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康熙很放心,毕竟要问谁最怕怠慢了小太子,除了他本人和太皇太后之外,也就只有赫舍里家了。
“这件事赫舍里家插手了吗?”康熙一目十行的把调查结果都看完之后,就出声问道。
“回万岁爷,奴才尚未查出此事和赫舍里家有任何关联。”毕竟如果他们真的查出和赫舍里家有关系的话,他们也不敢欺瞒康熙。
赫舍里一族是太子的母族没错,但是万岁爷现在正身强力壮,而且看样子也不会像世祖爷那么短命,所以他们除非是疯了,才会为了讨好赫舍里一族而得罪康熙。
“这样吗?”康熙的语气淡淡的,虽然他的脸色如常,但是梁九功在康熙身边伺候这么久了,自然是猜得到他此时还是怀疑上小太子的母族了。
一来因为于嬷嬷只是一个奴才而已,她哪里敢那么胆大包天的擅自做主和宣贵人勾结起来对静好下药?而且还敢把手伸到太子那里。
要知道静好之所以会中招,完全是因为她对太子的不设防,于嬷嬷就是利用这一点将宣贵人交给她的喜果下到了太子要带去景秀宫给静好的吃食当中。
二来因为噶布喇不久前才给康熙上了折子,折子的内容大概总结下来就是他们觉得仁孝皇后早逝,太子又无嫔妃照顾实在是太可怜啦,所以希望皇上可以接他庶出的小女儿入宫侍驾。
按理来说赫舍里家的操作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为没有人规定每家只能出一个宫妃,而且像仁孝皇后这样的情况确实是应该再出一位宫妃。
也不是为了再给皇上诞下皇嗣,主要是为了太子着想,现在或许还看不出有什么问题,但是等时间一长就知道了,皇上的后宫里要是没有一个能替太子说话的嫔妃,对太子来说绝对是很吃亏的。
但是问题就出在噶布喇这位庶出的小女儿身上,要知道她是康熙九年出生的,现在是康熙十八年,也就是说她现在才九岁,顶多是十岁。
十岁的小女孩让她入宫她能做什么?
是能照顾比她小几岁的太子?还是能伺候皇上?
康熙自然是没有那么禽兽变态了,虽然说即便接噶布喇的小女儿入宫之后也不一定要她马上侍寝,可以让她在宫里养几年缓缓,但是康熙仍然觉得赫舍里家急切了一点。
要知道仁孝皇后都已经去世好几年了,赫舍里家因为没有适龄的姑娘,所以宫里一直都没有出一个和太子血缘亲近的嫔妃。
既然赫舍里家这几年的时间都等得了,那么怎么不能再等多几年?等噶布喇的小女儿到了适合的年纪直接入宫选秀就是了,这样更加名正言顺。
到时候看在太子的份上,康熙肯定会将她纳入宫里,给她一个高位的。
当时看到噶布喇递上来的折子时康熙没有多想,但是现在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让他不由地联想噶布喇那么急切地想让他接他稚龄的女儿入宫,是不是因为得知太子和静好亲近,他们担心太子被人笼络了去?
“将这件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噶布喇。”康熙吩咐道,如今没有实质的证据,他也没办法确定这件事和赫舍里家脱不了关系。
但是于嬷嬷确实是赫舍里家的人,噶布喇要是不蠢的话,知道这件事自然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因为静好假孕的原因,所以康熙早就做好打算了,不管真相如何,他都不可能公之于众,尤其是现在还涉及到太子身边的人。
但是插手过这件事的人,康熙一个都不打算放过,他将那份调查结果交给梁九功让他烧毁之后,康熙就去了一趟慈宁宫。
因为那天晚上的事情,太皇太后这些天一直都没有给康熙这个孙儿一个好脸色看。
之前说过了,太皇太后看得出来静好上一次十有八九是被人给陷害了,也就是说,太皇太后很清楚静好肚子里到底有没有孩子。
毕竟如果康熙真的是三个多月前就临幸过她的话,那么当时静好也不会被佟佳贵妃问得哑口无言了。
结果偏偏康熙一口认了下来,不仅将静好接出冷宫,晋升她为贵人,还大张旗鼓地闹出那样的大阵仗来,生怕别人怀疑静好是假怀孕,这让太皇太后怎么高兴得起来?
