民间有句话,叫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啊。”

“多谢。”罗大都督深吸了一口气,目光闪烁。

捉贼要拿赃,但现在赃物找不到,就只好从源头入手。照着春荼蘼提示,要想找到这样的人也不太难。剩下的,就看他自己怎么折腾了。

“罗大都督为国守护边疆,使万民安乐,这点小事,是民女应该做的。”春荼蘼毕恭毕敬的道,“只是这金一,即无动机,更无手段,在他身上也寻不到结果。为安抚民心,为严正律法,还请罗大都督开恩。更请您念在他一片孝心的份儿上,严惩玩忽职守的兵士,帮他找回祖父的遗体……

第八十章 我名为夜叉

罗大都督眯起了眼,心中虽然窝火,但当着康正源和韩无畏的面,也不能做得太过。因而道,“本案已经审结,但康大人仔细,发现了异情,遂重新审理。既然金一当堂翻供,本都督也无话可说,只依律法而行吧。”

因为是巡狱史重审,所以不需要过三堂,直接定了案,当堂读鞫:金一无罪释放,发还家产。罗大都督承诺,帮助金一寻找金有德的尸体。当然,金一那些打就白挨了。他自己也知道讨不回,也就见好就收。

而所谓盗墓事件,罗大都督把当时守墓的官兵当成替罪羊严惩了之后,也不了了之。至于那些替罪羊今后是升官发财,还是被杀人灭口,就不得而知了。

因为一些繁杂的小事,康正源一行人在幽州城又逗留了几日。在腊月二十三小年这天才终于启程,晚上就进了范阳县。

春荼蘼归心似箭,知道这时候祖父必定在家了,就随便跟韩、康二人告了个辞,拉着春大山和过儿往家跑。韩无畏和康正源本来还想说几句话,却只看到她一溜烟儿钻进马车的背影。

“算了,反正还得送年礼,到时候就见着了。”韩无畏摊开手,无奈的道,并不知道自己此时的表情温柔,还带着笑意。

康正源并不揭穿,只道,“我孤身在外,你备年礼时备上两份,不用太重。虽说她这回跟我出去两个多月。吃了不少苦头,帮了不少忙。不过,她是小门小户的出身,春大山的官位和薪俸也不高,只送些实惠的就好。不然,人家还礼就成负担了。”

他这是暗中提醒一下两家的地位差距,韩无畏怎么会不明白,却装作不知,笑着说,“这个倒不用你操心。你们外出之时,我已经写信给京国,说明你要在我这儿过年,不仅我爹和你娘早就派人送来了很多年货,就连皇上也赏了些。那些贵重的不拿,稀罕的瓜果蔬菜米粮等物却可以送给春家。再说,咱俩官位虽低。却也有年资,反正也吃不完,不如送人。只可惜,为着春大山着想,咱们不能经常去蹭饭,咱们两个大男人,除了醉酒。也没什么可乐呵的。”

“你回去幽州城。罗语琴和罗语兰不是挺好?”康正源嗤道。

“我一个人回去有什么意思,人家要的是两个。”韩无畏哈哈笑道。

这两个人,就算过了年要长一岁,也才一个二十二,一个二十一,平时端着老成持重的架子来,特别是在外人面前,也只有到此刻方像才及冠的少年。

另一边。春大山直接把从幽州城雇的马车赶回了自家门口。一停车,过儿就飞一样的跳下去敲门,老周头见是自家老爷、小姐和过儿,高兴地连忙进去通报。等春荼蘼下了车,春青阳已经迎到门口了。

“祖父!”春荼蘼扑过去,一把抱住春青阳的胳膊,“我可想您了,您想我不想?”

古代的大姑娘鲜少有与祖父、父亲如此亲近的了,因此她这举动,更让春青阳的心融化得只剩下一滩水,眼中的泪意都忍不住了,强行唬着脸说,“这么大的丫头,别总咋咋呼呼的。”

春荼蘼知道春青阳这是不好意思了,倒不是不想她,也不以为意,只嘿嘿笑着,更不顾春大山,挽着祖父就往院子里走,一边走,一边说出无数撒娇卖乖的话,绝对纯出自然,直出胸臆,听得春青阳的嘴都合不上。

春大山这个郁闷,没想到风尘仆仆的回来,直接被女儿和父亲嫌弃了。再看过儿和老周头也是有说有笑,就扔下他孤家寡人一个。没办法,只好先打发了车夫,再自个儿进院,认命的锁上了院门。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从这天开始,家家户户就开始过年,有很多事要准备,是非常忙碌的日子。所以,虽然春青阳不知道他们回来,并没有准备小年饭,但东西都是现成的,早就采购好了,忙活着做就是了。借这个时间,春荼蘼洗澡换衣服,等收拾好,再到正屋吃饭时,一家人已经围坐在一起了,包括老周头和过儿在内。

