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更乐了。
于桂芬本来要送何熙去招待所的,结果一开门隔壁销售科的门也开了,史佳林还没走,露出头说:“我送何顾问吧。”
于桂芬正心心念念限油器呢,就把何熙交给了史佳林。
何熙挺累的,不愿意说话,史佳林也没多问,一路上陪着她到了招待所门口,才将兜里的保温桶拿出来:“没吃饭吧,别吃饼干了,我打了饭菜,还是热的,吃这个吧。”
何熙也没客气,谢了就拿着上楼去了。
她这会儿其实真没胃口,这胃在何国强家留下的病根,一不按点吃饭就胀得上,一点都不饿。不过为了养胃,她回去还是把饭盒打开了。
没想到居然是小米粥,何熙暖暖的喝了一碗,胃里就舒服起来了。
她不得不承认:史佳林是真细心,她平日里吃饭挺正常的,居然能看出来她胃不好,准备的东西都这么合适。
不过,脑子累的厉害,何熙想了想就睡着了,却不知道,这一晚上,好多人忙了通宵。
技术科。
何熙的观点和提供的技术,简直让所有人如获至宝。
如果按着何熙的改造,即便他们拿不下TS1号,厂里的T185也会成为国内最有竞争力的T185。
这简直就是在最大程度上,将T185做成了一台精致的机器。
复印着,就有人忍不住站在原地看起来,还是旁边人提醒:“哎,印完了,赶快翻面。”
他还有点恋恋不舍放下,一边翻面一边说:“你说何顾问年纪轻轻,怎么就这么厉害。又有技术又有想法,这可不是书本上能教的,这是天才吧。也没问她是哪所大学毕业的?”
这是个好问题。
大家都很感兴趣,不过有人说了:“她没提学历,可能是学历不够。”
“不该啊,她哪里像没学历,你说她是教授我都信的。”
“我记得销售那边有人说,她是江城厂出来的。按理说,没学历有本事,咱们厂里也不是没有,都会以工代干重用的,怎么跑出来了。”
“那就不知道了,不过听说江城厂挺乱的。哎,你们知道吗?原先来过咱们厂的那位何国强副厂长出事了。我听我在部里的同学说,他当年在乡下娶了个老婆,结果搭上了方海震,就离婚另娶了,现在的孩子都是没离婚时怀上的。”
这个八卦一出,倒是让大家对于何熙关注少了一些。
毕竟技术震撼远不如狗血剧情让人惊讶万分。
一时间,不少人都忍不住问:“真的吗?”“你怎么知道?”“当厂长真没戏啦?”“他怎么好意思在江城厂混啊?”“我看他人模狗样的?”
还是郑文华咳嗽了一声,大家都安静下来。
这一晚上,也就这点八卦热闹了一下,剩下的都是在各种讨论中进行。
郑文华按着何熙的布置,直接分为了三组,一组节能减排,一组改进外观,一组负责产品维修和改进。
技术科的灯亮了整夜。
而在京城,也有人的灯亮了整夜,就是何国强。
他一天前来的京城,那天听到办公室主任给厂长许燕胜定了车票,他就准备破釜沉舟再试一次。
他想主持江城厂参加这场全国柴油机厂大比武。
他现在在部领导眼里印象很差,他就是学这个,干这个行当的,部委就是天了。他换不了行当,就得改变他们的想法。
而最近部领导最关心的莫过于这场大比武。
首先,江城厂是不差,但是还有阳城厂,还有康州厂,并不是肯定能赢的。如果他带队赢了,会证明他的能力。
其次,这项目是因他而丢的,他再拿回来,证明了他的决心勇气和抗压能力。
这是非常好的机会。
所以他连夜写了一份计划,这一晚上又仔细酝酿了一夜,早上八点,许燕胜肯定要去宾馆吃早饭,他提前守在了那里。
许燕胜虽然对他很有意见,毕竟是一个厂子的,何况还有老方厂长的面子在,犹豫了一下,还是将那份计划收下了。
何国强深深地吐出了一口气。
成败在此一举。
