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士长要随时护卫自己左右,类似从前看到的古装剧里的公主和侍卫的关系。
秩比四百石的卫士长是思齐身边的侍卫长,原本不是多么难选的一个职位,但因为是贴身保护,所以几人在选人方面难免苛刻了些。
刘赟不能接受日常伴在自己女儿身边的卫士长是个没文化的人,不是世家出身的公子不要;陈兴不能接受没有受过系统训练、毫无路数的武人,觉得这会折损成平政府的公信力;长史要求此人要求忠于汉室忠于成平,才能保证王主的绝对安全。
思齐要求相对简单,不能接受已婚男子做自己的卫士长,毕竟这个位置距离她太近了,和已婚男子朝夕相处终归不便,思齐并不想因为这些事情发生不必要的麻烦。
成平原本就人才有限,几个人提了这些要求后,基本就把这个职位限制得死死的了。
所以一直到思齐离开成平时,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
刘赟提出的甄述出任思齐身边卫士长一职,除了因为他符合以上提出的所有要求之外,还有一些不好拿到明面上说的原因。
刘赟能在乱世当中到了今天这个位置,跟这么多大佬交往时候可以一碗水端平,在时代洪流当中屹立不倒,自然有两把刷子。
从前董太后和刘宏母子那般不待见他,他自幼便学会了察言观色和审时度势,最能把握形势。
如今的形势就是,曹丕喜欢甄宓喜欢到了心坎儿里。
甄述是甄宓的幼弟,而曹丕和原配妻子已经闹得势同水火。
曹丕还没有儿子,而曹操看重曹丕,一直有想让他继承自己基业的心思……
综上所述,这位甄夫人前途无量,甄小公子和甄家自然也是前途无量了。
看思齐一直没有表态,刘赟忍不住殷切地问思齐:“阿瑛以为如何?”
思齐陷入了沉思。
陈兴如今手上有钱有粮,又得了翁主选拔将士入学读书的授意,便又在官学遥遥相对处建造了一所军校。
两百年前正是甄家的鼎盛时期,甄家先祖甄邯于汉平帝年间拜封承阳侯,后至承新公,其子甄丰拜少傅,封广阳侯,后来几代家主也均在朝廷当中担任要职。
在那段时间里,甄家迅速崛起,完成了原始积累并留下了大量的传家藏书。
从和甄述的聊天当中可知,甄家如今虽比从前没落了,但底子还在,他家中藏书颇丰,从小兵书读得实在不少,在袁家的这几年也曾读过大量的兵书,并对袁家这几次作战当中的经验和教训颇为熟识,算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军事型人才。
其实相比于让甄述成为自己卫士长,思齐更希望他能够成为自己封地官学的军事学院的授课先生,将兵法书上的知识一一拆解讲给那些从前没机会念书的将士们听。
这样既能够实现甄述的个人价值,又能稍稍缓解一下陈兴的人才招纳的压力。
甄述毕竟是她救下来的人,如今一直在华佗家中住着也不是个事儿,想到这里,思齐还是暂且对着刘赟应了下来,先给他一个卫士长的职位,日后再安排其他的任务,正如华佗为成平郡医令又可以兼职授课先生一般,两边并不冲突。
想到这里,思齐对着刘赟的提议应了下来:“明天让人拟任职文书,我用印后,就让他上任罢。”
思齐用印后的任职文书很快就送到了甄述那里。
甄述看着那份文书,心中涌起一种不知名的滋味。
想起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也不得不感叹,他和成平翁主之间的事情是在是一波三折,也算是难得的缘分。
思齐是汉室正统,为她做事也是支持汉室复兴,也算实现了自己自小的愿望。
她救了自己,又给自己安排了想要的武职,当初说自己要报答她的救命之恩,为了她不避汤火什么事都做并不是虚话,只要她不抛弃他,他愿意信守承诺,一辈子效忠于她,尽自己所能守卫她。
= =