炭火红红,气氛温馨,这让春荼蘼很兴奋。而且,在家人面前也不用伪装出职场女强人的样子,又令她又很轻松。因此,虽说古代人讲究食不言、寝不语,她还是一边吃,一边呱里呱拉的说着路上遇到的好玩事。

春青阳笑眯眯的听着,时时爱怜的给她夹菜,而过儿是个多嘴的,经常插话,令老周头也不时露出惊叹的模样,一家子其乐融融。春大山坐在旁边,心里的酸意渐去,只觉得这样和乐安详,才是一家人的样子。

饭后,春荼蘼累得够呛,肚子还饱涨着就睡了,也不怕积食。过儿和老周头收拾桌子,春青阳就把春大山叫到自己屋里,问起何时去找徐氏的事。

春大山把前些日子发生的事说了说,春青阳就叹道,“一步错,步步错,唉,也该着你命苦。有句粗话,叫买马看母的。老徐氏是个不好的,哪能教育出识大体的女儿。可是,咱家不兴休妻,说出去实在不好听。你还是先把徐氏接回来,好好管教,以后不生事就好了。”

见春大山低头不语,又道,“我知道你忘不了白氏,可那样的女子,本不是我们家能肖想的。她给你留下了荼蘼,已经是老天开眼。”

“什么时候去接徐氏?”春大山低着头,闷声问。

这快三个月的时间,跟着女儿在外面行走,虽说辛苦,心情却是畅快的。如今归了家,又要回到先前的生活,不禁心中郁结。

“明年就去接回来。”春青阳道。“她既嫁进了春家,就没有总在娘家的道理。再说,咱们这儿的风俗,出嫁女儿在除夕夜看到娘家的灯,婆家要一辈子受穷的。”

听到这话,春大山自从进了春青阳的房间后,第一次有了笑模样,“不会不会,儿子已经升了武官,咱家以后还可能脱了军籍。日子只会越过越好的。到时候,就给荼蘼招个小女婿也成,那样她就离不了咱爷俩儿的眼前,能看顾她一辈子呢。”

春青阳这是头回听到春家脱籍的事,连忙问起。

春大山详详细细说了。

春青阳简直又悲又喜,随后又埋怨春大山在他不在的时候,让孙女做了抛头露面的事。他回家后已经听说了一些。镇上的人传得特别神奇,有说好的,但也有很多人说坏话。左邻右舍的,流言蜚语也特别多。他本来焦急得不行,听老周头说了个大概,却仍然不明就理。刚才饭桌上本来想问,只是见孙女那么高兴。就忍着没说。

“儿子也不想的。只是大小事都赶在关节上,逼到那了。”春大山心情烦乱,也不知是该骄傲,还是后悔,“但是,开始是不得已,后来……儿子就舍不得荼蘼。”

“怎么倒成了舍不得那丫头?”春青阳纳闷。

“爹您不知道,她有多么喜欢律法上的事。”春大山说起女儿。露出宠溺的神色,“从小到大,她就那么闷闷的,我从没见她这样快活过。所以我就想,那些高门大阀的女子,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大方又自在,为什么咱家荼蘼不行?担忧着她毁了名声,将来嫁不出,难道就叫她日日不快活?再说,她这样优秀,嫁给一般人还辱没了她呢。而那些有眼光的男子,不论出身,肯定能看出她的好处,善待于她。我啊,努力去挣功名,看到时候谁敢瞧不起我的女儿!”

春青阳之前见过春荼蘼那高兴的样子了,此时听儿子这么说,一时为难之极。在他的观念里,绝不可能让孙女去做讼师的,哪怕饿死,也要阻止。但孙女的行为,令春家有了脱籍的希望,加之不想让孙女不开心,他就犹豫了。

挣扎了半天,仍然无法决定,干脆先放下这个事,吩咐道,“大过年的,她也没什么机会上公堂,这事先放一放。你先把你的事办了,好歹接徐氏回家过年。今后,我少接那些出外差的事,有我在,徐氏必定会老实的。到底,我是她的公爹。”

春大山不甘不愿的应下,回了自个屋。

一夜无话,第二天春大山就去接徐氏,在涞水县逗留了一夜,第三天晚上就到家了。巧的是,当天上午,韩无畏和康正源送了年礼来,虽然没有什么特别贵重的,也无尺头绸缎、珠宝班玉器等特,但稀罕的吃食却是不少,让徐氏的眼睛都不够看了,露出又疑又喜的神色。

送她回来的仆人却暗想:老太太总说春家穷困,军户人家没有好东西。可看看这些,自家算是涞水首富,有钱却也买不来呢,不禁对春家巴结了起来。

一家人各自见过,心里不管怎么想,到底保持着面子上的和睦,之后忙忙碌碌的,就到了庆平十五年的除夕夜。

万家灯火中,街上却无行人的影子,只有狗儿不时发出一两声吠叫。

在春家的大门外,两人两马,默默的停驻。

过了半晌,一个胖胖的年轻人轻声道,“殿下,走吧,这不是我们的节日。”

“别叫我殿下。”另一个高大年轻的男人低沉着声音道,“萨满已死,我同那边就再没有瓜葛了。以后,我名为夜叉。”

“无论如何,您永远是我的殿下。”胖胖男执拗地说,“只是,您要把春荼蘼怎么办?”

