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妃神色渐渐变得凝重,“这件事恐怕没那么简单,那么大笔银子,李晖一个人根本不可能带得走,他背后一定还有人。”
九皇子见两人陷入沉思,目光闪了闪,开口道:“莫非二哥也有参与这件事?”
良妃和六皇子一愣,他们都没想到这一层。
六皇子一拍桌子恍然大悟,怒声道:“肯定是老二干的,因为这次的事我被贬去守皇陵,老大那边损失了范昌明这个帮手,我们两方都有损失,只有老二什么事都没有。一定是老二指使李晖逃走,使得外东城发生动乱,紧接着一系列的事情才被查出来。”
“好个老二,平日里都是一副谦逊有礼的老好人模样,没想到他才是最阴险的,把我和老大都算计进去了。”
良妃也道:“今后要多多提防二皇子那边。”
她也没想到二皇子隐藏得这么深。
正当六皇子不停臭骂二皇子时,九皇子突然想到一件事,脸色一变,急声道:“六哥,你必须马上离开洛京。”
六皇子一愣,皱眉不满道:“九弟,那地方天寒地冻,简直不是人待的,我还想着在京城多拖延着时日,最好能拖延到父皇心软收回成命。”
“六哥!”九皇子眼底染上几分焦急,“你忘了吗?现在是年底,成国公该回来了,或许他已经在回京的路上。”
良妃听言也是脸色大变,“老六,你立刻回去收拾东西,赶紧走,再不走,等成运昶那个莽夫回来就来不及了。”
六皇子蹭地站起身,心里对成国公也是颇为忌惮,但还是心存侥幸地问道:“成国公应该不敢对我动手吧?”
“他敢!”
良妃和九皇子异口同声。
六皇子眼中的火花熄灭,步伐沉重地回去收拾东西。
在去守皇陵和被成国公打个半死之间,他选择了守皇陵。
良妃看着他离开,扶额叹气道:“希望经此一事,他能长进些。”
九皇子温声道:“母妃放心,六哥自幼聪慧,只要给他时间他定能想明白。”
良妃看着九皇子,欣慰道:“幸好还有小九你陪在母妃身边……成国公府那边,我们也不求能和他们重修于好,只希望他们别再针对你六哥,你多和乐怡郡主帮你六哥说说好话。”
九皇子点头,“儿臣会的。”
良妃拍拍他的手,“母妃知道你不喜仕途,可如今你六哥恶了你父皇,只能靠你多跟你父皇说说好话,好让你六哥早日回京。”
九皇子低着头,目光晦暗不明,轻声道:“儿臣明白。”
“嗯,乖孩子。”
……
清澜宫
淑妃和大皇子母子同样在讨论早朝发生的事。
大皇子一脸阴鸷,“没想到这次被老六算计了。”
秦参将是他的人,目的就是替大皇子敛财,除此以外大皇子没交代他其他差事。
这两年秦参将给大皇子进献了大量金银财宝,大皇子对他很满意,正想着等他任期结束给他安排个好前程,结果外东城乱了。
大皇子一开始还以为自己点背,现在看来一切都是六皇子在设计他,刻意安排郑术麟接近秦参将,又和李晖联合起来算计秦参将,不仅借着他的权势替六皇子敛财,还借着这次机会把范昌明拖下水。
淑妃淡淡地看他一眼,“这次就当是给你个教训,别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你还没被立为太子呢。”
大皇子听到这话就很不满,“也不知道父皇在想什么,儿臣乃是长子,按照祖制就该被立为太子,父皇却迟迟不肯下旨。”
淑妃恨铁不成钢道:“你父皇是想考验你一番,看看你是否能当大任,可你看看你的所作所为,和京城那些不上进的纨绔有何区别,你这样让你父皇如何放心将江山交给你?从今儿开始你好好在家读书,少做些张扬跋扈的事。”
一提起读书,大皇子就头疼,“朝中有那么多大臣,朝政自有他们处理,儿臣读那么多书做什么?”