堂堂天子,要是为情乱智的话,那这大清的江山该怎么办?
因为这个原因,这次来慈宁宫的康熙同样没有得到太皇太后的好脸色。
……
住在咸福宫的宣贵人并不知道康熙又去慈宁宫了,也不知道康熙到底和太皇太后说了什么,她只知道太皇太后临时宣她去慈宁宫的时候,她突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事实上在自己的计划失败之后,眼睁睁地看着静好咸鱼翻身的宣贵人心头就一直萦绕着一股不安。
明明按照她的计划,静好现在应该以淫乱后宫的罪名被处死才对的,可是她现在不仅活得好好的,甚至还风光无限。
为什么?
她的肚子明明应该是假的!
每次看到静好挺着一个假肚子在自己面前嘚瑟的时候,宣贵人就恨不得当场拆穿她,但是不行!
宣贵人很清楚她要是说漏嘴的话,那么相当于主动告诉静好她算计了她,到时候她做的事情就会被查出来了。
于是这些天宣贵人过得那叫一个水深火热,一方面被静好气得搓火,一方面又隐隐地觉得不安,直到今天被太皇太后宣来慈宁宫,宣贵人心里头的那点不安瞬间就放大了。
“嫔妾见过老祖宗,给老祖宗请安。”刚一入殿,宣贵人便规规矩矩地给太皇太后行礼。
太皇太后没有着急着叫宣贵人起身,而是目光幽深地看着她,直把宣贵人看得头皮发麻的。
“老、老祖宗?”宣贵人强装镇定地喊了太皇太后一声,她想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却不知她现在这个样子落在太皇太后的眼里,却叫她越发失望了。
“你入宫这么久以来,哀家可曾亏待过你?”太皇太后突然开口问道。
“回老祖宗的话,您自然是不曾亏待嫔妾了。”宣贵人道,这也是实话,也不知道是不是年纪越来越大,太皇太后的心越发的软了。
因为明知道宣贵人即便入了康熙的后宫,也肯定不会有什么恩宠了,再加上宣贵人又是来自科尔沁,是太皇太后的侄孙女,所以她对她也算是宽和。
即便知道她仗势欺人,只要不太过分,太皇太后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皇帝仗势欺人的表妹又不止宣贵人一个。
“既然如此,那你为什么把哀家的话当做是耳旁风?”太皇太后道,“哀家说过了,不许你再对戴佳氏出手,你为什么不听?还要瞒着哀家行事?”
她的声音不大,但是说的话却惊得宣贵人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了。
“老祖宗!”宣贵人下意识地想要狡辩,但是对上太皇太后那双锐利的眼睛,所有狡辩的话都堵在了她的喉咙里了。
太皇太后曾经警告过她,如果再对静好出手的话,她就换另外一个博尔济吉特氏来康熙的后宫。
想到这里,宣贵人脸色微微发白,如果太皇太后真的换另外一个博尔济吉特氏来皇上的后宫的话,那么她的下场只有两个——
要么留在宫里自生自灭,要么被赶回科尔沁。
无论是哪一个结果,那都不是宣贵人想要的,她维持着跪在地上的姿势膝行了几步,伸手抓住太皇太后的衣摆神色慌乱地对她道:“老祖宗,不是的!我对戴佳氏出手是有原因的,我不是故意要违背您的意思,我真的是迫不得已的!”
“迫不得已?”
