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啥啥没有,就那么点子品相不好的东西,也巴巴地当成宝往殿下跟前送,打量着殿下堂堂皇子,还稀罕这个不成?
不过这送东西也分人。
比如说如果换成岑先生,郑将军这些殿下的亲信,那他们肯定不敢怠慢了。
所以郑福虽只拎了个普通的木桶,桶上盖着块布,看着很简陋,但所到之处,还是挺受欢迎的。
郑福熟门熟路地来到了后厨,寻着了专门给殿下做饭的大厨牛师傅。
“牛师傅,这是我们将军才得一点子瓜菜果子,送过来给殿下尝个新鲜,您看着安排吧。”
“这个红果子,叫西红柿,能生吃的,酸甜口的,最是开胃。”
郑福说到这儿就想起来蹭吃带拿的任副将。
明明总在暗地里头给自家将军使点小绊子,表面上却装得比谁都亲近,还一点不见外,吃啥啥没够!
本来就十八个红果子,就叫他干掉了八个。
余下将军吃了两个,还余下八个,倒是想着老家的老夫人和夫人都没吃过这种新鲜果子,还想着给她们捎回去。
还是他跟郑喜两个人赶紧力劝将军打消了这个念头。
这果子一看就是成熟的,而老家凤兰县离着这边有几千里地呢,等大老远地送过去,这果子都该长毛了!
郑良一听也是,既没法给他媳妇和老娘,那就往三皇子殿下这边送吧。
说起来三殿下也怪不容易的,堂堂一个皇子,在京城里被排挤得来到这个穷乡僻壤,吃穿用度都落了不知道多少层……之前还没平定五县的时候那才叫一个难!
就现在这个大厨,还是住在京里的三皇妃心疼三殿下,特意和着一批伺候上的人手送过来,这批人手把那宅子打理了一番,这才略有点模样了。
“这个土色的圆家伙叫土豆,看着不起眼……吃着嗯……也还行。吃的时候得削了皮,煮熟烤熟都行!不过有一个千万得注意,这皮上头要是长了芽,那可就带了毒,再不能吃了!”
郑福说完了珍贵的红果子,又顺带提了下红果子下头放的土豆子。
土豆看着不起眼,吃着……也不起眼,他昨儿就削了皮煮了一个尝了尝,都没啥味道的。
就他家将军的口味,那是无肉不欢,偶而才搭配点小菜,土豆这种淡不啦叽的东西肯定不得将军喜欢……不过既然是王大郎送来的,而将军又对其高看一眼,他还是把煮过的土豆盛了个和饭菜一起端上去。
果不其然,将军就尝了一口,再没动过。
他之所以把土豆也送来,是因为只有八个红果子看着怪寒酸的,那么大的一个桶……底上也得垫点啥是吧?
牛师傅听得满脸带笑。
王妃娘娘让他来这边,就是为了伺候好殿下的饭食的,这两天殿下有些胃口不佳,正好红果子就能派得上用场。
“这可真是巧了,我正惦记着寻点什么做开胃菜呢。”
郑福把东西送到了,而且牛师傅又领情,他这任务就算完成了,同牛师傅唠嗑几句就告辞走了。
牛师傅能当王府的大厨,自然见多识广,大泰朝那些珍奇的食材他不说能全认得吧,也能弄个七七八八。
但郑福这两样东西,他还就真没瞧过!
他一手拿个红果子,一手握个土蛋子,就琢磨上了。
郑福说红果子能直接吃的。
牛师傅洗了一个就直接咬了下去。
当大厨就是这点好,甭管多珍稀的东西,都得经过他们的舌头。
牛师傅眼前一亮。
这个味道……绝了!
苹果山楂桔子这些都是酸的,可那个酸,酸过头了就没法吃了。
但这果子酸是酸的,却不让人难以下咽,正是恰到好处。
这果子生吃就很好,也没必要蒸煮,牛师傅就洗了两个摆了一盘,让厨房的小内侍给送到书房去。
还剩下五个,牛师傅就小心地收好,准备等下回再摆盘。
至于那大半桶的土色的蛋子,牛师傅削皮蒸了一个,煮了一个,又烤了一个。
身为大厨,有了新鲜的食材,自然是要摸索尝试的。
小内侍端着盘子走进灶房,就看着牛师傅坐在桌边,面前的小碗里有三份东西,颜色微黄,也没什么香气,看不出是个啥东西来。
“牛师傅,殿下和岑先生一人尝了一个,说味道不错,若是还有,下午就再上两个。”
“咦,牛师傅你这碗里的都是啥?萝卜?”
