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色橄榄树小说上一章:第10章
  • 白色橄榄树小说下一章:第12章

  她觉得自己走火入魔了,一丝小细节都足够美化他。

  她当晚就剪好了视频,发送回国前先拿去给罗战检查。

  第二天一早她去驻地,特地绕过操场,一路低着头仿佛不愿意看到任何人。

  罗战看完视频挺满意的,没有需要修改和减掉的地方,除了处小细节:“这称谓是军官,不是警官。要说更细一点儿,是李少尉。”

  “不好意思。”宋冉赧然,没想到自己竟犯了这样的低级错误。

  罗战毫不介意,看完最后一小段李瓒的采访,还开玩笑:“这段播出去,怕是有一堆小姑娘要来打听他。”

  半月前,宋冉的某期视频里有一位军官长得不错,播出后电视台收到不少电话。一时成为笑谈。

  此刻视频里的李瓒,端正英俊,亲近温和。台里电话怕是要打爆,但打爆也没用。宋冉想,人家有女朋友了。

  她很快将视频资料发回国内。没多久就收到主编回复,说内容非常好。

  这星期的固定任务完成,她有了几天的喘息空隙。

  一连三天,宋冉一次都没再去驻地,连驻地附近的街道都避开了。

  周末那天,她上了趟街,放松心情,也顺便为《东国浮世记》找素材。

  因是周末,街上行人不少。大小店铺都开了张,巴扎集市里头堆满了布匹香料香粉手工艺品,色彩斑斓冲击着行人的视觉。

  宋冉在摊子边徘徊,发现物价比一月前翻了一番。商人们看见外国面孔纷纷热情招徕——现在的日用品本地人几乎买不起。

  然而宋冉是个贫穷的外国人,只能拍拍照片。小贩们也不介意,竟还对着镜头挤眉弄眼,畅快大笑。

  宋冉出了巴扎,经过一处寺庙。庙宇里头不少人跪拜祷告,有人诵着经文。她听不懂,却也脱了鞋进去,托着腮坐在光滑的五彩石地板上,蹙眉思索。

  恢弘的大厅,布满壁画的柱子,虔心祈祷的平民……高高的穹顶外是破旧的居民楼宇。

  宋冉发现自己是一个旁观者,或许能体会到这一刻的肃穆和悲凉,却无法对他们平静生活下的枯等和绝望感同身受。

  又或者如萨辛所说,她和那些外国人一样,更像是体验者,体验他们的绝境,观察他们的苦难,怜悯并同情,然后回家继续快乐生活,仅此而已。

  石地板的凉意沁到她腿上,她起身离开。

  走出寺宇,刺眼的太阳照在她脸皮上,针扎一样。她用力搓搓脸颊,抬头看见前方一片灰败中出现一道蓝绿色的迷彩。

  几个巡逻的中国维和兵站在阴凉处喝水聊天,稍事休息。

  宋冉一眼就从人影中分辨出了李瓒的身影。

  他很放松地斜站着,显得腿愈发长了。手里拿着瓶喝了一半的矿泉水,另一手把玩着瓶盖,轻轻抛起又接住。他注视着他的同伴,听他们讲话,听到有趣处,他笑起来,笑得露出白白的牙齿。

  笑到半路,他无意往街上一回望,看见了宋冉。他稍稍一歪头看清楚了她,许是心情不错,他笑着挑了挑下巴向她打招呼,拇指捏着小瓶盖朝她挥了挥手。

  那么烈的阳光,那么压抑而沉闷的一座城,他的笑像是黑白世界里的唯一一抹色彩。

  宋冉毫无防备,一颗心像被什么温热而有力量的东西撞上了,撞得严严实实,逃也逃不掉。

  可她想逃,想装作没看见,想转身就走,可他们一群人都发现她了,纷纷招手:“宋记者!”

  宋冉只好微笑走过去。

  “宋记者,这么巧?”李瓒笑问。

  宋冉也笑,目光扫一遍所有人:“出来逛街。”

  “逛街背这么重的包?”李瓒指了下她背后。

  她抬头迎视他,抿唇:“怕万一需要嘛。……你们怎么在这儿?”

  “巡逻到这儿了。休息会儿。”士兵江林说,“宋记者,怎么这几天都没看见你啊,跑哪儿去了?”

