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主意听起来倒是挺有诚意,”元策一扯嘴角,“可惜我不缺牛,也不缺马,只想送你下地狱。”
盯着元策眼底一闪而过的杀意,康乐伯自知已无说服他的可能,紧张地吞咽着,弯下身去,从靴子里拔出一柄匕首。
元策轻笑一声,拔剑出鞘,剑锋一横。
康乐伯握着匕首上挡,还未碰到剑锋,元策忽然一个鬼魅般闪身越过了他。
康乐伯大惊回头,声嘶力竭:“不——!”
手起剑落,剑锋一抹,一带而过。
几个公子哥儿捂着血涌如注的脖子,大睁着眼软倒下去。几条年轻的生命瞬间没了声息。
“沈元策——!正月十五燃灯供佛,人在做佛在看,你不得好死——”
镣铐叮呤咣啷作响,康乐伯嘶喊着,血红着眼攥紧匕首冲上前来。
元策手中剑反手往后一掷,嗤一声入肉响动,一剑穿心。
一身囚衣的人瞪着眼缓缓跪倒下去。
元策回过身,掌住剑柄,拔剑而出。
血溅三尺,不远处噼啪燃烧的篝火一闪一闪,照见垂落的剑尖滴滴答答淌下的浓稠汁液。
风一吹,浓重的血腥气在这暗黑的荒野弥漫开来。
元策抬起手曲起食指,拿指关节轻擦掉脸颊的血,睨向脚下没了动静的人——
“你也知道今夜是正月十五。”
“那还赶着这日子流放到我跟前。”
“害我未婚妻都没看灯。”


第49章
上元翌日, 清晨,一封加急信报自百里之外送达皇宫内殿。
兴武帝坐在案前垂目一看,冷笑一声。
“陛下, ”一旁内侍斟着茶问, “发生何事了?”
兴武帝捏起信报一角, 朝边上一丢。
内侍低头看了眼,大惊:“哟, 钟家满门男丁流放途中逃逸, 好大的本事!”
兴武帝侧目看他:“是钟家本事大,还是沈家的小子本事大?”
内侍沉吟片刻:“这生不见人, 是逃逸, 死不见尸, 也可以是逃逸……若是后者, 看来钟家这案子果真是沈小将军的手笔?”
“依你看, 他为何如此?”
“康乐伯所贪并非河西的军饷,恐怕沈小将军不会为此大动干戈, 莫非是为着去年五月沈家兵败那一战……难道康乐伯曾从中作梗?”
“若真如此,何止一个康乐伯,”兴武帝指指河东的方向,“都是朕的‘好’臣子啊!”
“这样看来,沈小将军虽胆大妄为, 也算替陛下分忧了,眼下不到与河东撕破脸面的时机,陛下拿沈小将军这把刀去迎那河东的剑, 实是英明之至!”内侍溜须拍马着安抚天子的怒意。
“只是看如今的沈小将军,论智谋可四两拨千斤,论行军打仗之能, 后生可畏,论心性,狠辣果决,恐怕当年在京之时也未必当真那般的不着调……这样一把刀,不知会否太过锋利,伤到执刀的陛下呢?”
兴武帝接过内侍奉上的茶,低下头,轻轻吹散氤氲的热雾:“既是一把刀,朕要他指东,他便得指东,朕要他归鞘,他也得归鞘。”
同一时刻,驿站上房,姜稚衣被晨光刺醒,困倦地眯着眼转过头,看见身侧半边床榻空荡荡,奇怪地伸手探过去,摸到冰冷的被褥。
“阿姊?”姜稚衣醒了醒神,从榻上坐了起来。
驿站只有一间上房,昨夜她与宝嘉阿姊同睡一榻,一道合的眼,睡到半夜醒来却发现身旁没了人。她问谷雨阿姊呢,谷雨答,公主说睡不着,出去吹吹风。
因白日赶路太累,她当时实在困得很,也没多想便很快又睡了过去。
可眼下阿姊还是不在,摸着被褥都没有余温,像吹风吹得压根没回来过。
“谷雨?”姜稚衣朝外喊道。
房门被人从外推开,熟悉的乌皮靴跨过了门槛。
“醒了?”元策穿了件清爽的翻领袍走上前来。
“阿策哥哥,你看见宝嘉阿姊了吗?”
元策在榻沿坐下,回想了下——
一夜来去百多里,杀完人又做了毁尸灭迹的表面功夫,他也才刚回驿站,方才进院的时候正好看见李答风从偏房出来,转身阖门的动作十分之轻,像不想吵醒里头什么人。
“可能看见了。”
“什么叫可能?”