“来来来,你也来尝尝!”
牛师傅热情地取了个小勺子递给小内侍。
这三样他都尝了,是能入口的东西,什么怪味都没有,可就是因为,自然也就没有香甜的感觉。
“这是啥呀?吃着有点像稠稠的面糊糊!”
“咋样,好吃还是难吃?”
“倒不难吃,可就是……就是太淡了。”
如果是饥不裹腹的灾民,得了这个肯定当做宝一样,可小内侍是和牛师傅一起被王妃送来的,他总两头跑腿,还兼任着试菜的重任,这口味也就刁了。
小内侍眼睛一转,“牛师傅你不会想把这个送到殿下跟前吧?这可不行的,殿下这两年虽饮食清淡了些,可也不能这么清淡吧?”
牛师傅就笑了。
“那哪儿能呢,这不是郑将军让人送来了两样稀奇菜蔬么,我就琢磨着看看能不能想出点花样来,给殿下换个新鲜的菜肴。”
小内侍也笑了,“要不您是王妃娘娘最信重的大厨呢,厉害厉害!”
被大厨和内侍嫌弃味道太谈的土豆,在今天的卫星村,却受到了一致的称赞。
红烧肉,糖醋排骨,烤羊排,大骨汤……
几道硬菜让半个月没吃上肉的小伙子们都快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小孩子们捧着碗,幸福得都不知道该先吃碗里的哪样。
这也太好吃了吧!
但表现最好的还是刚刚收成的新土豆。
几乎每样硬菜里都有它的存在感。
吸饱了汤汁的土豆块软绵香滑,就是掉了两颗牙的高老头吃起来都毫不费力。
“你们发现了没有,在这里种出来的土豆,口感比……原先种的好!”
别的小伙们都在抢最后剩下的几块排骨,还要再加一大碗大骨汤来溜溜缝儿。
而土豆大王赵小二只吃了个半饱,注意力就被配菜给吸引过去了。
赵母都快郁闷死了,没啥好气儿,“我就没感觉啊……”
土豆再好,它不还是土豆吗?
没看那几个小伙都赶紧给高老头献殷勤,抢着抱小栓子!
就她家小二,傻乎乎地又琢磨上了!
因为它,小二的婚事,从现代耽误到古代,她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见着她小儿媳啊!
王大军听了就从自己碗里夹起一块,细细感受了下。
“诶,还别说,这个味道是更细腻一些!”
“嗯,没错,好像还真是!”
“可用的不都是同样的品种?难道这边的地好,变异了?”
赵小二细细想了好半天了,“我觉得是这边的土质好。”
“咱……那边的土地,虽说这些年都提倡不打农药,不用化肥,可真的都不用的有几个?当然了,咱那儿的状况,比起别的地方,还算是好了很多的。”
村里从前人口多的时候,为了争边边角角的地都能打个头破血流,可后来村里人少了,好些地都没人种了,就都包给同村人了。
地一多,虽然有农机,要种纯绿色农作物,那也是相当累人的事儿。
就朝圩村,用农药和化肥的田地和不用的大概是一半对一半。
但这个东西它又没有很清晰的界限,时间一长,村里土地的质量就慢慢下降了。
如果跟外面的村子比的话可能还是朝圩村好一点,跟完全原生态的古代比起来,差别就明显了!
“嗯,有道理,那咱收的这些就不要卖了,都留着吧。”
王大军正打算明天让人回朝圩村报信,正好可以带一点回去。
也让村里人见识一下他们卫星村的劳动成果!
第91章 动了心思
王大军本来是打算派另位两个小伙子回村的。
结果赵小二自告奋勇,“让我回吧,我回去还有点事儿。”
可把赵母给气坏了,“你回去有啥事?”
亲爸亲妈都在这儿,正是节骨眼的时候,这倒霉孩子回村去为哪样啊?
