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林慧为了讨沈国斌喜欢,还是时不时就把这两套衣服拿出来穿。
这些天她没见到林桃还好,她有时也会在心里想,或许那个疼堂客的李团长,也并不像外人说的那么好呢。
毕竟上辈子她看到沈国斌和林桃的时候,沈国斌对林桃简直好的不得了,已经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
可是自从自己嫁给沈国斌之后,也没觉得沈国斌有她上辈子以为的那么好。
她就想,可能上辈子沈国斌对林桃也没有表面上那么好吧。在外人面前做做戏而已,谁不会呢。
不过有一点林慧觉得沈国斌好,那就是沈国斌不打女人。上辈子她嫁给赵跃进,被打了不知道多少次,这辈子她虽说照顾三个孩子累了些,但目前一切都好起来了,她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然而这种‘值得’不能拿来跟林桃比较,就比如现在,林慧一看到林桃,心里又开始难受了。
同样的,难受的人还不止她一个。
她身边的沈国斌看到林桃和李成蹊站在一块儿,心里也堵得慌。
他总觉得,当初要不是自己听了他爸妈的话,把林桃换成了林慧,现在林桃就是他堂客,根本就没李成蹊什么事。
这两口子心里各有各的心思,但谁也没说出来,只不过在走远了之后,林慧看着林桃的背影,没忍住说了句:“狐狸精……”
沈家怡看着林慧,问:“后妈,狐狸精是什么意思啊?”
林慧来不及解释,被沈国斌狠狠瞪了一眼,眼中的警告不言而喻,吓得她没敢再说林桃的坏话,赶紧扯开话题说别的去了。
****************************
不像是林慧和沈国斌两口子心思这样活跃,林桃和李成蹊直接无视了他们一家人,两人一路有说有笑的就到了徐玉婷家。
李成蹊敲门,开门的人是王元亮。
见来的是李成蹊和林桃两口子,赶紧请他们进来坐。
林桃笑道:“我们就不坐了,等会儿
回去还得做饭呢。家里头前两天寄了些月饼过来,想着给你们家送几个尝尝,王营长,你家属呢?”
要是平时徐玉婷知道林桃来了,这会儿肯定就出来了。
可是林桃从进门开始就没见到徐玉婷的人影,不免有些疑惑。
王元亮朝屋里看了一眼,解释道:“玉婷昨天赶海回来之后,人就有些不舒服,说是恶心想吐,我就让她多睡一会儿。”
“这么严重?是不是中暑了?有没有去看过医生?”林桃听到徐玉婷不舒服,便焦急的来了三连问。
昨天徐玉婷是因为她想去赶海,所以才陪着一起去的。后来徐玉婷又说人不太舒服,她以为就是太热了,没在意,没想到今天竟然这么严重。
林桃心里头有些自责。
只不过她刚问完,徐玉婷就从屋里走出来了,朝王元亮瞪了一眼,说道:“我哪儿有你说的那么严重。”
又朝林桃道:“阿桃,我没什么事的,就是早上醒来有点反胃,胃里有点顶。可能是昨晚上吃的多了些,不太消化,等会儿吃点酵母片就行了。”
林桃松了口气,不过还是叮嘱:“是不是不消化还不一定,酵母片先别乱吃,你最好先去看看医生再说,这样也能放心些。”
“我也是这么说的,可阿婷她不肯去,真是急死个人。”王元亮语气担忧。
徐玉婷撇撇嘴:“我打小就不爱去医院,一股消毒水的味道。”
“那不行,生病了就得去看病的。”林桃拉着徐玉婷的手。
徐玉婷叹了口气:“好吧,那我看在阿桃的面子上,我去吧。”
“嫂子,还是你厉害,我从昨晚到今天,嘴皮子都快磨破了,阿婷也不听我的,没想到抵不过你一句话。”王元亮叹了口气。
林桃被说得有些不好意思,倒是李成蹊拍了拍王元亮的肩膀:“那是,不看看你嫂子是谁。”
王元亮故意装傻:“我嫂子是谁啊?”