“你利用了她。”夜叉的声音比夜还冰凉,“尽管你是为了我。所以,我们都欠她的,以后还回来吧。”

说着,一提马缰,纵然而行,如风般消失在黑暗里。

夜色中,只见他碧绿的眼眸,掠过春家温暖的灯火……

 

第二卷 口吐莲花

东都洛阳篇

第一章 生米煮成熟饭

炮竹声中,春荼蘼迎来重生后的第二年,庆平十六年。

这个年代,还没有以火药制的鞭炮,而是烧空竹,但尽管如此,街头巷尾的孩子们还是玩得不亦乐乎。

春家今年衣食丰足,自家准备的,还有韩康二人送的年货多得吃不完。初一的早上,春青阳本来说给大房和二房送点子过去,叫春荼蘼拦住了。

“祖父,去年秋天我生这么大病,他们都没来人看过。节前,我听老周叔说,也给他们送了年礼,可他们都没有回礼,显见并不想和咱俩来往,您又何苦巴巴的贴上去?万一人家赚了点钱,会打量着咱们去沾人家的光呢。”她说。

听这话,春青阳就有点讪讪的。

春家在他这辈有兄弟三人,一个爹一个娘的亲兄弟,后来那两房绝户了,渐渐就连来往也很少了。他以为是那两房人在他面前抬不起头来,毕竟他还有儿子,而且是很出色的儿子,因此就不好意思主动上前,现在被孙女一说,暗想亲戚之间走成这样,不禁有点抬不起头。

春大山在旁边听女儿的话有点重了,连忙找补道,“荼蘼,你小时候,你大爷爷一家、二爷爷一家,都是来看过你的。不过,后来日子过得紧巴,人家上门不好空着手,你病着时就更不用说,所以你心里不能生出怨怪来。”

“没有怨怪呀。”春荼蘼连忙解释,“就是吧,咱家也只是小康。算不得有钱人家。今年过年的年货虽然多,却大多是韩大人和康大人送的。今年咱们给了大爷爷和二爷爷家,明年可还给不?那时候拿不出来,人家生了怨怪才不好呢。”

这就是人性。也就是常言所说的斗米恩。升米仇。给惯了,一旦不给,厚道的人会想。你家是不是今年有困难,说不定来看看能不能帮忙,对之前的馈赠,也会心存感激。但不厚道的人,反倒会恨起你来。而这个世上,不厚道的人数很可观。

她是个有疑问就喜欢调查的性子,所以老早前就从老周头那里打听了不少春家大房和二房的事。春家是军户。只要能出丁,就能得到田地耕种,而且还是免税的,只是军械马匹要自己准备,相关费用也要自己。春大山一肩挑三房。他是春家出的丁,论理,田地应该大部分归他所有,可事实上,每年他只象征性的拿回些地里种的米粮,连自家一年的嚼用都不够,有时候还要上街买。至于蔬菜什么的,都是春青阳和老周头在后院自种的。

春大山年轻力壮,青春阳的身子骨也硬朗。不在军府或者衙门做事时,侍弄那点子田地是完全可以的。可那两房大约因为没有儿子,所以特别贪财,把地全把去,半佃半送给自家女儿和女婿种。就这样,还经常哭穷。春青阳和春大山父子心软面嫩。又念着亲戚情分,因此也就不多计较,吃了这个暗亏。

好在春大山升任了折冲府最低级的武官,有俸禄的,春青阳在衙门也有事做,家里的日子很是过得,也就不去跟那两房争田地上的利益。一来二去的,他们倒心安理得起来,忘记是因为春大山才得到那么大片土地,还生怕三房跟他们抢夺利益,所以故意不来往。

其实他们也在范阳,就算隔得远,也是在一个县内,真就至于逢年过节也不露面吗?每年都是春青阳在清明祭祖和大年初六这两天去一趟,还大包小包的带东西,回来时全身却光溜溜的,连好衣裳也被换成粗麻的了。开始,春大山也跟着,后来他们话里话外嫌春大山过去,还要特别招待,春大山就不去了。

说到底,就是春家大房和二房长期侵占三房的利益,善良而顾念亲情的三房总是吃亏。只不过春青阳和春大山父子厚道,又念在那两房没有儿子的份上,不肯计较罢了。他们把那两房当成家人,可人家未必这么想,但终究谁也不是傻子,后来春青阳这边也淡了。

其实,春荼蘼调查得很清楚,春家的大房和二房过得比他们家还好。因为春家那片田地是上等的良田,旁边还连着荒山一角。而那山地是出沙石料的地方,副业收入那是相当可观。也为此,大房和二房更怕三房去抢吧?