“就是——”元策斟酌着道,“看见了李答风。”
姜稚衣从他不方便说的神色里揣摩出了答案。
“……我就说这正月十五晚上的风那么冷能吹吗?原来吹的是李答风!”姜稚衣满眼惊讶,想这两人昨日傍晚还连同桌用膳都不愿呢,到了夜里都能同榻而眠了,宝嘉阿姊可真厉害。
想到这里又叹了口气,自怜地抱起肩臂:“那我昨夜原来是一个人睡的?我居然在这荒郊野岭的驿站孤零零一个人睡过了一夜……”
元策:“过都过完了,还能怎么着?”
姜稚衣一把搂上他脖颈:“那我以后也学他们,我也要跟你睡!”
元策垂眼一顿,挑眉:“算了吧,小孩子学什么大人。”
“什么小孩子大人的,这话宝嘉阿姊能说,你怎么能?你才长我几岁!”
“但我长你见识。”元策拿指关节敲敲她额头。
姜稚衣皱皱鼻子躲开,又想起什么,眼睛一亮凑近回去:“对了,昨夜你不在,我……”
“嗯?”
姜稚衣说到一半一顿,往他脖子上嗅了嗅:“你身上怎么好像……”
元策后仰着躲开她的鼻子。
姜稚衣追上前去,扒拉着他的衣襟,一路从他脖颈往上嗅,嗅到发根:“好像有股血腥味儿?”
元策方才只来得及冲了澡,还未沐发。
“鼻子这么灵?”元策弯唇,“昨夜出门打了只野兔,今日烤野兔给你吃。”
“所以这是……兔子血的味道?”
元策点头:“方才要说什么?”
要说,昨夜他不在,她和宝嘉阿姊一起做花灯,宝嘉阿姊做了一只狐狸灯,她做了一只——
姜稚衣缓缓偏过头,看向挂在窗沿的那只兔子灯。
“……算了,没什么了。”
已到了启程赶路的时辰,元策见姜稚衣还犯困,连人带被衾将她抱了出去。
屋外待命的玄策军面着壁眼观鼻鼻观心,姜稚衣缩在“蚕蛹”里被抱进马车,在榻上接着补眠。
临到队伍出发,宝嘉也没出现,听说是睡得起不来身。李答风便暂时逗留在了驿站,说等接应宝嘉的人马到了,再赶上去与元策会合。
再次踏上西行的路,姜稚衣渐渐习惯了这样的日子。白日坐一天马车,夜里在驿站落脚,如此按部就班,顺顺当当走了半个月,到了二月惊蛰时节,雨水多了起来。
起初只是下了几场淅淅沥沥的小雨,穿件蓑衣打马并不耽搁行路,后来有天晚上下了一夜雨,道路泥泞到了马车无法通行的地步,只得在驿站等了半日,等路面干巴一些才启程。
姜稚衣当时还感慨好在这事出在启程之前,否则就连落脚的地方都没了,半个月后的这天便碰上了倒霉事。
午后一场暴雨下过,不光马车难行,马跑起来也疲软,姜稚衣人在打瞌睡被元策叫醒,迷糊着听他说了一堆话,还没听懂,兜头一件厚实的斗篷罩下,人便被拉了出去。
接着就见元策站在马车边一掀袍角,弯下身去,拿背脊对住了她:“上来。”
姜稚衣看了眼陷进坑洼地的车轱辘,连忙趴到他背上。
阴沉沉的天,风中飘着细而密的雨丝,姜稚衣接过谷雨递来的伞,刚捏稳伞柄,元策便背着她拐进了山里,身后谷雨和众士兵一个也没跟上来。
姜稚衣才反应过来,元策方才是说,今夜将士们原地露宿扎营,他带着她翻山徒步去驿站。
……翻山?
冷风一吹,姜稚衣醒过了神,低下头去讶异道:“你要背着我翻过这座山?”
元策脚下步子不停,一脚脚踩着泥水往山上走去:“不然你也露宿?”
“可是、可是也不至于翻山——”
“不抄近道,走一夜也到不了。”
姜稚衣一手搂着他脖子,一手抬起伞沿,看了眼这座高得望不见顶的山,再看脚下这湿滑泥泞的路:“……你能行吗?”