  “有别的采访任务,……还有好多稿子要写。”

  “是吗?几天不见,都想你了。”江林开玩笑。

  宋冉被逗乐,扑哧笑:“胡说!”

  “真的。”年轻的士兵们都起了哄,“有空的话多来找我们玩儿啊。”

  李瓒在一旁慢慢喝着水,没讲话。

  聊了没几句,士兵集合拢来,要继续巡逻了。

  大家纷纷跟宋冉告别,李瓒落在最后边,经过她身边事,招呼了句:

  “走了。”

  他递给她一瓶没开封的水,宋冉条件反射地接住,没来得及说谢谢,他已擦身走过,又回头交代一句:“别往不熟悉的地方跑。”

  宋冉捧着水,“哦”了一声。

  她的确渴了,拧开瓶盖,灌了大半瓶下肚。

  回头看,李瓒还没走远。

  他拎着一只矿泉水瓶往寺庙方向走,一个讨饭的小孩儿迎面走过,仰着脑袋和他说了句什么。小家伙还不到他大腿高。

  李瓒停下,弯下腰问他要什么。

  小孩儿光着脚,头发一团鸡窝,衣着褴褛,伸着脏兮兮的小手,指了指他手里的水瓶。

  李瓒把水给了他,就走了。

  走开几步他回头看,小孩儿站在原地费劲地拧瓶盖。

  他又走回去,给他把瓶盖拧开。

  小孩儿两只小手捧着水瓶,仰着头咕噜咕噜喝水。

  宋冉从相机里抬起头,只看到李瓒远去的背影。

  她心里静悄悄的,转身就走;突然一个男子从她面前横冲而过,差点儿撞上。

  她吓一大跳,那男子却没道歉,反而回头狠厉地瞪她一眼,火速登上了路旁停靠的面包车。

  宋冉被那眼神吓到,直觉不对。

  但车已朝寺庙那边开去。寺庙门口有很高的石阶梯,还有加罗城的东国巡逻兵。可……过了寺庙再往那头去,是大巴扎集市,全是人。

  宋冉怕自己太敏感了,但如果……

  她看着那辆车远去,情急之下,当街大喊:“李警官!车!”

第15章 chapter 15

  李瓒回头,只见街上车来车往,几辆车迎面而来,车速正常,并无异样。

  “那辆车!”宋冉又喊了一声,奋力跑来。

  李瓒迅速扫视所有车内的驾驶员,一辆接一辆,他飞速辨认。

  仿佛是出于天生敏锐的嗅觉,他目光从小轿车驾驶座上扫过时,察觉出了异样。

  车内的黑衣男子与他对上目光,电光火石间,两人都有所警觉。

  李瓒抬手示意他停车,另一手摸到腰间。黑衣男子一刹间踩动油门,而李瓒转瞬间拔枪、瞄准、扣动扳机。“砰”,小轿车右前轮胎被打爆!

  车子猛地倾斜转向,撞向李瓒所站的路边。黑衣男松油门,控制方向,再踩油门欲逃上大道。车辆转离那一霎,李瓒两三步冲上去,纵身一跃跳上车前盖,“砰”地一声开枪,挡风玻璃炸开半截,李瓒滚进驾驶室。回头一看,后座上装着炸弹。

  袭击者拔枪瞄向李瓒,李瓒挡掐住他手腕要卸他枪。但对方也不是吃素的,力量惊人,两人扭打较量成一团。

  “砰!”

  剩下半截挡风玻璃爆裂开,碎玻璃飞溅,划伤两人的脸。

  血腥味激起男人的斗志,彼此都红了眼,手上更加较劲,油门一踩到底,在街上横冲直撞。

  庙宇门口的东国兵冲上来阻拦,李瓒吼了声:“炸弹!”