“荼蘼说得对,是我没想通透。”春青阳马上明白了,点头道,“今年冬天冷,把吃不了的东西暂时都放在地窖里,还能吃好一阵子,倒是省了不少钱。”

“就是嘛,他们占的便宜已经不少了,也没听到个谢字,干吗还上赶着让他们抢劫。”春荼蘼终究忍不住,咕哝了一句。这下,连春大山都有点尴尬了。

其实她还有话没说:她没有继承这身体本主的记忆,因此对春家大房和二房的人,完全没有印象。只是,靠着三房,他们才能有好日子过,他们不仅不感恩,却防贼似的防着三房,自己躲起来闷声大发财,可见人品绝对不好,而且脸皮极度厚。应该,也是两家子极品吧。

这样的人,少来往,甚至断绝了亲戚关系才好。

“咱中午做乌米饭吃吧?”春荼蘼话题一转,高兴的提议道。

她前世和这世都是北方人,虽然喜欢面食,但也喜欢大米的。只是这个年代,稻米只在南方种植,算是比较金贵的粮食,黄黍米倒是平常些,但摆弄好了,也是很好吃的。

这次,韩无畏和康正源送来了一大袋子精致的稻米,可把春荼蘼稀罕坏了。可惜唐代人吃稻米时总喜欢配着鱼蒸,生米做成熟饭后,米香和鱼香混在一起,特别美味。不过春荼蘼不喜欢吃鱼,所以就不太受得了。而她所说的乌米,是以一种乌树汁把米泡黑。再蒸出来,别有一番风味不说,听说还有食疗作用。

往年过年,家里的蔬菜就是菘菜(大白菜)、和萝卜。芥菜,秋芹,蕹菜(空心菜)。还有没有成熟的小葫芦。大唐人很喜欢吃蒸烂的嫩葫芦,春荼蘼才穿越来时,很是好奇了一阵。今年有韩康二人送来的藕、笋、昆仑瓜等稀罕物,就显得丰盛了许多。

之前春荼蘼还以藕是特别金贵的,后来才知道大唐人特别喜欢藕,所以南北各地都有大量挖塘种植的,所以倒不是稀罕物。

“你喜欢乌米饭。咱家就吃乌米饭。”春青阳什么都宠着春荼蘼,“配个炙牛肉可好?”

“还要红烧羊肉、韭菜炒鸡蛋,炒笋片、凉绊菘菜心。”春荼蘼一连说了好几个菜,“要不再给我爹清蒸一条鱼?我虽然不喜欢,我爹可爱吃呢。祖父不是说牙疼。可能是上火了,凉绊菘菜心正好,加点醋和糖。”

春青阳和春大山听她点的菜照顾到全家,相视一笑,心说这丫头不白疼,倒没注意她没给徐氏点爱吃的菜。

在古代,牛是稼樯之资,随意宰杀是犯法的,但南边可以适度宰杀水牛。肉质很好,运到北方就特别贵。羊肉是胡人贩卖,汉人并不蓄养。所以肉类里,猪肉和鱼肉比较常见,今天春家是拖了韩、康二人的福,连同牛羊肉。外加飞禽,甚至大雁的肉都有一部分。

在春荼蘼的张罗下,一家子热热闹闹的吃了饭。下午,就得准备春大山和徐氏初二回娘家的事。春荼蘼没想到这个风俗从大唐就有,满心有点不乐意。因为除氏娘在在邻县,要按现代来说,并不太远,可从范阳到涞水的官道只有短短一段,剩下要走土路,非常难行,一来一去要快三天呢。

人家娘家远的,初二就不必回了,偏徐氏穷讲究。再者,她这几天低眉顺眼的很老实,提出这个要求时,春家两代男主人都不好开口拒绝。

只是回门要带节礼的,徐氏小年后才回来,家里的年货她并没有跟着张罗,此时为了不太寒酸,自然要找了盒子,捡了几样韩、康二人送的东西,还得捡好的,满满装了,让她带回去。