淑妃被这话气得脑门疼,也顾不得仪态,怒吼道:“让你看书你就看书,哪来那么多废话!”
“是是是,儿臣看书,母妃别生气。”
大皇子已经三十岁,是众皇子中最年长者,但也是众皇子中最听母妃话的。
他这人飞扬跋扈目中无人,觉得自己是长子就该继承皇位,从不把其他弟弟放在眼里。
但他这人也有个优点,那就是他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能力不强,所以他敢放权,将事情交给会处理的人去做。
因为这一点,大皇子身边才有这么多支持者。
在争储这件事上,大皇子知道自己没几个弟弟心眼多,所以很听淑妃的话,很多事都是由淑妃给他拿主意。
淑妃勉强压下自己的怒火,皱眉道:“你是皇上的长子,他心里其实是偏向你的,但你往日里行事太过放肆,你父皇让范昌明告老还乡也是警告你,让你收敛自己的行为,本宫不管你愿不愿意,你就是装也得给本宫好好装个一年半载。”
大皇子耳朵尖,听懂淑妃的话,眼睛顿时变得十分明亮,“母妃的意思是父皇他……”
“闭嘴,”淑妃打断他的话,“你不需要想这么多,皇位自有本宫帮你去争,你只需要在皇上面前当个乖儿子就行。”
大皇子点头,“好,儿臣听母妃的。”
……
永宁宫
与其他两宫的气氛不同,永宁宫西暖阁内的气氛明显愉快很多。
四皇子大笑道:“老大和老六算计来算计去,结果这下好了,斗得两败俱伤,皇位肯定是二哥的。”
贤妃也是一脸得意,“那两个蠢货怎么比得上你二哥,这下皇上肯定能看出来谁才最有资格克承大统。”
二皇子看着喜不自胜的两人,头疼地皱眉,“母妃,四弟,如今说这些为时尚早。”
有这么两个没心眼的母妃和弟弟,二皇子觉得自己离皇位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贤妃听言不以为意,“那两人如今实力大损,谁还能是你的对手,这皇位肯定是你的。”
“就是就是,”四皇子跟着附和,“二哥你也别再一味忍让,该出手的时候就得出手。”
二皇子眉心一跳,什么都不了解就嚷嚷着要出手,他这个弟弟真是没救了。
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二皇子现在最该做的是夹紧尾巴做人,免得让正在气头上的永康帝注意到他。
二皇子敢肯定但凡他敢跳出来,永康帝肯定不介意多收拾一个皇子。
“母妃,四弟,最近你们都要低调一点,莫要太过张扬。”
“还低调?”四皇子不满地叫出声,“我们以前就够低调的了。”
“你低调?”二皇子嘴角一抽,“你是不是忘了你前几日和人打架,把人打成重伤,还是我派人赔了银子才把事情压下去,要是传到父皇耳朵里,你以为你能有好?”
四皇子理亏地闭上嘴。
二皇子无奈道:“四弟,二哥也不指望你能帮上二哥什么忙,只求你以后别再惹事了。”
二皇子都记不清为四皇子收拾了多少次烂摊子,他为什么这么低调,不就是怕被这个弟弟给坑了嘛。
听到这话贤妃就不高兴了,“老二你怎么能这么说话,老四也是为你好,你看他哪次得了好东西不是想着先送给你?”
二皇子重重地叹气。
他知道啊!
二皇子知道贤妃和四皇子都是一心想着自己,四皇子知道他缺银子立刻把府上大部分金银财宝拉到二皇子府,就是因为这样他才愿意替四皇子擦屁股。
可这个弟弟实在太没心眼,被人稍稍一激就能上当,总是被人利用,二皇子已经忘了自己因为四皇子被坏了多少次谋划。
就像发生这次这件事,二皇子一系都高兴得不得了,觉得可以借机壮大自己的实力,二皇子却是被这个弟弟坑怕了,下意识想四皇子别在这个紧要关头被人利用了。
在二皇子看来,储位之争远没有结束,现在争这些蝇头小利意义不大,最关键的还是不能让永康帝对他失望。
二皇子心思转了转,道:“四弟,这段时间你安心在家读书习武,不管谁叫你出去你都不要理会。”
四皇子不乐意,“二哥,凭什么……”
“听我的!”
