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醒她让她接着睡???
康熙:“……”
这还不是因为她不好好睡么?
静好是感受不到康熙对她的心意了,她只感受到他对她满满的“恶意”,大冬天的天都没有亮就把她给“挖”醒了,确定人干事?
静好一边在心底里默默地吐槽了康熙一句,一边默默地闭上眼睛继续睡过去了,没办法,现在实在是太早了,就算静好要去承乾宫给佟佳贵妃请安,也用不着这么早起床。
见静好真的又闭眼睡过去了,康熙忍不住轻笑了一声,别以为他不知道,她虽然嘴上没说,但是肯定腹诽他了。
想到这里,康熙伸手掐了掐她的脸蛋,见她眉头都要皱起来了,他才收手,然后才起身往外走。
眼皮子都没力气睁开的静好:“……”
什么臭毛病?
有臭毛病的康熙临走前不忘叮嘱了荔枝两句:“好好伺候你们小主,记得让她用过早膳之后再去请安。”
“奴才遵旨。”荔枝也刻意放轻了声音,她之前没有在别的嫔妃那儿伺候过,所以不知道康熙对待其他嫔妃是不是也是这么细心体贴的。
但是荔枝在景秀宫伺候这么久了,就发现了皇上对小主的事情无论大小都很上心。
就像他今天特意叮嘱她要让小主用膳之后再去请安,那是因为今儿是十五,后宫的嫔妃不仅要去承乾宫给佟佳贵妃请安,同时还要去慈宁宫给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请安。
时间比以往请安要多一倍有余。
事实上不用康熙特意叮嘱,静好也知道今天和平时不一样,但是醒来后听到荔枝向她转述康熙对她的关心,还是让静好的心情挺好的。
当看到石榴端上桌的牛肉面之后,静好的心情就更好了。
其实这个时候是没有牛肉面的,因为兰州牛肉面最早是在嘉庆年间才出现,而嘉庆的爷爷雍正这会儿还是个小团子呢。
不过谁让静好是从后世穿越过来的呢,将兰州牛肉面的标准——一清、二白、三绿、四红、五黄跟石榴说了之后,石榴很快的就把静好想吃的牛肉面给做出来了。
吸溜地唆了一口面之后,就着牛肉和辣子一块在口中咀嚼,软糯的牛肉和弹牙的面条和着辣子的味道简直是一绝,而白萝卜和香菜蒜苗吸收了饱满的肉香之后,也变得十分美味。
最后再喝一口热乎乎的、醇香无比的牛肉汤,静好觉得自己一整天的精气神都要随着体内突然升起的温度而释放出来了。
“走吧。”喂饱了自己的五脏庙之后,静好便起身去承乾宫了,在去的路上她心想,也不知道过去这么多天了,佟佳贵妃的心情恢复过来了没有?
自从十二月初宜嫔顺利地诞下了一个皇子胤祺之后,佟佳贵妃的心情就没有好过,不过大家也都理解,毕竟谁让满宫上下的人都知道佟佳贵妃除了想当皇后之外,还想生一个皇子呢?
即便她现在膝下有胤禛,但是对于佟佳贵妃来说,不是亲生的终究不是亲生的吧,而且胤禛的生母德嫔还好好地活着。
现在胤禛还小,而且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承乾宫里,佟佳贵妃自然有办法让他没办法知道真相了,但是等他长大一些,等他进了尚书房读书呢?