李成蹊瞥他一眼:“我媳妇儿。”
徐玉婷家也有月饼,不过跟林桃家的月饼口味不同。
她家的月饼是王元亮老家寄过来的,是
苏式火腿月饼。徐玉婷拿了林桃的月饼,在他们走的时候,又给林桃拿了几个火腿月饼,两家人换着吃。
苏式火腿月饼跟上海和湘城的月饼都不太一样,这种月饼在林桃看来更像是酥饼,吃一口,外面的月饼皮有些脆脆的,里面的火腿香香咸咸的,味道还不错。
***********************
上回的米酒还剩了一些没喝完,林桃打算用来做甜酒汤圆。
甜酒汤圆里的汤圆是不需要包馅儿的,也不需要做的像普通汤圆那么大。林桃将汤圆搓成小小一颗圆球球,煮熟了之后晾凉,再放进米酒里。
米酒用井水凉着,到时候喝起来冰冰的,很舒服。
林桃打算晚上做顿丰盛的,中午的时候就没做炒菜,而是把从湘城带来的干米粉拿出来一些,用热水泡上半个小时,等干米粉泡得软了之后,再放进滚水里面煮几分钟就好了。
今天炒了个豆腐丝做臊子,豆腐丝是用猪油炒出来的,闻着香,吃着更香。
再掐点儿碧绿的葱花撒进盛满了米粉的碗里,舀一勺鲜红的剁辣椒,用筷子搅拌几下,捞起一筷子吃上一口。
嗯,喷香。
相比较于木耳肉丝臊子,林桃发现李成蹊更加喜欢吃豆腐丝臊子,琢磨着下回再吃米粉的时候,给他多炒一些豆腐丝。
中午吃过了饭之后,两人一起把家里的卫生又搞了一下。
林桃和李成蹊是个很爱干净的人,平时每隔两天一小扫,每隔五天一打扫,家里一直以来都挺干净的。
不过这回是连着柜子顶全部都仔仔细细擦了一遍,虽然平时很注意卫生,不过还是稍微有点儿灰尘。
卫生搞好了之后,林桃又去看了看自己的菜地。
之前种的菜大多都已经长出来了,像是空心菜,都已经吃了两三波了。
空心菜跟葱和韭菜也差不多,属于吃了一茬还能继续长出来,再继续吃的那种。不过根据林桃的经验,空心菜的头两茬吃着味道很好,再往后面口感就不行了,还会有些发苦。
于是看着地里头又开始疯长的空心菜,林桃指挥着李成蹊把它们都给拔掉。

里之前买的小鸡仔已经长大了许多,离它们下蛋的日子又近了,不过小鸡仔褪去黄黄的绒毛之后,已经不像小时候那么可爱了。
一开始买来的时候,林桃每天还会去逗它们几下,后来就只是给点吃的,失去了逗它们的心思。
李成蹊将拔好的空心菜丢到鸡笼子旁边,给小鸡啄着吃。
不过小鸡仔可不太爱吃这些,也就一开始看着新鲜会去主动啄上一啄,知道这不好吃之后,还会又纤细的鸡爪子踢开。
林桃看着这些菜叶子,觉得这样有些浪费,便琢磨着家里还能再养点儿别的小动物才行。
长豆角也长得很快,哪怕林桃已经给几家相熟的军嫂家里都送了一些,可吃的速度始终追不上它生长的速度。
林桃便摘了嫩的用来腌酸豆角,老了的则晒干了做豆角干。
之前种空心菜的那一小块菜地,被林桃重新洒上了白萝卜的种子。冬吃萝卜夏吃姜,这会儿洒上种子,正好能在年前吃上。
两口子在院子里一直忙活到两点多,终于把活都干完了。
看着时间还早,两人又回房睡了一觉。白天的睡觉是正正经经的睡觉,李成蹊到底是团长,不会大白天的还想着那档子事。
林桃打算等到三点半的时候再起床做晚饭,她烧菜快,一个小时足以做好一顿晚饭了。
不过林桃睡着了之后可没有时间概念,要不是李成蹊准时在三点半叫她起床,她估计能睡到五点多。
李成蹊在林桃的额头上亲了一下,说三点半到了。