一想到这么好吃的东西要给老徐氏吃,春荼蘼嘴里就犯酸。可有时候,就算再不乐意,表面也得装得大度些,她也只好强迫自己面带微笑,送自家爹上了马车,带着礼物出门。

“依奴婢看,太太就是惦记着那点子东西。”过儿悄悄对春荼蘼说,“徐家老太太还总说咱们家穷,定是眼皮子浅的,哼,她们徐家才是呢。小姐没看见吗?那天送太太回来的那个死老婆子,眼珠子都快掉到咱家的年货上了。太太非要回娘家,就想把这些有钱没处买的东西,带给她娘家尝尝。”

“算啦,就算圆我爹一个脸面吧。”春荼蘼叹口气,也当是劝自己了。

她不知道老徐氏看到这些,心里会怎么想,但是她绝对没料到,那死女人两天后,居然跟着马车一块到了,说是给亲家来拜年。同行的,还有徐氏的父亲,一个面白无须,初看以为是太监的瘦高个中年男。

春荼蘼不禁警惕。

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这老徐氏,又憋着做什么怪呢?上回因为她失手打了春荼蘼的事,春大山不许她上门,她这回却跟了来。可见,脸皮的厚度不比春家的大房和二房差……

第二章 鸡窝里的金凤凰

春青阳到底面子上过不去,客客气气请了老徐氏进来。至于老徐氏的丈夫,却推说头受了风,去自个闺女屋里躺着去了。

老徐氏一脸喜色,就像和春荼蘼从来没发生过争执似的,不仅给了春荼蘼一个大红包,还拉着她的手不住的夸奖。不知道的,还以为老徐氏多喜欢春荼蘼,全然不记得半年前还为了要把人家闺女远嫁,而吓得小姑娘的本尊自己偷跑,最后香消玉殒。

大年下的,北方的大姑娘、小媳妇都爱穿大红。而红色正衬春荼蘼的肤色和气质,头上又插了几只春大山在幽州城给她买的、像一串串小花蕾似的绢花,就更衬得俏丽明艳。春青阳看在眼里,爱在心头,当然更喜欢旁人夸奖。但他在官门多年,就算为人忠厚,从不害人,眼力却也练出来了。即看出春荼蘼有些不耐烦、有些尴尬,又觉得老徐氏只怕有话要说,连忙找个由头,让自家孙女先下去了。

春荼蘼温温顺顺的答应,带着过儿出了正厅的门。才想反身偷听,就见小琴站在当院的正中,好像在清点徐氏带回的回礼,却其实在行监视之职能。

正厅里,现在有春氏父子和徐氏母女,只要有重要的事商量吧?

“小琴,去旁边坊市的食肆买点乳酪回来。”春荼蘼吩咐,“韩大人和康大人年前送了些顶稀罕的樱桃,那个和了乳酪吃,最是可口。”

小琴一怔,很有些不愿和为难地说。“小姐,大正月头,食肆关门了吧?”

“咱们这儿的店子都是初三开业,你又不是不知道?”过儿抢着说。

食肆。就是综合性的食品店。不得不说,比现代的食品店服务还好,不仅卖各种果品、点心和酒类。即能在店里吃,也能往家里带,如果有人要开大点的宴会,还会送货上门。比较大的食肆,食品非常丰富,可谓是一站式服务。

“可是,我要把老太太的回礼整整。待会儿要给咱家老太爷过眼哪。”小琴还在推辞。

“小琴姐姐,亲家老太太回的礼都在这儿,这院子里还有人会偷不成。”过儿冷笑,声音却不大,免得屋里的人听见。面子上不好看,“再说,你看看,虽说是回春家的礼,看起来还挺丰富的,可各色尺头、绸缎、棉布,还有点心吃食,可都是太太用得上,吃得着的。摆明借着名义给自家闺女的,别人就算拿去也没用不是?”

过儿伶牙俐齿的,春荼蘼又没拦着,结果小琴就给臊了个大红脸。她自然知道徐家那位老太太总说自己是涞水首富,但表面上大方,骨子里小家子气又抠门。可之前春家人都不说。此时让过儿叫破,只觉得脸都没地搁了。这时候,哪还顾得老徐氏让她守门的命令,从过儿手中拿过一串钱,急急的就走了,跟后面有狗追似的。

春荼蘼和过儿对视一眼,都笑了。过儿就麻利的把那个回礼暂时收到厨房,而春荼蘼就蹲在正厅的窗根底下,竖着耳朵偷听。

正好,前面的寒暄话都说完了,只听徐氏夸她道,“果然是女大十八变,这才几个月没见荼蘼丫头,真是成大姑娘了,模样又生得好。唉,这一晃都十五了吧?”

娘的,老徐氏又要给她说亲。

瞬间,春荼蘼就猜出老徐氏的心思来。不过她并不怕,因为春大山承诺过,不管是什么样的亲事,必会由她点了头才做数。她恼的是,明明春家已经摆明态度,不让老徐氏掺和了,她怎么又把爪子伸这么长。这才平静了多久,怎么又要闹腾?大过年的,不是给祖父和父亲不痛快吗?