佟佳贵妃阻止不了他知道真相。
不过和佟佳贵妃不一样,太皇太后这些天的心情就一直很好,虽然她早就已经有了曾孙了,但是人丁兴旺嘛,太皇太后看着肯定是高兴的。
尤其是胤祺刚出生就有七斤六两,在这个时候算得上是一个标准的大胖小子了,刚出生就哭声嘹亮的,一看就知道是个非常健康的孩子。
在这个婴儿夭折率十分高的皇室里,一个健康的婴儿诞生可太让人高兴了,因为这意味着他平安长大的可能性大了许多。
太皇太后的高兴佟佳贵妃可能没办法感同身受,但是她也不傻,不可能明知道老祖宗那么高兴她还去触她的霉头。
所以等请安大军来到慈宁宫之后,佟佳贵妃早就收起了之前那副不痛快的样子,即便太皇太后向她问起了宜嫔坐月子的事情,佟佳贵妃都没有摆脸色。
她道:“老祖宗您放心吧,宜嫔给皇上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这可是咱们的大功臣,臣妾一定会叮嘱底下的人好好伺候,不让她受什么委屈的。”
“嗯,那就好,不过这段时间贵妃你也辛苦了,等忙完了这段时间,哀家会让皇上好好赏你的。”
太皇太后很清楚要想让马儿跑,就得让马儿吃草的道理,至于之后康熙要怎么赏佟佳贵妃那是康熙的事情,反正太皇太后现在先是给她画了一个大饼了。
不得不说这一招对佟佳贵妃还是很有用的,尤其是她这段时间确实是辛苦了,六宫的事情都归她处理不说,接下来还有过年的事情。
本来佟佳贵妃还因为宜嫔产子的事情生闷气,但是这会儿太皇太后的一番话她整个人有充满了干劲。
静好心想,太皇太后不愧是太皇太后,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她可太知道应该怎么拿捏佟佳贵妃了。
——
童谣都有唱: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对于后世来说,从正月初一开始那才是春节,但是大清的春节,却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到正月二十才结束,前后加起来差不多有一个月那么长。
不过当然了,现在没有春节这一词,大家都是说过年。
因着年关将至,紫禁城内到处都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的,佟佳贵妃因为忙着过年的事情,已经派人通知她们最近这些天都不用去承乾宫给她请安了。
而到了腊月二十六这一天,康熙也举行了封笔和封玺仪式,这项仪式的意义就相当于告诉别人——
朕放假了,没事你们别来烦我。
唯独小太子和大阿哥这对小哥俩还特别苦逼的要继续去尚书房读书,明明年味儿都已经那么浓了,可他们还看不到放假的希望。
没办法,康熙严格要求皇子们一年只有五天的假期,除了元旦、端午和中秋这三个大节日可以放假之外,也就只剩下自己的生辰和康熙的生辰这两天了。
是的,也就是说除夕这一天小太子和大阿哥还要去尚书房读书,等正月初一过了之后,初二他们又得继续去尚书房读书了。
不过去归去,随着过年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别说是大阿哥了,就连小太子在尚书房读书都有点坐不住了。
没办法,毕竟他们一个才六岁,一个才八岁,今年又是第一年入尚书房读书,所以见他们读书读着读着,心思都没放在书本上,上面讲课的师傅们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他们也是从孩童时期过来的,自然知道小孩子对过年这件事情有着莫名的喜爱。
好不容易熬到了除夕这一天,小太子和大阿哥终于可以放假了!
这可把这对小哥俩给高兴得呀,比捡了钱还要兴奋。
不过话又说回来,在除夕这一天,小太子和大阿哥也确实是捡钱了,不止他们,就连大公主、二公主和三公主,还有胤禛都捡到了钱。
因为除夕宴会上,小太子他们排队给康熙、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说吉祥话,于是个个都收到了他们给的压岁钱。
虽然这些皇子公主们也不缺那点压岁钱,但是小孩子嘛,收到这些东西肯定是高兴的。
等小太子他们说完吉祥话之后,就该轮到嫔妃们了,由佟佳贵妃打头,好听的吉祥话一句接一句地往外蹦,等轮到静好的时候,她也不慌,举起酒杯就把自己的吉祥话给说了。
“嫔妾祝皇上新的一年里平安喜乐,事事顺遂。”
“好。”看着底下穿着一身妃色旗装,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静好,康熙冲着她笑得暖暖的,“你的心意朕收下了,你的酒量不好,待会儿别贪杯了。”
同样是给康熙说吉祥话,但是却偏偏只有静好一个人得了他额外的叮嘱,尤其是看到康熙脸上的笑时,佟佳贵妃心里头的嫉妒更是压抑不住。
她就不明白了,这个戴佳氏有什么好的,皇上稀罕她稀罕了好几个月竟然也不觉得腻?