接到文书的第二日一早,甄述便带着褚白来思齐这里报道。
经过了这段时间的疗养后,甄述基本已经痊愈,脸色比从前病着时候好看了不少,思齐看着似乎更是养眼了些。
甄述从前称呼她为“翁主”,如今也改做称呼为了“王主”。
思齐这边刚煮好了茶水,便招呼他俩坐下来吃茶。
相比于甄述的稳重,褚白显得更为活泼一些,对待思齐也是满满的热情:“没想到王主您竟然还想着我。”
思齐从前听华佗说过,褚白也是世家子弟出身,后来家里没落了,送到了远房亲戚甄家,作为玩伴和甄述一起长大,读书虽然平平,但是在习武方面还颇有天赋。
思齐便给了他一个甄述副将的职位,卫士长一个光杆司令也不像话。褚白也只有十六岁的年纪,两人年纪都还小,都还有很大的可塑造空间,从前又跟着袁熙打过几场战役,既有基础又有实战经验,等日后找了名师做一番指点,想来可以在军中独当一面。
只是没有想到,她如今还是一个小姑娘,竟然也拿到了养成剧本。
想到这里,思齐的心情莫名轻快起来:“走吧,带你们去住处看看,日后有什么需要,只管找人告诉我便是。”
思齐带着两人出门,正碰上用过了朝食出门遛弯儿的章氏。
不管是什么年纪的女性,对于帅气的年轻公子总是没有抵抗力的。
章氏也不例外。
她看了甄述大概一分钟功夫后,转头对思齐问道:“这又是谁家的公子?”
思齐道:“是阿父新帮我挑的卫士长。”
章氏点头。
她也从未成想,世上竟有这般好看的小郎君,多看一眼只觉得心都要化掉。
以前章氏只觉得自己儿子长得好看,现在看到甄述后,顿时发生了思想转变,觉得自家儿子只能称得上“能看”而已。
说起来,她的孙女儿可真是了不起啊,年纪轻轻就有如此出色的卫士长了。
自从老太太更坚定了要跟着孙女混的心理,至于那个不成器只会种地还没有封地的儿子是指望不上了,还是该干啥干啥去吧。
= =
刘衡的婚事一直顺风顺水,日子也选在了夏末秋初的宜人天气。
刘赟在许都城中的人缘一向不错,这次刘衡大婚,过来捧场的宗亲和大臣们很不在少数。
值得一提的是,曹家和刘衡同辈的人来得不少,思齐遇上的第一个便是曹操的养子何晏。
本着好事成双的缘故,曹操一口气将家中两个女郎都送了出去,同何晏和荀恽两人订了亲。
如今这两个都是铁板钉钉的未来驸马了,思齐看不远处何晏一双溜溜的桃花眼正望着自己,再结合历史上何晏的风流韵事,突然觉得背上一凉,草草打了个招呼以后便转头同他拉开了距离。
毕竟她惜命,还想安稳多活两年。
大概走了半刻钟的功夫后,思齐又遇上了熟人曹冲。
思齐和曹冲接触不多,但看着今天的他似乎比之前时候更是清瘦了不少。
不知是不是因为她和曹彰曹植几个关系比较好的缘故,曹冲对她总有些淡淡的。
今天陪在曹冲身边的正是一个年轻公子。
既然两相遇上了,且都是相熟之人,少不得要做一番介绍。
曹冲先是对着周不疑道:“这是家父时常在家提起的成平翁主。”而后又对着思齐道:“这是周不疑,字元直,乃是荆州牧刘表别驾刘先的外甥。”
两人见礼过后,周不疑道:“我早已听晓翁主大名,只是一直无缘得见。”
思齐抬眸:“你认得我?”
“是。”周不疑道,“周柯是我的叔父,对于翁主极为推崇,总道翁主聪敏无双,才智过人。”
思齐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周不疑是汉末三国年间最有名的“神童”之一,听他说出这话,思齐总觉得有些受之有愧。
毕竟周不疑是原装的,而自己是开挂的,原就不能这般对比。
不过她还真没有想到,周柯竟然和周不疑关系这般相近,果然这家人从基因里头就带着聪慧。
曹冲在前头还有应酬,先行一步离开,周不疑和思齐并肩走在路上,聊起了王城建设的种种,更是表达了自己的向往之情,并道自己一直想去她那里看看。
周不疑的确是这个时代难得的人才,思齐即刻抓住了机会:“下次吧?”