她皱了皱眉,就听自家老爹拦道,“我家荼蘼生日小,正经还差大半年才及笄。”显然,也是知道老徐氏后面要说的话。

照理,人家已经往外推了,话就不用说得太过,免得伤了和气与颜面。偏老徐氏是控制欲超强的人,也不看看是在人家家里,仍然忍不住指手画脚道,“女儿家,青春易逝。这好日子一闪就过去,若不抓紧,以后可有后悔的。”

喵喵的,有她这么说话的吗?

接着,春青阳还没回话,老徐氏就快嘴道,“我这次来,一是看看亲家公,毕竟亲戚间是要多走动的。这二来嘛,倒是有门亲事,给荼蘼说说。我们涞水有户人家,那是极好的,家里人口简单,小伙子人生得好,今年才十八,年纪轻轻的就中了秀才,家里还有好大一片地,虽说不算豪富,可也和春家算般配了,亲家公不如考虑考虑。”

什么意思啊?就是说这样的人愿意求娶春氏女,春家就应该心存感激?

“谢谢您的好意。”春青阳沉默了片刻说,“不过我就这么一个孙女,还想在身边再留上几年,咱们大唐,女子二十岁不说亲,才有官媒上门的。所以,暂时还不想考虑。再者,现在是正月。正月里头不说媒,是咱们这儿的规矩。”他声音平静,只有亲近他的人才知道,语气中已经带着怒意了。

大约春青阳也不能理解,上回孙女儿差点死了,不正是因为婚事吗?怎么这亲家也太无理了,还敢提出来?

一边的徐氏见状,有些忐忑的叫了一声,“娘!”那意思,是让老徐氏闭嘴。

可这世上,能让老徐氏闭嘴的人还没生出来,因而她就笑道,“我这哪里是说媒,说媒自有媒婆子。我要亲自说,不是折了孩子的福吗?我就是告诉亲家公,好好参详参详罢了。”

她这意思,她是高层人物,给低等小女子保媒,人家就承受不住她的面子吗?切,她以为她是谁啊?一个有两臭钱,却绝对不够多的商家妇而已。

“不用参详了,我女儿的事,我父亲会做主。”春大山冷冷的声音传来。

“你这孩子,我和你父亲说话呢,你怎么就插嘴?”老徐氏不悦道,倒没想想,刚才她女儿也插嘴来着。还有,春荼蘼是春大山的嫡亲女儿。事关女儿的亲事,人家亲爹不能插嘴,她一个外人难道就能做主了?

“我也是这话,还是多谢亲家母了。”春青阳站了起来,“天色不早,你们一家子必有体己话儿说,我不耽误你们。我这就去整治一桌酒席,待会儿和亲家公好好喝一顿。”这话虽不客气,但好歹面子上圆了过来。

一般正常人,肯定见好就收,可老徐氏却不是正常人,因此不乐意了,提高了声音道,“我也是为了荼蘼好,你们不知道外面说得多难听。也是的,人家骂春家,自然不能当着春家人的面,我可是听了满耳,到外头也有些抬不起头来。”

春大山一下就怒了,啪的拍了下桌子道,“怎么了?我家荼蘼做了什么神憎鬼厌的事,要别人在背后说嘴?有本事当着我的面问问,我们春家的家风堂堂正正,不怕人说!您该怎么就怎么,用不着抬不起头!”

“你看你急什么,这是你对长辈的态度吗?”老徐氏是个不吃亏的,也不想想这是在别人家里,当场也怒道,“我不过说点实话,倒轮上你拍桌子打板凳了。真这么端正,为什么叫自己的闺女在公堂上抛头露面?这样的人,谁还敢娶?我好心巴拉的给说了一户人家,你居然还嫌弃我多事了!”

“你可不就是多事!”春大山暴怒。

春荼蘼觉得大过年的打起来不好,又背运,让邻居听到也笑话,就考虑是不是应该劝。正犹豫着,就听祖父的声音冷淡地响起,“我家荼蘼与众不同,就不是池中之物。早晚,我们家这鸡窝里,就能飞出金凤凰。所以,您说的那些亲事,我们家看不上。还是那句话,春家多谢您想着,只是这事,我家自己做得了主。”

听祖父这么说,春荼蘼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真的吗?在祖父心中,她真的有那么值得他骄傲吗?祖父是个保守的古人,只怕他也不喜欢她当讼师,可在外人面前,祖父那样维护她,毫无理由的支持她,让她恨不能粉身碎骨来回报这份浓厚且永远不会改变的亲情。

只听老徐氏冷哼一声道,“倒看不出,亲家公的心还真是大,要春家出金凤凰呢。实话说吧,我才懒得管你们家的事,你孙女嫁不嫁得出去,与我何干?可是她若做这一行,势必影响春家的名声,连我女儿也给拖带了。今后,我女儿若再生个一儿半女,让人家怎么看底下的孩子?儿子就罢了,反正也脱不了军户,早晚也不过是个当兵的料。若是个女儿呢?你家荼蘼不嫁,可不能耽误我的外孙女!”