林桃睡得迷迷糊糊的,看了一下手表上的时间,发现正好是三点半,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这个男人还真是严谨。
晚上做饭时李成蹊跟着帮忙,不过他会做的事情有限,大多时候是帮着烧烧火,林桃让他干嘛他就干嘛。
别说,林桃看着平时在外面指挥着一个团里几千个人的团长,如今在厨房里被自己指挥着,这种感觉还挺奇妙的。
林桃把剩下的最后一块腊肉给炒了,又做了个葱油蛤蜊。
昨天被养起来的梭子蟹还活
着,一个个雄赳赳气昂昂的,林桃一过来,立马举起自己的大钳子,时刻准备着。
林桃迫于无奈地叹了口气,赶紧扭头叫李成蹊。
李成蹊终于有了自己的战场,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这些举着大钳子吓唬人的梭子蟹,把它们一个个用家里的线绑起来,然后丢进了锅子里,蒸着吃。
八月十五的月亮不但比平时圆,还比平时更早的出现。
这儿不过是五点多,外边天还亮着,圆如月盘的月亮就已经穿过云朵,挂在了空中。
为了可以一边吃饭一边赏月,今天中午打扫卫生的时候,李成蹊特地把他们吃饭的桌子搬到了窗户边。
这会儿饭菜都做好了,两人坐在桌前准备吃饭,只要一抬头,就能够透过窗户,看到天上的圆月盘。
今天林桃煮了米饭,腊肉就着米饭,她吃了整整一碗。
李成蹊的胃口不用说,自然是林桃没办法比拟的。
今天的葱油蛤蜊烧的比较多,两人吃完饭之后又单独吃着玩儿,把整整一大盆都给吃光了,只剩下大半盆的蛤蜊壳。
林桃还是第一回 吃梭子蟹,不太会剥壳,都是李成蹊帮她剥好了壳再给她吃的。
八月份的梭子蟹不止黄多,蟹肉也十分的肥美清甜,沾上一点醋配着吃,味道竟出奇的不错。
一共四只梭子蟹,林桃和李成蹊各吃了两只。
这么一通吃下来,林桃算是彻底吃饱了,连月饼都吃不下了。
倒是李成蹊,又喝了一大碗林桃做的甜酒汤圆。他对林桃做的甜酒汤圆很是喜爱,第一回 喝到的时候就给了奇高的评价。
把林桃表扬得飘飘然,答应他趁着天气冷下来之前,再给他做上一回。
晚上七点钟电影开始,他们吃好饭、洗好碗之后也才刚过六点钟。
两人正好可以在电影开始之前去外面走走、消消食,正好林桃吃多了,免得等会儿坐着看电影的时候撑着,不舒服,去散散步是再好不过了。
李成蹊见林桃穿的是件短袖,怕晚上海风起了她会冷,在出门前又给她拿了一件外套准备着。
海岛上的白昼温差大,白天太阳大的时
候热,到了晚上海风一吹就会冷。
他身体好不怕冷,但得护好林桃。
两人刚走到门口,就听见隔壁闹哄哄的,是陈水芬在骂人:“郑有德你吃好了饭能不能别像个死人一样躺着,不能去把碗洗了啊?啥活都等着我来干,你不怕哪天把我累死了,你们爷仨吃不上饭饿死啊?”
别人家的家务事他们不好插手,只当做没听见朝海边的方向走去。
晚上有电影可以看,最高兴的还得数岛上的孩子们。这不,刚吃过了晚饭,一个个的就跑出家门占位置去了。
好不容易可以看场电影,可不得找个绝佳的好位置看么。
像李成蹊这样的军官,组织上是已经准备好了座位的。位置还算不错,挺靠前也挺中间的,而林桃作为军官家属,也不用占座就能有个好位置看电影,算是沾了李团长的光。
七点钟还不到,空地上就已经坐满了人,后来的没占到好位置的,干脆在后面站着,这样看的清楚些。
今天的电影是地雷战,不少看过的大孩子看到片名之后有些失望:“哎呀,怎么又是《地雷战》啊,上回端午节放的也是这个,这回还放这个,真没劲!”