可是谁也拦不住他啊。
王大军只好派赵小二跟另一个小伙回朝圩村去。
回去的船上还少量的带了些东西,卫星村种出来的土豆,县城里买的药材,用光电的充电照明灯和充电宝之类的。
两个小伙划着船在湖边停靠。
湖边的休息小屋里摆着个小黑木板。
黑板上写着一行字。
“湖通网,来了就在群里发信息,有人去接应。”
两人互相看了眼。
“不是吧,这么牛?”
以前村通网,大家不觉得奇怪,现在湖边这么远的地方也通网了。
“可能是武三舅那边又给了什么新技术吧?”
但这样也挺好的,省得总得有好几个人在崖边守着。
“幸好我的手机还剩一半的电我就关机了。”
“嗯,我的手机就基本没用过。”
从前大伙沉迷手机,不是游戏就是追剧,要不就是聊天知抖音,后来只能上村网之后,大伙用手机的时间就少了一多半,花在户外田地里的时间就多了。
等到去了卫星村,手机能用是能用,也只能看看存在里头的一些照片和,视频都不敢多看,因为看那么太费电啊!
从头开始建设出一个新村,累是累的,可也有说不出的成就感。
不知不觉间,手机上瘾症就痊愈了。
打开手机,找到朝圩村民的群,就赶紧发信息。
“我们回来啦!快来接我们!”
“只有两个人,东西也不多!”
看到群里立马有了回音,两人就在小屋里坐着歇息。
这小屋里弄得还不错,打了两个低低的木榻,上头铺着毡子,木榻边上的小柜子里头放着水壶和水杯,还有钓鱼工具 这小屋就是让来干活的人休息的。
从前就是几块木板随便搭起来的,现在却布置得跟个渡假小木屋一样。
“上回咱走的时候,这屋里还没这么好呢!”
“还别说,就这湖边的风景,拍出来真不比杂志封面上的那些差。”
“你说要是咱们两个时空能随便穿越多好啊。咱就把这湖边多盖点小木屋,一个晚上收500,肯定有好多的游客,那咱不就发财啦?”
“我才懒得招呼什么游客,不过,倒是可以把种的土豆卖给游客!”
“哈哈哈,你可拉倒吧,游客要买也是买能稀罕点的,谁还买土豆啊,死沉死沉的。”
两人正说着话,群里发信息了。
“我们在崖口了,你们赶紧上来!”
他们赶紧背上东西,就往崖下跑。
现在湖通网了,就是比之前方便。
之前还得派人白天守着,从卫星村过来的人得放窜天猴通知他们,后来窜天猴用完了,就得靠吼……好家伙,这离得太高,废嗓子啊!
而且吧,再笨的人也知道,这个办法,它更安全啊!
万一,假如说万一有古人,误打误撞地就摸到了这块了。
他在下头一通吼,崖上的人没听明白就把人给拉上来了,那不就危险了吗?
现在这样,用手机发信息,就安全多了!
两个人上了崖,他们在卫星村呆得最久,别人一个月就轮换一次,他们都超过两个月了。
这会儿跟村民们见着了就特亲热。
村民们也纷纷打趣。
“你们了不得呀!这去了外头,是吃了什么仙丹了?怎么都这么壮实了?”
“是啊,看看这胳膊,这背,都有腱子肉了。”
还别说,这俩小伙先前村里的时候吧,都挺不起眼的,如今在卫星村呆了两月,虽然黑了点,但壮实了好多啊!跟那个练健美的似的,肌肉都是紧实的。
两小伙在卫星村就是埋头干活,手机很少开,卫星村里就只有赵母带着镜子,小伙子们也不可能跑到赵母那去照镜子,因此对于自己体魄上的变化一无所知。
人都有爱美之心,何况年轻小伙呢?
两人听了这话咧嘴谦虚两句,不过心里却盘算好了,回到家好好照照镜子再拍几张自拍。
不过臭美的优先级肯定是最低的,两人先去了村委会找村长。
“那个大嘴巴独眼龙不是领着三皇子要找神仙村吗?谁知到了半截路就断了,独眼龙怕三皇子怪罪,就跳了崖想逃跑,三皇子的侍卫也放了乱箭……”
“大军哥说了,三皇子今年应该不会去派人修路了……听说他要把王府修到应祥县城。这王府还没修成呢,哪有钱和人去修路?”