太皇太后低头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宣贵人,她道,“那哀家倒要听听,你有什么迫不得已的原因。”
“我……”宣贵人深知太皇太后的心性和手段,知道自己要是不给出一个足以让人信服的理由,她肯定不会饶过她的。
即便她是她的侄孙女,但是太皇太后可不缺侄孙女。
想到这里,宣贵人就咬牙道,“老祖宗,我对戴佳氏出手的原因是因为……”


第25章
“……我在选秀之前做了一个梦。”
如果可以的话,宣贵人实在是不想把自己梦到未来的事情说出来,说到底她也不是真的那么蠢。
如果梦到未来的第二天就第一时间告诉太皇太后的话,那么落在太皇太后的眼里,她最起码得了一个忠心的印象。
但是现在已经拖了这么久了,而且她和静好的梁子也早早的就结下了,她现在说出来,难免会让人觉得她是因为对静好心生妒意所以才故意胡编乱造一些话出来冤枉她,给她泼脏水的。
所以宣贵人原本是打算把这个秘密带进棺材里,毕竟在她的计划中,她现在应该是已经铲除了心头大患,如愿以偿了。
结果就因为现实不尽人意,她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不仅没能铲除静好,反倒是给自己惹来了一身麻烦。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想不到别的办法让自己脱身的宣贵人只好把自己选秀前做的那个梦跟太皇太后说了。
不过当然了,既然要说,宣贵人自然不会只是把梦里见到的一切简单地跟太皇太后说一遍,毕竟这样的机会难得,不给它添油加醋一番,宣贵人都觉得对不起自己这些天里受到的煎熬和憋屈。
她跟太皇太后讲述自己那个梦境的时候,极力渲染静好在康熙那里的受宠程度,她知道因为太宗皇帝盛宠海兰珠,世祖爷又因为董鄂氏而屡次与生母发生冲突的原因,太皇太后肯定不会喜欢那些魅惑皇帝的狐媚子。
所以宣贵人原本以为自己这么说,太皇太后即便不雷霆大怒,也至少会脸色难看的,可偏偏她听着她说的话,脸色却始终淡淡。
直到宣贵人提起了梦里她见到的太子,太皇太后的眼神微微一变。
“老祖宗,梦里的太子风光霁月,文武双全,是皇上一手教导出来的一国储君,原本他应该在皇上百年之后顺利登基的,结果就因为皇上偏心戴佳氏所出的皇子,便狠心废了太子的储君之位,将他幽禁于咸安宫……”
“放肆!你说的是什么糊涂话!”
太皇太后不等宣贵人说完,便厉声打断了她,到底是辅佐了两任帝王的女人,平日里不动怒的太皇太后身上都有一种让人敬畏的气势,更别提她此时勃然大怒——
就像是一只年迈的母狼得知自己的幼崽出事一样,依然亮出了自己的獠牙和利爪。
宣贵人不过是十来岁的小姑娘,再加上进宫之前在家里得宠,进宫之后又仗着太皇太后的庇护,没有怎么经历过惨烈的宫斗,所以压根就没有经历过什么事,被太皇太后这么劈头盖脸地训斥了一句,她整个人都被吓住了。
原本想说的话,她是一句都说不出来了。
“老、老祖宗……”
宣贵人在太皇太后的目光注视下,心跳如擂,脸色惨白得没有一点血色。
“看来哀家真的是太纵容你了,才会把你纵得如此不知天高地厚!”太皇太后已经很久都没有这么动怒过了,即便之前因为静好的事情生康熙的气,也不至于这么大动肝火。
“你想要得宠,想要陷害嫔妃,这些事情哀家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你现在连太子也敢编造上,你是不是真的以为哀家不会废了你?”
要问太皇太后现在最看重的人是谁,那么第一名肯定是康熙,第二名就是太子了,但是要问太皇太后最疼谁的话,那么第一名肯定是太子,连康熙都比不了。
毕竟太子还年幼,而且又早早丧母,虽然庶母有不少,但是能真心照顾他却几乎找不出一个来,又或者即便找出来了,太皇太后自己也不放心真的把太子交给对方去照顾。
毕竟人总是会变的,而太皇太后自己也是快要七十岁的人了,她还能够活多久她自己也不好说。
所以太皇太后就担心,要是哪天她真的走了,宫里还有几个人真心待太子?