二皇子脸色一沉,厉声道。
四皇子缩缩脖子,他最怕二皇子发脾气,只得应下来,“我知道了。”
二皇子又看向贤妃,道:“母妃您也是,莫要理会淑妃和良妃,免得她们算计您,您可莫忘了之前的事。”
贤妃正想反驳,听到二皇子提起之前的事,顿时把话咽了回去,她还记得因为说错话被永康帝禁足三个月的事情。
当时就是淑妃和良妃算计得她。
贤妃只得暗自咬牙,我就先忍忍,等我儿当了皇帝以后,我再收拾你们。
稳住了贤妃和四皇子,二皇子这才放下心,接下来一段时间,他打算闭门读书,不见任何大臣,希望能用此行为来表示自己无意落井下石。
……
时间流逝,转眼间到了永康三十年十二月二十六
今日大朝会结束后,永康帝便宣布封笔,从现在到过年,不再处理任何政务。
与此同时,有一队人打马从洛京的朝阳门穿过,直奔皇城而去,为首的是一个高大威猛的美髯公,他身后跟着几个亲兵,几人骑着高头大马,在内城狂奔却无一人敢阻拦。
留在洛京休整的商队正巧看到这一幕,疑惑地问身边的人,“这人是谁?竟敢在京城策马狂奔,未免太大胆了。”
“那位可是镇守定州的成国公,一年也就回来这一次,成国公是皇上最倚重的大臣,我们这些百姓能安居乐业多亏了成国公震慑草原,只是在城里策马又算得了什么!”
成运昶那一把美须髯实在太过显眼,但凡见过他的人,可能不记得他长什么样,绝不会忘记他的美须髯,时间一长,京城的人都知道成运昶是一位美髯公。
成运昶一路策马来到皇宫,在快到宫门口时用力勒紧缰绳,胯下黑马扬起前蹄长啸一声,稳稳地在宫门前停了下来,他身后的几名亲兵随他一同停下,动作整齐划一,明明只有几个人硬生生营造出几十人的气势。
守卫宫门的禁军见到成运昶,皆躬身行礼道:“卑职见过成国公。”
成运昶翻身下马,再见到熟悉的宫墙,心情愉悦地大笑两声,“一年不见,各位可还好?”
“劳成国公挂念,卑职一切安好。”
“那就好,”成运昶拍拍他们的肩膀,“好好当差,本公去觐见皇上。”
“恭送成国公。”
不过短短几句话,说得几位禁军情绪激昂。
“一年没见,成国公还是这般有气势,怪不得草原人被吓得不敢进犯我国边境。”
看着成运昶的背影,其他人附和道:“成国公身居高位却平易近人,哪怕是一个小兵,他也平等待之。”
“能当成国公手下的兵,实乃一大幸事。”
“可不是嘛。”
永康帝听说成运昶已经进京,立刻从宜嫔宫中起身回勤政殿,走的时候红光满面,任谁都能看出他心情极好。
宜嫔清丽雅致的脸上闪过一丝惊讶,“自从那日早朝后,还是第一次见皇上心情这么好。”
宫女低声道:“看来传闻不虚,皇上真的很看重成国公。”
宜嫔颔首,“可能不仅仅是看重。”
永康帝的样子不像是去见一个重臣,倒像是见一个许久不见的老朋友。
勤政殿
永康帝刚坐着御撵回来,后脚就有小太监传禀成国公求见。
永康帝大笑一声,“快让他进来。”
成运昶大步走进西暖阁,一迈进门槛,就看到站在通炕旁的永康帝。
两人四目相对,同时大笑出声,快走几步,成运昶单膝跪地就要行礼,永康帝立刻拦住他,笑道:“无须多礼,快起来。”
永康帝上下打量成运昶,感叹道:“运昶你也老了,”不过一年没见,成运昶眼角的皱纹更密了些,额头的细纹也加深许多。
成运昶浑不在意,“都是老头子了,可不是老了嘛。”
“是啊,都是老头子了。”
两个人虽然一年没见,却没有半点生分,分坐通炕两边,熟稔地聊天。
“运昶,你可是生了两个好儿子,晟然能力强又有手腕,朕想着好好培养他,让他今后辅佐新帝,老二也是个有出息的,以往朕还听说老二惫懒,现在看来也不尽然,你有两个好儿子啊,朕在这方面就不如你,朕都快被那两个逆子气死了。”
成运昶哈哈大笑,得意道:“微臣的种能差到哪儿去?”