何熙从晚上八点一觉睡到了早上七点半,其实她还想睡,只是记得要照常上班,才跟招待所的服务员要了闹钟,定下的闹铃。
要不,按着她的身体,肯定要睡到十点的。
洗漱完毕,招待所的服务员还将王主任留下的饭票给了她,何熙去食堂吃了饭,就去了技术科。
一进去就吓一跳,人仰马翻的,桌子上趴了一片。
江建中正好带饭回来,满身挂着饭盒跟何熙说:“何顾问,你来了,别吓着,我们昨天没回去,休息一下。”
何熙算是服了,连忙帮着接过饭盒放在一旁,那边江建中已经开始叫人了:“起床了,起床了,太阳照屁股了。吃饭了。”
边喊还边问:“于主任呢?刚刚还在这儿!我给她买的包子。”
一个皮肤特别白的打着呵欠说:“去洗漱了。”
江建中一顿叫喊,一屋子的人都起来了。
见了何熙就大声小声的先叫了一遍何顾问、何老师。随后屋子里就成了食堂,各种包子馅饼的味道,何熙倒是挺适应的,从大学到博士,边工作边吃饭简直家常便饭了。
她去把窗户开了,散散味,就看郑文华放在她桌子上的一份资料——大比武小组人员分配。
是昨晚上已经商量好的分工,组长是徐海信,副组长是郑文华,顾问是何熙。
节能减排组是于桂芬、江建中、葛千山、刘晓静,于桂芬担任组长。改进外观组是王玉华、洪爱书、郭天山、孙长夏,王玉华担任组长。产品维修和改进组是黄晓玲、毛爱国、胡敏、薛雨,黄晓玲担任组长。
当然,其中于桂芬和江建中还负责给参加大比武的技工进行集中培训。
何熙和郑文华两个人都没有写具体工作,显然是负责总览,哪里需要哪里去。
这是复印版,已经厂长签字了,显然昨晚徐厂长也加了班。
她看完了,就听见江建中喊了一声:“于主任,饭给你捎回来了,快点吃吧,可能凉了。”
于主任嗯了一声,何熙就听着脚步声朝着自己这边过来了,抬头一看,正瞧见于桂芬一边啃着包子一边往这边走,跟她目光对视上了就说:“何顾问,我带着胡敏去一车间,跟邬大河商量商量配合的事儿,你没去车间,跟我去认认人吧。”
这是必须的,何熙立刻点头:“行啊,你吃完饭吧。”
于主任已经一口将包子吞了,那大包子噎得她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连忙喝了两口茶,才空出嘴来,风风火火地说:“行了,吃完了走吧!”
何熙拿着包就跟了上去。
出了办公楼往西边走,就是车间了。
于桂芬就给她介绍:“前面这个是二车间,后面那个大的,是一车间。”
何熙看了看,二车间显然是时间久远了,不是一般的旧,而一车间看着就新,显然是这两年新盖的。
这一二车间的名字,恐怕不是以历史算的,而是以重要程度命名的。
路过二车间的时候,何熙还往那边瞧了瞧,这会儿已经是上班的点了,里面人不多。
于桂芬瞧见何熙看就解释:“二车间主要生产2150发动机,是六十年代的主力机型,已经很老旧了,需求量不大,现在开工率严重不足。”
何熙点点头。
很快就到了一车间,和二车间闲散的情况相比,一车间可是热火朝天。
这时的发动机生产,可不似21世纪已经大部分自动化,有机械臂帮忙,完全是靠着人工操作的。
如果仅从车间看,没有任何高大上的地方。
到处都是机床的轰鸣声,空气中弥漫着灰尘,说话完全靠吼。
于桂芬轻车熟路,带着何熙一路向前,还跟人打着招呼,问着邬大河在哪里?
何熙大部分名字都没听过,不过也有熟悉的,比方说昨天提起的吴太高、张慧丽、罗小军和高长虹。
她就记下了样子。
很快到了装配线,刚刚有人说邬大河在这里,不过何熙看了一圈没瞧见人。
于桂芬则直接跟一个瘦瘦小小的工人说起了话:“杜勇,邬主任呢?”