小孩子们则无所谓,他们的忘性大,同一部电影哪怕看个好几次,再重新看的时候也能当成新电影再津津有味地看上一遍。
《地雷战》林桃也看过,不过是几年前了。
当时她还在桃花村的时候,村子里也组织过看电影。但当时她还是大家口中的棺材子,哪怕来的再早,也选不到一个好位置,只能坐在比较偏僻的位置上看,有时被人挡住了,根本就看不见。
这回有李成蹊陪着,氛围又十分的不同,林桃完完整整地看了一遍。
期间还会就着电影里的内容,跟李成蹊小声的讨论一两句。不过她怕影响到别人看电影,说话的时候都是凑到李成蹊耳边说的,声音很轻。
李成蹊耐心的回应她,见起了风,便问她:“冷不冷?”
林桃还真觉得有些冷了,便点点头说有点。李成蹊就把早
已经准备好的外套披在她的身上,有了外套之后,林桃一点儿都不觉得冷了。
***********************
不远处,杨爱党和齐师长坐在一处。
杨爱党注意到林桃和李成蹊那边的动作,一边看电影一边用胳膊肘捅了捅她身旁的齐师长。
小声说道:“你看小李和小林两口子,感情多好。要我说,你们部队的人都应该向小李和小王学习,家里关系和睦,才能放心为国家付出。我们女人不远万里的离开家乡跟着你们男人随军来,也是不容易的,你们男人得收起你们的大男子主义。”
齐师长苦笑一声:“这话说给我听可是冤枉我了啊,我不大男子主义吧?”
“你不是。”这点杨爱党必须承认。
齐师长私底下伸手一把牵住杨爱党的手,说道:“那就行了,你说人家小李和小林感情好,意思咱们不够好?”
杨爱党挣扎要把手给缩回来,又怕弄出动静被人注意到,所以只能轻轻的。偏偏齐师长的气力大,她没那么容易挣开。
杨爱党没好气:“真是越老越没个正经了,被你那群部下看到看你面子往哪搁。”
齐师长坐端正,继续看电影,嘴里却说着:“又不牵别人的手,怕啥,话说回来,这是咱们一起过的第几个中秋了?”
这话勾起了杨爱党的回忆,两人是1940年认识的,当初杨爱党还是乡下的杨春红,当年也才16岁。不顾危险救了受伤的齐师长和另一名游击队员,两人就此认识。
但两人真正在一起是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之后,齐师长特地回到杨爱党的村子里找她,两人结了婚。
后来又和国民党打,两人一直聚少离多。
杨爱党记得,两人在一起过的第一个中秋,是1949年的中秋节,过完中秋没多久新华国就成立了。
“好像有十八个了吧。”杨爱党陷入回忆。
齐师长纠正:“你再好好算一算,咱俩49年在一起过的第一个中秋节,到今年已经有二十年了,怎么可能才十八个?”
杨爱党瞪他一眼:“你忘记你自己工作有多忙了?有两年中秋节的时候你正好出
海去了你忘了?还有一年,我都要生了,你人都不在,要不是……”
眼见着杨爱党又要提起往事,齐师长赶紧求饶:“好好好,是我一时没想起来,是我的错,我在这里向你承认错误。爱党,这些年来,辛苦你了。”
最后一句话说出来,纵使是杨爱党也不禁有些脸热。
她收了平时自己的雷厉风行,说道:“说啥辛苦不辛苦的,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这个人,我知道你都是为了祖国,只要能看着咱们国家一年比一年强,咱们海防部队一年比一年壮大,我从不觉得辛苦。”
两人的手,在众人看不见的角度,紧紧相握着。
宛如当年齐师长失血过多,十几岁的杨春红握着他的手,给他打气:“同志,同志你坚持住,坚持住就有希望!”