“至于几位皇子,微臣家的那两个臭小子怎么能和皇子比,皇子将来是要登基当皇上的,皇上对他们的要求可不就严格一些。微臣就不一样,只要那两个臭小子有点本事,能把家里的这份基业支撑起来,微臣就心满意足。”
永康帝听言笑了,“你这夯货倒会说话。”
要说几位皇子真就一无是处,那肯定不是这么回事。
大皇子知人善用,二皇子宽厚仁爱,九皇子博学多才,这几位皇子哪一个放在寻常公侯家,都足以撑起整个家族。
如今永康帝为皇子发愁不过是因着他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缺点,让永康帝对他们每个人都不是那么满意。
大皇子知人善用,但他自己却没什么能力,他日若登基为帝,不是成为庸君就是被权臣架空。
二皇子宽厚仁爱,他脾气是真好,但这样一来就显得二皇子性子软了些,手腕不够强,心慈手软可当不好皇帝。
至于九皇子,因为一直不曾涉足朝堂,永康帝压根就没考虑过他,更何况一个只知道吟诗作对的皇子怎么可能当得好皇帝,这种人一般都是亡国之君。
如此一来,遍观几个成年皇子,没一个人能让永康帝完全满意,他倒是还有不少未成年的儿子,可那些皇子都太小,永康帝的身体又越来越差,根本等不到他们长大。
如此一来,只能从这些矮子里面拔高个,永康帝每每想到这儿都愁得很,怕百年之后继任的新帝管理不好国家,让先帝好不容易创下的基业毁于一旦。
永康帝想到这些又没了笑脸,重重地叹口气,怀忆道:“运昶,你说小十一若是在,朕是不是就不会这般发愁了?”
成运昶没想到永康帝会突然提起这个,想了想道:“皇上雄才大略,孝让皇后聪慧知礼,十一皇子不论是肖父还是肖母,想来都会是个极好的皇子。”
反正人都不在了,夸几句也不会涉及储位之争。
永康帝听言,眼中思忆更甚,“是啊,孝让皇后生前知书达礼,蕙质兰心,她拼着耗损身子为朕生了小十一,是朕没保护我们的孩子。”
人老了就喜欢回忆往昔,尤其是在几个儿子都不争气的情况下,那个早早没了的十一皇子就成了永康帝心中虚幻的期待。
永康帝不止一次想十一皇子若是在,他一定会是个聪明孝顺的皇子,若是他登基为帝,今后也会是个仁爱的明君。
第48章
成运昶担心永康帝陷进对十一皇子的虚幻期待中出不来,故意转移话题问道:“六皇子对微臣似乎有些意见,趁着今日微臣回京,不如和六皇子当面谈一谈?”
永康帝眼神重新变得清明,笑骂道:“你这个夯货,刚回来就想要替你儿子出气?”
“谁说的?”成运昶撇撇嘴道:“两个小兔崽子皮实得很,哪里用得着微臣给他们出气。微臣就是心疼菱菱,她长这么大都没学会游泳,若不是有人拼死相救,微臣都不知道能不能再见到她,一想起这个微臣就后怕啊,当初夫人走的时候千叮铃万嘱咐让微臣照顾好菱菱,微臣不能时时陪在她身边也就罢了,如今若是连她受了委屈也不能替她讨回公道,他日百年之后,微臣有何颜面去见夫人?”