何熙又对上了号,杜勇是昨天郑主任提过的那位很棒的装配工。
杜勇是个开口先笑的人,露出大白牙笑着说:“于主任啊,邬主任上厕所了。一会儿就过来,你等等。”
于桂芬哦了一声,站一边了,倒是有人不停开始打量何熙,毕竟她实在是太显眼了。
有人忍不住问:“这是新来的技术员吗?没见过啊!”
于桂芬一听就聊起来了:“不是,这是何顾问。”
顾问可是够唬人的,不过工人却不信:“她才多大,能当顾问?”
这又不是秘密,于桂芬就把大比武的事儿说了,这可是大事儿,一听大家都感兴趣了,连忙问:“什么时候比?装配这块肯定是老杜吧,别人也不成啊。”
杜勇倒是沉稳笑着说:“咱就是一块砖,厂里哪里需要哪里搬,反正我听安排。”
于桂芬就喜欢杜勇这性子:“老杜这话爽快!”她还普及了一下这次大比武的重要性:“如果能赢,TS1号就可能落户咱们海州厂了。那可是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到时候,海州厂肯定能成为一流厂!”
这个大家都喜欢。
这代表着工资高奖金高地位高。
而且,这时候的工人谁不爱自己的厂子,谁不想自己的厂子好?!
于桂芬这么一说,连杜勇都激动了:“哎呦,那可太重要了,必须得赢!”
“就……”于桂芬还没说完,就听见有人插了一句:“于主任怎么过来了?”
这声音听着陌生,何熙扭头看,就瞧见一个白胖子走过来,不是邬大河。
胡敏在旁边小声介绍:“这是一车间的副主任刘海涛。”
于桂芬恍然不觉,连忙问:“邬主任呢?”
刘海涛说:“他有事出去了,有什么事跟我说一样的。”
于桂芬就立刻将带来的分组计划给他了:“刘主任,我们技术科加了一夜班,把计划都弄出来了,你们一车间可得配合。现在节油啊外观啊还有产品其他的改进还没落地,这个要等一等。现在要紧的是,把参赛的技工集中培训一下。”
“我们列了五个人的名字,你看着谁合适,也可以加上一起培训,别超过十个人。”
“时间就是晚上下班后,七点到九点,大家加个班。”
于桂芬说完就等着刘海涛回应了,哪里知道,他看了一眼后就笑了:“于主任,你们这够快的。按理说,厂里这么大的事儿,我们一车间怎么也要参与,可是……”
他这一可是,何熙就知道有问题了。
其实昨天的表现看,邬大河就不会痛痛快快配合的。
“你怕是不知道,省里几家农场统一订购拖拉机,咱们有两百台的生产任务,我们哪里有空啊。”
“这事儿我知道啊。”于桂芬也不愿意了,直接指了出来,“可这200台的交货时间是八月前,这还有三个月呢,怎么就紧吧成这样了。再说,我们又不是把你们全车间人调走,就几个人,你们就不能生产了?”
刘海涛就笑了:“你别生气。这看着是挺松快的。可生产这事儿你也知道的,万一哪天机器坏了,万一哪天有别的任务,我们赶早不赶晚。”
那边杜勇也听不下去了,直接插嘴:“这事儿是大好事,再说也不占用上班时间,选上谁,我们加班不就行了。”
刘海涛看着杜勇直接说:“抽调这几个人倒是没事,到时候他们一对改装任务下来,不占生产线吗?杜勇,你为厂子里着想,我也是为厂子里着想。”
“刚刚于主任的话我听了,我觉得,这事儿啊,看着香,其实离着咱们远着呢。阳城厂,江城厂,咱们哪个比得过。这边耽误了生产,结果还没赢,你们干部工资可是照发,我们工人呢,奖金可是要扣掉的。”
“这么多人,指着奖金吃饭呢。我得负责任。”
他这一说,原先还觉得这事儿挺好的工人们,就没有出头的了,甚至杜勇想说点啥,也被人拉住了。
赢了的确好,可涉及到奖金工资那是真不行。
尤其是刘海涛还挑起了一个对立。
干部的奖金和工人的奖金是不同计算方法的,技术科拿的平均奖,那是雷打不动。可是车间拿的是效益奖,跟利润挂钩。
谁愿意冒自己的险?