  士兵不敢朝车上开枪,只能打轮胎。

  汽车疯狂颠簸,毫不减速,一路冲进大巴扎。

  商人、小贩、顾客尖叫着四下逃窜;布匹、香料、烤饼砸满车身。

  袭击者的目标正是周末拥挤的集市,一冲进人群中央就猛踩刹车,惯性将扭打的两人甩撞在轿车控制台上。

  袭击者扑打着去抓摁炸弹按钮;李瓒扳住他执枪的手,一拳重捶在他脸上,黑衣男往后一仰,手中的遥控器飞上控制台,干脆双手抓枪去打炸弹。李瓒死死扼住他手往上一扭,“砰!”,子弹打破车顶。李瓒扼制着他的手,一脚踹到控制台上,遥控器从破碎的挡风玻璃里飞出去。他又一脚猛踹袭击者膝盖,后者惨叫一声。李瓒趁机踩向油门,汽车重新加速,在大巴扎里继续冲撞向前。

  宋冉赶到集市天棚里头,只看见汽车轧出一摊混乱破碎的路,冲出了大巴扎。而人们瑟缩地挤在那条“道路”两旁,惊魂未定。

  宋冉踩着一地的货架木头香料布匹,狂奔出去。

  她听见一连串的枪声,一声声穿透她的心。

  这条路太长了,尽头的集市出口白光一片,那是室外灿烂的阳光。她竭力跑出去,却在冲进烈日下的那一瞬,听见远方轰然的爆炸声。

  她面前的这条街安然无恙,人们惊恐地望着天空。

  车已经开出几条街了,看不见爆炸地。

  宋冉的心猛地往下坠,拼了命朝那方向跑。

  她跑了不知多远,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那是一处小商店街,赶来的政府军已拉起警戒线。宋冉想进去看,但不被允许。而四处涌来的各国记者们提醒着她:要开始工作了。

  她用力闭了闭眼,让自己先稳定住情绪。

  她和其他记者一样出示了记者证,但只能在外圈报道。里边景象太过血腥。除了本国的几个记者,其他人不得靠近。

  宋冉在一堆外国记者中占到一个无视线阻挡的位置,迅速支好各类器械,同国内进行卫星连线。

  信号连接的过程中,她扫视周边的环境。

  街道被炸得稀巴烂,燃烧的垃圾和衣物满地飞滚。那辆车已炸成燃火的废墟,离炸弹最近的两家商铺被炸成黑窟窿,门板上墙壁上火苗飞舞,士兵拿着灭火器在灭火。

  街心中央,几具尸体横七竖八躺着,有的肢体已分解开,血腥味满街飘荡。军人和医生在人堆里寻找着还有救的人。死去的成了被弃者,没空去管。

  宋冉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愤怒,恶心,悲痛,无助……胸腔内各种情绪翻涌。她双眼通红,几欲作呕。

  可耳机里传来前方讯号:“宋冉?听得到吗?宋冉?”

  她迅速回头,咬着牙瞬间调整好状态,对着镜头连线完毕,开始清晰陈诉:

  “当地时间九月十日上午十点三十二分,东国中南部加罗城发生一起自杀性爆炸袭击,确切伤亡数字需等官方公布。目前还无法推断自杀者来自哪方势力……”

  她身边一排外国记者,纷纷在跟自家电台通讯。大家互不干扰。

  宋冉口播完成,又传送完现场影像后,耳机里传来信号切断的声音。

  她准备收拾器材,却正好看见清理尸体的士兵抱起一个小孩子放去路边摆好。那孩子小小一只在士兵怀里,仰着头,小手小脚垂吊着,像只破布娃娃。

  士兵将他摆在路边,摸摸他的头,转身去抱别的尸体。

  宋冉吸一口气,扶着三脚架撑住自己,深深弯下腰。

  她勉强支撑着站直起来,这时,几个熟悉的中国兵出现,在帮忙搬运尸体。那股深深的恐惧再度涌上心头。

  宋冉突然朝警戒线内冲去,立刻被东国兵拦住。她眼看着士兵们仍在给那辆燃烧的车灭火,急得不行,正巧有个中国兵走过,她一把抓住他,问:“李警官呢?他在不在车里?!”

  “谁?”

  “李少尉。李瓒!”

  “送去医院了。”

  宋冉脑子一懵,转身就跑。

  三十八度的高温,一公里的路。她背着重重的器材包一路跑到尽头,冲进医院。

  四周一片混乱,到处都是伤者,血肉模糊的,皮开肉绽的,断腿断脚的。

  孩子的嚎哭声,大人的惨叫声不绝于耳。医生护士人手不够,四处扯着绷带喊叫着找帮手。

  宋冉脸上已全是泪和汗,她满医院地找,找一个中国人,哪怕随便一个中国人。

  目光所及之处,那些受难者的伤口仿佛在她身上对应的部位撕裂着。她快疼死了。

  她路过一个盖着白布的人,颤抖着掀开去看,又吓得迅速阖上。

  “对不起!”