不过佟佳贵妃经过柳嬷嬷的提点之后,到底是知道分寸,即便是吃醋,她也没有表现出来。
静好虽然没有读心术,但是她又不是木头,哪能没有注意到其他嫔妃落在她身上的目光?
但——
无所谓了。
静好这会儿都已经习惯了,给康熙敬完酒之后接下来她该吃吃,该喝喝,没把其他人的目光往心里搁。
坐在上首的康熙听完其他嫔妃的吉祥话之后,目光不由的就重新落到了静好的身上,见她跟小太子他们一样,心无旁骛地专注着自己桌上的美食,不知想到什么,就笑了一下,对一旁的梁九功吩咐道:“照着公主们的样式取一串压岁钱给你戴小主送去。”
六十多岁的太皇太后还耳聪目明的,听到康熙的话嘴角忍不住抽搐了一下——
现在的年轻人花样还真多。
当年她和多尔衮可没有这么腻歪。


第34章
静好收到梁九功奉康熙的吩咐给她送来的压岁钱之后,表情有点懵懵的。
大清的压岁钱是很有讲究的,需要用红绳穿钱,编成龙形,而且钱上都分别铸有各种吉祥语或者吉祥物,诸如万事如意,和象征着长寿的仙鹤等等。
但是再讲究,再精美,静好觉得这都不是她应该收的呀,因为在大清,只有小孩子才会收到压岁钱。
虽然静好觉得自己现在这个年纪放在后世确实是小孩儿,但是在大清,她都可以为人母了,而且如果她没有记错的话,刚刚全场好像就只有小太子和大公主他们几个皇子公主们才收到康熙给的压岁钱吧?
所以他是不是搞错了?
哪里有给小老婆压岁钱的道理?
静好是有点想不通,但是看到这一幕的那些嫔妃们想不想得通先不说,反正看着是暗暗吃醋了。
其他嫔妃们其实也不是缺那一份压岁钱,她们缺的是康熙对她们的那一份心意。
虽然按理来说康熙给静好发压岁钱是不太和规矩的,因为老祖宗(这里指古人)都说,压岁钱那是给小孩子不是给小老婆的。
但是康熙是大清的天子,他愿意这么给有谁还敢跳出来说他这做得不合规矩吗?没看到作为长辈的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看到了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纵容皇上吗?
太皇太后:“……”
皇太后:“……”
不是纵容,她们是没眼看而已。
太皇太后自从决定让静好照顾小太子之后,这几个月她就一直在冷眼旁观,对于她来说,她不需要静好给她发誓,跟她保证什么,那都没用。
知道太皇太后都经历过什么的人即便没有亲眼目睹,想也是可以想象得到她年轻时是如何杀伐果决了,这样的人压根不相信所谓的口头承诺,也压根不相信违背誓言的人真的会天打雷劈。
毕竟老天爷忙着呢,哪有这个闲工夫管一只蝼蚁到底是不是违背誓言了?
一开始太皇太后会在想,静好到底会怎么照顾小太子?是像个慈母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他?还是为了表明自己对小太子没有企图而故意冷淡对待?