于桂芬是真怒了:“刘海涛,这可是厂里的任务,你推三阻四干什么呀?”
刘海涛也说了:“你也说了是厂里的任务,厂子是全体职工的厂子,那不得要职工同意啊。”
“我问问,你们谁愿意去?没关系的,谁去都可以,不过我这边可是要人顶了你的班了,省的生产完不成。”
前有奖金威胁,后有工作不保,谁敢出声。
这么大嘈杂的车间,愣是静了下来。
等了一会儿,刘海涛才无奈地说:“我也不是不让,你看都不去,于主任,你也说了全厂的事儿,要不,你找找别人?二车间也挺好的。”
后面一句话,他说的可是言不由衷,脸上的嘲讽意味特别明显。
于桂芬都气笑了:“你这么威胁,谁敢应?”
刘海涛这会儿脸啪嗒掉地上了,黑着脸说:“于桂芬你可不要污蔑人,我什么时候威胁了,不行,你得跟我到厂长那儿说清楚去。你这是血口喷人。我好好的一个主任,为了工人着想,分析了利弊,你凭什么说我威胁?我哪句话说的不对?”
“走!”他说着,还真要拉于桂芬。
何熙直接上前一步挡在了他面前,刘海涛这才第一次正视她:“何顾问吧,这没你什么事,你别挡路。”
何熙说:“我挡于主任不是为了不去厂长那儿,我只是觉得你拉扯不好看而已。去啊,为什么不去?走!这里这么多人,这么多耳朵眼睛,把话说一说,厂长自有公断。”
刘海涛也就是一闹,哪里想到何熙真去,他能去吗?
他就笑了:“我哪里会真拉扯,我就是生气。算了,我们生产任务忙,你们赶紧找别人吧。”
说完,就头也不回离开了。
何熙于是又往工人那边看了一眼,可大家显然都有点惧怕,没人主动。就是杜勇想说点啥,愣是被他后面的工友拽住了,结果什么也没说。
等着出了一车间,于桂芬就气呼呼的说:“我要去厂长那儿告状,他邬大河怎么能这样?”
何熙说:“关邬大河什么事?他出面了吗?我们去告状,充其量将这个副主任记个过,到时候还是邬大河管理车间,没用的。他不想参与各种法子都有。”
于桂芬忍不住说:“那就不落地了?”
何熙说:“落啊。我们去二车间。”
于桂芬有点担忧:“二车间行吗?他们……”
话音没落,就瞧见步镜音正等在一车间门口不远处,瞧见她俩,立刻迎了上来:“何顾问,我想了一晚上,虽然二车间能力是差点,可这种事我们也不能落后。我跟您请缨,让我们也试试吧。我们当个备选也愿意啊!”


第27章 三章合一
步镜音说的特别诚恳:“这事儿还是以一车间为主,我们这边技术一般,也不是生产T185的车间,了解也不如他们多。但是,我们车间也有不少厂里的老师傅,还带了几个徒弟,总不能越来越差吧,我们跟着学学。”
何熙倒是喜欢步镜音的态度。
不吭不卑有理有据。
她就点了头:“走吧,去看看。”
步镜音立刻在前面带路,一路上都在介绍二车间:“现在有工人400多名,焊工铣工、钳工我们都有八级工的。”
于桂芬显然不是很想让二车间上的,趁机提醒了一声:“你们是有,可跟没有没区别。钳工张师傅静脉曲张的厉害,下肢水肿都站不稳当,早就不上一线了。铣工赵广鑫倒是年轻力强,天天带着徒弟出去干私活,厂里记了大过都不回来。焊工余师傅倒是肯干,技术也不错,可她不是刚生了没多久,休产假呢?”