  到处都是哭声,她也跟着哭,一边哭,一边拨开重重人影去寻觅。

  终于,在走廊尽头出现了熟悉的迷彩服和军靴,还有那衣服上鲜红的国家标志。

  那士兵躺在移动病床上,整个人在抽搐,两个医生摁着他的胸口给他止血。

  宋冉冲过去,是江林。他胸前血肉模糊,人却还是清醒的,痛得整张脸都扭曲了。

  宋冉整颗心被撕扯了一道,不敢多看,捂着嘴转过身,眼泪不止。

  泪眼模糊之际,却见李瓒拎着一包绷带站在几米开外。

  他脸上破了几处伤口,衣服上也沾着血,但人看着没什么大事。他有些吃惊地看着她:“怎么了?”

  宋冉望向他,张了张口,却一句话说不出来,扭过头去,眼泪就哗哗而下。

  李瓒原地站了两秒,走上前来,看看正在接受治疗的江林,再看看哭得不成样子的宋冉,愣了半晌,又低声问了一遍:“怎么哭了?”

  宋冉垂着脑袋不回答,胡乱抹一把眼泪,转身就跑了出去。

  ……

  宋冉坐在医院后门的台阶上,脸上泪痕已干,沾满烟灰尘土。

  后门的街道上人来人往,看上去一些都很寻常。

  一个男人跨坐在摩托车上,跟路边香料店里的老板聊天;一个女人牵着一对儿女走过,小孩子欢快地唱着歌;公交车站旁,两三男女等着车,表情漠然。

  大家早有准备。这一天迟早要来。

  叛军和恐怖分子势力已渗入南方。

  能逃的早就逃了,留下的都是走不掉的;无钱无势,毫无退路,只能漠然站在原地,等待命运的降临。

  身后传来脚步声。

  李瓒走下台阶,坐到她身边,递给她一小块沾了水的绷带。

  她仓促看他一眼。

  “擦擦脸。”他说。

  宋冉擦了擦被泪水糊住的眼睛,又把脸颊抹了一遍,白色绷带很快沾满灰土。她低着头不说话,很难过的样子。

  李瓒看她半晌,又看向远处,轻声说:“江林没事了,你别担心。”

  宋冉撕扯着手中的绷带,心里千回百转,却无话可说。

  满心哀怨,纠结成一句:“我是哭今天每一个受伤的人。”她卷着手中的湿绷带,一下一下用力擦着脏兮兮的手指,说,“今天……太惨了。”

  “以前没见过。”

  “没有。你呢?”

  “上次来撤侨见过。所以……”

  “什么?”

  “想能不能做点儿什么,让这一切早点结束。不过……”他极淡地弯了下嘴唇,那笑容却没有半分笑意,反而有些苦涩。后面的话也没说完,撂在那里。

  宋冉安慰:“今天虽然伤者多,但死者少。如果在集市里爆炸,恐怕后果不堪设想。……你救了很多人。”

  李瓒轻轻摇了摇头。

  他没能拆掉那枚炸弹。他打死袭击者后,跳去后座打算拆弹。但那人有同伙,他们开车追上来朝车内开枪。李瓒别无他法,只能弃车滚下去。最终,子弹引爆了炸弹。

  他心里也不平静,想说点儿什么。但医院后门被推开,士兵A探出脑袋:“江林包扎好了,没事儿了。”

  “好。”李瓒起身。一旁宋冉也站起来,她有点儿腿麻,起身时不小心晃了一下。

  李瓒下意识伸手去扶她,可她手臂一缩,装作无意地躲过去了。

  他的手在空气里晾了半秒,慢慢收回来。而她已走进医院,去看江林去了。

  走廊拐角的另一头,战友们围在江林身边问候,宋冉也轻声安慰着他。

  拐角这头,李瓒靠着墙壁,低着头,拿棉球一下一下擦着手上的伤口。

  擦了好一会儿,他拧着眉心抬起头,将脑袋靠在墙壁上,默默望天。望着望着,沉沉地吐出一口气来。

第16章 chapter 16

  “你说什么?”罗战站在医院后门的台阶上,对李瓒刚说的那句话惊诧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