村民们一听就松了口气。
“这就好,上个月咱不知道啥情况,天天都提心吊胆的。”
“这再过两天天气冷了,再下了雪上了冻,更没法修路了……”
“就是,古代可不是咱们现代,又是土方车,又是叉车,挖掘机,哐哐的干活贼快,全靠人背马驮的,我看这条路,真要修怎么也得小半年。”
“就算修好了第一关,还有第二关的迷路阵,第三关的蛇谷,第四关的断头路,第五关的假神庙……”
卫星村的两个都听傻了。
他们只不过才离开了村子两个月,什么时候村子里都弄上真实版本的关卡游戏了?
“啥?啥迷路阵,蛇谷,断头路……这都是些啥啊?”
村里的小伙子们就给他们科普一番。
那些迷路阵,蛇谷,断头路什么的就够玄乎的了。
最绝的是居然还修了个假神庙!
也就是说,如果想要找到神仙村寨的好狗运,通过了前头的几关,可以说历经千难万险吧,他就会找到藏在密林里的一堵高墙,等他们想办法翻过去,就会看到墙内是座小庙。
这小庙也没供神像,就是四面大白墙,可墙上的画却不简单啊。
集世界各地恐怖壁画之大成,什么印加活人祭,什么神曲,什么地府图……
就是那种让人看了绝对不会以为跟成仙有任何关系的图画。
这两人都听傻了。
“这么厉害?前头那些也就算了,可是画壁画?咱村的人会这个?”
虽然村里有个方老师是美术老师吧,可方老师大着肚子也不可翻山越岭地来画啊?
“办法总比困难多嘛!咱们是用了彩喷打印机,把图案打到薄膜上,然后往墙上一贴,再用了专家说的做旧固色技术……哎妈呀,真挺恐怖的,等下几场雨,再长点青苔和藤蔓,那估计看着更吓人……”
其中一个好事的,就把他拍的小视频打开,怼到两人脸前让看。
“嗯嗯,行了行了,村官网上有吧,我们晚上回去慢慢看吧……”
就刚刚扫那一眼,都碜得慌!
他们去看断头路也不看这个!
“你们卫星村那边的情况咋样?”
一听司娓娓说起这个,两人就精神了,滔滔不绝地就夸上了。
“这不,土豆也丰收了,大概六亩地收了五千斤吧……你们瞧瞧这大小,这形状,口感还特别好,绝对是特级品啊!”
赵小二把带的土豆拿出来给大伙显摆。
司娓娓拿了一个瞧了瞧。
“嗯,看着是挺好的。”
赵小二乐得合不拢嘴,“是吧是吧?大伙儿今儿都尝尝,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大家一吃就知道了!”
记上帐以后,把两袋子土豆送到食堂,把药材送到诊所。
赵小二回到自家,洗了个澡,换上他的现代衣裳,照一照镜子,果然发现他的小体格,是比从前强了不少!
看来,强体力劳动还挺锻炼人的啊!
手机什么的已经充好了电。
他都顾不上做饭,就先把在卫星村攒着的小视频往村网上发。
“卫星村丰收的土豆地……”
“冒死偷拍:古代的开阳县城……”
“卫星村的小朋友们……”
当然了,跟他一起回来的小伙伴也没闲着,刷刷地一口气也上传了四五个视频。
朝圩村的村网,之前已经被断头路,困字阵,蛇谷的养成,恐怖神庙制造者等等给霸占前排快一个月了,村民们都有点审美疲劳,这会儿看到两个卫星村归来的小伙上传的新视频,立马眼前一亮,几个视频肉眼可见地就排名上升了。
孙小宝坐在自家沙发上,刷着手机,看到“冒死偷拍:古代的开阳县城”这块儿,就来回播放了两遍。
“妈,我也想去卫星村,去开阳县城看看……”
下个月起,方老师就要生孩子了,学校也会放一个多月的假,
“去什么去啊,你以为是去旅游吗?”
孙玛丽坐在吧台前,台面上放着一堆口红,她正一个个地拿起来试色号。
没错,孙玛丽的手工化妆品已经有了进步,起码现在已经成功了两种,一种是面霜,一种是唇膏。
面霜的原料是羊油和芦荟,不是她不想用别的配方,主要是能拿到的原材料就是这些。
唇膏的原料是蜂蜡,是用自家花园里的好几株精品牡丹换回来的,不能怪牡丹不值钱,主要是村子里养蜂的就只有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