周不疑愣了一下:“什么?”
思齐道:“下次我去成平时,找人通知你一起。”
周不疑是远近闻名的神童,少有才名,又一直同曹冲交好,曹操也乐得高看周不疑一眼。
只是曹冲身体一直不算好,虽然颇得曹操青眼,但终究身子骨弱了些,没有养到成年便早早病故。
曹操众多子嗣当中,周不疑只同曹冲交好,曹操怕周不疑太过聪慧,不好操控,为避免日后上位的曹丕无法掌控于他,便派人将周不疑早早除去,并看在曹冲的面子上给他留了个全尸。
这么聪明的人,因为猜忌而被被杀掉实在可惜,如果可以,思齐愿意日后提供机会给周不疑避难。
若是他愿意留下来,同叔父周柯一起留在成平搞建设,更是她求之不得的事情。


第43章 北上
忙过家中琐事后, 思齐第二日一早便备好了小书包,乘着车子去郭嘉家中上课。
一段时间不见,郭奕比年前时候又蹿了好大一块, 眉眼间也依稀有了成熟少年的模样。
郭嘉今日还有应酬在身, 照着今日写在教案的计划上完课后便出门应酬去了。
郭嘉好酒, 出门应酬之时总免不了用上几杯。
想起之前华佗的诊断, 思齐免不了担心他的身体。
还是郭奕对着思齐安慰道:“阿父现如今已比从前好了多了, 平日里也有认真用华先生给的养生茶,阿姊莫要太过忧心。”
思齐很想像小时候一样摸一摸郭奕的小脑袋, 可今日一见,却有些下不去手了。
郭奕如今已经长大了,懂事了, 开始能够照顾家了。
许是郭奕大了以后,郭嘉身上的担子越来越轻的缘故, 郭嘉这几年行事越发的随心所欲, 却越发的飘忽起来, 还不如郭奕看着稳重懂事呢。
思齐去成平的那段日子里,郭奕从书中标注出了多处问题, 一直想跟思齐进行一番讨论。
今日得见后, 自是要痛快讨论一番。
既是讨论, 两人就难免会有想法不一致的时候。尤其是其中关于兵法的一节,思齐认为郭奕的说法有些过于理想化, 却又不知如何反驳, 正好想起家里头的藏书当中有一名士关于此节的论断, 便邀请郭奕随自己去藏书斋看看。
郭奕从前也去过思齐家中的藏书斋, 知道那里边的书籍是思齐亲自整理造册的, 心中更是喜欢和向往, 接到思齐邀请后自然应下来,随她一起去了景园。
思齐带着郭奕回到自己院子时,正遇上曹彰和甄述站在一处,却并不说话,看她回来以后,甄述先迎了上来,曹彰慢了一拍,随后跟了上来。
思齐走了过来,将目光投向了甄述:“什么事?”
甄述道:“有一封江东的来信,黎王殿下请我过来交给你。”
其实他还想说,他刚才从黎王那里了解到,这是一位名唤孙绍的年轻公子的来信,是前江东孙家家主孙策膝下的郎君。
听黎王的说法,这位郎君似乎和翁主很是亲密。
但毕竟如今有客人在,尤其还有曹操之子曹彰,不知和王主是敌是友,所以甄述还是选择帮王主保守秘密,并未多说什么。
思齐接过信封,只看一眼便知道是孙绍的信,她冲着甄述轻轻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已经了解。
郭奕跟曹彰也算是熟人,他先是冲着这位曹家阿兄打了个招呼,又转头对思齐道:“阿姊今日院中有客,不必费心招待我于我,我自己去藏书阁翻阅便行。”
反正他是思齐的正经师弟,又不算是客人。
曹彰虽然跟郭奕关系也不算差,但是听着这话就是不舒坦。
郭奕还真不拿自己当外人啊!
虽然郭奕和阿瑛关系好,可他和阿瑛关系也不差。
真要论起来,他和阿瑛关系那是实打实的好,是真感情,不像郭奕,是因为师兄妹绑到一起的。
郭奕上来就要去藏书斋,好像就他有学问别人没读过书似的。
他曹彰是读书比他们少,但他能一手一个大锤,抡起来虎虎生威,郭奕他能吗?