“皇上,微臣自认对朝廷忠心耿耿,可六皇子未免欺人太甚,微臣总共就这么几个孩子,他这是想让微臣绝后啊!”
杀人诛心莫过如此!
永康帝本就对六皇子贩卖私茶不喜,如今听到成运昶这话,心中怒火更甚,道:“老六估计也是怕你找他算账,早早就收拾行李离开了洛京,不过运昶放心,朕会替你讨回公道。”
“传旨,罚六皇子今后每日抄写一百遍《卫律》,再派人打他五十大板,不许留情。”
首领太监高应提醒道:“皇上,六皇子如今还在路上。”
皇陵离洛京可不近,估计得走半个月才能到。
“那就等他到了再打,让六皇子认真抄写《卫律》,朕会派人检查,若是发现有半点敷衍,他这辈子都不用回京了,另外,将六皇子身边的人都召回京,又不是出去游玩,身边有两个人伺候就够了。”
六皇子本就怕吃苦,离京的时候带了不少人,甚至连厨子都带了好几个,就是怕吃不惯皇陵的膳食。
本来永康帝没在意这些,他本意只是想把六皇子逐出京城,来个眼不见心不烦。
如今成运昶一句话,六皇子要遭的罪会比他想象的还要多得多。
成运昶起身拱手道:“微臣多谢皇上。”
永康帝抬手让他坐下,笑道:“说起来朕也许久没见乐怡那孩子了,等宫宴的时候带她进宫让朕看看,朕可是听说乐怡似乎很喜欢小九,运昶啊,保不齐我们两个就要做亲家了。”
成运昶面色一沉,丝毫不给永康帝面子,道:“微臣的女儿还小,离嫁人还早得很,皇上可莫要生出什么别的心思。”
“哈哈~”看到成运昶这护犊子的样子,永康帝笑了,“你放心,朕不会随便赐婚,再说朕很喜欢乐怡这孩子,今后她的夫婿朕让她自己选,运昶,到时候你可莫要棒打鸳鸯。”
成运昶冷哼一声,“只要菱菱自己喜欢,微臣没有意见。”
但绝对不能是皇室中人!
永康帝笑眯眯点头,他们能不能做成亲家还真不一定呢。
……
成运昶在宫里待了许久才被永康帝允许离开,出了皇宫便翻身上马,朝着登明坊方向而去。
登明坊,成国公府
世子成晟然携世子夫人沈梦柔,二少爷成晟旻,乐怡郡主成晗菱以及大小姐成晗芙一同站在府门前,等着成国公成运昶回府。
成晗菱披着披风,手里拿着袖炉,看着空无一人的街道,嘀咕道:“皇上和爹怎么有那么多话要说?”
自从得知成运昶进宫后,他们就在门口等着,结果都半个时辰了还没来。
成晟旻也等得有些着急,低声猜测道:“可能皇上想留爹用膳。”
如今离用午膳的时间只剩下不到半个时辰。
成晗菱脸色一变,“不会吧。”
那他们要等到什么时候。
就在成晗菱担心时,空旷的街道上响起阵阵马蹄声,声音越来越近,显然是朝着他们这个方向而来。
成晗菱下意识抬头看去,一眼便看到最前面的成运昶,冻得通红的小脸上瞬间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
转眼间,成运昶到了国公府门口,勒紧缰绳翻身下马。
“儿子(女儿)恭迎爹回府。”
成运昶看看几人,哈哈大笑两声,“好,都是好孩子。”
成运昶率先看向成晗菱,摸摸胡须,宠溺道:“一年没见,菱菱又长高了。”
成晗菱抬手抓住成运昶的胡须,不满道:“爹你来得太慢,我的脸都快被冻僵了。”
“诶,别拽,”成运昶心疼地看着自己的胡须,解释道:“这真不怪爹,都是皇上非要拉着爹说话,要不是爹执意要走,皇上还想拉着爹用午膳呢,菱菱别生气,爹已经尽力了。”
成晗菱听言看了眼成晟旻,差点被他的乌鸦嘴说中。
成晗菱冷哼一声,放开了他的胡须,见他不停抚顺胡须,撇嘴道:“不就是碰了下嘛,至于这么紧张?”