“摔不了你。”元策一手托着她的腿弯,一手偶尔抓一把沿路的树干借力上坡,看着倒是轻轻松松,但要这样翻过一座山,一会儿还有下坡路……而且,雨势好像也在变大。
姜稚衣担忧道:“要不还是露宿吧,我也不是不行……”
“伞往后点,”元策压根没理会她的提议,“挡我视线了。”
姜稚衣忙将伞往后挪,却发现这一来,她后背被挡严实了,元策却完全暴露在了雨里。
“你的蓑衣呢?”姜稚衣突然问。
“湿了,穿着怎么背你。”
“这伞真会挡你视线?还是你不想我淋着雨?”姜稚衣狐疑道。
“你淋着雨染上风寒,折腾的是谁?”
“那你淋着雨不会风寒吗?”
“这点雨也叫雨?”
好吧,这乍暖还寒时节的风雨天,若淋上一场她估计是扛不住的,姜稚衣只好不逞能了,牢牢给自己撑好了伞,每走过一段,便拿帕子给元策擦擦脸颊和脖颈的雨珠子。
山路漫漫,眼看他满面雨水,袍角和靴子全被泥水浸透,而她在他背上始终干干净净,未染一点尘埃。
临近二更天,两人终于抵达驿站。
驿站上房,姜稚衣摘掉斗篷便是一身的干爽,也不必着急沐浴,洗过脚,换过松快的趿鞋,坐在炭炉边喝起了姜汤。
里间浴房响着哗啦啦的水声,听得姜稚衣莫名有些紧张。
这驿站已在靠西地带,设施不如京畿完备,偏房里连像样的浴房都没,方才元策要去收拾一身的狼藉,她便推着他进了她的浴房。
里边的浴桶是她这一路用过来,今日暴雨前才由驿夫送达驿站的。浴桶这等贴身之物,往日从没有人与她共用过。
一想到这里,姜稚衣脸热得,身体里的寒气都被驱散了。
不知过了多久,水声慢慢由重转轻,最后只剩下窸窸窣窣的穿衣动静。
片刻后,元策换了身干净的燕居服,从浴房走了出来,一见姜稚衣捧着汤碗目光闪烁的模样:“你在做贼?”
见他好像十分随意自在,完全没有多余的杂念,姜稚衣打量着他:“你——洗得还好吗?”
“?”
“就是我的那些物件,你用得可还趁手?”
“你就——”非要问个明白?心里是一个字也藏不住?
元策定定看了她一会儿,喉结滚动了下,撇开头去:“……太香了。”
姜稚衣轻咳一声,也瞥开了眼。
一阵沉默过后——
“我——”
“你——”
姜稚衣眨了眨眼:“你先说。”
“浴桶被我用脏了,你今晚别洗了,就这么睡吧。”
“你沐个浴能有多脏?”姜稚衣一愣,“你背我来驿站,不就为了让我能沐好浴睡好觉吗?我一定要沐浴过……”
“没有什么一定要,”元策一字一顿打断她,“睡觉。”
姜稚衣还想挣扎,叩门声突然响起:“少将军,有您的信报。”
元策指了下榻,让她躺上去睡,转身出了房门。
报信的士兵跟着元策走出一段路,远离了姜稚衣所在的上房,压低声道:“少将军,京城来报,郡主身边有名叫惊蛰的旧时婢女,三月前被山贼所伤,这些日子一直在郑县休养,前两天伤好回了京城,得知您与郡主的事,正快马加鞭朝这边赶过来——”
元策蓦地掀起眼来。
“您看要不要?”士兵抬起手刀,虚虚抹了下脖子。
风急雨骤的天,天边翻滚的浓云间白光一闪,一道闪电破空。
元策垂在身侧的手缓缓摩挲了下,朝士兵点下头去。
士兵得令颔首,匆匆步入风雨之中。
元策沉默着站在廊子里,忽听一道惊雷响在头顶。
随之而来一声女子的惊叫。
元策疾步走回上房,推开门,一眼看见姜稚衣捂着耳朵蜷缩在床角,一副吓破了胆的模样。
姜稚衣抬起头,一看见他便扑了上来。
“打雷罢了。”元策在榻沿坐下,把人揽进怀里。
“什么叫打雷罢了……这惊蛰时节的雷最可怕了!”姜稚衣惊魂未定地搂着他的腰,“什么信报这么重要,还要出去听,把我一个人留在这陌生的房里……”
元策轻轻吞咽了下:“没什么。”
姜稚衣碎碎念起来:“……这屋里火烛就这么一支,以前这时节打雷的时候,惊蛰都会在寝间榻边给我点满灯树。”
元策眼睫一扇:“惊蛰?”