但是太皇太后冷眼旁观了一阵子之后发现她都猜错了,静好照顾小太子不能说不上心,但是没到无微不至的地步,而且她也似乎不怕别人说她攀高枝,有什么好吃的都会给小太子送去。
一开始见小太子隔三差五的就趁着用膳和午休的时间跑去找静好的时候,太皇太后没有阻止,她在等,等着看静好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
她知道小太子很喜欢静好,不然的话也不会宁可跑那么远,浪费时间都要去景秀宫找静好了,但是她不确定静好是怎么对待小太子的。
直到她知道了静好拒绝小太子接下来再去景秀宫用膳和午休……
从那个时候开始,太皇太后才放心了不少。
对小太子千依百顺的人好找,但是敢对他说“不”的人却难觅。
太皇太后疼爱小太子肯定是真的,但是知道静好这么拒绝小太子,她却一点都不生气,因为她知道她的拒绝是出于给他的关心。
所谓爱屋及乌,就冲着静好对小太子的这份心意,太皇太后对她自然多了几分宽容,就连康熙这段时间盛宠静好,她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静好并不知道太皇太后对她的态度早就已经发生了变化,因为康熙的叮嘱,她今天确实是没有贪杯,虽然她确实是挺喜欢微醺的状态,但是到底是在公共场合呢,还需要注重仪态的。
因此等宴会散了之后,静好整个人都还是清醒的,任由荔枝给她披上斗篷之后,便有序地离开了。
只是人是清醒的没错,但是累也是真的累,而且今儿只是一个开始而已,所以回到景秀宫之后,让樱桃给她拆掉头上的首饰,洗漱更衣之后,将康熙给的压岁钱放到自己的床脚后,静好就直接上塌了。
虽然康熙这段时间是经常来景秀宫留宿,但是今天他是肯定不会来了,且不说他一个皇帝在除夕夜这天到一个嫔妃的宫里留宿合不合规矩,就是时间上也不允许康熙这么做。
因为平日里能够睡到五更天的康熙到了正月初一这一天,三更天都没有结束他就得起身了。
祭祖拜神、磕头拈香,这些事情都办完之后,康熙才能稍微喘口气,找个时间吃点饽饽填填肚子之后他又得继续去举行满洲的祭祀仪式和拜佛烧香。
直到卯正时分,康熙才率领兄弟和儿子去慈宁宫给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请安,请完安之后又得赶去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
别以为这里只是所有的大臣都齐刷刷地给康熙三跪九叩,而是按照品级一个一个地给康熙送祝福,一个一个地给康熙三跪九叩。
经过漫长的朝拜之后,康熙才终于可以开始用早膳了。
静好:“……”
皇帝果然不好当。
静好知道的这仅仅只是康熙在正月初一这一天需要做的事情的一部分而已,接下来还有家宴、国宴,和文武百官联络感情,款待远道而来的蒙古亲王等等等等。
康熙忙,静好也不得闲,平日里她在康熙面前即便不太讲规矩,他也不会跟她计较,但是到了其他的场合,静好装也得装出一个样子来。
所以说每逢佳节胖N斤这句话放在大清的宫里是不成立的,一个年都还没有过完,静好都已经瘦了N斤了。
等康熙终于有空来景秀宫的时候,一看到静好就皱眉,一边拉起给他请安的静好,一边出声问道:“怎么一下子瘦了这么多?底下的奴才都没有伺候好吗?”
康熙这话一出,在屋内伺候的荔枝等人就慌了,这么大一个锅扣下来,她们哪里背得起啊?
“没事。”静好摆摆手,示意荔枝她们出去之后,才对康熙道,“这不关伺候得好不好的事,过年多累呀,掉肉也是正常的事。”
静好心想以前过年的时候想要瘦那可太难了,不胖都已经算好了,还想要瘦?这不是想屁吃吗?
静好就笑,“再说了,前段时间窝了个冬都长肉了,现在瘦了也好,也省得我花心思减下来了。”
“减什么?你哪里长肉了?”康熙就不赞同静好的话,他总觉得她还是瘦了些,尤其是从叶问行那里知道了她身体虚之后,更是巴不得她吃好喝好,把自己养胖一些。
虽然时下大清是以瘦为美,但是不得不说大家都一致觉得胖一些才有福气。
“别以为我不懂。”静好心想,男人嘛,嘴上说你长胖了也很可爱,他一点都不介意,但是要是真的长胖试试,分分钟试试感情就试试了。
当然了,如果是真爱的话那么就另当别论了,但是她和康熙这种明显不是嘛,虽然静好现在都打算好了努力攒养老钱,日后失宠了也不要死要活的,但是得宠的时间她还是希望能尽量延长一点。
当然了,静好并不是因为馋康熙的身子所以希望自己不要那么快失宠,真的,她又不是那样肤浅的人,她只是觉得得宠久一点总比很快失宠来得好。
至少得宠的时候,不管有什么好事、好东西,康熙都会惦记着她的那一份,就像他接下来要去南苑校射行围,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带静好一块去了。
“这段时间你也累了,正好朕带你一块去南苑走走,就当做是散心了。”康熙道。
“去南苑?”静好的脸上突然露出了一个惊喜的表情,虽然这段时间因为过年的原因累到不行,但是听说能够走出紫禁城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静好还是很期待的。
“好好好,那我们什么时候去?”