何熙这算是明白了,为什么一车间这么火热,这些八级工还留在二车间。
整个一老弱病残啊。
步镜音也有点不好意思,毕竟拿不出手,不过还是很坚持的:“张师傅不能久站,他也带了徒弟,王昕挺好的,学的不错了。余师傅的确休产假呢,不过也快结束了,这个月就回来上班。至于赵广鑫,我叫他。”
“而且,我们还有点小东西,给何顾问看看。”
“什么东西?”何熙挺感兴趣的。
步镜音就说:“就是张师傅研究的呼吸器。前一阵子T185总出故障,一车间那边忙不过来,张师傅帮忙检修了几台,发现这机子烧机油太厉害了。他听徒弟王昕说,国外的柴油机都有呼吸器,他自己就琢磨了一个,我们找了一台维修的T185试了试,真挺管用的。”
何熙眼睛都亮了。
呼吸器其实到了她的年代还在用。
她之所以忘了这事儿,是因为现在呼吸器还不普及,到了83年左右,国内才开始第一代呼吸器,是塑料做的,非常简易,自然通风。而她的年代的呼吸器已经变成了强制通风,叫做曲轴箱强制通风,或者PCV系统,不叫这名字了。
恰好落在盲点。
何熙连忙说:“走,看看去。”
于桂芬本来觉得不行,可听到这个呼吸器也挺感兴趣的,还有何熙愿意去看,步镜音也挺着急的,想了想终究没再说什么。
反正何熙看了也不会应的。
就算跟一车间硬磕都比在二车间选人强。
更何况,一车间邬大河是难办,可徐厂长在呢,再难办他最多消极怠工,也不能阻拦这事儿。
说着,就到了二车间。
其实无论一车间还是二车间,跟21世纪的工厂相比,实在是差距太远。但还是能看出两个车间的差距。
一车间房子是新的,机器上线没几年,人也多,各个都在忙碌,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二车间的厂房得有几十年了,机器老旧破,人明明不多,看着还有不少闲着的,完全开工不足要落败的样子。
步镜音应该在二车间人缘不错,他一进来,就有人不停地打招呼。
当然,和一车间一样,大家也很好奇的看着何熙,毕竟不认识又年轻漂亮。
不过,步镜音没有深入,而是脚步一拐,就带着他们进了办公室,里面居然做了七八个人,都穿着工服。
他一进来,除了坐在最角落的一位年纪挺大的师傅,都呼啦啦站起来了,个顶个的小年轻。
居然都提前准备好了?
步镜音连忙介绍了何熙,然后才跟何熙一一介绍眼前人:“这位张师傅,我们的八级钳工,一切机器搞不定的零部件,都是张师傅手中制作的。”
何熙连忙打招呼:“张师傅您好。”
张师傅是那种何熙熟悉的,实诚又憨厚的技术工人,一边问好还解释:“不是拿大,是我腿真站不起来,这几天厉害了。”
何熙连忙说:“没事,我听说您研究了呼吸器,等会带我看看吧。”
张师傅连忙说:“就是个小玩意,就在这儿呢,我给你讲。”
何熙一看,好家伙,这二车间居然搬了一台T185在办公室,准备好了。
张师傅挥了挥手,就有两个年轻的小伙子过来,将他搀扶起来了,何熙瞧着他那腿是真厉害,颤巍巍的走到了这台T185跟前,冲着何熙说:“就是用塑料管,拧在齿轮盖通风口的螺丝上,然后将一头接在进气管上,就可以排出废气了。”
“不过这种简易装置,很容易滴油。就是个小想法,我听步主任说,咱们厂要大比武,能改进一点是一点。”
这才是这个时代工人的风貌!