还有这个甄述,叫他看着也有些不顺眼。
甄家人就是厉害,甄宓成了他阿兄的宠妾,甄述过来蛊惑黎王和阿瑛,还成了她的护卫长,若是自己不努力上进一些,和阿瑛搞好关系,日后岂不是要被甄述这个后来者给越过去?
想到这里,曹彰对着思齐开口:“阿瑛,我饿了。”
他就是要看看,阿瑛究竟是要撇下这二人先陪他用膳,还是先带郭奕去看书、先拆甄述的信函!
甄述感觉到了曹彰的敌意,好看的眉头微微蹙起。
这个曹操家的儿子,一介莽夫,一看就是一副不招人喜欢的样子,却看着似乎跟王主很熟。
这几个少年对于思齐而言,一个师弟,一个是她的卫士长,一个是旧日的好友,在她的院中碰在一起也是很正常的事,可不知为什么,思齐就是感觉气氛有点尴尬。
不过曹彰这个提议不错,一起坐下来吃饭总比尬聊要更好一点,不愧是跟她关系最铁的人,关键时候开始能替自己解围的。
想到这里,思齐对着三人笑道:“眼看着就到了该用膳的时间了,大家今日遇上也是难得,我让人把东边花厅收拾出来,咱们一起吃涮锅可好?”
思齐的想法是好的,但她做东的这顿饭最终还是没吃成。
甄述那边,是华佗说他如今大病初愈,饮食还是清淡为主,而郭奕则说,下午还有马术课,家中已经准备好了饭菜。
曹彰年纪更大一些,相对自由,便独占了思齐的午餐时间,美滋滋地用了一顿午餐。
送走曹彰之后,思齐回到住处,拆开孙绍的信,得知江东近来也不太平。
就在不久之前,孙绍的亲叔叔,孙权的幼弟孙翊被丹阳大都督妫览、郡丞戴员两人合谋所害。
妫览杀死孙翊后住在了他的府邸之中,看到孙翊的妻子徐氏美貌,便起了歹心,意欲逼迫她嫁给自己。徐氏聪慧,假意顺从于他,道如今丈夫刚刚故去,不忍就此别过,需得到了月底后,祭奠好了孙翊,脱去了这身孝服,才能委身妫览。
果不其然,到了月底之后,徐氏脱掉孝服,表面和妫览说说笑笑,假意逢迎,实则早已暗中布置好了一切,待妫览打消疑虑后,和孙翊旧部几位将领一起,将妫览和戴员杀死,祭奠亡夫。【1】
思齐读了这个故事,只觉得大为震撼。
这年头将领们都不成事,杀了自己的主上,还要霸占人家妻子。而徐氏乃是真正的女中豪杰,有勇有谋有学问,据说极为擅长占卜,能够在这个男权当道的时代亲手策划,替自己的夫婿报仇,实在由不得人不去敬服。
紧接着,思齐又接到了陈兴来信,女子学堂基本已经建成,近期准备开始招生,思齐也希望学堂可以尽快投入实施,让女孩子走出家门,有学上。
只有掌握了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站在高位之上,才能掌握这个时代的话语权,从根本上改善女子的地位。
陈兴在信中还提到,因着这几年的积累,城中的银粮颇丰,商队也开始小规模运转,王主交待的短时间内提升军队战斗力的事情也初见成效。
成平郡中也有几个武将世家,其中有一霍家更是个中翘楚。
而霍家功夫最好,天资最高的晚辈,并非家中几位郎君,而是一个二十一岁却尚未婚配的女郎霍秋阑。
霍家女郎既能远战又擅进攻,提得动长矛使得了钢鞭,一把匕首更是使得出神入化,只因身为女子,一直不得家中人重视,陈兴也是经过几轮比试后,才锁定了霍秋阑其人。
若是放在在从前,陈兴也不会重点看好一个女子从军,但在认识王主之后,他便再不这么认为。
陈兴的信对于思齐来说是意外之喜,这个时代当中女子不易,能够在武力值方面拼过男子的女子更是珍稀,思齐赶忙给陈兴回信,能收获一枚好苗子实在不易,请他一定要对霍秋阑着重培养。
曹操对于袁绍治下的邺城有些十浓厚的兴趣,班师回朝在许都待了没多久的时间,便带着荀彧郭嘉等人再次折回了邺城。
