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可不许不回答哦!”

  后记一

  直到世界末日

  沧月

  这个故事的灵感起源,来自于一个真实的梦境。

  一个冬夜,我从黑暗里猛然坐起,全身冒着玲汗地从噩梦里挣脱。但是,梦境里那条断头小巷,一盏盏昏黄的路灯,不徐不缓跟踪的人,以及钥匙在金属上刮擦的声音却还栩栩如生,令人心悸不已。

  我没有开灯,在夜里呼吸急促地独自坐着,感觉门后那一双抓住我的冰冷的手还停在肩膀上。

  “你终于来了。”梦里那个声音说。

  至今我都清晰地记得那个声音,以及黑暗深处那低低的一声笑。

  那一夜我再也没有睡着,就这样在黑暗里坐到了天亮。脑子里很乱,仿佛又很空,空得急需什么来填补。于是,许许多多奇特的幻想不停涌现——那个声音是谁?门后面是什么样的—个世界?那个试图救我的跟踪者又是谁?

  我无法停止这种一触即发的无限联想,在夜里呆呆地坐着,直到那些涌出的东西渐渐在脑中结成了一张网,然后在网里迷迷糊糊地睡去。

  到了白天,清醒之后的我仔细地回顾了这个奇特的梦,忽然明白自己在沉睡中获得了一个多么奇妙的故事——这样充满悬疑、惊悚和温情的故事,只怕在我清醒的时候也无法构思出来吧?

  作为—个出生于5月15日的织梦者,我想这是上天给予我的启示,要我把这个作为新一篇小说的开端,好好地写下来。

  于是,就有了(2012·末夜)。

  这个故事前后写了一年多,中间发生了许多事情,牵扯了精力,也耽误了进度。等磕磕绊绊写完的时候,离传说中末日也不过一年的时间了,时间如流,逝者如斯。

  写的时候问过很多人,如果真的有末日,你打算怎么迎接那一天?有人说要环球旅行疯狂享乐,有人说要静心修行以待来世,还有浪漫的家伙说要死在爱人的怀里才算没有遗憾……说起来,在对待末日这一问题上,会折射出—个人的真正的价值观吧?

  因为人总是戴着面具活着,戴久了,几乎都已经忘记那不是自己真正的模样——只有当末日来临的那一刻,在生命的尽头,才能遇见自己。

  那么,正在看着这本书的读者们,你们相信那个古老的玛雅预言么?当那一日来临的时候,你们会做什么呢?

  或许,这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只是在梦境里度过那一夜的,第二日起来,阳光依旧灿烂如昔,仿佛什么都投有发生。但是,没有人知道在睡梦里这个世界已经悄然毁灭,而我们所有人,正在梦境里继续生活下去,宛如MATRIX里的人们,在虚拟世界里永不醒来。——人生如梦,谁知道我们如今是生活在第几层的梦境里呢?但如果是个幸福的、哪怕是短暂的梦,那也足够了。让我们一起,手握着船票,等待2012那个日子的到来吧:)

  是的,不要怕。

  后记二

  一个物理学家眼中的奇幻

  李淼

  “放下”沧月的书,我就收到消息说大型强子对撞机可能看到黑格斯粒子,即所谓的上帝粒子露面了。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有两个探测器专门用来找这个“最后”的粒子,他们在年底之前,即12月13号有一个公开的学术研讨会,这一天可能会成为历史性的一天,也许物理学家们还不能说肯定发现了黑格斯粒子,但他们至少可以说有证据了。

  沧月的书提到了大型强子对撞机,这台机器在她的小说中出现的次数不多,但在最后的光明之子与黑暗之子的对决中却起了关键作用。是什么关键作用?我在这篇读后感里不能提前剧透。

  2012年12月21日,据说是玛雅历中量后的一天,民间盛传这个末日的故事,而美国大片(2012)中的各种天灾以及最后的巨型方舟更成为了我们日常的话题。沧月独辟蹊径,将2012年12月21日说成是《死海古卷》中的光明之于与黑暗之子的决战之日。《死海古卷》比旧约更古老,与《死海古卷》相关的是一个由天使组成的神秘社团,这个社团还有四大天使长。我听说,最好最难的想象,不是天马行空没有凭据的想象,而是与某些传统如若符节的想象。在科幻中,是根据已知的科学知识以及合理的推广展开的想象,例如阿凡达。而在沧月的奇幻小说中,宗教与科学取代了纯科学的位置。我觉得,某些宗教的内核不见得与科学矛盾。

  黑洞、虫洞甚至平行宇宙,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科幻小说中。我不知道是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奇幻小说中,但这些物理学中最吸引人的概念在《2012·末夜》中占据了相当中心的位置,并且很合理,我看不出明显的“硬伤”。另外,多年前我的一位女研究生——现在在哈佛大学做Junior fellow,就是沧月的粉丝,并向我推荐了沧月。那以后我读过不少沧月的书的片段,这一次是完整地阅读了整部小说。沧月是我的奇幻启蒙人。

  当然,大型强子对撞机不会有小说写的那么大能力,即使如此,这台物理学家的大型玩具将为我们带来物理学革命,引领我们进入物理世界新的“宇宙”。在大型强子对撞机给我们带来兴奋消息的前夜,我非常感谢沧月带我们做了一次奇幻旅行。

  (李淼,1962年生,物理学家,研究理论物理和宇宙学,同时写科普、诗以及文学专栏。1999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回国,一直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客座教授,曾任台湾大学客座教授,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工程入选者,研究量子场论、超弦理论以及宇宙学,最近致力于研究超弦中的黑洞物理、超弦宇宙学以及暗能量。)