“对呀,你不记得了吗,就是从小跟着我的那个婢女,不过她之前为保护我受了重伤,我也好久没见她了……”姜稚衣想到哪儿说到哪儿,“本以为等她伤好能给她主持婚事呢,这下再见不知要何时了。”
“她对你——很好?”
“当然啦,就像你今天对我一样好,她可是这样对我好了十年呢。”
元策搁在姜稚衣背脊上的手微微一僵。
“怎么了?”姜稚衣抬头看他。
元策眨了眨眼:“那如果有一天,我跟她一起掉入河中,而你只能救一个人,你救谁?”
姜稚衣一愣:“你在说什么胡话?你俩都会凫水,我又不会,我应该在岸上给你们鼓劲吧!”
“……”


第50章
这人怎么回事, 上回计较她小时候喊那些皇子表兄“哥哥”也就算了,这回还计较她与婢女感情深厚?
姜稚衣不明所以地看着元策,见他不知在斟酌着什么, 片刻后突然起身, 说他再出去一趟。
风雨大作的天, 还有什么比一个担惊受怕的她更重要?
姜稚衣想生气,又想他今日背着她翻山越岭只为她有个好觉,如若没有要紧事, 也不可能让她一个人待在这简陋的驿站卧房里……可她不过提了一嘴惊蛰, 这是叫他醍醐灌顶着了什么?
姜稚衣不解地坐在榻上, 还没思索出结果,又一道闪电划破夜空, 眼看整间屋子一瞬被照得惨白, 她心肝一颤,立马钻进被窝里去“掩耳盗铃”了。
不知一个人瑟缩了多久,房门一开一合,熟悉的皂荚香靠近。
“你再走远点, 回来给我收尸好了!”姜稚衣蒙着头闷声闷气。
元策拉下她的被衾,让她露出脑袋来:“你又没做坏事, 这天雷还能劈着你?”
“我看会劈着你!”姜稚衣转过头来冷哼。
元策叹了口气:“所以这不是不做坏事了吗?”
“什么?”姜稚衣愣愣看着他。
明知威胁靠近, 却要他坐着等死, 元策闭了闭眼:“姜稚衣,你真是我命里的劫。”
“什么呀,你真去挨雷劫了?”姜稚衣从被窝里伸出手来, 摸他额头,“怎么又开始说我听不懂的话了?”
“听不懂就睡觉。”
姜稚衣不满地蹙了蹙眉:“胡言乱语几句就想蒙混过关?你不在的时候,我听了两道雷, 两道!”
“那怎么着,”元策睨她一眼,“我现在上天去给你算账?”
“那倒不必,我给你两个提点吧。”姜稚衣努努下巴,“第一,你今晚不能再出这个房门了。”
自然,她婢女不在,今晚注定要给她做婢男,元策点头。
“第二,我要你今晚——正式给我侍寝!”
“……”
元策迟疑着靠着床柱低下头去:“……多正式?”
“就不像以前你坐着,我躺着那样,要两个人一起躺着,抱着睡上一整夜。”
“……”那真是,好生正式。
姜稚衣将枕子往外推过去一些,给他腾出半边榻,掀开被衾:“快点,我都困了,别磨蹭了!”
元策沉默片刻,和衣上了榻。
姜稚衣一撒被角,被衾铺开,盖牢了两人。她满意地搭上他肩膀,手摸到他外袍:“你不脱外衣吗?”
元策低头看了眼她身上单薄的寝衣:“我也跟你一样穿这么点?”