成晟旻偷偷道:“爹最紧张他那胡须,也就你能碰一下。”
成晗芙走到成运昶身边,柔声问道:“爹,姨娘呢?”
成晗芙的生母梁姨娘一直跟着成运昶常驻定州,也就过年时母女两人才能见一面。
成运昶看了看她,温声道:“你姨娘还在后面的马车中,得明日才能进京……芙儿身体可养好了?”
成晟然曾写信和他说了成晗芙落水的事情。
成晗芙扬唇笑道:“多谢爹关心,女儿已经没事了。”
“那就好。”
说完,成运昶又看向两个儿子,笑骂道:“两个兔崽子,老子我回来了,明日一早,校场集合。”
因为两代国公都是武将,成国公府在前院特意腾出地方建了一个校场。
每年成运昶回府,都会在校场操练两个儿子,天不亮就得起床,还不准他们穿棉袍,就穿着一身短打,美名其曰方便他们热身。
成晗菱一直怀疑,成运昶是故意折腾他们。
不过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她和沈梦柔对视一眼,都幸灾乐祸地笑了,反正挨训的也不是她们。
成晟然对此早有所料,面不改色地答应下来,成晟旻苦着脸摇头,“爹,不用了吧,我的身手您还不了解吗?”
虽然打不过成运昶,但对于其他人还是绰绰有余。
成运昶双眼一瞪,“我听说府里一个管事受伤就是因为你?”
成晟旻瞬间蔫了,“爹,我会按时到的。”
成晗菱不嫌事大道:“爹,金帛可是清芷苑的人,我好心好意借给二哥,结果人好好地走出去,却被人抬了回来,把我都吓了一跳。”
“你听听,都把你妹妹吓到了,”成运昶冷声道:“明日晟旻的训练加倍。”
“啊?”
“你不愿意?”
“愿意,爹说什么就是什么。”
成晟旻皱成苦瓜脸,成晗菱却笑得像个狐狸。
看你还敢不敢挖走我的人!
永远不要小瞧女子的报复能力,保不齐什么时候就给你来一下。
众人说了几句话,便随着成运昶走进府里。
随后成运昶去沉香院给老夫人请安,成晗菱则回了清芷苑,等一会儿该用膳时再去前院陪成运昶用午膳。
……
清芷苑,西房
霍谨博已经知道成运昶回府的事,不过这离他太远,他现在也就能见见成晟然,还没有能见成运昶的资格。
他休养了将近一个月,伤口已经初步愈合,可以下地走一会儿,但不能长时间站着,大部分时间还是得借助轮椅。
他现在整日无事,除了读书就是练字,因为受伤而中断的练字又被他重新捡起来。
王总管给他安排的这个住处有三个房间,他的卧室在东侧间,堂屋用来待客,西侧间就被他改成了书房,他之前买的那些书都被放在书房。
看着空荡荡的书架被书籍一本本填充,霍谨博心里很满足,这些事他没有假手于人,自己一个人坐着轮椅把书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
因为坐着轮椅高度不够,基本上只填满了最下面的几层,中间和上面的几层都还空着。
书房的摆置都是按照他自己的喜好来,简单雅致,他还特意让王友山出府买了几副字画挂在书房的墙壁上当摆设,算是附庸风雅。
成晗菱看到后直言她书房收着不少名人字画问他要不要,霍谨博直接拒绝了,他就是一个副总管,说到底还是下人,没必要放太好的东西。
为了方便他在三个房间来回走动,霍谨博让人暂时把几个房间的门槛拆了,这样一来不需要王友山他们帮忙,霍谨博自己就可以坐着轮椅从卧室到书房。
受伤后无事可做,倒是让霍谨博能安心练字。
午膳后,成晗菱来看他
“爹答应我明日出城围猎,你想要的虎肉和狍子肉我会帮你带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