何熙感动的不得了:“哪里是小想法,这个作用大着呢,不仅仅能节省机油,更重要的是防止机油变质,渗透。您太厉害了。”
张师傅没想到何熙这么懂行,露出了笑容。
这边谈的高兴,步镜音趁机介绍七位年轻人,总之一句话,就是二车间所有的精英都聚集在这里了。
有老师傅们一致认为学得好又有灵性的王昕,有虽然不怎么灵光但干活特别细致的张薇,有学历最高的高中生周一南,等等。
用步镜音的话说:“厂子里的活我们有其他人干,保质保量,这些孩子们就跟着旁听学习一下就行。这些孩子都是深入了解过的,个个爱学习品质好,怎么用都成。“
即便于桂芬觉得二车间不行,可也被这诚意满满感动了:“这真是掏家底了。“
倒是刘海涛扬长而去后,并没有真离开,还有人帮忙盯着何熙和于桂芬呢,听着对方说她俩居然跟着步镜音走了,刘海涛都乐大发了。
他跑去办公室找邬大河第一句话就是:“这两人是傻子吧。就二车间那堆老弱病残,他们能干什么?“
邬大河还准备过几招呢,何熙看不出来,于桂芬可不好惹,没想到这么简单解决了。
邬大河也乐了:“那就让他们跟二车间一起弄吧。这事儿本来就这样,咱们厂跟阳城厂和江城厂比,就好比二车间跟咱们车间比一样。你说,翻了天他能赢吗?”
“那肯定不能呢!”刘海涛这个可是信心十足,“咱们要人有人,要技术有技术,二车间有什么呀。”
“不过,”刘海涛挺担心的,“老徐那儿怎么办?他肯定不愿意。”
邬大河身体往前一倾,小声说:“老徐就是个莽夫,有王厂长呢,怕什么。”
刘海涛一想也是,放心啦。“那咱们就等着二车间得奖了?!”
“等着吧,太阳打西边出来差不多。”
何熙又仔细问了问这七个年轻人具体是什么工种,又出了题让他们展示了一下,随后就回技术科了。
这会儿郑文华也回来了,瞧见他们三个就问:“怎么才回来,安排怎么样?”
于桂芬憋得那肚子气,终于能吐一吐了:“不怎么样,邬大河躲出去了,让刘海涛来恶心人,说他们生产任务重,有心无力。”
郑文华倒也没太讶异:“他就这性子,我去跟徐厂长说说。这事儿是为了全厂,利弊都说清楚了,他没权利反对,直接下文件。”
说着,他就站起来了,不过还对何熙说:“徐厂长找你,你跟我一起去吧。”
大概是问问她各方面进度的事儿,何熙应了一声,拿着笔和笔记本就跟着过去。
徐海信瞧见郑文华也跟来了,就知道有事要汇报:“怎么了?”
郑文华就把一车间拒绝的事儿说了:“厂长,咱们厂的确是差一些,就因为这个,所以得全厂齐心合力,邬大河这也太过分了。”
“去找他说,肯定又是一堆推脱,说到底就是觉得没希望不想出力,没打仗呢先想败了,就想窝在舒服的地方过小日子,这种人,怎么能干好?”
徐海信看了何熙一眼,却发现何熙这个亲历者脸上倒是没什么怒色,甚至挺平静的,他想了想就说:“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
郑文华虽然在办公室里说要下文件,可这话不能直接说,不过他觉得大差不差,徐海信一向是杀伐决断的人,不会任由邬大河乱搞下去的。
所以很放心的走人了。
等着门关了,徐海信直接问何熙:“你怎么想的?”
何熙就说:“一车间的确是最好的方案。不过我觉得强扭的瓜不甜。”
徐海信直接双手放在了桌子上:“你说说。”
“我们基础薄弱,只有一个月时间。如果选择一车间,邬大河表面答应,内里肯定各种方法消极怠工,还要去解决他的问题。我不想把时间花在内耗上,最好的办法是不用。”
“从一车间出来,我们跟着步镜音去了二车间,我喜欢二车间的氛围。”
徐海信直接说:“二车间各方面都差一些,也没有很好的装卸工。我们本来就不强,再不用厂里最好的工人,怎么能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