“你的外孙女还没影儿呢。”春大山压抑不住的发火。

他根本就不是个好脾气的,只是心软,而且懂得心疼老婆。可这不意味着,他能看着从小捧在手心的女儿被人这样说道。

第三章 必嫁贵婿

其实这老徐氏就是个糊涂的,前一刻还自处春风细雨,哪怕是假的,至少还没撕破脸,可两句话过后,关系就彻底闹僵了。到时候她拍拍屁股走了,想没想过自家女儿还怎么在这个家待下去?或者,她从来就是想把女儿接回娘家。从她屡次对春家的态度,就应该知道了。

她总自诩是大户人家,可吵架吵到人家家里头,是哪门子的礼仪规矩?平时,她倒还装个富家太太的样儿,可只要一言不合,就宛如泼妇般。

“今天不怕告诉你。”春大山大声道,“荼蘼就是我春大山惟一的孩子,以后我不会再生一儿半女。到时候我给她招个女婿,外人甭想把她从我春家哄出去。以前这样,以后还这样!”

咚!这话扔在那儿,似乎发出响亮的声音。

春荼蘼又一次感动得一塌糊涂。

有这样的祖父和父亲,她还怕个甚。她瞬间就决定,一定要做一只金凤凰!还有,要么她就不嫁,要么必要嫁个贵婿,让祖父和父亲可以扬眉吐气!

“你听听!你听听!”老徐氏气得发抖,也不想想自个儿管到女儿、女婿房里的事,实在不成个体统,“他都要给你喝避子汤了,你这日子还有什么奔头!走,跟我回去!”

“娘!”徐氏又开始抽抽答答的哭,眼神哀怨的望向春大山。

这个男人,她绝对舍不得,可是他又说不让她生孩子。实在也让她伤心透顶。

只要有老徐氏在的地方,环境和气氛就会瞬息万变,这还不到半个时辰,本来亲亲热热的来拜年。现在却闹得像要立刻分家似的。

春大山开始只是说气话,此刻听老徐氏要带女儿走,登时就犯了牛脾气。深吸了口气,对徐氏道,“你可想好,但凡你做什么决定,我定不拦你!”

徐氏哇一下就哭了。

老徐氏大怒,腾地站起来,一甩袖子道。“大年下的,我本来好意为你女儿,趁着她名声还没毁到家,赶紧嫁出去,总好过将来连累到别人!你们父子不领情就算了。居然还赶我女儿走。好春家!好家风!我倒要看你们得意到几时!”说完,强拉着徐氏就走。

她以为春氏父子会阻拦,可春氏父子居然都冷冷的站在那儿,没有动。

门外,春荼蘼当机立断,风一样跑到院外去,从没想过自己的速度能这么快。过儿紧紧跟随,半步也没落下。

徐家的马车就停在春家门外,春荼蘼和过儿跑出来。躲在门前的大枣树后,正好可以观察到马车那边。她惊讶于老徐氏颠倒黑白还理直气壮的能力,想继续看看结果。她就不明白,老徐氏那个脑袋是什么构造,凭什么所有人、所有事都要围着她转?

她到春家来,也不管春氏父子如何不愿。噼里啪啦的说了一通废话,尤其处处诋毁人家的女儿、孙女,好像春荼蘼是个垃圾,必须尽快甩掉似的。春氏父子虽说生气,却还努力维护着亲戚脸面,可她呢?居然就大吵大闹起来,最后还派了别人一身不是。

这种人,不理会她是最好的,她早晚暴跳得自己气死。那时,也算为民除害了。

才在树后藏好,就见老徐氏拉着女儿,气冲冲的出来。可到了马车跟前儿,徐氏却用力挣脱母亲的手,哭道,“娘,我不回去!”

老徐氏气得直抖,挥手就打了女儿一巴掌,“你个没出息的!春大山有什么好,他这样对你了,你还守着他不走?”

“反正我就是不回。”徐氏犯了蔫倔的性子。

“你让我说你什么好!”老徐氏气得打了自己一个嘴巴,“我这还不是为你?你没长眼瞧见哪,春家老的小的都把那个臭丫头捧在心尖上,你算个什么东西!那丫头如今坏了名声,真的嫁不出去,或是老死在家里,或是招了女婿,你这一辈子都翻不了身!”