对于衣带诏事件,曹操心中还是极为介意的,来到许都后,总觉得是落在了汉室皇帝刘协的地盘上,心里头不舒坦。
这次带着大部队迁到邺城居住,除了想更加稳固自己在北方的政权,拿到袁家起先占据的几个州郡外,也是摆明了想跟刘协打一打擂台的意思。
曹操从建安九年三月便露出了苗头,想要迁道邺城,朝中对于此事众说纷纭,但却没有一人敢出来阻止曹操带人北上。
对于刘赟这个使得顺手的汉室王侯,曹操的意思还是想带他北上邺城,继续帮自己处理宗室和旧臣的各种事务,也同样表达出自己虽然迁到了邺城,但是一直没有忘记汉室抛弃汉室宗亲的举动。
毕竟刘协的亲叔叔也迁至邺城长居就是证据。
而刘协这么多年来也早就跟曹操过够了,虽然曹操的离开有架空他的嫌疑,可就他本人而言,已经被架空得不能再空,曹操的离开对他来说是解放而不是负担,让他实实在在地松了口气。
刘协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希望刘赟留下来,大家一起留守许昌,从此不用日日再受这个男人的压迫,从而过上舒心的好日子。
理智上刘赟知道,自己不能留在许昌,要跟着曹老板奔赴邺城。
可就情感上而言,他也不是那种上进自强想要建功立业做一番大事的性格,如今景园的建筑精致都是按着他的审美搭建,菜地也被整得越来越像样子,就连孩子们也都适应了许昌的生活节奏……
想到这里,刘赟捂住脸,对着思齐痛苦道:“阿瑛,给我一个去邺城的理由。”
思齐直言道:“我想去。算吗?”
刘赟将手从脸上拿了下来:“这又是为何?”
思齐想要搬至邺城的原因很简单,因为那里距离她的封地比许昌少了好多路程。
看着刘赟在一旁不甘心地哼哼卿卿,思齐还是忍不住好言相劝道:“阿父如今是宗亲当中的领头羊,而这次曹公去往邺城,带走的汉室宗亲又实在算不得多。若是你这次选了曹公还好,可若你选了陛下,又跟他们都留在许都,曹公又怎么放心得下?”
所以说,作为一个如今处于弱势地位的汉室王侯,不要轻易挑战曹操的底线。
刘赟也知道是这个理儿,但还是要有人出来劝服他一顿才能真正收心,心甘情愿地跟着奔赴邺城。
思齐在景园住了也有七八个年头,对于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是有感情的,但她最是舍不得的,还是由她亲自整理的刘赟的那些藏书。
搬家在即,刘赟应付上下十分忙碌,思齐便选出了几百本经典藏书,找来了两位兄长,大嫂嫂樊茜,甄述、曹植和父亲门下的文人相公帮忙一起抄书。
值得一提的是,大嫂嫂樊茜看着温婉娴静,字却写得十分潇洒,很有后世医生写病历的样子,看来这就是大夫们从古时候就要必备的基本技能。
其他人要么是亲属,要么是下属,只有曹植是过来帮忙的真正客人。
这日太阳落山后,思齐陪着曹植用过夕食后,又亲自将他送出景园门外。
曹植对着思齐说起了一件事。
阿父那天提起,要把阿妹许给周不疑为妻,被他当场拒绝。
思齐知道周不疑是想要效忠曹操的,至于为什么不想接受曹家女郎,她也不知道其中原委。
毕竟天才的想法不是一般人可以揣测的。
紧接着,曹植又道:“阿父还问了我,想不想找一个你这样的女郎做妻子。”
思齐当即怔在原地:“然……然后呢?”
曹植道:“我说太常早已替我占卜过,说我不宜过早成婚。”
据说孙翊被杀害之前,其妻徐氏便曾经给他占卜过一挂,说是当日不宜请客见人,请他回房休息。
孙翊没听。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情,搞得曹操最近特别信这些占卜之术,曹植也很轻易地用这个理由糊弄了过去。
思齐:!!!