***********************************
八月十六号,刚过完中秋节。
晚上李成蹊回来的时候,带来了从湘城寄来的包裹。
刚进了门,就朝里面说道:“阿桃,爸给咱们寄的包裹到了。”
林桃已经盼了好多天家中来信,如今见了包裹,赶紧放下手中的活,从厨房走出去,迫不及待地拆开了看。
包裹里寄了不少家乡的东西,但林桃来不及去管这些,最先拆开里面的一封信看了起来。
然而看到信后,脸上的笑容便渐渐凝固住,看到最后,忍不住红了眼眶。
李成蹊注意到林桃不对劲的时候,就已经走到林桃身后,跟着看信里的内容了。知道林桃是因为林常海在信里说,他暂时不准备过来才伤心的。
林桃看完了信,咬了咬唇,忍了好几次才忍住眼泪。
她一直觉得自己是没有这么脆弱的,她跟着李成蹊坐火车来海岛时,有时就忍不住会想起爸爸,尤其是看到火车上一个爸爸抱着女儿,逗她时。
当时她就有些想哭,但是她忍住了,因为李成蹊和外婆都在,她不想让他们担心自己。他们都太好了,自己应该懂得知足的。
哪能什么好事都到她的头上呢?
可是在她得知可以把爸爸也接过来,一家人一起生活的时候,她的心里是真的高兴的
,所以当时她大晚上的就忍不住要去写信了。
后来信被寄走,她每天都在盼着湘城的来信。
今天终于盼来了,可是信里却说,爸爸不准备过来跟他们一起生活。
其实她都懂的,爸爸有他自己的考量,尤其是爸爸在信里说,他之所以不选择过来跟他们一起生活,是因为他现在的工作是他退役后组织对他的安排,他虽然已经退役,但骨子里永远都是军人,他会好好服从组织的安排,把这个工作做好,做到组织不需要他的时候。
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林桃的妈妈。
林桃妈妈的坟在桃花村,林常海想多陪陪她。林桃嫁人去了远方,他觉得自己更应该多陪陪她。
遇上放假在家休息的时候,他就去对面山上的坟前看看她,跟她说说话。
不过,林常海也怕林桃知道这个结果会难受,在信的最后说,他在这儿再陪林妈妈几年,等他退休之后,组织不再需要他了,他陪林妈妈足够多了,就来陪林桃。
就是因为这两个原因都是林桃没办法去反对的原因,所以她才难受。
“阿桃,别难受,爸爸信里不是说了吗?以后还会来跟我们一起住的。以后我有了探亲假,也会跟你一起回去看望爸爸。”李成蹊将手搭在林桃肩头,安慰她。
“快来看看爸爸都给咱们寄了什么好东西,这就是爸爸在信里提的你最爱吃的月饼吧,这个是什么东西?”
李成蹊拿起一个灰色的,香肠一样的东西问。
林桃将信叠好收起来,看向李成蹊手里的东西,解释道:“这叫八月炸,桃花村后山有,我小时候最喜欢吃了。不过这个现在还没熟,得放在米里面捂一阵子催熟。”
“那我去放。”李成蹊效率极快,拿着一包八月炸,就放进了米袋子里。


第31章
回头看林桃一眼:“是这样吧?”
林桃点点头, 又去整理别的东西,拿到那包五仁月饼,林桃没忍住吃了一口, 眼泪却就此忍不住了。
一滴泪水顺着林桃白皙的面颊滑落,落进嘴里, 混着五仁月饼被她吃进了嘴里。她哭起来没有声音,也只掉了两滴眼泪, 剩下的都被她死死忍住了。
李成蹊看她这样, 心却揪着疼。
两条剑眉拧成了一团, 微薄的唇紧紧抿起, 走到林桃身边抱住她。
林桃心里也恨自己怎么变得这么脆弱, 小时候受的委屈多了去了不是吗?从前哪怕再委屈也能在人前忍住眼泪,等到一个人的时候再偷偷哭的。
可是现在当着李成蹊的面却怎么都忍不住,明明知道自己难过, 李成蹊也会跟着难过的。
她咬咬唇, 咽下月饼, 调整好情绪, 说道:“成蹊,其实我挺理解爸爸的,就是因为太理解他了, 所以他这样说了之后,我就没有理由再写信让他早点过来了。”
如果是别的什么原因, 她或许还能劝。
偏偏这两个原因,她连劝都不能劝。
其实如果一开始她要是不知道可以把爸爸也接过来一起生活, 那她也就不会期待。可偏偏知道可以,又抱有希望,所以当她看到信里爸爸不愿意来的时候, 才会难过。
因为她期待这封信已经期待了好多天了,她以为会等到一个自己想要的结果,结果却是这样。
但她理解爸爸。
“好了,我刚刚就是吃
到这个月饼太激动了,一时没忍住,现在没事了。”林桃朝李成蹊笑了笑,又将自己没吃完的那半块月饼递给李成蹊,“真的很好吃的,你要不要试试看?”