这话,听得春荼蘼忍不住翻白眼。

有这么比的吗?本来就是不一样的关系啊。春大山对女儿的疼爱和对妻子的爱与关怀能是一样的吗?根本没有可比性,也不应该这样对比。徐氏嫁进春家,一味的索取,可她为这个家做了什么?好吃好喝都紧着她,她却连家也挑不起来,更不用说孝顺公爹,爱护前房儿女了。

这是古代!一个孝字能压死人的古代!对女性要求很多的古代!而徐氏在娘家被娇宠,就恨不得换个地方继续被娇宠,本来就不对,因为当姑娘和做人家媳妇本来就不同啊。其实春家对徐氏根本没有苛刻的要求,只想平静过个日子都做不到,她娘家妈还动不动就来春家指手画脚。这样春家也没休了她,如此的丈夫和公爹,简直打着灯笼也难找了!

说到底,是春氏父子太善良了。他们总以为,对徐氏不多要求,能满足的就尽量满足,以换取和睦的生活就好。但在老徐氏那,她看不到这些善念,结果不但不感念亲家能容忍这样没用的媳妇,反而觉得这是春家没有她女儿不行,是上赶着他们徐家、巴结徐家、非徐家不可。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可话说回来,老少徐氏的毛病,也是春家给惯出来的。

“你就知道哭,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没用的玩意儿!”老徐氏见女儿不说话,又拍了一巴掌,“你若不跟我走,后面你就自己受着。这春家我是不乐意来了,就算请,我也不来!”

“巴不得你快滚,永远别踏进我们家的门!谁稀罕你!”过儿气得咬牙,在春荼蘼身后小声的嘟囔道。

春荼蘼把食指压在唇上,示意她别说话,继续偷听。

“你说说。你怎么就那么瞎呢,你看上春大山什么了?他除得长得好点,浑身上下,哪有一点好处?”老徐氏继续道。

这下。连春荼蘼都忍不住了,恨不能冲出去说:我爹那叫长得好点吗?那是英俊潇洒,范阳第一美男好吗?再说。我爹优点可多了。忠厚善良、武艺高强、为人正派、上孝敬父亲,下疼爱女儿,中间对老婆纵容,外加上前途无量。就只不拈花惹草一条,有多少男人能做到?我爹明明就是珍珠,你却当成鱼眼睛,真是……干脆你自挖双目算了。

春荼蘼按住腹部。因为忍得肝疼。若论斗嘴,十个老徐氏也不是对手,偏偏她要顾忌自己和家里,毕竟一名老年妇女可以撒泼打滚,她若冲上去。名声就全毁了。

算了,好鞋不踩自狗屎。照老徐氏这闹腾劲儿,她有强烈的预感,她很快就有机会能收拾老徐氏。因为,连老天也看不过眼的。

“他家那丫头倒是有眼光,我在涞水都听说了,连折冲府的都尉和大理寺丞都对那死丫头另眼相看,这回你捎回去的稀罕物,可不就是人家那龙子凤孙送的?你不言不语的。主意倒是正,追着沾上春大山,可怎么不给我找个人家那样的女婿回来?”老徐氏语气中那个酸哪。

春荼蘼不禁吃惊,没想到八卦的传播力是如此之强大。可是,她和韩无畏、康正源根本就没有什么。这两人也是懂礼的,韩无畏还来信说。本来亲自要送年货来,还想拜年来着,但考虑到他们表兄弟的身份,怕给春家带来麻烦,就叫仆从送了东西来。

和身份地位差距大的人做朋友都很辛苦,何况更近一步的关系?人是有等级的,说白了就是生活圈子,能突破圈子的不是没有,只是太少、太辛苦了。

只是,老徐氏为什么想得理所当然呢?她春荼蘼好歹是低级武官的女儿,尚且不敢肖想那二位,身为商家女的徐氏,又无倾世之姿、惊世之才,怎么被老徐氏说得好像……只要徐氏愿意,人家韩无畏和康正源就得巴巴的来求娶?实话说,虽然春家是军户,但论人才和人品,徐氏连春大山也配不上!

这下春荼蘼算明白了,为什么老徐氏这么强势,因为她自我膨胀得太厉害,是坐在涞水的井底之蛙,以为天就那么点子大呢。

“娘你别说了。”徐氏终于开口,“我早告诉您,别来给荼蘼说亲,您偏不听。怎么样,好好的事,倒闹得两家不和睦。您快回去吧,夫君和公爹都心软,我做小伏低一阵,他们就会把这一篇揭过去的。回头,我再找人给您捎信儿!”

“孽障,你就是离不开那个春大山!”老徐氏恨铁不成钢的道,“若与他和离,娘自然给你找好的,你怎么就不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