看到静好这副高兴的样子,原本就打算来给她送惊喜的康熙一下子就满足了,这也不枉他第一个就告诉了她。
“不急,朕已经让钦天监去选日子了。”康熙心想,估计也就是二月初左右的事情。
听到康熙这么说,静好才想起了康熙和普通人不一样,想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游是不太可能了,必须得选个好日子才能出门。
不过即便如此,这也足够让静好觉得高兴了,毕竟据她所知,南苑距离紫禁城不远,就在天子脚下,也就是说即便现在交通并不发达,静好也不用太担心旅途难受的问题。
这么一想,静好是笑得更开心了,拉着康熙坐下之后还饶有兴致地说要亲自给他泡一会茶。
看着静好一副要大展身手的样子,康熙觉得好笑:“你什么时候学这个了?”
“冬日里闲来无事就学了一下。”静好道,没办法,谁让现在能娱乐消遣的东西不多呢?反正闲着也是闲着,静好就当做是培养一门兴趣了。
反正她自己是挺爱喝茶的。
“皇上你可瞧好了。”静好净手之后,像模像样地跪坐在榻上,小表情可严肃了,仿佛在做着一件什么大事似的。
先是用开水将茶杯稍稍烫过一遍之后,就开始置茶,每一个步骤都走得一丝不苟的,等泡好茶之后,静好就给康熙奉茶,伸出手掌给他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康熙来景秀宫这儿除了想见见静好之外,也是寻思着放松放松的,所以倒还真的饶有兴致地陪她玩过家家。
他也郑重其事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怎么说呢,茶是好茶,水也是好水,就连茶具也是好茶具,就是静好这个泡茶的手艺嘛……
嗯,有待提高。
不过瞧着静好眼睛亮晶晶地看着自己,一副等待夸奖的样子,康熙就道:“不错,看来假以时日,朕都得让乾清宫茶房的人来跟你学习学习了。”
其实静好也是有自知之明的,要是她没有喝过专业人士泡的茶,或许会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但是喝过之后有了对比她就知道自己还差得远呢。
只是吧,好话谁不爱听呢,静好见康熙茶杯里的茶只剩下三分之一之后,便又给他续了一杯,然后道:“对了,我还没有谢谢皇上你除夕夜给我压岁钱呢。”
康熙看了静好一眼:“就只是谢谢朕,不问问朕为什么单单给你一个人压岁钱?”
“那还用问吗?”静好假装自己从来都没有懵过,弯着眼睛笑道,“当然是因为我招皇上你的喜欢了,所以单单就给我一个人压岁钱。”
当时静好没有反应过来,事后难不成她还不知道康熙的心思吗?
送错肯定是不可能送错了,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康熙心里有她呗,不然的话也不会把象征着辟邪保平安的压岁钱给她了。
“还知不知羞了?”康熙笑话静好,虽然这确实是他给她压岁钱的原因,但她也好意思这样大大咧咧地说出来?
静好表示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康熙自己有时候比她还不知羞呢。
——
两天后,钦天监算出了一个好日子——正月二十八,于是康熙就决定了这天出发。
既然连日子都定下来了,那么满宫上下的人都知道了康熙即将要去南苑校射行围的事情,当下乾清宫热闹得呀,从早到晚,前去给康熙送汤水吃食的人那叫一个络绎不绝。
毕竟一入宫门,她们下半辈子都得生活在紫禁城这小小的四方天地里,能够有机会随着康熙一起出行到外面去看一看的话,别管远近,能走出宫门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再说了,康熙都要去南苑了,那么她们还留在紫禁城里面做什么?