说话能不能不要大喘气!
曹植看到思齐如释重负的神情,心头一暖。
对于他而言,阿瑛是宗室女当中最为特别的所在。只是她心中的事情太多,有家人,有下属,有她的王城,对于身边儿郎反而多没了这方面的心思。
如今阿父被周不疑拒绝了,心中很是恼怒,对周不疑的态度也不似从前。万一阿瑛这边再拒绝了他的提议,由不得阿父不去乱想,甚至会迁怒于她。
就让他来替她暂且挡下这件事情,日后再从长计议也不迟。
= =
这几年朝中之事风云变幻,谁也说不准明天将会如何,待在曹操身边更是高压十分。
此去邺城,刘赟只带着思齐和章氏一并前往,而将刘衡和刘城兄弟两个留在了许都。
刘衡已经成婚,妻子樊茜既有人脉又有能力,而刘城继承了刘赟很多特质,性格讨喜,在宗亲和宗室子弟当中都混得很开。
刘赟在离京之前还为刘城定了亲事,那女郎姓钟,也是世家出身的女郎,一旦遇上了什么事情,岳家那边也能帮着照拂一二。
如此这般,兄弟两个都留在许昌,互相之间也能有个照应。
而章氏终究还是抛弃了她的两个孙儿,随着思齐和刘赟北上邺城。


第44章 反击
思齐和刘赟商议过后, 举家迁至邺城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甄述便和谭鑫等人先行一步,去邺城帮着黎王和翁主布置院落。
反正这次去往邺城,刘赟和其他汉室宗亲和几位大臣一路, 由曹操派了军队专门护送, 倒也没什么危险可言。
一路之上看不到甄公子的盛世美颜,几个婢女都觉得有些可惜, 阿霏甚至还对着思齐嗔怪道:“翁主,你变了,从前时候你对甄公子可不是这个态度的。”
“这有什么好奇怪?”思齐不以为然道:“人都是一样的, 得到了就不知道珍惜。这世上也不光是有男子会喜新厌旧, 他们都可以?我为什么不能?”
她第一次见甄述时觉得惊为天人, 第二次时依然惊为天人, 但也不代表她这辈子每次见他都要惊为天人。
不过话说回来,她最近看从前觉得好看的小郎君们都觉得没那么好看了是真的。
连何晏都看着不香了, 更何况是旁人。
再说了,甄宓那么美,曹丕最后还不是移情了郭女王?也足以说明了即便面对着真正的美人,也是这个道理。
现如今对甄宓倒是不用担心, 可是以后就说不准了。
甄宓的驻颜术和造型技术在历史上都是出名的, 还有“灵蛇髻”的典故。
如果将来甄宓过得好那还罢了, 若是如历史上一般过得不好, 思齐便想着等日后她有了能耐,便也把甄家阿姊弄到成平来教书,专攻美妆选修课, 让她治下的所有的女孩子都能每天都美美的。
曹操在邺城给刘赟安排的宅子大小和景园相仿, 景致却是差了许多。
但当思齐安顿下来也跟着章氏串门过几家后, 才发现其实曹操对刘赟真的还算不错, 其他汉室宗亲家的房子比起自家又是差得远了。
来邺城这些日子,思齐也有了不少感慨。
和汉末三国时期的其他城市相比,邺城的确被治理得极好,城市规划合理,基础设施完善,商业区繁荣,住宅区安定,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也难怪对曹操有那么大的吸引力。
不得不说,乱世当中处处都是人才,出身“四世三公”的袁绍虽然败于曹操之手,但本身是一个极有能力的人,这么多年能够得那么多英雄相随,自然是有其中道理。
这日,思齐陪祖母去单亭侯家串门回来,便有门房之人上前来报,说是这几日总看到街上有几名兵士在打听成平翁主的事,一问才知道,这几人正是黑山军将领张燕的副将董盛的下属。
说起黑山军,思齐就想起了之前在河北时候遇到的廖昆,心中有不好的预感。
甄述对董盛有所了解,对思齐道这个人以前在河北一带活动过,是冀州黑山的一支起义队伍,之前时候还跟袁熙交过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