两人在一起这么久了,早不知道亲了多少回,林桃不再像当初火车上时,怕李成蹊吃到自己的口水而感到不好意思。
李成蹊便张开嘴,咬了一口月饼,点点头:“果然好吃。”
林桃笑着把月饼塞进李成蹊手里,说道:“那你先吃点儿垫垫肚子,我去做饭,马上就好了。”
“好。”李成蹊接过月饼,看着林桃忙碌的背影。
没多说什么,却在心里盘算着另一件事情。
今天晚上吃猪骨头炖海带汤,林桃和李成蹊都喜欢吃炖的软软的海带,所以时间就用得久了些,等到从锅子里盛出来的时候,家里便都充斥着骨头海带的香味儿,肉香味浓郁。
上次的海瓜子被林桃用辣椒炒了炒,味道也很是不错。
家里种的阳荷姜已经可以吃了,今天林桃做了个清炒阳荷姜丝。阳荷姜的味道有些重,有些人喜欢,有些人则不喜欢。
李成蹊就属于吃不来阳荷姜的人,刚吃了一筷子便皱了眉头。快速咀嚼着将嘴里的阳荷姜咽下去之后,赶紧吃了一块海带,才把嘴里的味道压下去。
林桃看得有些好笑,连着吃了好几口阳荷姜,觉得挺好吃的呀,也不觉得味道难闻。
这还是他们两个难得的遇上一个喜欢,另一个不喜欢吃的菜。
晚上吃好了饭,按照惯例两人要去散散步。只不过这回李成蹊没有向平时那样走东面的那条路,而是拉着林桃走了西面的那条路。
西面靠近部队训练处,平时很少有人过来这边。
李成蹊带林桃走到一片都是石头的地方,指着远方:“看到前面的那座灯塔了吗?”
“灯塔?”天已经开始暗下来了,林桃看得不太真切。
这也正常,因为她还从来没有注意过哪里有灯塔,而李成蹊因为知道什么地方有座灯塔,所以两人往同一个地方看的时候,哪怕视力相当,
知道的那个人也能看得更清楚一些。
“没事,等会儿就能看到了。”李成蹊看了一眼手表上的时间,“每年的八月十六号,海上灯塔的灯就会打开,为往来的船只护航。”
当然了,修建在他们海防区附近的灯塔,当然不仅仅只是为往来船只保驾护航这么简单。
不过这些他就不跟林桃说了,否则一说起来话就长了。
“5——4——3——2——1——好,阿桃你再往对面看。”李成蹊倒计时结束之后,朝林桃说道。
林桃再看过去的时候,终于注意到了海上灯塔。灯塔的灯被点亮了,在黑暗当中格外耀眼。
李成蹊跟林桃说了个关于海上灯塔的故事,也是为什么这儿的灯塔为什么每年八月十六都会开启的原因。
因为十年前的八月十六,有一个英雄救了一船的人,自己却牺牲了。
为了缅怀这个英雄,从那年之后的每一年,八月十六这一天,从七点开始,灯塔的灯就会被点亮,照亮一整晚。
林桃听得唏嘘,但最后还是小声说道:“其实……如果是我的话,我也会选择牺牲我一个人,而去救那一船人的。”
她白净小巧的脸上满是认真,黑白分明的眸子在黑夜当中也并不逊色。
李成蹊轻笑了一声,伸手揉了揉她的发顶,像是在抚摸小动物。
林桃以为他是不相信自己,脸红了红,又有些不服气地看着他,咬唇解释道:“我说真的,我真的会去。”
“我知道。”李成蹊牵起她的手。
这儿没有别人,他可以光明正大的牵着林桃:“但我不会让你出事的,我在咱妈坟前答应过她,会护着你一辈子。”
林桃:“嗯,我记得的。”
林桃觉得,没有什么比今天晚上她听到的这句话更感人的了。
入了秋,蚊子变少了一些,但总有那么一些顽强的漏网之鱼,还在坚强的先要吸人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