至于康熙,说实在话太皇太后也不是那么放心,他现在对太子确实是如珠如宝,但是他日后会有更多的孩子,也会有更多的女人,本来他的心就已经快要被万里江山给占满了,要是心里头再多装几个人,她的保成肯定就没地方站了。
但是太皇太后担心归担心,却从来没有想过她的孙子会为了另外一个女人的孩子而废了太子!比起这个原因,太皇太后更相信如果真的有这一天的话,康熙更有可能会因为太子威胁到了他的皇位而对他出手。
一想到这里,太皇太后的脸色就愈发难看。
宣贵人不知道太皇太后在想什么,更不知道事情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老祖宗听到她说的事情之后,即便要生气不是也应该冲着戴佳氏去,冲着皇上去的吗?
为什么怒气反倒是冲着她来了?
“老祖宗,我没有!”宣贵人顾不上自己此时的狼狈,连忙对太皇太后道,“就算是借嫔妾天大的胆子,嫔妾也不敢编造太子殿下啊。”
梦里的太子确实是被废了,只不过他被废的原因也确实不是因为康熙偏心静好所出的子嗣。
“你说太子日后会因为皇上偏心戴佳氏的子嗣被废?”太皇太后问。
“是。”
“那你为什么到现在才跟哀家说?”
太皇太后冷笑了一声,当初太宗驾崩的时候,她儿子福临只是太宗的第九子,算不上得宠,尤其是他出生的时候恰逢海兰珠的爱子去世,那段时间太皇太后更是如履薄冰,生怕自己的孩子会一不小心就成了别人的眼中钉。
但是即便如此,当太宗驾崩之后,登上皇位的是她那个不算受宠的儿子,被尊为圣母皇太后的是她这个同样不算受宠的庄妃。
能够在那样风云诡谲的情况下杀出一条血路来,太皇太后自然是有着常人没有的心性和头脑。
即便被宣贵人的话气得怒火中烧,但是她仍然保留着一丝理智,抓住了宣贵人话里头的漏洞。
“明明你那么嫉恨戴佳氏,如果事情真的像你所说的那样,那你为什么到现在才告诉哀家?”
太皇太后不傻,先不说宣贵人说的是不是真的,即便是真的,那么里面肯定也掺了很多的水分。
不然当初她即便不第一时间将这件事告诉她,之前被她警告不允许再对戴佳氏出手的时候她也应该把这件事跟她全盘托出。
但是宣贵人没有,由此可见她还是对她耍了心眼。
一个人蠢不蠢的,太皇太后不太在意,但是犯蠢还要犯到她面前的话,那么她就觉得真的是太可笑了。
“我……”宣贵人张了张嘴,一时之间却不知道应该说什么。
“你口口声声替保成抱不平,结果想要除掉戴佳氏却把手伸到了保成身边的奴才身上。”太皇太后道,“你不会不知道这件事传出去,会对保成的名声有碍,但是你还是这么做了。”
“哀家不信你不知道你入宫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拉近科尔沁和大清的关系,结果你用这样下作的手段炮制出这样一出大戏,你是觉得皇帝对科尔沁太好了,所以想要破坏这次满蒙联姻吗?”
太皇太后现在对宣贵人不止是失望那么简单,她想出这样的法子来陷害戴佳氏的时候难道没有想过一旦事情败露的话,会给太子,会给科尔沁带来多大的伤害吗?
当初福临已经闹出那样的丑闻害得皇室蒙羞了,如今要是再闹出宫妃红杏出墙的戏码,爱新觉罗家的颜面往哪儿搁?
实话实说,宣贵人要是一咬牙,一狠心直接要了静好的命,太皇太后都不至于那么生气,偏偏她既想除掉静好,又不想脏了自己的手,反倒是拿他们当枪使。
太皇太后摇头,心想真的是愚不可及。
即便宣贵人没有读心术,但是太皇太后的话也足够让她惶恐不安了,想到她之前对她的警告,宣贵人张了张嘴想要求饶,可惜太皇太后已经不想再听她说什么了。
“下去吧。”太皇太后道,“碍于科尔沁的颜面,皇上已经答应了不会将这件事公之于众了,但是你接下来就好好地在你的咸福宫闭门思过吧。”
宣贵人一听,先是松了一口气,毕竟只是禁足而已,只要太皇太后和皇上不追究的话,禁足就禁足,但是见太皇太后没有说她要在咸福宫闭门思过多久,她又提着一颗心。
要知道禁足不可怕,无限期的禁足才可怕,宫里那么多嫔妃,每三年又一次大选,本来她就不是什么得宠的人,要是一直禁足下去,即便日后有机会出来,怕是皇上早就把她忘记了。
但是宣贵人转念一想,她好歹是太皇太后的侄孙女,皇上的表妹,即便有禁足,也不可能真的禁足太久的,毕竟她姓博尔济吉特,代表的是科尔沁的颜面。
这样一想,宣贵人心里的慌乱就减少了许多,她见太皇太后脸色难看,也不敢在慈宁宫多留,便匆匆告退了。
只是从慈宁宫离开之后,宣贵人实在是想不明白事情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明明她说的大部分都是实话,太皇太后为什么就是不相信呢?