“不然不难受吗?要睡一整夜呢。”
“不然才难受,要睡一整夜——呢。”
见姜稚衣还想叨叨什么,元策把人一把拉过来揽进怀里,闭上眼:“睡觉。”
姜稚衣枕着他臂弯侧转过身,抿唇一笑:“终于不用再羡慕宝嘉阿姊他们了。”
“是吗?”元策闭着眼轻哼一声,“我还挺羡慕的。”
“你还在羡慕什么?”姜稚衣抬眼看他。
元策垂下眼去,透过幽微烛火看见她微张的唇瓣,张了张嘴又闭上。
姜稚衣眯起眼看他:“你是不是想亲——”
话音未落,又是轰隆一道惊雷,烛火被漏进窗缝的风吹熄,屋里陡然陷入一片漆黑。
姜稚衣一个激灵抱紧元策的腰。
柔软严丝合缝地推挤上来,没了斗篷和外衣,比起跋山涉水一路贴在后背的触感更为汹涌。元策缓缓提起一口气,偏头望向窗外,这会儿真有上天算个账的意思了。
“我去……”
“你去……”
一个低头,一个抬头,不知分寸的黑暗里,唇瓣相擦而过。两人齐齐住了嘴,蓦地闭上了呼吸。
任窗外风雨飘摇,春雷阵阵,也一动未敢再动。
漫长的沉默间,不知谁的鼻息喷薄而出,热意窸窸窣窣,又麻又痒,像春潮带雨,下进人心里。
元策慢慢地,试探着把头低了下去。
感觉到唇瓣被轻轻含了含,姜稚衣微微一颤,攥紧了他腰间的革带,人却没往后退。
像是拿到了她的通关文牒,那条湿热的游鱼又像上次一样滑了进来。
元策低着头一点点扫过她唇齿,一寸寸细细探索过去。
姜稚衣攥着他革带的手打着颤,紧张得头晕目眩,整个人热烘烘的,像泡进一汪浴池里,力气被慢慢抽空,手脚也绵软下去。
察觉到她身体脱力般往下滑去,元策动作一顿,稍稍松开了她一些。
“……嗯?”姜稚衣迷茫地仰起头来。
极佳的目力让他在昏暗里也能看清她脸颊的潮红和眼底的迷怔,元策哑着声问:“这次怎么不怕了?”
姜稚衣眼神闪烁了下,小声道:“上次不知道,这次知道了……”
“知道了,也不觉得脏?”
脏?姜稚衣在心底重复着这个字,脑海里忽闪过他背着她行走在滂沱大雨里,一身泥泞的画面,可是那个时候,她一点也不觉得他脏。
“我觉得阿策哥哥是全天下最干净的人。”
元策目光微微一动,默了默,捞起她的腰,把滑下去的人往上一提,又吻了下去。
唇被撞得一麻,姜稚衣震颤着,仰起头闭紧了眼睛。
溽热蔓延,像春雨一潮又一潮降下,两道喘息声在黑暗里起伏着彼此呼应。
姜稚衣羞耻得脚趾蜷缩,人像成了一朵炸开的烟花,直到与他分开,仍旧闭着眼不敢看他。
良久过去,姜稚衣平复下呼吸,动了动麻了的腿:“你不脱外衣,把腰带摘了吧……”
元策低下头去:“你不是抓得挺开心?”
“不是,你腰带上挂着什么,硌着我了……”
元策目光一闪,迟疑着掀开一角被衾,低头看了眼腰间并未悬挂任何饰物的革带。
在姜稚衣的手从他腰后摸索向前,想给他指认问题所在之前——
元策一个侧身避让,翻身下榻。
姜稚衣突然失去依靠,跌在榻上,懵懵地抬起头来,依稀辨认出他站立的方向:“你做什么?”
元策转身朝浴房走去:“去摘腰带。”
一夜雨下过,翌日晌午,两人与耽搁在野外的玄策军会合后,继续朝西北方向行进而去。
天日渐转暖,然而越靠近西北,气候越冷,这暖意始终追不上队伍的脚步。姜稚衣从二月头走到二月末,一出马车,却仿佛仍身在长安的正月里,这才明白为何之前收拾行李的时候,元策让她不必带春衣。
二月末,队伍终于进了河西地带,沿途山脉与林草越来越多,只是河西的春天还未到,满目看去还是一片毫无生机的萧瑟枯黄。
无景可赏,又行路日久,即便心上人在侧,姜稚衣也难免有点打蔫儿,在马车里仿照“九九消寒图”挂了一幅梅花图,每走过一天的路,便涂红一片花瓣。
眼看一朵朵梅花鲜亮起来,只剩下两瓣未涂的时候,希望就在眼前了,筋骨却也已是强弩之末了。
进入凉州后的这日傍晚,到了抵达姑臧城之前的倒数第二座驿站,姜稚衣蔫答答地被元策竖抱下马车,趴在他身上不愿下地:“……你就这么抱我进去吧,我不想走路了。”
身后玄策军士兵们十分有礼貌地转过眼去。
元策把剑丢给李答风,抱着人走进驿站。
刚一进院,迎面一道感激涕零的,声泪俱下的高喊:“郡主——!”
元策脚步一顿。
姜稚衣听着这惊心熟悉的女声,搂着元策的脖子愣愣偏过头去,看着暮色里那张同样惊心熟悉的面孔,难以置信地用力眨了眨眼——
“惊蛰?!”