要知道没有皇帝的紫禁城,那就跟一个单纯的牢笼没有什么区别了。
和其他人相比,静好就淡定很多了,没办法,谁让她提前从康熙那里确定了自己肯定能去南苑呢,所以别人去乾清宫送东西,静好就光顾着看热闹了。
只是静好淡定了,景秀宫的奴才们就淡定不下来,因为那天康熙来景秀宫跟静好说这件事的时候,屋子里只有他们两个,所以荔枝他们压根不知道康熙早就决定带上静好了。
这会儿见其他人都行动了,而自己的小主却还无动于衷的,杨梅她们就忍不住问静好:“小主,您瞧着我们是不是也该去乾清宫给皇上送点什么东西呀?”
不拘什么东西,总得让皇上知道小主惦记着他吧?
“我凑什么热闹啊?”静好本来是没反应过来杨梅她们的意思,直到听到了她们的暗示,她才恍然大悟,当下觉得好笑,“皇上早就说了带上我了,我要是真的学着她们给皇上送东西的话,这不是给皇上添麻烦嘛。”
别的皇帝静好不清楚,但是康熙嘛,这会儿肯定不会乐意其他的嫔妃这么干了,毕竟这才刚刚过完年没多久,可积压了不少奏折等着他“临幸”呢。
果不其然,这才不过一天的时间,第二天就传来了康熙将随行人员的名单交给佟佳贵妃来决定的消息,于是嫔妃们都知情识趣儿地跑去讨好佟佳贵妃了。
不得不说康熙把这个任务交给佟佳贵妃真的是交对了,即便她劳累了一个年的时间,但是她也只是身体累而不是心累,所以接到康熙交给她的任务,佟佳贵妃有一种被委以重任的感觉。
尤其是当嫔妃们重新来承乾宫给她请安的时候,看到她们一个两个为了得到一个随行的名额就对她各种阿谀奉承的,这让佟佳贵妃别提有多满足了。
即便她现在还不是中宫皇后那又如何?
位份最高的可是她。
不过有人讨好佟佳贵妃,就有人不讨好她。
静好就不说了,刚出月子没多久的宜嫔也懒得捧佟佳贵妃的臭脚,德嫔也是时候该生产了,即便讨好了佟佳贵妃也根本没有随行的可能性,而钮钴禄妃本来就知道自己不得康熙的宠爱,如此一来就干脆别白费力气了。
于是一早上下来,她们还真的当做自己是过来看热闹的,请安结束之后她们便直接走了。
一看到静好她们这样,本来心情很好的佟佳贵妃就一肚子气,嫔妃们讨好她,她自然是高兴了,但是她想要的不仅仅只是一部分嫔妃们的讨好,她希望所有得宠的,不得宠的,位份高的,位份低的全都臣服在她的脚下,以她为尊。
而不是一个两个的,都不把她放在眼里。
“其他人就不说了,这戴佳氏难不成还真的笃定本宫一定会把她的名字给报上去吗?”佟佳贵妃回到内室之后,一脸不高兴地道。
静好得宠归得宠,但是不过是小小一个贵人罢了,她一个贵妃得了皇上的吩咐拟定南苑随行名单,她要是不想把她的名字添上去,难不成皇上还会驳了她的面子不成?
要知道就连太皇太后都说了她这段时间辛苦了,要皇上好好地赏她呢。
柳嬷嬷很清楚自己这个主子的心思,因此她故意道:“主子,奴才觉得这戴贵人说不定就是故意的。”
佟佳贵妃看向柳嬷嬷:“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柳嬷嬷道:“主子您想啊,皇上这会儿对她正新鲜呢,去南苑的话很大可能性会带上她,这个时候主子您要是故意不把她的名字给写上的话,皇上看了或许不会驳了您的面子,但是指不定心里头觉得您小性儿,又觉得戴贵人受委屈了呢。”
一开始佟佳贵妃听得心里不太舒服,但是听到最后,她却不得不承认柳嬷嬷说得有几分道理。
“嬷嬷你要是不说,本宫还真的着了她的道儿了。”佟佳贵妃一改之前不高兴的样子,“戴佳氏那个贱人想要利用本宫?门都没有!虽然她不讨好本宫,但是本宫偏偏还就把她名字给添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