事实上太皇太后不是完全不相信,对于她的话她是半信半疑的,因为梦这种东西很难说,而且太皇太后也没法去验证。
毕竟只有宣贵人做过这个梦,不过……
“如果她说的是真的,那么就可以解释她为什么一入宫就针对戴佳氏了。”太皇太后原本是闹不明白宣贵人和静好之间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值得她那么持之以恒地找她麻烦。
要知道在紫禁城这样的地方,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每个人都因为一点点小事就恨对方入骨,争个不死不休的话,那么后宫岂不是乱套了?
“主子,您是相信宣贵人说的话?”苏麻喇姑还是第一次听说有人能够梦到未来,偏偏宣贵人梦的都是一些和戴贵人相关的事情,这就让他们想要验证都没法验证了。
所以苏麻喇姑不太相信宣贵人说的话,反倒是觉得她很有可能是为了脱罪故意胡编乱造出来的。
“哀家信不信不重要,她说的是不是真的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倒是提醒哀家了。”太皇太后的目光望向远处,“这后宫要是没有一个嫔妃愿意给保成说话的话,这孩子日后可有苦头吃了。”
女人的枕头风威力有多强,太皇太后不是不知道的,日后要是有人在皇帝耳边左说一句太子的坏话,右说一句太子的坏话,皇帝一开始不信,但是谁知道会不会在他心里埋下一颗怀疑的种子呢?
等那颗种子慢慢地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太子想要自保都难了。
“主子,您别这样想。”苏麻喇姑道,“皇上对太子殿下有多疼爱您是亲眼所见的,宣贵人这是想要借您的手处置了戴贵人所以才故意说这样的话。”
如果说一开始苏麻喇姑不相信宣贵人的话是因为觉得这种事情是无稽之谈的话,那么她现在不相信则是完全为了太皇太后。
如果日后康熙和太子的关系真的像宣贵人所说的那样势同水火,父子反目成仇的话,那么太皇太后该有多伤心啊?
而且宣贵人说起皇上废了太子的时候,并没有提及太皇太后,也就是说那个时候她已经不在了。
虽然苏麻喇姑知道人总是要有一死的,而且太皇太后这个年纪放在时下也是高寿了,但就算求着、盼着,她也希望主子真的能长命百岁。
“故意也好,无意也罢,现在哀家总算知道了为什么哀家给她铺好了路她却始终不愿意走了。”太皇太后之前以为宣贵人是因为对康熙有男女之情,所以生出了妄想来,结果现在看来也不尽然,她是一开始就心大了。
所以即便保成贵为太子,她小小一介嫔妃也不愿意亲近他,讨好他,只因为她早就知道了他日后肯定会被废的,所以懒得在他身上浪费时间。
说实在话,太皇太后原本应该生气才对的,结果不知怎么的,突然笑了一下。
“主子?”苏麻喇姑看向太皇太后,她可不认为这样的事情足以把主子给气疯。
“没什么,哀家只是突然发现哀家的这个侄孙女真的是一个十足的蠢货啊。”太皇太后道,“现在姑且当她是真的做了这个梦吧,但是看样子距离保成倒霉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她为了日后不知道是不是一定会发生的事情而放弃眼前的利益……”
说着,太皇太后忍不住摇摇头,一旁听明白她是什么意思的苏麻喇姑也在暗暗摇头,确实,如果宣贵人聪明的话,那么她即便做了那样的一个梦,但是梦醒后她也应该照样亲近太子,讨好太子。
因为不管日后会发生什么事,至少太子现在依然是深受皇上和太皇太后的疼爱,宣贵人要是照着太皇太后给她铺好的路走,不仅亲近了太子,还讨好了皇上和太皇太后,这样日后不出意外的话,她这辈子都不用愁了。
结果现在闹得……
一手好牌都给打得稀巴烂。
别看太皇太后只是罚了宣贵人禁足,但是苏麻喇姑在她身边伺候这么多年了,早就了解自己主子的性子,这次她绝对不会轻易放过宣贵人的。
即便她没有编造太子,但是她把手伸到毓庆宫里确实是事实,这完全是犯了皇上和太皇太后的忌讳了。
太皇太后刚刚虽然被宣贵人气得要死,但是她心里有了决定之后也就没有再生气了,毕竟气大伤身,她要是遇到什么事都先自己气一餐饱的话,当年她早就被自己儿子给气死了。
现在太皇太后在想另外一件事:“苏茉儿,你说保成真的有那么亲近戴佳氏吗?”