惊蛰着一身朴素男装,擦眼抹泪地快步走上前来:“郡主,是奴婢……奴婢总算追上您了!”
姜稚衣半张着嘴,远远一指东南的方向:“你、你不是应当在郑县,在长安吗……”
“郡主,奴婢的伤正月末就好了,回到侯府之后听说您来了河西,便追了过来!”
“你这伤势刚好,追我追了一整月?”姜稚衣大惊,“我有谷雨跟着,还有阿策哥哥照顾,要你折腾什么!”
被提及姓名的人轻咳了一声。
姜稚衣一低头,才发现自己还被元策像抱小孩似的竖抱着。
惊蛰也像从主仆久别重逢的激越里回过神来,目光缓缓偏侧,看向元策的脸,再下移,看向姜稚衣搂在他脖颈的手,再左转,看向元策揽在姜稚衣腰后的手,再次上回,看向两人亲昵得十分旁若无人,十分理所当然的神情——
瞳孔震动间,听见元策忽然开口:“可否让我先抱我未婚妻进去?”
惊蛰迟疑地侧过身,让开了道。
元策抱着人大步流星往里走去。
惊蛰傻杵在原地,眼看姜稚衣趴在元策肩头回过头来,朝她招呼:“惊蛰,你这累了一路快别站着了,进来一起喝碗羊汤暖暖!”
后头谷雨也走上前来,感动得热泪盈眶:“惊蛰姐姐,我可太想你了!最近一路驿站房不多,郡主和姑爷都让我们同桌用膳的,我们快进去吧!”
未婚妻……姑爷……
惊蛰在心底默念着这些字眼,被谷雨拉着,脚像踩在棉絮上一般,踉跄着往里走去。
进了屋子,谷雨见她风尘仆仆的,领她到了面盆架边,给她净手净面。
惊蛰也忘了客套,就这么让谷雨伺候着,偏着头,一双眼直直盯着八仙桌那边——
一张八仙桌明明有四条长凳,姜稚衣却与元策肩捱着肩共坐在一条长凳上,面前只放了一碗羊汤。
姜稚衣捧着碗低头喝了一口,蹙起眉头对元策摇了摇头:“我觉着没有昨天的好喝。”
“不是为了好喝,给你暖身子的。”
“那不好喝我就喝不下去呀。”
“三口。”
姜稚衣叹了口气,低头小小喝了三口,皱了皱鼻子,把碗推给了元策。
元策接过她推来的碗,仰头喝完了剩下的羊汤。
屋里突然惊起咣当一声大响。
姜稚衣人一抖,抬起头来。
元策掀起眼皮,看向一脸惊恐的惊蛰,盯着惊蛰,抬手揉了揉姜稚衣的发顶:“没事,你婢女打翻了面盆。”
看着那双乌沉沉的眼,惊蛰面上闪过一丝慌乱,连忙弯下身去捡面盆。
“没事,别收拾了放着吧,快坐过来!”姜稚衣拍拍手边另一条长凳。
惊蛰脚步虚浮着走过来,在姜稚衣旁边的长凳坐下。
姜稚衣指指她面前那碗羊汤,示意她喝:“快与我说说你这些日子怎么过来的,可是风餐露宿骑了一路的马?没动着之前伤到的筋骨吧?”
惊蛰如在梦中一般地捧着汤碗,摇了摇头:“奴婢一切都好……”又犹豫着看了眼元策,“郡主,奴婢有些话单独与您说……”
姜稚衣一愣,想她千里迢迢赶来,的确有些古怪,莫不是给她带了什么侯府的消息,便看了眼元策:“那我与惊蛰去一趟上房。”
元策眼看着惊蛰,问姜稚衣:“今晚还要我陪你就寝吗?”
惊蛰无声抽起一口凉气。
姜稚衣莫名其妙地眨了眨眼。
他陪她睡觉,不就只有那意外的一次吗?说得好像天天陪她睡一样。
“不用,惊蛰来了,我与她好多体己话要说呢。”
元策点点头:“那你们去吧。”
姜稚衣跟惊蛰一道起身去了上房。
惊蛰跟着她后脚进去,合拢房门,面对着紧闭的隔扇迟迟没有开口。
姜稚衣看着她的背影紧张道:“怎么了,可是侯府出了什么岔子,不会是舅父舅母闹和离吧?”
惊蛰回过身来,摇了摇头:“郡主,是奴婢有些事不明白,想问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