她在想皇帝刚刚说的话是不是真的,他说他之前之所以驾临景秀宫,是因为保成私底下老是偷偷跑去景秀宫找静好。
出于对保成的保护,他派人调查过戴佳氏,也曾亲自去景秀宫一探究竟,结果一来二往的,他就和戴佳氏好上了。
太皇太后知道康熙把小太子扯出来并不是为了给静好增添筹码,而是向她解释他对静好那么看重有一部分是因为小太子的原因。
且不说康熙的解释是不是真的,但是至少他愿意解释,那么太皇太后也不至于那么生气,毕竟经历了福临的事情之后,太皇太后的要求已经降低了。
同时康熙也跟她解释了他之所以认下静好肚子里这个“孩子”的原因,一部分确实是因为他想接静好出冷宫,而另一部分则是因为他不希望宫里出什么丑闻。
所以经过康熙的解释和低头之后,太皇太后对他的气也消了不少,宣贵人认定了她因为海兰珠和董鄂氏的事情就厌恶了得宠的嫔妃那么她就错了,太皇太后在意的是康熙的态度。
只要她这个孙儿不会爱美人不爱江山,那么太皇太后哪里管他宠爱谁?
“这……”苏麻喇姑犹豫了一下,还是道,“奴才最近隐隐约约听闻太子和戴贵人确实是走得挺近的。”
之前跑去给静好送礼就不说了,后面小太子也去过几次,而且和之前偷偷摸摸不一样的是现在他可光明正大了。
所以慢慢的,宫里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毕竟她们的眼睛和耳朵不是用来当摆设的。
“为什么没有人告诉哀家?”太皇太后皱眉,显然是不高兴了,她把小太子当眼珠子护着,结果他在她眼皮底下跟静好亲近上了,这让太皇太后有种被人蒙在鼓里的感觉。
“现在……算了,明天把戴佳氏给哀家请来慈宁宫。”太皇太后道。
“是。”苏麻喇姑应了一声。
……
而静好这个时候还不知道自己明天就要被太皇太后召见了,她只知道设计陷害她的人总算是找到了。
知道这件事和宣贵人脱不了关系的时候,静好一点都不意外,但是得知和于嬷嬷有关的时候,她是真的惊讶了。
“于嬷嬷不是太子身边的奴才吗?”静好实在是想不通,“她为什么和宣贵人联手给我下药?”
康熙就简单的给静好解释了一下,别看之前她和于嬷嬷素未谋面,但是事实上她对她积恨已深:“于氏向来不喜猫猫狗狗,朕让人查了才知道她私底下对小鹿态度非常不好,毓庆宫上下的奴才碍于她是保成的奶嬷嬷,所以都不敢说什么。”
“再加上于氏平日里一直很防备保成和后宫的嫔妃亲近,所以当她从宣贵人那里得知了保成私底下经常跑去找你的事情之后,两人便勾结在一起狼狈为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